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132.50 KB
- 文档页数:4
平面镜成像1.下列因素中能影响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C.像到平面镜距离D.镜面的大小2.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应相距5m远.如图 8-1 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人离平面镜的距离为()A. 1m B. 2mC. 3m D. 4m3.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变小B.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C.物体靠近平面镜,像的位置不变,像的大小不变D.物体靠近平面镜,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4.“猴子捞月”中,猴子捞不到月亮,这是因为水中的“月亮”是()A.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实像B.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虚像C.光的反射而成的实像D.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5.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的示数的像如图8-2 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A. 21∶ 10B.10∶ 21C. 10∶ 51D.12∶ 016.图 8-3 中关于平面镜前AB所成的像正确的是()7.墙面上贴着一块穿衣镜,水平地面上一个人以速度v 匀速直线朝平面镜走去,相对于人,像的速度是()A. v B.2v C.v/2D.0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不能用照相机拍摄B.要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已的全身像,平面镜的高度应不小于人的高度C.像到镜面的距离跟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D.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不一定垂直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入射角是00 0 ,反射角也是0B.入射角增加150,反射角也增加150C.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D.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反射角为90010.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在平面镜正前方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内成像B.很大的物体不能在很小的平面镜内成像C.物体静止不动,若把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向下平移时,镜中像也向下平移D.物体在平面镜内总成等大的虚像11.如图 8-4 所示,眼睛看到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实际光_______而得到的像 , 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_______而得到的.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12.小汽车的挡风玻璃做成倾斜的,目的是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在车窗的_____(填“上方” 、“下方”),不致影响司机观察路况;而大型货车的挡风玻璃不太倾斜,这时车内物体所成的像尽管在司机的_______,但由于 ________________ ,人观察路面是俯视的,并不影响司机观察路况.13.多媒体教室里的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穿衣镜是用平滑的玻璃做的,光在它的表面发生的反射是______,它所成的像是______像;物体通过小孔成像成的是______像,前者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后者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14.将一墨水瓶放在镜前6cm 处,墨水瓶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为_____cm,像与墨水瓶间距离为________cm.若使墨水瓶向镜面靠近,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 ,若使墨水瓶远离镜面,则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15.某人站在穿衣镜前 1.5m 处,他在镜中像到镜面的是_______m,当他向镜前进0.5m,则人与像间的距离是 _______m.16.简易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在它的镜筒内有两块互相______放置的平面镜.17.下文是摘自某刊物的文章,请仔细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光污染,来自舰丽的玻璃幕墙》最近张小姐十分苦恼,因为她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她家的窗前,看到面玻璃幕就像平面一,将同楼居民家的一一看得清清楚楚,玻璃幕的反光也使她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她的房就被烈的反射光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在客上形成一种巨型聚光,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患⋯⋯(1)从文中找出一个光学方面的物理知填人横: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一出了科学性的,将句子找出来.( 3)从上文中找出一个玻璃幕居民生活来的不便或危害的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防光染?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 8-5 所示,上A点停着一只,而地上有几个小虫,那么,从上的P 点下来吃地上的哪个小虫再到面的笆上的B点它的路程最短。
