数据库 档案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21
课程设计档案管理系统姓名院(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年级学号指导教师职称讲师起止时间2011-12-12至2011-12-25目录一、概述 (1)二、需求与功能分析 (1)三、概要设计 (3)1) 档案管理系统 (3)2) 用户管理模块 (4)3) 系统参数设置模块 (5)4) 借阅管理模块 (6)5) 案卷管理模块 (7)6) 文件管理模块 (7)7) 数据管理模块 (8)四、数据库设计 (8)1. 概念结构设计 (8)2. 逻辑结构设计 (11)3. 物理结构设计 (13)4. 数据库的实施 (13)5. 数据库运行及维护 (24)五、关键技术实现 (24)1. 创建视图 (24)2. 存储过程设计 (26)3. 触发器设计 (28)六、数据库安全性控制 (30)1. 用户管理及权限设置 (30)七、系统实现 (32)八、总结与展望 (35)参考文献 (38)一、概述1.系统背景随着各行业各领域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档案信息化认识的不断深入,档案管理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人们对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定位提出越来越高要求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
主要面临着如下新的应用需求和挑战:信息档案化、企业级应用、开放性应用、档案管理工作前移,为现实工作服务、新应用要求和新技术集成、异构数据海量存储等。
档案管理系统通过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整个文件管理,包括规范各业务系统的文件管理;构建完整的档案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支持档案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处理,包括:采集、移交接收、归档、存储管理、借阅利用和编研发布等等,同时逐步将业务管理模式转换为服务化管理模式,以服务模型为业务管理基础,业务流和数据流建立在以服务为模型的系统平台之上。
档案管理系统为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现代化管理,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档案管理系统既可以自成系统,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档案管理和网络查询功能,也可以与本单位的OA办公自动化和DPM设计过程管理,或者与MIS信息管理系统相结合,形成更加完善的现代化信息管理网络。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题目:学生档案管理系统专业:软件工程(电子商务,政务)班级:XXXXX姓名:XXXX学号: XXXX指导教师:XXX2011年12 月1 日学生档案管理系统实验时间:十四周实验地点:软件楼304实验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关系数据库原理知识解决并能设计一个实际问题,进一步掌握数据库原理的相关理论和数据库的设计实现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验要求:描述:设计一个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下列功能:1.维护人员的档案信息(输入、修改和删除);2.根据给定条件查询人员档案信息;3档案报表输出;实验思路:需求分析:学生档案内容应涉及:1,学生基本信息;2,学生修学分情况3,所在辅导员,院系信息,5,学生在校期间的奖惩情况。
因此根据上述分析,需要的基本表有(括号内为表名):1 学生基本信息表(stu)2 辅导员表(fd)3 院系表(xb)4 课程表(kc)5 奖惩表(jc)产生的关联表有:1 学生院系情况表(stuxb)2 学生奖惩表(stujc)3 学分情况表(xf)E-R图为:实验过程:需求分析:处理对象:系统要处理的对象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学分情况,学生奖惩情况三个方面,为了实现三个方面的功能与之间的联系,建立如下表:1,学生基本信息表(stu):S#(学号),sname(姓名),age(年龄),sex(性别),sz(政治面貌),sadd (家庭住址),class(班级号)2,奖惩表(jc):J#(奖惩号),jname(奖惩名)3,学生奖惩情况表(stujc):S#(学号),j#(奖惩号),jtime(奖惩时间)4,辅导员表(fd):f#(辅导员号),fname(姓名),class(班级号)5,院系表(xb):X#(系别号),xname(系别名)6,学生系别表(stuxb):S#(学号),f#(辅导员号),x#(系别号)7,学分表(xf):S#(学号),c#(课程号),stu(学分)8,课程表(kc):C#(课程号),cname(课程名)处理的功能:1,维护人员的档案信息(输入、修改和删除);2,根据给定条件查询人员档案信息;实现机制:表之间的联系(增删改)通过定义存储过程来实现,部分特殊功能使用触发器,因此定义如下:add_stu ——增加学生add_xf ——增加学生课程学分add_stujc ——增加学生奖惩情况de_stu ——删除学生(学号)de_class ——删除班级de_name ——删除姓名up_stu ——修改学号se_stu ——查找按学号se_class ——查找按班级号se_fd ——查找按辅导员姓名se_xb ——按系别名add_stujc ——增加奖惩add_in_jc ——(触发器)处分累计,如果同一个处分超过两次,自动累加成上一级,比如两次警告变一次严重警告,两次留校察看,清除该学生档案se_xf ——学分不足10个安全性与完整性:1,安全性是通过视图机制,权限机制,定义了三个角色,管理员(主管),日常工作人员,学生;主管可以对所有表操作管理,工作人员不能对辅导员表,院系表,课程表,奖惩表增删改,学生只能查看视图。
课程设计档案管理系统姓名院(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年级学号指导教师职称讲师起止时间2011-12-12至2011-12-25目录一、概述 (1)二、需求与功能分析 (1)三、概要设计 (3)1)档案管理系统 (3)2)用户管理模块 (4)3)系统参数设置模块 (5)4)借阅管理模块 (6)5)案卷管理模块 (7)6)文件管理模块 (7)7)数据管理模块 (8)四、数据库设计 (8)1.概念结构设计 (8)2.逻辑结构设计 (11)3.物理结构设计 (13)4.数据库的实施 (13)5.数据库运行及维护 (23)五、关键技术实现 (23)1.创建视图 (23)2.存储过程设计 (25)3.触发器设计 (27)六、数据库安全性控制 (29)1.用户管理及权限设置 (29)七、系统实现 (31)八、总结与展望 (34)参考文献 (37)一、概述1.系统背景随着各行业各领域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档案信息化认识的不断深入,档案管理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人们对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定位提出越来越高要求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
主要面临着如下新的应用需求和挑战:信息档案化、企业级应用、开放性应用、档案管理工作前移,为现实工作服务、新应用要求和新技术集成、异构数据海量存储等。
