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藏族自治州概况[1]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4
介绍介绍海南藏族自治州作文海南藏族自治州,听起来是不是挺神秘的?一提到“海南”,大家脑袋里可能立刻就浮现出那热带海岛的画面,阳光沙滩,椰子树摇曳。
但是,等等,海南藏族自治州在哪里?这地方真的有点小小的迷离,咱们今天就来好好地聊聊它吧!说起海南藏族自治州,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海南”?没错,就是那地方,但它和我们想象中的海南还真有点不一样。
海南藏族自治州,名字里有“海南”,但它实际上位于中国的青海省,不是在海南岛上的哦。
说白了,它就像是藏在青海大山里的一个小秘密。
我第一次去海南藏族自治州是跟着几个朋友的,我们那时候简直像一群探险家。
到了那儿,空气清新得像刚刚洗过的窗户。
刚一下车,我的朋友小李就开心地说:“哇,这里竟然还有这么清新的空气!我感觉自己快要变成风中的草了。
”大家都笑了,不知道是因为小李的幽默,还是因为空气确实太好了。
海南藏族自治州的风景特别迷人,特别适合拍照。
你瞧,远处是连绵的雪山,近处则是郁郁葱葱的草原。
最让人惊艳的是这里的藏族村寨,每次路过的时候,小刘总是喜欢按下快门:“哇,这里的房子真是太有特色了!”她边拍边感叹。
其实,这些房子都是用木头和石头搭建的,非常有藏族风情,住在这里感觉像是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
除了风景,这里的藏族朋友们也非常热情。
记得有一天,我们遇到了一位藏族阿姨,她邀请我们去她家喝奶茶。
她一边用藏族语言和我们聊天,一边用她那双巧手给我们泡奶茶。
小张好奇地问:“阿姨,你这奶茶是用什么做的啊?”阿姨笑了笑,说:“当然是用我们藏族的青稞和牛奶啦,喝了以后保证让你们觉得像是刚刚在山顶跳了一圈舞!”说到吃的,海南藏族自治州的美食绝对让人垂涎欲滴。
比如这里的青稞面,简直是人间美味!我记得那天吃饭的时候,小王一边吃一边不停地说:“这青稞面真的好好吃,真想每天都来这里吃!”大家都笑了,看来这美食的诱惑力真的是无可抵挡。
还有这里的牧民生活,也是别具一格。
他们骑马放羊,过得悠闲自在。
小刘特别喜欢骑马,有一次她就跟着牧民阿叔学骑马。
青海省县级市汇总:青海省行政区划(省会:西宁市)地级市市辖区、县级市、县西宁市(辖4个市辖区、2个县、1个自治县)城中区| 城东区| 城西区| 城北区| 湟中县| 湟源县|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海东地区(辖2个县、4个自治县)平安县| 乐都县|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互助土族自治县| 化隆回族自治县| 海北藏族自治州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辖3个县、1个自治县)海晏县| 祁连县| 刚察县| 门源回族自治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辖3个县,代管1个自治县)同仁县| 尖扎县| 泽库县黄南藏族自治州(辖3个县,代管1个自治县)同仁县| 尖扎县| 泽库县|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海南藏族自治州(辖5个县。
共15个镇)共和县| 同德县| 贵德县| 兴海县| 贵南县|果洛藏族自治州(辖6个县)玛沁县| 班玛县| 甘德县| 达日县| 久治县| 玛多县玉树藏族自治州(辖6个县)玉树县| 杂多县| 称多县| 治多县| 囊谦县| 曲麻莱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辖2个县级市、3个县)德令哈市|尔木市| 乌兰县| 都兰县| 天峻县青海(总人口:562.67万人)西宁市:(总人口:222.80万人)(辖4个市辖区、2个县、1个自治县)城中区:(29.7万人)城东区:(35.97万人)城西区:(24.26万人)湟中县:(43.78万人)湟源县:(13.66万人)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43.59万人)海东地区(总人口:147万人)海东地区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海东"以位于青海湖东而得名,东部与甘肃省的天祝、永登、兰州、永靖、临夏、甘南等州(市)、县毗邻,其它三面分别与本省海北、湟中、黄南等州县接壤。
(辖2个县、4个自治县)平安县:(10.3万人)乐都县:(26万人)海东地区:(139.68万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35万人)互助土族自治县:(35.6万人)化隆回族自治县:(20.3万人)循化撒拉族自治县:(12.38万人)海北藏族自治州(总人口:25.94万人)3个县、1个自治县)海晏县:(3万人)祁连县:(5万人)刚察县:(4万人)门源回族自治县:(15万人)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总人口:万人)(辖3个县,代管1个自治县)同仁县:(万人)尖扎县:(万人)泽库县:(万人)黄南藏族自治州(总人口:21.25万人)3个县,代管1个自治县)同仁县:(8万人)尖扎县:(5万人)泽库县:(6万人)河南蒙古族自治县:(3万人)海南藏族自治州(总人口:44.17万人)5个县)共和县:(12.29万人)贵德县:(10.17万人)兴海县:(7.6万人)贵南县:(7.6万人)果洛藏族自治州(总人口:13万人)6个县)玛沁县:(4万人)班玛县:(2万人)甘德县:(2万人)达日县:(3万人)久治县:(2万人)玛多县:(1万人)玉树藏族自治州(总人口:28.31万人)6个县)玉树县:(8万人)杂多县:(4万人)称多县:(4万人)治多县:(2万人)囊谦县:(7万人)曲麻莱县:(2万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总人口:38万人)(辖2个县级市、3个县)德令哈市:(6万人)格尔木市:(10.7万人)乌兰县:(3.9万人)都兰县:(5.3万人)天峻县:(1.8万人)青海省西宁市(辖4个市辖区、2个县、1个自治县。
海南州:海南州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查报告一、农牧业资源概况海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隅,青海湖之南,境内平均海拔3200米,年均气温-4.6—7.2°C之间,年降水量250—450毫米,年蒸发量1239.9—1704毫米,平均相对湿度48—51%,无霜期44—145天,年日照时数2600—3300小时,太阳辐射性强,昼夜温差大,属高原大陆性干旱气候。
