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竹育苗造林主要技术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53.03 KB
- 文档页数:4
楠竹育苗造林技术作者:姜开义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年第10期摘要:楠竹又称毛竹,为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植物,是我国最重要也是面积最广的经济竹种。
楠竹育苗优点很多,可为迅速发展楠竹提供大量竹苗。
一般育一亩苗,可造林250-300亩,造林成活率和生笋成竹率可达80%以上。
基于此本文特就黎平县楠竹育苗造林进行了简单的技术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楠竹育苗;造林;技术分析楠竹以其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用途广而成为我国林业资源中的一大优势种。
此外,楠竹小苗,运输方便,成林快、成本低。
据生产部门统计,用小竹苗造林,可提高工效10倍,降低成本约20倍,是目前多快好省发展楠竹的有效方法。
一、黎平县楠竹经营现状黎平县德顺乡境内的太平山拥有7000多亩楠竹林,每年盛产大量的楠竹笋。
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德顺乡楠竹笋加工厂从福建省引进清水笋加工技术,先后投入50多万元,办起了全省首家楠竹笋加工厂。
自4月初投产以来,每天收购的竹笋达2万多斤,成品已经生产1000多罐,以每罐80至100元不等的价格畅销至福建、江苏、四川、浙江、长沙、贵阳、上海等地。
二、种子的发芽条件温度、水分、氧气是楠竹种子发芽的重要条件。
此三者,缺一不可,应妥善配合,精细管理。
一旦失调,就会使竹苗减产和死亡。
1.温度。
气温是种子发芽的主要条件,在适温条件下,种子很快发芽生长,发芽率也比较高。
楠竹种子能耐低温,它可以在严寒条件下,而不致损伤发芽力。
在零下10-15度情况下冰冻17天,取出播种,其发芽率与对照比较并无差异,但在零下20℃-25℃时,则发芽力显著降低。
只有6.7%,因此种子低温贮藏时,下限温度不应超过零下15℃。
由于楠竹种子耐寒力强,在有条件的场圃,最好采用低温贮藏,在低温条件下,种子不易遭到昆虫和菌类的危害。
同时还可保存较长时间。
2.水分。
楠竹种子发芽,需吸收大量水分。
当绝对含水量达到59.2%时,楠竹种子开始发芽。
楠竹栽培实用技术第一讲:楠竹育苗技术教学目的:使学员掌握楠竹育苗及移栽技术;提高学员的科学种植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楠竹育苗及移栽技术教学过程:(一)播种育苗1、种子处理:播种前必须对种子进行处理,一是浸种消毒:将种子0.03%的高锰酸钾温水(50℃左右)浸种24小时,二是种子催芽:将砂子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淋湿,再按3:1的比例与种子混合,堆积在砖屋内加温催芽,温度可保持在18~25℃,每两天喷一次水,至种胚露白点后筛出拌砂,再用清水洗,可提高发芽率5~7%。
2、选好圃地:密播育苗和容器育苗选立地条件好,交通方便,靠近水源、移植方便的圃地或就在移分蘖苗的圃地之中。
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山湾坡地或不浸水、不板结的稻田。
3、整地播种:苗床整理:实生原苗培育苗床,一般67m2为一个大棚,播种20~30kg,苗床宽1.5m,长10m,1个大棚分4个小块,结合整地每个大棚施牛粪2000kg。
开好排水沟,床高20cm。
床上盖3cm的黄心土,再盖3cm厚的潮泥砂,床面上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然后将已经催芽的种子播在床上。
大棚盖膜,保持棚内温度20度左右。
容器育苗每m2苗床放袋子400个,苗床宽1m,长1m左右。
一般密播育苗67m2可分蘖移栽20~25亩幼苗。
4、播种时间:无论是密播育苗或容器育苗,移栽均以11月10日左右播种为最佳时间。
大棚温床育苗,90天左右可以移栽,分蘖次数为5~6次,苗木产量高。
(二)苗木管理1、分蘖苗移栽:整理圃地,开好排水沟,施足基肥,促进幼苗生长和分蘖,结合整地,每亩施牛粪4000~5000kg,并加入10kg过磷酸钙。
床面平整不渍水,宽2~3m,长15~20m。
2、密播和容器育苗管理:一是播种后要注意鼠、虫和蚯蚓危害,在苗床周围施放毒饵诱杀。
二是防止烧苗,棚内土壤易干燥,每隔2天要喷一次水,晴天气上午10点后棚内温度达到25℃以上时要及时揭开两头灌膜通风透气。