档案管理系统通过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整个文件管理,包括规范各业务系统的文件管理;构建完整的档案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支持档案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处理,包括:采集、移交接收、归档、存储管理、借阅利用和编研发布等等,同时逐步将业务管理模式转换为服务化管理模式,以服务模型为业务管理基础,业务流和数据流建立在以服务为模型的系统平台之上。
档案管理系统为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现代化管理,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档案管理系统既可以自成系统,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档案管理和网络查询功能,也可以与本单位的OA办公自动化和DPM设计过程管理,或者与MIS信息管理系统相结合,形成更加完善的现代化信息管理网络。
数据库管理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结构;2. 学会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包括数据的增、删、改、查;3. 了解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掌握实体-关系模型和关系模型的基本应用;4. 掌握数据库的安全性和一致性控制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管理和维护数据库;2. 能够运用SQL语言进行复杂的数据查询和操作;3.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简单的数据库设计和优化;4. 能够分析和解决数据库应用中的一般性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据库管理系统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动力;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其在小组讨论和项目中能够互相支持、共同进步;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术态度,使其具备良好的数据管理和数据处理素养;4. 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2. 数据模型:实体-关系模型、关系模型;3. 关系数据库:关系代数、SQL语言、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查询、视图和索引;4. 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与维护;5. 数据库安全性与一致性:安全性控制、事务管理、并发控制、故障恢复;6. 数据库应用案例分析: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等。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模型;第二周:关系数据库、SQL语言;第三周:数据库设计;第四周:数据库安全性与一致性;第五周:数据库应用案例分析及小组项目实践。
教材章节及内容:第一章:数据库基本概念(1.1-1.3节);第二章:数据模型(2.1-2.3节);第三章:关系数据库(3.1-3.5节);第四章:数据库设计(4.1-4.4节);第五章:数据库安全性与一致性(5.1-5.4节);第六章:数据库应用案例分析(6.1-6.2节)。
A c c e s s课程设计报告档案管理系统目录●设计方案………………………………1.系统任务2.系统功能●设计任务或主要技术指标…………………1.档案管理系统永久性关系2.档案查询3.窗体设计4.报表5.宏(三)学习心得………………………………前言A c c e s s是O f f i c e系列软件中用来专门管理数据库的应用软件,它蒹具了易学易用的特色。
A c c e s s也是一个开放式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它不仅能与O f f i c e套装办公软件进行数据资源共享,还可以与其他应用程序共享,深入了解A c c e s s之后,就会发现利用宏,也可以完成一般中小型应用系统,若再结合VB A,就可以完成一个专业达到应用程序。
数据库是计算机软件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了。
它的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并称为当今计算机技术的三大热门技术。
使用数据库的主要目的是跟踪数据的变化。
用户除了将信息放在数据库外,还需要编辑、排序或筛选信息,或者根据需要生成各种各样的报表。
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和使用数据库,应该选择一个易学易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A c c e s s2000/2/3是O f f i c e2000/2/2的一个组件,是一种关系数据库的管理程序,它不仅能输入、组织数据,而且可以执行基于数据的管理任务,提供表、表格查询、报表等数据库管理工具。
可以对数据进行排序、搜索、按需要取出数据并分析数据,最终生成报表。
提示:A c c e s s2000、2002(X P)、2003创建库文件、数据表;记录的添加、删除等基本功能的操作方法相同。
但是,如果2002/3版保存库文件时,采用A c c e s s2002-2003格式(参见右图所示“选项”对话框中的设置),则2000版就无法打开。
为了说明A c c e s s是一个易学易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下面将它与F O X F o x p r o w,作一简单对比。
Access课程方案设计书报告-档案管理系统_NewAccess课程方案设计书报告-档案管理系统封面作者:PanHongliang供个人学习A c c e s s课程设计报告档案管理系统目录●设计方案………………………………1.系统任务2.系统功能●设计任务或主要技术指标…………………1.档案管理系统永久性关系2.档案查询3.窗体设计4.报表5.宏(三)学习心得………………………………Access课程设计报告——驴友行目录前言A c c e s s是O f f i c e系列软件中用来专门管理数据库的应用软件,它蒹具了易学易用的特色。
A c c e s s也是一个开放式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它不仅能与O f f i c e套装办公软件进行数据资源共享,还可以与其他应用程序共享,深入了解A c c e s s之后,就会发现利用宏,也可以完成一般中小型应用系统,若再结合V B A,就可以完成一个专业达到应用程序。
数据库是计算机软件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了。
它的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并称为当今计算机技术的三大热门技术。
使用数据库的主要目的是跟踪数据的变化。
用户除了将信息放在数据库外,还需要编辑、排序或筛选信息,或者根据需要生成各种各样的报表。
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和使用数据库,应该选择一个易学易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A c c e s s2000/2/3是O f f i c e2000/2/2的一个组件,是一种关系数据库的管理程序,它不仅能输入、组织数据,而且可以执行基于数据的管理任务,提供表、表格查询、报表等数据库管理工具。
可以对数据进行排序、搜索、按需要取出数据并分析数据,最终生成报表。
提示:A c c e s s2000、2002(X P)、2003创建库文件、数据表;记录的添加、删除等基本功能的操作方法相同。
