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载重卡车悬架参数优化及试验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93.96 KB
- 文档页数:5
某40t重型载货汽车平衡悬架失效模式研究40t重型载货汽车平衡悬架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平衡车身,防止车身过度震动和倾斜。
如果平衡悬架失效,将会对行驶安全带来很大威胁,因此对失效模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平衡悬架失效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悬架零部件磨损、松动、断裂等情况。
如果在行驶途中发生这些情况,将会严重影响车辆的平衡性,增加翻车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失效的模式也有多种,包括前悬架、后悬架、左悬架、右悬架失效等情况。
其中,前悬架失效将会影响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增加刹车距离,左右悬架失效则会导致车身倾斜、转向困难,严重影响行驶安全。
因此,针对不同失效模式,需要采用不同的应对措施,保障车辆的行驶安全。
最后,为了有效地防范平衡悬架失效带来的危害,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工作,及时更换设备老化的部件。
对于车辆进行适度限速、轮胎平衡、水平校正等操作将有助于减少车辆出现悬架失效的机会。
总之,在重型载货汽车的使用中,平衡悬架失效是一个严峻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诊断和处理,将会给驾驶员和行人带来严重的危害。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平衡悬架失效的风险,保障车辆的行驶安全。
除了定期的维护保养工作,还可以考虑采用一些技术手段来防范平衡悬架失效。
例如,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测车辆的悬架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报警和处理。
此外,还可以采用强化材料和结构设计、提高悬架组件的可靠性等措施,改善悬架的耐久性和性能。
另外,司机在驾车时也需要注意几点,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驾驶知识,合理使用车辆并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例如,减少超载或不合理分布负荷、降低车速并谨慎驾驶、避免行驶到路况复杂或危险路段等。
这些做法可以帮助减少平衡悬架失效的风险,并且提高了驾驶员对车辆本身的认知和了解,有助于保障车辆的行驶安全。
需要指出的是,对平衡悬架失效的研究还需要考虑一系列复杂的因素,例如,不同路况下的影响、不同车辆载荷的影响、不同材料的影响等。
关于重型矿用自卸车油气悬架参数优化的分析摘要:本文将通过对油气悬架的优势以及劣势进行介绍,从而借助遗传算法,对重型矿用自卸车的油气悬架参数加以有效优化,进而为有关部门能够更有效地使用重型矿用自卸车开展采矿相关作业提供可靠参考。
关键词:重型矿用自卸车;油气悬架;参数优化引言中型矿用自卸车拥有运营成本较低、工作效率较高等优势,如今已被广泛应用到大型的露天矿山作业当中。
矿区路面并不平整,车轮极易受到垂直作用力的冲击,使其有较差的行驶平顺性。
油气悬架阻尼特性以及非线性刚度较好,能有效提升车辆平顺性,使驾驶员更舒适,并使零件受损程度降低,提升车辆寿命。
1油气悬架的优势与劣势1.1油气悬架的优势(1)具有紧凑的结构,特别是将阻尼阀进行加装之后,使得油气悬挂无需单独使用减振器,使整体结构更简单。
一般会将气室设于活塞杆之内,经由浮动活塞分离油气,适应了重型车辆大行程特征。
除此之外,此系统重量轻、体积小,拆卸极为方便。
(2)具备非线性刚度:以往传统的悬架,其刚度属于线性刚度,并且基本不会发生改变,在车辆载重逐渐改变的过程中,其振动频率也会发生改变;在油气悬架中,其刚度属于渐增/渐减且非线性的,在车辆栽种逐渐改变的过程中,其振动频率不会改变,且此现象能够经由优化相应参数得以有效实现[1]。
(3)油气悬架中的“悬挂闭锁”功能可以把油气悬挂中蓄能器与动力缸分置开来,同时在对其进行连接的高压管路中安置锁止阀来使此功能得以实现。
此功能有助于对重物进行移动以及运载。
(4)具备非线性阻尼特点:在安装完阻尼阀之后,能够使油气弹簧阻尼系数具备非线性的特点,而阻尼比以及悬挂阻尼力都会伴随车桥、车架相对速度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5)调整车姿:可调式的油气悬架能够有效使车体左右倾斜、升降以及前后俯仰,然而需要加装调节车姿系统。
此项功能一般只会实现于主动悬挂当中,从而将油气悬架的优势充分彰显出来。
(6)有较大的单位储能:在氮气的充气压力达到6MPa的时候,单位重量的储能可以达到同条件中3500倍钢板弹簧的单位重量储能,从而使悬架质量减轻,进而使悬架质量变轻。
某型重卡平衡悬架结构综合优化设计冯琦;王宗彦;王凡;陆春月【摘要】针对某型重卡平衡悬架结构存在V型推力杆安装困难和结构冗余、质量大的问题,根据企业需求,改铆接横梁为整体铸造式横梁并且不改变原有平衡轴支架铸造工艺的前提下,对其结构进行综合优化设计.为满足制造工艺和装配工艺要求,先确定了其基础结构模型;以此为优化对象,在极限工况下,以降低结构总质量为目标,以结构强度为约束条件,对平衡悬架系统进行拓扑优化设计;根据拓扑结果,应用形状和尺寸优化方法并结合铸造工艺和设计经验对其结构进行详细设计,得到了最终的综合优化设计结果.优化后结构,在符合企业工艺要求的同时解决了实际装配问题;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达到了轻量化目标,这对平衡悬架的结构改进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期刊名称】《机械设计与制造》【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4页(P258-261)【关键词】平衡悬架;横梁;拓扑优化;综合优化;轻量化【作者】冯琦;王宗彦;王凡;陆春月【作者单位】中北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51;中北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51;中北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51;中北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6平衡悬架是重型卡车底盘系统中重要的承载部件,其结构对重卡载重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其装配工艺性能对重卡的综合使用及维修保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平衡悬架主要由平衡轴支架、横梁、中后桥、板簧组件和上下推力杆等组成[1],整个系统通过平衡轴支架固定在底盘车架上,推力杆传递车辆的制动力和驱动力,悬架系统整体承载着来自车身以及地面的复杂力,平衡悬架对整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等主要性能起到重要的作用[2-4]。
