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周易》到底诠释了哪些精神

《周易》到底诠释了哪些精神

《周易》到底诠释了哪些精神
《周易》到底诠释了哪些精神

《周易》到底诠释了哪些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在《周易》成语中均有着生动地表现。 具体表现 在哪里?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语出《周易》“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中的“自强不息”这条成语,就是对这种精 神的经典概括。 《周易》成语中,从不同方面强调这种进取精神的还有 “ 朝乾夕惕 ”“持之以恒”“革故鼎新”等。勤劳是中华民族 进取精神中最突出的一个表现。 中华民族素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 盘古开天辟地、 神农遍尝 百草、 虞舜勤劳躬耕等古代的神话、 传说, 就突出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品格。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勤劳,就不会创造出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由《周易 ・乾》“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一语而浓缩成的 “朝乾夕惕”这条成语,就是强调勤勉谨慎的。 “持之以恒”这条成语出自《周易・家人》“君子 以言有物而行有恒”,这也是中华民族进取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面对各种坎坷磨难, 却从来没有停止过 对民族进步和发展的追求。可以说,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品格, 才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了顽强的生命力。 《周易・杂》中有“革,去故也;鼎,取新也”的记载, 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革故鼎新”这个成语。 这是对中华民族除旧布新发展观念的准确概括, 它是中华民族进取精神的又 一重要内容,是我们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 宽容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 语出 《周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的“厚德 载物”这条成语,就是对这种精神的经典概括。 它要求一个人像大地那样厚实宽广,像大地承载万物、生长万物那样,在为 人处世方面心胸开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周易》成语中,提倡这种宽容精神的还有“殊途同归”。《周
1/6

易・系辞下》有“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记载,后 形成了“殊途同归”这个成语。 现在我们使用这条成语,一般是指“走不同的道路而到达同一个目的 地,比喻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得到相同的结果”,但其语源却是提倡不 同派别、不同类型的思想相互渗透、彼此交融,从而在共同的目标下实现有机的 融合,实际表现的是宽容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强烈的兼容意识。 “同心协力”的团结精神 中华民族一向对团结统一有着深刻的认识,自古就有“和则一,一则 多力, 多力则强, 强则胜物”和“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的思想,认为只要内部和谐团结,上下齐心合力,力量就会增大,就能无往而不 胜。 《周易・系辞上》有“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 兰”之语,这段话后来形成了两条成语: 一条是“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意思是说两个人一条心,力量 很大,好像锋利的刀剑能斩断铜铁; 一条是“金兰之友”, 用来形容交情非常深厚的朋友。 两条成语 均是强调团结的力量。 “信及豚鱼”的诚信精神 “诚信”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其内涵就是 “诚实守信”。中华民族是崇尚诚信的民族,在求生存、求发展的历 史过程中,视诚信为做人、立业和处世之本。 《周易・乾》中有“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 其诚,所以居业也”。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修辞立诚”这条 成语,就是告诫人们要注重文化教养,做到立身诚实。 《周易》 成语中突出表现“诚信”内容的还有两条: 一条是由 《周 易・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一语提取出来的“ 信及豚鱼”,意思是对小猪和鱼这样微贱的东西也讲信用,形容非常讲信 用; 另一条是由 《周易・乾》 中的“闲邪存其诚”一语浓缩而 成的“闲邪存诚”,意思是防范邪恶,存其真诚。 “卑以自牧”的谦虚精神 “谦虚”是中华民族大力提倡的美德之一, 《周易》六十四卦中 的“谦卦”,便是专门论述人应该具备谦虚美德的,其卦辞“ 谦:亨,君子有终”,则表明谦道美善可行。 《周易》成语中涉及到谦虚美德的主要有“谦谦君子”“
2/6

卑以自牧”“谦尊而光”“大而能谦”等。 《周易・谦》中有“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象》 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的记载,后形成了“谦谦君子” 和“卑以自牧”这两条成语。 “谦谦君子”当初是指非常谦虚、 非常有修养的人。 后来语义发 生了变化,才用来指那些故作谦虚而实际虚伪的人。“卑以自牧” 则是要求保持谦虚的态度,提高自身的修养。 “谦尊而光”也出自《周易・谦》。《周易・谦》 云:“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孔颖达疏:“尊者有谦而更 光明盛大,卑谦而不可逾越。”意思是尊者谦虚而更显示其美德。 出自 《周易・序》 “有大者, 不可以盈, 有大而能谦必豫” 一语中的“大而能谦”这条成语,后用来指既有一定的知识、名望、 地位或财产等,又能够谦虚待人的人。
3/6