全州辖5个县36个乡镇424个行政村(牧业村77个),有藏、汉、回、土、蒙等22个民族。
全州共有农牧户7.24万户,农牧业人口33.6万,占全省农牧业人口的10%。
海南州产业结构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共有天然草场面积5411.7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5091.9万亩,占全省的12.1%;共有耕地面积140万亩(其中水浇地40.85万亩、浅山地76.5万亩、脑山地22.5万亩), 使海南州成为全省最大的农牧交错区。
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青稞、蚕豆、豌豆、马铃薯,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蔬菜等。
2012年,全州播种各类农作物14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80.23万亩、油料作物39.3万亩、蔬菜3.05万亩、其它作物17.42万亩,粮油总产16.24万吨。
牲畜存栏总量485.15万头只(其中羊 414.59万只、牛70.56万头),实现减畜62万头只;母畜比例55.1%,出栏231.79万头只,商品畜207.69万头只,出栏率、商品率分别为46.6%、41.8%;肉类总产5.3万吨,奶类总产量4.1万吨,完成农业增加值23.67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牧业增加值17.584亿元,农业增加值6.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6.5%。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128元,同比增长17%。
二、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近年来,海南州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农牧业资源开发力度,立足于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努力创造政策优势,不断推动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高产业优势,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农村集体土地调查测量技术方案青海上智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一一年十一月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农村集体土地调查测量技术方案项目承担单位(盖章):设计负责人:审核意见:主要设计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批准单位或部门(盖章):审批意见:审批人:年月日目录一、概况 (1)1、项目概况 (1)2、调查区概况 (1)2.1 海南州概况 (1)2.2共和县概况 (2)2.3 同德县概况 (3)2.4贵德县概况 (4)2.5兴海县概况 (6)2.6贵南县概况 (7)3. 项目主要任务及工作内容 (8)3.1项目任务 (8)3.2 工作内容 (8)4. 工作要求 (8)4.1 控制测量 (8)4.2 一级导线点的布设 (9)4.3地籍测绘 (9)4.4 地籍编号 (9)5. 项目工期 (9)二、资料收集及利用情况 (9)三、项目作业依据 (10)1. 法律与法规 (10)2. 行政规章 (10)3. 技术标准 (11)四、项目实施方案 (11)1.总体技术要求和成果规格 (11)1.1 调查单元 (11)1.2 调查比例尺及图形分幅 (11)1.3 数学基础 (12)1.4 采用软件 (12)1.6 计量单位及精度 (12)1.7 地籍测量方法 (12)1.8 地籍测量精度要求 (12)2. 技术路线及工艺流程 (14)2.1 技术路线 (14)2.2 技术流程 (14)2.2.1 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流程 (14)2.2.2 宅基地调查技术流程 (15)2.2.3 数据建库流程图 (16)2.2.4 准备工作 (17)2.2.4.1 制定调查计划 (17)2.2.4.2 资料收集与整理 (17)2.2.4.3 表册及器材准备 (17)2.2.4.4 调查范围确定 (18)2.2.4.5 试点和人员培训 (18)2.2.5 集体所有权调查 (18)2.2.5.1权属调查 (18)2.2.5.2宗地图输出 (19)2.2.6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调查 (19)2.2.6.1权属调查 (19)(1)权属调查的任务 (19)(2) 界线调查 (19)(3) 权属调查的步骤 (19)2.2.6.2 地籍测量 (22)(1) 内容 (22)(2) 任务 (22)(3) GPS控制网布设 (22)(4) GPS网观测、平差 (22)(5) 地籍碎部测量 (24)(6) 宅基地地籍图绘制 (24)(7) 宅基地宗地图绘制 (26)(9) 统计汇总 (28)(10) 提交工作成果 (29)3、成果提交 (29)(1) 纸质成果 (29)(2) 数据成果 (30)五、项目组织实施方案 (30)1. 项目管理组织 (30)1.1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30)1.2职责及人员构成 (31)2.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 (32)2.1 质量方针目标 (32)2.2 质量控制方法 (33)2.3 质量控制流程 (33)2.4 质量控制程序 (35)3.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 (42)3.1项目总工期 (42)3.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42)4. 项目质量保障措施 (43)4.1 影响项目进度因素 (43)4.2项目进度控制 (44)4.3项目实施措施 (45)4.4质量控制措施 (47)六、确保安全生产的组织措施 (57)1.安全生产组织管理机构 (57)2.安全生产制度 (57)3.安全生产措施 (58)4.安全事故应急处理 (59)七、冬季和雨季施工措施 (60)1. 冬季施工措施 (60)2. 雨季施工措施 (61)八、附件 (61)附件1指界通知书 (61)附件2指界委托书 (62)附件3违约缺席定界通知书 (63)一、概况1、项目概况为了建立健全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开展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调查,是依法保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手段。