因此,对平衡悬架整体结构进行综合优化,以简化装配工艺、减少整体悬架质量以及增强结构中横梁支撑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重卡车身载重量,提升使用性能,同时达到轻量化目的。
重型货车驾驶室悬置参数的优化与匹配分析汤少岩【摘要】重型货车行驶的路况较差,而且大功率发动机的振动较大,对驾驶员的乘坐舒适性造成很大影响.为了解决货车驾驶室振动较大的问题,提高驾驶室悬置系统的减振性能,文章在仿真软件Simulink中建立了货车驾驶室悬置系统模型,分析路面不平度对货车驾驶室造成的影响,并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对驾驶室悬置参数进行优化匹配设计.优化后,驾驶室内座椅处垂直方向的加速度均方根值下降了13.74%,俯仰角加速度均方根值下降了12.37%.从优化的结果来看,重型货车驾驶室的悬置系统的减振性能有所提高,乘坐舒适性得到一定的改善.【期刊名称】《汽车实用技术》【年(卷),期】2017(000)010【总页数】3页(P190-192)【关键词】货车;驾驶室悬置;参数优化;乘坐舒适性【作者】汤少岩【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山东淄博 255022;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山东烟台265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1.4CLC NO.: U461.4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 (2017)10-190-03 重型货车是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之一,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对重型货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燃油经济性以及其承载能力,乘坐舒适性较少得到车企以及市场的重视。
而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驾驶人员对工作的环境也要求越来越高。
舒适的驾驶环境,能够保证驾驶员的生理和心理感觉处于良好的水平,有利于提高货车的驾驶安全性以及运输的效率。
影响货车驾驶室乘坐舒适性的因素很多,例如驾驶室的平顺性、车厢空调性能、驾驶座椅等,其中影响最大的即是平顺性性能,而驾驶室的平顺性主要取决于悬置系统的刚度和阻尼。
本文则主要从优化驾驶室悬置参数的角度去探讨和研究改善乘坐舒适性的方法,然后通过MATLAB优化工具箱重新优化匹配了驾驶室悬置系统的参数,改善驾驶室的乘坐舒适性。
基于车辆动力学的悬挂系统参数优化研究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悬挂系统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车辆性能和舒适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悬挂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是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提升乘坐舒适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基于车辆动力学的角度,研究悬挂系统参数的优化问题。
一、悬挂系统的作用悬挂系统是车辆与地面之间的连接器,主要起到减震和支撑的作用。
它可以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路感,提高乘坐舒适性和操控性。
悬挂系统通过减震器、弹簧、悬臂等组成,这些组件之间的参数设置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悬挂特性。
二、车辆动力学模型为了研究悬挂系统参数的优化问题,需要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
车辆动力学模型可以描述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受力和运动状态。
通常,车辆动力学模型包括纵向模型和横向模型,其中纵向模型用于研究车辆加速和制动等纵向运动,横向模型用于研究车辆转弯等横向运动。
三、悬挂系统参数的优化方法1.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是最常用的优化悬挂系统参数的方法之一。
通过在实际道路上进行测试,收集车辆的运动数据和驾驶员的主观感受,然后通过分析数据来优化悬挂系统的参数。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直观、实用,但是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支持。
2. 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模型的优化方法。
通过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和悬挂系统的数学模型,可以通过计算机仿真的方式来进行参数优化。
数值模拟方法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但是需要准确的模型和数据输入。
四、悬挂系统参数的优化目标悬挂系统参数的优化目标通常包括车辆的悬挂舒适性和稳定性。
悬挂舒适性是指车辆在通过不平路面时,乘坐者的感受程度。
对于乘坐舒适性来说,悬挂系统应该能够减少震动和冲击,使乘坐者感到舒适。
而车辆的稳定性是指车辆在高速行驶和转弯时的稳定性能,悬挂系统应该能够保持车辆的稳定性,提高车辆的操控性。
五、结论本文基于车辆动力学的角度,研究了悬挂系统参数的优化问题。
悬挂系统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车辆性能和舒适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重型载货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匹配分析及实验研究》篇一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重型载货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匹配问题,并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可靠性。