4/6

5/6

6/6

现代易学文化纲要

现代易学文化纲要 丘亮辉 提要 易学是中华文化的大根大本、渊远流长。古有夏易连山、商易归藏、周易经传、历代易学有象、数、义、理各派,当代自觉或不自觉地都在建设现代易学文化。本文对现代易学的发展、特性、内涵和创新之路,提出的意见,可以看作现代易学的初步纲要。 关键词:周易现代易学纲要 Abstract Establishing a modern I - Ching I –Ching is the found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fter ancient Lianshan of Xia Dynang,Guizang of Shang Dynasty, Jingzhuan of Zhou Dynasty and all previous dynasties, I –Ching developed different academic system, for example Xiang,Shu,Yi and Li.We consciously and unconsciously establish and develop modem I–Ching in present age.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opinion of characteristic, content and innovation of modern I - Ching. It is the preliminary summary of modem I - Ching Key words: I – Ching Modem I - Ching, Summary 易学是中华文化的根本、渊远流长。古有夏易连山、商易归藏、周易经传、历代易学有象、数、义、理各派。易学文化延续几千年之久,对中国、东亚乃至世界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现代易学是对古代易学的继承和发展,有自己的发展历程和显著的特征,而且是历代社会所需要并且为社会服务的文化。目前处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易学顺应时代潮流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化形态,反对一切不符合科学精神和现代人文理念的内容。因此,带有愚昧和迷信内容的旧易学,在现代社会是没有出路的。 在易学文化领域反对愚昧和迷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用科学的精神和现代人文理念去研究易学,厘清其精华和糟粕,继承和创造现代易学文化,为建设当代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现代易学是历史上没有先例的创新,要有创新和探索的精神,在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中,要允许出错甚至失败,要营造百花齐放的环境,通过百家争鸣的方法,促进现代易学文化的成长。现代的易学工作者不管自觉与否都为现代易学作贡献,贵在自觉地、全面地、有组织地团结易学界、科学界、人文界的有识之士,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本文仅就现代易学的发展、特性、内涵和创新之路,提出初步的意见,以便引起学界的讨论,推进现代易学的研究。 一、现代易学的发展 现代易学为推翻帝制以降的易学。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事实,今天倡导现代易学研究的自觉性,意在适应当代社会的文化需要。在中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现代易学是在摸索中发展的,有漫长的、曲折的发展历程。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顾颉刚、李镜池、郭沫若、钱玄同、余永梁等学术界开展了关于《周易》作者和成书年代问题的大讨论,意在否定传统的说法,认为《周易》非伏羲、文王所作,《易传》非孔子所作,从而掀起了现代易学的第一个高潮。 朱谦之的《周易哲学》(1926年)最早以“宇宙观”、“人生观”、“伦理学”、“知识论”说《易》,将西方哲学融人易理,把现代易学从传统儒家哲学向现代哲学发展。 郭沫若在20年代末最早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探讨《周易》。他的《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一文中认为,《周易》的根本观念是阴阳两性的对立,宇宙充满了这些矛

浅谈周易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 12 —20 13 学年第 2 学期) 课号:054TSCAH0 课程名称:《周易》导读改卷教师: 学号:106090010 姓名:孙培军得分: 易经与哲学 摘要:《周易》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儒家经典,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几千年来,《周易》以其外在的魅力,以及博大精深的内涵,吸引着人们在各个领域对其进行研究和应用,形成了庞大的易学研究体系,尤其对《易经》中关于中国哲学的理解。《周易》在最早的时候确实是用来卜筮,但用《周易》来占卜并不能随便,所谓“卜以解疑,不疑何卜?”《周易》的作用也并不是让碌碌无为之人无须做任何事只凭算命便能得到什么,而是当人在进退两难之时为人们稍做判断。人们同时也在判断中寻求着《易经》中的哲学思想。本文就对易经中蕴含的哲学思想进行分析,从哲学的辩证法出发进行阐释易经中所体现的深刻思想内核。 关键词:易经哲学思想宇宙观唯物观发展观人生观 《易经》作为一部古老的经典著作,从表面看是一部占卜、预测之书,但是,从卦序、卦名、卦象、卦辞、爻序、爻辞、爻象、断辞以及其推演过程等方面分析,其中包含着中国传统道德哲学所有思想和原理。它早于老子、孔子而成书,成为老子、孔子哲学思想的源头活水。 哲学概念是对事物本质的最高概括,其内涵最小,外延最大。《易经》中乾卦说明了事物由浅到深的发展过程。初九爻:“潜龙勿用”,潜在水里的龙自然是未成气候。“飞龙在天”才是事物发展的成熟时机。如果过于狂妄自大,必乐极生悲,正是“亢龙有悔”。又如《彖传》中:“‘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说明了“得道多助”的道理,有民心才能王天下。《周易》以“神道设教”,接过一般民众都迷信的筮法,装进自然哲学和社会哲学的内容。将卜筮与哲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对哲学不感兴趣的民众也易于接受。正如《春秋》的“微言大义”一样,《易》学中也包括许多看似浅显,但内涵十分丰富与深刻的哲学道理。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周易》之正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精神。细读这两句话,会发现这其中有可贵的涵义存在。如今,中华民族的子孙仍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规勉着自己,鞭策着自己。由此可见,《周易》中的哲学精神对人本身的教化作用之大。又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易》,对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帮助。孔子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易经与人生

感悟《易经与人生》 摘要: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对于已经距我们数千年之久的古代文化书籍,以及里面所包含的自然哲学、伦理实践和对人生的看法态度,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在这个世界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但精神方面却缺乏食量的时候,易经更具有引导作用,就像航行在大海中航船的灯塔一样,在迷失的时候能够找回自己的方向。在《易经与人生》这门课程学习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对《易经》这门深奥哲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课程中,老师讲解的几项基本的卦象,也使得我对人生和哲学有了一定的了解。 关键词:易经乾卦坤卦 据说,易经是由伏羲氏和周文王姬昌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先有伏羲氏做先天八卦图,后周文王姬昌被囚七年,闲来无事在前人基础上推演出后天八卦图。从本质上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的书籍,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了这些预测规律理论的书。以现在的角度看,这很有迷信的成分,但是,站在历史的角度,占卜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了奠基和促进作用,而易经更是对后来各种文化、经籍、言行等等起了很大的影响作用。无论是儒家、道家等远古时期的百家争鸣,还是到明朝时期创立的心学,乃至民国创立现在很流行的厚黑学,在它们的立言中都能找到易经的根源,也因此,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成为古代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易经本质就是用来占卜的书,但是社会中的很多人却打着易经的旗号招摇撞骗,像什么算命测字看风水。我认为,学习易经能够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能够预测到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但是这要求学习者本身的学习修养,这么深奥的哲学思想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就能够看透看穿的,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看透所有人的未来。易经,给有学问的人带来的是人生的境界与追求,给迷信的人

