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引文索引
- 格式:ppt
- 大小:250.00 KB
- 文档页数:18
一、什么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简称CSSCI),是由我国社会科学院和我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00年发起建设的国内第一部按国际惯例编制的重要社会科学主题文献检索工具和引文索引数据库。
CSSCI收录了一批在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享有较高学术地位、较大学术影响和较高学术水平的期刊,代表了我国社会科学发展的前沿水平。
二、CSSCI的收录内容1.学科范围广泛CSSCI涵盖了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图书馆信息学、新闻传播学、心理学、管理学、艺术学等领域的重要期刊,涵盖面广,学科齐全。
2.期刊质量严格把关CSSCI对期刊的收录有着严格的要求,只有在学术水平、期刊质量、学术规范等方面达到一定标准的期刊才有资格被收录,这也保证了CSSCI收录期刊的学术水平和质量。
三、CSSCI的作用及价值1. 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通过CSSCI的收录,期刊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得到提升,有助于提高期刊的学术声誉和知名度。
2. 为学术研究提供重要参考CSSCI是国内重要的文献检索工具和引文索引数据库,对于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为学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文献参考,帮助他们开展学术研究工作。
3. 推动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CSSCI的建设与发展也是我国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代表了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成果,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科学的学术交流与发展。
四、如何提高期刊被CSSCI收录的可能性1. 保证期刊学术水平期刊编辑部要重视学术质量,提高论文质量和期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期刊的学术声誉。
2. 关注期刊规范化建设期刊要规范办刊、规范管理,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保证学术期刊的规范化管理和出版。
3. 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期刊编辑部要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加强与学术机构和学者的合作,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
五、总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文献检索工具和引文索引数据库,对于推动我国社会科学的学术交流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世界三大索引包括三大检索指的是: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 (科技会议录索引)即Science Citation Index、Engineering Index、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原名ISTP—Indexto Scientific&Technical Proceedings)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
SCI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其出版形式包括印刷版期刊和光盘版及联机数据库,现在还发行了互联网上Web版数据库。
SCI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约3500种。
ISI通过它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而且每年略有增减,从而做到SCI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SCI所谓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指的是报道这些成果的文献大量地被其它文献引用。
为此,作为一部检索工具,SCI一反其它检索工具通过主题或分类途径检索文献的常规做法,而设置了独特的“引文索引”(Citation Index)。
即通过先期的文献被当前文献的引用,来说明文献之间的相关性及先前文献对当前文献的影响力。
SCI以上做法上的特点,使得SCI不仅作为一部文献检索工具使用,而且成为科研评价的一种依据。
科研机构被SCI收录的论文总量,反映整个机构的科研、尤其是基础研究的水平;个人的论文被SCI收录的数量及被引用次数,反映他的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
此外,ISI每年还出版JCR(《期刊引用报告》,全称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
许多国家和地区均以被SCI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SCI的严格的选刊原则及严格的专家评审制度来看,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较真实地反映了论文的水平和质量。
根据SCI收录及被引证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术水平的发展情况。
特别是每年一次的SCI论文排名成了判断一个学校科研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
SCI以《期刊目次》(Current Content)作为数据源,目前自然科学数据库有五千多种期刊,其中生命科学辑收录1350种;工程与计算机技术辑收录1030种;临床医学辑收990种;农业、生物环境科学辑收录950种;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辑收录900种期刊。
各种版本收录范围不尽相同:《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
EI每月出版1期,文摘1.3万至1.4万条;每期附有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还增加了作者单位索引。
出版形式有印刷版(期刊形式)、电子版(磁带)及缩微胶片。
一、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CI)概况美国《科学引文索引》其英文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网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综合性检索工具,于1961年创刊,其出版形式包括印刷版期刊、光盘版及联机数据库,现在还发行了互连网上Web版数据库。
