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与计算机网络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3
计算机网络网络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功能网络操作系统(NOS)是使网络上的计算机能够方便有效的共享网络资源,为用户提供所需服务的软件和相关规程的集合。
网络操作系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网络资源共享与网络资源的安全访问权限问题。
操作系统的功能通常包括进程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及为了方便用户使用操作系统而向用户提供的用户接口5大基本功能。
●进程管理主要对处理机进行管理,负责进程的启动和关闭,为提高其利用率采用多道程序技术。
●存储器管理负责内存分配、调度和释放。
●设备管理负责计算机中外围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包括驱动程序的加载。
●文件系统管理负责文件存储、文件安全保护和文件访问控制。
●用户接口通常指软件接口,向用户提供一组方便有效的、统一的取得网络服务的接口,以改善用户界面,如命令接口、菜单和窗口等。
对于网络操作系统来讲,除了具备一般操作系统具有的五种基本功能外,还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网络通信网络通信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其任务是在源主机与目标主机之间实现无差错、透明的数据传输服务,其主要功能包括:●建立和拆除通信链路。
●传输控制即对传输数据进行控制。
●差错控制即对传输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差错检测和纠正。
●流量控制即控制传输的数据流量。
●路由选择即为传输的数据选择一条适当的传输路径。
2.资源管理采用统一有效的管理方法管理网络中的共享资源(硬件和软件),协调用户对共享资源的使用、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使用户在远程访问共享资源时如同访问本地资源一样快捷方便。
3.网络管理网络管理主要是进行安全管理,通常采用存取控制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以及通过容错技术来保证系统在出故障时的数据安全性。
此外,网络操作系统还应能对网络设备故障进行检测、网络性能检测、对用户使用资源情况进行统计以及对网络进行维护和记账等提供必要的信息。
4.网络服务能够向用户提供多种应用服务,如电子邮件服务、文件传输、存取和管理服务、共享硬件服务以及共享打印服务。
网络操作系统与操作系统的不同网络操作系统与操作系统的不同1.引言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操作系统是一种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软件系统。
而网络操作系统则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运行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操作系统。
本文将探讨网络操作系统与传统操作系统之间的不同之处。
2.环境与功能2.1 传统操作系统传统操作系统是安装在单个计算机上的软件系统,用于管理和控制本地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其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设备驱动程序等。
2.2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运行的操作系统。
它可以管理和控制分布在网络中的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
除了传统操作系统所具备的功能外,网络操作系统还包括网络通信、网络安全和网络服务等方面的功能。
3.架构与通信3.1 传统操作系统传统操作系统的架构通常是单机架构,它专注于本地计算机的管理和控制。
在通信方面,传统操作系统使用本地总线或其他类似的物理连接方式进行进程间的通信。
3.2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的架构是分布式架构,它需要处理分布在网络中的多台计算机之间的协调与通信。
网络操作系统使用网络协议和技术,如TCP/IP和HTTP,来实现跨网络的通信和远程访问。
4.安全性与隐私4.1 传统操作系统传统操作系统主要关注本地计算机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它提供用户身份验证、访问控制和文件加密等功能来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
4.2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不仅需要考虑本地计算机的安全性,还需要关注网络通信的安全性和用户隐私的保护。
它提供防火墙、虚拟专用网络(VPN)和加密通信等功能来确保网络传输的安全性。
5.性能与可伸缩性5.1 传统操作系统传统操作系统通常被设计为在单个计算机上运行,其性能和可伸缩性受限于硬件资源的限制。
它需要处理有限数量的进程和用户请求。
5.2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需要处理来自网络上多个计算机和用户的请求,因此需要具有更强的性能和可伸缩性。
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顺序
1. 数据结构与算法:
- 学习数据结构:线性表、栈、队列、树、图等
- 学习算法:排序、检索、图算法、动态规划等
2. 数据库:
- 学习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数据库的结构、数据库的设计、数据库的实现
- 学习SQL:熟练掌握SQL语言,掌握SQL查询、更新、插入、删除等操作
- 学习数据库管理系统: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配置、优化、维护等
3. 计算机网络:
- 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网络的分层、网络的类型
- 了解网络的技术:数据通信、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
- 了解网络的应用:WEB、FTP、电子邮件等
4. 操作系统:
-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操作系统的组成、操作系统的任务、操作系统的功能
- 了解操作系统的技术: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系统、网络管理等
- 了解操作系统的应用:系统编程、系统安装、系统优化等
5. 计算机组成原理:
- 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处理器的组成、存储器的结构、I/O设备的工作原理
- 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技术: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缓存、总线等
- 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应用:计算机的维护、计算机的检测、计算机的诊断等。
操作系统的网络管理管理和配置网络连接和通信操作系统的网络管理:管理和配置网络连接和通信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件,负责管理和协调计算机的各种资源和功能。
网络管理是操作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它涉及管理和配置计算机网络中的连接和通信。
一、网络配置网络配置是指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初始化和设置的过程。
在进行网络配置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网络的拓扑结构,即网络中各个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操作系统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网络配置:1. IP地址分配:IP地址是标识网络中计算机的唯一地址,通过IP 地址可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操作系统根据网络配置文件或者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来为计算机分配IP地址。