但是,如果2002/3版保存库文件时,采用A c c e s s2002-2003格式(参见右图所示“选项”对话框中的设置),则2000版就无法打开。
档案管理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档案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和工作流程。
2. 学会运用数据库知识进行档案的录入、查询、更新和删除操作。
3. 了解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提高档案管理的合规意识。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操作档案管理系统,完成档案的电子化处理和归档工作。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信息处理和数据分析的技能。
3. 学会利用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有效沟通和协作,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兴趣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2. 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培养诚信、守法的品质。
3. 通过档案管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实践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初步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要求: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具有实际操作性和挑战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最终通过课程评价,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档案管理基本概念:介绍档案的定义、分类、保管期限等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档案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2. 档案管理系统功能模块:讲解档案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档案录入、查询、更新、删除等模块,使学生掌握系统操作流程。
3. 数据库知识应用:结合教材,教授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如SQL语句编写、数据表设计等,为档案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4. 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与规范要求:介绍相关法律法规,如《档案法》、《保密法》等,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课程设计评分表学生姓名:班级:学号:课程设计题目:项目内容满分实评选题能结合所学课程知识、有一定的能力训练。
符合选题要求(5人一题)10 工作量适中,难易度合理10能力水平能熟练使用所学知识,有一定查阅文献及运用文献资料能力10 理论依据充分,数据准确,公式推导正确10能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编程、资料搜集录入、加工、排版、制图等10 能体现创造性思维,或有独特见解10成果质量总体设计正确、合理,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要求。
10 说明书综述简练完整,概念清楚、立论正确、技术用语准确、结论严谨合理;分析处理科学、条理分明、语言流畅、结构严谨、版面清晰10设计说明书栏目齐全、合理,符号统一、编号齐全。
格式、绘图、表格、插图等规范准确,符合国家标准10 有一定篇幅,字符数不少于5000 10总分100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实验题目:学生档案管理系统•实验时间、地点:2010-11-21——2010/11/24.软件楼206机房•实验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关系数据库原理知识解决并能设计一个实际问题,进一步掌握数据库原理的相关理论和数据库的设计实现过程,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实现过程和思路1系统需求分析(1) 通过对调查用户的信息要求.处理要求.完整性和安全性要求根据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令用户满意的档案管理系统。
当用户进入该系统后要实现某某学生档案信息的查询,更新和修改。
“档案管理系统”主要研究通用的档案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研究各单位各行业档案系统的普遍特征,研发适合各类型层次单位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软件。
通过通用性的研究,将该系统的可使用拓展到其他单位或者行业的档案信息系统建设,以期提高档案工作信息化水平.(2)系统需求分析阶段结果2概念模型设计(1)概念设计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它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和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 的概念模型,是各种数据库的共同基础。
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档案管理系统专业档案学班级档案XXXX班学号学生姓名 XXX指导教师设计时间2012/12/14—2013/1/6教师评分2013年 1月 6日目录一、概述 (2)1.1目的 (2)1.2任务 (2)二、课程设计 (2)2.1课程设计进行过程及步骤 (2)2.1.1 需求分析 (2)2.1.2 功能模块 (2)2.1.3概要设计 (2)2.1.4详细设计与编码 (3)2.2所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10)2.3体会与收获 (10)2.4参考资料(书、论文、网络资料) (10)三、教师评语四、成绩一、概述1.1目的掌握利用PowerBuilder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方法、步骤和技能。
主要包括窗口及控件的使用、数据窗口对象的创建、数据窗口控件的使用、应用程序与DBMS的连接、应用程序的发布等技能。
1.2任务依据数据库课程所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按照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结合前端开发工具(PowerBuilder),根据所给的基于SQL anywhere 数据库设计开发一个小型简单的档案管理系统。
使用当今流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库管理操作(如建库、建立完整性约束,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查询,更改等操作)。
二、课程设计2.1课程设计进行过程及步骤2.1.1 需求分析通过档案管理系统完成档案管理的用户与档案添加、删除、保存、退出操作。
同时完成档案管理的查询工作,以及档案管理的查询。
2.1.2 功能模块通过上面对于该系统各个功能的分析,按照模块化设计的理念,将其大体上分为三个主要模块:(1)用户管理系统模块主要包括对用户信息的添加、删除、查询、退出。
