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2015学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名单
- 格式:xls
- 大小:82.00 KB
- 文档页数:5
中山大学2013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名单(人文社科)(排名不分先后)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研究生:黄纯蒋旅佳张倩石若凡硕士研究生:彭建楠 周鹏 郑上保林业宁孙倩李继明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赖伟张行张超廖志伟硕士研究生:曾惠娟李郑龙钟祥宇许敏斌卢璐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张含陆俏颖左康华姚季冬黄俊维陈进硕士研究生:詹捷宇卢耀俊吴嘉豪李佳凝张羽军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士研究生:黄嘉文贺霞旭吴开泽张少春朱雪菲詹虚致硕士研究生:骆玉婷宋玉文宁玉梅田絮崖陈晓思区海泳郜宪达黄巧好博雅学院:博士研究生曾维术硕士研究生:李琪慧亚太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叶菁岭南学院:博士研究生:韩永辉罗嘉雯李仲达林祺刘冬妍王茜瞿婷婷彭草蝶硕士研究生:林汉耀蒋熠青梁剑雄周宇露陈永莲曾灏黎金荣刘芳任志娟宋雪梦金秋国际商学院:硕士研究生:钟贻俊王莹滕海波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刘璐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沈文静硕士研究生:江军汤彪凤刘艳男国际汉语学院:硕士研究生:邓美玲翻译学院:硕士研究生:王乐梁梦滢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段芸蕾硕士研究生:廖雪霞柯常国曹玲莎吴东霖申长慧文国柱陈少宏罗永丰王思勤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汪广龙硕士研究生:张培培巫长林万旋李丹管理学院:林东杰杨晨邓剑兰冉佳森周少锐硕士研究生:刘笛陈涛张敏吴佳琳余雷何志华邝灶英黄婷彭倩张娜康曼张毅平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罗希明硕士研究生:周丽萍冯 峰容铭刚社会科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永刚硕士研究生:刘顺娜张婷心理学系:博士研究生:谢雯雯硕士研究生:李姣传播与设计学院:王贺新硕士研究生:赵淼丁亦佳李琪刘鹏资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许慧颖李锦华李焰锋旅游学院:博士研究生:崔庆明硕士研究生:刘梅。
祝贺儿子获得中山大学奖学金祝贺儿子获得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2007-2008学年度本科生奖学金今天儿子告知他获得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2007-2008学年度本科生奖学金(三等奖),他自己不是太满意,我一开始也觉得没什么,但了解到获奖总比例是30%后,(他是他们班唯一获奖的男生)才认识到获三等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还是应该祝贺他。
附: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2007-2008学年度研究生、本科生奖学金、单项奖励金、捐赠奖学金及国家助学金评选结果公示一、研究生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奖学金”6人解育洁、冯小玮、徐丽萍、吴洁、徐婷婷、孟玲二、本科生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18人(占参评人数5%)三等奖:54人(占参评人数15%)班级姓名学号班级姓名学号班级姓名学号05英A谭小妹0531204106英语储天舒0631500507英语周颖07305251许瑾瑜05312007林盼盼06315016谢丽琼07305241邓玉珊0531203106315030 曾丽璇07305247 05英B 苏明霞05312026 韦宇06315025 肖统竞07305235 刘丽华05312006 叶敏怡06315028 王丹青06357065 黄霞05312034 06日语李亚幸06316015 07日语莫汉滔06343067 05日语郑薇05313022 陈婷婷06316004 施其靓07305212 叶雪冰05313003 方慧05378023 李烨方06319068 冼燕婷04379099 李思茜06316006 陈聪0730523205313015 06法语赵登艳05357038 张菁秋07305228 05法语周舢杉05314022 李晶晶06317014 07法语杨晓丹07305191 杨柳明05314015 李橙06317013 李解07305203 宁颖颖05314004 赖燕青06317011 吴艾思07305187 陈瑜05314008 06德语钟文丽06318028 陈逸泽07305176 05德语朱恒05315008 陈燕旋06318003 07德语何婷婷07305157 陈秋爽0531501106318024 李丹07305170 吉可心05315006 许晓光06318020 谢安怡07305153 陈嘉文05315009 陈斯华06318001 陈思静07305154。
