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抗体谱临床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58
肌炎抗体谱特发性炎性肌病(IIM)是一组以近端对称性肌无力和多器官(如皮肤、关节、肺、胃肠道和心脏)受累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统称为肌炎。
IIM被分为不同的临床亚型,包括皮肌炎(DM)、多发性肌炎(PM)、包涵体肌炎(IBM)和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IMNM)等,机制尚不明确,但肌炎自身抗体在疾病的发展和诊断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肌炎自身抗体可被分为肌炎特异性自身抗体(MSA)或肌炎相关性自身抗(MAA)。
这些抗体在炎性肌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MSA通常仅在IIM中出现,而MAA可在IIM以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出现。
一、肌炎特异性自身抗体(MSA)已发现16余种MSA,绝大部分抗体阳性IIM患者中仅存在1种MSA,不同的MSA很少在同一患者中同时存在。
几乎每种MSA都与IIM不同的临床表型相关,对IIM的诊疗具有重要价值。
检测的阳性率仅为20%-40%(取决于特定疾病),肌炎组合检查阴性结果不能排除肌炎的诊断。
检测目的主要是确定患者最符合的特定肌炎表型,而不是诊断肌炎。
1.抗合成酶抗体–此抗体家族针对氨酰tRNA合成酶。
包括:抗Jo-1抗体:针对组氨酰tRNA合成酶。
抗Jo-1抗体是最常见的抗合成酶抗体和最常见的肌炎特异性自身抗体,见于约20%的IIM患者。
这些抗体与间质性肺疾病、雷诺现象、关节炎和技工手具有强关联。
其他抗合成酶抗体包括抗OJ、EJ、PL-7、PL-12、KS、Zo和Ha抗原的抗体。
抗合成酶综合征患者存在的抗体通常只针对一种独特合成酶。
2.抗SRP抗体(信号识别颗粒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在调节蛋白质跨内质网的转运中发挥作用。
SRP参与新合成的蛋白质向内质网的转运。
在约5%的IIM患者中发现了抗SRP抗体。
这些患者的肌肉活检显示坏死性肌病伴轻微炎症,肌肉外表现少见。
这些患者往往有严重疾病,表现为显著肌无力且肌酸激酶水平非常高。
即使采取适当的免疫抑制治疗,疾病活动性往往也难以完全控制。
ana谱检查报告怎么看Ana谱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用于评估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
它通过检测人体血清中的抗核抗体(ANA)水平,来发现和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
对于没有专业知识的人来说,理解和解读Ana谱检查报告可能会比较困难。
本文将详细介绍Ana谱检查报告的解读方法,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些数据。
一、检测指标及相关解读在Ana谱检查报告中,通常会包含多个检测指标。
其中一些指标是衡量ANA抗体的种类和数量,另一些指标则与具体的自身免疫疾病相关。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检测指标及其解读:1. 抗核抗体(ANA):ANA是一类针对细胞核内的自身抗原产生的抗体。
正常情况下,ANA的水平较低或不可检测。
如果ANA呈阳性,表示可能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已经患病。
2. 核型及滴度:报告中通常会标注ANA抗体的核型,如均质型、网状型、颗粒型等。
滴度是指ANA抗体在血清中的稀释倍数。
核型和滴度的变化可以提供一些线索,帮助医生进一步判断可能的疾病类型。
3. 线粒体抗体(MA)、抗着丝点体抗体(SSA/Ro)等:这些是一些与具体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抗体。
报告中可能会列出检测结果,并给出相应的参考范围。
如果这些抗体的水平超出了参考范围,可能提示存在特定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二、参考范围的理解在Ana谱检查报告中,通常会给出各项指标的参考范围。
这些参考范围是通过统计正常人群的结果得出的,用于帮助判断实际检测结果是否异常。
参考范围通常以"阴性"或"阳性"表示,或者给出具体数值的上下限。
需要注意的是,参考范围只是一种辅助判断的依据,不能作为诊断结果的唯一依据。
在进行报告解读时,医生会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因此不同的医生可能会根据不同的经验和观点对结果有不同的解读。
三、结果解读的注意事项在解读Ana谱检查报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结果应综合分析:单一指标的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ana谱检查报告怎么看ANA(Antinuclear Antibody)谱检查是一项用于检测抗核抗体的特殊化验项目,主要用于辅助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文将介绍ANA谱检查报告的读法,以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和解释检测结果。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ANA谱检查报告一般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检测项目、结果、单位、参考范围以及解读说明。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每个方面的内容。