(2)档案管理系统模块主要包括对档案信息的添加、删除、查询、退出。
(3)流程管理模块主要包括档案借出与归还。
2.1.3概要设计建立数据库档案管理系统Archives 01,建立表logininfo,user,archivesinformation,borrow,return,建立数据窗口d_logininfo、d_user、d_archivesinformation,建立窗口w_tjyh、w_scyh、w_yhjbxx、w_cxyhxx;w_dajbxx、w_cxdaxx;w_dajy、w_dagh;w_main;w_login;M_main。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学生档案管理系统目录负责项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概述 .. (1)2需求分析 (1)2.1系统功能描述 (1)2.2数据流图 (1)3 可行性研究 (3)3.1引言 (3)3.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4)3.3所建议的系统 (5)3.4 可选择的其他系统方案 (7)3.5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 (7)4总体设计 (8)4.1系统功能设计 (8)4.2功能模块设计 (8)4.3E-R图 (10)5详细设计 (13)5.1数据库与数据表设计 (13)5.2数据完整性设计 (16)5.3创建工程和创建数据连接 (19)5.4应用程序结构设计 (20)6测试编码 (26)参考文献 (27)小结 (28)附录(部分代码编写) (29)1概述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1)数据库课程设计是为了巩固数据库知识,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本实验达到以下目的:a.熟练掌握一种数据库系统(如SQL SERVER)的使用。
b.熟练掌握一种数据库应用软件开发工具(ASP、)的使用。
c.通过设计实际的数据库系统应用课题,进一步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操作技术,提高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系统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设计一个可以查询学生的基本信息、查询学生的选课记录、查询学生的分数、寝室楼等,可以修改学生的一些信息,还可以添加、删除等操作。
使老师更加方便了解学生的情况和使学生本人对于自己的信息更直观,该系统用于学院老师和学生本人。
2需求分析2.1系统功能描述模拟一个学生档案管理系统,系统用户是相关的教师和学生,日常的主要管理工作有:实现对学生档案信息的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功能,学生基本信息的查询和管理、学生档案变动信息的查询和管理等。
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模型、关系代数和SQL语言。
2. 使学生了解数据库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能运用E-R图进行简单数据库设计。
3. 让学生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特性,了解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设计软件进行数据库设计的能力。
2. 使学生熟练掌握SQL语言,能够编写简单的查询、更新、插入和删除操作语句。
3.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查询、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据库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3. 使学生认识到数据库技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年级数据库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和编程能力,对数据库有一定了解,但可能对具体操作和设计方法尚不熟练。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强化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1. 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模型、关系代数、关系数据库、SQL语言。
- 教材章节:第1章 数据库概述- 内容安排:2课时2. 数据库设计:E-R图设计、关系规范化、数据库设计方法。
- 教材章节:第2章 数据库设计- 内容安排:4课时3.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功能、特性、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
- 教材章节:第3章 数据库管理系统- 内容安排:3课时4. SQL语言:查询、更新、插入、删除操作语句编写。
- 教材章节:第4章 SQL语言- 内容安排:5课时5. 数据库操作与管理:数据库的创建、表的操作、索引、约束、数据查询与维护。
课程设计题目一:学生档案管理系统一、系统需求分析:学生档案管理系统的用户是有负责学籍管理的教师(下称为管理员)、任课老师、和学生,系统包括院系管理、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学生照片管理、学生奖惩管理、休学及调转管理、选课信息管理等主要功能,具体功能如下:(1)院系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此功能为学生档案的分类管理提供依据。
(2)学生基本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
(3)学生教育经历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
(4)学生奖励和处罚信息管理。
(5)学生学籍变动信息管理,包括休学,转专业,休学,留级和调转管理。
(6)学生政治信息的变动,包括变动的各个阶段。
(7)学生每学期成绩信息,包括补考、及重修。
(8)用户信息的注册,包括用户名和密码。
(9)选课信息管理,包括选修学期、教员信息。
(一)理解需求1.学生档案管理系统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1用户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涉及用户的基本信息包括、用户名、密码、用户权限分类,例如:用户管理员具有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雪上档案管理系统的四项子功能,而用户任课教师和学生只能查询该系统,1.2学生基本信息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又分为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和学生在校信息管理两个子系统。
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和学生在校信息管理是学生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录入完整、有效的新生信息是学生课程信息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学生奖惩信息管理的基础。