周易的管理思想

周易的管理智慧 摘要:周易管理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哲学思想。在管理主 体上,它肯定了“人”是管理的主体,无论是管理者还是管理对象,都应该是“以人为本”; 在管理方法上,它重视变通的思想,强调创新进取;在管理目的上,它主要强调的是社会 内部的整体和谐。周易管理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周易;管理;思想 伏羲画八卦,为我国文字的雏形;文王演周易,是我国文化的开端。《周易》这部我国最古老的经典,自古以来就被推崇备至,尊为“群经之首”。从现代管理的观点看,《周易》管理思想是一种与科学管理交相辉映的人文管理。其中所蕴含的管理思想观念,在今天看来,仍不失为借鉴意义。本文就《周易》管理观作一探讨。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择定一个历史片段中的“人”,作为研究单元,他绝非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个人”,而是在社会联系中取得了自己的意义:从血缘上讲,他是人类进化的结晶;从文化上讲,他是对社会文化要素和意义世界的继承;从生存支撑上讲,他的存在不可能将自我与社会割裂。所以,管理实践是属人的实践,而人的意义也在社会管理实践中得以实现。 尽管周易世界中肯定天对于人的主宰,如“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大有》之上九爻辞),但周易经传中皆有大量记录人事、肯定认为的记录,这些记录事实上是对易前人类社会生活经验的总结,并且通过“概率”来实现对未来的预测,其中依然存在巫术或神学的影响,但可以看出人与“神”之间的斗争,如“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蒙》之初六爻),将人的地位置放于天命之上,这无疑是历史的进步。占卜作为人类对未知命运的一种想象,在周易中已很少看到将自己的命运完全“托付”给神的记载了,并且从龟占到蓍占,这个过程就意味着人从神的手中夺取自己的命运主动权。“占卜,作为巫术自其出现以来就存在着矛盾。一方面,它代表着神的力量,传达着神的旨意,把握着人的命运,指挥着人的行动。从这一角度看,占卜巫术束缚、否定、甚至扼杀着人的智慧、人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要通过人的占卜来通晓神意。这无疑承认,人可以获得神的智慧和力量,人与神共同地掌握着人的命运和活动。从这一方面说,占卜巫术又部分地肯定着人的智慧和力量,包涵着人为了把握自身命运而寻求掌握未来的方式,探索现实生活之间的因果关系。神权的管理,在中国历史上的命运相当短暂,从周易出现的那一天起,人类就将自身命运的管理权,从神的手里争取回来。[1] 周易所提出的“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是周易以“人道观”进行管理的基本思路。所谓的“人道观”是指人类社会生存的必由法则,人道从属于天地之道,人为天地所生,但同时人类并非是盲目地遵从于历史,相反是可以利用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发挥主观之能动性,创造社会文明,改变历史。《文言》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泰卦》的《象传》也说:“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作为管理主体的人,遵从天地变、自然规律,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管理主体地位。正如英国历史哲学家汤因比所说:“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

儒家与《易经》的关系

儒家与《易经》的关系 儒家与《易经》的关系,可以从孔子和《易传》说起。孔子及其后来的儒家对《易经》是很重视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儒学建构,不仅受到了《易经》中阴阳之间关系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了阴阳相交的运动变法的启发,《中庸》就是从《易经》中衍生出来的。没有前者,就没有所谓的以“仁”释“礼”的儒学,没有后者,就没有儒家思想的灵魂——中庸之道。孔子对《易经》的重视,历史上是有明确资料记载的。相传,《易传》就为孔子晚年所作。《论语·述而》也说:“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看来,孔子是在50岁以后(有人说,孔子学《易》在68岁),才开始痴迷《周易》的,可谓相见恨晚。《史记·孔子世家》也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这些能够相互印证的资料无疑表明:孔子对《易》是有过精深研究的。我们大家都知道,孔子曾经提出过人生的五大里程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据说,孔子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

正如他在上面感慨的那样:“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我们知道,孔子早期四处推行其政治主张,但得不到各路诸侯的采纳。而艰难困苦不改其志,即使累累如丧家之犬,仍然还要“知其不可而为之”。至于孔子的主张为什么的不到当时得不到认可呢?原因也许很简单,就是孔子那一套以“仁”释“礼”的儒学建构缺少了内在的灵魂,很容易沦为一种死板的形式和教条。而知所以如此,正是因为孔子当时并没有读到《周易》。今天的我们也许无法想像,当时看本书是很困难的,尤其像《周易》这样的书,属于官方的教科书,只能藏在周天子自己家里的小图书馆里,属于秘藏典籍,为太史只有少数的几个人才能看到。别说孔子这样的一个没落贵族的后裔,就是王公贵族也很难看到。所以说,孔子读《易》不得,是很苦恼的。孔子能最终读到《易经》,还是沾了时代的光。我们前面说过,春秋末年,王室衰微,诸侯坐大,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周王室衰微以后,原来在周天子身边当文官的知识分子为了生计,都跑到各路诸侯国去了。但这些人出走,并没有空着手,临走还要捞一把,随身带走了一些东西。带走的什么?文人嘛!当然带的是书。就像今天我们很多知识分子搬家,最为珍贵的还是书籍。在被这些人带有的书籍当中,很可能就有《易经》。孔子晚年定居鲁国,当了个编纂鲁国历史的小官,才得以见到《易经》的庐山真面目。孔子看到《易经》

浅谈周易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2)

