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仪表及自动化
- 格式:doc
- 大小:97.57 KB
- 文档页数:5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课程设计前言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课程是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涉及到工程研发、生产运营以及企业管理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实践的课程设计方法,旨在让学生深入掌握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的基础知识。
设计目标•确定学生对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掌握程度。
•培养学生的设计和实验能力,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别设计并完成过程控制实验和自动化仪表实验。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设计项目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设计内容过程控制实验设计实验一: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在该实验中,学生需要设计一个基于PID控制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
通过调整控制器的参数,让温度快速稳定在设定值附近,并且能够在温度变化时快速响应和自适应调整。
实验二:流量控制系统设计在该实验中,学生需要设计一个基于比例控制算法的流量控制系统。
通过调整控制器的参数,让流量在设定值附近稳定,并且能够在流量变化时快速响应和自适应调整。
自动化仪表实验设计实验三:温度传感器的实现在该实验中,学生需要实现一个基于热电偶的温度传感器。
通过校准测试,让学生了解测量误差来源和校准方法。
实验四:流量计的实现在该实验中,学生需要实现一个流量计,通过实验测试让学生了解其特性和测量误差来源。
设计方法阶段一:学习基础概念和技术在本阶段,学生需要学习过程控制和自动化仪表的基础概念和技术,包括控制系统、PID控制器、量程、精度等方面的知识。
阶段二:组建设计小组在本阶段,每个小组需要选择一个相对复杂的课程设计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拟定初步设计方案。
阶段三:设计与实现在本阶段,学生需要分成小组,负责具体的实验设计与实现。
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过程控制和自动化仪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要求。
在实现的过程中,需要用到软件工具和实验平台。
阶段四:实验测试与评价在本阶段,学生需要对实验设计进行测试,并记录数据处理结果。
测试过程中需要考虑实验中的各种随机与不确定因素。
现代化工仪表及化工自动化的过程控制分析【引言】随着工业科技的发展和化工工艺的复杂化,过程控制在化工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现代化工仪表的广泛应用以及化工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提升,使得化工过程的控制更加精准高效。
本文将分析现代化工仪表以及化工自动化技术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一、现代化工仪表的应用】现代化工仪表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流量仪表流量仪表用于测量流体的流量情况,如液体、气体等。
常见的流量仪表有流量计、节流装置等。
流量仪表的应用可以帮助掌握原料输入和产物输出的情况,实现对流体的控制和调节。
2. 压力仪表压力仪表主要用于测量流体介质的压力情况,如管道中的压力、容器内的压力等。
通过实时测量压力,可以及时调整和控制工艺过程中的压力,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3. 温度仪表温度仪表用于测量介质的温度情况,常见的有温度计、温度变送器等。
温度的测量对于化学反应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和调节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的反应失控或温度过低导致的反应速率变慢等问题。
4. 液位仪表液位仪表用于测量容器内液体的液位高低,常见的有液位计、浮球液位计等。
液位的测量可以实时监控容器内液体的变化情况,从而控制和调节液体的输入和输出,确保生产过程的连续和安全。
5. 分析仪表分析仪表用于对化工过程中的物质成分进行分析和检测,常见的有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
分析仪表的应用可以帮助掌握反应过程中各组分的浓度变化情况,从而实现对反应过程的监控和调控。
1. 过程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是化工自动化的核心,通过将各种仪表设备和控制元件连接起来,并进行编程控制,实现对化工过程的全面监控和调控。
过程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化工过程的稳定性和自动化水平。
2. 自动化调节阀自动化调节阀是通过电气信号控制阀门的开度,从而实现对液体或气体的流量调节。
自动化调节阀能够根据预设的控制要求,自动调整阀门的开度,控制介质的流量和压力,提高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和控制精度。