1.3课程信息管理系统在此系统中,包括学生各个年级和学期所选的课程信息,这是学生成绩管理的基础,只有有了课程才能在期末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管理;这里包括了对学生课程的录入、查询、修改、删除等功能。
1.4成绩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包括成绩录入、修改,以及备注信息中显示是正考、补考还是重修。
若正考通过,则只显示正考成绩;若是补考通过则要同时显示正考成绩和补考成绩;否则三次成绩都要显示;并且要显示每次参加考试的学期信息;1.5奖惩管理系统这个系统中,包括又可以分为奖励情况管理,惩罚情况管理两个子系统。
目录一、数据库设计概述 (2)二、学生档案管理数据库系统设计 (3)1 需求分析 (4)2.概念设计 (8)3.逻辑设计 (10)4.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12)5.数据库系统设计 (13)6.数据库的实施,试运行和维护 (14)结束语 (15)参考文献 (15)一、数据库设计概述总结信息资源开发,管理和服务的各种手段时,会发现最有效的是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设计是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的技术,是信息系统开发和建设中的核心技术。
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设计)优化的数据库逻辑模式和物理结构,并据此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和管理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包括信息管理要求和数据操作要求。
一个信息系统的各个部分能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及如何结合,关键在数据库。
因此只有对数据库进行合理的逻辑设计和有效的物理设计才能开发出完善而高效的信息系统。
数据库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库设计方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数据库设计主要采用手工试凑得方法。
十余年来人们通过努力探索,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提出了各种规范设计方法。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新奥尔良(New Orleans)方法。
它将数据库设计分为四个阶段:需求分析(分析用户要求),概念设计(信息分析和定义),逻辑设计(设计实现),物理设计(物理数据库设计)。
基于E—R模型的数据库设计方法,基于3NF(第三范式)的设计方法,基于抽象语法规范的设计方法等,是在数据库设计的不同阶段上支持实现的具体技术和方法。
按照规范设计的方法,考虑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开发过程,将数据库设计分为以下六个基本步骤: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其中需求分析和概念设计独立于任何数据库管理系统,辑设计和物理设计与选用的DBMS密切相关。
以下是数据库结构设计阶段图图1 数据库设计阶段图本报告中进行的学生档案管理数据库(系统)设计,就是依照以上总结的数据库设计的六个阶段结合具体的设计内容进行的。
万方科技学院《数据库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题目:课程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院(系):电气自动化专业班级:计算机15升学生姓名:学号:1516353004指导教师:赵宗渠目录1 需求分析 (1)1.1 系统功能要求与分析 (1)1.2 数据流图 (2)1.3 数据字典 (3)2 概念结构设计 (7)2.1 E-R图 (7)2.2 分E-R图 (7)2.3 总E-R图 (8)3 逻辑结构设计 (10)3.1 E-R图转化为关系模式 (10)4 物理结构设计 (11)4.1 数据库文件构成 (11)4.2 数据表构成 (11)4.3 索引构成 (14)4.4 视图构成 (15)4.5 存储过程构成 (15)4.6 触发器构成 (15)5 数据库物理实现 (17)5.1 数据库的建立 (17)5.2 数据表的建立 (17)5.3 索引的建立 (21)5.4 视图的建立 (21)5.5 存储过程的建立 (23)5.6 触发器的建立 (30)6 系统后台功能测试 (32)6.1 视图功能实现测试 (32)6.2 存储过程实现测试 (33)6.3 触发器功能实现测试 (36)总结 (38)1 需求分析1.1 系统功能要求与分析1.1.1 总体功能学生选课管理系统能够为在校师生提供自主选课的自动化查询、管理平台。
支持对各类课程信息的查询、修改、删除及录入,对各类统计信息的查询(支持模糊查询),对不同的登录用户操作权限进行区别管理,实现不同登录用户使用其对应的功能。
图1-1 系统功能结构图1.1.2 管理员功能可以设置当前学期学生选课开始、结束的时间,课程相关信息的录入,实时汇总、归纳和分析学生选课情况,按年份统计课程的学生选课人数及名单,按年份统计学生的选课内容。
1.1.3 教师功能可以设置、修改本人信息,修改本人教授课程信息,查看本人教授课程学生选课情况,修改选修本人教授课程学生的课程成绩。
1.1.4 学生功能可以设置、修改本人信息,根据开设课程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选课操作,可以对已经选定的课程进行退课、查询课程及课表,学期末查询课程成绩并进行统计。
目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系统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课程设计目的 (2)1.2 开发背景 (2)1.3需求分析 (2)1.4 开发环境 (2)2系统总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系统功能描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功能模块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关系模式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数据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E-R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档案管理)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目录1 系统分析11.1需求分析11.2编程技术简介12 系统设计32.1系统模块设计32.2 系统预览42.3主流程图62.4.1数据库设计72.4.2数据库概念设计72.4.3数据库逻辑设计83 具体设计113.1系统登录界面设计113.2系统主体窗体设计123.3添加/删除用户名模块173.4员工信息管理模块213.5员工信息查询模块224 调试分析25文件清单26参考文献271系统分析1.1需求分析伴随着企业人事管理系统化的日益完善,企业人事管理系统在企业管理中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青睐。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功能全面、操作简单,可以快速地为员工建立电子档案,这样做不但便于修改、保存和查看,而且实现了无纸化存档,为企业节省了大量资金和空间。
通过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还可以实现对企业员工的个人信息管理、奖惩管理、培训管理、待遇管理和相关信息查询。
1.2编程技术简介本次课设我主要使用的软件是NetBeansIDE7.1.3和NavicatforMySQL,语言则以Java为主。
