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钟看懂中华五千年,一口气读完5000年世界史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26
我国五千年历史朝代讲解全过程一、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传说中夏朝的建立者是大禹。
夏朝是一段神话和现实的结合体,其实际历史并不甚明,因为夏代文献没有留存下来,仅凭后世文献记载。
二、商朝(约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商朝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朝代之一。
商朝的建立者是汤,商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青铜器的制作技术极为发达。
三、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周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周朝是杰出的奴隶社会朝代。
分东周和西周两个时期。
周朝时期出现了《诗经》、《易经》、《周礼》等对我国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的经典著作。
四、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主义的朝代,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秦始皇统一了我国,建立了辉煌的大一统帝国。
五、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我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王朝之一。
汉朝开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建立了豪华的车马文明。
六、三国时期(220年—280年)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戏剧性的时期之一。
三国之间的战争不断,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人。
七、晋朝(265年—420年)晋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晋朝建立者是司马炎。
晋朝时期政治稳定,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发展,手工业取得显著成就。
文化和科技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
八、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南北分裂时期。
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史上经济繁荣的时期,同时也是社会动荡的时期。
九、隋朝(581年—618年)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大一统王朝。
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辉煌时期。
十、唐朝(618年—907年)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三个大一统帝国。
中华上下五千年内容简介30字
1、中华上下五千年主要内容:通常我们说中华上下有五
千多年的历史,是从三皇五帝开始,到如今,这是一
个民族的传承,一个民族的延续。
即使这几千年的历
史中,中华民族有过辉煌、荣耀,也有过低谷、屈辱,
但总而言之,文明没有断绝,一脉相承的华夏文明,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已然五千多年。
2、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从远古时代再到母系氏族、父系
氏族,出现了“三皇五帝”、大禹。
夏启废除“禅让
制”,开始了“家天下”时代。
在漫长的奴隶制时代,
华夏文明在夏商周的王朝更迭中缓慢发展,社会基本
制度得以确立。
中华五千年简介内容
中华文明是一个源远流长的文明史,拥有悠久的历史、卓越的成就和深厚的底蕴。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3000年的夏朝,这是中国第一个有文
字记载的朝代。
从那时起,中国历史经历了众多朝代的更迭和变革,包括商、周、秦、汉、唐、宋、明、清等。
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华文明创造了许多伟大的成就。
中国古代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都有着独特的贡献。
例如,中国的儒家思想对东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孟子等思想家提出的伦理道德理论至今仍被重视。
在文学方面,中国古代产生了众多的诗人、作家和书法家,他们创作的作品仍然被广泛传颂和研究。
此外,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如发明了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
中华文明不仅在文化方面有着辉煌的成就,也建立了庞大而强大的政治体系。
中国古代的帝王制度和官僚体系为国家的管理和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汉朝统一中国的制度和宋朝的科举制度都为中国的政治文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还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人民代表机构——议会,这使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此外,中华文明还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而闻名于世。
中国的绘画、雕塑、
戏剧、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形式通过表达人们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审美追求。
总之,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多个朝代和时期,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
化和传统。
这个悠久而独特的文明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文明的宝贵财富。
中华五千年的内容简介中华文明是中国最大的财富,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它拥有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被喻为“五千年的文明”。
中华文化一直都与中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精髓,成就了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文化之美。
中国文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那时,古蜀国建立了第一个有记载的文明帝国。
古蜀国拥有卓越的宗教、农业、建筑、商业、测量、服装、财富和制度,还制定了一套形式完整的法律,使古蜀国成为中国第一个封建政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封建政权之一。
随着书面文化的兴起,中国古代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家,如《诗经》中的佚名、《楚辞》中的刘歆,以及后来的诗人李白、杜甫等,他们的创作把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了一个高度。
此外,它还为世界拓展了一种全新的审美概念,丰富了文化内涵,使得中国文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系统之一,其影响力和深度可以直接与古希腊一样。
而以章太炎为首的明末清初名士,在国学研究方面,他们创造出来的“百家争鸣”,使中国文化达到了顶峰,尤其是对对古典文学的深刻研究,使中国文化在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艺术方面,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艺术的宝库,从早期的彩绘壁画、山水画、书法和雕刻,到如今的雕塑、摄影、水墨画等,丰富多彩的中国艺术充满魅力,跨越了数千年,为世界艺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科技方面,中国古代也出现了许多非常伟大的发明,如端午节的“端午艇”、火药、电磁技术、印刷术,以及古代中国人发明的计算机“算盘”。
