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记载中的省立保定民众教育馆
- 格式:pdf
- 大小:1.53 MB
- 文档页数:4
抗日战争时期河南省图书馆的危机应对翟志宏【摘要】河南省图书馆是我国较早成立的省立图书馆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战争危机,为避免战火洗劫,采取应对举措,对馆藏进行迁移、保护.该馆挑选图书装箱,将大量的珍贵图书分存于不同地点,从而减少损失.图书馆迁移到各地后,还开展图书阅览等馆务,对战时的文化起到积极作用.河南省图书馆在战争时期的应对措施是较为成功的,对中华文化遗产的保护之效是应予以肯定的.【期刊名称】《农业图书情报学刊》【年(卷),期】2010(022)005【总页数】3页(P236-238)【关键词】抗日战争;河南省图书馆;危机应对【作者】翟志宏【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03;G25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文化事业进行了疯狂的破坏与掠夺,众多图书馆馆舍与设施毁于日军战火,大量珍贵书籍被劫掠,许多书籍在疏散、迁运中散失,损失惨重。
“根据民国二十五年(1936)教育部出版的全国公私图书馆调查报告,全国各地图书馆共达4032所[1],”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平津沪京一带,相继失守,敌骑所至,户舍为虚而教育文化机关,尤备受摧残破坏。
当时均因变起仓卒,不及准备,其能将图书仪器设备择要迁移内地的仅属少数。
其余大部份随机关校舍毁于砲火”,据统计1938年全国图书馆已减少到1 103所,到1945年只剩704所[1],河南省仅1938年一年图书馆就损失392所[2]。
战争给图书馆带来灾难,但是图书馆从业人员在炮火威胁下仍坚韧奋发,使图书馆事业得以继续发展。
抗日战争期间,河南省图书馆在馆长井俊起的带领下,为保证珍贵馆藏的安全,针对严峻局势迅速作出反应,应对战争危机。
1 抗战爆发前的河南省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原名河南图书馆)建成距今整整100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奉学部令,经时任河南提学使孔祥霖批准开始筹建河南图书馆,第二年二月初八正式开馆,馆址在开封城北二曾祠旁之徐公祠。
关于保定红色文化的文献综述保定红色文化是指保定市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重要地区,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历史遗迹。
这里曾是党的早期活动中心,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和活动都在这里发生,留下了深刻的红色印记。
保定红色文化的形成主要源于中国共产党早期在这里的秘密活动。
早在1920年代,中国共产党就在保定地区建立了地下组织,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和组织活动。
1928年,中国共产党在保定召开了著名的保定会议,会议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口号,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开展武装斗争的新阶段。
这次会议对中国革命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保定红色文化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就是保定会议会址纪念馆。
该纪念馆位于保定市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标志性建筑。
纪念馆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和图片,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保定地区的早期活动历程。
游客可以通过参观纪念馆,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保定在革命历史中的地位。
保定还有许多红色文化景点和红色旅游线路,如平山县的党史教育基地、徐水县的抗战纪念馆、涞源县的红色旧址等。
这些景点和线路通过展示红色历史、传承红色文化,向人们传递革命精神和历史记忆,激励人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保定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