2. 子网掩码设置:子网掩码用于划分网络,将IP地址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操作系统通过设置子网掩码来确定计算机所在的子网范围。
3. 默认网关配置:默认网关是连接不同子网之间的网关设备,它负责转发数据包到目标子网。
操作系统通过设置默认网关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跨子网通信。
4. DNS配置:DNS(域名系统)用于将域名转换为对应的IP地址,方便计算机进行网络通信。
操作系统通过配置DNS服务器的IP地址来实现域名解析。
二、网络连接管理网络连接管理涉及建立、维护和关闭计算机与网络之间的连接。
操作系统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现网络连接管理:1. 建立连接:当计算机需要与网络建立连接时,操作系统负责与网络设备进行握手和建立通信链路。
它根据网络配置文件或用户输入的网络参数,通过使用各种协议(如TCP/IP)来实现连接建立。
2. 维护连接:一旦连接建立成功,操作系统需要负责维护连接的状态和可靠性。
它通过使用心跳机制、超时重传等技术来监测连接的健康状况,并在连接出现异常时进行恢复。
3. 关闭连接:当不再需要与网络保持连接时,操作系统负责关闭连接并释放相关资源。
它发送关闭连接的请求,并等待对方的确认,确保连接的正常关闭。
操作系统与网络的知识与应用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操作系统和网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要掌握的知识。
本文将结合个人经验和理论知识,谈谈操作系统和网络的知识与应用。
一、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软件之一,是控制计算机硬件和协调各种软件的核心程序。
操作系统常常被称为计算机的“管理者”,它管理着计算机的各项资源,包括处理器、内存、硬盘、输入输出设备等等。
操作系统的最基本功能是提供用户界面,使用户能够使用计算机的各种资源。
目前市面上最流行的操作系统分别是Windows、Linux和Mac OS X三种。
Windows系统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用户界面友好;而Linux操作系统则更适合专业人员使用,因为它比Windows系统更加灵活,用户可以随意定制和修改。
而Mac OS X则是更多娱乐化、更加加强设计感的操作系统,对于艺术、音乐、视频等等领域更加友好。
二、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是指将两个或多个计算机连接在一起,使它们能够通过通信线路交换信息。
网络的基本要素包括硬件、协议、服务三部分,其中硬件是指网络中的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等设备;协议则是规定计算机之间通信规则的标准;服务则是网络中能够提供给用户的各种功能,比如电子邮件、远程登录等等。
除了简单的局域网之外,互联网也是一个重要的网络,它使得世界各个角落的计算机可以互相连接,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实体。
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包括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因特网骨干网、交换中心等等部分,而互联网的应用范围也极为广泛,包括电子邮件、在线购物、远程诊断等等。
三、操作系统和网络的联系操作系统和网络是密不可分的,因为网络的发展离不开操作系统的支持,而操作系统的发展也离不开网络网络的影响。
在操作系统中,网络通讯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允许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交换;而在网络中,操作系统则是被网络硬件所支持和依赖的一个软件平台。
因此,要想在网络领域进行开发和应用,首先要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操作系统与网络管理学习总结了解操作系统与网络管理的实践与应用在现代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操作系统与网络管理成为了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操作系统是支持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交互的核心软件,而网络管理则关注计算机网络的运行与维护。
通过对操作系统与网络管理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它们在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实践与应用的角度,总结我对操作系统与网络管理的学习所得。
首先,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起着统筹和协调各种硬件设备以及应用程序的作用。
学习操作系统的过程使我对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了解到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内存、进程、文件系统等资源,通过合理地分配和调度这些资源,提高计算机的运行效率和性能。
例如,操作系统通过进程管理,能够实现多任务的并发执行,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通过内存管理,可以有效利用有限的内存空间,提高计算机的存储效率。
在实践中,我亲自操作和调试了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和Linux,通过命令行操作和图形界面管理,更加熟悉了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其次,网络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网络进行运行与维护的管理工作。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的发展,网络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学习网络管理,我逐渐了解到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相关知识。
网络管理的实践与应用主要包括对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监控、网络性能的评估和优化、网络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我通过搭建小型的局域网和互联网环境,实践了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例如设置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网络设备的参数,监控网络流量和性能,防范网络安全威胁。
这些实践让我更加熟悉网络管理的流程和方法,提高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
操作系统与网络管理不仅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在工业和企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操作系统可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大型企业中,网络管理能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和通信的畅通,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竞争力。
计算机网络主流的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 主流的网络操作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操作系统成为了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网络操作系统拥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本文将会介绍主流的网络操作系统。