NetBeansIDE7.1.3:NetBeans是开源软件开发集成环境,是一个开放框架,可扩展的开发平台,可以用于Java、C/C++,PHP等语言的开发,本身是一个开发平台,可以通过扩展插件来扩展功能。
在NetBeansPlatform平台中,应用软体是用一系列的软体模组(ModularSoftwareComponents)建构出来。
而这些模组是一个jar档(JavaArchiveFile)它包含了一组Java程式的类别而它们实作全依据依NetBeans定义了的公开界面以及一系列用来区分不同模组的定义描述档(ManifestFile)。
有赖于模组化带来的好处,用模组来建构的应用程式可只要加上新的模组就能进一步扩充。
由于模组可以独立地进行开发,所以由NetBeans平台开发出来的应用程式就能利用着第三方软件,非常容易及有效率地进行扩充。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题目: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年月日(学生)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一、实验题目学生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描述:设计一个学生证管理系统。
实现下列功能:1.维护人员的档案信息(输入、修改和删除)2.根据给定条件查询人员档案信息;3.档案报表输出;二、实验时间、地点三、实验目的数据库课程设计课程实验是对我们的一种全面综合训练,是与课堂听讲、自学和练习相辅相成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通过实验达到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以及提高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同时,使我们的工作规范和科学作风得到培养。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我们能独立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实现程序的各项功能,得到正确的可执行程序,学会调试程序,对设计过程进行系统的总结。
本实践课的主要目的:1、掌握运用数据库原理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方法;2、掌握关系数据库的设计方法;3、掌握利用SQL Server 2000技术;4、熟悉各种SQL语句及对数据库的访问方法。
四、实验要求1.对各个系统进行系统功能需求分析2. 数据库设计分析阶段,进行详细的数据库需求分析,进行概念数据库的设计,画出数据库的E-R图(局部和整体E-R图)3. 设计出详细的逻辑数据库结构,将各个实体和联系转化为相应的二维表即关系模式,指定各个关系的主关键字和外部关键字,并对各个关系的约束加以限定4. 通过企业管理器或是查询分析器实现各个二维关系(建议最好用SQL代码实现)5. 根据系统功能需求设计相应的查询视图6. 要求根据系统功能需求建立存储过程7. 根据功能需求建立相应的触发器五、实现思路(一)系统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师整个数据库设计过程的基础,要收集数据库所有用户的信息内容和处理要求,并加以规格化分析。
这是最费时、最复杂的一步,但是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相当于待构建的数据库大厦的地基,它决定了以后各步设计的速度和质量。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题目:档案管理系统学生姓名:阳渊专业:软件工程班级:081103学号:08110327指导教师:谢小林王红玲2009年12月13日目录一、课程设计题目、时间、地点 (3)二、系统分析 (3)三、课程设计目的 (4)四、课程设计要求 (4)五、实现思路 (5)六、实验过程 (13)七、课程设计总结 (15)八、心得体会 (18)(一)课程设计题目、时间、地点:档案管理系统2009-12-13软件楼506(二)系统分析:四十年代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科学发展迅速,应用领域不断扩展由于计算机的普及与广泛应用,现代社会正朝着高度信息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成熟,成本不断降低,特别是个人台式计算机,已经是各行各业必不可少有办公设备,而且近几年个人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逐步走后门向我国普通家庭,成为“家用电器”中的一员。
计算机的普及与广泛应用,除硬件方面的因素外,还有微机所使用的各种软件的开发,推广和应用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升温,由其是“因特网”的发展和广泛运用,网民人数在飞速增长,除了获取信息外,网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档案是科学知识的宝库、是文化的积累和沉淀,是统计分析的第一手资料,是研究决策的权威.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档案系统的通用性,灵活性、可扩展性 .成为最关注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动态档案结构的概念,系统没有固定的档案数据库文件、数据库结构和数据库类型,在运行过程中根据使用单位的需求动态生成档案结构,实现了在一个数据库字段内存取任何类型电子文件,并自动从数据库提取、识别和运行电子文件的方法,实现了档案管理系统软件的通用性,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档案管理;通用性;动态管理;电子档案建立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形成一个现代化的集档案数据采集,加工、存储、检索、输出和发布于一体的档案数据处理中心,是实现各单位档案信息管理标准化和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是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提高档案服务水平的根本途径。
“通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研发促进了档案管理部门以新的观念、新的制度、新的模式与手段开展档案信息管理工作。
软件实现了档案信息管理电子化、网络化,增强档案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易操作性,改变了传统繁琐的档案管理模式。
该软件的通用性设计避免了各类型档案系统的重复投入开发,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档案管理系统”主要研究通用的档案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研究各单位各行业档案系统的普遍特征,研发适合各类型层次单位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软件。
通过通用性的研究,将该系统的可应用拓展到其他单位或者行业的档案信息系统建设,以期提高档案工作信息化水平.(三)课程设计目的: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课程性质:《数据库课程设计》是软件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培训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实践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当使学生成为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的软件技术人才。
