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3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2
第8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第3课时搭配(3)【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到组合数与顺序无关,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概括、总结以及正确表达、交流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调动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组合问题。
难点: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组合问题。
【教学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足球比赛吗?下面是2011年亚洲杯足球赛A组的球队:(出示课件)谈话:每两个队踢一场,一共要踢几场?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小结:像这样,一个队和另一个队不讲究顺序进行搭配就是一种组合关系。
让学生思考: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呢?二、新课讲授(1)通过学生动手画,体会有序思想。
动手操作:让同学们拿出国旗学具,同桌两人相互摆一摆,说一说。
你一共摆了多少种?你是怎样摆的?预设:生无顺序地摆和有顺序地摆。
让摆得有顺序的学生到电脑上演示。
学生出现两种摆法。
引出:不管是用什么进行组合,在搭配的时候都要进行有顺序的搭配。
那有序的搭配有什么好处呢?学生交流讨论。
(板书: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巩固加深:让学生把国旗学具再次有序的进行搭配。
(2)由实物抽象为图形,并创新表示,体会符号思想。
谈话:如果老师用图形或符号来表示4支球队。
怎样把这些图形进行有序的搭配?A B C D生有序回答图形搭配过程。
提问:怎样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这些图形所有的搭配方法呢?讨论:用标数字、作记号、连线的方法……再问:你能用连线的方法很快的找到答案吗?指出:在连线时,要做到不重复,也不能遗漏。
学生汇报并演示连线过程,教师及时提出:用算式可以怎样表示?(板书:3+2+1=6)启发思考:除了用图形来表示实物,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符号来简洁的表示实物?引导归纳:用简单的图形、字母和数字来表示更简洁明了。
_三_级_数学_学科备课活页第_8 章(单元)节3 课时我还有哪些疑问?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第48页,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
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预习的都非常棒!不会的小朋友也不要灰心,接下来就更深入的探究吧。
二、新课讲授,合作学习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足球比赛吗?下面是2011年亚洲杯足球赛A组的球队:出示课件:谈话:每两个队踢一场,一共要踢几场?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小结:像这样,一个队和另一个队不讲究顺序进行搭配就是一种组合关系。
让学生思考: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呢?(1)通过学生动手画,体会有序思想。
动手操作:让同学们拿出国旗学具,同桌两人相互摆一摆,说一说。
你一共摆了多少种?你是怎样摆的?预设:生无顺序地摆和有顺序地摆。
提出让摆得有顺序的学生到电脑上演示。
学生出现两种摆法。
引出:不管是用什么进行组合,在搭配的时候都要进行有顺序的搭配。
那有序的搭配有什么好处呢?学生交流讨论。
(板书: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巩固加深:让学生把国旗学具再次有序的进行搭配。
(2)由实物抽象为图形,并创新表示,体会符号思想。
谈话:如果老师用图形或符号来表示4支球队。
怎样把这些图形进行有序的搭配?A B C D生有序回答图形搭配过程。
提问:怎样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这些图形所有的搭配方法呢?讨论:用标数字、作记号、连线的方法……再问:你能用连线的方法很快的找到答案吗?指出:在连线时,要做到不重复,也不能遗漏。
学生汇报并演示连线过程,教师及时提出:用算式可以怎样表示?(板书:3+2+1=6)启发思考:除了用图形来表示实物,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符号来简洁的表示实物?引导归纳:用简单的图形、字母和数字来表示更简洁明了。
(3)通过变化,体会搭配规律。
谈话:如果再增加一支球队,又有多少种搭配的方法呢?学生抢答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启发思考:自己不能和自己进行比赛,所以5支球队应该从4开始进行加起,那么物体的数量与一共搭配方法的种数有什么样的联系?归纳:物体的数量减去1开始一直加到1等于一共搭配的方法数。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3课时简单的组合问题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简单组合问题的概念,能正确区分排列与组合。
(2)使学生掌握简单组合问题的解题思路,能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简单组合问题的概念,掌握解决组合问题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区分排列与组合,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套组合玩具或拼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排列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提出问题:“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从一些物品中选取若干个进行组合,如何计算这些组合的可能性呢?”2. 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小华有3件上衣和2条裤子,他想从中选择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穿,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总结:组合问题与排列问题的区别在于顺序是否影响结果。
在本题中,先选上衣还是先选裤子,结果都是一样的,因此这是一个组合问题。
3. 巩固练习(1)出示练习题:“小华有5个不同的小球,他想从中选择3个进行组合,有多少种不同的组合方法?”(2)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3)师生共同总结:解决组合问题,可以使用乘法原理或组合数公式。
4. 实践应用(1)出示实际问题:“小明有4个不同颜色的笔,他想从中选择2个进行组合,有多少种不同的组合方法?”(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实用性。
5. 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解决组合问题的方法。
课题设计说明学习目标学习要点学习难点学前准备第3课时搭配(3)搭配( 3)课型新讲课设计说明摆列与组合这一数学思想向来影响着学生的后续学习,在三年级阶段,依据学生的学习特色,要存心识地培育学生的创新思想能力,针对这一目的,本节课的教课方案要点突出以下两点:1.创建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上课伊始,创建与学生生活实质有关的故事情境,使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旁,深刻领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进而充足调换学生的学习踊跃性,主动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
2.关注合作交流,着重教课的层次性和思虑性。
本节课采纳分组合作,共同研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交流,一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共同思索如何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拥有层次性。
由三种事物的组合到四种事物的组合,再到生活实践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这也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议的。
1.会解决稍复杂的组合问题。
2.明确组合与事物的摆列次序没关。
3.经过参加学习活动感觉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调换学生学好数学的踊跃性。
学习稍复杂的组合问题,知道组合与次序没关。
试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质问题。
教具准备: PPT 课件等。
课时安排教课环节一、创建情境,引入新课。
(5 分钟)二、合作研究,获得新知。
( 25分钟)学具准备:学具卡片。
1课时导案1.课件出示问题。
小琳、小东、小华是一个学习小组的,礼拜天商定每两个人之间打一次电话。
他们一共要通多少次电话呢?指引学生剖析并思虑。