海南藏族自治州
海南藏族自治州,是青海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总面积4.6万平方公里,辖共和、贵德、贵南、同德、兴海5县和龙羊峡行委,共有41个乡镇,自治州政府驻共和县。
海南州位于著名的青海湖之南,故名海南,是青藏高原的东门户,素有“海藏通衢”之称。
海南州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区。
其特征是大气稀薄,干旱少雨,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气候温凉寒冷,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凉爽,秋季阴湿多雨,冬季漫长干燥。
全年平均气温在4℃左右,以温凉寒冷气候为主。
境内地形以山地为主,四围环山,盆地居中,高原丘陵和河谷台地相间其中,地势起伏较大,复杂多样。
海南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最高海拔5305米,最低海拔2168米。
2009年12月底,海南有民族21个,总人口为449240人,其中藏族人口282815人,占总人口的62.95%;汉族124196人,占总人口的27.65%。
2013年海南地区生产总值117.12亿元,比上年增长9.0%。
海南州主要旅游景点有:“草原门户”和“百海屏风”,是青藏高原农牧区的天然分界线。
夏天,日月山东、西两面的景色截然不同,故有“过了日月山,又是一重天”之说。
青海湖,面积为4,6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9米,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和内陆湖。
倒淌河,月山西行10公里,有一条“天下江河皆东去,唯有此水向西流”的小河就是倒淌河,其河畔建有倒淌河小镇,不仅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且地处青藏公路的要塞,其附近有黑城子、察汉城等古迹。
原始森林,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丰富,而且山清水秀,是待开发的旅游地。
海南藏族自治州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持续下行的增长压力,州委、州政府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创特提质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化解各类不利因素,使经济保持平稳增长、转型加快、民生改善的新态势。
一、综合年末全州常住人口46.8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43万人。
全年人口出生率13.12‰,比上年下降0.78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3.65‰,下降0.45个千分点。
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9.47‰,下降0.33个千分点。
全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152.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2.42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76.87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43.39亿元,增长9.0%。
三次产业结构为21︰50︰29。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2754元,增长6.9%。
图1 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全年全州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774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
全年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70479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37亿元。
省定监测点共和地区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6%。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水平下降0.7%,商品零售价格水平上涨0.4%。
图2 2016年共和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表1 2016年共和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单位:%全年全州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96亿元,比上年增长3.4%。
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34亿元,增长(同口径)22.0%。
税收收入5.82亿元,增长2.1%;非税收入4.52亿元,增长63.0%。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94.69亿元,下降5.1 %。
其中: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11.42亿元,教育支出14.54亿元,医疗卫生支出8.53亿元,住房保障支出4.52亿元。
二、种植业和畜牧业全年全州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47.16万亩,比上年减少2.95万亩,下降2.0%。