平面镜成像规律与练习题一、选择题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A. 像与物等大B.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C. 像为实像D. 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A. 水中的倒影B. 透镜成像C. 钢勺在水中弯曲D. 光的折射3. 当物体放在平面镜前2米处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A. 1米B. 2米C. 4米D. 0.5米二、填空题1.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2.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是:______。
3. 平面镜成像的像是:______(实像/虚像)。
三、判断题1.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2. 平面镜成像的像可以是实像。
()3. 平面镜成像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四、简答题1. 简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为什么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大小相等?3. 如何确定平面镜成像的位置?五、作图题1. 请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成像A'B'。
2. 请画出物体CD在平面镜EF中的成像C'D',并标出物体与像到镜面的距离。
六、综合题1. 一根木棒垂直插入装有水的容器中,从侧面观察,木棒在水面处看起来是弯曲的。
请解释这个现象,并说明与平面镜成像的关系。
2. 小明站在平面镜前2米处,他的身高为1.6米。
请计算他在镜中的像的高度,并画出物体与像的位置关系图。
七、计算题1. 如果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他的眼睛距离地面1.5米,平面镜的高度为2米,求此人在镜中的像的眼睛距离地面的高度。
2. 一物体放在平面镜前,物体到镜面的距离为30厘米,像到镜面的距离是多少厘米?3. 一辆汽车在平面镜中的像距离镜面5米,汽车实际距离镜面多少米?八、应用题1. 在舞台上,一盏聚光灯照射在演员身上,为了使观众能够看到演员的清晰像,舞台后面的平面镜应该怎样放置?2. 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他的头顶在镜中的像刚好被镜子下边缘遮挡,已知此人身高1.8米,镜子的高度为2米,求此人距离镜子的最远距离。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打印版)一、选择题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什么?A. 正立、等大、虚像B. 倒立、等大、实像C. 正立、放大、虚像D. 倒立、缩小、实像2. 当物体距离平面镜越远时,像的大小会如何变化?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先变大后变小3. 以下哪个条件不是平面镜成像的必要条件?A. 物体与平面镜平行B. 物体与平面镜垂直C. 物体与平面镜接触D. 物体与平面镜不透明二、填空题4.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
5. 当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关于镜面对称,且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______。
三、简答题6. 请简述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四、计算题7. 假设有一个物体距离平面镜2米,求物体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
五、实验题8. 如何通过实验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六、论述题9. 论述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参考答案:1. A2. C3. C4. 垂直5. 等6. 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是光的反射定律。
当光线从物体射向平面镜时,它们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反射回来,形成虚像。
7. 物体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也是2米。
8.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 放置一个物体在平面镜前;(2) 观察物体在镜中的像;(3) 测量物体与镜面的距离以及像与镜面的距离,比较两者是否相等;(4) 移动物体,观察像的位置变化,验证像与物体是否关于镜面对称。
9. 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有多种应用,如梳妆镜、后视镜等。
它们帮助人们观察自己的形象,或者观察后方的情况,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注:以上内容为练习题示例,实际教学中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
一、填空题1.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都,像与物体大小;像与物体的位置连线与镜面。
2.凹面镜对光有作用,汽车头灯用的反射镜是镜,汽车的观后镜是镜。
3.在某饭店的一个长方形房间里,为了使客人感觉室内宽敞,主人在一面墙上装了一个与墙等大的平面镜,这是利用了原理达到这一目的的,这样可使人感觉房间的大小是原来的倍。
4.在平面镜上放一支铅笔,笔尖接触镜面,发现笔尖与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相离8mm,则该平面镜的厚度约为,因为。
5.在面镜中能对光起会聚作用的是;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只改变光路,不起会聚、发散作用的是;它们的共同点是对光起作用。
6.医生给学生检查视力,常让学生从平面镜中观察视力表上的符号,并规定人眼到识别符号的距离为5m,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学生站立的位置距平面镜的距离应为米。
7.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表面,都具有与相同的作用。
8.身高1.8m的人站在平面镜前2m,已知平面镜长1.5m,则像高,像到人的距离是,若人以1m/s的速度向镜子走去,则像相对镜子的速度为9.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有一支铅笔,要使铅笔的像跟铅笔相互垂直,铅笔应该和镜面成度角,如果铅笔尖紧贴镜面时,笔尖距它的像的距离为4mm,则镜子的厚度为mm。
10.湖水深10m,小鸟在距离湖面6m的空中飞翔,它在湖中成的像距离该鸟m。
11.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3m,此人离他的像m。
如果此人向镜面前行走,他与自己的像相距4m,则他与镜面的距离为m,他的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2.甲从一面镜子中能看见乙,那么乙从这面镜子中一定能看见甲,这是由于的缘故。
13.身高1.7m的人站在高1m的竖直平面镜前3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是m,若人朝平面镜走近了1m,则此时人和镜中的像相距m。
