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公交总体规划方案
- 格式:pptx
- 大小:2.15 MB
- 文档页数:26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区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区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的通知绍政办发〔2018〕18号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市区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5月4日市区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为加快推进市区融合发展,理顺公交发展体制机制,统筹公共交通资源,进一步推动市区公交企业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经营,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更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为导向,贯彻落实公交优先发展理念,遵循“市级统筹、分级承担、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原则,在市、区公交企业前一轮整合的基础上,推进深度融合,实现市区公交线网、公交场站一体化运营,建成与市区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公交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
二、主要内容(一)组建新市公交集团。
市国资委牵头对市公交集团柯桥有限公司、市公交集团上虞有限公司拟划转的资产和债务进行专项审计,柯桥、上虞两区分别将持有的公交企业线路运营相关资产(建筑物除外)划转市公交集团,划转资产账面净值的等额债务由市公交集团承担,人员成建制划转,在此基础上组建新市公共交通集团(以下简称“公交集团”)。
公交集团主要履行集团的发展规划、干部人事、财务融资等职能,负责市区公交线路的统筹运营和子公司的绩效考核管理,通过制订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确保集团各公交运营子公司均衡发展。
公交集团内部设立3家打破行政区域、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运营子公司,具体负责公交日常运营服务、安全等经营管理工作。
公共服务部门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平台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4)1.1 背景分析 (4)1.2 项目目标 (5)1.3 愿景展望 (5)第2章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平台架构设计 (5)2.1 总体架构 (5)2.1.1 用户界面层:为市民提供统一的公共服务入口,包括Web端、移动端、自助终端等多种访问渠道,实现个性化、便捷化的服务体验。
(5)2.1.2 业务处理层:负责处理各类公共服务业务,包括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办理、信息查询等,通过业务流程优化、数据共享与交换,提高服务效率。
(6)2.1.3 数据资源层:汇聚公共服务相关数据,包括基础数据、业务数据、外部数据等,实现数据的有效整合、管理和利用。
(6)2.1.4 基础设施层:为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平台提供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资源,保障平台的正常运行。
(6)2.2 技术架构 (6)2.2.1 云计算: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基础设施资源的弹性伸缩、按需分配,降低运维成本,提高系统稳定性。
(6)2.2.2 微服务架构:采用微服务架构,将复杂的业务系统拆分成多个独立、可复用的服务单元,便于快速开发、部署和维护。
(6)2.2.3 大数据技术: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海量数据的存储、计算、分析和挖掘,为公共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6)2.2.4 人工智能: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问答、智能推荐、智能语音等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6)2.3 应用架构 (6)2.3.1 行政审批系统: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在线办理,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6)2.3.2 公共服务事项办理系统:为市民提供各类公共服务事项的在线办理,包括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
(6)2.3.3 信息查询系统:提供政策法规、公共服务信息、便民信息等查询服务,方便市民获取所需信息。
(6)2.3.4 智能辅助决策系统:通过数据分析,为部门提供决策支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6)2.3.5 互动交流平台:搭建与市民之间的互动交流渠道,及时回应市民关切,提升形象。
目录1.概述 (4)1.1.必要性分析 (5)1.2.建设思路与原则 (7)1.3.建设目标 (9)2.需求分析 (12)2.1.总体需求 (12)2.1.1.提高交通系统安全性的需求 (12)2.1.2.提高政府部门管理水平的需求 (12)2.1.3.提高政府部门服务水平的需求 (12)2.1.4.加强运维工作规范化管理的需求 (12)2.2.功能需求 (13)2.2.1.提高交通管理能力的需求 (13)2.2.2.出行者信息服务需求 (14)2.2.3.车辆运营管理需求 (14)2.2.4.交通运输安全监管需求 (15)2.2.5.行政执法及稽查管理需求 (16)2.2.6.智能化应急指挥的需求 (16)3.总体规划与设计 (18)4.**县“大交通”数据中心 (19)5.业务平台 (21)5.1.综合交通运行监测与预警平台 (21)5.1.1.公路运行监测管理 (21)5.1.2.公路治超管理 (22)5.1.3.公交运行监测管理 (23)5.1.4.城市停车运行监测管理 (23)5.1.5.区域交通监测管理 (24)5.1.6.中心路网运行监测管理 (25)5.1.7.“两客一危”等重点车辆运行监测管理 (25)5.2.综合交通应急指挥与协调联动平台 (27)5.2.1.应急处置 (27)5.2.2.应急预防与准备 (29)5.2.3.重大赛事交通组织保障 (31)5.3.综合交通辅助决策支持平台 (31)5.3.1.交通仿真分析 (32)5.3.2.综合交通动态数据分析系统 (32)5.3.3.交通运行监测报告自动生成系统 (33)5.4.综合交通公众信息服务平台 (35)5.4.1.信息发布管理 (35)5.4.2.基础信息服务 (35)5.4.3.动态信息服务 (35)1.概述**县位于**市西北部,距市区74公里,总面积1993.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7万,是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素有**夏都之美誉。