这正是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毕业生与非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学生在软件方面的基本区别。
教学目的: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使用软件、通过数据库编程,对数据库的原理和数据传递的过程有一个感性的了解,加深对数据库基础理论的理解。
实践和巩固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的关于数据库原理与DB2应用方法,熟练掌握对于给定实际问题,通过对数据库语言的使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本次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复习数据库语言中学过的基本知识以及VB的基本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的数据库语言知识解决一个比较实际的简单问题,初步掌握开发一个小型实用工具的基本方法,侧重对数据库操作和VB建立可视化操作界面的综合应用,使我们能进一步熟悉掌握数据库语言的基本语法,以及各种功能的实现方法。
掌握数据库语言中的设计方法、结构化设计思想和表格的联系以及数据库的连接等综合使用方法,以及在编程过程中有些该注意的地方,例如合理的安排语句的结构,使代码的执行效率更加完美。
对于那些可有可无的功能和语句我们要尽量进行精简,这样不仅能是我们的程序更加的简洁而且能加快我们程序的执行效率,在同等内存使用量的情况下更快更有效地执行指令。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掌握规范的程序设计思想,掌握规范的程序编码的格式以及学会如何调试一个较长程序的基本方法等。
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编程能力并逐步培养编程思维,进而不断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我们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分小组进行实验,不仅仅可以对我们的学习成绩进行检验,而且对于我们的小团队合作有着进一步的提高,这对于我们以后进行软件开发的工作有着非常长远的影响。
团队合作的培养正是作为我们学习软件工程的同学所必须学会并且需要时刻所牢记的,应为软件开发的过程并非是一日之功,也不是靠个人能力独自完成的,诚然,有的开发天才能够一个人开发出一些项目,可是从广袤的眼光来看,无论是Windows,Linux 等等,这些都是靠顶级的开发团队经过不懈的努力,甚至是经过一代一代的完善,才有了今天我们所使用的Windows XP, Red Hat Linux,乃至现在的Windows7,通过进行实验积累一定的编程经验,这样可以为以后的语言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 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数据库原理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2. 学习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建立数据库各种对象的方法。
3. 熟练掌握和使用SQL语言操纵数据库,使用T-SQL语言编程。
4. 理解和掌握利用数据库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设计数据库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5. 通过上机操作和调试程序,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实验要求:档案管理系统设计一个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下列功能:1.维护人员的档案信息(输入、修改和删除)2.根据给定条件查询人员档案信息;3.档案报表输出;设计要求与设计报告i.设计要求1.模块化程序设计2.锯齿型书写格式3.必须上机调试通过ii.实习报告1.语言简练,条理清楚,图表规范2.程序设计组成框图、流程图3.模块功能说明4.调试与测试:调试方法,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测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解决措施5.源程序清单和执行结果(附盘):清单中应有足够的注释(五)实现思路:1.任务概述:1.1 目标:对档案进行档案入库登记、档案查询、档案修改、档案删除这些日常业务的需要。
高效性通过系统的实用,能够改变旧的档案管理模式,使对档案的管理、查询更加方便有效。
1.2 运行环境:Windows 98/2000/XP/2003操作系统下,安装并配置软件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
2.数据需求:2.1 数据流条目:权限=权限+姓名登录用户=帐号+姓名+密码+权限档案=编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民族+政治面貌+籍贯+学历+家庭住址2.2 数据库描述:使用SQL SERVER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就可以行使基于网络连接的用户认证。
从而给不同的子系统分配不同的数据库使用角色,让他们彼此之间使用的数据库隔离开来,以达到较高的安全性。
2.3 数据采集:通过Internet从网站上收集一些档案的相关信息,录入数据库,从而建立数据库,并在编码调试阶段测试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
3.功能需求:3.1 功能划分:档案管理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a.查询b报表输出c.维护3.2 功能描述:档案管理包括查询、报表输出、维护、三方面功能。
档案入库,主要实现入库登记。
档案的删除与修改(此操作由管理员完成)报表输出,当用户想要查询所有的档案信息时可以使用该功能将全部的档案信息输出,以便查询。
3.3 各功能模块运行图示:4.安全性需求:用户进入系统是需要进行用户验证,以确定使用者的身份的合法性,用户的登录资料保存在数据库的表中,只有登录信息合法时,用户才能进入系统。
并进行相关操作。
5.一致性需求:在档案管理系统相关的表之间,有较强的关联性,为了实现一致性的需求,我们在各个表之间建立起了一致性约束。
6.完整性需求:根据档案管理系统的要求,为保持数据的完整性,采用了数据库的事务机制,防止出现操作故障。
三. 概要设计说明书:1.总体设计:1.1 系统结构示意图:1.2档案管理系统VB界面图:用户登陆界面:登陆结果:主界面:人员档案信息查询:查询结果:报表信息输出:档案信息维护:2.接口设计:2.1 外部接口:通过一定的计算机硬件,建立服务器系统,管理员通过管理服务器系统,与用户进行交互,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实现档案管理系统。
2.2 内部接口:程序内部需要共同的数据定义和描述,此系统是智能办公化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必须和这个系统的其他子系统统一数据定义等,才能使该系统性能达到最好,并且要尽量消除和其他子系统模块之间存在的数据冗余,才能使整个智能办公系统做到高效,方便。
3.E-R图E-R图清楚地描述了系统中各个实体之间的联系,以及各个实体所具有的属性,可以使读者很清楚地了解整个系统的总体处理。
在建立E-R图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局部应用;2.逐一设计分E-R图;3.合并分E-R图,生成初步E-R图;4.消除不必要的冗余,设计基本的E-R图。