1. 检测项目:在ANA谱检查报告中,通常会列出被检测的具体项目,如ANA,dsDNA,SSA,SSB等。
每个项目都代表着对不同抗核抗体的检测。
2. 结果:在ANA谱检查报告中,结果一般以阳性或阴性来表示。
阳性意味着检测到了相应的抗核抗体,阴性则表示未检测到。
某些报告还会根据阳性结果的强度进行进一步分类,如+、++、+++等。
3. 单位:一些特殊的检测项目可能会附带具体的单位,如抗体滴度。
这些单位可以提供有关抗体水平的更详细信息。
4. 参考范围:在ANA谱检查报告中,通常会提供参考范围,用于帮助医生或患者判断结果是否正常。
参考范围根据不同的实验室和检测方法而有所差异,因此应根据具体报告所提供的范围进行解读。
5. 解读说明:有些ANA谱检查报告还会提供附加的解释说明,这些说明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结果。
例如,报告可能会指出特定的抗核抗体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的关联,或者提醒读者注意进一步的检测以确认诊断。
在解读ANA谱检查报告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综合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结果解读示例:1. 阳性结果:若ANA谱检查报告中某个项目显示为阳性,可能表明有一定的抗核抗体存在。
进一步的临床评估和其他相关检查可能需要确定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
2. 阴性结果:若ANA谱检查报告中所有项目均显示为阴性,通常可认为结果正常。
但并不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尤其是对于尚未出现相关症状的患者。
3. 结果强度:对于阳性结果,报告中可能会标明结果的强度,如+、++、+++等。
临床常⽤15种⾃⾝抗体⼤解读1、U1-nRNP抗体(U1-nRNP)为夏普综合征的特征性的标志。
夏普综合征为多症状多表型的混合结缔组织病合并有类风湿性关节炎、SLE、系统性硬化症及多肌炎的临床特征。
抗U1-nRNP抗体也可见于SLE,系统性硬化症和多肌炎。
2、抗SM抗体(SM)抗SM抗体对SLE⾼度特异超过90%,同抗dsDNA抗体⼀起,都被认为是参与疾病的致病过程。
3、抗SS-A抗体(SS-A)抗SS-A抗体与各种⾃⾝免疫疾病相关。
最常见于⼲燥综合征,但也可见于SLE及原发性胆汁硬化症,偶见于⾃⾝免疫性肝炎及病毒性肝炎。
SS-A特别见于新⽣⼉红斑狼疮100%。
SS-A与Ro-52的相互鉴别在诊断上⼗分关键。
4、抗Ro-52抗体(Ro-52)抗Ro52抗体不具有疾病特异性,可在肌炎、系统性硬化症、其他胶原病、新⽣⼉红斑狼疮、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免疫性肝炎及病毒性肝炎中检出该抗体。
5、抗SS-B抗体(SS-B)SS-B常见于⼲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及新⽣⼉红斑狼疮。
6、抗Scl-70抗体(Scl-70)Scl-70可见于25%-75%的硬化症患者,约40%-65%为弥散型⽪损,5%-15%为局限型⽪损。
7、抗PM-Scl抗体(PM-Scl)PM-Scl可见于多发性肌炎与系统性硬化症重叠征,PM-Scl通常识别两种主要抗原PM-Scl75和PM-Scl100。
如果是进⾏性系统性硬化症,抗PM-Scl75阳性率为10%,抗PM-Scl100阳性率为7%。
8、抗Jo-1抗体(Jo-1)Jo-1见于多发性肌炎和⽪肌炎,阳性率25%-35%,常常与肺间质纤维化或纤维素性肺泡炎相伴发。
9、抗着丝点抗体(CENP B)CENP B与局限型系统性硬化症相关,偶见于系统性硬化症弥散型,亦可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10、抗PCNA抗体(PCNA)PCNA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PCNA的特异性⾼达99%,但其敏感性只有3%。
《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1)要点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是一组由异常自身免疫介导的肝胆炎症性疾病,根据不同的自身免疫攻击对象、免疫应答类型及临床表现特点,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及上述任何两种疾病主要特征同时出现的重叠综合征等。
AILD诊治的关键在于早诊断、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以延缓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
自身抗体作为AILD诊断和管理的重要实验室指标,包括AIH相关自身抗体、PBC相关自身抗体及PSC相关自身抗体,主要用于疾病诊断与分类、预测预后、病情监测及探究发病机制等。
目前,AILD相关自身抗体已成为临床实验室常规的自身抗体检测项目之一。
