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书法教案(下册)
- 格式:doc
- 大小:105.00 KB
- 文档页数:18
初中七年级书法教案(下册)(共五篇)第一篇:初中七年级书法教案(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2流畅活泼,潇洒自如。
二、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书法姿势得流畅活泼,潇洒自如,有一定的速度。
三、工作要点1、进一步明确书法教学的重要性。
2、上好书法教学课。
3、加强检查监督七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进度表第一单元左右结构的行书写法(二)第一周目字旁、月字旁字写法第二周口字旁、日字旁字写法第三周左耳旁、右耳旁字写法第四周示字旁、衣字旁字写方法第五周绞丝旁、言字旁字的写法第六周米字旁、金字旁字的写法第七周书法比赛第八周书法比赛第二单元左右结构的行书写法(三)第九周女字旁、牛字旁字的写法 2 第十周车字旁、弓字旁的写法第十一周子字旁、足字旁的写法第十二周马字旁、食字旁的写法第十三周石字旁、火字旁写法第十四周反犬旁、舟字旁写法第十五周集字练习书法比赛 3第1课时目字旁、月字旁教学目标1、掌握目字旁、月字旁结构的字的写法。
2、培养学生善于研究教学准备写有范字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引言: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华民族的精神魂魄!俗语说:字如其人。
众所周知,一手好字,可以给人留下终身好印象。
当今社会中,钢笔书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无论是签合同、签协议、考职称等等,一手好字绝对能给人非常好的印象!可现今,写一手漂亮字体的年轻人真如凤毛麟角一样稀少,老祖宗传下来的书法精髓被大多数年轻人抛在了脑后,令人扼腕痛心,所以这更显得难能可贵!3 练好硬笔书法,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学生写一手好字,会得老师喜爱。
成人写一手好字,会被上级器重。
写一手好字,可以给人好的印象,改变仕途,平步青云,改变人的一生!在我的见识中,因为一手好字改变命运的例子比比皆是!练字可以培养品格,让人养成耐心、稳重的心理素质。
很多人都梦想练出一手好字,却反反复复练了很多年都没有成功。
现在,一种可以让你少走98%的弯路的方法诞生了,每天练习本方法30分钟,只要坚持练习一个月(中途不可间断,这点很重要),仅仅一个月,每天15分钟练习,即可写出一手让周围的人羡慕的好字,绝对真实!当然,行家都知道,书法无止境,更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取得惊人效果之后,仍要继续坚持练习一段时间,效果会得到更好的巩固!古语云: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长期练习,效果最佳。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楷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
- 掌握楷书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规则。
- 学会使用米字格进行书写练习。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提高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和书写技巧。
-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 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楷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 楷书字的结构规则和整体布局。
2. 难点:- 在书写过程中保持笔画的力度和速度的平衡。
- 将笔画的结构规则运用到实际书写中,形成美观的字形。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 楷书教材、书法作品、米字格纸、毛笔、墨水、砚台等。
- 书法教学视频、图片等辅助教学材料。
2.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简要介绍楷书的基本特点。
2. 提问:同学们对楷书有什么了解?激发学生对楷书学习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1. 讲解楷书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楷书的基本特点。
2. 介绍楷书的基本笔画,如横、竖、撇、捺等,并演示书写技巧。
3. 讲解楷书的结构规则,如字的重心、比例、平衡等。
(三)示范与练习1. 教师现场示范楷书的书写过程,让学生跟随模仿。
2. 学生在米字格纸上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互相欣赏、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楷书的基本特点和书写技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书写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其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作品质量:评价学生的书法作品,包括字形、结构、笔画等方面。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练习,了解其掌握程度。
教案初中书法下册人教版课程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和书写规范。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3. 提高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1. 书法的基本技巧:包括笔法、墨法、纸法、砚法等。
2. 书法的书写规范:包括字体、布局、间距等。
3. 欣赏和分析经典书法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册所学的内容,对新学期的课程进行简要介绍。
2. 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强调书法的重要性和价值。
二、基本技巧学习(15分钟)1. 讲解笔法:介绍毛笔的使用方法,如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的书写技巧。
2. 讲解墨法:介绍墨的调和和使用方法,如浓、淡、干、湿等。
3. 讲解纸法:介绍不同纸张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4. 讲解砚法:介绍砚台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三、书写规范学习(15分钟)1. 讲解字体:介绍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字体的特点和书写规范。
