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 第十一讲:结构化系统设计(1):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915.50 KB
- 文档页数:25
结构化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一、结构化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
结构化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将系统的逻辑功能划分为更易于管理的子系统和模块,然后以有组织的结构形式描述它们之间的交互关系,从而实现可复用,可重用的系统设计。
二、结构化系统设计的内容
1、系统建模:对系统的所有功能进行建模,建立整个系统的结构框架和模块划分。
2、功能划分:根据系统需求,划分各个子系统/模块功能。
3、接口定义:确定模块之间的接口,明确模块之间传递的数据类型和接口的参数类型。
4、数据分析:分析模块之间的数据流,并确定数据的格式和数量。
5、抽象模型设计:设计各个模块的抽象模型,确定模型之间的关系。
6、模块功能详细设计:根据各模块之间的关系,详细设计模块之间的各种功能,包括输入、处理、输出等。
7、规划模块的实现:根据模块功能的详细设计,规划模块的实现,包括硬件要求、数据结构、算法、程序框架等。
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和设计管信息系统(M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管理信息化工具,它负责从各个部门中收集数据并处理它们,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更加准确的决策。
MIS的主要任务是管理企业的信息、实现信息流与物资流的协调与管理,并对监控系统的数据进行决策分析。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和设计。
一、MIS系统的架构设计MIS系统的架构设计是指为达成特定业务目标和提供特定服务的基础,概括地描述了MIS的结构和组成部分。
一般而言,MIS系统的架构设计分为三部分:1.应用系统层:这一层负责实现业务的核心功能,包括执行事务性业务、支持决策性业务和支持分析性业务。
2.管理信息系统层:这一层负责管理MIS的核心元素,包括数据、应用程序、计算机系统和用户界面。
它确保各个部分能够有效地协同工作以实现业务目标。
3.技术基础架构层:这一层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网络架构和IT服务管理。
它为上面两个层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在实际的业务环境中,一个MIS系统通常由多个子系统组成。
每个子系统都有自己的应用程序和数据库,并实现某个特定的业务功能。
这些子系统之间通过API接口交互,以实现跨子系统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动。
各个子系统的数据源可以不同,数据可能要由不同数据库系统管理,这时需要通过ETL等技术实现数据集成和共享。
二、MIS系统的设计原则MIS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系统满足企业的需求、易用、稳定和安全。
以下是MIS系统设计的几个基本原则:1.可行性原则:MIS的设计必须基于成本效益与投资投资风险。
考虑需求、利益影响,解决组织内部问题。
2.一致性原则:MIS必须在一致性的用户体验和操作流程上进行设计,保证用户不会出现轻微的顺序错位或其他误差。
3.有效性原则:MIS的设计必须保证具有实际价值,具有关键性业务功能,确保对组织业务活动的支撑。
4.可扩展性原则:MIS系统应确保后续的一定规模变化,应支持新应用程序、服务或技术的添加,而无需修改现有架构的关键组件。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练习(一)习题1(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1、管理信息系统是什么?它和一般的计算机应用有什么不同?答: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动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应用的不同是:计算机只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种工具。
没有计算机也有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只有优劣之分,不存在有无的问题。
2、管理信息系统有几种分类方法?它是根据什么原则进行分类的?你自己觉得有什么分类方法?答:(1)按概念结构分类:开环结构、闭环结构;(2)按功能-过程结构分类:市场系统、财会系统、人事系统、生产系统、供运系统等经过主计划、细计划、执行计划3个过程;(3)按软件结构分类:根据销售市场、生产、后勤、人事、财务会计、信息处理、高层管理等7种管理功能,按战略计划、管理控制、运行控制、业务处理等4个层次,形成软件模块结构;(4)按硬件结构分类:主机终端网结构、微机网结构(星形网络、母线网络、环形网络)。
(5)按发展分类:统计系统、数据更新系统、状态报告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知识工作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
3、管理信息系统应包括什么子系统?子系统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的?答:管理信息系统由四大部件组成:信息源是信息产生地;信息处理器担负信息的传输、加工、保存等任务;信息用户是信息的使用者,他应用信息进行决策;信息管理者负责信息系统的设计实现,在实现以后,他负责信息系统的运行和协调。
从概念上,管理信息系统由业务信息系统(市场子系统、生产子系统、财务子系统、其他子系统)组成中央数据库(信息源),经知识工作子系统与职能人员处理(信息处理器)后,再同时一方面送到决策支持子系统和中级管理人员(信息用户)进行控制、决策,一方面送到经理支持子系统和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计划、决策。
