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欣赏
- 格式:ppt
- 大小:11.11 MB
- 文档页数:84
现代建筑赏析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姓名:李广俊学号:1306070019置身梦的空间细看剧场建筑美学----汉秀剧场建筑赏析导读:走进剧场空间,彷彿走入一个梦境。
变幻的灯光色彩、移动自如的道具,随时创造全新的空间感受。
走进剧场空间,不妨在表演开始前,睁大你的双眼观察一下周遭的环境,细细品味剧场建筑师巧手之下暗藏的种种玄机。
空间成就剧场的独特魅力相信大家对于走进剧场欣赏一场表演都不陌生,但不晓得各位有没有在买票后前往现场赫然发现:这个位置与想像中竟完全不同?各位不妨试着回想最近一次走进剧场的经验,无论是在空间设置上,或是不同剧场之间的座位或动线安排,背后都有许多耐人寻味的巧思。
走进剧场,其实不外乎就是从事“看”与“被看”的行为。
表演与场地需要相辅相成的完美配合,我们才有机会得到最佳的观感经验,创作者也才能在最好的状态下发挥实力。
经过剧场建筑师(Theatre Architect)的巧手之下,我们甚至可以将建筑看作剧场中无声的“演员”,让硬件也同样被视为表演的一部分。
汉秀剧场为“汉秀”节目量身打造,建筑外形结构巧妙结合,将独具文化内涵的“红灯笼”和古代“玉璧”文化完美结合,在运用外墙亮化设计手法,营造一座最典雅、融入了中国文化主题表演秀的演艺空间。
魔幻“红灯笼”惊艳夜空汉秀剧场以一座70余米高的巨大“红灯笼”的形象,在夜空中绽放绚烂的红色灯光,令人惊叹不已。
“红灯笼”的红盘区域净高约50米,为了捕捉到灯笼表面轻盈的形态,该部分外表皮由18565个红色铝合金圆碟组成,“在照明设计上,只运用了反射光,使得每个圆光碟如同一个个小灯笼,受众可以看到上千盏活力四射的小灯笼汇聚而成魔幻般的巨大发光灯笼。
建筑与灯光在各个尺度上都运用得恰如其分,使其成为独一无二的作品。
”所有圆碟由不锈钢拉索连接在8根钢管轮辐结构上,其中这8根相交的钢管环起到了传统灯笼竹结构的支撑作用。
圆碟的设计元素起源于汉朝的玉璧文化。
国内著名现代建筑国内著名现代建筑多种多样,充分展示了中国建筑界的创造力和艺术才华。
这些建筑既是当地的文化符号,又是城市的地标,为中国现代建筑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将介绍几座国内著名的现代建筑。
1. 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科学技术馆位于北京市,是一座以科学和技术为主题的现代建筑。
馆内展示了各种科学技术成果和展品,同时还设有各种互动体验区,让参观者可以亲身感受科学的魅力。
建筑本身设计独特,外观呈圆形,象征着宇宙的无限可能性。
2.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是上海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高的电视塔之一。
塔楼造型独特,有一个球形的外壳与一个高耸的尖塔相结合。
游客可以乘坐电梯上到观景平台,俯瞰整个上海城市的美景。
3. 广州塔广州塔是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塔楼之一。
它是一座多功能建筑,包括电视台、观光塔和旅游景点等。
塔楼内设有旋转餐厅和观景平台,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广州市的壮丽景色。
4. 北京国家大剧院北京国家大剧院是一个被誉为“鸟巢”的现代建筑,它以其独特的外观而著名。
大剧院主要用于举办各种演出和艺术表演,如歌剧、舞蹈和音乐会等。
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的剧院和剧场,展示了中西文化的融合。
5. 成都IFS成都IFS是位于四川成都市的一座现代化购物中心和办公楼。
它以其独特的外观和高品质的商业设施而闻名。
IFS汇聚了世界著名的奢侈品牌,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购物体验。
此外,IFS还设有餐厅、电影院等娱乐设施,成为了城市中心的热门去处。
这些著名的现代建筑是中国建筑行业的杰作,代表了中国现代化的成就和对未来的憧憬。
它们不仅是当地的骄傲,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参观者。
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功能,为中国的城市景观增添了独特的风采。
这些建筑展示了中国建筑师的才华和创造力,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对艺术和美的追求。
无论是在外观设计还是内部功能上,这些著名的现代建筑都展示了中国的独特之处,成为了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著名现代建筑北京是一个充满现代化建筑的城市,许多著名的现代建筑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地标。
这些建筑代表着北京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和当代建筑的风格。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几座在北京备受瞩目的著名现代建筑。
首先,北京的国家大剧院是一座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
它坐落在天安门广场以北的中轴线上,是一个由约翰·诺伊曼事务所设计的巨大建筑群。
该建筑采用了现代化的外形,其特点是采用了许多琉璃烧制而成的曲线形玻璃幕墙。
这个建筑非常大胆,给人一种独特而壮观的感觉。
国家大剧院以其高贵的气质和精湛的艺术表演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另一个北京的现代建筑是中国射电望远镜。
这座天文学研究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它位于距离北京市中心约60公里的山区,展现了人类对宇宙的好奇心和追求。