万里长城、欧亚结盟,古代中国的文化和科技也为世界经济、文明发展贡献了许多。
总之,自公元前21世纪以来,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五千年来的文学、艺术、科学和技术,以及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和政治制度,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组成了那“五千年的文明”的精髓。
它以难以置信的范围和深度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它既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生活在当今社会中所得到的文明礼物。
中华上下5000年历史简介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连续传承超过五千年的文明,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令人叹为观止。
本文将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开始,简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通过各个朝代的兴衰更替,展示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
一、传说时期1. 三皇五帝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的三皇五帝时期。
根据史书记载和民间传说,三皇通常指的是伏羲、神农和黄帝,而五帝则包括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
这些传说人物都是古代部落的领袖,他们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黄帝,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共主和文明之祖。
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领袖,统一了三大部落,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共主制国家。
他结束了战争,开创了农耕文明,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
五帝时期,尧禅位于舜,舜又禅位于禹,逐渐形成了初步的治理体系。
2. 禹传子启,家天下禹在治水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他疏导江河,划定九州,使百姓安居乐业。
禹死后,其子启继承了王位,打破了之前的禅让制,建立了夏朝,开启了“家天下”的时代。
二、先秦时期1. 夏朝夏朝(约前2070-前160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其主要活动区域在黄河中下游一带,相当于今天的山西、河南、河北一带。
夏朝的存在得到了考古学的证实,虽然关于夏朝的文字记载较少,但通过出土的文物和遗址,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夏朝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状况。
2. 商朝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其创立者是商部落的首领成汤。
商朝的政治中心早期在河南商丘,后期迁至河南安阳,史称“殷”或“殷商”。
商朝时期,青铜器得到了广泛使用,甲骨文的出现也标志着中国文字的成熟。
3. 周朝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西周时期,周天子是“天下共主”,实行分封制,各诸侯国对周天子称臣纳贡。
东周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不安,这一时期也被称为“春秋战国”时期。
怎样理解中华开国五千年20字中华开国五千年,这句简短而又深刻的话,是对中国历史的浓缩,也是对中华民族丰厚文化积淀的概括。
如何理解这句话,不仅关乎对历史的认识,更彰显出对中华文明的敬仰与传承。
首先,中华开国五千年的意义在于它强调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从夏朝建立到现今,中华民族已经拥有了五千多年的历史。
这个历史跨越了无数朝代的更迭、王朝的兴衰,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和昌盛。
无论是古代的封建帝王制度,还是近代的革命斗争,都离不开这个深厚的历史基础。
中华开国五千年的说法,是对这种历史沿革的庄严宣布,是对中华民族文化深厚积淀的肯定。
其次,中华开国五千年的含义在于它突出了中国文明的独特性。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漫长的岁月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
从先秦时期的儒家文化,到唐宋时期的文人墨客,再到近代的科学文化繁荣,中国文明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瞩目。
无论是中国的书法、绘画、音乐,还是中国的哲学思想、医学理论等,都展现出了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思维方式。
中华开国五千年的论断,是对中国文明的独特贡献的明确阐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坚定认同。
再次,中华开国五千年的涵义在于它强调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我们应该倍加珍惜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精神。
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秉持传统美德,不断追求卓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中华开国五千年的论断,是对中华民族自身价值与自尊心的肯定,更是对中华民族未来的激励和期待。
最后,中华开国五千年的意义在于它向世界宣示中华民族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融合了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文化要素。
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既有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也有佛教的慈悲智慧,还有众多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
中华开国五千年的论断,是对中华文明多样性的坚信,是对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友好交流的表达。
中华开国五千年的20字,深意非凡。
它是对中国历史的精炼总结,更是对中华民族文明的独特诠释。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简要概括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且未曾中断的文明之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沉淀,铸就了今天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
这五千年,既有辉煌灿烂的时代,也有深沉黑暗的时刻,但无论如何,中华文明始终坚韧不拔,生生不息。
一、远古时期早在五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原始社会就已经繁衍生息,三皇五帝的传说,揭示了中华民族早期的社会生活和文明曙光。
炎黄子孙,成为中华民族的自称,象征着我们对祖先的尊重和自豪。
二、夏商周时期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国家形态的社会。
商朝继承了夏朝的政治制度,并在青铜器制造、文字书写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西周时期,分封制、礼乐制度的实施,使社会秩序井然,中华文化的基础在这个时期得以奠定。
三、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分裂但文化繁荣的时期。
诸子百家的思想争论,构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老子、庄子等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理论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四、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了中国的首个统一帝国。