中山大学2013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名单(理工科)(排名不分先后)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欧阳乐曹外香邓勋环陈志景李君硕士研究生:杨金源田臻陈麒羽麦波王文炎刘培江林杰鑫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李运勇辛洪宝庞春雷李红波沈杨郭靖宋华伟梁英何春勇陈伟津陈明明苏龙兴李海徐锐刘雪涛邓子岚硕士研究生:申丽莎陈文庆杨良信刘天然付建辉赵剑雄陈慧玲卿健罗迪帆王玉超舒湘平谢丽莹许卓贾晓洁王昆曾庆允唐琪李忠谕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周浩龙于明浩李争晖肖泽恩王晓明张凯歌封硕林锐标刘俊良李观营龚云南周有桂张泽平黎蓝宁硕士研究生:徐剑桥董西昌周宇鹏庄林洲吴春晖郭晓婷刘少芳温大尉饶鑫吴启华许瀚地球科学系博士研究生:姜莲婷硕士研究生:袁雪玲吴政权艾 群 梁 浩郑 蕾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沈星星李永军韩博炜冯旭阳陈林兴梁静李晓娟朱梦晓陈涵方可王琼于洋赵娜李育旌谭斌梁小弟张敏耿洁黎睿君丁旭罗钰龙硕士研究生:支庆庆陈妍王东妮魏盼盼张蒙付敏黄璐刘婷张航王伟康丽群唐彪陈朋飞李鹏李思雯封彦杰毛荣丽张晓梅王佳夏佳尹丽娟曾帅霖何润真周晓穗刘宏董有勇陈文东海洋学院博士研究生:赵军鹏付宇硕士研究生:唐权辉林中源路晓锋李欣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龚月姣郑培嘉李全忠郭东生硕士研究生:何坚杜恒杨雪彭晨石克阳杨强丁佳尹亮王小龙欧彦兴陈亮辉薛政黎卫兵李镇余晓填张宏滨黄文津刘锐奇王英曾鑫鹏郭遥徐元璐金悦芸殷勇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杨旭楠陈姗姗欧阳磊吴蒙硕士研究生:叶信国杨健楠何觉聪肖娴张佳琳毛胜耀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欧金沛何艳虎古杰刘占明刘轶伦硕士研究生:林锦耀王小依邓神宝刘梅顾西辉张志君工学院博士研究生:杨哲周泉毕崟硕士研究生:时宇鹏刘小珍马侠霖庄立坚程智锋汪洪彬赵长相章伟刘飞任卓卓许欢软件学院硕士研究生:许广林辛林旗。
中山研究生奖学金制度一、制度背景为了鼓励和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研究,中山大学研究生院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中山研究生奖学金制度。
该制度旨在通过设立多种奖学金,为优秀研究生提供丰厚的奖金和荣誉,以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
二、奖学金种类及标准中山研究生奖学金制度包括多个奖项,包括学术成果奖、创新实践奖、社会服务奖等。
每个奖项都有明确的评定标准和奖励金额。
具体标准如下:1.学术成果奖:奖励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研究生,主要根据发表的论文、专利、研究报告等成果质量评定。
2.创新实践奖:奖励在科研项目中表现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生,主要根据项目的创新性、实施难度和成果效益评定。
3.社会服务奖:奖励为学校和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研究生,主要根据社会影响力、服务质量和效果评定。
三、申请条件及程序申请中山研究生奖学金需满足以下条件:1.热爱祖国,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科研精神,无违法违纪行为。
3.符合相应奖项的评定标准。
申请程序如下:1.申请人根据奖项评定标准提交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研究计划或论文发表情况等。
2.学院或导师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确定推荐名单。
3.研究生院对推荐名单进行复审,确定获奖名单。
4.获奖名单在研究生院网站上公示,接受监督。
四、奖励及荣誉获得中山研究生奖学金的研究生将获得丰厚的奖金和荣誉。
具体包括:1.一次性奖金,根据奖项等级和奖励金额给予相应奖励。
2.荣誉证书,证明该研究生在学术研究、创新实践或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3.有机会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荣誉活动,展示研究成果和才艺。
五、制度实施效果及改进措施自中山研究生奖学金制度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激励了广大研究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积极参与社会服务。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评选标准不够明确、评审过程不够公开透明等。
为改进制度实施效果,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完善评选标准,明确各个奖项的评定指标和权重,提高评选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优秀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办法(修改意见稿)参评资格:1.参评者须符合校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评选条件,且在管理学院研究生学期考评中没有出现不合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习努力,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遵纪守法,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品行优良,必须通过所有课程(含选修课),必修课加权平均成绩达到75分以上。
注:须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并取得成果者: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一篇以上(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或有重要科技成果(须经有关部门认证);或获得省级以上奖励者;或担任社会职务、获得各项荣誉者。
2.上年度已获奖的同学仍可参评,但只计本评奖年度发表的论文及奖项,未曾获奖同学的论文及奖项可以累计。
3.上年度在班级或者研究生会任职的同学,如果去年未参与评奖学金,可以按照去年的相应加分在今年参评, 任职时间必须满一年.4.参评者提供的材料必须真实可信,如有弄虚作假,以旧代新,盗用他人文章者,将取消其参评资格并通报批评。
评奖程序:1.参评者须向学院提供书面申请并附相应证明材料(已出版的相应刊物)及刊载文章的全文复印件,并注明各篇字数。