2. 讲解布局:介绍作品的布局原则,如行列、间距、重心等。
3. 讲解间距:介绍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适当间距。
四、欣赏和分析经典书法作品(15分钟)1. 展示经典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和感受书法的艺术魅力。
2. 分析作品的笔画、结构、布局等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领悟书法之美。
五、实践练习(15分钟)1. 安排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巩固所学的基本技巧和书写规范。
2. 引导学生注重细节,提高书写质量和审美水平。
六、总结和评价(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书法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书写质量和审美水平。
3.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和评价。
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初中书法下册。
2. 示范作品:经典书法作品。
3. 教学工具:毛笔、墨、纸、砚台等。
教学建议: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适当的关注和指导。
七年级下册书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书法的历史和发展。
2. 掌握七种常见的基本笔画。
3. 学习书写书法作品,并培养审美观念。
4. 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书法的历史和发展。
2. 基本笔画的学习。
3. 书法作品的创作与欣赏。
三、教学重点:1. 掌握七种基本笔画的特点和书写方法。
2. 学会运用基本笔画进行字的组织和创作。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基本笔画进行书法作品的创作。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审美观念。
五、教学准备:1. 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书法教程》。
2. 教学工具:毛笔、宣纸、墨汁、书法字帖等。
3. 教学展示材料:书法作品范例、书法大字等。
六、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与学生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小组合作学习和集体展示。
七、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书法的历史和发展,并鼓励他们谈谈自己对书法的认识和感受。
2. 基本笔画学习(20分钟):a. 介绍七种基本笔画的特点和书写方法。
b. 指导学生跟随教师示范进行练习,并纠正他们的错误。
c. 分组练习,互相观摩和指导。
3. 书法作品创作与欣赏(55分钟):a.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或诗句,并进行构思。
b.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基本笔画进行作品创作。
c.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提供建议,以提高作品质量。
d. 小组展示,互相欣赏和评价。
4. 课堂总结(10分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鼓励学生总结笔画特点和创作经验。
八、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通过参观书法展览等活动,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书法的理解和欣赏。
2. 组织学生进行书法比赛或展览,以展示他们的书法才华。
九、课后作业:1. 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书法作品。
2. 阅读相关的书法杂志或书籍,了解更多的书法知识和作品。
十、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操作,激发了学生对中国书法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观念。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个别指导,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写字七年级下册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技巧,提高书写能力,使学生的字迹清晰、工整、美观。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实践,让学生掌握写字的正确姿势和笔画顺序,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正确书写汉字的基本笔画,掌握笔顺规则。
2. 学会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找汉字的音、形、义。
3. 提高硬笔书写能力,选择合适的硬笔字体进行临摹和创作。
4. 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提高硬笔书写能力。
2. 难点:正确书写复杂汉字,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以身作则,正确示范汉字的书写方法和笔画顺序。
2. 模仿法: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模仿练习写字。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反复练习,提高写字能力。
4. 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自主学习汉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教师示范书写方法。
3. 模仿练习: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模仿练习基本笔画和笔顺。
4. 自主学习:学生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找汉字的音、形、义,加深对汉字的理解。
5. 实践训练:学生动手实践,临摹和创作硬笔字作品,提高书写能力。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写字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7.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六、课后作业:1. 书写练习:按照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十个生字。
