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khPPT【教学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93 MB
- 文档页数:24
2024全新汉语拼音gkh课件•汉语拼音概述•gkh声母发音要点•gkh声母与韵母拼读技巧•gkh声母在词语中的应用目录•gkh声母相关绕口令与儿歌•汉语拼音gkh教学建议与反思01汉语拼音概述它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被广泛应用于汉语教学、学术研究、出版物和计算机输入等领域。
汉语拼音方案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被广泛应用于汉语的国际交流和传播。
汉语拼音是一种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用于标注汉语普通话读音。
汉语拼音方案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威妥玛拼音等外国人制定的拼音方案。
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组织专家研究制定适合汉语的拼音方案,最终于1958年正式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
此后,汉语拼音方案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逐渐成为了现代汉语注音的标准方案。
汉语拼音包括21个声母和24个韵母,其中声母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受到阻碍而发出的辅音,韵母则是与声母结合后发出的元音或元音组合。
汉语拼音方案还包括声调,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分别是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入声在普通话中已经消失,但在一些方言中仍然存在)。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汉语拼音还可以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等不同类型。
同时,汉语拼音方案还包括一些特殊音节的拼写规则,如儿化音、轻声等。
02gkh声母发音要点发音方法g是舌根音,发音时舌根抵住软腭,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较弱的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爆发成声。
示例例如“哥”、“国”等字词的拼音中就有g这个声母。
在发音时,可以感受到口腔后部的舌根和软腭的接触与分离。
发音方法k也是舌根音,发音时舌根抵住软腭,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气流从口腔和鼻腔同时流出,但口腔气流较强。
示例例如“科”、“看”等字词的拼音中就有k这个声母。
在发音时,可以感受到口腔气流的强烈冲击。
发音方法h是舌根音中的清擦音,发音时舌根接近软腭,留出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5汉语拼音《 gkh 课件(15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汉语拼音中的"gkh"音节。
教学内容依据《汉语拼音》教材第四章第三节的音节学习部分,详细内容包括:1. "gkh"三个声母的发音要领及口型掌握;2. "gkh"与韵母结合形成的音节拼读;3. 通过例词学习,加强"gkh"音节的实际运用;4. 练习书写"gkh"三个字母。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发音"gkh"三个声母,并掌握其正确的口型;2. 学生能够熟练拼读"gkh"与韵母结合的音节,并运用到实际语境中;3. 学生能够通过书写练习,掌握"gkh"三个字母的正确书写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区分"gkh"三个声母的发音,避免发音混淆;2. 教学重点:掌握"gkh"与韵母结合的音节拼读,以及字母的正确书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15张),展示"gkh"音节及其相关例词;2. 学具:拼音卡片,学生用书,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课件展示"gkh"音节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gkh"音节;2. 讲解:详细讲解"gkh"三个声母的发音要领,示范正确的口型,让学生模仿并练习;3. 例词学习:展示包含"gkh"音节的例词,引导学生跟读并理解词义;4. 随堂练习:分发拼音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gkh"音节的拼读练习;5. 书写指导:示范"gkh"三个字母的正确书写方法,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书写练习;六、板书设计1. 板书汉语拼音"gkh"音节学习;2. 内容:分别列出"gkh"三个声母的发音要领、例词、音节拼读及书写方法。
课件背景与目的课件背景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汉语拼音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础,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满足大班幼儿学习汉语拼音的需求,我们特别设计了《汉语拼音gkh》PPT课件。
课件目的通过生动有趣的PPT课件,帮助大班幼儿掌握汉语拼音g、k、h的发音、书写及相关词汇,为幼儿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01辅助识字汉语拼音是识字的重要工具,掌握汉语拼音有助于幼儿独立阅读和学习生字。
02规范发音学习汉语拼音可以帮助幼儿规范发音,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03推广普通话汉语拼音作为普通话的基础,学习汉语拼音有助于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交流。
汉语拼音的重要性01学习目标02预期效果通过本次PPT课件的学习,使幼儿能够准确发音g、k、h三个声母,掌握它们的书写方法,并能拼读相关音节和词汇。
