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法律运作探析
- 格式:pdf
- 大小:223.23 KB
- 文档页数:2
对合作区进行科学定位和合理布局,有效获取“合作效应”;用足、用好优惠政策,落实上级“试验效应”;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积极化解“重合效应”;加快口岸转型升级,努力解决“木桶效应”;加强科技和人才保障,不断提高合作区发展后劲;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合作区建设目标顺利实现。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概况及可持续发展模式分析东兴市地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大西南、泛珠三角、东盟三大经济圈结合部,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实施的重要节点,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
2013年10月,李克强总理访越期间,中越两国达成共识,决定在北仑河的两岸,两国各规划10平方公里左右的特殊监管区,建设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双方共同确定跨境经济合作区的空间布局、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安排等,各自负责实施本方区域的开发与建设。
中方园区(即东兴跨境经济合作区)核心区10.2平方公里分三个片区建设,用三到五年时间开发完成。
实行“两国一区、境内关外、自由贸易、封关运作”的管理方式,实现“一线放开、自由流动、二线管住、高效运行”。
目前,中方园区产业开发模式、功能布局规划、片区开发时序等顶层设计已经确定;完成“一区两园”(金融商贸区、香港纺织服装产业园、深圳电子科技产业园)的布局;北仑河二桥(中方侧)已交工验收,国门楼主楼已封顶,一批路网项目加快建成,起步区环形路网基本成形;标准厂房已开工;东兴利嘉国门商务中心、东兴国际金融城等总投资额近60亿元的项目即将开工。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应当遵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模式来进行,避免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进驻园区;同时又要围绕跨境合作这个主题和实现双赢的战略目标,充分利用中国和越南“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进出口加工贸易、跨境金融、跨境旅游、跨境电商等跨境特色产业,实行优势互补,并通过越南扩大到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造福多边人民。
对策建议(一)对合作区进行科学定位和合理布局,有效获取“合作效应”。
东兴—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探讨论文:东兴—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探讨摘要:本文围绕东兴—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展开讨论,分析旅游合作区对于两地经济、文化以及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并探讨如何加强合作区的规划和建设,提升其综合实力。
关键词:东兴—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规划、建设一、引言跨境旅游合作区是指两国在边境地区通过共同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旅游开发区域。
它是中外旅游合作的一种新形式,对于经济、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近年来,随着中越两国之间经贸关系的日益紧密,东兴—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呈现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二、东兴—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的现状东兴—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位于广西东兴市和越南芒街市之间,是中越两国边境线上的主要商贸口岸和旅游区之一。
合作区依托边境优势,打造辐射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旅游目的地,引进国内外旅游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旅游产品。
目前,该合作区内的旅游资源主要以沿岸风光和文化特色景点为主,有北部湾南海坑道、莲花山险峰、太陽谷漂流等旅游景点,吸引了大批中越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三、东兴—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的优势和发展方向1.优势东兴—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具有以下优势:(1)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该合作区位于中国广西与越南的边境线上,具有地理位置优势。
该合作区同时还接近北部湾经济区,东南亚国家还是跨中国与东盟、南亚、南亚次区域交流和合作的重要门户与枢纽。
(2)旅游资源丰富。
该合作区内拥有众多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景区,为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障。
(3)政策支持明显。
中国和越南有关部门对于东兴—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给予了政策支持。
中越双方协商制定了多项优惠政策和税收政策,为旅游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发展方向东兴—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1)深入推进旅游融合发展。
加强中越两国旅游资源交流与发展,推动旅游产品与文化、商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品牌,增强区域旅游的市场竞争力。
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建议作者:黄小峻来源:《大经贸·创业圈》2020年第05期【摘要】在1450公里长的陆地边界线上,中国和越南目前规划在建的跨境经济合作区共有四个,分别是河口-老街、东兴-芒街、凭祥-同登和龙邦-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
本文主要分析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在借鉴国际上成熟的跨境合作区管理经验以及中国与邻国建立的双边合作机制的经验基础上提出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中越关系,跨境合作,跨境经济合作区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分别是由地方政府在各自现有开发平台上建设。
东兴跨境经济合作区是广西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核心区。
凭祥跨境经济合作区依托凭祥综合保税区平台上建设。
龙邦跨境经济合作区则是引入万生隆投资公司,在口岸建设广西万生隆国际商贸物流中心作为跨合区的核心区域。
河口跨境经济合作区采取河口边境经济合作区、中国河口-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三区一体化”建设方案。
总体而言,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目前是一类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开发区,但其定位仍旧是模糊的。
地方政府目前工作主要是推进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合作机制与制度环境建设的“软联通”仍然欠缺。