青海省概况青海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历史沿革(青海省1949年以后区划沿革)地图西宁市海东地区海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西宁市:城东区城中区城西区城北区湟中县湟源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海东地区:平安县乐都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海北州:海晏县祁连县刚察县门源回族自治县黄南州:同仁县尖扎县泽库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海南州:共和县同德县贵德县兴海县贵南县果洛州:玛沁县班玛县甘德县达日县久治县玛多县玉树州:玉树县杂多县称多县治多县囊谦县曲麻莱县海西州:德令哈市格尔木市乌兰县都兰县天峻县冷湖行委大柴旦行委茫崖行委青海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2007年)青海省概况【位置面积】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中部,青藏高原东部。
东部和北部与甘肃省相接,西南部毗连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邻接四川省,西北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邻。
地理坐标东经89°20′-103°05′,北纬31°40′-39°15′。
东西跨1200千米,南北纵贯800千米,总面积72.2万平方千米,约占中国总面积的7.5%,居全国第四位。
【人口民族】2000年全省总人口人口518万人。
2004末全省总人口538.6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7.51万人。
全省共有55个民族成份。
在青海世居的少数民族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
其中土族、撒拉族是全国唯一在青海特有的少数民族。
2002年底,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共2405130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45.5%;少数民族人口及其占全省人口的比例分别是:藏族1157105人、21.89%;回族839945人、15.89%;土族203511人、3.85%;撒拉族97791人、1.85%;蒙古族90391人、1.71%;其它少数民族16915人、0.32%。
【地形气候】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全省均属高原范围之内,全省平均海拔3000多米,最高点为6860米,最低点为1650米。
2021版海南省基本省情知识一、海南概览海南省简称“琼”,位于中国最南端。
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隔北部湾与越南相对,东面和南面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为邻。
省内的三沙市是中国地理位置最南、总面积最大(含海域面积)、陆地面积最小且人口最少的地级区划。
海南别称琼崖、琼州,西元前 110 年,中央政府在海南岛设置珠崖郡、儋耳郡,属交州刺史管辖,标志着海南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1988 年 4 月,海南从广东省划出,独立建省,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正式成立。
海南经济特区是中国最大的,也是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
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省。
全省陆地(主要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 3.54 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 200 万平方公里。
海南岛地处北纬 18°10’~20°10’,东经 108°37’~111°03’,岛屿轮廓形似一个椭圆形大雪梨,长轴呈东北至西南向,长约 290 公里,西北至东南宽约 180 公里,面积 3.39万平方公里,是国内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
海岸线总长 1823 公里,有大小港湾 68 个,周围负 5 米至负 10 米的等深地区达 2330.55 平方公里,相当于陆地面积的 6.8%。
海南岛北与广东雷州半岛相隔的琼州海峡宽约 18 海里,是海南岛与大陆之间的“海上走廊”,也是北部湾与南海之间的海运通道。
从岛北的海口市至越南的海防市约 220 海里,从岛南的三亚港至菲律宾的马尼拉港航程约 650 海里。
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在海南岛东南面约 300 海里的南海海面上。
中沙群岛大部分淹没于水下,仅黄岩岛露出水面。
西沙群岛有岛屿 22 座,陆地面积 8 平方公里,其中永兴岛最大(2.13 平方公里)。
南沙群岛位于南海的南部,是分布最广和暗礁、暗沙、暗滩最多的一组群岛,陆地面积仅 2 平方公里,其中曾母暗沙是中国最南端的领土。
海西州概况历史文化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西部,南通西藏,北达甘肃,西出新疆,东临本省海北、海南藏族自治州,是青甘新藏四省区交往的中心地带,更因扼内地进出西藏之咽喉,在稳藏援藏方面作用突出,是巩固祖国西南边防的后勤保障基地,战略地位重要。
海西古为西羌地,东晋后期、隋和唐时,先后为吐谷浑和吐蕃政权所控制。
明初东蒙古诸部进入,明末为西蒙古和硕特部所统治。
作为“丝绸之路”辅道,这里曾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国家重点文化保护单位都兰热水吐蕃古墓群和诺木洪塔里他里哈文化遗址,是海西悠久历史和先民优秀文化的见证,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地理海西州域主体为中国四大盆地之一的柴达木盆地,北靠阿尔金山、祁连山,南依昆仑山。
东西长约837公里,南北宽约486公里,总面积30.09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1.7%。
州内大部分地区在海拔3000 米上下,最高点是昆仑山的布喀达板峰,海拔7720米;最低点位于c察尔汗的达布逊和霍布逊湖区,海拔2675米。
