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古诗汇总(最新)
- 格式:docx
- 大小:2.21 MB
- 文档页数:2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日积月累单元1: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单元3:单元4:人心齐,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单元7: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课文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单元2: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习习一叶知秋金桂飘香层林尽染五谷丰登果实累累春华秋实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单元6: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单元8:不迁怒,不èr贰过。
爱人若爱其身。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与人善言,暖于布bó帛;伤人以言,深于máo 矛jǐ戟。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司马光《宋史·司马光传》群儿戏于庭,一儿登wènɡ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bènɡ迸,儿得活。
注释: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人。
北宋大臣,史学家,编撰《资治通鉴》等书。
庭:庭院。
瓮: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
皆:全,都。
弃去:逃走。
光:指司马光。
破:打开,打破。
迸:涌出。
译文: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课件第一首古诗:《人月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诗歌介绍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表达了岁月如梭,人事如梦,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主题。
诗歌分析该诗以描写春天的梨花开放为开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映衬人事的薄凉和匆忙。
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一句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事的瞬息万变相连结,凸显了时间的流逝和不可逆转。
而“狐裘不暖锦衾薄”一句则形象地表达出人们在富贵之中所感受到的苍凉和虚幻。
授课要点1.引导学生通过诗歌描写的花开和时间的变迁,感受岁月的流转和变化;2.分析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认识到人生短暂,要珍惜时间,珍惜每一个当下。
第二首古诗:《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歌介绍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描绘了壮丽的山河景色和人生追求的主题。
诗歌分析诗中以作者登高望远的景象为描写开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表达了大自然的广阔和壮丽。
最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表达了对事物不断追求和超越的观念。
这种追求更高层次、更广阔视野的精神,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人生不断追求的态度。
授课要点1.给学生讲解诗歌中的山河景色,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2.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3.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等,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第三首古诗:《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松露一丝。
柔筋缠岩屋,鬼火载骤帷。
诗歌介绍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描绘了夜晚牛渚江上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历史和传统的怀念之情。
诗歌分析诗中以夜晚的牛渚江为,“牛渚西江夜,青松露一丝”以江、树的形象描绘出江边的静谧与孤寂。
诗的后两句“柔筋缠岩屋,鬼火载骤帷”则以对比手法来表现过去历史的巨大变迁和文化的消逝。
通过描写景物和情感的交融,诗歌既展示了当下的景色,又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思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古诗词大全必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古诗词是学生学习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部分,以下是一些必背的古诗词列表:1.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5.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 《悯农》(其一)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9. 《悯农》(其二)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0.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 《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些古诗词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历史,还能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背诵,体会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汇总古诗1《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词义:①迟日: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说“迟日”。
②泥融(rónɡ):这里指泥土湿软。
③鸳鸯(yuān yānɡ):一种鸟,常在水边嬉戏,雄鸟与雌鸟常结对生活。
译文:在初春明媚的阳光里,江山是多么秀丽,温暖的春风送来阵阵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洲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中心思想: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美好动人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古诗2《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词义:(1)惠崇(huì chónɡ): 是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
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2)蒌蒿(lóu hāo):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3)芦(lú)芽:芦苇的嫩芽,可食用。
(4)河豚(tún):一种肥而味美的鱼,有毒。
(5)上:指逆江而上。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
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中心思想:《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作者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古诗3《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词义:①三衢(qú):即浙江衢州,境内有三衢山,所以又称“三衢”。
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③小溪泛(fàn)尽: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
泛,乘船。
尽,尽头。
④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
却,再、又。
⑤绿阴:苍绿的树荫。
阴,树荫。
三年级上学期古诗:1、《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2、《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3、《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4、《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5、《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6、《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7、《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8、《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9、《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10、《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雷震 朱熹 常建 李白 叶绍翁 孟浩然 王昌龄 李白 杜牧 王维 11、《嫦娥》(月宫清冷桂团团)12、《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13、《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14、《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15、《易水送别》(此地别燕丹)16、《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17、《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18、《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19、《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20、《八阵图》(功盖三分国)边贡 李商隐 刘禹锡 王维 骆宾王 元稹 李白 杜牧 黄巢 杜甫 元稹 张渭 21、《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22、《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23、《论语六则》孔子 24、《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王维 林升 25、《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26、《己亥杂诗》(一)(九州生气恃风雷)27、《己亥杂诗》(二)(浩荡离愁白日斜)28、《青松》(大雪压青松)龚自珍 龚自珍 陈毅 29、《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30、《夜雪》(已讶衾枕冷)王昌龄 白居易1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译文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口咬住一样,淹没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
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2观书有感南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