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老虎来了》
- 格式:doc
- 大小:14.61 KB
- 文档页数:3
一、活动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角色情感。
2. 能够用完整的句子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 学会角色扮演,提高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老虎来了》2. 角色头饰:老虎、小兔、小猪等3. 背景音乐4. 白板或黑板,用于画出故事情节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故事课件,引起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老虎来了》,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讨论故事: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问题,如“老虎为什么来了?”“小动物们是怎么应对的?”等,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4.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幼儿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其他幼儿观看并评价。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如勇敢、团结等。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阅读活动,共同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故事主题,引导幼儿自主阅读相关故事书籍。
3. 区域活动:在角色区设置“小动物之家”,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喜爱程度。
2. 关注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3. 搜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阅读情况。
4. 通过幼儿的作品展示,评价他们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成长。
六、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分析:深入解析故事《老虎来了》的情节发展,提炼出关键情节和角色变化。
2. 语言教育目标:通过故事学习,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3. 情感教育目标:培养幼儿的勇敢、善良、聪明等品质。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吸引幼儿注意力。
2. 互动讨论法:教师提问,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3. 角色扮演法: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合作精神。
一、活动名称:大班语言活动《老虎来了》教案二、活动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老虎最终没有吃掉小动物们,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能够流利地朗读故事,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学会相互帮助。
三、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老虎来了》2. 角色头饰:老虎、小动物们3. 背景音乐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吸引幼儿注意力。
2. 故事讲解:教师利用课件,讲述故事《老虎来了》,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3. 分组讨论: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讨论故事中老虎为什么没有吃掉小动物们,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的主题,教育幼儿要学会相互帮助,勇敢面对困难。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阅读活动。
2. 区域活动:教师在区角投放与故事相关的绘画、手工制作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进一步巩固故事内容。
3.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故事主题展板,引导幼儿关注和讲述故事情节。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学会相互帮助,勇敢面对困难。
难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七、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课件、角色头饰等,营造故事情境,吸引幼儿注意力。
2.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幼儿思考,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吸引幼儿注意力。
2. 故事讲解:教师利用课件,讲述故事《老虎来了》,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3. 分组讨论: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讨论故事中老虎为什么没有吃掉小动物们,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024年大班语言优秀教案《老虎来了》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大班语言课程要求,选取教材《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指导手册》第四单元“动物世界”中的第二个故事《老虎来了》。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角色特点,学习生词和短语,培养幼儿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中老虎的形象特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2. 通过故事学习,使幼儿掌握一定数量的生词和短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激发幼儿对大自然和动物的热爱,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角色特点的把握,以及生词和短语的学习。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故事学习,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图片、生词卡片、老虎玩偶等。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模仿老虎的动作和叫声,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老虎的特点。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讲解生词和短语。
教师提问,检验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故事中的一个场景,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学习运用生词和短语。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每组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运用生词和短语。
5. 小结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故事《老虎来了》2. 生词:威风凛凛、小心翼翼、欢蹦乱跳、森林3. 短语:跑来跑去、又高又大、又细又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老虎,并用文字描述它的特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完成作业,并进行分享,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了解其他动物的特点,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关键信息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重点关注故事《老虎来了》的内容,教师需深入理解故事情节,挖掘故事中的角色特点,如老虎的威风凛凛、小动物们的恐惧等。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老虎来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可爱的动物》,详细内容为第三节《老虎来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老虎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老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老虎的外貌、生活习性等特点,知道老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动物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关爱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描述老虎的特点,用完整的句子表达。
教学重点:了解老虎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老虎图片、PPT、视频、故事书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老虎的故事,引发幼儿对老虎的兴趣。
2. 讲解:展示老虎图片和PPT,让幼儿观察老虎的外貌特点,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
3. 讨论:组织幼儿讨论老虎的生活习性,如饮食、居住地等,引导幼儿了解老虎的生活环境。
4. 实践:让幼儿动手画出自己心中的老虎,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一无二的老虎形象。
5. 游戏:组织“老虎来了”的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老虎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1. 《老虎来了》2. 内容:老虎的外貌特点:皮毛、条纹、牙齿等。