一、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面临的问题(一)合作机制不健全,存在协调困境目前中越双方已经形成的多层级沟通机制仍旧以会议为主,东兴试验区管委会与广宁省经济区管委会建立了定期磋商机制,但仍未能形成专职机构和实体部门,没有设置常设机构。
中央层级机制性交流不足,缺乏牵头部门引领。
由地方层级双边会议达成的协议大多是意向性文件,具体政策无法实施。
对于招商引资具有吸引力的特殊税收政策和原产地政策没能与越方达成实际可操作的办法。
司法互助和履约审查机制同样是空白,相关合作机制的缺失对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二)国内地方政府竞争有学者认为,地方政府积极参与对外合作行为的动因之一,是由于现行激励机制使地方政府没有动机去实现国内区域合作,财政分权制度下地方保护的存在使得沿边地方政府转向于跨境次区域合作。
东兴—越南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国际民事司法协助制度的构建张勉;牛亚梦【摘要】解决涉外民商事纠纷案件时,为保证争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会用到国际民事司法协助这一解决国际纠纷的主要途径.中国与越南尝试在东兴和芒街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但是中越间国际民事司法协助制度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越之间的经济交流.因此只有不断加强中越两国间跨境合作的各个方面的研究,努力加快完善国际民事司法协助制度以适应东兴和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经济发展的脚步,在探索中找到适合中越跨境合作的新模式,才能更好地促进东兴与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期刊名称】《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8)004【总页数】5页(P63-66,70)【关键词】两国一城;跨境经济合作区;国际民事司法协助;东兴;芒街【作者】张勉;牛亚梦【作者单位】玉林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广西玉林 537000;玉林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广西玉林 5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5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组织和参与了多个世界性的经济组织,中国重视和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尤其是我们的周边国家。
而在与各个国家经济交流的过程中难免有争议、纠纷,这时国家间的司法协助就尤为重要。
中国和越南土壤相接,从古代开始就已经在经济方面有了交往。
1998年中越两国签订了《中国和越南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在民事与刑事领域相互提供司法协助。
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中越两国间的《司法协助条约》,已经满足不了现实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通过对东兴和芒街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内国际民事司法协助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合作区内国际民事司法协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主要原因,试图从中找出完善东兴—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国际民事司法协助制度的路径。
因为世界各国的文化不同,对司法协助的称呼也会有所不同。
“司法协助”、“法律协助”、“司法合作”、“司法联系”等称呼都指的是司法协助。
全面开放新格局下沿边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作者:朱华丽来源:《行政与法》2019年第07期摘; ; ; 要:随着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加速形成,沿边口岸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边境贸易额较快增长,边贸转型升级加快,跨境合作产业集聚发展,口岸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但是,沿边口岸仍然存在产业发展层次较低、互市贸易商品落地加工困难、通关效率不高、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
因此,建议沿边地区主动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聚焦跨境经济合作,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和互市贸易转型升级,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不断优化沿边营商环境,加强与邻国的沟通交流,争取更多政策倾斜和支持,以推动沿边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 键; 词:全面开放新格局;沿边口岸经济;东兴口岸中图分类号:F127;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7-8207(2019)07-0035-09收稿日期:2019-03-12作者简介:朱华丽(1979—)女,湖南张家界人,中共防城港市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经济学。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强调,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沿邊口岸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先手棋和排头兵,随着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加速形成,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但目前,沿边口岸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与高质量发展仍有一定距离。
2017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回访调研广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指示精神情况时指出:“沿边口岸经济急需提升”。
为全面了解沿边口岸经济发展情况,探索进一步提升沿边口岸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路径,笔者于2019年初到广西东兴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区、边贸加工企业、沿边村屯等进行调研,在借鉴相关沿边地区口岸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沿边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东兴口岸概况广西防城港东兴市位于广西西南部,陆地边境线长39公里,与越南广宁省芒街市隔着一条界河——北仑河,是国家一类口岸城市。
中越边境地区(东兴-芒街)跨国联合消防安全宣传及执法研究作者:郑胜中来源:《法制与社会》2020年第15期关键词中越边境地区跨国联合消防安全宣传执法作者简介:郑胜中,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市消防救援大队,研究方向:火灾调查、消防宣传教育、消防监督执法。
中图分类号:D81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DOI:10.19387/ki.1009-0592.2020.05.2872020年是中越建交关系七十周年,持续推动全面的战略合作关系。
中国广西东兴口岸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芒街口岸仅100米之遥,跨过北仑河,便到越南芒街市。
芒街市是越南北部最大、最开放的口岸经济特区。
加强中越边境地区的消防工作,使消防理念深入人心,不断创新消防机制,建立完善的宣传法则,保证两国人民的生命安全。