《易经》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之浅谈 内容提要: 对易经中蕴含的哲学思想进行分析,其主要是从哲学的辩证法出发进行阐释,并且分析了易经中所体现的深刻思想内核。 导言 《周易》是一部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书籍。它内容丰富。其中一些精粹思想具有历久常新的义蕴,也熔铸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提到周易,大多数人便把算命、占卜、问卦等概念与之联系起来。《周易》在最早的时候确实是用来卜筮,但用《周易》来占卜并不能随便,所谓“卜以解疑,不疑何卜?”《周易》的作用也并不是让碌碌无为之人无须做任何事只凭算命便能得到什么,而是当人在进退两难之时为人们稍做判断。关于《周易》到底是什么性质的书,历代学者多有争议,但至少可以肯定,《周易》绝不单单是一本卜筮之书,而是融合了哲学、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书。 正文: {一} 易学思想与中国哲学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哲学概念是对事物本质的最高概括,其内涵最小,外延最大。《易经》中乾卦说明了事物由浅到深的发展过程。初九爻:“潜龙勿用”,潜在水里的龙自然是未成气候。“飞龙在天”才是事物发展的成熟时机。如果过于狂妄自大,必乐极生悲,正是“亢龙有悔”。又如《彖传》中:“‘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说明了“得道多助”的道理,有民心才能王天下。《周易》以“神道设教”,接过一般民众都迷信的筮法,装进自然哲学和社会哲学的内容。将卜筮与哲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对哲学不感兴趣的民众也易于接受。正如《春秋》的“微言大义”一样,《易》学中也包括许多看似浅显,但内涵十分丰富与深刻的哲学道理。 二、《大象传》在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周易》之正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精神。细读这两句话,会发现这其中有可贵的涵义存在。如今,中华民族的子孙仍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规勉着自己,鞭策着自己。由此可见,《周易》中的哲学精神对人本身的教化作用之大。 《周易》蕴涵着关于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学《易》能修身养性,提高人的道德水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易》,对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帮助。孔子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然后力行”。我认为学习周易,便能使人向着这一个方向走去。 {二} 《易经》作为一部古老的经典著作,从表面看是一部占卜、预测之书,但是,从卦序、卦名、卦象、卦辞、爻序、爻辞、爻象、断辞以及其推演过程等方面分析,其中包含着中国传统道德哲学所有思想和原理。它早于老子、孔子

试题--儒学与人生

儒学与人生--试题. 1.单选题(本题总分50.0分, 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题2分,总计50.0分) 1.(本题分值:2)

中国史学的一个很大特点是什么? A.做人与记人 B.记事与做人 C.做人与做事 D.记事与记人 用户答案: 2.(本题分值:2) 钱逊教授认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是什么? A.修身 B.齐家 C.治国 D.平天下 用户答案: 3.(本题分值:2) 钱逊教授认为,儒学的真正本质是什么? A.一种政治学说 B.一种关于人生的学问 C.一种纯粹的知识体系 D.一种伦理学说 用户答案: 4.(本题分值:2) “今之学者为人”中“为人”指的是什么? A.做人 B.做给自己看 C.作为 D.做给别人看,沽名钓誉 用户答案: 5.(本题分值:2) “出自哪部典籍?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汉书》A. 《周易》B. 《孟子》C.《论语》D. 用户答案: :2) 本题分值6.( ”为己指什么?“古之学者为己”中“A.学习修养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是为了自己的一种完善 B.为自己名利一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C. 学习自己想要的知识D.

用户答案: :2) 本题分值7.( ”是哪位先贤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A.孙子韩非子B. C.老子D.孔子 : 用户答案:2) 8.(本题分值 做人就是要处理什么样的关系?A.人和事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B. C.人和动物的关系D.人和自然的关系用户答案: :2) 本题分值9.( 儒学讲仁,孔子讲仁学,讲仁最基本的一个要求是什么? 学习别人A. 做自己的事B.从自己做起C.照着别人去做D. 用户答案: :2) 本题分值10.( 如果孔子的思想是仁学,仁的最基本的一个内涵是什么? 爱学习A. 爱民族B. C.爱国家D.爱人 : 用户答案:2) 11.(本题分值 ”.汗青是什么?所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化A.历史B.哲学C. D.儒学 用户答案: :2) 12.(本题分值 下面哪位是儒学的奠基人?孟子A. 荀子B. C.孔子老子D. : 用户答案:2) 本题分值13.( 出自哪部典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礼记》A. B.《论语》C.《孟子》D.《周易》 : 用户答案:2) 本题分值14.( 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一个是局限性,还有一个是()?A.重复性时代性B. C.象征性D.历史性 用户答案: :2) 15.(本题分值 儒学的核心是()? 人与仁A. 民与君B.仁与礼C. D.人与人 用户答案: :2) 16.(本题分值 儒家形而上学哲学重点是在()学科中进行展开的?理学、心学A.自然学B.心理学C. D.科学 用户答案: :2) 本题分值17.( 上个世纪,中国哪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研究了周易哲学,研究基督教哲学,参与、组织翻译了许多基督 教经典著作。并用信、知、行来总结希伯来文化、希腊文化和中国文化?杜维明A. B.冯友兰C.谢扶雅D.熊十力 用户答案: :2) 本题分值18.( ”在儒家思想中指的是()?“”“身心和谐中心心脏A. B.人的精神C.心思D.心情 : 用户答案:2) 19.(本题分值 ”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孔子说:是什么意思?凭他的能力能治理出周文王那样的盛世A. B.如果我能被用,周国一定胜利