一、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是由微软公司开发的一款操作系统,主要用于个人计算机。
Windows操作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用户友好的界面,使其成为目前最广泛使用的网络操作系统之一。
它支持多用户访问和管理,提供了强大的网络连接和共享功能。
Windows操作系统也支持许多常用的网络协议和服务,如TCP/I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FTP)和域名系统(DNS)等。
同时,Windows操作系统还提供了丰富的应用程序和开发工具,方便用户进行应用开发和管理。
二、Linux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是一种开源免费的操作系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
Linux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和嵌入式设备领域,它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够有效地支持大规模的网络环境。
Linux 操作系统支持多用户访问和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网络服务和工具,如Web服务器(Apache)、邮件服务器(Postfix)和数据库服务器(MySQL)等。
此外,Linux操作系统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自定义配置,实现个性化的网络环境。
三、macOS操作系统macOS操作系统是苹果公司开发的一种操作系统,主要用于苹果电脑。
macOS操作系统具有优雅的界面设计和卓越的用户体验,非常适合个人和小型办公网络环境。
macOS操作系统基于Unix操作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它支持多用户访问和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功能和应用程序,如网络共享、远程登录和云服务等。
同时,macOS操作系统还与其他Apple产品无缝集成,实现了便捷的跨设备共享和协作。
四、UNI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是一种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大型网络环境和服务器端。
操作系统与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操作系统与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随着计算机科技的不断发展,操作系统与计算机网络已成为计算机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中的底层核心模块,它承担着对计算机硬件进行管理和调度的任务。
计算机网络则是多台计算机连接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全球性的信息交流网络,让人们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在本文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究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探讨它们的重要性及应用。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模块,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有管理内存和存储器、管理输入输出设备、管理文件和目录、管理进程和线程等。
操作系统通过各种算法和数据结构对系统资源进行管理,以实现对计算机硬件的完全掌控。
为了使操作系统具有更好的性能和功能,人们不断开发新的操作系统,其中最流行的几种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Linux、UNIX和Mac OS。
除此之外,操作系统还可以根据其应用领域分为多种类型,如实时系统、分布式系统和网络操作系统等。
网络操作系统(Network Operating System,简称NOS)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操作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对计算机网络进行管理和处理,包括对网络协议、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资源、网络安全等各方面进行掌控。
网络操作系统还可以对网络中的所有计算机进行统一管理,通过网络连接,实现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
目前,具有代表性的网络操作系统有Windows Server、Linux服务器、Unix服务器等,这些操作系统不仅支持各种网络协议和服务,而且还有优秀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与操作系统密切相关的是进程和线程的概念。
进程(process)是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的一种抽象概念,它包含了程序代码、数据以及执行程序所需的各种资源。
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都是通过创建进程的方式来执行的。
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而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是实现网络功能和操作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一、硬件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计算机设备: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是计算机,它是进行信息处理和存储的主要工具。
计算机设备包括服务器、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
2.通信设备:通信设备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数据传输的关键,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网卡等。
它们负责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送到目标节点,并确保数据在网络中的正确传输。
3.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计算机网络中传输数据的媒介,常见的传输介质包括电缆、光纤和无线信号。
不同的传输介质具有各自的传输速度和传输距离,并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
二、软件计算机网络的软件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网络中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核心软件。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和Mac OS等。
操作系统提供了网络接口和网络协议栈,使得计算机可以与网络进行通信。
2.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的规则和约定。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HTTP、FTP等。
网络协议负责将数据划分为数据包,并规定了数据包的格式、传输方式和错误检测等细节。
3.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特定功能的软件程序。
例如,浏览器、电子邮件客户端、即时通讯工具等都是应用软件的例子。
应用软件使用网络协议进行数据交换,实现用户与网络的互动。
三、网络拓扑网络拓扑是计算机网络中连接节点的物理或逻辑结构。
常见的网络拓扑有星型、总线型、环型和网状型等。
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对网络性能和扩展性都有一定影响。