他的一系列改革,如书同文、车同轨,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汉朝继承了秦的制度,并在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丝绸之路的开通,更使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五、唐宋元明清时期这些时期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兴衰更替。
唐朝的盛世,宋明的理学,元朝的蒙古统治,明朝的海禁与郑和下西洋,清朝的闭关锁国与鸦片战争。
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构成了中华文明复杂而多彩的面貌。
六、近现代时期这是中华文明面临前所未有挑战的时期。
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中华民族在危机中寻求变革,努力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
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一部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史诗。
这其中有辉煌,有黯淡,有荣耀,也有耻辱。
但无论如何,中华文明始终坚韧不拔,生生不息。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回首过去,我们要从中汲取力量,面向未来,我们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中华五千年书的内容
中华五千年书是一本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书籍,它涵盖了中国
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和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
这本书主要以文字和图像
的形式呈现,旨在向读者展示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夏、商、周等朝代。
书
中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如夏朝的建立,商朝的繁
荣和周朝的革新。
同时,书中还描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秦
始皇统一六国和汉朝的繁荣等重要历史事件。
在书中,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农耕
经济和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封建王朝的建立,儒家经典的
形成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及科技发明如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的诞
生等。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如诗歌、词曲、书法
和绘画等。
读者可以了解到唐宋诗歌的盛世,元曲的独特风格以及明
清时期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
中华五千年书对于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向
读者展示了中国古代辉煌的历史,还传递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和精神。
这本书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过去,进而认识到中国的
现在和未来。
《上下五千年》讲解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被誉为“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的瑰宝。
《上下五千年》是一本专门讲解中国悠久历史的著作,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从远古到现代的变迁和发展。
本文将对《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进行详细讲解,让读者能够对中国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一章:远古时期的中国《上下五千年》的第一章主要讲述了远古时期的中国。
在这一部分中,作者通过考古学的发现,向读者介绍了中国最早的人类活动和文明起源。
从改变人类命运的农业革命,到中华民族的形成,作者将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同时,通过详细的资料和图片,读者可以对这段遥远的历史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
第二章:封建社会的兴衰第二章着重讨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兴衰。
作者以春秋战国时期为起点,向读者介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并详细描述了战国时期的各个国家的兴衰原因。
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一部分了解到战国时期的兵器、军事行动以及文化思想的发展,对于这一历史时期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第三章:秦汉两代的统一和繁荣秦汉两代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和繁荣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系列重要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时期。
在这一章中,作者详细介绍了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儒家思想的兴盛以及汉武帝时期的盛世。
读者可以了解到秦汉两代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对于这一时期的重要性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的动荡岁月第四章主要讲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荡岁月。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断的时期。
作者通过介绍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社会变迁和文化风貌,向读者展示了这一时期的历史演变和各个朝代的兴衰原因。
同时,通过描绘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和艺术发展,读者可以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第五章:唐宋元明清的辉煌时代第五章是《上下五千年》中的最后一章,主要讲述了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朝代的辉煌时期。
这几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艺术最为繁荣的时期。
上下五千年的内容概括
"上下五千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表达,用来概括中国悠久的历史。
这个表达强调中国文明的源远流长,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
具体来说,"上下五千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概括:
时间跨度:"上下五千年"表示中国文明的历史时长,从古代开始一直延续至今。
这个时间跨度表明了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历史传承:强调中国文明的传承和延续,将历代的成就、故事、文化传统等融入一个统一的历史脉络,显示了中国文化的连续性。
文明成就:在这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国创造了许多重要的文明成就,如哲学思想、科技发明、文学艺术等,这些成就为世界文明贡献了独特的价值。
文化自信:"上下五千年"也反映了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和骄傲,认为中国文明的历史是世界上最为悠久、辉煌的之一。
总体而言,"上下五千年"是一种强调中国历史悠久、文明灿烂的表达,体现了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珍视和对自身历史地位的自信。