2.合作交流,议论后回答。
教课例 3。
1.课件出示例 3,指引学生剖析题意,获得已知信息。
2.对要解决问题的理解:每场竞赛与什么有关?与球队摆列顺序有关吗?同学们相互交流议论。
3.思虑问题解决方法。
教案达标检测1.填一填。
( 1)妈妈要从这四盆花1.读题,明确题意,用连一连的方中随意选出两盆买回家,她有()选择。
法找出通电话的次数,报告。
2.小组合作议论,回答下列问题。
( 2)我们每两个人都合一张影,最后四个人再合一张1.读题 ,明确: A 组有 4 个球队,每影,我们一共有()张合影。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三课时学习简单的组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组合的概念,能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组合。
2. 使学生能够运用组合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组合的概念2. 组合的表示方法3. 组合的简单应用教学步骤: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组合现象,如:水果拼盘、衣服搭配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组合吗?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组合。
第二环节:新课导入(15分钟)1. 教师介绍组合的概念,解释组合是由两个或多个部分组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整体。
2. 通过示例,展示组合的表示方法,如:用符号“∣”表示组合,A∣B表示由A和B两个部分组合在一起。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组合的过程,如:将两个不同的几何图形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图形。
第三环节: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组合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2. 学生互相交流解答过程和答案,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第四环节:实际应用(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用不同的水果组合成水果拼盘,如何用不同的颜色组合成漂亮的图画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实际操作。
第五环节: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组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提问:你们还能想到其他的组合现象吗?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3.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尝试用组合的方法进行分类和整理。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学生对组合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堂练习和实际应用,评价学生运用组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对组合的应用和拓展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组合的概念,掌握组合的表示方法,并能够运用组合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第四名,202,王跳跳。
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
她家很好看,很精致。
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第四名,202,王跳跳。
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
她家很好看,很精致。
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第三课时学习简单的组合【教学内容】教材第10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到组合数与顺序无关,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概括、总结以及正确表达、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调动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找到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硬币。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同学们,你们喜欢足球运动吗?2011年的亚洲杯足球赛A组球队分别是:卡塔尔、科威特、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
小组赛时,每2个球队都要踢一场比赛,你知道一共要踢多少场吗?2.出示各国的国旗。
3.“每2个球队都要踢一场比赛”是什么意思?如“甲与乙踢”也表示“乙与甲踢”,与二者的顺序无关。
4.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2个球队已踢了一场?学生:连线,把2个队用一条线段连接起来,就可以表示这2个队已踢了一场。
二、探究新知提出问题:(1)动手连一连,2个球队之间要连几条?(2)你是怎样连的?(3)一共要踢几场比赛?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后再小组交流。
汇报:方法一:每2个球队之间连一条线,这样就可以表示他们踢过一场比赛了。
方法二:把4个球队摆成正方形,按照顺序一个球队一个球队地连。
(如左下图)方法三:连法与方法二不同。
(如右上图)方法四:画曲线连,把4个球队依次排开。
教师强调:不管你用哪种方法,只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就能做到不重不漏。
三、课堂作业1.教材第103页的“做一做”第1题。
2.教材第103页的“做一做”第2题。
3.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花,每两种颜色为一组,最多可搭配成不重复的几组?四、思维训练1.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9题。
2.三(1)班要从4个同学中选2个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共有几种选拔方法?3.老师买来5种颜色的铅笔作奖品,本周玲玲被评为“全优”生,老师请玲玲选2支不同颜色的铅笔。
第8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第3课时搭配(3)◎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3页例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摆一摆、玩一玩、画一画等实践活动,了解有关两两组合的知识。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有序的、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两两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计算出组合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小朋友们喜欢什么样的球类运动呢?让学生各抒己见。
当有人说到足球时,老师马上引到学校冬季运动会,我们三年级三个班的比赛情况,结果我们班得了第一名。
那我们班比赛了几场?学生回答两场。
三个班比赛,每两个班比赛一场,那一共要比赛多少场呢?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然后汇报,并说理由。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_课时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1二、探究新知师:2011年亚洲杯足球赛A组比赛有几个国家?是哪几个国家?让学生发表意见。
他们说不出,老师再告诉他们。
师:如果这四个队每两个队踢一场球,一共要踢多少场?(课件出示主题图)1.让学生大胆说一说、猜一猜。
四人小组用学具卡片摆一摆、进行讨论。
2.学生汇报。
汇报时可让学生利用学具卡片在黑板上演示他们求组合数的方法。
小组间相互探讨、补充,力求能准确算出比赛场数,方法允许多样,每种方法都放手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
老师适当引导。
3.师生共同小结。
(1)用画“正”字数出要踢多少场。
(2)把卡塔尔、科威特、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四个国家摆成正方形用连线的方法求出场数。
(3)把卡塔尔、科威特、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四个国家摆在一直线上在用连线的方法求出场数。
4.用课件将上面第二、第三种方法直观演示。
学生把这些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具体化。
5.老师总结。
刚才同学们有的用了把所有的情况逐一罗列出来,有的同学是用图示法求出两两组合数的,用哪一种方法求都可以,只要这种方法是你喜欢的。
6.比赛结束了。
运动员相互握手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