14.五官科医生在为病人检查耳道时,头上戴的额镜是镜,它的作用是;在盘山公路的拐弯处安装镜,它的作用是15.如图所示,聪明的老和尚利用一块平面镜,一盆水不用起身便能看到墙外的小和尚,在这里,老和尚利用了的物理知识。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一、单个物体的平面镜成像1. 物体放置在平面镜前,物体和物像的距离为10cm和25cm,求平面镜的焦距以及物像的放大倍数。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公式1/f = 1/v + 1/u,其中v为像距,u为物距,f为焦距。
已知v=25cm,u=10cm,代入可得1/f = 1/25 + 1/10,求解可得f = 1/((1/25) + (1/10)) = 16.67cm。
物像的放大倍数可以通过m = v/u来计算,代入可得m = 25/10 = 2.5。
2. 物体放置在平面镜前,物体的高度为2cm,物像放大了1.5倍,求平面镜的高度和物像的高度。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公式m = v/u,如果物像放大了1.5倍,则m = 1.5,物体的高度为2cm,代入可得1.5 = v/u = h'/h,其中h'为物像的高度,h为物体的高度。
解方程可得h' = 1.5 * 2 = 3cm。
3. 物体放置在距离平面镜10cm的地方,物体的高度为3cm,求物像的高度和像距。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公式m = v/u,已知u = 10cm,h =3cm,代入可得m = v/10 = h'/h,解方程可得h' = m * h = 1 * 3 =3cm。
根据像距公式v = u,可得v = 10cm。
二、多个物体的平面镜成像1. 平面镜前依次放置两个物体,物体1放置在离平面镜10cm的地方,物体2放置在离平面镜30cm的地方,求物体1和物体2的像距和物像的放大倍数。
解析:物体1的物距u1 = 10cm,物体2的物距u2 = 30cm。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公式1/f = 1/v + 1/u,代入可得1/f = 1/v1 + 1/u1,1/f = 1/v2 + 1/u2。
根据像距公式v = u,可知v1 = u1 = 10cm,v2 = u2 = 30cm。
解方程可得1/f = 1/10 + 1/10 = 0.2,求解可得f = 5cm。
平面镜初二物理练习题一、选择题1. 平面镜的形状是:A. 圆形B. 椭圆形C. 矩形D. 三角形2. 平面镜的反射面是:A. 曲面B. 平面C. 弯曲面D. 透明面3. 平面镜反射的特点是:A. 光线经过折射B. 等角反射C. 存在色差D. 可以放大物体4. 平面镜可以实现的功能是:A. 放大物体B. 缩小物体C. 反转图像D. 保持图像不变5. 平面镜的焦点位置在:A. 光源处B. 镜子后方C. 镜子前方D. 镜子内部二、填空题6. 平面镜的特点是______。
7. 光线在平面镜上反射,角度_____。
8. 平面镜反射的光线是______。
9. 物体与镜子之间的距离为______。
10. 平面镜的反射角等于______。
三、解答题11. 描述平面镜的工作原理。
12. 写出平面镜的应用场景,并解释其原理。
四、实验题在实验室中,取一面完整的平面镜,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将一个物体放置在镜子前方,观察到反射图像。
a) 描述实验现象。
b) 解释该实验现象的原理。
五、判断题13. 平面镜是一种曲面镜。
14. 平面镜与物体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15. 平面镜反射光线的角度与入射光线的角度相等。
六、应用题16. 在一个小镇的广场上,有一面平面镜被垂直地放置在一个支架上,镜子上方悬挂着一个钟,钟的图像刚好出现在镜中。
当有人靠近镜子时,钟的图像将会发生什么变化?请解释原因。
17. 如果我站在一面平面镜前,离镜子的距离为2米,我能看到镜中的自己和离我3米的人。
请计算该平面镜的焦点位置。
七、计算题18. 距离一面平面镜1米处有一个物体,物体高度为3厘米。
请计算在平面镜中所能看到的物体的实际高度。
19. 距离一面平面镜2米处有一个物体,物体高度为4厘米。
请计算在平面镜中所能看到的物体的虚像的高度。
20. 在平面镜中,一个物体的实际高度为8厘米,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30°。
请计算该物体在平面镜中的虚像高度。
通过以上练习题的解答,可以更好地理解平面镜的原理和应用,提升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同步基础练习)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总计题数20 10 7 8 0 45 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演员站在平面镜前,在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他的像()A.逐渐变大,逐渐靠近平面镜 B.逐渐变大,逐渐远离平面镜C.大小不变,逐渐靠近平面镜 D.大小不变,逐渐远离平面镜【答案】C【解析】解:人在平面镜中成像,人靠近平面镜时,人的大小不变,人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不变;人靠近平面镜时,人到平面镜的距离减小,人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减小,逐渐靠近平面镜。
故选:C。
2.小明站在穿衣镜前3m处,小明在以1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穿衣镜中小明的像逐渐变小 B.小明的像逐渐远离平面镜C.穿衣镜中小明的像是虚像 D.2s后小明走的距离是1m【答案】C【解析】解: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故A错误;B、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小明靠近平面镜时,小明的像也靠近平面镜,故B错误;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故C正确;D、2s后小明走的距离:s=vt=1m/s×2s=2m,故D错误。
故选:C。
3.如图为玩具鸟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下列能改变玩具鸟成像位置的是()A.竖直上移玩具鸟B.竖直下移平面镜C.改变平面镜大小D.像与镜间放一小木板【答案】A【解析】解:A、竖直上移玩具鸟,成像位置相对原成像位置发生变化,故A正确;B、竖直下移平面镜,玩具鸟成像位置相对原成像位置不发生变化,故B错误;C、改变平面镜大小,玩具鸟成像位置相对原成像位置不发生变化,故C错误。
D、像与镜间放一木板,成像位置相对原成像位置不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4.如图为苍鹭从平静水面上飞离的瞬间。
苍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它在水中的像是()A.实像,逐渐变小B.虚像,逐渐变小C.实像,大小不变D.虚像,大小不变【答案】D【解析】解:苍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水中出现苍鹭的倒影就是苍鹭在湖水中所成的虚像;在苍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苍鹭到水面的距离变大,但苍鹭在水中所成像的大小始终不变,与苍鹭的大小相等。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特点练习题五一、填空题1.一位身高1.6m的市民站在平面玻璃制的地铁安全门前1m处候车,她的像到玻璃门的距离是m。
