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三章第一节.pptx
- 格式:pptx
- 大小:539.28 KB
- 文档页数:61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依据新课标理念,教育改革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我对本册书作如下说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是高中化学八大课程标准之一,是在高一必修课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所设置的课程模块。
重在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从理论上认识一些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知识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绪言绪言作为全书的开篇,目的在于让学生从一开头就对本书的基本内容,学习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简要的介绍有效碰撞理论、活化分子与活化能的概念模型,以及催化剂对化学科学和化工生产的巨大作用,以起到提纲挈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反应原理兴趣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了解化学反应原理的基本学习方法—概念模型法;2、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与活化能的概念模型;教学方法通过列举事例;逐步抽象,揭示本质,概念模型法。
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本章属于热化化学基础知识,其中常涉及的内容有: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或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比较反应热的大小等。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从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运用盖斯定律等方法求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教学方法采用提出问题——先思后教——及时训练相结合。
课时安排总课时 6 课时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2 课时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1 课时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2 课时复习 1 课时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平衡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等化学反应原理,是在学习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有助于加深以前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及化学反应的学习,同时,为下一章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知识的学习做了铺垫,在中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高中化学选修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1、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如:酒精[乙醇]、蔗糖、SO2、SO3、NH3、CO2等是非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是电解质溶液)。
(3)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能导电的物质:电解质溶液、熔融的碱和盐、金属单质和石墨。
电解质需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
固态电解质(如:NaCl晶体)不导电,液态酸(如:液态HCl)不导电。
(4).一般来说,酸(不分强弱)、碱(不分强弱)、盐(不论溶解性如何)、活泼金属的氧化物都是电解质,而非金属的氧化物都不是电解质。
【例1】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氯气的水溶液导电,所以氯气是电解质。
②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导电,二氧化碳是电解质。
③硫酸钡的水溶液不导电,但是硫酸钡是电解质。
④氯化钠溶液的水溶液能导电,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
A.①③B.③C.①③④D.都不正确2、强电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电解质分为两类: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化合物,如强酸、强碱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化合物,如弱酸(醋酸、碳酸、次氯酸)、弱碱(氨水)二、电离1.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2.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方法:(1)、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多元酸和强、弱碱一步电离(2)、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弱酸和弱碱的电离用“”,强酸和强碱电离用“==”例如:弱酸H 2CO3的电离:第一步:H2CO3H++HCO3—第二步:HCO3—H++CO 32—弱碱:Fe(OH)33OH—+Fe3+强酸强碱盐的电离方程式:KCl=K++Cl- H2SO4=2H++SO2— NaOH=Na++OH-注意:(1)常见的强酸有:HCl 、HNO3、H2SO4、HI、HBr、HClO4,(2)常见的强碱:四大强碱KOH、Ca(OH)2,Ba(OH)2、NaOH(3)酸式盐(酸根含H元素的盐)除了HSO4-盐以外的盐,第一步完全电离(用等号),第二步分步电离(用可逆符号)注意酸式盐都可溶所以第一步是完全电离的。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一、电解质1、定义:○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
如)○3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如)○4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酸、弱碱,极少数盐,水。
如HClO、)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注意:○1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2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全部电离,故为强电解质)○3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习题一】(2017秋•邢台期末)下列事实不能证明H2C2O4(乙二酸)是弱电解质的是()A.草酸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常温下,0.1mol/L的H2C2O4溶液的PH=2C.浓度均为1mol/L=l的H2C2O4溶液的导电能力比硫酸的导电能力弱D.常温下,pH=4的H2C2O4溶液稀释100倍,pH约为5【考点】弱电解质的判断.【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强弱电解质的根本区别是电离程度,部分电离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只要说明乙二酸部分电离就能证明乙二酸是弱电解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草酸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草酸的还原性,不能证明为弱酸,故A符合;B.常温下,0.1mol/L的H2C2O4溶液的PH=2,说明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草酸为弱电解质,故B不符合;C.浓度均为1mol/L的H2C2O4溶液的导电能力比硫酸的导电能力弱,说明草酸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故C不符合;D.常温下,pH=4的H2C2O4溶液稀释100倍,若为强电解质PH变化为6,pH 约为5,说明稀过程中草酸又电离出氢离子,存在电离平衡,说明为弱电解质,故D不符合;故选:A。
【习题二】(2017秋•平罗县校级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B.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C.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D.不溶性盐都是弱电解质,可溶性酸和具有极性键的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考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A.溶液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与电解强弱无关;B.某些共价化合物是强电解质;C.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成离子;D.某些不溶性盐是强电解质;某些可溶性酸是弱电解质;某些具有极性键的化合物是弱强电解.【解答】解:A.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成正比,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故A错误;B.强电解质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氢;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C.强电解质的特征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不存在溶质分子,故C正确;D.不溶性盐不一定是弱电解质,如硫酸钡;可溶性酸不一定是强电解质如醋酸;具有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强电解,如甲烷,故D错误,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