历史思维导图整理,中华上下五千年高清脑图分享作者:知犀思维导图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黄帝到现在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那么如何快速了解这五千年的历史呢?思维导图就是一个不错且高效的方法,下面我们就来通过思维导图一起来整理一下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我国五千年的悠悠历史主要可以分为6个阶段:一、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夏朝、商朝和周朝,春秋战国时期也是属于这一时期,像武王伐纣、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等都是出自于这一时期,这一时间废除了奴隶制度,铁器也是在这一时期出现。
二、大一统局面的开创时期秦国统一六国之后建立了首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秦朝做出了很多开创性的举动,例如郡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但是秦朝仅仅经历二代便亡,历史的接力棒再次传到了汉朝,两汉的历史也被大家所熟悉,我们被称为汉族也是源于汉朝。
三、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两汉之后,就是我们熟知的三国时期,这时期各地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最终由晋朝统一全国,但后面又因为晋朝统治者的问题导致国家分裂,进入了南北朝时期,开始了民族交融的情况。
四、繁荣与开放在结束了几百年的分裂时候,隋朝终于又统一了,大运河和科举制也是这时候出现的,随后李唐王朝建立,这个时候中国的强大举世皆知,出现了万国来朝的现象,我们也称之为盛唐。
五、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盛唐之后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但很快又进入了两宋时期,在这期间,我国的经济中心不断南移,同时更多名族融合了进来,最终在元朝的时候,疆域达到了顶峰,元朝的铁骑甚至到达了欧洲。
六、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明清时期是皇帝权力的巅峰,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加强,但同时也出现了郑和下西洋、火枪等,这期间我们加强了对新疆、西藏和台湾的交流,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清朝的闭关锁国让我们错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因此非封建王朝画上了句号。
我国五千年的历史绵延流长,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希望借助思维导图能够让大家更好的熟悉这一段历史。
中华上下5000年简介中华上下5000年简介: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拥有5000年光辉历史。
这段漫长的历程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辛勤努力,磨砺经历,以及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
在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孕育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华夏民族的祖先在黄河流域逐渐形成了农耕文明。
他们发展了灌溉农业、制陶技术以及金属冶炼等重要技术,建立了社会稳定的政治秩序。
同时,他们形成了独特的宗教信仰体系和思想哲学体系,如太极、八卦、儒家、道家等思想流派。
这些文明的发展为后来的中华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文明经历了多次朝代的更迭。
每个朝代都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例如,秦朝的统一带来了大一统思想的影响;汉朝时期,科技、文学、艺术达到了巅峰;唐朝则开创了文艺复兴,被誉为“盛世”。
此外,中华文化在漫长历史的进程中也吸纳了外来文明的精华。
丝绸之路的开通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提供了机遇,佛教、道教等外来宗教信仰逐渐融入中国社会,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战乱和动荡的岁月。
然而,中华民族始终保持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的复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至今,中华文明仍然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中国人民对于保持和传承文化传统非常重视,弘扬中华文化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任务。
同时,中国也积极参与全球事务,为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做出贡献。
总体而言,中华上下5000年的历史是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
中华文明的卓越成就和丰富内涵使其成为世界文明的瑰宝之一。
这段历史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五千年中国古代历史概览古代中国历史悠久,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我们需要对中国古代历史进行一个概览。
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为您介绍中华五千年的古代历史。
1. 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56年)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我们首先要提到的是夏商周时期。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有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等故事。
商朝则是夏朝的继承者,商代出现了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周朝继商朝之后,周武王发动了“东周”的战争,实现了新的政权更迭。
2.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一段动荡的时代。
这一时期各个诸侯之间争霸不休,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如孔子、孟子、墨子、韩非子等等。
在这个时期,儒家、墨家、道家等诸子百家的学说也相继兴起。
3.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全国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之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等。
而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王朝,有着较为稳定的政治局势。
西汉时期的汉武帝还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
4. 隋唐宋时期(公元581年-公元1279年)隋朝由隋文帝杨坚建立,实现了北方的统一。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开创了中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文化繁盛。
而宋朝是质朝的继承者,南宋时期以文化繁盛、广州发达而闻名。
5. 元明清时期(公元1271年-公元1912年)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唯一一个王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及其复杂。
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的,实现了对元朝的推翻并恢复了中国传统文化。
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最后一个王朝,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是对中华五千年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简要概览。
历史是一部长卷,其中涵盖了世代兴衰、政治社会等方方面面。