三是施稀肥,一般待芽苗展叶3~4片时,可结合浇水每周喷0.3%的尿素或复合肥1次。
楠竹种植方式_楠竹种植管理技术楠竹种植方式_楠竹种植管理技术楠竹是毛竹中最有使用和经济价值的竹,那么楠竹如何种植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楠竹种植的方式,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楠竹的种植方式全垦深翻,施基肥;全垦的目的是要疏松土壤,改良土壤物理性状,促进土壤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分解,改善土壤肥力条件。
在全垦深翻的同时,挖除竹林内的“三头”(石头,竹蔸头,树桩头)和老竹鞭,创造有利于鞭根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
深翻深度30~40cm,注意避免损伤幼壮竹鞭的鞭芽和鞭根。
深翻时间以冬季12月~翌年1月,结合挖冬笋进行较好b这时竹林行鞭结束,地上、地下部分均处于休眠状态,鞭根损害较少;或者在笋一功竹高生长停止,而鞭梢又尚未大量生长前的6月中旬进行也可以。
笋用林一般留母竹较少,林内阳光充足,容易滋生杂草。
为防止林地水分和养分的消耗.必须及时除尽杂草。
除草松土可结合进行,使土壤疏松透气,减少行粮阻力,有利于鞭根生长和发笋。
每年夏秋(6~9月)季节,气温高,湿度大,杂草生长快,应进行1~2次,深度10~15cm。
要求除尽草根,不损伤竹鞭和笋芽3把杂草翻埋上中,腐烂当肥料。
在深翻基础上再施基肥,基肥以人粪尿,猪、牛栏厩肥,菜饼等有机肥为最好。
一般每1,000m2竹林中施人人粪尿或猪、牛栏厩肥4,000~5,000kg,菜饼400~500kg。
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割青草进行“埋青”,每1,000m2“埋青”6,000~10,000kg。
“埋青”后再盖8~10cm厚的土,称“扛土埋青”。
这对培养竹林和培养大笋很有好处。
施肥深度150~25cm,先开沟后施肥,施后覆土。
留好母竹,合理砍伐:笋用竹林与材用竹林一样,为获得高额的竹笋产量,除了有一个良好的生长条件外,还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竹林结构。
竹笋在生长发育时期,主要靠母竹供给养分。
因此,母竹的数量和年龄直接影响到发笋的数量和质量(表)。
据研究一般笋用毛竹林的立竹数,每1,000m‘保留母竹250~300株为宜,母竹年龄为6年(3度)。
浅议楠竹栽培技术楠竹,又名毛竹、猫头竹、孟宗竹,属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
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
类繁殖不同于树木。
其物种传播和繁殖更新主要是通过地下茎的分生来实现。
因此,楠竹栽培管理技术不同于一般树木。
一、楠竹造林1、造林地的选择。
根据楠竹的生态学特性要求,在楠竹分布区域,一般应选择海拔800米以下的山窝。
山麓和山腰缓坡地段作为造林地。
干燥多风的山脊、山坡和易积水的平洼地,均不宜发展楠竹。
竹区群众有“松戴帽,杉树腰,楠竹窝”之说。
对土壤要求:(1)地层深厚,达50厘米左右,肥沃、湿润。
(2)排水和透气性能良好。
(3)呈酸性,ph值4.5-7.0为宜。
适宜土壤有,壤土、沙壤土(俗称乌沙土),轻粘土。
碱性土和盐碱土不宜栽楠竹。
2、造林整地。
整地是楠竹造林的重要环节,整地好坏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和成林快慢。
(1)整地方式:有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三种。
视具体地形,人力、财力而选择。
一般在平缓地段(坡度20°以下)造林应力争全面整地。
(2)造林密度:楠竹造林密度一般为20-35株/亩。
株行距可选择6米×6米,6米×5米和4米×5米。
也可视地形随机布点。
(3)栽植穴规格:长1.5米——1.7米,宽0.8——1米,深0.5米左右。
挖成长方形或随圆形。
3、造林季节:整地宜在夏季六、七月份进行。
栽杆则宜于冬季和早春(即十二月至二月),且宜早不宜迟。
4、造林方式:楠竹主要有两种造林方式:(1)移竹造林。
就是在竹林中选择分枝低,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直径3——6厘米,2——3年生的竹株作为母竹,连同竹鞭挖掘移栽。
(2)实生苗造林。
挖取2——3年生的实生苗,每3——5株一丛,带有竹鞭,多带土,剪去顶梢及枝叶三分之一左右,进行栽植。
二、楠竹林抚育管理(一)新造林地抚育管理。
楠竹栽植后,头三、四年需要进行抚育管理。