全州年平均气温为-5.6C-5.2C度,年平均降水量16.7—487.7毫米。
年平均蒸发量1353.9—3526.1毫米,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
行政区划海西州现辖三县两市三个行政委员会,分别是德令哈市、格尔木市、都兰县、乌兰县、天峻县、大柴旦行政委员会、冷湖行政委员会、茫崖行政委员会。
东部三县一市基本为农牧区,西部一市三行委为工矿区。
自治州首府德令哈市。
民族概况海西州总人口41万人,有汉、蒙古、藏、回、土、撒拉等29个民族;其中蒙古族、藏族为主体少数民族,人口分别是2.48万和3.83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6.05%和9.34%。
州域大部分地区少有人烟,平均每平方公里1.31人。
矿产资源海西矿产资源富集,州域主体柴达木盆地素有“聚宝盆”的美称。
全州现已发现矿产86种,产地1050处,探明储量的矿产57种,矿产地281处,其中大型矿床72处,中型矿床61处。
中国行政区之最,你知道几个?一、国土面积最大的省:海南省海南省:省政府驻海口市,海南省是中国国土面积(陆地面积加海洋面积)第一大省,其中陆地面积3.54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超过200万平方公里,海南省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1988年海南建省并成立海南经济特区,是中国最大的省级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
现辖海口市、三亚市、三沙市、儋州市4个地级市,直管五指山市、文昌市、琼海市、万宁市、东方市5个县级市,定安县、屯昌县、澄迈县、临高县4个县,白沙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6个自治县。
二、陆地面积最大的省:青海省青海省:省政府驻西宁市,面积72.1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
新疆面积16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但就论省而言,青海为最大。
境内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是长江、黄河之源头所在地,拥有四大盆地之一的柴达木盆地和最大的湖——青海湖。
现辖西宁市、海东市2个地级市和玉树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6个自治州。
三、国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三沙市三沙市:属海南省,市政府驻西沙永兴岛,陆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地理位置最南、国土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地级市,也是继浙江省舟山市之后第二个以群岛设市的地级行政区。
2007年海南省文昌市市委宣传部政府官员在接受电话访问时称,将设立正式的县级三沙市。
后因越南等地发生抗议活动,中国并未宣布成立三沙市。
2012年正式撤销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建立地级三沙市,政府驻西沙永兴岛,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海域。
四、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呼伦贝尔市呼伦贝尔市,属内蒙古自治区,市政府驻海拉尔区,总面积26.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之和,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市。
海南藏族自治州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市场需求持续走弱的不利局面,州委、州政府准确研判,积极作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抓好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针对全州经济发展实际,实施一系列改革政策和配套措施,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
全年全州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一、综合人口:年末全州常住人口45.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47万人。
全年人口出生率13.95‰,比上年提高0.69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3.64‰,下降0.17个千分点。
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10.31‰,提高0.86个千分点。
经济总量: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30.7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1.12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64.84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34.76亿元,增长9.9%。
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12.1%、60.7%和27.2%,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3、6.4和2.8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为24︰50︰26。
图1 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财政:全年财政收入12.08亿元,比上年增长3.5%。
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08亿元,增长29.5%;中央两税收入2.92亿元,下降19.6%。
实现增值税0.51亿元,企业所得税0.51亿元,个人所得税0.11亿元,分别下降16.6%、增长86.0%和30.2%。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5.87亿元,增长21.0%。