老虎的生活习性:饮食、居住地、活动时间等。
保护老虎,关爱大自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老虎。
2. 答案要求:充分发挥想象力,画出老虎的特点,用简单的句子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老虎的认知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陪伴幼儿参观动物园,观察老虎的生活状态,增进幼儿对老虎的了解。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其他动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关爱动物的情感。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秀优质教案《老虎来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动物世界》,详细内容为《老虎来了》的故事。
通过该故事,让幼儿了解老虎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老虎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
2.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3. 培养幼儿在集体中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老虎的特点,学会表达自己对老虎的认识。
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编关于老虎的故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老虎图片、动物叫声录音。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老虎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老虎的特点,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
2. 讲解故事:播放故事课件,教师讲述《老虎来了》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老虎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 例题讲解:讲解故事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如“威风凛凛”、“森林之王”等,帮助幼儿理解。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老虎的特点,并进行分享。
5. 创编故事: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编一个关于老虎的故事,并进行展示。
六、板书设计1. 故事《老虎来了》2. 老虎特点:威风凛凛、森林之王、有条纹、凶猛等。
3. 关键词:老虎、特点、故事、想象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老虎的画,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老虎的特点。
2. 答案:要求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画出具有老虎特点的画作,并用语言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每个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老虎特点的理解程度,针对不足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课后观察其他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观察和探讨动物世界。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板书设计的关键词和内容。
4. 作业设计的题目和答案要求。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老虎来了》一、教学内容活动名称:大班语言活动《老虎来了》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老虎和小兔子的头饰、故事卡片等;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老虎和小兔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主人公。
2. 讲故事:教师讲述故事《老虎来了》,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倾听和理解能力。
3.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故事中的角色,提高学生的表达和表现能力。
4. 故事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就故事中的情节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5. 故事创作:教师引导学生以故事《老虎来了》为蓝本,创作自己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倾听和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
2. 提高学生的表达和表现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语言和动作生动地表现故事中的角色。
3. 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从故事中提炼出道理和启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表达和表现故事中的角色。
难点:学生能够从故事中提炼出道理和启示,创作自己的故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老虎和小兔子的头饰、故事卡片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老虎和小兔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主人公。
2. 讲故事:教师讲述故事《老虎来了》,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倾听和理解能力。
3.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故事中的角色,提高学生的表达和表现能力。
4. 故事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就故事中的情节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5. 故事创作:教师引导学生以故事《老虎来了》为蓝本,创作自己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老虎来了小兔子 > 勇敢、聪明老虎 > 狡猾、欺骗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复述故事《老虎来了》的内容。
幼儿园大班语言精品教案《老虎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中《老虎来》这一章节。
该章节主要通过讲述小动物们如何运用智慧,勇敢地应对老虎故事,培养孩子们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详细内容包括:故事情节讲解、角色扮演、词汇学习以及句子构造。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角色之间情感交流。
2. 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孩子们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学习并掌握故事中新词汇和句子构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孩子们学会运用故事中词汇和句子构造,进行表达和交流。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孩子们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挂图、头饰、角色扮演道具。
2.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森林故事,引导孩子们进入实践情景,让孩子们想象自己就是故事中小动物。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老虎来》故事情节,通过挂图、头饰等教具,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3. 角色扮演(10分钟)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培养孩子们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4. 词汇学习(5分钟)学习故事中新词汇,如“智慧”、“勇敢”等,并进行讲解和举例。
5. 句子构造(5分钟)学习故事中句子构造,如“小动物们怎样”、“老虎怎样”,让孩子们进行模仿和练习。
6.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画纸和画笔,让孩子们画出故事中角色,并用彩色笔标注新学词汇和句子。
六、板书设计1. 故事《老虎来》2. 主要角色:小动物们、老虎3. 新词汇:智慧、勇敢等4. 句子构造:小动物们怎样、老虎怎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讲述今天学到故事,并扮演故事中角色。
答案示例:今天我们学习《老虎来》这个故事。
故事中,小动物们运用智慧,勇敢地应对老虎。
我最喜欢扮演小兔子,因为它很聪明,帮助其他小动物们躲过老虎追捕。
2. 家长反馈:请家长在听完孩子讲述后,给予鼓励和评价,签字确认。
一、教案基本信息1. 主题:《老虎来了》2. 年龄段:大班3. 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老虎来了的情境,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丰富幼儿的词汇。
4. 教学重点:(1) 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理解故事内容。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简介:《老虎来了》是一个幽默、有趣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只老虎误打误撞地来到了一个村庄,村民们吓得不知所措。
老虎的到来却给村庄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改变。
2.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2)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