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汉语拼音产生浓厚兴趣;能够准确、流利地发出g、k、h的音,并正确书写;能够拼读含有g、k、h声母的音节和词汇,提高幼儿的拼读能力。
学习目标与预期效果汉语拼音方案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被广泛应用于汉语教学、学术研究、出版物和计算机输入等领域。
汉语拼音包括21个声母和24个韵母。
其中声母是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
单韵母是a 、o 、e 、i 、u 、v 。
复韵母包括ai 、ei 、ui 、ao 、ou 、iu 、ie 、ve 、er 、an 、en 、in 、un 、vn 、ang 、eng 、ing 、ong 。
汉语拼音中还包括16个整体认读音节,它们是: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
其中,前鼻音韵母包括an 、en 、in 、un 、vn ;后鼻音韵母包括ang 、eng 、ing 、ong 。
(5汉语拼音《 gkh 课件(15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汉语拼音中的《gkh》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的第一章第三节,主要围绕g、k、h三个声母的发音、书写及其在词语中的应用进行详细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g、k、h三个声母的正确发音和书写。
2. 培养学生正确拼读音节,熟练运用g、k、h三个声母组成词语。
3.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增强他们对汉语拼音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g、k、h的发音区别,以及与韵母的拼读。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g、k、h,熟练运用这三个声母进行词语组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15张),展示g、k、h的发音、书写及例词。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个实践情景,让学生感受g、k、h三个声母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g、k、h的发音方法、书写规范,以及与韵母的拼读。
3. 例题讲解:用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进行拼读练习。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并及时反馈、纠正。
5. 小组活动:分组进行g、k、h的词语接龙游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六、板书设计1. g、k、h的发音方法、书写规范。
2. g、k、h与韵母的拼读示例。
3. 常见词语举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g、k、h各10遍,用g、k、h组成5个词语。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读、多写,提高汉语拼音水平。
可以布置一些拓展练习,如:用g、k、h编写一段话,锻炼学生的拼音写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g、k、h的发音区别。
2. g、k、h与韵母的拼读。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
4. 板书设计。
5. 作业设计。
一、g、k、h的发音区别1. g的发音:发音时,舌根抵住软腭,形成阻碍,然后突然分开,气流冲出,声带振动。
2. k的发音:发音时,舌根抵住硬腭,形成阻碍,然后突然分开,气流冲出,声带振动。
(5汉语拼音《 gkh 精品课件(15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汉语拼音》中的第三章“gkh”,具体内容包括认识三个声母g、k、h,学会正确发音,了解其在不同韵母组合中的运用,并掌握相应的汉字书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声母g、k、h的正确发音方法,并能准确读出相关音节。
2. 培养学生正确书写与g、k、h相关的汉字,并理解其在词语中的应用。
3. 提高学生对拼音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声母g、k、h的正确发音及在音节中的运用。
重点:掌握g、k、h三个声母,并能正确书写相关的汉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15张),含发音演示、例词、练习等。
2. 学具:拼音卡片、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谜语“哥哥开车,弟弟哈哈笑”,引出本节课的声母g、k、h,激发学生兴趣。
2. 发音演示:播放PPT课件,展示声母g、k、h的发音方法,引导学生模仿,并纠正发音错误。
3. 例词讲解:列举一些含有g、k、h的词语,如“高山”、“卡车”、“河流”,让学生跟读,并解释词语意思。
4. 随堂练习:发放拼音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音节组合练习,巩固发音和书写。
5. 汉字书写:在PPT上展示与g、k、h相关的汉字,如“工”、“口”、“禾”,并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6. 小组竞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拼音接龙游戏,提高课堂氛围,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第三章 gkh2. 内容:(1)声母g:发音、例词、汉字(2)声母k:发音、例词、汉字(3)声母h:发音、例词、汉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默写声母g、k、h的正确发音。
(2)列举至少5个含有g、k、h的词语。
(3)抄写与g、k、h相关的汉字,并组词。
2. 答案:(1)g:哥哥、高山、工人;k:卡车、口、开心;h:哈哈、河流、禾苗。
(2)如:g:工、高、给;k:开、看、快;h:好、和、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发音、书写和运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