主要抓除草松土,适时施肥、护笋养竹。
可以耕代抚、搞林宵间作。
除草每年需进行两次,第一次在五、六月份进行。
楠竹的育苗管理技术楠竹是一种常用的观赏竹子,外表翠绿笔直,姿态高贵,被广泛用于公园、庭院、花坛等景观设计中。
楠竹的育苗管理技术是非常关键的,只有掌握好了这些技术,才能让楠竹的生长更为健康,茁壮成长。
下面我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楠竹的育苗管理技术。
一、选择优质种苗选用优质种苗是成功育苗的基础。
一般来说,楠竹的育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竹笋扦插繁殖,另一种是通过种子繁殖。
无论是哪种方式,都需要选择质地完好的种苗。
竹笋扦插繁殖时,需要选择最顶部的新出笋,长度应在10厘米以上,表面光滑无损伤。
种子繁殖时,需要选择大小均匀、表面无损伤、发芽力强的种子。
二、适宜的育苗基质楠竹的苗床应该选用肥沃、疏松、透气的基质,保证良好的排水性,不至于积水造成根失氧。
常用的育苗基质有泥炭、腐叶土、珍珠土、腐熟鸡粪等。
为了防治病虫害,应该做好基质消毒,可以用热水浸泡或用残石灰溶液浸泡。
三、合理的育苗温度楠竹的萌芽温度一般在20℃-30℃之间,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20℃-25℃之间。
在育苗期间,应该保持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状态,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
苗床的通风口应该定期开放,促进空气流通。
室内空气湿度过高会导致病虫害滋生,因此应该及时清理苗床上的杂草和落叶,保持苗床的清洁卫生。
四、适量的灌溉和施肥楠竹耐旱,但苗木在生长初期需要保持适度的湿润度。
在干旱季节和空气干燥时,应该适度增加苗木的浇水量,但不要过度浇水,避免出现积水现象。
同时,应该适时进行施肥,每个月施一次有机肥或复合肥,促进苗木的壮大生长。
五、注意病虫害控制在楠竹育苗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有白粉病、纹枯病、波尔多液病、竹虫、螟蛉等。
为了防治病虫害,可以在苗床旁边种植一些花卉或香草,利用它们的异味来吸引有益的昆虫,帮助控制害虫的繁殖。
同时,也应该注意及时清理苗床上的杂草和落叶,减少病虫害孳生的机会。
以上就是楠竹的育苗管理技术的详细介绍。
只有掌握好了这些技术,才能让楠竹成为美丽与健康的景观植物,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
刍议楠竹(毛竹)竹苗培育及成林抚育技术管理摘要:毛竹是多年生常绿乔木植物。
毛竹根系集中稠密,竹秆生长快,生长量大,毛竹鞭根发达,纵横交错,栽植在江堤、湖岸有固土防治作用。
竹林四季常青,挺拨秀丽,是绿化祖国的优良树种。
本文就毛竹竹苗培育开始,就楠竹成林抚育管理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毛竹;竹苗培育;楠竹成林;管理方法Abstract:The bamboois a perennialevergreenplant. Bamboo rootBamboo Culmsdensely populated,fast growth,growth,bamboo rhizomerootdeveloped,arranged in a crisscross pattern,plantingasolidsoil controlrole in thebank,the shore.BambooevergreenTingbo,beautiful, greenexcellent species forthe motherland.In this paper, bambooseedling cultivationbegan,on thebambooforest tending andmanagement technology were discussed.Key words:bamboo;bambooseedling;bambooforest; management method一.前言:毛竹又称楠竹。
毛竹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
其生长发育不同于一般乔木树种,它是由地下部分的鞭、根、芽和地上部分的秆、枝、叶组成的有机体。
毛竹不仅具有根的向地性生长和秆的反向地性生长,而且具有鞭(地下茎)的横向地性起伏生长。
竹秆寿命短,开花周期长,没有次生生长,竹鞭具有强大的分生繁殖能力。
竹鞭一般分布在土壤上层15--40厘米的范围,每节有一个侧芽,可以发育成笋或发育成新的竹鞭。