近年来中越两国贸易快速发展,虽然全球交易低迷,但双边贸易仍然持续攀升,2019年中越进出口总额达1168.7亿美元,同时中越两国双边贸易第二次突破进出口总额一千亿美元大关,同时,中越两国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旅游合作发展十分迅速,双边政治协作不断开展。
2015年以来,中国广西东兴市互市贸易落地加工企业由5家发展到28家,增长了460%;从事互市贸易的边民由从日均1800人,增长到日均5800人,增长了222%;累计为边民提供就业岗位6万多个,实现边民年增收1.2万元;东兴市总人口由建市时期(1996年)的9万多人增长到30多万人,增长了233%。
越南芒街市众多企业和广大边民踊跃参与互市贸易,仅东兴试验区31家企业聘用越南劳工8000多人。
在边境贸易特别是互市贸易的带动下,芒街市已发展成为越南北方商贸最繁荣、实力最强、投资开发最热的城市。
东兴和芒街也成为巩固中越传统友谊的重要窗口和门户,但由于交易过于密集。
中国与越南推进东兴一芒街跨境经济区建设
佚名
【期刊名称】《《大陆桥视野》》
【年(卷),期】2011(000)007
【摘要】越南北方边境省份广亍省代表团2011年3月24日在中国广西南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会谈。
双方表示,将共同推动中国东兴一越南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并力推这一经济区建设上升至各自国家层面。
【总页数】1页(P85-8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22.2
【相关文献】
1.加快推进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思考 [J], 刘全跃
2.东兴—越南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国际民事司法协助制度的构建 [J], 张勉;牛亚梦
3.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中越东兴-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为例 [J], 何文聪
4.关于建设中国东兴-越南芒街口岸跨境快速公交系统的探讨 [J], 罗华;吴晓武
5.关于建设中国东兴-越南芒街口岸跨境快速公交系统的探讨 [J], 吴晓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年来,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加快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西部陆海新通道、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建立和中越北仑河二桥正式建成,中国东兴口岸的区位优势越发凸显,出入境旅游和跨境劳务人员数量持续快速攀升,而口岸跨境人员交通出行问题也成了当前口岸管理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东兴口岸出入境人员增长迅速1.1 出入境旅客情况随着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东兴区域)、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等特色沿边开放合作平台建设各项政策的逐步落实,东兴口岸出入境旅客数量持续增长。
据东兴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统计,2017年东兴口岸年出入境旅客996万余人次,日均客流量2.7万余人次,比2016年增长了28%。
2018年广西东兴口岸出入境旅客人数高达1219万人次,同比增长18.24%,创历史新高,是中国出入境旅客人员数量最高的陆路口岸[1]。
1.2 跨境劳务人员情况2015年7月,东兴市在广西率先启动境外边民入境务工试点,开始探索跨境劳务合作管理的创新模式。
2018年,东兴市继续深化边境劳务合作,立足边境特色,针对企业“用工荒”和“用工贵”等问题,积极引入越南边民进入试点区域务工,东兴市共为121家企业办理《用工资格证》、为25家劳务公司办理《劳务服务经营证》,在“广西越南入境务工人员管理信息系统”上审批2934人次,办理《外国人出入境证》1.22万人次,实现务工13.71万人次(其中在边民互市贸易区灵活务工12.49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6.48%。
2 东兴口岸出入境人员交通出行方式2.1 出入境旅客运输线路发展缓慢根据中越两国国际道路运输协定,通过东兴口岸出入境的国际道路客运线路,中国和越南先后开关于建设中国东兴-越南芒街口岸跨境快速公交系统的探讨吴晓武(广西壮族自治区道路运输发展中心,南宁 530022)摘 要:本文分析了中国东兴口岸跨境人员交通出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设东兴口岸跨境快速公交系统的模式和意义。
District economy| 区域经济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64“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兴—芒街跨境旅游合作探析郑丽君 陆艳金 黄楚焙 卢秀清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政治与共管理学院 广西崇左 532200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各国不断深入的旅游合作,跨境旅游逐渐成为各国消费者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
而东兴市—芒街市跨境旅游是中国跨境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越两国在地理位置上拥有独特的优势和以独特的民族文化、自然景色形成的旅游资源等优良条件,再加上“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这一大有利政策的支持,更是在极大地程度上促进了东兴—芒街跨境旅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东兴—芒街跨境旅游合作若是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则能更好的加强两国之间的贸易、交通等方面的发展,促进两国之家的经济往来,为其他地区的跨境旅游合作发展提供借鉴。
一、东兴—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的情况(一)东兴—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推进情况对于东兴—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国务院于2016年6月29日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其中东兴作为试点城市,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1]。
另一方面,中央政府为了进一步确保边境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东兴的建设工作,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对东兴—芒街的跨境旅游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如2012年7月,国务院批准《广西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的短短几年时间内,东兴试验区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全国第一个人民币与越南盾特许兑换业务试点、全国第一个东盟货币服务平台等成绩[2]。
2014年,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正式实施,同年国务院为了大力推进区域旅游合作,在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完善国内国际区域旅游合作机制。
在2017年5月份,为进一步推进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3]。
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防城港东兴市与越南芒街市的跨境旅游合作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