2. 自主学习: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找十个生字的音、形、义。
3. 硬笔创作:选择一种硬笔字体,创作一幅字画作品。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写字的基本技巧。
七年级下册书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概念和书法的历史背景。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书法技巧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书法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教学重点:了解书法的定义、分类和书法的历史发展。
教学难点: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和审美标准。
2. 第二课时:硬笔书法的基本技巧教学重点:学习硬笔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教学难点:掌握硬笔书法的书写规则和审美要求。
3. 第三课时:毛笔书法的基本技巧教学重点:学习毛笔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教学难点:掌握毛笔书法的书写规则和审美要求。
4. 第四课时:书法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教学重点:学习欣赏书法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评价能力。
5. 第五课时:书法创作实践教学重点:学生独立完成一幅书法作品。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创作的能力和审美水平。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采用示范法,让学生直观地学习书法的书写规则。
3. 采用欣赏法和评价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评价能力。
4. 采用创作实践法,提高学生的书法技巧和审美水平。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书法教材或相关资料。
2. 准备毛笔、墨汁、宣纸等书法用品。
3. 准备一些书法作品供学生欣赏和评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书法的基本概念和历史的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硬笔和毛笔书法的基本技巧和书写规则。
3. 学生的书法作品质量和审美水平。
4. 学生对书法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六、教学步骤第六课时:书法的审美原则1. 讲解书法的审美原则,如平衡、对比、和谐等。
2. 分析一些书法作品,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审美原则。
3. 学生进行书法作品的欣赏和评价练习。
七、教学步骤第七课时:硬笔书法创作指导1. 讲解硬笔书法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2. 示范硬笔书法的创作过程。
3. 学生进行硬笔书法创作实践,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八、教学步骤第八课时:毛笔书法创作指导1. 讲解毛笔书法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教案初中书法下册语文课程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书法技巧和书写规范,能够书写出工整、美观的硬笔书法作品。
2.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书法艺术素养。
3. 通过对书法的学习,培养学生耐心、细心、专注的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书法基础知识:书法的起源、发展、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2. 硬笔书法技巧:笔法、结构、章法。
3. 书法作品欣赏:分析经典书法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 书法实践:临摹经典书法作品,创作个人书法作品。
教学重点:1. 书法的基本技巧和书写规范。
2. 书法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3. 书法实践:临摹和创作。
教学难点:1. 书法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2. 书法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书法下册教材。
2. 教具:毛笔、墨汁、宣纸、书法用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书法基础知识讲解1. 导入:介绍书法的起源、发展、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2. 讲解:讲解书法的基本技巧和书写规范,包括笔法、结构、章法。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第二课时:书法技巧练习1. 讲解:讲解硬笔书法的技巧,包括笔法、结构、章法。
2. 示范: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跟随练习。
3. 实践:学生自主练习书法,教师巡视指导。
第三课时:书法作品欣赏1. 展示:展示经典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
2. 讲解:讲解书法作品的欣赏方法和分析技巧。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教师点评。
第四课时:书法实践1. 讲解:讲解临摹和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2. 示范:教师示范临摹和创作,学生跟随练习。
3. 实践:学生自主进行临摹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五课时:作品展示和评价1.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2. 讲解: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3.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提问、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