这座建筑的设计旨在提供最佳的天文观察条件,并能够收集最准确的数据用于研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射电望远镜的球面反射器直径达到了5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
除了以上两座建筑,北京还拥有许多其他引人注意的现代建筑。
比如,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是中国政府举办各种国内外会议和活动的地点。
它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建造的最大的会议中心之一,也是一个拥有大量会议室和展览空间的多功能综合建筑。
这个建筑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的传统建筑和古代城市布局,但却展现出现代化的外观和功能。
此外,还有北京国家图书馆,这是中国最大的图书馆之一。
作为一个现代建筑,它展示了中国对文化和教育的重视,并提供了丰富的藏书和资源供公众使用。
这座建筑的外观简约而现代,内部设施先进且充满活力。
这个图书馆还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吸引了广大读者和艺术爱好者。
最后,我想提到的是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这里设有许多世界级场馆,如鸟巢和水立方,是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会场。
这个现代建筑群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而闻名。
在奥林匹克公园,人们可以欣赏到世界上最好的体育设施和比赛场地,同时还可以感受到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和活力。
请选择一处我国具有民族风格的现代建筑进行赏析。
要求上传该建筑哈尔滨大剧院
哈尔滨大剧院是哈尔滨标志性建筑, 依水而建, 与哈尔滨文化岛的定位和设计相一致, 体现北国风光大地景观的设计概念。
作为公共建筑设施, 哈尔滨大剧院力图从剧院、景观、广场和立体平台多方位给市民及游人提供不同的空间感受。
考虑到观演和观光的需要, 大剧场采用了世界首创的将自然光引入剧场的方式, 丰富了非演出时段的照明方式, 创造了节能环保新模式;剧场内采用多岛式看台的流线造型与建筑外造型的整体风格相统一。
在设计过程中, 设计方在大剧场设置了特有的人行观光环廊和观景平台, 游人可俯瞰周边湿地, 领略哈尔滨独具特色的自然湿地风光。
哈尔滨大剧院不仅洁白的建筑外观与这座冰雪之城交相呼应, 在内部装饰部分也可以让观众有一种置身冰雪世界的感觉。
除此之外, 为了使观众能欣赏到专业、纯正的艺术演出, 其参建方大剧院建设专家与领导者中孚泰文化集团, 在剧院的声学装饰部分做出了重大突破。
最终哈尔滨大剧院拥有了不靠话筒肉嗓演出的能力, 这使得每一位观众都能欣赏到原生态的表演。
作为哈尔滨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水准最高、功能最完善的标志性文化设施的哈尔滨大剧院于近日完成钢结构建设。
据悉, 哈尔滨
大剧院建筑艺术风格独特, 项目设计、建设难度及工艺复杂性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极富挑战性, 其中部分设计建设元素为世界首创, 同时填补了国内剧院建设的诸多技术空白。
哈尔滨大剧院属异形结构建筑, 具有大跨度、高空间、复杂钢结构等难度特点, 其外观造型属于三维曲面, 施工难度极大。
该项目在外形构造和技术上与广州歌剧院、国家大剧院处于同一水平, 施工技术创新、难点攻关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现代主义风格起源于1919年创立的包豪斯学派,其基础是俄国构成主义和荷兰风格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他在装饰语言的运用上与传统风格对立,强调突破传统,创造新形式。
重视空间组织与功能的满足,注重结构本身的形式美,造型简洁,反对华而不实的装饰。
更加强调的是审美、简洁实用,更强调设计对人们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德国介绍:德国文明起步虽然很晚,但是近代对世界文化贡献良多。
拥有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孕育了许多享誉全球的艺术家、作家和哲学家,如西门子、爱因斯坦等。
境内文化遗产众多。
德国国民生活水平高,具备世界建立最早最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传统建筑德国地区的卡罗琳式建筑及奥托式建筑促进了罗曼式建筑发展,之后则以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及巴洛克建筑为主。
现代主义建筑发展沃尔特·格罗佩斯(创设包豪斯建筑学校)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20世纪著名建筑师、提出全玻璃帷幕摩天楼)现代主义风格建筑最经典的代表应该就是包豪斯学院。
包豪斯学校从魏玛迁到德绍后建的校舍,1926年落成。
它是现代主义建筑早期代表作之一,70年代作为建筑文物保护下来。
设计人是包豪斯设计学院院长W.格罗皮乌斯。
校舍为一综合性建筑,由几个功能不同的部分组成。
占地面积约263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
教室楼、实验工厂均为四层,两者之间是行政办公用房和图书馆,学生宿舍是一座六层楼,通过一个两层的食堂兼礼堂,同实验工厂相连。
校舍的设计体现了格罗皮乌斯提倡的重视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等原则。
它的设计布局、构图手法和建筑处理技巧等在以后的现代派建筑中被广泛运用。
德国法古斯工厂(Fagus Factory)位于德国下萨克森州阿尔费尔德,以世界上第一座玻璃幕墙建筑而跻身于世界遗产,是现代建筑与工业设计发展中一个里程碑。
建于1910年,由著名的建筑大师沃尔特·格罗佩斯设计。
墙面几乎全用玻璃,由纤细的砖柱分割,采用了悬挑手法增加了轻巧感,削弱了传统建筑中柱子在造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