当她向后远离玻璃门时,她的像(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艳阳下的大明湖畔绿柳成荫,景色美不胜收!游人看到苍鹭从水面飞上树梢,它在水中所成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绿柳”看起来显绿色,是因为“绿柳”只绿光。
3.若某同学以0.6m/s的速度垂直向一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大小为m/s,镜中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该同学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选填“实像”或“虚像”)。
4.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对所选择的蜡烛A、B的要求是外形(选填“相同”或“不同”);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5.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5m处,当他向平面镜靠近0.5m时,他和像之间的距离改变了m,平面镜中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红和小丽站在平面镜前,可以通过平面镜互相看到对方,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6.天佑同学周末在联盛超市购物时,通过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他看到的其实是吊灯的像,与吊灯大小;但他又发现通过地毯就看不到吊灯,这是因为光照射在地毯上发生了(填“镜面”或“漫”)反射。
7.学习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后,双胞胎兄弟小明和小华作了进一步的观察和探究。
(1)身高为1.5m的小明站在平面镜前2m处,若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所成像的大小(选填:变小、变大、不变),像到他的距离为m;(2)小华走近办公楼自动感应门时,门自动平移打开,他在玻璃门中的像将(选填“随”或“不随”)门平移。
8.生活中我们经常以镜正衣冠,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2m处,当他向镜子前靠近0.4m后,他和像之间的距离改变了m,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
平面镜初二物理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现象能说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A. 水中的倒影B. 桌子上的书本C. 阳光下的影子D. 透过放大镜看物体A.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B.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不等C. 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无关D. 像的大小总是比物大3. 小明站在平面镜前,他的像距离平面镜2米,则小明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A. 1米B. 2米C. 3米D. 4米二、填空题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到平面镜的______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______垂直。
2. 当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像与物关于平面镜______。
3.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实像/虚像)。
三、判断题1.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大小总是相等的。
()2. 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3. 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
()四、简答题1. 请简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为什么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3. 如何确定平面镜成像的位置?五、作图题1. 请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成像过程。
2. 设定一个物体在平面镜前的位置,画出其像的位置,并标出相应的角度。
六、实验题1.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如何利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像,并测量像与物的大小关系?七、计算题1. 如果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他的身高是1.6米,他与平面镜的距离是0.8米,求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并计算像与人的距离。
2. 一束光线以30°的角度入射到平面镜上,求反射光线的角度。
八、应用题1. 一辆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可以看作是一个平面镜,当司机通过挡风玻璃看到后面车辆的车灯时,如何判断后面车辆的车灯是开启状态还是关闭状态?2. 在舞蹈练功房里,舞蹈演员经常利用平面镜来观察和调整自己的舞姿。
请问舞蹈演员是如何利用平面镜来帮助自己练习舞蹈的?九、综合题(1)穿衣镜(2)潜望镜2. 小华在平面镜前做实验,他将一个小球放在平面镜前,小球与平面镜的距离为10cm。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
1.下述哪种情况下成的是虚像?()
A・照相机中底片上形成的画面
B.放幻灯时,屏幕上出现的画面
C・做小孔成像实验时,塑料布屏上形成的画像
D・从池塘中看到的游鱼
2.人从远处走近一直立的穿衣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不变D・无法判定
3•把一个平面镜竖直放置在墙上,当你以2m/s的速度垂直于平面镜走近的时候,那么你在镜中的像将()
A.以4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B.以4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C・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D・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4•一天,小红在座位上通过一块平面镜看见自己教室后面有一个“T”