2. 学生练习书法的情况:字迹工整、美观程度,书写规范。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书法的起源、发展历程和艺术价值。
2. 使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笔画、结构和章法。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审美情趣。
4.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1. 书法的基本笔画、结构和章法。
2. 书法作品的欣赏。
教学难点:1. 书法基本笔画的书写技巧。
2. 书法作品的布局与章法。
教学准备:1. 书法教材、课件。
2. 碑帖、书法作品图片。
3. 毛笔、宣纸、墨、砚台、毛刷等书法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古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如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引导学生欣赏书法之美。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书法作品的特点吗?它们分别属于哪种书法风格?二、讲授新课1. 介绍我国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书法的演变过程。
2. 讲解书法的基本笔画、结构和章法,结合碑帖图片进行示范。
3. 介绍不同书法风格的特点,如楷书、行书、草书等。
三、书法练习1.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练习书法的基本笔画。
2.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3. 学生进行书法作品的创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
2. 鼓励学生相互欣赏、交流,提高书法欣赏能力。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书法的基本技巧和欣赏方法。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练习书法。
教学反思:1. 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书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书法欣赏能力。
3. 注重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4.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初中书法教科书教案下册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书法的演化过程、特点及其艺术价值。
2. 了解书法的基本结构规则。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教学内容:1. 书法的演化过程: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汉朝的隶书,唐朝的怀素和颜真卿的书法等。
2. 书法的基本结构规则:平衡、匀称、参差、连贯、对比、动静等方面。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书法作品,让学生对书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中国书法》,并说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书法的演化过程(15分钟)1. 讲解甲骨文的特点和形成背景。
2. 展示金文和甲骨文的对比,让学生了解金文的特点。
3. 讲解秦朝小篆的起源和发展,并展示小篆的书法作品。
4. 讲解汉朝隶书的特点,并展示隶书的书法作品。
5. 讲解唐朝怀素和颜真卿的书法特点,并展示他们的书法作品。
三、书法的基本结构规则(15分钟)1. 讲解平衡在书法中的重要性,并展示平衡的书法作品。
2. 讲解匀称在书法中的运用,并展示匀称的书法作品。
3. 讲解参差在书法中的效果,并展示参差的书法作品。
4. 讲解连贯在书法中的作用,并展示连贯的书法作品。
5. 讲解对比在书法中的体现,并展示对比的书法作品。
6. 讲解动静在书法中的结合,并展示动静结合的书法作品。
四、书法作品的欣赏和分析(15分钟)1. 让学生欣赏古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并分析作品中的书法结构规则。
2. 让学生自主选择一幅喜欢的书法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书法演化过程和基本结构规则。
2. 强调书法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书法的认识和理解。
2. 检查学生完成的书法作品,评估他们对书法结构规则的掌握程度。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通过讲解书法的演化过程和基本结构规则,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书法艺术,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七年级书法下册教案第一章:书法基本概念与书写姿势1.1 教学目标了解书法的基本概念,如书法、硬笔书法、软笔书法等。
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包括坐姿、握笔姿势等。
1.2 教学内容书法的定义与分类书写姿势的重要性正确的坐姿与握笔姿势1.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书法的基本概念和书写姿势的重要性。
示范法:示范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1.4 教学步骤引入:介绍书法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
讲解:讲解书写姿势的重要性,分析错误的书写姿势可能带来的问题。
示范:示范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让学生跟随模仿。
练习:学生按照正确的姿势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章:基本笔画与笔顺规则2.1 教学目标掌握基本笔画,如横、竖、撇、捺等。
熟悉笔顺规则,提高书写速度和字形的美观度。
2.2 教学内容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笔顺规则的讲解和应用2.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和笔顺规则。
示范法:示范基本笔画的书写和应用笔顺规则。