每一个时期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索,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的独特之处。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您对中国古代历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从远古的夏商周到新中国成立,中华文明历经5000年风雨变迁,铸造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
炎黄子孙:公元前2677年,黄河流域孕育出中华文明两大英雄,黄帝和炎帝,他们在如今河北涿鹿怀来一带,联手打败了蚩尤,统一了部落,从此这块土地上的人民自称“中华儿女,炎黄子孙”。
往后的数年百年里,部落首领都采取“禅让制”,由有能力的人充当,比如尧传给了舜,舜传给了禹。
夏朝:公元前2070年,大禹治水有功,划九州,铸九鼎,成为天下共主,开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大禹死后,本来通过禅让制传位于东夷首领伯益,但大禹儿子夏启通过篡位,成为了夏朝的首领,自此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商朝:公元前1600年,商汤在“鸣条之战”中消灭夏朝昏君夏桀,建立商朝,商朝建立后,王室内部连续发生王位的纷争,使得商朝前期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度遭到破坏,史称“九世之乱”,内乱使得商朝在往后300年时间里,五次迁都,史称“盘庚迁殷”。
公元前1250年,在商朝武丁统治年间,大量甲骨文和金文被使用,青铜器制造工艺相当成熟,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衣裳,殷商文化逐渐传播到了长江流域。
西周:公元前1130年,封神榜故事正式上演,周武王联合其他诸侯,在牧野之战中消灭商纣王,一统中原,建立周王朝,西周建立后,论功行赏,分封了71个诸侯国,视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创立礼乐制,宗法制礼仪,形成大一统王朝的概念。
公元前771年,为博褒姒一笑,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从此失去诸侯对他的信任,当犬戎攻入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西北),并没有诸侯前往,最终周幽王被杀于骊山。
东周:周幽王死后,诸侯共同拥立其子姬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
公元前770年,在郑、秦、晋等诸侯的护卫下,将国都迁到洛邑(现河南的洛阳市),开启东周历史,周平王东迁后,周天子王权开始衰落,诸侯势力不断做大,最终形成春秋时期群雄争霸的局面。
以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五个诸侯相继称霸。
上下五千年内容简介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上古时期(约170万-4000年前)(一)介绍:传说中的盘古开天地的神话----他手托天,脚踏地,将天地支撑起来。
临死时,身体的各个部位化成了天地万物——日月星辰、山川湖海、良田沃土、矿藏宝物,一个美好的世界诞生了。
过了几万年,天神女娲来到大地,随手拾起一块湿泥巴,仿造自己模样捏了泥人,他们居然活了,于是天地就有了人类,这就是女娲造人的动人神话。
(二)大事:1、黄帝大战蚩尤:五千年前我国的长江黄河流域有许多氏族和部落,其中最强的是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
黄帝大战蚩尤,大获全胜,被推举为部落首领。
黄帝在远古时代为华夏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受后人推崇,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我们自称是黄帝子孙。
因为炎帝族和黄帝族原本是亲近,所以有时也称为炎黄子孙。
2、大禹治水:传说在黄帝以后,相继的出现了三个很有名的部落首领,他们是尧、舜、禹。
大禹治水有功,他治水的13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足迹遍及黄河两岸,终于治好了全国的水患,被舜选为继承人。
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做了他的继承人,氏族部落的选举制度被废除了,变成了王位世袭制度。
启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二、奴隶王朝,三代更迭——夏商西周(公元前2100-公元前771年)(一)夏王朝的灭亡:夏王朝统治中国大约四百年,到公元前16世纪,夏朝最后一个君王夏桀。
他是个出名的暴君。
商汤看到夏桀十分腐败,决心推翻夏朝。
商汤最后把夏桀流放到南巢(今安徽巢县西南),一直到死。
夏朝就被商朝取代了。
(二)周武王伐商纣:商朝在以后的3百年中,搬了五次都城,王位也不断更替。
商朝最后一个君王叫纣,他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而且是个军事天才,作战指挥大军,无往不胜,并把商朝的文化传播到淮水和长江流域一带,这是商纣王值得称颂的地方。
但在长期征战中,军备和人民的消耗、负担无疑都是很大的,纣王不顾人民死活,一味贪图享乐。
纣王的寻欢作乐、欺压百姓、杀害忠臣的行为加速了朝政的腐败和商朝的灭亡。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简介中国五千年历史简介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在中国的五千年历史中,经历了朝代更迭、社会变革、文化繁荣等不断变幻的历程,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历史文化的演变。
下面我们将一一介绍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发展轨迹。
一、三皇五帝时期最早的中国历史纪载中,提到的是“三皇五帝”时期,约相当于公元前三千年至公元前二千年左右,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传说时期。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是指伏羲、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他们开创了中华文明早期的基础规范,为后世的历史文化奠下了重要的基础。
二、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时期,开始于公元前2100年左右的夏朝,继承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兴起的商朝,最后演变成为了公元前771年左右出现的周朝。
在这一段历史时期中,中原地区的社会和政治结构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变化。
在夏商两代的时期中,出现了很多强大的国家和统治者,如夏朝的禹王、商朝的商汤和周朝的周公,他们令各自的国家更加强大,并且创立先进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等方面。
三、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起始于公元前770年左右,持续约300年。
此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变革时期,近代学者通常将它视为中国思想和科学文化的鼎盛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商周时期的自由化后继阶段,是政权的分裂和多元化理念的提出。
在这一时期中,出现了很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如鲁襄公、晋文公、宋几、孔子、墨子、荀子等,他们为今后的中国文化思想的演变和传承,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四、秦汉隋唐时期由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创建的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的政权。
在秦朝的统治下,国家日益强大,经济文化发展突飞猛进。
之后的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汉朝时期的科技发展、农业生产、文化艺术、外交交往等,都在中华文化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唐朝被誉为中国的“盛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创新和开明的时代。
唐朝时期的文学、艺术、科学等在当时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唐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可谓深远至今。
每天10分钟,1个方法读懂中华上下5000年历史,家长这样
告诉孩子!