SCI(印刷版,双月刊)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约3500种,另外也收录一些会议录、专著丛书、图书等;ISI通过它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而且每年略有增减,从而做到SCI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SCI网络版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每周更新,收录全球5600多种科学技术期刊(即外圈)。
SCI每年收录5600种期刊,组成外圈,从外圈中再精选3500种期刊组成内圈(即核心期刊),这些期刊统称为源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收录的源期刊不断吐故纳新,内圈保持总量不变,外圈每年有所变更和增加。
ISI所谓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指的是报道这些成果的文献大量地被其它文献引用。
为此,作为一部检索工具,SCI一反其它检索工具通过主题或分类途径检索文献的常规做法,而设置了独特的“引文索引”(Citation Index)。
即通过先期的文献被当前文献的引用,来说明文献之间的相关性及先前文献对当前文献的影响力。
SCI以上做法上的特点,使得SCI不仅作为一部文献检索工具使用,而且成为科研评价的一种依据。
科研机构被SCI收录的论文总量,反映整个机构的科研、尤其是基础研究的水平;个人的论文被SCI收录的数量及被引用次数,反映他的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
美国拥有SCI检索系统的ISI数据服务集团创立30多年来,不断地向外界公布与科学论文相关的各类数据,并根据一些特殊需要提供有价值的比较分析与排名。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分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分区是一个对中文社会科学期刊进行分类和评估的体系,旨在提供一个更为全面和准确的学术引文指标,为研究者和学术机构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该分区体系根据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将期刊分为四个不同的分区,包括核心期刊、重要期刊、一般期刊和其他期刊。
核心期刊是指在学术界具有重要地位和广泛影响力的期刊。
这些期刊通常是在研究方法、理论框架、学术观点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和领先性的期刊。
核心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引用和参考,对于推动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重要期刊是指在学术界有一定地位和一定影响力的期刊。
这些期刊在特定学科领域或研究方向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质量,发表的研究成果对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
重要期刊虽然在影响力上不如核心期刊,但仍然是学术界的重要刊物。
一般期刊是指在学术界有一定地位但影响力相对较小的期刊。
这些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和引用率较低,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学术质量和价值。
一般期刊主要为特定领域或学科提供研究成果的发表平台,对于学科的发展和研究者的交流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他期刊是指那些不符合核心期刊、重要期刊和一般期刊标准的期刊。
这些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相对较低,在学术界的认可度和引用率较低。
其他期刊可能是一些新兴领域的刊物或者是一些地方性或行业性的刊物,其发表的研究成果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分区的推出对于中文社会科学期刊的评估和学术引用指标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该体系,研究者和学术机构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和选择期刊,并根据期刊的分区情况进行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决策。
同时,期刊也可以通过提高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来提升自身的分区情况,从而吸引更多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投稿和引用。
然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分区体系仍然存在一些争议和不足之处。
首先,该体系主要依据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来进行分类和评估,但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评判标准可能存在主观性和局限性,容易受到学术圈子的权威性和学科偏见的影响。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CSSCI)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经济管理出版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期刊引文数据库。
该数据库致力于收录中国大陆出版的社科期刊中的优秀学术论文,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全面、准确的引文信息和学术交流平台。
CSSCI集聚了来自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学术期刊,并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筛选,确保所收录的期刊和论文具有一定的学术质量。
分为核心期刊和扩展版期刊两个分类。
其中,核心期刊是指质量较高、影响力较大的期刊,扩展版期刊则是指学术质量不及核心期刊但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期刊。
CSSCI对国内学术界的学术评价和研究成果的传播具有重要影响力,是中国重要的社科学术数据库之一。
引文索引的分类
1. 科学引文索引呀,这就好比是知识界的导航图!比如说在医学研究领域,就像你想找到治疗某种疾病的最前沿方法,科学引文索引就能帮你快速找到那些关键的研究论文!它真的超厉害呢!
2.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呢,那可是研究社会现象的好帮手啊!就如同你在探索社会问题时的得力伙伴。
比如你想了解某个社会政策的影响,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就能带你找到相关的重要论述和分析,是不是很神奇呀?
3. 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呀,简直是艺术和人文领域的宝藏库!好比你想探寻某幅著名画作背后的故事,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能提供给你丰富的资料和解读呢!很了不起吧!
4. 新兴来源引文索引,这就像是新发现的宝藏之地!就好像你突然发现了一个充满新奇和创意的领域。
比如在一些新的科技应用方面,新兴来源引文索引会让你找到那些刚开始崭露头角的研究,酷不酷呀?