硕士同学请交与各班班委,各班班委收集整理后,上交学工部;博士同学请直接交到学工部。
2.由学工部研究生工作负责老师、研究生会相关干部、各班班委共同组成评奖组,由各班班长、研究生会相关干部,根据评分细则对每位参评者评分进行确定,最后由学工部研究生工作负责老师审核评分结果并公布评分结果,结果按分数由高到低排列。
3.初评结果公布后3日内,对评分结果有异议者向学院提交复核申请。
4.经评奖组复核后,在每年的7月下旬公布最终的评分结果。
5.最终,按分值高低和参评者申请最终确定并公布获奖者及奖项。
评分细则:一、科研成果参评论文、著作、教材须是研究生入学后至评奖年份上交材料日间正式发行或出版的,与本人所学专业相关,且未用于以往年份评奖的学术研究成果。
(用稿通知无效,未能按时提交的学术成果本期不计分。
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学费奖助学金一览表准备中山大学考研的小伙伴们,需要关注一系列考研信息的收集,例如历年考研分数线、考研报录比、考研参考书、考研历年真题等信息都是和初试复试的准备息息相关的。
下面聚创聚英考研网为备考生们整理汇总了中山大学一系列考研信息和资料,欢迎广大考生登录聚创聚英考研网查看和免费下载。
一、中山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助学金政策:(一)硕士研究生均须缴纳学费,具体学费标准可在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查阅。
保留入学资格硕士研究生按录取当年学费标准缴纳学费。
(二)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定向就业的非在职硕士研究生可申请“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奖助金”(包括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和学业助学金),符合条件的硕士研究生还可申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各招生单位设立的奖助金及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设立的各类奖助金。
定向就业的在职硕士研究生不能申请“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奖助金”,也不能申请国家奖学金,能否申请各招生单位设立的奖助金及获得硕博连读资格的硕士研究生,从第二学年起,除可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外,按博士研究生三等奖助金标准享受国家助学金和学业助学金。
获得“优生优培”计划资助的硕博连读研究生,奖助标准按照“优生优培”资助计划有关规定实施。
二、中山大学历年考研报录比情况以中山大学管理学院2016年的数据为例:完整版请添加微信mskaoyan获取!三、中山大学其他考研信息和资料汇总为了帮助准备报考中山大学研究生的备考生们,聚创聚英考研网推出《中山大学专业课考研复习全书》和《中山大学专业课考研全真模拟题》等一系列考研复习资料,主要包含考研参考书、核心考点解析和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本书系统总结考研专业课知识,重难点分明,深度解析历年考研真题并进行命题预测,为考生节省大量宝贵的复习时间,帮助考生在扎实基础之上迅速提高专业课成绩,是考生从基础到冲刺阶段的考研专业课资料,年年更新!详情如下:五、关于要不要报中山大学辅导班问题:选择培训机构是很重要的事。
中山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优秀学生奖学金评选办法(修订稿)(试行)为了充分体现“公平、竞争、择优”精神,根据《中山大学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评定办法(试行)》,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参评资格和评奖条件(一)参评资格1.学习满一年的在册全日制研究生均有资格参加一年一度的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评定。
同一年度原则上只可获一项奖学金(捐赠奖学金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属全日制在职研究生不享受奖励金,只颁发荣誉证书。
2.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能参加当年奖学金的评定:(1)该学年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处分者;(2)一学期缺勤累计2周以上者;(3)上一学年有不及格或补考、重考者。
(二)基本条件: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模范遵守法律和学校、学院各项规章制度;2.品行良好,尊师爱校,团结同学,积极参加各项有益的集体活动;3.刻苦学习,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内容,学业成绩优良;4.积极参加学术科研活动,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科研态度严谨,并取得一定成果。
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或获得省级以上学术(科技)竞赛奖。
二、评分办法(一)加分标准1、在国际专业学术刊物上独立发表论文,每篇17分。
作为正式代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论文全文被收入会议论文集且公开出版发行或获奖的,得15分;如果只有论文摘要被收入会议论文集且公开出版发行的,得5分。
2、在一类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每篇计17分;在二类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每篇计12分;在三类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每篇计9分;在有刊号的一般刊物(有国内刊号CN号)上发表论文,每篇计3分。
参评论文皆不得少于3000字,否则不予计分。