著名教育学家希利尔曾经说过:历史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底蕴与基石。
从小被历史喂大的孩子,见识更广,眼界更宽,格局更高,思辨和判断能力也更强。
历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历史是一个国家的经验、教训,是过去的沉淀,是现在的借鉴,是未来的导向;对孩子来说,历史是提升软实力最好的老师,它让孩子从小便有见识、有格局、有智慧、有担当!
实用一点说,读历史的孩子,肚子里有用不完的典故,谈吐间散发着不凡的气质,写起作文来都能引经据典、妙语连珠。
写诚信,可以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写友谊,可以说“管鲍之交”;写学习,可以
举“李密牛角挂书”……而不懂历史的孩子写
作文的时候,只能平铺直述,写一堆大白话。
做阅读题时,根据作者的朝代背景,判断
文章表达思乡还是爱国,了解历史的孩子一眼
就能看懂做对;而不了解历史的孩子只能干瞪
眼,想到什么写什么。
可历史本身是复杂的,讲得太深,听不懂;讲得太浅,不到位,我们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
而且,还要创造更方便的场景,让孩子接触历史,才能记得更牢,活学活用!。
几分钟看懂中华五千年,一口气读完5000年世界史我们一般说中华文化五千年,其实它真的跨入成熟文明的门槛,是离现在4200年。
一、文化成熟的标准是什么?第一,必须有文字。
第二,必须有城市式的居住方式,城市可以小一点,但必须有居住的方式。
第三,必须有青铜器。
所谓有青铜器就是必须有金属冶炼,青铜的冶炼熔点很低,人类最早能冶炼青铜器就是能冶炼金属的初步了。
二、四大文明是哪四大?四大文明分别是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
第一名是谁?第一名是现在日子过得很不好的地方——伊拉克。
那个地方古代叫巴比伦文明。
如果说得更大一点叫两河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文明在西方叫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那是人类最早发现文明的地方,也是文明最早成熟的地方。
它的文明高度成熟的时候,中华文明仅仅初露曙光。
第二名是谁呢?第二名是尼罗河边上的埃及。
第三名和第四名的名次之争第三名照理应该是印度,第四名才是中国。
但是由于这六、七十年来印度的考古发现很少,中国的考古成果较多的,于是就有一些人在国际上把中华文明说成了第三名。
然而,真正有可能把中国的名次往前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遗址是内蒙古赤峰市的红山文化,这个比较早,但这还需要国际上的认定。
希腊文明怎么没算上?您可能会问,一个对后来世界影响极大的希腊文明怎么没算上呢?因为经过全世界的学者们研究,这种文明讲的是第一名巴比伦文明和第二名埃及文明二者在地中海上的遇合,尽管后来有所创造,但不是原创,所以不能算四大文明之一。
波斯文明呢?还有一个文明,就是现在的伊朗,当时叫波斯。
波斯文明也很早,但经过研究以后是第一名巴比伦文明和第三名印度文明在陆地上的遇合。
因为它们都缺乏原创性,所以也不算。
留存到今比较完整的只有中华文明这四个古文明我们不管中国是第三名还是第四名,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不中断地发展到今天,没有灭亡的只有一个文明,就是中华文明。
有一点很奇怪,文明的原址,现在为什么总是恐怖主义频发,永远是灾难不断、炮火连连?这完全是一个逆反的状态。
而留存到今天比较完整的文明确实只有中华文明。
巴比伦文明伊拉克是很少能够看到巴比伦文明的遗留的,虽然文明古老,但是它没有任何存档,永远是战场,几千年来永远是战场。
所以他们自己也搞不清古代的东西是什么了,甚至于他们的文化教育情况也是非常的差。
埃及文明在埃及则是另一种情形——如今连什么是象形文字都不懂。
更严重的是,在埃及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找到法老的后裔,在亚历山大我们现在所能遇到的几乎都是白种人,这是欧洲侵略的混血结果。
在他们的首都开罗遇到零星的阿拉伯人,那也是战争以后混血去的结果。
法老的后代在哪里?金字塔时代的后裔在哪里?血缘都找不到了。