浅谈周易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完整版

浅谈周易中蕴含的哲学 思想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浅谈周易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周易》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智慧之源,中华民族智慧的宝库,它传承几千年经久不衰。《周易》的历史几乎与中国文明史同久远,跨越过渔猎时代,畜牧时代与农耕时代,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但它却无时无刻都在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是一部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书籍。它内容丰富。其中一些精粹思想具有历久常新的义蕴,也熔铸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提到周易,大多数人便把算命、占卜、问卦等概念与之联系起来。《周易》在最早的时候确实是用来卜筮,但用《周易》来占卜并不能随便,所谓“卜以解疑,不疑何卜?”《周易》的作用也并不是让碌碌无为之人无须做任何事只凭算命便能得到什么,而是当人在进退两难之时为人们稍做判断。关于《周易》到底是什么性质的书,历代学者多有争议,但至少可以肯定,《周易》绝不单单是一本卜筮之书,而是融合了哲学、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书。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周易》是一部关于占卜的哲学书籍,其中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哲学思想,关于本质规律,在《周易》中,最根本的规律体现就是阴阳,《周易》认为,天地人伦、世间万物都有阴阳,例如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山为阳,水为阴;《易传·系辞》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思想“一阴一阳之谓道”我的理解是这个世界上归根结底是由阴和阳构成,这种规律适合于宇宙万物,抓住了阴阳就抓住了根本,这一点与占卜也有很大的关系,一般人们通过占卜预测事物的吉凶,而可能出现的结果无外乎两种,好或坏,吉或凶,可与否,是与非,抽象出来就是一正一负,一阴一阳,而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律就是阴阳的关系的变化,此消彼长,循环往复,周而复始,通过阴阳的相生,相克,共存与转化来揭示万物最本质的规律,这种看似简单的规律却包罗万象,在任何地方都能解释的通,这也是《周易》的高明之处。其中一方面用“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来强调事物差别,对立变化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主张“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强调综合,

正确弘扬易经促进文明进步

正确认识易经弘扬易经文化 世界易经学会执行会长况君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东方文明曾经有过极具辉煌的成就。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特别是中国所创造的文明永远是光辉灿烂的。在众多的文化和民族中,中华民族具有高超的智慧,而这种智慧集中体现在中国传统易经文化之内。易经文化,从古到今,都对世界文明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易经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源泉。甲申年九月以来,学术界对《易经》文化提出批评,继而引起争议,很有必要正确认识易经,才能弘扬易经,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一、周易热间接引发学术争议 八十年代中期,我国“传统文化热”、“周易热”相继兴起,但“周易热”的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以占卦、算命、风水等象数类,第二将易经思维方式引入现代自然科学的“科学易热潮”。前者视《易经》为纯粹的卜筮之书,后者在很大程度上进入牵强比附的误区。在科学易热潮中,有不少学者渐而大胆提出“管理易”、“中医易”“音乐易”“美术易”“天文易”“生物易”“数学易”“军事易”“物理易”等观点,两股“易热”逐渐风糜东南亚许多国家,西方也有部分国家学者介入,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特别是从事术数研究的人打着“科学”的旗号,游荡于社会各阶层,遍及各个社会角落,影响极大,间接引起了国内部分自然科学界科学家的惴惴不安,在二00四年九月三日上午,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的“2004年文化高峰论坛”上,杨振宁教授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易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的报告明确指出易经阻碍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启蒙,杨振宁的发言,代表了部分科学家的心声,甚至杨振宁认为一直以来都有学者持有他的这一观点,但他们中很多人都迫于学界压力,不敢公开宣称自己的观点,准确地说易经是一部书,一部华夏民族的哲学经典,一部具有中国文化所特有的文化经典,诚然数千年以来,易经的研究曾经走过很多误区,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不少研究易学的人没有认真研究易经文化的本质涵义、思维方式及其现时代的意义渐入了学术的误区,但是将近代自然科学未在中国启蒙和阻碍科学的发展的罪名硬扣在易经上,是大错而特错的。 二、“天人合一”和推演法的欠缺阻碍科学诞生 杨振宁把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生的原因归纳总结为五点:第一中国的传统是入世的,不是出世的。换句话就是比较注重实际的,不注重抽象的理论架构。第二科举制度。第三观念上认为技术不重要,认为是“奇技淫巧”。第四中国传统里面无推演式的思维方法。第五有天人合一的观念。杨振宁认为其中第四点和第五点跟《易经》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特色是只有归纳法,可是没有推演法:“易者象也”“圣人立象以尽意”“取象比类”,“观物取象”,这是贯穿《易经》的精神,都是归纳法①。此言一出学术界一片哗然,立时在互联网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这段时间我上网查看了不少文章,有附和杨振宁观点的,有反对杨振宁观点,有的客客气气地认真阐述自己的理由,有的唇枪舌战火药味极浓,我认为大家应平静下来认真研究杨振宁这个观点的论点、论据是否充分正确,通过客观研究,我认为杨振宁的观点是有失公允的。 三、易经中有科学的归纳法和推演法 首先易经中的归纳法是显而易见的。《系辞下传》“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爻的意义在于效法,八卦的创作启源于取象,八卦的目的在于比类。取象是取自客观事物的某种典型之象;比类则是根据具体卦象中蕴含的共性而加以推论。借助卦象来演绎哲理,是易经中所采用的朴素而基本的方法,而这种思维方法就是“取象比类”②。取象比类思维方法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一种特殊方法,从它取自某一特殊的卦象,归纳出普通哲理,这是一种朴素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亦即是现在学术界广泛认同易经中有明显的归纳法。 其次易经中的推演法更是不可忽视的。古人在观物取象的基础上,用极为抽象的符号“━”阳爻和“--”阴爻两个符号作为最基本的元素,比类演绎,排列组成经卦,并将八经卦以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配数,在八经卦的基础上发明创造了河图、洛书,