(3)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角色。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故事图片,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2. 讨论法: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角色扮演法: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故事中的角色。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课件、图片、头饰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语言教室。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出故事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讲述《老虎来了》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3. 讨论故事: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
4.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角色。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中的道理,教育幼儿学会与同伴合作、分享。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绘画活动:教师分发画纸和颜料,引导幼儿画出故事中的角色或情节,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和想象力。
2. 手工活动:教师分发制作材料,引导幼儿制作故事中的角色或场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兴趣。
2. 听取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024年大班语言教案老虎来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内容详细讲述了《老虎来了》的故事。
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老虎的特点,学会用语言描述老虎的形象,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老虎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老虎。
2. 通过故事的学习,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感受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在集体中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描述老虎的特点,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涵,提高幼儿对语言的感受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老虎图片、字卡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老虎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长什么样子?”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述故事《老虎来了》,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老虎的特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回答,巩固所学内容。
4. 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用画笔表现出老虎的特点。
5. 创作环节(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画笔等材料,让幼儿根据讨论结果创作老虎图画。
6. 展示评价(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互相评价,给予鼓励。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所学内容,强调老虎的特点和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故事《老虎来了》2. 老虎特点:凶猛、有条纹、有尾巴、四条腿等。
3. 重点词语:威武、勇猛、霸气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只老虎,并用文字描述它的特点。
2. 答案示例:我画的老虎有威武的眼神,身上的条纹很漂亮,尾巴长长的,四肢强壮有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程度,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让家长参与进来,共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秀教案《老虎来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动物的故事》,详细内容为《老虎来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老虎的基本特征,知道老虎的生活习性。
2. 学会表达自己面对恐惧时的情感,培养勇敢、冷静的品质。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的语言表达。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勇敢、冷静面对恐惧的情感态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老虎图片、小动物图片、录音机。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老虎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老虎的特征。
引导幼儿讨论:“你们害怕老虎吗?为什么?”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语言表达。
讲解故事,让幼儿了解老虎的形象和故事情节。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小动物图片,引导幼儿用故事中学到的句子描述小动物们面对老虎的恐惧。
如:“小兔子吓得直哆嗦。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仿故事中的情节,练习表达恐惧和勇敢。
5. 创作环节(10分钟)教师指导幼儿用画纸、画笔、剪刀和胶水创作自己的故事插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板书设计1. 故事《老虎来了》2. 关键词:老虎、害怕、勇敢、冷静3. 故事情节简图:老虎、小动物、森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老虎,并用一句话描述你面对老虎时的感受。
2. 答案示例:我画的老虎长着尖尖的牙齿,看起来很凶猛。
面对老虎,我会勇敢地说:“我不怕你!”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观察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
2. 拓展延伸: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所学故事,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创作过程,共同完成课后作业。
同时,教师可推荐相关书籍或视频,让幼儿更深入了解动物的世界。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老虎来了》
导语:幼儿园语言课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宝宝学习语言让宝宝更
快地认知外界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积极参加续编故事对续编故事情节的想象活动萌发兴趣
2、能大胆想象并连贯、完整以及较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认真倾听故事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创造性地、合理地续编故事情节
1、有大公鸡、小猴、小猫、小白兔和小牛在森林里玩耍的背景图片
2、大老虎图片、录音机、磁带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森林里的背景图提问:这地方?森林是谁的家?
谁能看着这幅图来说说这个发生在森林里的故事?(幼儿描述图片)
2、教师根据幼儿进行小结
二、集中讨论活动:
1、幼儿自由交流讨论自己的想法:
(1)播放“老虎吼叫”的录音师:听这声音?是谁来了?你觉得老虎是样?
(2)提问:老虎来了以后小动物会样呢?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幼儿自由讨论)
2、个别幼儿集体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幼儿分组活动教师提出分组要求
1、教师用符号帮助幼儿归纳出几种可能出现的故事结局:
(1)小动物想出了什么办法来打跑老虎的?
(2)小动物怎样逃跑才能躲避凶猛的大老虎?
(3)老虎是怎样捉到小动物的?
(4)为什么老虎跟小动物做了好朋友?
2、交流、记录
(1)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续编每个朋友都参加把自己的想法先用符号记录下来
再在小组中大声、连贯、完整地说给同伴听
(2)使用符号记录的时候互相帮助记录完了就坐下来交流
(3)认真倾听小朋友的发言评选“故事大王”在集体中交流
3、幼儿分组活动:教师重点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大声、连贯、完整地进行表达
提醒幼儿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习
四、集中交流、分享:
1、每个幼儿先自由地和同伴分享自己续编的故事
2、每组的“故事大王”在集体中交流
茂密的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一天清晨红彤彤的太阳升起来了小公鸡张大嘴巴“喔喔喔”地叫醒了小动物们兔子、猫和小猴都是好朋友它们围着一颗大榕树在草地上高高兴兴地玩起来了瞧小猫在练跳绳它一下一下有节奏地甩着绳子越跳越起劲;可爱的兔子拍着大皮
球脸都涨红了;最淘气的小猴子山骨碌碌地转动着机灵的大眼睛在大榕树上蹦来跳去还在树枝上荡秋千呢小牛也来凑热闹它摇晃着大脑袋东瞧瞧西看看然后竖起它那对尖尖的牛角神气地说:“谁来跟我比赛顶一顶看谁的力气大”小动物们正玩得高兴突然远处传来一阵老虎的叫声小动物都吓坏了嚷着说:“大老虎来了大老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