我们在尼罗河南部的西岸找到了一个法老村,但是由于几千年的近亲结婚,他们在体力和智力上都特别羸弱,而且他们现在也是信仰伊斯兰教,法老的后代荡然无存。
印度文明那么印度呢?印度表面上看起来都在,都有遗留,但遗憾的是他们无数次的中断、无数次的灭亡,连这个过程都没有人记述下来。
他们的历史已不清晰,但是有一点知道,《大唐西域记》里面歌颂的佛教是在13世纪的时候,现在该佛教在印度已经消亡了。
现在他们的佛教是倒传进去的。
中华文明所以,我们很难设想一个地方还有一些孩子,能够很正常地朗诵着2500年前的老人家的话,诸如“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而知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等。
但是这在中华热土上真正发生了,所以这是一个从4200年前进入文明以后没有中断的伟大文明。
三、炎、黄其实是对头4200年前,中国进行了700到800年的文明“热身赛”。
有六位伟大的王者,引领我们完成了这700到800年的准备。
第一位是炎帝,第二位是黄帝,第三位叫蚩尤,后面三位是尧、舜、禹。
这六位伟大的王者,为我们4200年的文明跨越做了充分的准备。
他们严格讲起来是传说中的人物,可能我们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资料,但大体上是这样的:炎帝炎帝是个农业科学家,神农氏。
首先他教会了我们中国人耕种,这很重要。
在炎帝之前,我们是采野果子吃、打野兽的,这完全是被动的。
第二,炎帝发现了火,使我们能够吃熟食,我们能够在夜间工作,而且我们可以用火来防止野兽。
第三,炎帝亲尝草药,发明了中草药,避免了中华民族最早就有可能完全灭亡的一个原因,就是防止了传染病。
那么,这么伟大的人为什么后来会被黄帝打败了呢?黄帝黄帝也许是这样想的——黄帝觉得炎帝虽然做得很好,但是当时部落之间对敌的情形太严重了。
敌人是野蛮的力量,都是说打过来就打过来的,所以我们要武装自己,我们要冶炼金属,我们要锻造武器,我们要骑上战马,我们要巡视在我们的周边,我们要发动战争来消灭那些野蛮的力量。
炎帝却觉得我安安静静地在过日子——老农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好?于是黄帝和炎帝就打起来了,结果黄帝胜了炎帝败了,打的地方就是现在的河北省。
这两位老人家浑身鲜血,面对面站着的时候,并不知道几千年以后世界上最多的人群把自己说成是炎黄子孙。
如果知道的话,他们有可能就不打了。
黄帝后来把炎帝的文明接过来了,所以我们叫炎黄子孙。
蚩尤及尧、舜、禹但黄帝也有一个人打不过,那就是蚩尤。
蚩尤管着现在山东、河南的东部和安徽北部那一带,地方也很大。
黄帝打不过他,因为他也有金属冶炼,他也在制造武器。
黄帝就像我们常人一样,对于打不过的人,对自己的部落就讲他是妖怪。
因为文字是黄帝时期发明的,所以他把汉字里面最难听的两个字给了他,叫蚩尤。
后来由于自然的原因,蚩尤被打败了,黄帝又一次胜利了。
蚩尤的后代只能不断地逃跑,有的就归属于黄帝了,有的继续往南迁徙,黄帝的部队就接着再追。
追到什么地方呢?贵州附近,现在的苗族据考就是蚩尤的后代。
尧、舜、禹是黄帝的继承人,一代代继承下来,完成了这个准备,然后就进入了中华民族更加重要的4200年,到了我们跨入文明的门槛。
四、全人类最聪明的人一起诞生了古代的历史我们要跳跃性地来看,到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中国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一起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全人类最聪明的人一起诞生了。
轴星时代我们来列个时间表:孔子比释迦牟尼小14岁;孔子死后10年,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诞生;古希腊最聪明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比孟子大12岁,比庄子大15岁;阿基米德和韩非子只差了7岁。
这个座次大家还可以不断地排下去,给大家造成什么印象?就是聪明人那个时候全出来了——差10岁、14岁不就是同一个时期吗?大家前后跨入了文明的门槛,然后量变到质变。
智能大爆发,人类一起成熟了,聪明的人都一起产生了。
那个时代被德国的法兰克部学派称为轴星时代,就是人类智慧的轴星就在那个时候。