5. 图书引文索引啊,那可是书籍世界里的指南针!就如同你在茫茫书海中想找到特定主题的经典之作。
例如你想研究某个历史时期的著作,图书引文索引就能指引你找到关键的书本,是不是很有用呀?
6. 会议论文引文索引呢,像极了学术会议上的精华汇总!好比你参加了一场超级学术盛宴,会议论文引文索引把其中的精华都呈现给你。
比如某领域的前沿观点和最新研究成果在里面都能找到,是不是很惊喜?
7. 专利引文索引呀,这不就是创新的记录簿嘛!仿佛你在挖掘一个个新奇发明的根源。
当你想了解某个技术的发展历程时,专利引文索引就能为你展示相关的重要专利信息,真的太牛了!
我觉得引文索引的这些分类各有各的独特之处和重要价值,它们都为我们探索知识、开展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呀!。
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i什么是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I)?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 ,简称CSCI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出资建设和运行的国家级科技信息资源库。
CSCI是一个综合性的科技文献引文数据库,旨在收录与中国有关的科技期刊中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各种学术成果,并提供学术评价、查找和横向对比等多种服务。
CSCI包括两大部分:学科专辑和综合专辑。
学科专辑是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对相关期刊的学术论文进行收录;综合专辑则是对学术论文的全面收录和检索。
在CSCI中,学科专辑部分由众多的期刊组成,每个期刊都经过严格的审定程序和质量评价,确保所收录的论文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
CSCI目前涵盖了科学技术、工程技术和农业科技等多个学科领域,通过学科专辑可以更加便捷地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学术文献。
而综合专辑则是对所有学术论文的全面收录和检索。
它不限于特定学科,覆盖了从理论研究到实验应用的各个领域。
在综合专辑中,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作者、论文题目等多种方式进行检索,快速找到其所需的信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除了提供学术文献的收录和检索外,CSCI还提供了学术评价服务。
通过CSCI,用户可以查看某个期刊或某篇论文的引用情况,并对学术成果的影响力进行评估。
这对于科研人员选取期刊投稿、学术团体进行绩效评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CSCI还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和科研分析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数据库快速获取各个领域的热点问题、最新动态和相关研究成果,辅助决策和科研规划。
总而言之,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I)是一个综合性的科技文献引文数据库,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学术评价和科研分析服务。
它的建设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科技研究的进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科学引文索引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是世界著名的科学文献数据库之一,主要涵盖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工程技术、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研究论文和综述文章,以及其中引用的参考文献。
SCI可以追溯至1900年以来的论文,并对这些文献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索引,方便用户检索和引用。
SCI的引用指标是衡量科学研究成果和学术成就的重要指标之一。
SCI中每篇文章都有一个引用次数,也就是被其他论文引用的次数。
根据文章的引用次数,可以计算出它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简称IF)。
影响因子是指一种期刊在一定时期内发表的论文被其他期刊引用的频率,该指标可以反映期刊影响力的高低。
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高,说明期刊的质量越好,对于作者来说,选择在高影响因子的期刊发表文章可以提高论文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SCI对于科研工作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SCI可以通过检索引擎快速检索大量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文献,方便研究和了解前沿领域的发展动态;其次,SCI的期刊选择标准严格,不少高质量期刊都在SCI中收录,选择在这些期刊发表论文可以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最后,SCI的引用指标可以用来衡量个人或团队的学术贡献,也可以用来评估机构或国家在某一领域的学术实力。
然而,SCI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SCI只收录了英文科技期刊的文献,不够全面;其次,SCI的引用指标只是衡量论文被引用的数量,并不能充分反映论文的质量和有无真正对学术界产生影响。
因此,在使用SCI 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论文是否真正具有学术价值和质量,不能只看重引用次数和影响因子。
总的来说,SCI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文献数据库,对于科研工作者和学术界来说意义重大。
然而,我们需要在使用SCI的过程中,保持理性思考,不要把引用指标等量齐观,更不能因为期刊的影响因子高就轻易地把文章投稿到这些期刊上去。
真正有学术价值和质量的论文才是最有价值的。
下列哪项是中国科学引文索引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hinaScienceCitationIndex,简称CSCI)是中国国家图书馆推出的国家级期刊文献数据库,是国内科技文献引文检索和科技智库信息服务系统。
它收录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各类期刊文献,以及物理、化学、生物、电子、数学、医学、航空、计算机和工程等科学领域的文献,是本国科学技术研究的引文期刊文献检索系统。