保定市政府积极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加大对红色景点的保护和修缮力度,推动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同时,各级学校和机构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红色教育活动,让青少年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总的来说,保定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重要地区,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
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激励人们传承和发扬革命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希望保定红色文化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与保定有关的红色书籍保定,位于中国河北省中部,是一座拥有丰富红色资源的城市。
红色书籍是记录和传承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载体,与保定密不可分。
下面将以与保定有关的红色书籍为题,带您进入这座城市的红色历史,感受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
一、《红色家族》《红色家族》是一本记录了保定地区红色家族生活的纪实性书籍。
这些红色家族成员,有的是革命先烈的后代,有的是曾经参与革命斗争的老党员。
书中通过他们的口述和回忆,将我们带入了那个英勇奋斗的年代。
他们用真实的故事,讲述了红色家族的传承和发展,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红色基因的力量。
二、《红色之城》《红色之城》是一本关于保定城市革命历史的专著。
书中详细记录了保定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从保定保卫战到平津战役,再到冀鲁豫解放战争,保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保定人民的英勇抗战和革命斗争的描写,让我们更加了解了这座城市的红色记忆。
三、《红色足迹》《红色足迹》是一本关于保定地区红色旅游的导览书。
书中介绍了保定的红色景点和红色旅游线路。
从保定南湖纪念馆到保定市博物馆,再到保定市解放纪念碑,每一个景点都承载着红色历史的记忆。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沿着红色足迹,亲身感受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四、《红色传承》《红色传承》是一本记录了保定地区红色教育的著作。
书中介绍了保定的红色教育基地和红色教育活动。
保定作为红色教育的重要基地,吸引了许多青少年前来学习和感受红色历史。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加了解红色教育在保定的发展和影响,感受到红色教育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
五、《红色记忆》《红色记忆》是一本关于保定地区红色文化的综合性图书。
书中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红色文化的历史、红色文化的特点和红色文化的影响等方面。
通过对保定红色文化的深入挖掘和研究,这本书让我们更加了解了保定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红色记忆的传承。
以上是关于与保定有关的红色书籍的简要介绍。
这些书籍记录了保定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带领我们走进红色岁月,感受那段激情澎湃的历史。
保定红色主题教育馆保定红色主题教育馆是一个富有红色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地方,位于河北省保定市。
它是为了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扎根群众的大型红色主题教育基地。
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保定红色主题教育馆越来越受到游客和学生的关注。