但由于AILD相关自身抗体涉及抗体数量较多,且各种自身抗体检测方法不同,从而导致其检测的临床应用难以标准化和规范化。
一、AILD相关自身抗体AILD相关自身抗体包括AIH相关自身抗体、PBC相关自身抗体及PSC相关自身抗体。
AIH相关自身抗体主要包括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肝肾微粒体-1(LKM-1)抗体、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SLA/LP)抗体、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LC-1)抗体等。
PBC相关自身抗体主要包括抗线粒体抗体(AMA)、PBC特异性ANA(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主要为核点型或核膜型,ANA特异性自身抗体主要为抗可溶性酸性磷酸化核蛋白100(sp100)抗体或抗跨膜糖蛋白210(gp210)抗体)等。
PSC相关自身抗体主要包括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等。
二、AILD相关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AILD相关自身抗体主要用于疾病的诊断与分类,亦有助于重叠综合征的诊断。
自身抗体可在AILD患者出现典型临床症状前检测到,对相关疾病具有预测价值。
三、AILD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1. 间接免疫荧光法(IIF):2. 其他免疫学方法:四、AILD相关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1. ANA:ANA作为自身免疫病常见的自身抗体,主要存在于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患者中,亦可见于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甚至可存在于慢性感染、肿瘤及健康人群中。
自身抗体谱11项自身抗体谱11项是一项重要的检测项目,用于评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和诊断。
自身抗体是指针对自身组织、器官、细胞的抗体,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只存在微量的自身抗体,但当这些抗体增多时,就可能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以下是关于自身抗体谱11项的详细介绍:1.抗核抗体(ANA):ANA是一组抗细胞核成分的抗体,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筛选试验。
ANA阳性可见于多种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2.抗平滑肌抗体(ASMA):ASMA是针对平滑肌细胞的自身抗体,主要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炎和肝硬化等。
3.抗线粒体抗体(AMA):AMA是针对线粒体成分的抗体,主要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4.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ANCA是针对中性粒细胞胞质的抗体,主要见于血管炎、炎症性肠病等。
5.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AECA是针对内皮细胞的自身抗体,主要与免疫性血管炎相关。
6.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A)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这些抗体主要见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Graves病和桥本氏甲状腺炎。
7.抗胰岛细胞抗体(ICA):ICA是针对胰岛细胞的自身抗体,主要见于1型糖尿病等。
8.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GBM-Ab):GBM-Ab是针对肾小球基底膜的抗体,主要见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等。
9.抗心磷脂抗体(ACA):ACA是一组针对心磷脂的自身抗体,主要与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
10.抗神经节苷脂抗体(GMI-Ab)和抗髓鞘碱性蛋白抗体(MBP-Ab):这些抗体主要与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如多发性硬化症等。
通过检测这些自身抗体,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和诊断。
在检测过程中,通常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检测方法,根据抗体的滴度、阳性或阴性等进行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自身抗体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某种特定的自身免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