《自动化仪表及过程控制》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Automatic Instruments and Process Control 课程编号:适用专业:自动化学时: 54 学分: 3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课程性质:限选课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自动化仪表及过程控制》是自动化专业的重要专业课。
本课程在系统简明地阐述常用过程量测控仪表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同时介绍自动调节系统设计和整定的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产过程控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术。
二、课程教学内容概述主要内容:1、自动化仪表的概念及其发展;2、DDZ仪表及其控制系统;3、自动化仪表的基本性能指标。
第一章检测仪表基本内容和要求:1、了解温度测量的概念和工业上常用的测量方法;2、掌握热电偶的测温原理及其应用;3、掌握热电阻的测温原理及其应用;4、理解温度变送器的基本结构;5、了解工业生产中压力参数的概念和常用压力测量原理;6、理解压力式、力平衡式、位移式和固态测压元件及其变送器的工作原理;7、理解节流式、容积式流量测量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8、理解涡轮、电磁、漩涡等流量测量方法的应用;9、理解浮力式、静压式、电容式、超声式等常用液位测量原理;10、了解成分分析仪表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1、常用温度仪表、压力仪表、液位仪表、流量仪表和成分仪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2、分度表,分度号,热电偶的冷端延伸和冷端补偿,热电阻的三线制;3、差动电容压力变送器工作原理;4、差压流量计的流量公式;5、差压变送器的零点迁移原理。
第二章调节器基本内容和要求:1、重点掌握PID调节规律的原理及其应用;2、理解PID模拟电路的结构原理;了解二位式和连续调节仪表应用的基础知识;3、理解数字PID算法基本表达式及其原理;4、简单了解工业现场常用模拟和数字调节器的基本结构及其应用。
PID调节规律的原理及其应用;第三章集散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基本内容和要求:1、了解单回路可编程调节器的概念2、了解DCS系统的基本概念;3、理解DCS系统的结构特点及其组成;4、理解DCS控制站和操作站的功能;5、了解FCS系统的基本概念;第四章执行器和防爆栅基本要求1、熟炼掌握气动调节阀的基本结构、原理及其应用等基本概念;2、熟悉调节器流量特性的定义及其应用;3、理解和掌握气动执行器气开/气关的形式及其选择原则;4、了解电动执行器及电气转换器的基本原理;5、简单了解工业控制系统防爆的基本概念。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教学设计背景介绍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主要用于工业领域中的自动化生产控制过程中,通过仪表测量和控制来实现生产自动化管理。
因此该领域的人才非常稀缺,且在目前的技术变革中,亟需培养更多实践操作的专业人才。
据此,我们开始进行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课程设计。
教学目标•理解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自动化仪表的结构和原理;•学习使用自动化仪表的技术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课程内容•过程控制基础知识介绍:包括过程控制定义、分类、控制对象、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等基础知识;•仪表基础知识介绍:包括仪表的分类、特点、结构、使用说明以及校验方法等基础知识;•传感器与执行机构:包括传感器原理、类型、特点以及执行机构原理、构造和使用等;•仪表信号处理技术:涵盖传感器输出信号处理、信号调理与放大、数字化技术原理以及信号调制和变换等;•自动化控制:详细介绍闭环控制、开环控制、PID控制、自适应控制等方法和工业控制的核心技术。
教学方式本课程采取“理论学习+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前期讲授理论知识,后期进行实验操作。
特别是在实验操作中,通过让学生使用仪器设备进行实际工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课程评估方式•实验报告,记录实验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过程考核,考核学生对自动化仪表的掌握程度;•期末成绩,由理论考试和实验操作综合评估得出。
总结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将不断完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学生成为实践操作的掌握者和优秀的自动化生产专业人才。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课程设计引言自动化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分支之一,是制造业和生产过程中提高企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手段。
而在自动化过程中,仪表的作用愈发重要,是自动化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工科专业中,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课程的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份适用于大学本科工科专业的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课程设计,主要针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说明。