其中: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9.7亿元,教育支出13.49亿元,医疗卫生支出7.49亿元,住房保障支出7.92亿元。
物价:省定监测点共和地区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7%。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水平上涨1.5%,商品零售价格水平上涨2.0%。
图2 2014年共和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表1 2014年共和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单位:% 指标名称涨跌幅度居民消费价格 2.7食品 4.4其中:粮食 5.6肉禽及其制品0.9蛋 5.6菜0.5烟酒-0.4衣着 1.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5交通和通信 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6.2居住0.5就业:年末全州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79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
海南州灾害性天气特征分析及防灾减灾对策作者:苏芬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8年第01期摘要利用青海省海南州1961—2010年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该州多发的干旱、连阴雨、极端高温与极端低温等灾害性天气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积极开展人影天气作业并组建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加大灾害防范力度,建立健全灾害防御保障体系等措施,以期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灾害;干旱;连阴雨;海南州中图分类号:S4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18.03.064在全球气温快速升高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现象更是多发,不仅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还严重威胁了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
据相关数据统计,1970—2012年期间,全球一共出现干旱、高温、暴雨等灾害性天气8 835次,累计造成194万人死亡,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4万亿美元。
尤其是近些年来,干旱、高温、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明显增加,灾害性天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针对海南州多发的干旱、连阴雨、极端高温等灾害性天气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灾减灾对策,对于科学防灾减灾、促进海南州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区域概况海南州地处青海东部地区,位于东经98°55′~105°50′、北纬34°38′~37°10′,东部连接海东地区与黄南藏族自治州,南部临近果洛藏族自治州,西部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相互接壤,北部与海北藏族自治州隔湖相望。
境内地形复杂多样,且以山地为主[1]。
海南州属于较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该州年平均温度为1.8~7.6 ℃,年平均降水量253~418 mm,年平均日照时间2 665.8~2 913.1 h,气候表现出光温充足、雨量充沛等特点。
受到该地区气候与地形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该地区干旱、高温、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现象多发[2]。
青海藏区资料:汇总资料:1、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北州位于青海省境东北部,北与甘肃省毗邻。
地理坐标是东经98°05′-102°41′,北纬36°44′-39°05′。
东南与西宁市的大通县、海东地区的互助、湟中、湟源县接壤;西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大治州的天峻县毗连;南与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县隔湖相望;东北与甘肃省的天祝、山丹、民乐、永昌、张掖、肃南等市、县毗邻。
州府驻海晏县西海镇,距省会西宁市103千米。
东西长413千米,南北宽261千米,面积3.47万平方千米。
2003年全州总人口为27万人。
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藏、蒙古、土等少数民族。
其中回族约占总人口的1/4,藏族约占总人口的1/5。
自治州人民政府驻:海晏县西海镇。
邮编:812200。
代码:632200。
区号:0970。
拼音:Haibei Zangzu Zizhizhou。
2、黄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地处九曲黄河第一弯,东南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碌曲县、玛曲县和本省果洛州玛沁县为邻,西北与本省海南州同德县、贵德县和海东地区的化隆、循化县接壤。
自治州成立于1953年12月22日,辖同仁县、尖扎县、泽库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有28个乡和7个镇。
全州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2.63%。