《周易》和谐思想

《周易》的和谐思想 张涛 摘要:《周易》作为我国和谐思想的重要渊薮,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极为深远。《周易》的和谐思想内容丰富、大体上包含三个层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际关系(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三是人自身的心灵和谐。《周易》的和谐思想对于当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开掘和认真研究。 关键词:《周易》和谐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精神文明 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周易》不仅是中华文化重要的文化经典,同时又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集中体现。和谐是《周易》的根本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潮、主旋律。和谐思想在中华民族发展的进程中一直不断地涌动、回荡、传播,对中国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的演进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 《周易》有着丰富的和谐理念,是中华民族和谐精神、和谐理念的重要渊薮。众所周知,《周易》以变为本,倡导变革,呼唤创新,但这种变革和创新是要变无序为有序,化冲突为和谐,实现人际关系、社会秩序的和谐,进而实现包括自然与社会在内的天人整体和谐。这就是《周易》的中正思想:《周易》每卦六爻,各有其位,初、三、五为阳位,二、四、上为阴位,若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即为得位或当位,得位为正,象征阴阳各就其位,合于其应然的秩序。每卦有上体、下体之分,二为下体之中,五为上体之中,若爻居中位,即为中,或曰得中,象征守持中道,行为适中,不偏不倚,合于阴阳和合的法则。在此基础上,《周易》又提出了“太和”思想:一阴一阳相互交感,相互配合,刚柔相济,彼此推移,相反相成,协调一致,当达到最佳的结合、最高的和谐状态时,就称为“太和”。《易传·乾卦·彖传》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按照这种文化价值理想,人类的社会政治伦理的实践活动都应以“太和”这种最高境界、最理想状态的和谐作为终极目标,实现社会和谐、天人整体和谐,各种变革和创新活动自然也不例外。 《周易》倡导的和谐,大体上包含有三层含义: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际关系(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三是人自身的心灵和谐。《周易》的这一和谐理念就是要通过人的发展来协调和沟通社会发展的诸要素,最终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获得更高层次、更高水准、更加全面的发展。也就是说,人的心灵和谐是整个社会保持和谐状态的基础,最终能够推动人际关系、人与自然走向和谐的局面。 二 我们知道,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中国传统社会被概括为天人关系,名曰天人之际。在中国历史上,天人关系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理论焦点,而其中一种贯穿始终的见解是天人合一,即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周易》是这一思想的重要源头,而其中这种天人关系的背后,即天人合一思想的终极指向,则是天道与人道如何协调,如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周易》指出:“《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人道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上古先民正是通过对天道规律的体察来指导人类

《周易》中设计思想

《周易》中设计思想 《周易》不仅充满哲学思辨的思想著作,同时也包含着精深的设计思想。 如果说《周易》是我国第一部充满哲学思辨意味和人类存在经验 总结的著作(《易传》为主要体现),那么它同时也是一部充满博大精深设计 与艺术思想的著作。 《周易》作为六经之首,不仅其成书关键的卦象乃是中国古 代设计的集中体现, 同时书中有关造物、 道器以及制器尚象等有关理念与思维都 是关于设计的理论层面的哲学阐释, 这对于中国传统设计影响深远, 正如风水学 与建筑设计关联一样,它同时也对中国当下设计有着不可忽视的启迪意义。 一、占卜作为设计的存在 “太卜掌三易之法” 《周礼-春官-大卜》 表明了“易” 是周代的一种算卦占相的工具。“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 ”试图通过阴阳艾符号对人类及其存在进行经验的总结和形而上的把握, 这本身就是设计的最为本源性的表达。“所谓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设计、 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设计乃此在的规定,其最终旨归是为了人更加诗意地居住在此大地上。《周易》 试图通过观察与体验来更好地把握人类乃以居住的生存世界, 正是其作为设计存 在的最好表征。 一方面, 它对原始先人观察、 体悟和把握世界的方法进行了经验性总结与描 述。“古者包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 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渚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 情”八卦乃是对天地万物直观与体验的结果,这其中包含了对事物变化与 运动的抽象把握。八卦的每一卦象都有特定的指涉,如“乾”为天, “坤 ” 为地, “震 ” 为雷,巽为风, “ 离 ” 为火,艮为山,“兑”为泽。其中尤以乾卦和坤卦则被认为是《易》 之关键。 因为乾坤是阴阳矛盾运动的集中体现, 代表着变化运动的人之生存世界。 人通过占卦获得卦象及其衍变的直观,从而把握与经验人之存在。在这里,卦象 的衍变与隐喻及其暗示都是在对原始先人所生存的生活世界展开审美观照与历 史把握之后的本源性思考。 具体到器具的制造,《周易》也作了详尽的阐述。从生产工具到服饰设计、 从交通工具到兵器生产、从建筑设计到视觉传达设计, 《周易》既归纳出了设计 者,同时也对设计的旨归、所凭借的原始质料都有简明扼要的总结。“包
1/9

周易风水学习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周易风水学习心得 篇一:易经心得体会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解读 ---关于易经的心得体会 总结: 通过何老师对易经的详细讲解、小组对爻辞的讨论以及自己亲手绘制的六十四卦方圆图,我从一个对中国传统易经文化不是很了解的人变成了有浓厚兴趣并且可以将所学的 应用到生活中的人。下面我将从自己现在对易经粗略的理解和易经在生活中的现实应用两方面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正文: 《易经》是汉族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百经之首”,《易经》阴阳和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宗旨在于阐释宇宙阴阳刚柔动静的变化。《易经》是哲学,是自然哲学、社会哲学与人生哲学,乃中华文化之源之本之根,其中关于五行八卦的内容更是被后人用来

作为“风水学”的重要依据。《易经》乃生变中和之道,乃顺逆进退、利弊得失、存亡生死之术,真正能代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首为《易经》。1【】 我认为《易经》讲的都是中国人骨子里很本质的东西,应该顺应这个规律去解决问题。老外“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但中国“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不会太过绝对,而是分场合看情况的。人生在世,有顺境,也有逆境。但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会使人产生诸多困惑。我认为六十四卦实际上预设了人生的六十四种境遇模型,圣人巧妙地把解决人生困惑的答案,隐藏在卦辞和爻辞之中。因而,《易经》其实就是一套答疑解惑的方程式,身处顺境的人,容易得意忘形,如果不坚守正道,就不可能长顺久安。这是处世的态度,也是做人的准则。那么,身处逆境的人,又该怎么办呢?穷困潦倒的时候,即使是圣贤一类人,也很难取信于人,因为世道就是如此,人心就是如此。社会大环境恶劣败坏,圣人也很难有所作为,即便如此,还是要乐观,要看到光明,积极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摆脱困境一定要走正途,人在逆境之中,不能自暴自弃,而应正确地积极地寻求突破,方能取得成功。对《易经》,我们应破除"五个误区",树立"五个新理念",即"五正":正名、正位、正源、正本、正意。对易文化,我们应继承、创新、丰富、发展,实现《易经》"四化":时代化、科学化、通俗化、世界化。2【】