形的字;图1中“T”形a‘b'c‘是abc经平面镜所成的象,其中小红看见的现象正确的是()
图1
5.下列光学元件中,能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的是()
A・平面镜B・凹镜C・凸镜D・凹透镜
6.汽车驾驶室外面都安装有一块镜子,通过它可以用来观察自己车后
面的情况,为了达到目的,观后镜常用()
A・凸镜B・凹镜C・凸透镜D・凹透镜
7•平面镜MN前有一个点光源S,图2中已给出从光源S射向平面镜的两条光线SO和SO',在图中画出它们的反射光线并根据反射光线确定点光源S在平面镜里的像S'。
图2
8.小明要到商场买一块穿衣服的镜子,为了使通过镜子可以看见全身请你根据平面镜的原理求出小明必须要买多高的镜子。
一、实验,探究题1、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16):(1)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填“A”或“B”)这一侧观察。
(2)选用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关系。
(3)移走后面的蜡烛B,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上光屏,在像的一侧观察,发现光屏上没有像呈现,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 (填“虚”或“实”)像。
(4)小明将蜡烛A向玻璃板移近2 cm,则蜡烛B应 (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2 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5)在此实验中,玻璃板要求竖直放置,而小明发现汽车的挡风玻璃却不会竖直安装,其主要原因是为了。
A.造型奇特 B.减小外界噪音的干扰 C.增大采光面积 D.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2、如图6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关于这个实验:(1)应选择_____ _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目的是_ __.(2)实验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大小。
(3)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眼睛应该在玻璃板 (选填“前”或“后”)观察。
便于找到像的位置(4)观察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_____ 造成的;(5)点燃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晓兰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台,请你推断其原因是______ __.(6)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 ___关系.(7)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8)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如图9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2)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3)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玻璃板 .(4)为证实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3)相同的操作。
(5)如果在图10-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6)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现象.这说明:。
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王刚同学利用玻璃板、相同的两根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铅笔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能置时,眼睛应在蜡烛(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以此来确定蜡烛A成像的位置.这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2)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屏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发现白纸上并没有看到蜡烛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选填“实”或“虚”)5、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_;(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3)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找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用直线把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于是,可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⑴我们应选择___________(选填“较厚的平板玻璃”、“较薄的平板玻璃”或“平面镜”)来进行实验,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⑵如图甲所示,小红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镜前,观察到镜后有蜡烛的像A'。
此时在镜后移动与蜡烛A完全相同的蜡烛B,使其与像A'完全重合。
但小红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的像A'完全重合,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发现问题并改正后,发现蜡烛B能与像A'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⑷小红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一步应怎样分析处理实验记录的信息,才能归纳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8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