总人口21.25万人,有藏、蒙古、汉、回、土、撒拉、保安等15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2.19%,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65.94%,蒙古族占总人口的13.51%,汉族占总人口的7.93%,回族占总人口的7.86 %,土族占总人口的4.6%,撒拉族占总人口的0.28%。
州府所在地隆务镇距省会西宁市182公里。
邮政编码:811300,电话区号:0973 。
3、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编辑本段]区域概况位置: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隅,位于著名的青海湖之南,故名海南,是青藏高原的东门户,素有“海藏通衢”之称。
介绍介绍海南藏族自治州作文《海南藏族自治州:一个独特而迷人的地方》一提到海南藏族自治州,很多人可能会先入为主地想到那个海边的海南。
但我要介绍的这个海南藏族自治州,可没有大海,有的是无尽的高原风光和独特的藏族风情。
我第一次到海南藏族自治州的时候,那可真是状况百出。
从西宁出发,一路上我都在猜测即将到达的地方到底啥样。
车子渐渐驶入自治州境内,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大片大片翠绿的草原,那草就像是有人精心铺过的绿毯子,厚厚的。
我心想,这地方肯定特别适合牛羊生长。
果不其然,没多会儿就看到一群牦牛在悠闲地吃草,它们身上的毛看起来就像是一件件厚厚的棕色大衣。
那些牦牛可有意思了,有的在专心致志地啃草,有的站着一动也不动,像是在思考牛生呢。
还有几头小牛在互相顶着玩,那调皮的样子就像小孩子嬉戏。
这地方的天特别蓝,蓝得就像有人拿蓝色颜料涂过一样,云就像棉花糖似的,一朵朵飘在空中。
我看到一个藏族牧民大爷骑着马,马鬃在风中飘扬。
我激动得想要去骑马,就凑过去跟大爷比划,想表达我想骑会儿马的想法。
大爷虽然汉语不太好,但特别热情,叽里咕噜说了几句藏语,然后就笑着把我拉上了马。
他在前面牵着马慢慢走,我坐在马背上,一开始特别紧张,生怕掉下去。
那马走路一颠一颠的,我感觉自己随时会被颠飞。
不过后来慢慢适应了,觉得可好玩了。
沿途的藏族建筑也特别吸引我。
那些房子都是有着独特的风格,白色的墙,周围会有彩色的幡,在风中摆动。
我路过一个小村落,看到一个阿妈在门口做酥油茶。
她用一个特制的工具不停地搅拌着,那熟练的动作就像在进行一场独特的表演。
我好奇地凑过去看,阿妈就给我盛了一碗尝尝。
哇,酥油茶第一口喝下去有点怪,但多喝几口就觉得味道很特别,醇厚香浓。
这里的夜晚是宁静而神秘的。
星星多得数不清,像是撒在天幕上的钻石。
我躺在草原上,以天为被以地为席,这种感觉好极了。
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汽车的喇叭声,只有偶尔传来的狗叫声和远处牛羊的低鸣声。
这就是海南藏族自治州,一个充满惊喜和魅力的地方,有着治愈人心的美景、热情的人民和独特的风俗习惯。
海南藏族自治州概况
海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隅,因地处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之南而得名,是青藏高原的东门户,也是通往西藏和青海南部地区的交通要冲。
自治州于1953年建政,辖共和、贵德、贵南、同德、兴海5个县,21个乡,15个镇,422个村委会,43个居委会。
全州总面积4.45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200米。
2011年底,全州总人口达44.60万人,有藏、汉、回、土、蒙古等28个民族,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65.09%。
自治州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区位优势明显。
自治州地处青海牧区与东部农业区的连接地带,居于“三江源”生态保护区和“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的腹心区域,青藏、青康、西久三条国省道公路干线横贯全境,地处全省的中心位置,成为青海西南部藏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枢纽之一。
由于地理位置重要、交通条件便利、藏族人口比重较大,在青海藏区的影响举足轻重,对维护青海乃至整个藏区的社会政治稳定,增强民族团结意义深远。
生态地位重要。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横贯境内五县20个乡镇,流长411公里。
境内拥有黄河一级支流101条,输入黄河的水量占流域总径流量的19%。
全州划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达12%,境内有青海湖、众多的湿地和广阔的草原、森林、灌丛等原生植被,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系和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
延的天然屏障,对维护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影响。
自然资源丰富。
自治州拥有农牧、矿产、水电、旅游、药材五大优势资源,经济增长有着很大潜力和空间。
拥有各类草场5069.95万亩,存栏各类牲畜506.03万头(只),占全省牲畜总量的五分之一,是全省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
境内矿藏资源丰富,已探明的主要矿种有铜、铅、锌、白钨、金、大理石等29种,其中铜、铅、锌的探明资源储量分别为108万吨、17万吨、
35万吨。
境内黄河干流的水能蕴藏量达994万千瓦,可规划开发16座梯级电站,装机容量900多万千瓦,占全省黄河水电全部装机总量的51%,是黄河水电资源的“富矿区”。
由于地域辽阔、日照充足,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风能、光能资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土地面积约1168平方公里,太阳能发电理论蕴藏量达3270万千瓦,理论发电量达754.1亿千瓦时;风能理论总装机容量为135万千瓦。
负有盛名的贵德扎仓温泉、兴海温泉,地热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高原大陆性气候和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物种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盛产冬虫夏草、甘草、雪莲、大黄、麻黄草等20余种名贵中藏药材;野生动物资源有名贵药材的白唇鹿、马鹿、麝、野牦牛;猞猁、水獭,斑头雁、百灵、雪鸡等,均具有较高的研究开发利用价值。
