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管系统解剖
- 格式:ppt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15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地操作,加深对脉管系统解剖学的理解,掌握脉管系统各组成部分的位置、形态和功能,提高解剖学实验技能,为临床医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解剖实验室四、实训内容1. 心血管系统解剖- 心脏解剖:观察心脏的外形、大小、心尖、心底、心房、心室、瓣膜等结构,了解心脏的血液流动路径。
- 动脉解剖:观察主动脉、肺动脉、上下腔静脉等大动脉的分支情况,了解动脉的分布和功能。
- 静脉解剖:观察上下腔静脉、肺静脉等大静脉的回流路径,了解静脉的分布和功能。
- 毛细血管解剖:观察毛细血管的形态和分布,了解毛细血管在物质交换中的作用。
2. 淋巴系统解剖- 淋巴结解剖:观察淋巴结的位置、形态和结构,了解淋巴结在免疫和过滤作用。
- 淋巴管道解剖:观察淋巴管道的分布和走向,了解淋巴液回流路径。
五、实训过程1. 准备工作- 确保解剖实验器材齐全,如解剖刀、解剖剪、镊子、解剖显微镜等。
- 了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 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步骤,依次进行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的解剖操作。
- 观察各结构的位置、形态和功能,并做好记录。
3. 实验讨论- 实验结束后,与同学进行讨论,分享观察结果和心得体会。
- 结合教材知识,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对脉管系统解剖学的理解。
六、实训结果与分析1. 心血管系统解剖- 成功观察到心脏的外形、大小、心尖、心底、心房、心室、瓣膜等结构。
- 了解心脏的血液流动路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 掌握动脉和静脉的分布和功能。
2. 淋巴系统解剖- 成功观察到淋巴结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 了解淋巴结在免疫和过滤作用。
- 掌握淋巴管道的分布和走向。
七、实训体会1.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脉管系统解剖学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脉管系统各组成部分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2. 实验操作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解剖工具,提高了解剖学实验技能。
3. 与同学的合作,使我更加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脉管系统解剖小结脉管系统解剖小结一、概述脉管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系统,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同时将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带回心脏,最终排出体外。
二、心脏1.解剖结构心脏是人体内的重要器官之一,位于胸骨后方,由左右两个心房和左右两个心室组成。
其中,左心房和右心房分别与肺静脉和上下大静脉相连,左心室则与主动脉相连。
2.功能特点心脏作为血液循环的泵,其收缩能力非常强大。
在收缩时,左右两个心房同时收缩将血液推入相应的心室中;左右两个心室也同时收缩将血液推向动脉。
三、动脉1.解剖结构动脉是从心脏中分出的管道,在全身范围内分布广泛。
根据其大小不同可分为大动脉和小动脉,大动脉主要分布于胸腹部,如主动脉、肺动脉等;小动脉则分布于全身各个部位。
2.功能特点动脉具有高压和高速的特点,其内壁较厚且充满弹性纤维。
当心脏收缩时,血液被推入动脉中,使其内部产生高压。
在心脏舒张时,弹性纤维的作用使得血液继续向前流动。
四、毛细血管1.解剖结构毛细血管是连接动静脉的微小管道,在全身范围内分布广泛。
它由单层扁平上皮细胞组成,与周围组织紧密贴合。
2.功能特点毛细血管具有非常强的渗透性和交换能力,在其中发生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交换。
由于其直径非常小(仅为红血球的两倍),所以能够将营养物质和氧气有效地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五、静脉1.解剖结构静脉是将血液从毛细血管带回心脏的管道,在全身范围内分布广泛。
根据其大小不同可分为大静脉和小静脉,大静脉主要分布于胸腹部,如上下腔静脉、肺静脉等;小静脉则分布于全身各个部位。
2.功能特点静脉具有低压和低速的特点,其内壁较动脉来说较为松弛。
由于其直径较大,所以能够将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有效地带回心脏。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运动时),肌肉收缩也能够起到促进血液回流的作用。
六、总结人体的脉管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它通过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四个部分共同完成了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排出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等功能。
P160、(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 脉管系统一:名词解释:1、 卵圆窝:在右心房后内侧壁房间隔下部的一卵圆形浅窝,是胚胎时期卵圆孔闭锁后的遗迹。
P149、2522、 心传导系: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由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和浦肯 野纤维组成。
P1523、 动脉韧带:在肺动脉干分叉处稍左侧与主动脉弓下缘之间的一结缔组织索,是胚胎时期 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
P1584、 静脉角: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处之夹角,左右静脉角分别有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注入。
P171、1805、 微循环: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由微动脉、中间微动脉、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和微静脉组成。
P157-158二:填空题:1、 脉管系由( 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组成。
P1462、 心位于胸腔的( 中纵隔)内,约2/3偏于(前正中线的左侧 );心尖朝向( 左前 下方),距前正中线约( 7-9 )cm 。
P1473、 在左侧第(5 )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 1-2)cm 处可触及心尖搏动。
P1484、 心传导系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及其分支。
P152 +补 充 5、 心的正常起搏点是(窦房结),它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心外膜)深面。
P1526、主动脉可分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四部。
7、从主动脉弓凸侧,自右向左发出三大分支,即(头臂干) 脉)。
P160 ★&当颞部或颅顶部出血时,可在(耳屏)前方压迫(颞浅)动脉进行暂时止血。
P161-162 9、手指出血时可在(指根两侧)压迫(指掌侧固有动脉)达到暂时止血的目的。
P163-164 图10、由腹主动脉发出的不成对脏支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
P16411、胆囊动脉发自(肝固有动脉右支),p164阑尾动脉发自(回结肠)动脉。
P166 说明:肝固有动脉分为右支和左支,右支又名肝右动脉,左支又名肝左动脉。
实验名称:人体脉管系统解剖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人体解剖实验室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脉管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 掌握主要动脉和静脉的走行路径、分支分布和功能。
3. 熟悉心脏的解剖结构,包括心房、心室、瓣膜等。
4. 通过实验,加深对脉管系统在人体生理功能中作用的理解。
实验材料:1. 人体脉管系统解剖模型2. 解剖图谱3. 解剖刀、镊子、解剖针等解剖工具4. 心脏解剖模型5. 实验指导书实验步骤:一、脉管系统解剖1. 观察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形态结构,了解它们的分布和功能。
2. 按照解剖图谱,识别和描述以下动脉和静脉:- 主动脉及其分支(如左、右冠状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等) - 肺动脉及其分支- 上、下腔静脉及其分支- 深静脉和浅静脉3. 观察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了解其在物质交换中的作用。
二、心脏解剖1. 观察心脏的解剖结构,包括心房、心室、瓣膜、冠状动脉等。
2. 识别和描述以下心脏结构:- 左、右心房和心室- 四个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 冠状动脉及其分支3. 了解心脏的生理功能,包括泵血、瓣膜功能、心肌供血等。
三、脉管系统实验操作1. 使用解剖刀、镊子、解剖针等工具,在脉管系统解剖模型上,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以下操作:- 切开皮肤和肌肉,暴露脉管系统- 识别和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观察动脉和静脉的分支分布2. 在心脏解剖模型上,进行以下操作:- 识别和描述心房、心室、瓣膜、冠状动脉等结构- 观察心脏的生理功能实验结果与分析:一、脉管系统解剖1.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识别和描述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形态结构、分布和功能。
2. 我们了解到,动脉主要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静脉则负责将血液从全身各个部位输送回心脏,毛细血管则负责物质交换。
二、心脏解剖1.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识别和描述了心脏的解剖结构,包括心房、心室、瓣膜、冠状动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