四、网络安全在计算机网络中,网络安全是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
网络安全包括保护网络中的数据和信息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
/HP/20111103/EnrolDD40071.shtml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操作系统与计算机网络)发布人:圣才学习网发布日期:2011-11-03 16:37 共人浏览[大] [中] [小]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操作系统》入学考试是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所设置的一个考试科目。
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计算机学科优秀硕士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录取的博士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理论及软件开发能力,以利于计算机学科相关专业各导师择优选拔。
考试对象为参加博士生入学考试的硕士毕业生,以及具有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
操作系统的外特性,包括: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特性、类型以及现代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与操作系统的逻辑结构。
操作系统资源管理的策略、功能与实现技术,包括: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系统。
了解操作系统的重要论题:死锁概念。
并发处理的概念及实现技术,包括:进程概念,进程状态及变迁、进程控制、进程同步互斥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技术,了解进程通信的概念。
实例操作系统,如UNIX系统与Windows系统的类型、结构、用户界面,进程管理、设备管理与文件管理的有关问题。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局域网、广域网、网络互连、网络应用及安全等。
三、评价目标
“现代操作系统”科目考试是要考核学生对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实现技术的掌握程度,考核学生融会贯通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本科目的考试要求学生能正确理解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实现技术,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答题时间:180分钟
3.考查内容及考查比例
操作系统考试内容占70% ,计算机网络内容占30%。
考查内容分为较易、较难、难三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配比例是3 :4 :3。
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约占 30% ,需要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试题约占 40%,需要综合几个知识点来解决问题的试题约占 30%。
题目的形式可以有多样,如: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判断改错题、问答题、计算题、图解题、分析论述题、编程题。
题型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实现技术的真正理解,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因为,针对任一个知识点都可以产生多个不同类型的试题。
五、参考书目
1.《操作系统原理》第三版庞丽萍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计算机网络》第三版坦尼伯姆电子工业出版社。
3.《计算机网络》第二版、第三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一、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基本概念
(1)计算机体系结构与操作系统的关系,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特性,操作系统的类型;
(2)多道程序设计技术与分时技术;
(3)操作系统虚拟机概念,操作系统的逻辑结构;
(4)基本硬件结构:处理机的状态与特权指令;
(5)中断与俘获。
2.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
了解运行一个用户程序的过程,理解用户界面的概念、掌握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的类型及实现技术。
3.进程及进程管理
(1)进程的概念:进程的定义、进程的描述、进程的状态及变迁;
(2)进程控制:进程控制的概念、常用的进程控制原语及实现。
(3)进程的互斥与同步:临界资源、临界区、进程互斥定义;进程同步的例、进程同步的定义;信号灯及P、V操作的概念,用信号灯的P、V操作实现进程互斥与同步。
4.操作系统资源管理
(1)操作系统资源管理概述
资源分配机制、资源分配策略。
(2)死锁
死锁的概念、产生死锁的原因、必要条件、死锁的预防、死锁的避免。
(3)处理机管理
处理机的多及调度、作业调度、进程调度算法、调度方式。
(4)主存管理
存储管理功能;分区分配机构、方法及放置策略;分页存贮管理的基本概念、页地址变换;请求分页概念和实现方法;段式系统的二维地址结构、段地址变换;段页式存贮管理概念和实现方法。
(5)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功能、设备独立性概念;缓冲技术的概念和常用的缓冲技术;设备分配技术;输入输出控制的基本功能。
(6)文件系统
文件与文件系统的定义;文件的逻辑结构;文件的物理结构(连续结构、串联结构、索引结构);文件目录的定义、文件目录项内容、文件目录结构、文件路径名与当前目录;常用的文件操作命令;文件共享的概念与方法;文件安全的概念与方法。
5.实例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和Windows操作系统)
实例操作系统类型、特点与结构;实例操作系统用户界面;UNIX系统的进程结构、进程状态和状态的变迁、进程调度功能与算法;UNIX缓冲管理技术;理解UNIX文件系统中主要数据结构及功能实现、文件的索引结构及文件目录结构。
二、计算机网络
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a.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b.互连网络
c.协议与体系结构
2.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a.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b.模拟传输与数字传输
c.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
d.停止等待协议
e.连续ARQ协议
f.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 g. Internet中的数据链路层
3.计算机局域网
a.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b. IEEE802.3标准:CSMA/CD
c. IEEE802.5标准:令牌环
d.高速以太网
e.局域网络操作系统
4.广域网和网络互连
a.广域网的概念
b.广域网中的路由选择机制
c.路由选择的一般原理
d.互连网的概念
e. Internet的网际协议IP
f. Internet的路由选择协议
5.运输层协议概述
a. TCP/IP体系中的运输层
b.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c.传输控制协议:TCP
6.网络应用及安全
a.网络应用的概念
b.域名系统DNS
c.文件传输协议 FTP
d.电子邮件E-MAIL
e.万维网WWW
f.远程登录TELNET
g.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