旅游资源优势明显,历史上“羌中道”、“丝绸之路”、“河南古道”、“唐蕃古道”都曾越境而过;位居全国五大湖泊之首的高原明珠——青海湖、贵德黄河风情旅游区,旅游业开发的成本低、潜力大;雄浑神奇的高原自然风光、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县域特色显著。
草原明珠──共和县,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全县共辖7个乡、4个镇、99个村委会、14个居委会,土地总面积17209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5.8℃,年降水总量328.8MM,平均海拔2866米,总人口12.60万人。
自治州首府恰卜恰镇距省会西宁市142公里,海拔2800米。
全县拥有各类草场1876.16万亩,存栏各类牲畜162.66万头(只)。
境内草原门户—日月山、屋脊宝鉴—青海湖、黄河明珠—龙羊峡水电站、吐谷浑古都—伏俟城、唐蕃古道必经之路—倒淌河都是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高原江南──贵德县,是黄河上游建县最早,历史最悠久的文化古城。
全县共辖3个乡、4个镇、119个村委会、8个居委会,总面积3504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8.8℃,年降水总量238.6MM,平均海拔2287米,总人口10.12万人。
拥有各类草场425.05万亩,存栏各类牲畜43.79万头(只)。
全境自然环境十分优美,河谷川水地区林木葱郁、阡陌纵横,盛产瓜果,既有高原的雄浑与博大,又有江南的灵秀与恬静,被评
为“中国十大生态休闲基地”。
九曲黄河中贯贵德而过,流程76.8公里。
贵德背靠青南地区,面向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距省会西宁市114公里,距州府158公里,是通往青南地区西久公路要道上的重要驿站之一。
“天下黄河贵德清”饮誉在外,“西宁后花园”坐实省内。
歌舞之乡──贵南县,全县辖4个乡、2个镇、75个村委会、8个居委会,总面积6650平方公里。
年平均气温3.3℃,年降水总量402.3MM,平均海拔3200米,总人口7.75万人。
距省会西宁市302公里,距州府157公里。
有广阔的土地、丰富的畜牧业和水电及中药材资源。
拥有各类草场756.6万亩,存栏各类牲畜92.87万头(只)。
木格滩被纳入“三江源”生态保护区后,进一步完善草产业发展规划,加大优质牧草种植和推广力度,草产业发展走在全省六州牧区前列,为全州乃至全省发展牛羊育肥业、奶产业提供了充足的饲草资源。
该县组建了许多以藏族青年为主的文艺队,歌舞风格独特,多次赴省内外参加民俗风情演出,受到普遍欢迎。
矿产宝地──兴海县,位于自治州西南部,“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
全县共辖4个乡、3个镇、57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总面积12182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7.1℃,年总降水总量417.7MM,平均海拔3400米,总人口7.68万人。
距省会西宁市270公里,距州府128公里。
拥有各类草场1512.06万亩,存栏各类牲畜113.17万头(只)。
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31个重点找矿县和全省10个重点资源开发县之一,现已探明储藏的潜在价值约300亿元,是海南州乃至青海省的富矿区,素有“高原宝地”之称。
蕴藏着丰富的水电资源,是海南州重要的水电开发基地,黄河干流域可供开发总装机354万千瓦的3座电站。
中藏药材30余种,是冬虫夏草主产区之一,年产量达1万公斤左右。
宗日圣地──同德县,地处海南、黄南和果洛三个藏族自治州的交汇地带。
全县共辖3个乡、2个镇、72个村委会、6个居委会,总面积5001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1.5℃,年总降水总量425.2MM,平均海拔3200米,总人口6.45万人。
距省会西宁市283公里,距州府256公里。
拥有各类草场500.08万亩,存栏各类牲畜93.54万头(只)。
黄河在
县境内流长206公里,2004年被国家列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涉及2乡镇25个行政村2886户15873人,总面积188.16万亩。
具有较为丰富的牧农、矿产、水电、森林、野生动植物和旅游资源,更是宗日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熠熠生辉的古老文明散发着绚丽光彩。
2012年,全州上下要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工作总要求,时时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进取意识,层层注重完善思路、创新举措、改善民生,人人坚定发展信心、团结拼搏、奋力争先。
通过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不断开创跨越发展和和谐稳定的新局面,争创一流业绩,喜迎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海南州食品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汇编》目录
1、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
2、海南州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联合制度
3、海南州农资经营管理制度
4、海南州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制度
5、海南州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
6、海南州非法食品添加物和不合格添加剂快速追查溯源制度
7、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8、海南州农资商品质量抽检制度
9、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