国家图书馆利用多种科技手段,将全国科技期刊出版资料进行归类,收集资料,编辑内容,计算机进行数据加工,编制索引,组成数据库,提供向用户检索服务和搜索功能相应的应用系统平台,以实现科技文献的检索服务。
中国科学引文索引主要收录了2000年至今的期刊文献,年收录量在37万篇以上,共计近400余家期刊,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科技文献检索和数据库系统。
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覆盖了国内外所有大中小学期刊文献,包括地理、历史、哲学、经济、法律等文献,是中国最大的科学索引数据库。
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拥有跨平台、全文索引,科技文献数据库资源丰富,检索功能强大,完备的检索功能能帮助科研工作者更好的获取文献资源,实现数据分析和研究。
通过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我们可以获得丰富的文献资料,可以让学者们更好的开展学术研究,科研工作者也可以利用它更好的获取文献资源。
中国科学引文索引为我国的科技研究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科技文献检索的方式,同时也是中国科技信息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国家图书馆正在积极推进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的发展,不断增强信息资源、改进检索界面和格式,加强数据采集和维护,提高完善数据库系统,以提高检索科技发展文献的效率。
同时,将结合新型信息技术,实现更为智能化的服务,并引入新的应用技术,使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更具有国际竞争力。
中国科学引文索引在我国科技文献检索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拓宽了我们获取学术信息的渠道,而且能为学者们提供更多的实用数据。
正是由于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的发展,我国的科技信息资源的结构和体系得到极大的改善,增加了国家科技信息服务意识,为科技发展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催生了更多的学术研究成果,全面推进了我国的科技信息化发展。
什么是SCI、EI、SSCI、IEEE、CSSCISCI。
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 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
许多国家和地区均以被SCI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SCI 的严格的选刊原则及严格的专家评审制度来看,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较真实地反映了论文的水平和质量。
根据SCI收录及被引证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术水平的发展情况。
特别是每年一次的SCI论文排名成了判断一个学校科研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
SCI以《期刊目次》(Current Content)作为数据源,目前自然科学数据库有五千多种期刊,其中生命科学辑收录1350种;工程与计算机技术辑收录1030种;临床医学辑收990种;农业、生物环境科学辑收录950种;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辑收录900种期刊。
部分科研工作者将SCI戏称为STUPID CHINESE IDEA。
上世纪80年代末由南京大学最先将SCI引入科研评价体系。
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当时处于转型期,国内学术界存在各种不正之风,缺少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二是某些专业国内专家很少,国际上通行的同行评议不现实。
“SCI目前已成为衡量国内大学、科研机构和科学工作者学术水平的最重要的甚至是惟一尺度”。
然而SCI原本只是一种强大的文献检索工具。
科学引文索引名词解释
科学引文索引是一个关联论文的证明性依据,可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和学术期刊中找到。
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跟踪论文的引用情况,从而更好地了解论文的引用频率或影响力。
科学引文索引非常实用,作为学术研究工作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检索同一主题或竞争方向的工作,这有利于比较、评价和讨论不同论文之间的差异。
另外,科学引文索引还可以支持有效地收集引用。
已经发表的文献中没有与其他文章有关的引用,或者只有少量的引用,可以通过检索科学引文索引来发现其他相关文献,以补充当前的研究内容。
最后,科学引文索引可以为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和统计数据,以发现可能被忽视的相关文献,帮助学者找到正确的信息,进行更为有效的研究、分析和写作工作。
其效果可谓深远,是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
《科学引文索引》(SCI)是一个重要的学术工具,被广泛用于科研领域。
这篇文章将介绍《科学引文索引》的主要使用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这一工具进行学术研究和写作。
需要了解《科学引文索引》的内容和涵盖范围。
在使用该工具前,你需要了解SCI收录了哪些期刊和学科领域的文献。
了解该数据库的更新频率和覆盖范围也非常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科学引文索引》的主要使用方法:1. 检索文献在使用SCI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检索文献。
你可以通过作者、标题、关键词等信息来检索你需要的文献。
SCI还提供了高级检索功能,比如按作者单位、引用次数等进行检索。
2. 查看引用文献在SCI中,你可以找到一篇文献的引用情况。
这对于了解一篇文献的影响力和研究热度非常有帮助。
你可以了解到一篇文献被引用的次数、被谁引用等信息,这对于评价一篇文献的质量和重要性非常有帮助。
3. 进行文献分析SCI还提供了文献分析的功能。
你可以通过相关图表和数据来进行文献引用分析、作者合作关系分析等。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一个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4. 导出数据在SCI中,你可以将检索的文献数据导出到Excel等软件中进行分析和处理。
这对于大规模文献分析非常有帮助,同时也方便你保存和管理检索到的文献信息。