文章首先概述了研究背景及意义,然后详细阐述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结构特点、设计要求及匹配分析方法,并通过实验测试对理论分析进行验证。
最后,总结了研究成果,并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一、引言随着物流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重型载货汽车在运输行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作为重型载货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因此,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匹配分析及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结构特点及设计要求(一)结构特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主要由发动机、变速器、驱动桥等组成,通过橡胶支座或液压支座与车架相连,起到减震、降噪、提高乘坐舒适性的作用。
(二)设计要求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设计需满足以下要求:减震效果好,能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和噪声;具有良好的隔振性能,保护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免受外界冲击;结构紧凑,便于安装和维护。
三、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匹配分析(一)理论分析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匹配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动机与变速器的匹配、悬置支座的选择与布置、系统刚度与阻尼的匹配等。
通过理论分析,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参数及相互关系,为实验研究提供依据。
(二)参数选择与优化根据理论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发动机、变速器及悬置支座参数。
通过优化设计,使系统在满足减震、降噪、提高乘坐舒适性的同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四、实验研究(一)实验方案根据理论分析和参数选择结果,制定实验方案。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悬置系统的刚度与阻尼测试、发动机与变速器的匹配实验、整车道路实验等。
通过实验数据,验证理论分析的可靠性。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测试,得到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刚度、阻尼及整车性能数据。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合理匹配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能有效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和噪声,提高乘坐舒适性;系统刚度和阻尼的匹配对整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优化后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重型牵引车驾驶室悬置与悬架参数的集成优化设计赵林峰;胡金芳;张荣芸【摘要】In view of the automotive multivariate integration optimization problem of riding com-fort and handling stability,taking the heavy tractor as a research obj ect,the vehicle model with the cab suspension and air suspension was established.The tractor cab suspension and suspension parame-ters etc.11 parameters were chosen as variables to design experiments,then the mathematic model of multi-obj ective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was established.The six variables were identified as optimi-zation parameters based on the ideal parameter modification method,by using the RSM fit four re-gression models which were weighted to get the optimal solution and the size of the weighting factors. Compared wit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here only suspension parameters were completed optimization design,it is shown that the cab suspension and the suspension parameters integrated optimization are more ideal,ride comfort and handling stability are improved obviously.%针对汽车多变量集成优化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问题,以某重型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带有驾驶室悬置和空气悬架的整车模型.以驾驶室悬置参数和悬架参数为变量,建立了多目标协同优化模型.利用理想参数修改法确定了6个最佳优化参数,运用响应面方法拟合出4个回归模型,并进行加权,得到优化目标的最优解和权重因子大小.与仅选择悬架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的结果对比,集成优化后的驾驶室悬置与悬架参数更理想,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改善较明显.【期刊名称】《中国机械工程》【年(卷),期】2016(027)006【总页数】6页(P791-795,800)【关键词】驾驶室悬置;空气悬架;平顺性;协同优化模型;响应曲面法【作者】赵林峰;胡金芳;张荣芸【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合肥,23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3.3随着高速运输业的发展,重型牵引车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外学者对基于二者性能优化的问题,已经展开了不少的研究。
