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概论完整版本
- 格式:ppt
- 大小:615.00 KB
- 文档页数:51
环境保护概论教案蚌埠学院/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2019.2.20中国·蚌埠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及其组成一、环境⏹字面涵义:某中心事物周围的因素⏹一般定义: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保法定义: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二、环境的组成和结构⏹自然环境: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由有机和无机环境组成。
⏹工程环境:即人工环境⏹社会环境:由政治、经济、文化三要素组成,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三、环境的分类1、空间规模:居室环境、聚落环境、区域环境、地球环境、宇宙环境2、环境介质: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土壤环境、社会环境3、性质: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生物环境、心理环境四、环境的基本特性⏹整体性和区域性⏹变动性和稳定性⏹资源性和价值性第二节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的概念⏹定义:是指各种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
二、环境问题的分类⏹原生环境问题(第一类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第二类环境问题)三、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境问题⏹人类社会发展的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农业时代标志:农牧业的产生环境问题:自然环境的衰退(生态恶化)第二次浪潮--工业时代标志: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两个时期)(1)第一次技术革命(17世纪初-18世纪末)——蒸汽机(2)第二次技术革命(19世纪初-20世纪初)——内燃机第三次浪潮——信息时代标志:电子工程,遗传工程的兴起环境问题:污染转移(分两个时期)两个时期:(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2)当今的环境问题八十年代十大污染事件⏹局部污染日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酸沉降⏹臭氧层破坏⏹自然资源耗竭⏹生物多样性被损害⏹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第三节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一、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人类-环境”系统二、环境科学的研究任务探索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提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科学1.什么是环境?为什么要确定一个主体才能说明环境的概念?答:环境是指作用在“人”这一中心客体的一切外界事物和力量的总和。
环境总是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的变化而变化,中心事物与周围环境之间通过信息、物质和能量进行联系与交换。
2.按照环境要素可以把环境分为几类?环境的功能特性有哪些?答可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
环境的功能特性如下:①整体性与区域性;②变动性与稳定性;③资源性和价值性。
3.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和就是生物圈。
F生物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T人类活动不会影响生物圈的稳态。
F4.根据自己所居住的城市环境状况,分析城市环境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特征。
答:城市的组成:一般认为,凡是10万人以上人口,住房、工商业、行政、文化等建筑物占50%以上面积,具有较为发达的交通网络和车辆来往频繁的人类集居区域,就是城市。
功能:在经济高速发达的今天,城市作为贸易、金融、交通、信息的中心,使世界经济系统逐步演变为城市化系统。
特征:①是非农业人都集中区域;②是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或文化中心;③是由多种建筑物组成的物质设施综合体。
5.下面的环境问题中主要由人为原因所致的有哪些?并加以简单分析。
城市地下水下降并引起地面下沉。
T 由于无计划过度开采某些内陆地区发病率较高的地方甲状腺肿。
T某些地区出现的氟骨病。
T中国某些山区多发性的泥石流灾害。
F 由自然力引起的。
6.某一个地区哪种元素分布异常,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或克汀病?碘7.要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8.根据自己所居住的城市的状况,分析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到底怎样?谈谈你对城市化问题的看法。
9.环境问题可以分为两类答:①原生环境问题;②次生环境问题10.简述历史上环境问题发展的四个阶段,并分析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到启示?答:①远古时期,人类是自然的奴隶。
②农业文明时期,自然是人仿效的榜样。
③近代工业革命时期,人类是自然的“主人”近代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火力发电、电池、电灯等的发明和应用,使生产力大为提高,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和巨大的进步,使电力工业、电器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等得以兴起,并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