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华文明没有缺席,古希腊虽然不是原创,但是它那个时候表现得特别优秀。
使命分工所以说,古希腊的哲学家在希腊海边思考的时候,印度的哲学家在恒河岸边打坐,中国的哲学家在黄河岸边散步。
而且他们使命当中也有一个分工:希腊哲学家主要是考虑人和物的关系,印度哲学家主要是考虑人和神的关系,中国哲学家主要是考虑人和人的关系。
中国哲学家不管诸子百家哪一家,他们都不太去考虑物,也不太考虑鬼神,民间信仰到处有鬼神,但你看诸子百家,这两头都不太思考。
他就只思考人和人的关系。
印度哲学家思考人和神的关系,这个神不是迷信,按照我们现在的科学讲是“超验世界”,就是超出我们经验世界之外的另外一个高层抽象天地。
不要以为他们迷信,这恰恰是中国哲学所缺乏的。
所以玄奘他们要从印度取经回来。
西方哲学思考人和物的关系,主要不是考虑完全物质利益,而是主要考虑人和客观世界的事情。
所以现在,他们自然科学特别发达。
文明需要国家行政力量来捍卫虽然这批人在海边思考,另外一批人在河边漫步,然而思考再高深的思想,如果没有行政资源的加持,没有国家力量的保护,他们的思想也将会随风飘散。
孔子算得厉害了,他的讲话如果没人听,就算学生听后记了下来,学生的笔记也会很快被烧掉。
那又如何能留传下来呢?世界上聪明人多得很,为什么只留下了他们几个?这就必须有行政力量的加持——必须由国家的力量来抵抗野蛮,来捍卫文明。
五、帝国时代公元前5世纪前后,人类智能大爆发以后,马上进入到了帝国时代。
两大帝国并存:西半球的罗马帝国和东半球的秦汉帝国巴比伦王国,波斯王国,印度的孔雀王朝,一个个帝国起来灭亡、起来灭亡,最后地球上有两大帝国,长时间地并肩共存,就是西半球的罗马帝国,东半球的秦汉帝国。
秦朝太短,汉朝时间比较长,秦汉帝国,压住了地球的分量。
共同的敌人:北方蛮族这两大帝国遇到了共同的敌人,叫做北方蛮族。
中国的野蛮力量叫匈奴。
对付匈奴,秦汉帝国有两个方法,秦始皇是造长城,汉武帝是打仗。
汉武帝在位50几年一直在打仗,培养了魏青、霍去病这些大将军和他们打仗。
打的结果呢,匈奴打败了,跑掉了,汉代也打得非常疲惫。
我们在这打匈奴的时候,罗马帝国也遇到了北方蛮族。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北方蛮族打垮灭亡了。
那么这个北方蛮族是谁呢?就是被汉武帝打跑的匈奴,跑到西边去了。
他们和当地的蛮族联合在一起,经过几代的努力,把罗马帝国瓦解了。
地球上两大帝国中的一个灭亡了,欧洲从此进入中世纪,慢慢长夜一千年!六、秦汉文明中国秦汉文明也遇到了大麻烦,匈奴虽然打跑了,但是北方还有很多蛮族。
鲜卑族的统治当时的中国被一个少数民族占领,这个民族叫鲜卑族。
中国的汉族会种地,但鲜卑族不会,便无法统治汉族。
所以他们认为,废除农田,恢复牧场,恢复到游牧文明,那就可以实现统治了(他们熟悉的是游牧文明)。
这里有两个策略,一个就是鹰派的策略,把汉族人全部杀光,鸽派的策略是不要杀光,让汉族人成为奴隶在那劳动。
冯太后和孝文帝值得炎黄子孙永远万幸的是,在鲜卑族里面居然出现了两个极其优秀的人物。
一个是女性,她其实血缘是汉族,在鲜卑做了太后,叫冯太后,我们称她为“文明太后”。
另外一个就是她的孙子,是鲜卑族里面有一个拓跋氏,他叫拓跋宏,这个人在汉族的历史书上叫做北魏王朝的孝文帝。
孝文帝死的时候才33岁,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王者。
在他奶奶的带领下(奶奶死后,他一个人掌权的时间不长),八、九年的时间里面他做了几件重要的大事。
“我们在军事上是胜利者,但是在文化上我们是汉文化的学生。
”一、废除鲜卑语,所有的官员都学汉族;二、不准再穿鲜卑服装,必须穿汉服;三、迁都,从他们原来的首都(现在山西大同)迁到河南洛阳,迁到农耕文明的中心地,实行《均田法》等农耕文明的法律;四、鲜卑族的贵族努力和汉族通婚,造成血缘相通。
孝文帝的伟大成果大家不要小看,这几条规定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成果,这个成果是人们无法想象的。
首先,中华文明不但没有被消灭(差一点被消灭,罗马文明其实当时已经被消灭了),而且更强大了。
为什么更强大了?我们的诸子百家好是好,有一个毛病就是太斯文了。
光有他们能不能搞成一番伟大的文明事业?不可能。
因为他们缺少生命力,缺少强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