保定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之一,凭借着丰富的红色资源,成为了红色旅游的热门地点之一。
保定红色主题教育馆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景点。
它坐落在保定市政府的后院,占地面积广阔,是一个集红色文化、红色教育、红色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纪念馆。
馆内布局科学合理,分为序厅、红色主题展厅、革命文物展厅、红色生活展厅和临时展厅等多个区域,通过精心设计的展览和陈列,向游客展示了保定在革命时期的英勇斗争和伟大牺牲。
序厅是保定红色主题教育馆的入口,它是一个展示保定革命历史和胜利成果的地方。
进入序厅,游客能够通过图片、文字和音频等多媒体形式,了解保定在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
红色主题展厅以色彩鲜艳的红色为主题,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展示了保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各个战役和重要战斗,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革命的壮丽和伟大。
革命文物展厅是保定红色主题教育馆最为珍贵的地方,也是游客最感兴趣的地方。
这里陈列着大量的文物和实物,包括革命时期使用过的武器、文件、服装、纪念品等,这些文物见证了革命的艰辛和英雄的崇高。
游客可以近距离欣赏到那些曾经参与革命斗争的英雄们的遗物,感受到他们的崇高精神和无私奉献。
红色生活展厅展示了解放后的保定人民的幸福生活,展馆内有丰富多彩的图片和模型,展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和群众的幸福生活。
通过这个展厅,游客可以了解到革命的胜利给保定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红色胜利的意义和价值。
除了常设展厅,保定红色主题教育馆还定期举办临时展览,向游客展示一些特定主题的展览,如红色摄影展、红色艺术展等。
这些展览丰富了馆内的展览内容,让游客不断地感受到新鲜的红色文化和红色教育。
档案,我们所经历的生活作者:韩朝来源:《报刊荟萃(上)》2017年第10期摘要:档案是承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也记载着我们生活的印迹。
笔者正是基于此来阐述档案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保定档案局一直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又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关键词:档案;保定档案局;生活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
档案,是岁月流失的痕迹,是民众生活进入历史风尘之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反映。
也正是因为此他们能够真实地反映生活,从而才使得档案能够进入百姓的生活,才使档案对于百姓来说不再是遥远而神秘的。
档案与我门而言,是我们共同的记忆,也是我们的生活。
正是因为这样,对我来说,“档案”这个话题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更加温馨的主题。
档案,记录着保定生活的变迁,记录着历史前进的脚步。
保定档案人,一直走在社会的前沿,记录着社会的变迁与人们生活的精彩。
历史从昨天走来,又向未来延伸而去。
伴随着时光匆匆地飞逝而去,唯一可以留下的不过是深刻表现出来的那些印迹,也正是有了它们,才使得所有的所有才有据可查。
于当今的档案人而言,档案的功能不仅仅是为党管档案,它还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那便是为国守史。
国不可无史,这是中国自古以来就建立起来的文化传统,也正是因为这样一种传统,才使得中国成为了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成为唯一没有出现文化断裂的国家。
诚如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所说,中国具有时间久、文献丰富和无断层的特点。
保定市档案局的负责人曾经这么说过,“在新的历史环境下,档案工作面临着相当的机遇,但是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这不仅仅是工作任务极为繁杂所带来的,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档案工作也一直在随着技术的改进而发生着改变。