楠竹的育苗管理技术楠竹生长快、产量高、材质好、用途广,秆高可达20米,径达18厘米,是中国经济价值最大、面积最大的竹种。
楠竹的育苗可分为种子育苗和无性繁殖两种:1、种子育苗:(1)苗圃地的选择与整地:苗圃地应选择在坡度平缓,接近水源、排水良好、日照较短的山谷和阴坡,以生荒地、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为好。
应深挖过冬并进行土壤消毒。
要求苗床宽1米,高15-20厘米,步道30厘米,周围开好排水沟,每亩施农家肥或火土灰1500-2000斤以上作基肥,切忌使用未腐熟的油枯。
(2)播种期及种子处理:根据贵州的气候条件,以立春到春分播种为好,最迟不超过清明。
由于楠竹种子透水性差,发芽期长,催芽就显得更有实际意义。
一般在播种前用35-45℃温水浸泡24-48小时,每天换水4-5次,至种子膨胀后即可播种。
(3)播种方法及播种量:播种可点播或条播,条播沟3-4厘米深、10-15厘米宽,沟距5-10厘米;点播株行距20×30厘米、穴径5厘米。
播种后再盖草保湿。
贵州省播种期一般较晚,种子贮藏时间长,发芽率低,应加大播种量,每穴播10-15粒,按株行距20×30厘米,每亩可播7770穴左右(实播面积0.7亩左右),每亩需种子1.5-2.5公斤。
(4)幼苗的管理:①及时揭草、搭荫棚:播种后30天左右,竹苗便开始陆续出土,一般持续20天左右。
当大部分幼苗出土后,就要及时揭草,揭草后要及时搭荫棚,荫棚高80-100厘米。
荫棚要搭成东高西低或北高南低,有一定的倾斜度,使透光度在40-50%,秋后天气凉爽,荫棚即可拆除。
②加强中耕除草,注意抗旱排涝:除草应除早、除小、除了,每月进行1-2次。
松土可结合施肥进行。
幼苗前期每半月左右施肥1次,以清粪水为主或尿素(浓度0.2-0.5%),随着幼苗的生长,浓度可逐渐加大。
③移苗、补苗:应选择雨天将过密的苗带土移植到缺窝中,使每穴保留2株为好。
移苗补栽后,要浇足定根水,以促进幼苗成活和生长。
对毛竹实生苗的造林技术研究与探讨【摘要】通过对毛竹种植的优势探讨。
从播种育苗、苗期管理、选地整地、竹苗选择与栽植、抚育管理、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毛竹实生苗的培育与造林技术。
【关键词】毛竹;实生苗;造林技术;虫害防治毛竹又称茅竹、楠竹,乃我国经济价值最大的竹种,是我国主要的经济竹种之一。
毛竹实生苗是利用毛竹种子培育的竹苗。
利用实生苗种植具有根系多、长势旺、种植方便、用工省、成林早等多种优点。
在我国几十个经济栽培竹种中毛竹是最主要的经济竹种,其具有种植面积广、适应性强等特点,在我国江西、湖南、福建、浙江等中心地区分布极为广泛。
毛竹适合生于平均气温为15~20℃、年均降水1400~2000mm、相对湿度70%左右的温暖湿润地区,以海拔200~600m 具有一定坡高的背山谷、山麓为好。
1.毛竹种植优势毛竹作为我国主要的经济竹种之一,其种植必然有其优越性。
毛竹种植具有生长快、经营周期短、经济效益好和永久续用的特点,而且其产品的用途也十分广泛:竹笋,因其脆嫩味美、低脂肪、营养、自然无污染而成为广受群众喜爱的绿色保健食品;竹材,因为其收缩性小,具有一定的割裂性、弹性和韧性,而且抗拉抗压性能强,是家居建材、农产用具、竹材人造板、竹材工艺品的主要加工原料;竹材还是制作各种优质纸张的重要纸浆原料;竹梢,可以加工成扫帚;竹叶,可作饲料,竹汁、竹花可作药用;竹蔸、竹鞭可以加工成工艺品和生活用品;竹材可加工成竹炭,它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传统的毛竹造林以竹鞭造林为主,但在大面积开展造林移竹中,要解决大量的优良母竹不易,并且造林质量难以保证。
毛竹实生苗造林有其所特有的优点:一是毛竹实生苗育苗造林技术比较成熟;二是毛竹实生苗更能适应大面积的推广、栽植;三是成活率在80%-90%以上,保存率亦在70%-80%以上;四是成本低,主要表现在苗木成本低、栽植成本低;五是满园早,用毛竹实生苗造林,经过4~5年的集约管理即可满园,6~7年即可采伐利用。
楠竹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楠竹,是一种生长快速、具有经济价值的竹类植物。
其纤维柔软、韧性强,具有良好的抗弯抗压性能,被广泛用于家具制作、建筑装饰等领域。
随着人们对绿色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楠竹种植逐渐受到重视。