课程设置本课程适用于大学自动化、机电、电子等工科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
设置为必修课程。
课时数:64学时,分为48学时的理论课和16学时的实验课。
课程内容第一章仪表基础知识1.1 仪表的定义及分类1.2 量的概念1.3 误差及其类型1.4 仪表的精度1.5 温度补偿技术1.6 信号变换与传输第二章传感器2.1 传感器的概述2.2 压力传感器2.3 温度传感器2.4 液位传感器2.5 光电传感器2.6 传感器的选择和应用第三章过程控制基础3.1 进程控制的基本概念3.2 线性控制系统3.3 非线性控制系统3.4 离散控制系统3.5 工艺数学模型3.6 控制系统的组成要素第四章模拟控制技术4.1 信号的超前/滞后、反向作用及校正4.2 模拟控制系统的组成4.3 PID控制器4.4 模拟控制器的调节4.5 工业过程控制的典型应用第五章数字控制技术5.1 数字控制系统的组成5.2 采样定理及信号处理5.3 数字控制器5.4 数字化控制系统的参数调节5.5 数字化控制器的应用第六章实验6.1 传感器基本实验及性能测试6.2 测量实验6.3 PID控制实验6.4 数字化控制实验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授课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重点讲解基础理论知识,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引导学生了解自动化及仪表测控原理,为后续应用理论打下基础。
实验课重点围绕课程内容,从器件的使用、检测及调整、故障分析与处理等角度进行讲解,让学生实际操作并获得实际经验。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设置互动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发问、交流,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过程仪表及自动化课后答案马修水1、过程控制针对生产过程的主要参数包括:A、温度B、压力C、流量D、物位答案:温度;压力;流量;物位--------------------------------2、过程控制技术的发展中,控制策略与算法也经历了由简单控制到复杂控制、先进控制的发展历程。
答案:对--------------------------------3、过程控制系统按照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划分为:A、定值控制系统B、随动控制系统C、程序控制系统D、随机控制系统答案: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顺序控制系统--------------------------------4、过程控制系统按照系统结构特点分为:A、反馈控制系统B、前馈控制系统C、复合控制系统D、微分控制系统答案: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复合控制系统--------------------------------5、稳定系统的过渡过程包括:A、单调衰减过程B、振荡衰减过程C、等幅振荡过程D、振荡发散过程答案:随机振荡过程--------------------------------6、衰减比和衰减率是衡量过渡过程稳定程度的动态指标。
答案:对--------------------------------7、最大动态偏差和超调量是衡量过渡过程稳定程度的动态指标。
答案:对--------------------------------8、偏差积分性能指标是系统阶跃响应的综合性能指标。
答案:对--------------------------------9、采用不同的偏差积分性能指标意味着对过渡过程评价的侧重点不同。
答案:对--------------------------------10、过程控制系统中性能指标要求越高越好。
答案:错--------------------------------1、数字仪表的分辨率用来表征仪表的灵敏程度。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1. 引言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在监测、控制和优化工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质量和安全性,减少人力资源的消耗,实现工业自动化。
本文将介绍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同时还会讨论一些常见的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不同行业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2.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基本概念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是指一系列用于监测、控制和调节工业过程的设备和系统。
它们可以通过测量和分析过程变量,控制工艺参数并实现自动化控制。
通过使用合适的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算法,可以实现对工业过程的精密控制和优化。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传感器:用于测量各种物理量,如温度、压力、流量等;•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测量值和设定值进行逻辑运算,生成控制信号;•执行器:接收控制信号,并执行相应的动作,如开关、阀门等;•监控系统:用于监视和记录工业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和状态;•人机界面:提供工业过程的可视化显示和人机交互界面。
3.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的发展历程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