试谈《周易》“天道”与“人道”思想

“天道与人道”一直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不论是远古神话传说,还是春秋子集,亦或是历代哲学著作,都不可回避此问题。作为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之首的《易经》中关于天的叙述很多,天的内涵也丰富,大抵有自然之天,宗教之天,道德之天三类。 都说西方文化偏重实证分析,其中“二元论”是比较盛行的思维模式,而中国文化偏重整体感知,但自近代以来,不论西人或国人,大多以“二元论”对中国古代经典进行解读诠释。自然避免不了“二元论”,“二元论”思想缺点早已被西方哲人们论证过,至于在解读古典文学作品时所产生的弊病,在此不复赘述。 “天人合一”四字成语虽然直到北宋才被哲学家张载提出,但“天人合一”的观念却早已有之。最早可追溯至《周易》。 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当今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的今天,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价值。但就是这样的哲学命题放到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去,就会产生尴尬的情景。 “民族的神”的境遇 纵观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在历史的发轫之初,人类的生存能力极端低下,生存状态极为恶劣。电闪雷鸣,山洪爆发,火山地震,流星赶月等自然的现象,总会被幼稚的人类披上神秘的外衣,赋予神灵的色彩,而人类群体的普遍心理总是诚惶诚、战战兢兢的。 此时,为了寻求精神的慰藉与寄托,宗教的产生成为可能。至于宗教的本质是什么,“宗教是找不到自我,丧失了自我的人的自我欺骗和满足”,这样的说辞固然有理,却失之偏颇。 宗教最根本之特点即超越虚象,达到彼岸世界。通常崇拜人格化的神,而所有的蹊跷便在这里。远古人类在平常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却给不出合理的解释,生存受到极大的挑战,这迫使远古人类进行艰苦卓绝的探索,而最终探索的结果便是对神的崇拜,对天的崇拜。而所有的行为活动的最终归旨就是寻求一种解释自然、解读自然的方法,寻求一条摆脱困境与恐惧的途径。 就象神话传说,便是远古人类只是为了解除外象强加给自身的一种恐惧感而给出一种看似合理性的解释。 这样的神话故事,往往在解决了疑惑后,使人类在某种程度、某些方面获得暂时的心理平息,这种为摆脱困境、恐惧的应激性的本能反应,源自于一种跳出现实存在的束缚的牢笼的生存的渴望。 而这渴望背后起终极性的决定作用的是,人类自身的征服的欲求,不过这种征服的欲求的表现形式,却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把神“人格化”的方法实现的。 神话,表面看来是人类恐怖的虚幻的产物,但最终极的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生存欲望,以及为生存而进行的征服压迫的活动。 当这样一种对神灵的崇拜行为社会化后,便自然会产生特定的神灵崇拜的文化心理。由于特定地域的状况不尽相同,于是所崇拜的神灵体系也不尽相同。恩格斯曾解说:“在每个民族中形成的神,都江堰市是民族的神,这些神的王国不越出它们所守护的民族领域,在空上界限以外就由别的神无可争辩地统治了。只要这些民族存在,这些神就继续活在人们的观念中。这些民族衰落了,这些神也就随着死灭亡。” 有别于西方国家对宗教的崇拜,华夏民族显得早熟,对宗教并没有狂热的崇拜,反而神被背景化、模糊化。 麦克斯·缪勒:“世界上的各个民族在不同的时候几乎都选中‘明朗的天空’这个名称,难道说‘天空’能充分表达人们心思中需要表达的那个思想吗?人的心思因此感到满足了吗?人的心思承认天空是神吗?全然不是这样。人们很明白自己用可见到的天空来表达什么。那个第一个找到‘天空’这个名称的人,在到处寻找以后,迫不急待地抓住这个名称,不过是寥胜于无,他心里明白他的成功归根结底是可悲的失败。当然明朗的天空是最崇高的,它是

中国易经哲学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会领导名单公示

中国易经哲学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会领导名单公示 时间:2015-7-13 11:15:22 作者:管理员来源:中国易经哲学家网 查看:5267 评论:0 内容摘要:主席:高占全高占全(笔名柳弦梦),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65年10月生于开封。原系中国人民解放军84804部队政治部文工团导演。现任北京山河风文化艺... 主席: 高占全 高占全(笔名柳弦梦),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65年10月生于开封。原系中国人民解放军84804部队政治部文工团导演。现任北京山河风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民族艺术报社社长、占全影视集团公司总裁。——先后创办占全集团:河南占全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北京占全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占全军旅艺术学校、中国占全风水文化园、高占全文化基金会等。其执导电影作品《解放郑州》、《蒋介石的丰镐房》;电视剧作品《桃花运》、《黎明前的枪声》等。著有小说《三味爱情梦》;电视文学剧本《桃花运》;诗集《柳弦梦》;歌曲集《交心歌》;大学音乐教材《坠胡演奏法》;国学风水文集《高占全论地理五诀》;书法集《高占全高体书法作品集》等在海内外发行。现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