2.4 教学步骤引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讲解:讲解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演示应用笔顺规则的书写。
示范:示范基本笔画的书写和应用笔顺规则的书写,让学生跟随模仿。
练习:学生按照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章:汉字结构与布白3.1 教学目标了解汉字的基本结构,如独体字、合体字等。
学会布白技巧,使书写的汉字更加美观和有层次感。
3.2 教学内容汉字结构的分类和特点布白技巧的讲解和应用3.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汉字结构和布白技巧的概念和重要性。
示范法:示范汉字结构和布白技巧的应用。
3.4 教学步骤引入: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汉字结构和布白技巧。
讲解:讲解汉字结构的分类和特点,演示布白技巧的应用。
示范:示范汉字结构和布白技巧的应用,让学生跟随模仿。
练习:学生按照汉字结构和布白技巧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四章:书法作品的创作与欣赏4.1 教学目标学习书法作品的创作方法,提高学生的书法创作能力。
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2流畅活泼,潇洒自如。
二、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书法姿势得流畅活泼,潇洒自如,有一定的速度。
三、工作要点1、进一步明确书法教学的重要性。
2、上好书法教学课。
3、加强检查监督七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进度表第一单元左右结构的行书写法(二)第一周目字旁、月字旁字写法第二周口字旁、日字旁字写法第三周左耳旁、右耳旁字写法第四周示字旁、衣字旁字写方法第五周绞丝旁、言字旁字的写法第六周米字旁、金字旁字的写法第七周书法比赛第八周书法比赛第二单元左右结构的行书写法(三)第九周女字旁、牛字旁字的写法第十周车字旁、弓字旁的写法第十一周子字旁、足字旁的写法第十二周马字旁、食字旁的写法第十三周石字旁、火字旁写法第十四周反犬旁、舟字旁写法第十五周集字练习书法比赛3第1课时目字旁、月字旁教学目标1、掌握目字旁、月字旁结构的字的写法。
2、培养学生善于研究教学准备写有范字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引言: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华民族的精神魂魄!俗语说:字如其人。
众所周知,一手好字,可以给人留下终身好印象。
当今社会中,钢笔书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无论是签合同、签协议、考职称等等,一手好字绝对能给人非常好的印象!可现今,写一手漂亮字体的年轻人真如凤毛麟角一样稀少,老祖宗传下来的书法精髓被大多数年轻人抛在了脑后,令人扼腕痛心,所以这更显得难能可贵!练好硬笔书法,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学生写一手好字,会得老师喜爱。
成人写一手好字,会被上级器重。
写一手好字,可以给人好的印象,改变仕途,平步青云,改变人的一生!在我的见识中,因为一手好字改变命运的例子比比皆是!练字可以培养品格,让人养成耐心、稳重的心理素质。
很多人都梦想练出一手好字,却反反复复练了很多年都没有成功。
现在,一种可以让你少走98%的弯路的方法诞生了,每天练习本方法30分钟,只要坚持练习一个月(中途不可间断,这点很重要),仅仅一个月,每天15分钟练习,即可写出一手让周围的人羡慕的好字,绝对真实!当然,行家都知道,书法无止境,更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取得惊人效果之后,仍要继续坚持练习一段时间,效果会得到更好的巩固!古语云: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长期练习,效果最佳。
二、出示例字三、讨论交流1、认识各种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
2、说一说四、例字指导目字旁写好左竖后,顺势写横竖勾折。
然后再翻笔写中间两小横(两小横要连写),随即提笔写下横(收笔取之挑之势启右),两竖要挺起,成相背状,下横要写成横挑状。
如:月字旁;落笔先写左竖撇,收笔时用力向左上趯出,然后顺势写;教师边指导边讲解;五、临写;六、练习练习书写以上字指导;学生评议;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的国家5A级风景;李邕(678~747),即李北海,唐代书法家;第二课时口字旁、日字旁教学目标1、掌握口字旁、日字旁结构的字的书写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研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字的占位比例的写法。
教学准备范字图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出示:写字之诀窍写好字,要牢记:手一寸,胸一拳,眼一尺,头摆正,肩放平,腰挺直,腿并排,足要安,写字无诀窍,认真最重要。
读帖不可少,摹帖要专心。
临帖须动脑,勤练熟生巧。
功到自然成,书法冶情操。
写字既需要持之以恒地精神,还要讲究方法,练一手好字有什么方法呢?一起来看:(读贴、临帖、对贴、背贴)希望,这些好方法能帮助你,让你的字写得更漂亮。
二、引出本节课的练习内容1、出示范字2、观察找出规律小组讨论总结。
“吹、晰”书写时离的现象。
3、打开书4、日字旁落笔写左竖,再提笔写横竖折,然后另起笔写中间一点,顺势提笔连写下一点。
不过作为偏旁的日字下一点总是写成上挑,以便书写右面的点画。
如“明”字。
口字旁先落笔写左短竖,再提笔写右短竖,最后再顺势勾出。
口字旁的口字往往快写成相连的两点,但左点要比右点长些,而且要带有一定的斜势。
如“叫”字。
当然也要注意“叫”最后一笔悬针竖。
三、欣赏书法第七页博观四、总结1、今天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2、师总结。
同学们真是学有所获啊。
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希望大家课下,能继续徜徉在书法艺术的殿堂里,因为练一手好字,受益一生!五|作业:请同学们完成这张作品,下节课我们开展优秀书法作品展评。
第三课时左耳旁与右耳旁一.教学目标:1.认识双耳旁有两种不同的形态,分别为左耳旁和右耳旁,并能根据形态说出名称。
2.初步掌握左耳旁与右耳旁的书写要领。
3.知道同一个偏旁在字中的位置不同,它的形状和写法也会有所变化。
4.掌握带有双耳旁汉字的结构特征,并写好“邮、阳”两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写好左耳旁和右耳旁。
双耳在字中的位置不同,形状也不同,写法也会有所改变。
难点:掌握带有双耳旁汉字的结构特征。
三.教学过程:大家知道吗,双耳旁是一对亲兄弟,我们来认识一下吧。
(板书:左耳旁与右耳旁)四、今天我们先来学习这两个字。
(出示“陈、都”)老师范写,学生观察,琢磨如何占位。
1、左耳旁落笔写短横,顺势用笔而下写弧,再顿笔勾出,接着写竖勾,竖勾要挺劲,带有一定的弯势。
如“陈”字。
