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期末知识点超全汇总

  • 格式:docx
  • 大小:424.57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育研究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以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活动。

2、教育研究的特点:伦理性、复杂性、全员性。

3、教育研究的过程:确定问题、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推导结论。

4、内在效度:指研究结果能被有把握地准确解释的程度(即研究本身的真实性)

5、外在效度:指研究的结果能被推广到更大人群的程度(即研究的推广性)。

6、教育研究的信度:指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即研究的可靠性。内在信度:在给定的相同条件下,资料搜集、分析和解释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即研究的一致性)外在信度: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背景下重复研究并得到相同或相近的结论。(即研究的重复性)信度是效度的保证

7、内在效度高的实验,外在效度也一定高。(错误)

内在效度是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即研究的结果。外在效度涉及教育实验研究结果的概括化、一般化和应用范围问题,表明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研究结果是否能被正确地应用到其他非实验情境、其他变量条件及其他时间、地点、总体中去的程度。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必要条件,但内在效度的研究结果不一定具有很高的外在效度,而且内外效度有相会互相影响。

8、没有信度就没有效度。(正确)

因为一个项研究不可能没有信度却有效度。如果一项研究是不可靠的,我们就不可能有信心去解释结果,并将它推广到其他的人群和条件中去。

9、教育研究的分类:①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基础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扩展知识;

应用研究的基本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

②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而不是用数字和量度;

定量研究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对象,而不是用语言文字。

③实验和准实验

真实验:随机抽取和分配被试,被试具有同质性;因变量、无关变量得到比较严格控制;有实验组和对照组。

准实验:被试无法进行随机取样,强调对自变量进行操纵控制,对无关变量有所控制。

题目:研究教育现象及过程的基本规律,揭示青少年身心发展以及影响因素间的本质联系,探索新的领域等为基本任务的课题属于()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定性研究 D.定量研究

运用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解决教育工作中具体问题的研究是()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定性研究

D.定量研究

基于描述性分析,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即从一般的特殊情境中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这种研究属于( )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定性研究

D.定量研究

10、常量、变量和操作性定义

变量:不同的个体体现出不同价值的条件和特征。

常量:是一个研究中所有个体都具体的特征或条件。

操作性定义:是一种规定,它使被确定的需要定义的变量和条件的操作或特征具体化。

自变量:由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变化的变量,是能独立地变化并引起因变量变化的条件。

因变量:是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研究被试行为或才有关因素、特征的相应反应的变量,它是研究中需要观测的指标。

无关变量(控制变量):是与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由于它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所

以需要在研究中加以控制。

前测:进行实验处理前对研究对象进行的测试

后测:进行实验处理后对研究对象进行的测试

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的研究对象(被试)

对照组(控制组):不接受实验处理的研究对象

实验组与对照组除了是否接受实验处理之外,其它的条件都应该相同。

样本容量:样本的数量

题目:无关变量就是对研究结果没有影响的变量。

错误。

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是指与特定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即除了研究者操纵的自变量和需要测定的因变量之外的所有变量。无关变量是研究者不想研究的变量,但有时侯无关变量会对因变量发生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

第三章查阅文献活动

一、文献检索的概念及作用

(一)定义:文献原意是指有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现在泛指有参考价值的记录知识或保存信息的一切载体。

(二)文献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除了为研究者提供内容参考外,还有下列一个或所有方面的意义:

1.更具体地限制和确定研究课题及假设;

2.告诉研究者在本领域内已做了哪些工作;

3.提供一些可能对当前研究有用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4.对研究方案提出一些适当的修改意见,以避免预想不到的困难;

5.把握在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差错;

6.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材料。

二、文献的种类

【零次文献】一是形成一次文献以前的知识信息,即未经记录,未形成文字材料,是人们的"出你之口,入我之耳"的口头交谈,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非文献型的情报信息;二是未公开于社会即未经正式发表的原始的文献,或没正式出版的各种书刊资料,如书信、手稿、记录、笔记和包括一些内部使用通过公开正式的订购途径所不能获得的书刊资料。【一次文献】是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专著、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

【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具有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是对一次文献的认识,是检索工具的主要组成部分(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

【三次文献】是在和二次文献基础上对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献,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及专题研究报告等

1.约翰·杜威写的专著属于(A )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四次文献

2.“书目”属于文献等级中的(B )

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四次文献

3.以下属于三次文献的是(C)

A.索引 B.论文 C.手册 D.文摘

三、收集(教育)文献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原则:1.计划性2.针对性3.系统性4.策略性5.预见性6.持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