本报告旨在对楠竹种植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为相关部门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1.了解楠竹的生长特点和生态环境适应性,评估楠竹在不同地区的种植效果;2.分析楠竹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探讨其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3.提出楠竹种植的发展建议,为相关企业和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地走访、文献调研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际调查了解楠竹在不同地区的种植情况和效果,通过文献研究了解楠竹的生长特点和产品加工技术,通过数据分析评估楠竹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研究内容1.楠竹的生长特点和生态环境适应性:楠竹是一种喜温暖、湿润气候的竹类植物,适合在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区生长。
其生长期较短,约为3-5年,生长速度快,每年可生长1米以上。
具有抗逆性强、耐寒性好的特点。
2.楠竹种植的经济效益:楠竹的纤维质地细腻、柔软、耐磨损,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制作、装饰材料等领域。
种植楠竹不仅可以提供就业机会,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对地方经济有利。
3.楠竹种植的社会效益:楠竹是一种绿色植物,对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水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其种植可以增加地方绿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4.楠竹种植的发展建议:加大对楠竹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提高楠竹的生长速度和品质;加强对楠竹产品的宣传推广,拓展市场需求;建立健全楠竹种植的政策支持体系,鼓励农民参与楠竹种植。
五、研究结论1.楠竹种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潜力,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绿色产业;2.楠竹种植对提高地方经济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就业机会具有积极作用;3.建议相关部门和企业加大对楠竹种植的支持力度,促进楠竹产业的健康发展。
浅谈楠竹新造技术五里牌学区聂知英楠竹,用途广,经济价值高,尤其在丘陵山区有广泛的栽种前途。
下面,我就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谈谈楠竹新造的技术要点。
一、林地清理。
选择坡度平缓,土层深厚、湿润、疏松、肥沃、排水和通气良好,交通方便的山地。
在八月底前完成砍山清理任务,透根砍倒灌丛杂草,四周修好防火线,晒干后,于九月底前组织劳力采用座火练山,并将火场检拾干净,以便整地。
二、整地。
采用穴垦方式,三角形配置,株行距为4.5×5米,每亩打穴30个左右,穴大120×70×50厘米。
在10一11 月要完成整地。
三、母竹挖取。
选择2一3年(头年的笋竹更好)生的健壮母竹进行挖取,母竹4一6厘米(指胸径),保留竿长2一3米,竹枝3一4轮、挖取母竹时,一般竹竿弯曲的内侧就是竹鞭所在,分枝方向与竹鞭走向大致平行,据此可不伤所取母竹之鞭。
取来鞭30厘米,去鞭40厘米长,带土5一10公斤取出母竹,用绳索捆扎竿鞭结合部,以防竿鞭脱落,因此,母竹挖取应尽可能就近取竹,减少运输路程。
路程较远的,挖取的母竹要多带宿土,挖好后四天内要全部种好(指阴雨天),晴天应做到当天挖竹当天种好。
四、栽竹。
母竹背运到山上,要注意保护好鞭竿结合部,防止鞭竿脱离,个别不能容纳母竹竹鞭的种植穴,要适当扩大,确保竹鞭自然舒展。
表土入穴,要层层踩紧,但不要伤及鞭芽,做到“深挖穴,浅栽竹,下围紧土,上盖松土”。
栽后浇足定根水,并用草覆盖。
五、施肥。
以施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每公顷施磷肥125公斤,氮肥200 公斤,结合抚育施钾肥100 公斤,施鳞肥作基肥,要与表土拌匀在15一20厘米土层内,基肥于母竹植前半月施入,追肥在造林后第二、三年的春末夏初结合抚育施人。
六、抚育。
栽后第一年抚育2次,分别于5一6月、8一9月份进行,第二、三年的5一6月各抚育一次,三年后隔年抚育一次,于6一8月进行。
方法是除草、松土、施肥、挖除弱笋退笋,大年要疏笋,适当挖除4度以上的老密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