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杨礼赞》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我是XX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国石拱桥》,我主要从“目标制定的依据(包括相关课程标准陈述、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评价任务、教学活动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目标确定的依据】

目标确定的依据(一)相关课程标准陈述:

《语文课程标准》初中阶段目标中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

①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②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③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目标确定的依据(二)学情分析:

对于散文的学习,学生在小学已有接触,对其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但是托物言志类的散文,学生接触得并不多。散文作为一种文学性体裁,美感有余,趣味性稍欠,虽然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文章赏读能力,但缺乏细致阅读的能力,缺乏深入的心灵体验,需要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体味精美词句,提高鉴赏水平,并注重联系写作背景,把握文章内涵,受到有益启示。

目标确定的依据(三)教材分析:

部编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一个散文单元,为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表达出独特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感悟。《白杨礼赞》是一篇典型的托物言志类散文,作者笔下极普通却不平凡的白杨树与作者心中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形象得到完美的统一,讴歌了西北军民团结抗战的伟大精神和意志。

教师需引领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知文章内容,理清行文思路,细致揣摩文中精致凝练的语言,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同时,结合背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感受抗日军民昂让向上的精神,进而受到感染和教育。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线索结构。

2.通过小组合作,赏析精美句段,体味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联系现实,培养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线索结构。

教学难点:

2.通过小组合作,赏析精美句段,体味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评价任务】

针对目标1的制定的评价任务:

1.感情地朗读课文,说出文章的线索,理清行文思路。

针对目标2的评价:

1.圈画自己喜欢的语句,结合具体语境,从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并作批注。

2.借助写作背景资料,说一说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学活动设计】

板块一:导入新课

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歌咏。我们欣赏过“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的柳韵,瞻仰过“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竹姿。这节课我们将跟随茅盾先生到西北高原走一走,看看白杨树的今天我们再领略一下“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的俊美。。《白杨礼赞》。(板书课题)

1.关于作者茅盾:茅盾(1896—1981)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里程碑,显示了现代文学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的实绩。

2.展示目标

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线索结构。

2.通过小组合作,赏析精美句段,体味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 3.联系现实,培养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板块二:整体感知初识白杨

1.“礼赞”是崇敬、赞美的意思。文中作者是如何礼赞白杨的呢?边朗读课文边勾画文中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思考其反复出现的作用,比较异同,明确文章线索结构。注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浏览全文,归纳一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的?明确行文思路。(生长环境不平凡;外部形象不平凡;内在气质不平凡)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能认真、流利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边读书边动笔的良好习惯。2.能依据提供的问题,说出文章线索,说出写作思路

板块三:深入品读欣赏白杨

作者在行文过程中不止一次的发声“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树值得作者高声赞美呢?从文中,你感受到了何种“美”呢?

请以“这是一株()的白杨树,你看(),从中我感受到了()的美。”这个句式说话。提示:可以从用词、修辞、写法、情感等角度来赏析。

(评价要点:品读课文,赏析语言。圈画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做出批注;能在小组内分享交流、质疑释疑;能结合具体语境,从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角度赏析,概括出白杨树的形象特征。)

展示预设: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交流点拨】白杨树正式出场了。这一段仅七句,却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用工笔细描的方法,从“干、枝、叶、皮”四个方面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白杨树的外形美,突出其正直、向上、团结、朴质的特点,表现了白杨树力争上游、不折不挠的精神美。“绝无”“几乎”“一律”“绝不”“更不用说”等词语,流露出作者的坚定和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

板块四:明确写法体会效果

1.反复诵读文章第7自然段,勾画出一系列表现品质的词语,判断句式特点、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探究其作用。

下面请大家在自主研读的基础上,带着自己的阅读体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展示要求:

(1)一人或多人合作朗读语句

(2)小组发言人分享讨论结果

(3)其他小组补充或质疑

(评价要点:研读文段,体悟升华。1.小组合作有成效,能与其他人分享探究成果并倾听他人见解。展示参与度高。对展示的语句朗读到位,抓住要点解读文本。2.通过变换句式,体会不同语气传达情感的区别;通过探究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把握文章的主旨内涵;通过仿写训练,实现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展示预设: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交流点拨】由赞美树到赞美人,文章连用了四个反问句,像剥春笋一样一层深似一层地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引导读者去思考。第一个“难道”以反问句引导读者思索人和白杨树的联系,引起读者的共鸣,为下文做铺垫。第二个“难道”以反问句肯定白杨树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