5. 接收最新信息SCI还提供了订阅功能,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订阅相关期刊或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这可以让你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通过上述主要使用方法的介绍,相信读者对于如何使用《科学引文索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通过充分利用SCI提供的功能和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学术研究和写作,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了解一个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科学引文索引》进行学术研究和写作。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库,它收录了大量的高质量科学期刊文献,并提供了丰富的检索和分析功能,能够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开展学术研究。
科学引文索引科学引文索引(ScientificCitationIndex,SCI)是由SCI期刊书籍编译组编写的,内容是记录在学术文献中发表的论文的引文索引。
它收录了全球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关各种学科的文献,自1959年建立以来,经过长期积累,现已收录了超过11900种国际期刊文献,共计超过3250万条记录,涵盖了包括自然科学、生物科学、医学及其他一系列学科和相关的交叉学科的学术论文,涉及的文献数量一直在增长。
SCI是科研人员进行学术论文检索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尤其是科学研究人员和学者,在检索参考文献时要大量使用到它。
它的特点是文献的引文索引比较精确,文献内容收录有系统,而且覆盖面很广,绝大多数用于学术研究的文献基本都有收录,这对学术研究者进行学术研究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SCI收录的文献比较重要,其引用情况也会比较频繁,这意味着当阅读一篇SCI文献时,有可能会发现其中引用其他SCI文献,这也是对科学研究者在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
因此,科学研究永远是建立在引文索引的基础上发展的,SCI作为科学引文索引应运而生。
SCI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它的文献内容数量的增长,使得科学研究者在进行学术检索时也变得更加方便。
根据SCI的收录情况,科学研究者可以发现以前未收录的文献,这有助于提高该学科成果的深度研究。
此外,SCI还可以为科学研究者提供有关该领域最新的文献,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完善的检索到需要的相关信息。
另外,SCI在科学研究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SCI引文索引的统计检索。
科学家通过对SCI引文索引进行统计检索,可以获得一系列有关某一特定学术领域的信息,这样可以帮助科学家进行更加深入的科学研究,以更好地把握该学科发展趋势,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
总之,SCI引文索引无疑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据,不仅有助于帮助科学家更准确的获取相关文献,而且可以帮助科学家对特定学术领域的发展趋势有更准确的把握。
此外,SCI还可以帮助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统计检索,从而帮助科学家获取更多的信息。
三大索引: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受国家科技部综合计划司的委托,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从1987年起,每年将全国发表的论文进行年度统计和分析,并于当年年底在京召开信息发布会,公布统计结果。
这项工作在科技共同体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被誉为自然科学界的“奥林匹克”。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根据论文是否被国际著名检索工具收录而将论文分为“国际论文”和“国内论文”两类进行统计分析。
为使我校教学、科研人员更多地了解有关情况,引导大家在发表科研成果时向三大索引进军,进一步提高我校科学研究的显示度,现提供如下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国际论文选用举世公认的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 编辑出版的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 三大国际著名检索工具作为在国际上发表论文的统计数据源,被这三个检索系统收录的我国科技人员所发表的论文即为“国际论文”。
(一)SCI收录和引用论文的基本情况SCI以收录基础学科的论文为主,以期刊的编辑质量、影响因子和专家评审为选刊依据,充分考虑期刊的学术价值,从世界上44个国家(地区)约7万种科技期刊中选出3000多种重要科技期刊( 其中使用英语的期刊超过80%)作为统计源期刊。
经过美国ISI的综合评定,1999年我国有60种期刊进入ISI检索系统(包括外围─SCISEARCH和核心─SCICDE)。
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若外围刊物被引用数量较多,将有可能进入核心圈,真正成为“国际论文”的统计源期刊。
1999年进入美国ISI检索系统(外围及核心)的中国期刊目录如下:1.1.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SCI Expanded(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ACTA BOTANICA SINICA(植物学报) SCI E.3.ACTA CHIMICA SINICA(化学学报) SCI E.4.ACTA GEOLOGICAL SINICA-ENGLISH EDITION(地质学报) SCI E.5.ACTA MA THEMA TICA SINICA-NEW SERIES(数学学报) SCI E.6.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学报) SCI7.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固体力学学报) SCI E.8.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中国药理学报) SCI9.ACTA PHYSICA SINICA(物理学报) SCI E.10.ACTA PHYSICA SINICA--OVERSEAS EDITION SCI E.(物理学报--海外版)11.