4.运行设计:4.1 运行模块的组合:运行模块分成基本的三个模块,即是:输入模块,输出模块,处理模块等。
这使得整个系统的维护容易,简单;系统的结构层次简单,易懂。
4.2 运行控制:本系统采用的控制方式主要有三种:顺序,选择,循环。
5.安全保密设计:需要进行用户验证才能进入系统进行相关操作。
(六)实验过程:详细设计:1.数据库表权限:(权限,姓名)登录用户:(帐号,姓名,密码)档案信息:(编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民族,政治面貌,籍贯,学历,家庭住址)2.计算机的软件配置Windows 98/Windows xp/Windows 2000/Windows 2003;(二)源程序如下:登陆界面:Dim rs As New ADODB.Recordset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If Text1.Text = rs.Fields(0).Value And Text2.Text = rs.Fields(1).Value Then 登陆.HideMsgBox "登陆成功!"主界面.ShowElseMsgBox "密码或用户名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密码或用户名!"End If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退出该系统EndEnd SubPrivate Sub Form_Load() '连接数据库cn.Open "Provider=MSDASQL.1;Persist Security Info=False;Data Source=人员档案系统;Initial Catalog=人员档案系统"rs.Open "select * from 用户登陆信息", cn, 3, 1End Sub主界面:Private Sub MDIForm_Load()End SubPrivate Sub 档案报表输出_Click()报表输出.ShowEnd SubPrivate Sub 档案信息维护_Click()维护.ShowEnd SubPrivate Sub 人员档案信息查询_Click()查询.ShowEnd SubPrivate Sub 退出系统_Click()EndEnd Sub报表输出窗体:Dim rs_a As New ADODB.Recordset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rs_a.CloseEnd SubPrivate Sub DataGrid1_Click()End SubPrivate Sub Form_Load()rs_a.Open "select * from 人员信息档案", cn, 3, 1Set DataGrid1.DataSource = rs_aEnd SubPrivate Sub Form_Unload(Cancel As Integer)'rs_a.CloseEnd Sub查询窗体:Dim rs_a As New ADODB.Recordset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If Option1.Value = True Thenrs_a.Open "select * from 人员信息档案 where 编号='" & Text1.Text & "'", cn, 3, 1Set DataGrid1.DataSource = rs_aEnd IfIf Option2.Value = True Thenrs_a.Open "select * from 人员信息档案 where 姓名='" & Text1.Text & "'", cn, 3, 1Set DataGrid1.DataSource = rs_aEnd IfIf Option3.Value = True Thenrs_a.Open "select * from 人员信息档案 where 民族='" & Text1.Text & "'", cn, 3, 1Set DataGrid1.DataSource = rs_aEnd IfIf Option4.Value = True Thenrs_a.Open "select * from 人员信息档案 where 政治面貌='" & Text1.Text & "'", cn, 3, 1Set DataGrid1.DataSource = rs_aEnd IfIf Option5.Value = True Thenrs_a.Open "select * from 人员信息档案 where 学历='" & Text1.Text & "'", cn, 3, 1Set DataGrid1.DataSource = rs_aEnd If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rs_a.CloseEnd SubPrivate Sub DataGrid1_Click()End Sub维护窗体:Dim rs_a As New ADODB.Recordset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添加Dim i As IntegerDim str As StringDim str2 As Stringi = 0If Text1.Text <> "" And Text2(0).Text <> "" Then '判断非空字段输入是否为空rs_a.MoveFirstWhile Not rs_a.EOFIf Text1.Text = rs_a.Fields(0).Value Theni = 1End Ifrs_a.MoveNextWendIf i = 0 Thenstr = "insert into 人员信息档案(编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民族,政治面貌,籍贯,学历,家庭住址) values('" & Text1.Text & "','" & Text2(0).Text & "','" & Text2(1).Text & "','" & Text2(2).Text & "','" & Text2(3).Text & "','" & Text2(4).Text & "','" & Text2(5).Text & "','" & Text2(6).Text & "','" & Text2(7).Text & "','" & Text2(8).Text & "')"cn.Execute strMsgBox "已成功添加新的人员档案信息!"ElseMsgBox "数据库中已存在该编号的人员档案信息,编号不能重复!"End IfElseMsgBox "人员编号及名称不能为空!"End If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修改Dim str1 As StringDim i As IntegerDim j As Integerj = 0rs_a.MoveFirstWhile Not rs_a.EOFIf Text1.Text Like rs_a.Fields(0).Value Thenj = 1End Ifrs_a.MoveNextWendIf j <> 1 ThenMsgBox "该人员档案不存在,无法对其修改,请参照维护帮助操作!"ElseIf Text1.Text <> "" And Text2(0).Text <> "" Thenstr1 = "update 人员信息档案 set 编号='" & Text1.Text & "',姓名='" & Text2(0).Text & "',性别='" & Text2(1).Text & "',出生日期='" & Text2(2).Text & "',身份证号='" & Text2(3).Text & "',民族='" & Text2(4).Text & "',政治面貌='" & Text2(5).Text & "',籍贯='" & Text2(6).Text & "',学历='" & Text2(7).Text & "',家庭住址='" & Text2(8).Text & "' where 编号='" & Text1.Text & "'"cn.Execute str1MsgBox "您已经成功修改了该人员档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