”保定档案局自建立之后,就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这使得保定档案工作一直在省档案工作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但是,下辖的区县档案馆却依旧存在着中诸多的问题,如各区县的面积极为狭小,而且设施十分陈旧,没有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引进先进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技术,这些因素严重地制约着档案事业的进一步提高。
建国初期,一组老照片回顾河北保定的这些新变化
1954年,随着人民生活逐步得到安定,河北保定一带从城市到农村,百姓们的文化生活愈发地丰富多彩起来。
他们成立了不少专业或业余艺术表演团体。
这是关西街的业余剧团——红旗剧团,正在建筑工地为工人们表演节目。
(组图摄影蔡尚雄、郑光华/人民画报;图片来源:人民画报中国专题图库)
那时的保定,建起了保定市文化馆(曾称民众教育馆)。
当年这里经常举办各种美术展览和美术培训班,许多业余美术爱好者的绘画技艺因此不断提高。
这是业余的美术爱好者在写生。
河北剧场位于保定市中心繁华地段(裕华西路3号),多以电影放映、歌舞戏剧演出为主业。
这是从北京来的京剧团正在河北剧场里演出名剧《红娘》。
星期天去看电影,是很多孩子们的一大乐事。
为了能看到自己喜欢的电影,他们一早便跑到新建的电影院门前,等待儿童专场电影地放映。
同期,保定的体育场地和运动设备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或更新。
这是当年市内新建的体育场,能容纳一万多名观众,星期天这里聚集了大量的体育爱好者观看比赛。
体育场上,正在进行着激烈的球赛。
当时的这场比赛是由保定机械厂职工对河北医学院学生,看台上人山人海,许多观众都在为职工们高呼“加油”。
目录第一章规划总纲 (1)一、规划范围、性质及规划时段 (1)二、规划依据 (2)三、规划总体框架和技术路线 (3)四、规划编制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4)第二章保定市红色旅游资源条件 (6)一、保定市红色旅游发展概况 (6)二、保定市红色旅游资源评价 (8)第三章保定市红色旅游发展的优势及问题诊断 (12)一、保定市红色旅游发展的优势 (12)二、保定市红色旅游发展的问题诊断 (13)第四章保定市红色旅游市场预测与分析 (14)一、保定市红色旅游市场总量预测 (14)二、保定市红色旅游市场细分 (15)三、保定市红色旅游的核心目标市场及其特点分析 (15)第五章保定市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规划 (16)一、发展目标 (16)二、发展战略 (18)三、总体布局 (19)四、战略措施 (22)第六章保定市红色旅游发展分区规划 (23)一、阜平革命老区型红色旅游区 (23)二、市区历史文化古迹型红色旅游区 (27)三、白洋淀湿地生态型红色旅游区 (31)四、易县山岳生态型红色旅游区 (36)五、唐县烈士纪念地型红色旅游区 (42)六、涞源涞水自然生态型红色旅游区 (46)第七章保定市红色旅游发展重点项目规划 (52)一、阜平县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 (52)二、冉庄地道战遗址 (53)三、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 (55)四、易县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地 (56)五、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57)六、涞源王二小牺牲纪念地、黄土岭战役纪念地 (59)七、涞水刘家河烈士陵园、鸡蛋陀阻击战纪念地 (60)八、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 (61)附:重点项目分期投资预算表 (63)第八章保定市红色旅游形象设计与旅游市场开发 (64)一、总体形象 (64)二、宣传口号 (64)三、六大红色旅游区形象设计 (64)第九章保定市红色旅游基础设施与接待设施规划 (67)一、保定市红色旅游设施现状 (67)二、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68)三、旅游接待设施规划 (68)四、环境保护规划 (69)第十章保定市红色旅游保障系统规划 (70)一、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70)二、统一部署,调动和协调市直各部门 (70)三、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70)四、完善旅游行业法律法规建设 (71)五、加快人力资源建设 (71)附图:1、保定市精品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图2、保定市红色旅游发展分区规划图3、保定市红色旅游线路图保定市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10年)第一章规划总纲一、规划范围、性质及规划时段1、规划范围保定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范围是保定市行政辖区范围内的所有区域,东经113°45'—116°20',北纬38°14'—39°57'之间,总面积约22092平方公里,总人口1070万,包括保定所管辖的三区(新市区、北市区、南市区),四市(涿州、高碑店、定州、安国),十八县(清苑、满城、徐水、安新、高阳、唐县、涞源、易县、涞水、定兴、容城、雄县、顺平、阜平、望都、博野、蠡县、曲阳)。
2024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1-2题12分)1. “我为河北举大旗,河北保定欢迎你”小语为文旅宣传活动写了解说词,请你帮他完善。
①这里是一座__________名城。
自古北控三关,雄冠中原,永保安定之名。
华北平原的辽阔,yùn()育了它的理想;太行山脉的巍峨,强健了他的脊梁。
蔺相如让我们懂得了宰相的肚量,荆轲让我们看到了侠客的悲壮,桃园三结义是历史的赞歌,狼牙山五勇士是中华儿女的kǎi()模,在新中国的征程里,这里到处都是慷慨悲歌,气壮山河。
②这是一座__________之城。
映日莲池红,照月太行白,这里是华北平原上的一幅水彩画;鱼游易水湖,鸟飞白石山,这里是宛若仙境的世外桃源。
③这是一座__________之城。
卢照邻的诗篇是文学的浪漫,祖冲之的圆周率是数学的惊叹,郦道元的《水经注》是地理的赞美,关汉卿的《窦娥冤》是戏曲的经典。
刘伶在徐水醉酒,李白在易水赏砚,苏东坡和定瓷结下了一生的情缘。
④故事在路上,诗意在风中。
醒来携高山流水,醉后陪满天星河。
在饱含岁月的太行里撒野,在写满故事的易水边放歌。
出发吧,朋友!想你的风已吹到保定,爱你的“驴火”已热气腾腾。
(1)第①段中两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标注拼音。
①脊梁()②荆轲()(2)第①段中有两个字的字形把握不准,用拼音代替了,请帮他补充。
①yùn______育②kǎi______模(3)文段中横线处应分别选用下面哪个词语?请结合语境,正确排序。
①文化②历史③生态(4)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答案】(1)①. jǐ ②. jīng(2)①. 孕②. 楷(3)②③①(4)这句话运用对偶的修辞,通过动态地描写,形象地展现出易水湖和白石山世外桃源般的生态环境,突出了保定是生态之城的特点。
档案记载中的省立保定民众教育馆■ 菅荣军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接受过新式教育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把目光转向下层普通民众,提倡社会教育,以开启民智,培养人民“认识国际情况,了解民族意识,并具备近代农村生活之常识,家庭经济改善之技能,公民自治必备之资格,保护公共事业及森林园地之习惯,养老恤贫,防灾互助之美德”。
所谓的社会教育,就是指普通学校以外的一切文化设施对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
近代中国实施社会教育的机构有民众学校、民众识字处、职业补习学校、盲聋哑学校等,其中最重要的机构就是民众教育馆。
这一机构汇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音乐厅等各种社会教育事业,采取组织参观、阅读报刊、看戏、办壁报、讲演等方式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
正是在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河北省立保定民众教育馆”应运而生。
珍藏在保定市档案馆的“红万字会保定分会”档案,是162号全宗,档案的起止年代为1925年至1949年,其中涉及“河北省立保定民众教育馆”的档案,计有6卷。
这部分珍贵档案,保存至今,虽已有90多年,但大部分都完好无损。
主要内容有:《乒乓球比赛报告书》、《呈报体育场开幕》、《特约民众茶馆报告书》、《演说比赛》、《剧曲研究会报告书》等,大部分是河北省立保定民众教育馆写给河北省教育厅的呈文。
这些案卷所使用的卷皮,都是制式的,上面标有“中华民国X年X月X日立”、“一宗XXX卷”、“第XX号”。