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物理化学学报) SCI E.12.ACTA POL YMERICA SINICA(高分子学报) SCI E.13.ALGEBCES IN A TMOSPHERIC SCIENCE(大气科学进展) SCI E.14.ALGEBRA COLLOQUIUM(代数集刊) SCI E.15.APPLIED MA 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应用数学和力学) SCI E.16.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RESEARCH ALERT(生物医学和环境科学) SCI E.17.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18.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高等学校化学研究) SCIE.19.CHINA OCEAN ENGINEERING(中国海洋工程) SCI E.20.CHINA JOURNAL OF ANAL YTICAL CHEMISTRY(中国分析化学) SCI E.21.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 TICS SERIES B (数学年刊B辑) SCI E.22.CHINESE CHEMICAL LETTERS(中国化学快报) SCI E.23.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中国教育与社会) SSCI24.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中国化学工程学报) SCIE.25.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中国化学) SCI26.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地球物理学报) SCI E.27.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无机化学学报)SCI E.28.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有机化学学报) SCI E.29.CHI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Y(生理学报) SCI E.30.CHINESE JOURNAL OF POL YMAER SCIENCE(高分子学报) SCI E.31.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结构化学学报) SCI E.32.CHINESE LAW AND GOVERNENT(法律与政府) SSCI33.CHINESE LITERA TURE(中国文学) AHCI34.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 SCI35.CHINESE PHYSICS LETTERS(中国物理快报) SCI36.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 SCI37.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SSCI (中国社会学与人类学)38.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中国历史研究) AHCIMOUNICA 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理论物理通迅)SCI40.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当代思潮) AHCI41.HIGH ENERGY PHYSICS & NUCLEAR PHYSICS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SCI E.42.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ICS (计算数学学报) SCI E.43.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 A VES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44.JOURNAL OF INORGANIC MA TERIALS(无机材料学报) SCI E.45.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国际钢铁研究)SCI E.46.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材料科学技术学报)SCI E.47.JOURNAL OF RARE EARTHS(中国稀土学报) SCI E.48.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SCIENCE EDITION(武汉工业大学学报材料科学版)SCI E.49.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SCI E.50.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自然科学进展) SCI E.51.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稀有金属材料和技术) SCI E.52.RARE METALS(稀有金属) SCI E.53.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MATHEMATICS PHYSICS ASTRONOMY (中国科学A辑-数学、物理、天文)SCI54.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CHEMISTRY (中国科学B辑-化学) SCI55.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LIFE SCIENCES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SCI56.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SCI57.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TECHNOLOGY SCIENCES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SCI58.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SCI E.59.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 YSIS(光谱学与光谱分析)SCI E.60.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世界胃肠病杂志) SCI E.SCI收录的期刊(包括外围期刊)平均影响因子约为1左右,其中影响因子最高者达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