在工业革命之前,工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工操作,效率低下且易出错。
随着机械设备和工业化的发展,工业生产越来越复杂,对自动化控制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20世纪初,工程师们开始研究和开发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技术。
最早的控制系统是基于机械和电气设备的。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仪表逐渐取代了机械仪表,实现了对工业过程更加精确的控制。
到了20世纪中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字化控制系统开始应用于工业生产。
数字化控制系统通过采集和处理大量数据,实现了对工业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也越来越趋向于网络化和智能化。
控制系统组成:被控对象测量变送器执行器控制器框图:过程控制术语:被控变量(受控变量、过程变量)被控对象需要维持在其理想值的工艺变量。
设定值(给定值)被控变量要求达到的期望值。
操作变量(操纵变量)通常是由执行器控制的某一工艺介质流量。
扰动变量(干扰变量、扰动)任何导致被控变量偏离其给定值的输入变量。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按被控变量来分类,如温度、压力等控制系统;按控制器具有的控制规律来分类,如比例、比例积分、比例微分、比例积分微分等控制系统;将控制系统按照工艺过程需要控制的被控变量的给定值是否变化和如何变化来分类,这样可将自动控制系统分为三类,即定值控制系统、伺服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系统由一个平衡状态过渡到另一个平衡状态的过程。
最大偏差是指在过渡过程中,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的最大数值,A。
超调量也可以用来表征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的程度,B。
衰减比是衰减程度的指标,它是前后相邻两个峰值的比,B:B’。
习惯表示为n:1,一般n 取为4~10之间为宜。
当过渡过程终了时,被控变量所达到的新的稳态值与给定值之间的偏差叫做余差。
从干扰作用发生的时刻起,直到系统重新建立新的平衡时止,过渡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叫调节时间tS。
一般在稳态值的上下规定一个小范围,当被控变量进入该范围并不再越出时,就认为被控变量已经达到新的稳态值,或者说过渡过程已经结束这个范围一般定为稳态值的±5%(也有的规定为±2%)。
过渡过程同向两波峰(或波谷)之间的间隔时间叫振荡周期或工作周期,其倒数称为振荡频率。
被控变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叫做峰值时间tp 。
从过渡过程开始到被控变量第一次达到稳定值的时间称为上升时间tr。
例题:某换热器的温度控制系统在单位阶跃干扰作用下的过渡过程曲线如下图所示。
试分别求出最大偏差、余差、衰减比、振荡周期和过渡时间(给定值为200℃)。
过程特性是指当被控过程的输入变量发生变化时,其输出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响应曲线的类型:1.自衡的非振荡过程2.无自衡的非振荡过程3.自衡振荡过程4.具有反向特性的过程描述对象特性的参数:1.放大系数Κ2.时间常数Τ3.滞后时间τ绝对误差 x i :仪表指示值, x t :被测量的真值x :被校表的读数值,x 0 :标准表的读数值 相对误差相对百分误差δ允许误差仪表的δ允越大,表示它的精确度越低;反之,仪表的δ允越小,表示仪表的精确度越高。
将仪表的允许相对百分误差去掉“±”号及“%”号,便可以用来确定仪表的精确度等级。
目前常用的精确度等级有0.005,0.02,0.05,0.1,0.2,0.4,0.5,1.0,1.5,2.5,4.0等。
例1 某台测温仪表的测温范围为200~700℃,校验该表时得到的最大绝对误差为+4℃,试确定该仪表的精度等级。
解:该仪表的相对百分误差为如果将该仪表的δ去掉“+”号与“%”号,其数值为0.8。
由于国家规定的精度等级中没有0.8ti x x -=∆0x x -=∆%100max ⨯-∆=测量范围下限值测量范围上限值δ级仪表,同时,该仪表的误差超过了0.5级仪表所允许的最大误差,所以,这台测温仪表的精度等级为1.0级。
例2 某台测温仪表的测温范围为0~1000℃。
根据工艺要求,温度指示值的误差不允许超过±7℃,试问应如何选择仪表的精度等级才能满足以上要求?解: 根据工艺上的要求,仪表的允许误差为如果将仪表的允许误差去掉“±”号与“%”号,其数值介于0.5~1.0之间,如果选择精度等级为1.0级的仪表,其允许的误差为±1.0%,超过了工艺上允许的数值,故应选择0.5级仪表才能满足工艺要求。
变差:是指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用同一仪表对被测量在仪表全部测量范围内进行正反行程(即被测参数逐渐由小到大和逐渐由大到小)测量时,被测量值正行和反行所得到的两条特性曲线之间的最大偏差。
仪表的灵敏度是指仪表指针的线位移或角位移,与引起这个位移的被测参数变化量的比值。
即式中,S 为仪表的灵敏度;Δα为指针的线位移或角位移;Δx 为引起Δα所需的被测参数变化量。
仪表的灵敏限是指能引起仪表指针发生动作的被测参数的最小变化量。
通常仪表灵敏限的数值应不大于仪表允许绝对误差的一半。
对于数字式仪表,分辨力是指数字显示器的最末位数字间隔所代表的被测参数变化量。
线性度:是表征线性刻度仪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的实际校准曲线与理论直线的吻合程度。
通常总是希望测量仪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呈线性关系。
反应时间就是用来衡量仪表能不能尽快反映出参数变化的品质指标。