里面档案使用的纸张也是制式的,首页标题是“河北省立保定民众教育馆稿”,为表格形式,分别标注:“来文字第X号”、“文别”、“送达机关”、“类别”、“附件”、“事由”等,并留有“馆长”、“主任”、“文牍员”签名空格。
案卷的书写工具,都是使用的毛笔,文字为小楷繁体字,由左至右竖排排列,正文标题和落款时间上均盖有“河北省立保定民众教育馆”方章。
从这些档案当中,我们可以管窥民国时期的档案,是如何形成、归档和保管的。
河北省立保定民众教育馆自成立后,到底都开展了哪些教育活动?这些活动,至今给我们都留下了哪些启示和借鉴意义?下面,我们透过这些历史珍贵档案,一一加以揭示和探讨。
《乒乓球比赛报告书》档案记载保定最早的乒乓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报告书》是河北省立保定民众教育馆梁馆长写给河北省教育厅陈厅长的呈文。
记述了该馆在民国二十四年六月三日,组织的一场别开生面的乒乓球比赛。
迄今为止,笔者多方询问、查考,河北省立保定民众教育馆组织的乒乓球比赛,是档案记载保定最早的乒乓球比赛。
为了再现80年前的比赛盛况,现将《乒乓球比赛报告书》择要摘录如下:河北省立保定民众教育馆造珍藏点击呈民国二十四年六月三日举行乒乓球比赛报告书稿谨将我馆民国二十四年六月三日,举行乒乓球比赛会筹备经过及比赛情形,缮具报告书 恭请 鉴核计开甲、举办主旨。
利用民众休闲时间,给与正当娱乐调剂精神,以增加其工作效率。
本馆虽多次举行球赛,成绩尚属当佳,但关系男子,而女子乒乓球赛,尚未举行。
因念一般女子,除作饭抱孩子以外,所有闲暇,多在东邻四舍,说长道短,徒生是非,或以赌博消磨时光,殊可惜可怜!本馆有见于此,拟组建妇女会女子乒乓球赛,以资提倡。
但保市妇女,从无参加公共聚会之习惯,若遽然举办,困难。
故此次举办儿童比赛,分男女两组,即拟先由女童入手,提倡籍资响应成年妇女之兴趣,养成正当娱乐之习惯。
乙、筹备经过。
一、组成乒乓球比赛会筹备会,推定张德泉(后略)等七人为筹备委员,负责筹备。
二、布告比赛日期及地点。
六月三日(星期一)上午八时开始比赛,地点在北大街分馆游艺室。
三、购置奖品。
购买学生字典及白话尺牍等十本、铅笔六打、橡皮八十块,分赠获胜儿童,以资鼓励。
四、拟定比赛规则。
1、比赛员不得喧呼争吵。
2、比赛员得按号码入场比赛。
3、比赛员得使用本馆球拍。
4、在比赛时,如以手扶台,以负球论。
5、比赛时不到,取消比赛资格。
6、比赛员得听评判员指导。
五、比赛类别。
此次比赛系儿童比赛,分男女两组。
六、比赛方法。
以报名先后顺序抽签,按抽之号码,以淘汰法比赛,均以三局为限,并于三局中能胜两局者,始得优胜。
如各胜一局,于第三局中再取最后胜负。
共取八名,每组各取四名。
丙、比赛情形。
一、举行仪式。
当日上午八时,参加比赛男女儿童均已列齐,由游艺部主任张德泉报告,举行乒乓球赛的意义。
次由评判员解释比赛规则。
二、参加人数。
参加比赛者九十九人,男儿童五十九人、女儿童四十人。
三、比赛情形。
解释规则完毕,即开始比赛。
该男女比赛儿童,均兴奋异常、精神百倍。
自上午八时开始至下午二时完毕。
四、登记分数。
由职员四人轮流担任记分,淘汰结果随时公布。
五、比赛结果。
录取八名,姓名及号码列下:(略)。
六、领发奖品。
附呈照片二张,当场发给奖品,摄影闭会。
丁、所感的困难与心得。
1、一般儿童活泼好动,在长时间等候比赛,不行动不合于儿童心身,动则难免互相打闹,紊乱秩序,比较维持成人比赛时,秩序较难。
2、初次举行女儿童比赛,参加女儿童竞选四十人之多,因王吾等所料,尤其是女儿童,击球的技术较男儿童为精,足可以作女童不弱于男童之证明。
自经此次比赛后,游艺室中练习乒乓球之女孩较前增多六成,足证明为此次比赛,所得的收获。
3、由此次维持秩序困难中所得之经验。
等候比赛儿童,在长时间若无适当的活动,就失于枯燥,即陷于紊乱。
拟于下次比赛时,派定专人负责领导等候,比赛儿童作有趣之集团活动。
儿童有事可作,既不感静待无聊,而秩序不无形中易于维持矣。
民国二十四年六月三日以上《乒乓球比赛报告书》,详细记载了比赛的主旨、裁判员、运动员的组成、比赛时应遵循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奖品设置、比赛出入证、比赛结果等。
依照现在举办乒乓球大赛的标准,这场比赛,从各个环节上,组织的十分周密到位,已然算得上非常正规的比赛了。
在此次比赛之前,保定民众教育馆已经举办过二次乒乓球比赛。
一次是在民国二十二年十一月,另一次是在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
通过河北省立保定民众教育馆举办的三次乒乓球比赛,给我们透露出以下三层信息。
第一、说明保定开展这项运动的时间较早。
乒乓球这项运动起源于英国,1904年12月乒乓球运动从日本传入中国。
开始是由上海四马路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平从日本购回10套乒乓球器材,并在店内作表演,于是买乒乓球、打乒乓球的人逐渐增多,各大城市也先后推广了这项活动。