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风水家协会主席、中国易经哲学家协会主席、中国交响乐协会主席、高占全文化基金会主席、国际鬼谷子纵横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教育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央电视台栏目特邀导演等职。其传略被收录《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辞典》(作家出版社)、《中国音乐家名录》(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风水家辞典》(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国怪才鬼才奇才名人辞典》(香港华夏出版社)等28部名人辞书。曾先后八次到人民大会堂、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国务院第二招待所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中国易经哲学家协会https://www.doczj.com/doc/8c11381897.html, 书记: 程万选 (1949—)河南登封人,国家高级风水师职称,中共党员,郑州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就职登封市经贸委。 青年时期至退休,长期任政府机关干部。业余时间潜心专研易经及风水学。近年来走遍祖国大江南北寻龙点脉,先后担任数家企事业单位风水顾问。多次应邀在国内外讲学、不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事业。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国际知名刊物上。 通过易经风水应用改变人生命运的现例,形成了独特的程派风水预测应用法。成为少林风水文化领军人物,长期担任百余家大型企业单位风水顾问。同时,应邀为三余多家寺院及道观做开光主持。 2011年中国风水文化节擂台大赛中获擂主称号。

易经思想

易经思想 一.易经的自然观 普遍认为易经起源与占筮。一方面这种观点本身值得商榷,另一方面即使起源于占筮,但《易经》占筮与纯粹的巫术是有区别的。易经占筮的依据一方面是《易经》的自然观,另一方面是《易经》的辩证法思想。 《易经》系词上传一开始就阐明“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成,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周易系词上传》第一章)这说明《易经》是以宇宙的构造形象为依据的。宇宙有阴阳,阴阳造万物,宇宙生成的自然规律也就成了万事万物的行为规范。人的吉凶也是由所涉及的事物本身的性质和运动造成的。 如果我们仅仅从系词来理解《易经》的自然观是十分不全面的,而要真正找到《易经》的自然观要从八卦的形成和阴阳二气的相生相克原理来理解。系词传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一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易系词上传》第十一章)这里的无极就是宇宙生成之前的混沌状态;两仪是指宇宙生成过程中阴阳对立元素出现;阴阳对立元素的对立统一的辨证运动变生成各种事物;而事物的相生相克变决定各种事物的吉凶。 对于宇宙的生成问题,至今还是一个迷。我所接触到的有两种理论,一种是以物理学为基础的大爆炸理论,该理论认为:“哈勃的发现暗示存在一个叫做大爆炸的时刻,当时宇宙的尺度无穷小,

而且无限紧密。在这种条件下,所有科学定律并因此所有预见将来的能力都失效了。如果在此时刻之前有过些事件,它们将不可能影响现在所发生的一切。所以我们可以不理它们,因为它们并没有可观测的后果。由于更早的时间根本没有定义,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可以说,时间在大爆炸时有一开端。”(霍金《时间简史》) 另一种科学理论是以热力学为基础的进化物理学理论。该理论的基础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当给系统供给能量,复杂系统便从平衡态逐步向非平衡态演化,从而进入了系统的进化过程。 在这一理论中,一个很有兴趣的问题是对“死”的定义。热力学把“死”定义为平衡态,即,混沌态。而把“生”定义为时间有序和空间有序的非平衡态。由“死”转变为“生”是由系统外部供给系统能量所形成的有序结构。普里高津把这种结构称为耗散结构。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可以得出宇宙生成的图景:在宇宙生成之前是一种混沌态,当外界给它供给能量以后,就逐步由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转变。正如中国哲学描述的那样:轻轻者上浮而为天,沉沉者下凝而为地。 我个人认为,耗散结构理论更能够清楚的描述宇宙的生成过程,并对整个宇宙的运动图景也做了准确的描述。比如,太阳系、银河系都是有序运动,而无数的星系又组成有序的星系集团,这些都是现代科学所证实了的,并且是可以用耗散结构理论准确解释的。 很显然,易经对宇宙的生成的描述与耗散结构理论是非常接近的。为此,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普里高津就非常欣赏中国哲学,

周易阅读文献

《周易》阅读文献 主讲人:燕连福 一、《周易》的命名 (一)“周”, 1.指周代 《易经》有三个版本:《连山易》、《归藏易》、《周易》,分别形成于夏、商、 周三代,其中《连山易》最早,《周易》最晚。《周礼·春官·太卜》:“掌三《易》 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2.指周普 “连山者,像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 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 今天所说的《周易》,实际上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 (二)“易”, 关于[易]字的解释有很多,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上日下月为易。“易之为字,从月从日阴阳具矣。”“易者,日月也。”“日 月为易,刚柔相当。” 2.金鸟,大日,生命。“易,飞鸟形象也。” 3.蜥蜴变化为易。“易,即蜴。蜥蜴因坏境而改变自身颜色,曰之易,取其 变化之义。” 4.化繁就简则为易。《简易道德经》:“简则简,易则易。简则简之易,易则 易之简,万物皆在一简一易中矣。” 5.《系辞》则说:“生生之谓易”。也就是说因为日月轮转,寒暑交替才有 了生生不息的世界景象。 6.清代的陈震著《周易浅述》则将“易”的定义分为两种: ⑴交易:阴阳寒暑,上下四方之对待是也。 ⑵变易:春夏秋冬,循环往来是也。 7.此外,“易”历来有一名含三义的说法: ⑴简易,即“易”虽包罗万象,但有一个最简化的公式或“定理”,一切 事物和现象都可以装进这个“定理”里,都可以用这个“定理”来释解。即“大 道至简是也”。 ⑵变易,即“易”是讲变化之道的,也就是讲“辨证法”的。 ⑶不易,即“易”虽讲变化,但这变化之“道”却是永恒不变的,也就是 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三)周易既是自然科学,也是人文科学 易经是群经之首,群经之始,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它是诸子百家的开始。 但是,不能过分扩大易经。如果说“潜水艇”、“原子弹”的思想来自易经,并以 六十四卦通解元素周期表和DNA,这就有点过分夸大易经的作用。也不能完全贬 低易经的作用,杨振宁曾批评“易经影响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何祚庥说“易 经还影响了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这需要辩证地看。 要实事求是地看到易经的作用,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百姓日用而不知”,2易经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确实是巨大的,它无形中塑造了中国人的七观: 中华民族与时偕行革故鼎新的革命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的 道德品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对立统一”的世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