城市智慧交通(公交)系统建设方案第1章概述1.1 方案背景1.1.1 物联网产业分析物联网(无线传感网)是集计算机、通信、网络、智能机算、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微电子等多个领域综合交叉的新兴学科,它将大量多种类传感器组成自治的网络,实现对物理世界的动态协同感知,它将成为继计算机及通讯网络之后推动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据国家重大专项专家组对传感器网络的行业应用市场调查,其国内行业市场在数千亿的规模,潜在市场巨大,更具有极大的产业集群带动效应。
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江苏考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研发中心并作重要指示:“要把传感系统和3G中的TD技术结合起来,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
2009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中将物联网列为我国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并指示,“我相信一定能够创造出'感知中国’,在传感世界中拥有中国人自己的一席之地。
我们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全国各地纷纷行动都在积极推进物联网的发展。
2010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对物联网的重视,被认为将对产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有望踏上快车道。
1.1.2 智慧交通行业分析一、智慧交通系统产业发展阶段分析目前,物联网民用上除RFID等少数领域,鲜有大规模成熟应用。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运营更是行业空白。
智能交通系统产业目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根本特征是技术手段落后、部署规划匮乏、商业模式缺位。
技术手段落后——目前的智能交通系统中,数据信息的采集手段单一,无法综合分析多种信息感知节点的数据来源,获得准确的信息决策结果。
智慧交通整体解决方案目 录p1 智慧交通的概念p2 智慧交通推广情况p3 运营商参与情况第二部分 智慧交通平台推广情况第三部分 智慧交通解决方案第四部分 落地实施计划智能交通:智能交通(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简称ITS)是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提出的理念,它是将先进的GIS(地理信息系统)、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车辆识别与定位(GPS)、人工智能等技术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建立一种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管理系统。
智慧交通:智慧交通是2009年由IBM提出的理念,在智能交通的基础上,融入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高新IT技术来汇集交通信息,提供各类实时交通数据的交通信息服务。
智慧交通依托于前期智能交通的发展,同时也对交通信息化提供了新的内涵。
GIS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GPS人工智能智慧交通由5个系统组成:信息服务系统( VICS )、交通管理系统(TMS)、公交运营系统、电子收费系统(ETC)、车辆控制系统(VCS)。
信息服务系统n车辆信息服务系统是典型的典型的实时交通信息提供系统n系统可实现交通拥挤、交通事故、施工路段、交通控制等实时信息交通管理系统公交运营系统电子收费系统车辆控制系统n应用计算机通信和传感器技术,将车辆、道路和交通管理系统联接为一体n实现交通监视、交通控制、事故管理、交叉口管理等功能n由车载终端、通信网络、运营调度系统、视频监控等系统组成n实现对公交车辆定位、调度、监控、安全预警、车辆运行信息推送等功能n通过车载电子标签与收费站 ETC 车道上的微波天线之间的微波专用短程通讯n通过网络与银行进行后台结算处理,达到不停车缴费的目的n借助车载设备和路侧设备检测行驶环境变化帮助驾驶员控制车辆n实现道路障碍自动识别,自动报警,自动转向,自动制动,自动保持安全距离和车速以及巡航控制功能全国推广情况: 中国智慧交通已从探索进入到实际开发和应用阶段,且保持着高速的发展态势。
上海市智慧公交顶层设计方案为深入贯彻交通强国、数字中国和“双碳''发展战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落实本市城市数字化转型、智能交通顶层设计等决策部署,加快前沿技术与地面公交(以下简称“公交”)行业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创建水平,推进公交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化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围绕公交行业人、车、线、场、站、路全要素,面向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服务全环节,以数字化、韧性化、一体化为牵引,促进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公交行业深度融合,完善智能基础设施、强化数据集聚使能,打造具有“设施装备先进、要素数字感知”特征的智慧公交基础底座,重点优化老龄、幼龄、残障人士出行体验,持续提升公交从业人员安全保障,大力推广智能公交示范运营,不断深化公交与其他交通方式融合发展,提高公交安全性、预见性、能动性、协同性和主动性,打造具有“时间可控、便捷可及、幸福可感”特征的智慧公交应用体系,进一步提升地面公交吸引力,助力“双智”城市创建、“双碳’'战略见效。
(二)阶段目标1.第一阶段(2023∙2025年)聚焦“设施智能、服务数字、运营准点”,重点加强外围各区公交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改造,建立健全行业数据汇聚标准及反哺机制,研究建立行业通用模型算法,深化公交数据应用。
到2025年,全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及建设基本完成,智慧公交建设取得系统性成果。
行业全要素数字化采集,数据汇聚标准及反哺机制愈发完善,线网优化等模型逐步成熟,公交高峰运行车速不低于15公里/时。
主城区公交运营管理实现从信息化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变,公交到站预报准确率95%以上。