国开专题测验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管理信息系统》形考任务三试题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管理信息系统》形考任务三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目11.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是()选择一项:A.需求分析B.系统设计C.系统实施D.运行维护题目22.结构化开发方法是一种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较为成熟的方法,下列选项中,不具有该方法所具有的特征是()选择一项:A.充分理解用户需求B.自顶向下进行开发C.动态地定义系统功能D.完整的文档资料题目33.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工作不包括()选择一项:A.分析和确定系统目标B.进行系统的可行性研究C.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D.拟定系统的实施方案题目4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选择一项:A.总体规划是系统开发中的首要任务B.总体规划位于系统分析之后C.总体规划是系统开发中相对容易的阶段D.总体规划阶段应当包含数据流程分析题目55.信息系统开发的可行性研究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选择一项:A.技术可行性分析B.管理和开发环境的可行性分析C.信息可行性分析D.经济可行性分析题目66.在系统开发过程中,系统详细调查所处的阶段是()选择一项:A.A.总体规划B.B.系统分析C.系统设计D.运行维护题目77.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勾画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以便说明()选择一项:A.系统开发的可行性B.系统是什么C.系统干什么D.系统如何实施题目88.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成果是()选择一项: A.DFD图B.系统流程图C.详细调查报告D.系统分析说明书题目99.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包括:()选择一项:A.数据流、加工、文件、数据源和终点B.数据流、处理、加工、数据源和终点C.数据流、数据流名、加工、处理D.数据源、加工、文件、外部项题目1010.对原系统进行分析和抽象,描述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是()选择一项:A.组织结构图B.数据流图C.程序流程图D.业务流程图题目1111.系统分析员应当()选择一项:A.善于使用户接受自己的观点B.努力使自己获得成就感C.是用户和计算机技术人员的有效协调者与组织者D.满足上述所有条件题目1212.描述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的工具不包括()选择一项:A.数据流图B.数据字典C.组织结构图D.结构化语言题目1313.帮助系统分析员了解一个组织内部业务处理活动的内容与工作流程的图表是()选择一项:A.系统流程图B.数据流程图C.程序流程图D.业务流程图题目1414.系统分析的目的是()选择一项:A.程序流程图设计B.将系统的逻辑模型转换为物理模型C.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D.系统中的程序设计题目1515.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系统详细调查所处的阶段是()选择一项:A.系统分析B.系统设计C.系统实现D.运行维护题目1616.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是()选择一项:A.可行性分析报告B.系统分析报告C.系统设计说明书D.系统功能结构图题目1717.系统设计工作不包括()选择一项:A.代码设计B.程序设计C.输入、输出设计D.数据库设计题目1818.一个合理的模块划分应该是内部联系()选择一项:A.弱B.强C.独立D.简单题目1919.下列耦合方式中耦合度最低、性能最好的是()选择一项:A.过程耦合B.控制耦合C.数据耦合D.功能耦合题目2020.内聚是从功能角度来度量模块内的联系,下列的模块内聚方式中聚合度最高,性能最好的是()选择一项:A.巧合内聚B.逻辑内聚C.过程内聚D.功能内聚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题目211.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明确“系统干什么”。
一、系统设计的原则1、系统性从整个系统的角度进行考虑,系统的代码要统一,设计规范要标准,传递语言要尽可能一致,对系统的数据采集要做到数出一处、全局共享,使一次输入得到多次利用。
2、灵活性系统应具有较好的开放性和结构的可变性,采用模块化结构,提高各模块的独立性,尽可能减少模块间的数据偶合,使各子系统间的数据依赖减至最低限度。
3、可靠性可靠性是指系统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及受外界干扰时的恢复能力。
一个成功的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如安全保密性、检错及纠错能力、抗病毒能力等。
4、经济性经济性指在满足系统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系统的开销。
一方面,在硬件投资上不能盲目追求技术上的先进,而应以满足应用需要为前提;另一方面,系统设计中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复杂化,各模块应尽量简洁,以便缩短处理流程、减少处理费用。
二、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系统网络结构设计;系统模块化结构设计。
2、代码设计代码设计就是通过设计合适的代码形式,使其作为数据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以代表客观存在的实体、实物和属性,以保证它的唯一性便于计算机处理。
3、数据库(文件)设计根据系统分析得到的数据关系集和数据字典,再结合系统处理流程图,就可以确定出数据文件的结构和进行数据库设计。
4、输入/输出设计输入/输出设计主要是对以纪录为单位的各种输入输出报表格式的描述,另外,对人机对话各式的设计和输入输出装置的考虑也在这一步完成。
5、处理流程设计处理流程设计是通过系统处理流程图的形式,将系统对数据处理过程和数据在系统存储介质间的转换情况详细地描述出来。