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比较;若将AO向ON靠近,则OB (选填“靠近”或“远离”)ON;(2)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3)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8、彬彬用数码相机在公园拍得一张照片如图3所示,请你观察照片中的情景,指出一个物理现象:,该现象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9、许多学校在一进楼门的位置都竖立着一块面镜。
同学们经过镜前都习惯照一照。
同学们在镜子中看到的是自己的_________(填“实”或“虚”)像。
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像的大小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汽车的后视镜其实也是一个面镜,它的作用是。
10、(1)绵阳夜晚当涪江三桥上的灯光时,涪江水上实景与江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
已知三桥下涪江水深为2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12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 m;若涪江水再上涨0.5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的“倒影”相距 m.1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斜放一个平面镜,有一玩具车向镜面开去,要使玩具车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运动,则镜面与地面的夹角应该等于_________。
12、豆豆在一家商场通过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她看到的其实是吊灯的(填“虚”或“实”)像.如果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6m,则像到地面的距离为 m.小华发现通过地毯就看不到吊灯的像,这是因为光照射到地毯时发生了(填“镜面”或“漫”)反射.13、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平面镜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平面镜照射,如图。
从侧面看,______(选填“平面镜”或“白纸”)比较亮;如果手电筒离平面镜0.3m,则它在镜中的像离镜面 _________m。
三、选择题14、如图1甲,一只小狗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看到的全身像是乙图中的()15、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16、墙上竖直悬挂着一面时钟,桌子上水平放置一块平面镜,时钟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如图所示,那么现在的实际时间是A. 9点10分B.3点40分C. 8点20分D.2点50分17、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取决于A.平面镜的大小 B.平面镜放置的高低 C.物体本身的大小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18、检查视力时,人眼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为5m,可是检查视力的房间东西墙壁最大的距离为3.5m,此时,眼科医生把视力表挂在东墙上,在西墙上挂一面大平面镜,此时被检查者应面向西坐在平面镜前合理的位置是()A.距镜面3m B.距镜面2m C.距镜面1.5m D.距镜面1m 19、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及像和人之间的距离正确的是 ( )A.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 B.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大C.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 D.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不变20、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60°,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和原来相比较,将() A. 减小90° B. 减小30° C. 减小45° D. 减小15°21、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已干,但仍留有不少积水,为了不致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积水C、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是地上发亮处是积水D、迎着月交或背着月光走,都是地上暗处是积水人站在竖直放22、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物理知识,下列成语中的“影”哪个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A 杯弓蛇影B 形影不离C 形单影只 D 立竿见影23、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A.沿ON向后转动板A B.沿ON向后转动板B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 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24、有一台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通过光束射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电光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的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
如图,所示的光路图,电光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的高度()了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确定25、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减小2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A、减小20°B、减小40°C、增大20°D、增大40°27、入射光线和平面镜间的夹角为35°,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5°,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A、70°;B、110°;C、80°;D、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