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上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优秀3篇)

  • 格式:docx
  • 大小:43.88 K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篇一

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该书共收回忆性散文10篇,均作于1926年。各篇在北京《莽原》半月刊陆续发表时,副题作《旧事重提》,依次是《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鲁迅当时可能设想日后出书就以《旧事重提》为书名,也符合以回忆往事为主要内容的实际。但《旧事重提》终究显得直白,因此在1927年5月间编集准备出版时,改名为《朝花夕拾》。

“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一般认为散文成就最大,作家蜂起,佳作迭出,或记人,或叙事,或写景,或抒情,或议论,各有所长。但《朝花夕拾》一书,融记人、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寓思想性、战斗性于知识性、史料性之中,的确写得风格别具,与众不同。

记人之作最忌事无巨细写成一篇流水账,最怕把人物的鲜明性格淹没在一般性的叙述之中。本篇在繁简取舍方面极见功力。长妈妈的姓名、经历,鲜为人知,便用三言五语带过。长妈妈踏死哥儿最喜欢的隐鼠一事,因在前一篇《狗·猫·鼠》中已有叙述,本篇自然无需重复。而她的“讨厌”之处,亦即喜欢“切切察察”和夜间睡成“大”字,要言不烦,却写得生动而具体。

过去多次有关散文写作的讨论中,常常提到散文姓的问题。散文姓“散”不无道理。作茧自缚,画地为牢,难以写出好的散文。但散文又忌“散”,如果跑野马,放断线风筝,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肯定也不是好散文。散文要求的是:散而不乱,紧而不死,能放能收,舒卷自如。

第一次的“敬意”是由长妈妈讲“长毛”引起。“长毛”与长妈妈何关?这好像是突如其来。但一层一层讲来讲去,讲到了据说让女人“脱下

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原来长妈妈竟具有这样“伟大的神力”,这才使哥儿对她有了“特

别的敬意”,甚至原谅了她“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这是由“烦”到“敬”的一转折。

隐鼠事件后,对长妈妈的“敬意”又终于完全消失,反而成恨,以至

到了“当面叫她阿长”的程度。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好像又是一次突如其来。写远房的叔祖,写远房叔祖的太太,写这位叔祖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写他说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这和长妈妈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和对长

妈妈的“敬意”又有什么关系呢?

第一次“敬意”源于关于“长毛”的传说,意料不到,而且颇有些

“深不可测”,因此“伟大的神力”这“伟大”二字就不免略含难以全信

的嘲讽之意。第二次的“敬意”却是来自哥儿的亲历,别人不肯做,或不

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伟大的神力前面加上“确有”二字,这

就是哥儿的真实感受了。

不过我以为,长妈妈之终于为鲁迅所敬佩,大概还由于她的“认真”

精神。仍是哥儿时的鲁迅,自然不太可能体认长妈妈的这一特点,因此也

不可能成为哥儿的感受,但当三十多年后鲁迅撰写此文回忆往事时,就可

以看清这一特点了。因此在鲁迅此时的笔下,长妈妈教导哥儿那些繁琐的

礼节、规矩、道理,她的态度是认真的,甚至在坚持遵守“元旦的古怪仪

式”时,也是“极其郑重”的。她讲长毛故事,态度同样是认真的,甚至讲到她那非常可笑的“用处”时,也是“严肃”的。

毋庸讳言,长妈妈的诸多言行中杂有不少迷信色彩。鲁迅一向反对封建迷信,但在《花边文学·〈如此广州〉读后感》一文中,却赞扬了广东人“迷信得认真,有魄力”。他在这里当然不是主张迷信,他是在强调认真。因此他说:广州人的迷信是不足法的,但那认真,是可以“取法,值得佩服的。”鲁迅之于长妈妈,当亦作如是观。

记人的散文,总要记人的经历,但也要记或更要记人的性格。经历或相同,性格则多异。本文显然是格外注意了长妈妈独特性格的展示,她的为人,她的处世,等等。记人的散文,难免作些一般性的介绍,但往往更重性格化言语和行动的描述。长妈妈喜欢“切切察察”,又常常“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过年一节,不但记下了她说了些什么话,而且记下了她的动作和神情,从而又可见其性格的侧面。鲁迅此文记长妈妈固是如此,记母亲,记远房叔祖,以至记远房叔祖的太太,无不如此,有时寥寥数语即形神毕现。

记人的散文,不同于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人物的年谱、年表。记人物的种种经历,或取或舍,或繁或简,或记叙,或描绘,或发议论,或抒情感,有较大自由。鲁迅此文正是如此写法,也因此才写得起伏跌宕,摇曳多姿。

长妈妈终于买来了木刻的《三哼经》,由此引发了哥儿对绘图的书的更大的兴趣和更深的爱好。他更其搜集绘图的书,“《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但已失掉了从长妈妈手中接过那本“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的“宝书”时的震悚,感受大不一样了。

而这本“宝书”又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长妈妈去世也已三十多年。“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鲁迅以此文记下了难忘的长妈妈,并用这样的结尾给她以深情的祝福。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纪实性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阿长与《山海经》。

2、了解作品内容的时代背景。

3、了解文学作品的细节描写。

4、了解先抑后扬的写法。

二、能力目标

1、提高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提高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章事件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认真体会鲁迅先生对一位劳动妇女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二、思路结构

三、善于抓住细节描写人物

四、教法建议

1.用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介绍时代背景,朗读课文,学习字词,熟悉、梳理全文内容。

第二课时:进一步熟读课文。分析课文。

第三课时:总结归纳。完成课后练习四

2.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入。

3.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地研读课文。

①学生朗读、默读课文,熟悉内容,把握整体思路,整理出课文的材料。

②讨论、确定详写、略写的内容,分析这样安排的作用。

③重点研读记叙《山海经》的部分,分析典型的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和表情达意的作用。

④回应全篇,体会先抑后扬的写法。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篇三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领会长妈妈这一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