(刊物分类标准具体参见我校社科处《2008年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网址为/bszn/cggl/index.htm及/zlhb/cyzl/3510.htm。
)3、在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号ISBN号)上发表论文每篇计1.5分,每本论文集计算加分篇数不多于2篇。
中山大学研究生奖助规定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以研究生学习成绩、科研业绩、研究潜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研究生奖助金评选机制,规范研究生奖助金日常管理,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印发的《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13〕219号)、《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13〕220号)、《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教财〔2014〕1号),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对象为2014年以后录取的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且在基本修业年限内的全日制非定向就业和专项计划定向就业但无固定工资收入的研究生。
在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研究生奖助另外执行国家有关政策。
第三条中山大学研究生奖助金由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含国家财政投入和学校投入)、学业助学金(含国家财政投入和学校投入)、研究生导师配套投入共三部分组成。
在基本修业年限内,学业奖学金按学年发放,学业助学金、研究生导师配套投入按月发放。
第四条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奖助金的标准及构成详见《中山大学研究生奖助规定》。
—1—第二章名额分配原则第五条研究生奖助金名额分配原则:(一)博士研究生1.一等奖助金名额用于资助列入“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的研究生;2.二等奖助金名额分配须综合考虑各学院、直属系、附属医院(单位)、科研机构等研究生培养单位(以下简称“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规模、培养质量等因素,并向基础学科、亟需学科和优势学科倾斜。
本细则中的“优势学科”,是指教育部最近一次学科评估中按参评学科总数百分位排序前10%的学科。
具体计算方式如下:(1)全校二等奖助金基本名额=全校总资助人数×30%-全校一等奖助金人数-全校单列支持倾斜学科的名额及培养质量调节数(2)培养单位二等奖助金名额=全校二等奖助金基本名额×本单位参评学生人数占比+本单位单列支持倾斜学科的名额+本单位培养质量调节数3.三等奖助金名额:除一等、二等奖助金外,其他学生均获三等奖助金。
中山大学研究生奖学金首先,我对中山大学能够提供给学生奖学金这一制度感到非常欣慰和感激。
感谢中山大学给予我这样一个通过奖学金继续深造的机会,我深感荣幸。
以下是我对中山大学研究生奖学金的申请述求和对奖学金的衷心期望。
首先,我想对2021年研究生奖学金的评审委员会阐述我对学业的专注和对专业的热爱。
我本科所学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过四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计算机领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
在大学期间,我不仅学习了相关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还主动参与了各种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我想表达我对人才培养的渴望和稳定发展的愿望。
作为我们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学习是我目前最重要的任务。
通过深造,我将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我国的信息科技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对中山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研究生学习非常热衷,并计划在此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如果获得研究生奖学金,将大大减轻我的经济负担,使我可以更专注地学习并致力于研究工作。
再次,我想强调我对中山大学及其科研潜力的认可和对学术交流的追求。
中山大学作为一所享有盛名的高等学府,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有着丰硕的成果,而且秉持着开放和创新的教育理念。
我相信在中山大学的学习和研究环境下,我将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前沿科研成果,并有机会与国内外优秀的科研人员进行交流。
通过与其他同学的学术互动,我将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作为一个有理想和潜力的研究生候选人,我希望能够获得中山大学的研究生奖学金,这将是我继续深造的重要经济保障。
如果我能获得这个殊荣,我将倍加珍惜这次机会,以最好的状态来面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为自己的母校、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山大学是我心目中的梦想学府,我真诚地期待能够成为其中一员。
我坚信,在中山大学的培养和奖学金的资助下,我将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并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