2、右耳旁落笔由轻而重写横出折,再顺势写弯勾,然后翻笔而上写竖画,竖如悬针,上粗下细.一般来说,左耳收,右耳放;左耳流利,右耳工整;左耳竖有勾,右耳竖无勾;左耳占地小,右耳占地大。
如“都”字五、写一写全班练习,左耳旁和右耳旁各写5个,老师个别指导。
六、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偏旁,还学会了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写法,你们一定有了很大的收获。
要想把一个字写得漂亮,一定要注意它的间架结构,希望你们平时写字时能细心观察,规范写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4课时示字旁衣字旁教学目标:;1、懂得以示字旁衣字旁为字的写法技巧;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以示字旁衣字旁作为字的写法;难点:把握好字的结构;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二、教学新课1.讲解以示旁、衣字旁作为字旁的字(1)教师讲解字的书写。
示字旁与衣字旁(行书中可通用)落笔由轻而重写侧点,顺势勾出,再另起笔写横竖折,翻笔向上写撇挑折。
这个偏旁除了点之外,主要由横竖折与撇挑折交叉组成。
如“神”字。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书写。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小结,提出要求。
2.指导书写例字(1)出示例字:“宝”:首先要控制好字头,摆正位置,下面的“玉”字占格子的一半以上,特别是最后一横宜稍长,使整个字立正。
“穷”:下面的力字宜正,不宜写得太小。
(其余字略)(2)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3、提出注意点三、讲评: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我的思考: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好字的结构,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辨别能力。
激励学生更好的书写。
第五课时课题:绞丝旁、言字旁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牚握绞丝旁、言字旁写法。
2、通过书写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掌握这类字的结构特点,牚握书写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先看看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读读课文,说说这些例字的书写有什么规律。
三、教师示范并小结。
四、范字指导:绞丝旁:笔画一气呵成,第一个撇折较大,第二个较小,挑笔提锋启右。
言字旁:俯点启下,短横上斜,自然转折向下出挑钩,夹角要小。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我的思考: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
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学生对于字形复杂的字在结构上还需要指导练习。
第六课时课题:米字旁、金字旁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米字旁、金字旁的写法;2、理解左右结构字写法;教学重点:理解米字旁、金字旁字的写法,合理分配左;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左右结构的字也有很多种结构的安排方法,怎样分配要;二、新授;1、米字旁写法:①撇点连写变撇折②先写两点上挑写;2、金字旁:长撇不出锋,横画变点,二三横连写,竖;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4、作业展示;三、练习。
课本中致用练习上面五个字。
四、小结米字旁、金字旁字的写法特点。
课后回顾:许多学生是农村上来的,写字的一些基本知识很少了解,即使教师讲了不少,但还有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在具体的一些字的写法上不懂得变通。
第7、8课时集字综合练习一(上)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10个字2、使学生理解“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10个字。
教学过程一、[出处与释义]蝉垂下像帽带似的触角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绵的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住在高树上,而不是借助了秋风。
言外之意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
这是一首咏蝉的诗句,讴歌了蝉的高洁品格。
但也是托物言志。
二、书写中的注意事项1、“(声)”字有三个部件,上宽下窄,上部结构紧凑,左上“声”简写成“士”和“尸”,省去了短竖,着重突出左侧长撇;右上“殳”突出右捺,与左撇形成相互照应;下部的“耳”恰好安于两笔之间,“耳”左竖短,右竖长。
整体布局疏密有序。
2、“(远)”字为半包围结构,内部结构又分上;”(远)字为半包围结构,内部结构又分上下两部分,尽量伸展“土”的长横,接着向下带笔连续书写已简化为草书的部分,“走之旁”写作弧形,似一叶扁舟承载重物。
3、“是”字是上下结构,“日字头”瘦小端正,下面部件笔势向右上伸展,长横末端顿折向下带出中竖,再向右上挑起后向左下写撇,调整笔锋连笔书写平捺。
笔画不多,但节奏明显。
三、书写教学“居高聲自远,非是藉秋风”10个字。
四、讲评课后反思:第9、10课时两点水、三点水教学目标:1、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点”。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汉字中“点”的形态、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点”的书写技法。
一、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板书课题二、新授:(一)(1)左右两点连笔、八字形撇点连笔。
上下三点连笔1、“左右两点-两点水”和三点水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点”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详细讲解:点画在—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
点画有右点、左点、竖点和长点之分。
右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
写点关键要有行笔过程,万不可笔尖一着纸就收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