(95%)1. 按仪表使用的能源分类:气动仪表、电动仪表、液动仪表2. 按信息的获得、传递、反映和处理的过程分类:检测仪表 作用是获取信息,并进行适当的转换。
显示仪表 作用是将由检测仪表获得的信息显示出来。
集中控制装置 包括各种巡回检测仪、巡回控制仪等。
控制仪表 可以根据需要对输入信号进行各种运算。
执行器 可以接受控制仪表的输出信号或直接来自操作员的指令,对生产过程进行操作或控制。
%7.0%100010007±=⨯-±=允δ%100⨯-=测量范围下限值测量范围上限值最大绝对差值变差xS ∆∆=α%100max ⨯∆=仪表量程f i δ3. 按仪表的组成形式分类 基地式仪表特点是将测量、显示、控制等各部分集中组装在一个表壳里,形成一个整体。
这种仪表比较适于在现场做就地检测和控制,但不能实现多种参数的集中显示与控制。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地式仪表的应用范围。
单元组合仪表是将对参数的测量及其变送、显示、控制等各部分,分别制成能独立工作的单元仪表(简称单元,例如变送单元、显示单元、控制单元等)。
这些单元之间以统一的标准信号互相联系,可以根据不同要求,方便地将各单元任意组合成各种控制系统,适用性和灵活性都很好。
压力是指均匀垂直地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
1.液柱式压力计:它根据流体静力学原理,将被测压力转换成液柱高度进行测量。
优点:这类压力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缺点:其精度受工作液的毛细管作用、密度及视差等因素的影响,测量范围较窄,一般用来测量较低压力、真空度或压力差。
2.弹性式压力计:它是将被测压力转换成弹性元件变形的位移进行测量的。
3.电气式压力计:它是通过机械和电气元件将被测压力转换成电量(如电压、电流、频率等)来进行测量的仪表。
4.活塞式压力计:它是根据水压机液体传送压力的原理,将被测压力转换成活塞上所加平衡砝码的质量来进行测量的。
测量精度很高,允许误差可小到0.05%~0.02%。
结构较复杂,价格较贵。
弹性式压力计 弹性式压力计是利用各种形式的弹性元件,在被测介质压力的作用下,使弹性元件受压后产生弹性变形的原理而制成的测压仪表。
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可靠、读数清晰、牢固可靠、价格低廉、测量范围宽以及有足够的精度等优点 可用来测量几百帕到数千兆帕范围内的压力。
弹性元件 弹性元件是一种简易可靠的测压敏感元件。
当测压范围不同时,所用的弹性元件也不一样电气式压力计 是一种能将压力转换成电信号进行传输及显示的仪表1. 该仪表的测量范围较广,分别可测7×10-5Pa 至5×102MPa 的压力,允许误差可至0.2%;2. 由于可以远距离传送信号,所以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可以实现压力自动控制和报警,并可与工业控制机联用。
霍尔片式压力传感器是根据霍尔效应制成的,即利用霍尔元件将由压力所引起的弹性元件的位移转换成霍尔电势,从而实现压力的测量。
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利用电阻应变原理构成。
电阻应变片有金属和半导体应变片两类,被测压力使应变片产生应变。
当应变片产生压缩(拉伸)应变时,其阻值减小(增加),再通表示受力面积。
表示垂直作用力;表示压力;式中,S F p SF p =大气压力绝对压力表压p p p -=绝对压力大气压力真空度p p p -=过桥式电路获得相应的毫伏级电势输出,并用毫伏计或其他记录仪表显示出被测压力,从而组成应变片式压力计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利用单晶硅的压阻效应而构成。
采用单晶硅片为弹性元件,在单晶硅膜片上利用集成电路的工艺,在单晶硅的特定方向扩散一组等值电阻,并将电阻接成桥路,单晶硅片置于传感器腔内。
当压力发生变化时,单晶硅产生应变,使直接扩散在上面的应变电阻产生与被测压力成比例的变化,再由桥式电路获得相应的电压输出信号。
精度高、工作可靠、频率响应高、迟滞小、尺寸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显示数字化;可以测量压力,稍加改变,还可以测量差压、高度、速度、加速度等参数。
电容式压力变送器 先将压力的变化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然后进行测量。
是一种开环检测仪表,具有结构简单、过载能力强、可靠性好、测量精度高等优点,其输出信号是标准的4~20mA (DC )电流信号。
压力计的安装 1)测压点的选择 应能反映被测压力的真实大小。
2)导压管铺设3)压力计的安装差压式流量计 差压式(也称节流式)流量计是基于流体流动的节流原理,利用流体流经节流装置时产生的压力差而实现流量测量的。
国内外把最常用的节流装置、孔板、喷嘴、文丘里管等标准化,并称为“标准节流装置”。
标准化的具体内容包括节流装置的结构、尺寸、加工要求、取压方法、使用条件等转子流量计 以压降不变,利用节流面积的变化来测量流量的大小,即转子流量计采用的是恒压降、变节流面积的流量测量方法。
椭圆齿轮流量计 适用于高黏度介质的流量测量。
测量精度较高,压力损失较小,安装使用也较方便。
椭圆齿轮流量计的入口端必须加装过滤器。
使用温度有一定范围。
结构复杂,加工成本较高。
电磁流量计 基本原理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在其两端产生感应电动势。
涡街流量计 是利用有规则的漩涡剥离现象来测量流体流量的仪表。
常用温度检测仪表 接触式测温仪表 膨胀式 压力式 热电偶 热电阻非接触式测温仪表 辐射式 红外线物位检测及仪表 直读式物位仪表 静压式物位仪表 浮力式物位仪表 电气式物位仪表 声学式物位仪表 射线式物位仪表 光学式物位仪表冷端温度的补偿 在应用热电偶测温时,只有将冷端温度保持为0℃,或者是进行一定的修正才能得出准确的测量结果。
这样做,就称为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补偿。
(1)冰浴法(2)计算修正法(3)机械调零法(4)补偿电桥法执行器的分类: 气动、电动和液动显示仪表:能将生产过程中各种参数进行指示、记录或累积的仪表。
模拟式显示仪表 数字显示仪表 屏幕显示仪表4nV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