6、程序流程设计程序流程设计是根据模块的功能和系统处理流程的要求,设计出程序模框图,为程序员进行程序设计提供依据。
7、系统设计文档系统标准化设计是指各类数据编码要符合标准化要求,对数据库(文件)命名、功能模块命名也要标准化。
描述系统设计结果是指系统设计说明书,程序设计说明书,系统测试说明书以及各种图表等,要将他们汇集成册,交有关人员和部门审核批准;拟定系统实施方案设计是在系统设计结果得到有关人员和部门认可之后,拟定系统实施计划,详细地确定出实施阶段的工作内容、时间和具体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与重要性日益凸显。
管理信息系统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作为基础,运用信息技术对各类管理活动进行支持与实施的系统。
它的结构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流程等多个组成部分。
本文将详细探讨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及其相关要素。
一、硬件部分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部分是整个系统的基础设施,它包括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硬件设备。
计算机作为核心设备,负责处理和存储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为其他组成部分提供必要的支持。
服务器则用于存储和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和应用程序,通过网络设备实现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交流与共享。
硬件的选择和配置是设计一个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环节,它必须满足系统的性能需求和安全保障。
二、软件部分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部分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指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他系统支持工具,它们能够协调和管理硬件设备,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和数据处理能力。
应用软件是根据管理需求而开发的具体功能模块,如企业资源计划(ERP)软件、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等。
软件的选择和开发必须与组织的管理需求相契合,能够提供高效、安全和可靠的管理功能。
三、数据部分数据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资源,它以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形式存在。
结构化数据是指以表格和字段的形式存储的数据,如数据库中的记录和字段。
非结构化数据是指以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形式存储的数据,如文档、图片和音视频文件等。
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展现等。
数据的质量和安全性是系统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有效的数据管理对于决策和业务流程的支持至关重要。
四、人员部分管理信息系统的人员部分包括系统管理员、用户和相关的信息技术人员。
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包括硬件设备的维护、软件的安装和配置、用户权限的管理等。
用户是系统的最终使用者,他们通过界面和功能进行日常的操作和管理活动。
一、系统设计的原则1、系统性从整个系统的角度进行考虑,系统的代码要统一,设计规范要标准,传递语言要尽可能一致,对系统的数据采集要做到数出一处、全局共享,使一次输入得到多次利用。
2、灵活性系统应具有较好的开放性和结构的可变性,采用模块化结构,提高各模块的独立性,尽可能减少模块间的数据偶合,使各子系统间的数据依赖减至最低限度。
3、可靠性可靠性是指系统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及受外界干扰时的恢复能力。
一个成功的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如安全保密性、检错及纠错能力、抗病毒能力等。
4、经济性经济性指在满足系统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系统的开销。
一方面,在硬件投资上不能盲目追求技术上的先进,而应以满足应用需要为前提;另一方面,系统设计中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复杂化,各模块应尽量简洁,以便缩短处理流程、减少处理费用。
二、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系统网络结构设计;系统模块化结构设计。
2、代码设计代码设计就是通过设计合适的代码形式,使其作为数据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以代表客观存在的实体、实物和属性,以保证它的唯一性便于计算机处理。
3、数据库(文件)设计根据系统分析得到的数据关系集和数据字典,再结合系统处理流程图,就可以确定出数据文件的结构和进行数据库设计。
4、输入/输出设计输入/输出设计主要是对以纪录为单位的各种输入输出报表格式的描述,另外,对人机对话各式的设计和输入输出装置的考虑也在这一步完成。
5、处理流程设计处理流程设计是通过系统处理流程图的形式,将系统对数据处理过程和数据在系统存储介质间的转换情况详细地描述出来。
6、程序流程设计程序流程设计是根据模块的功能和系统处理流程的要求,设计出程序模框图,为程序员进行程序设计提供依据。
7、系统设计文档系统标准化设计是指各类数据编码要符合标准化要求,对数据库(文件)命名、功能模块命名也要标准化。
描述系统设计结果是指系统设计说明书,程序设计说明书,系统测试说明书以及各种图表等,要将他们汇集成册,交有关人员和部门审核批准;拟定系统实施方案设计是在系统设计结果得到有关人员和部门认可之后,拟定系统实施计划,详细地确定出实施阶段的工作内容、时间和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