具体保定何年何月开始有这项运动?笔者不得而知。
但从举办乒乓球比赛的时间、人数、规模上推断,这项运动引入保定的时间,还应该再提前若干年。
这是笔者所见,有档案记载保定最早的乒乓球比赛。
第二、说明保定人民非常喜欢乒乓球运动。
民国二十二年十一月的《乒乓球比赛报告书》中记述:“窃查我馆自游艺部成立以来,每日参加民众极为踊跃,尤以练习乒乓球者不乏其人”。
说明当时保定民众教育馆还有其它运动项目,但是从事乒乓球运动的人数居多,且深受人们的喜爱,所以从事此项运动的人们逐渐增多。
从这三次比赛中,也可以看到,由起初的三十余人参加,到后来近百人参加;由最初的只有成年男子参加,到后来男女都有。
正因为历史上保定乒乓球有着这样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较早的乒乓球启蒙,才有了后来保定多名男女乒乓球运动员取得世界冠军的结果。
保定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就是由乒乓球运动员郗恩庭取得的,后来在这个项目上,为保定取得世界冠军的运动员还有王浩、齐宝香、高军、牛剑锋等。
在中国,乒乓球被视为国球;在保定,乒乓球是这座城市一张靓丽的名片。
第三、说明开展乒乓球运动非常有益。
《乒乓球比赛报告书》中,对开展此运动的益处,是这样阐述的:“兹为谋民众联络感情,增长游艺兴趣起见”、“利用民众休闲时间,给予正当娱乐,调剂精神,以增加其工作效率”等。
的确,与现代人们所倡导的,通过运动,达到强身健体、“我运动、我快乐”的目的如出一辙。
况且,乒乓球这项运动,身体不接触,从而减少了因碰撞而致伤的可能性、运动量也可自己掌控、所占场地也无需过大、运动器材可繁可简。
是一项非常适合男女老少从事的运动项目。
一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将小小的乒乓球视为“国球”,足见对乒乓球的喜爱和重视。
往大里说,对构建和谐社会,提高爱国意识,起到了促进作用。
往小里说,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增强了人民体质,传达了一种正能量。
开展乒乓球这项运动,益处良多。
《 呈报体育场开幕 》全民健身的动员令、号召书《呈报体育场开幕》这卷档案,是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十月,河北省立保定民众教育馆写给河北省教育厅的呈文。
呈报的事项是公共体育场开幕日期及筹备经过等事宜。
正文包括保定东河坑公共体育场筹备经过、开幕情形、将来计划三个部分。
当时体育场的筹备,是由保定民众教育馆召开馆务会,会上推定了靳照亭等五人小组,负责公共体育场的筹备工作。
并且,确定借用“东河坑”空场,做为体育场的地址。
按置体育场牌一座、设篮球架二处、另设单杠一架。
同时,还购置了各种球类、彩带等物品。
在当今保定市,提起“东河坑”这个地名,知道的市民寥寥无几,此处曾经还是体育场,那就更浑然不知了。
那么,东河坑究竟在保定城区的什么地方?周围情形如何?为此,笔者专门咨询了二位“老保定人”郝毅生和李松欣先生,对东河坑进行了一番考证。
原来,东河坑位于现今保定市中华小区东北角处。
以前东河坑是个河坑,夏季雨水多时,起到蓄水防涝作用,周围居民也在此洗衣。
后来逐渐添平,面积有一个半足球场那么大,闲暇之时,人们在这里搭台唱戏、放风筝。
建国初期,还在这里举行过运动会。
以后,随着城市的拆迁发展,东河坑作为地名,在地图上,不复存在,逐渐被新名取而代之,岁月的流逝,在人们的记忆里逐渐被遗忘。
体育场开幕时,举行了一个正规仪式。
仪式前向民众散发了传单。
首先,由馆长报告开会意义及宗旨。
再次由三位主任讲演设立体育场的意义及解释规则等。
仪式完毕后,由民众教育馆职员和男女民众各组队,分别运动了足、篮球。
关于体育场的日后发展,也拟定了一个计划。
诸如扩充体育场的范围;再按置个网球场;添置沙袋、双石、键子等民间流传运动器具;提倡国术等。
河北省立保定民众教育馆当初建立东河坑公共体育场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倡民众锻炼身体”。
为了使体育场有个良好的运动环境和秩序,确保正常运转,特制定了《本馆暂定规约》和《本场运动员规约》。
规约的内容,与现今各体育场馆的诸如管理规定等,都有着相近或相似之处。
可见,当时东河坑体育场在管理上,已经考虑的较为周全。
为了吸引市民积极踊跃参与休闲健身运动,河北省立保定民众教育馆还发布了《公共体育场正式开放敬告民众书》。
全文如下:诸位同胞你是听,敬告绝好事一宗。
本馆公共体育场,暂设本城东河坑。
积极筹备已就绪,场里用品制备清。
篮足各球满都有,更立单杠助威风。
另备沙袋两三个,最近目前也成功。
其他各种运动品,均在一一计划中。
这些东西谁人制?欢迎农工商学兵。
再问此物何故设?只为大家方与工。
身体强健精神爽,自己事业定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