五个新城公交电子站牌基本实现全覆盖,公交到站预报准确率90%以上,智能公交运营取得新突破。
2.第二阶段(2026∙2030年)聚焦“设备融合、出行一体、数据使能“,重点加强车载设备及线路的集计总成,深化模型算法对管理决策的支撑作用,促进公交与轨交的运营融合,不断丰富智能公交的应用场景。
城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策划方案一、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和目标(一)背景当前,城市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交通拥堵、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公共服务不足等。
传统的城市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实现城市的创新发展。
(二)目标1、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实现精细化管理。
2、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质量,增强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4、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
5、加强城市的安全防范能力,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智慧交通1、建设智能交通信号系统,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自动调整信号灯时间,减少交通拥堵。
2、推广智能公交系统,提供实时公交信息,方便居民出行。
3、发展智能停车系统,实现停车位的实时监测和预订。
(二)智慧能源1、建立智能能源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能源消耗情况,为节能管理提供依据。
2、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如太阳能、风能等,提高能源供应的可持续性。
(三)智慧环保1、部署环境监测传感器,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水质等环境指标。
2、建立环境污染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
(四)智慧政务1、建设一体化的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的在线办理和一站式服务。
2、推动政务数据共享,提高政府部门的协同工作效率。
(五)智慧医疗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实现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
2、推广远程医疗服务,让居民在家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
(六)智慧教育1、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提供丰富的在线教育课程。
2、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实现校园管理的智能化。
三、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支撑(一)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等设备,实现对城市各类设施和资源的感知和监测。
(二)大数据技术对海量的城市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分析和挖掘,为城市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三)云计算技术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支持智慧城市各类应用系统的运行。
(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交通管理、医疗诊断、政务服务等领域,提高智能化水平。
智慧交通初步实施方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工具的普及,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日
益突出,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智慧交通初步实施方案应运而生。
首先,我们将加强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完善,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交通管理
技术,实现对交通流量的精准监控和调度。
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对城市交通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控制、交通事故的实时监测和预警等功能,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其次,我们将推动交通工具的智能化升级,推广智能交通工具,如智能公交车、无人驾驶车辆等,提高交通工具的智能化水平,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的状况。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交通工具的监管和管理,提高交通工具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我们将建设智能交通信息平台,整合城市交通信息资源,为市民提供便
捷的交通信息查询和出行规划服务。
通过手机APP、公共显示屏等渠道,向市民
发布实时的交通信息和路况预警,引导市民选择最佳的出行路线,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最后,我们将加强对交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交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
技能水平,加强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和管理,维护交通秩序,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
综上所述,智慧交通初步实施方案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工程,需要政府、
企业和市民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智慧交通的建设和完善,才能实现城市交通的高效、安全和便捷。
希望各方能够共同合作,共同推动智慧交通的发展,为城市交通的改善和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