重载汽车悬架的优化设计摘要:随着人们对汽车舒适安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对重载汽车悬架的优化设计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在实际的汽车制造生产中,需要结合悬架控制技术的线性和非线性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方式方法进行生产作业,以不断满足人们对汽车使用性能的需要。
关键词:重载;汽车悬架;优化设计引言悬架偏颇的增大虽然损坏了汽车行驶的平顺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汽车的承载性。
而钢板弹簧厚度以及宽度的增加也进一步提高了汽车的最大载重质量,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汽车超载对悬架带来的损坏。
悬架偏颇以及钢板弹簧宽度及厚度的的加大是在汽车行驶平顺性能的减弱的基础上进行的。
1汽车悬架的分类汽车悬架是连接汽车车身和车轮的总体传力连接装置,通常由弹性元件、减震装置以及导向机构等三模块构成。
汽车悬架类型主要有主动悬架和被动悬架两种,主动悬架实质上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其功能作用主要是进行减震装置,根据其所用的可控元件,可以将主动悬架分为全主动悬架和半主动悬架。
被动悬架有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构成,这种悬架比较传统,不够灵活,不能够根据汽车本身的运行状况和外界激励条件的变化而进行自动调节。
被动悬架由于其性能上的局限性,使得其使用范围狭窄,并将逐步被社会淘汰。
此外,全主动悬架主要由车身质量、弹簧、力发生器以及车轮构成,其具有低扰度、低固有频率、动力学特性固定以及对激励能够做出快速反应等优势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汽车的制造。
而半主动悬架主要是由车身质量、弹簧、可调减震器以及车轮组成,所采用的是开环控制形式,能够根据路面状况及车辆的运行状态选择最优的参数对汽车的悬架进行控制。
并且其能耗小,构造简单,减震效果良好,使用得也比较广泛。
2汽车悬架的控制策略分析汽车悬架的控制策略主要是针对主动悬架进行的,因被动悬架自身功能性能的局限,使得其逐渐退出汽车制造生产领域。
主动悬架的控制方法主要有自适应控制法、空钩控制法以及最优控制法。
其中,最优控制法对悬架系统的平顺性、稳定性、车身加速度、动载荷、能量消耗以及动挠度等进行了综合考虑,使汽车悬架系统能够获得最优的综合性能指标。
《重型载货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匹配分析及实验研究》篇一摘要:本文着重研究了重型载货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匹配分析及其对整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理论分析和优化设计方法。
文章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接着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模拟的方法,对不同匹配方案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提出了优化方案。
一、引言随着物流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重型载货汽车作为主要运输工具之一,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作为连接动力系统和车身的重要部分,其性能对整车的平稳性、操控性和NVH(噪声、振动和刺耳声)等性能指标有着显著影响。
因此,本文针对重型载货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为整车性能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持。
二、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结构分析重型载货汽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主要包括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等核心部件的悬挂结构和支撑元件。
该系统不仅承受着整车各部分产生的各种外力,还起到减少振动和噪音、保持整车稳定的作用。
不同的车辆由于其使用需求和工作环境的不同,其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结构和形式也有所差异。
三、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匹配理论分析(一)匹配原则及影响要素在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匹配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要确保各部件之间的匹配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其次要保证整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此外,匹配还要考虑到多种要素的影响,如零件的重量、强度、刚度等。
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悬置系统的支撑能力、缓冲性能以及耐久性。
(二)匹配方案的确定与仿真模拟通过对各种因素的深入分析和权衡,可以确定出不同的匹配方案。
然后利用仿真软件对不同方案进行模拟分析,比较其性能指标的优劣。
这一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各方案的特点和优势,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四、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一)实验设计与实施为了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我们设计了实验方案并进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