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 东南大学教研科
- 格式:doc
- 大小:114.00 KB
- 文档页数:10
东南大学关于修订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教研[2014]5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将全面开展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并在2015级硕士研究生和2016级博士研究生中实施。
现对我校学术学位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修订作如下要求:一、指导思想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应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统筹安排硕士和博士培养阶段,加强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标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人文精神和团队精神,全面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能力。
二、基本原则1.高水平原则:各学科应认真总结本学科点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大胆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优化和规范研究生培养过程,借鉴国内外一流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本学科的培养方案。
2.硕博一体化原则:各学科应当在硕士\博士不同培养阶段进行准确定位的基础上,体现贯通式培养。
统筹安排、科学衔接硕士\博士不同教育层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培养的各个环节,避免重复或简单的延伸。
明确不同层次的培养要求,同时要兼顾人才培养的内在联系。
硕士阶段的课程原则上不应列入博士阶段学位课。
3.一级学科原则:原则上各学科应当在一级学科范围内统筹考虑。
培养方案一般应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规定的学科专业名称制定。
学科专业点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跨院系单位参加招生的,应共同修订或制定培养方案,由其中一个院系牵头,成立培养方案修订小组,负责完成修订工作。
4.跨学科培养原则:鼓励多学科交叉培养,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
在课程体系建设、培养过程、导师指导等方面应当切实体现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
三、培养方案修订范围此次培养方案修订包括以下类型:1.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学术型直接攻博研究生培养方案;3.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东南大学研究生会系统工作简报东南大学研究生会新闻宣传中心 编制2010年4月(总第六期)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校院两级联席会议顺利召开 2010年3月20日下午两点,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校院研究生会主席联席会议在逸夫建筑馆103会议室召开。
出席本次会议的有校党委研工部副部长兼校团委副书记裴锋老师,校研会主席团成员以及各院系研会主席等30余人。
校研究生会常务副主席徐建主持会议。
首先,生医、材料、经管、电气和仪科等五个学院的研会主席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次对本学院研会本学期将要开展的工作和活动做了规划性的描述和概要性的介绍。
其中,不乏一些有创意又贴合同学实际的活动,例如电气学院和仪科学院都提到要在建立校友联系上下功夫,创建校友录,为毕业的研究生们制作毕业光盘,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加深他们的“母校情节”,既为大家以后的工作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又能为学弟学妹们服务,拓宽学弟学妹们找工作的渠道。
会议第二项由校研会主席翟大伟对校研会机构改革做了几点说明,包括改革的原因,改革的目的以及改革的方式,同时还对目前过渡阶段的人员安排做了解释。
机构改革后,校研会将取消九龙湖校区研会和丁家桥校区研会,统一垂直管理,下辖各职能部门按需分设在三个校区,包括了秘书处(只设立在四牌楼校区)、新闻宣传中心、人力资源部、学术部、文化部、体育部、政参权益部、外联部、博士生部、志愿服务部和国际交流部。
机构改革后的校研会职能分布将更趋合理,将有效整合各校区资源,贴近实际需要,将能够更好地发挥校研会在研究生群体中的各项服务工作。
会议期间,校研会常务副主席徐建对院系研会评优制度作了相关说明,包括各个奖项的设置以及评优的条件都做了详尽地说明。
会议主要就东南大学首届研究生学术科技节活动做了介绍。
为了提高广大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同时也为了丰富广大研究生们的课余生活,由研究生院、党委研工部、校团委以及校研会主办的东南大学首届研究生学术科技节将在4月-6月期间举行。
冷冻食品的包装姓名:方俊杰班级:B食品111 学号:1110308122摘要: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冷冻食品越来越被大众所认知与接受。
无论是商店、超市,还是每个家庭,处处可见设计精美、实用方便的冷冻食品。
事实上,食品包装就像食品的贴身衣物一样,是现代食品工业的最后一道工序,它不但起着保护、宣传食品的作用,而且便于食品的储藏、运输和销售。
食品包装是现代食品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起着保护食品质量和卫生、方便储藏和运输、延长或假期和提高商品价值等重要作用。
关键词:冷冻食品包装技术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冷冻产品:一般来说,在-8℃的冷藏温度下,多数微生物停止了活动,但酵母菌、霉菌比细菌耐低温的能力强,有些霉菌和酵母菌能在-9℃基质中生存。
因此,冷藏食品的温度通常采用-8℃以下、冷冻点以上的温度。
当温度达到-18℃以下或者更低的时候,除了某些嗜冷性细菌,大多数微生物的繁殖活动已经停止或者被杀死。
而酶对食品的作用在-18℃或者更低的温度下也基本被抑制了。
因此,冷冻食品的温度通常采用-18℃或者更低一些的温度。
因此,标准将冷冻食品定义为:以可食用农、畜、禽、水产品等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处理、速冻、包装等工序,在-18℃以下储运与销售的食品。
冷冻食品包装的基本要求:是从生产、运输到销售,保持其产品的品质特性,防止细菌污染且食用要方便。
为此目的,包装材料须具备的条件是: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耐高低温);具有阻隔性(对气体和液体的高度阻断性);对内容物的可耐性(耐酸、油);卫生性;耐操作性。
冷冻食品的冷藏原理:1、植物性食品低温贮藏原理呼吸作用是植物性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
变质过程主要发生了呼吸作用和耐藏性的问题。
要解决上述问题,须控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要长期贮藏植物性食品,就必须维持它的活体状态,同时又要减弱它们的呼吸作用。
低温能够减弱果蔬类食品的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
2、动物性食品低温贮藏原理动物性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和酶的作用。
第一节概论查看:[大字体中字体小字体] 阅读88次一、中国近现代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二、研究的范围三、古代心理学思想未自然而然地演变成心理科学的成因一是受到思维方式的限制二是以“孝”为核心的封建礼教束缚了人体生理解剖学的发展三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心性之学,不大受医学界的生理研究的启发与影响四是古代中国人太推崇“学而优则仕”的做法,不重视与“科举”无关的其他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钻研查看:[大字体中字体小字体] Scarlett 录入第二节中国近代心理学查看:[大字体中字体小字体] 阅读99次一、中国近代心理学启蒙时期(一)、西方心理学思想的早期传入1.利玛窦的《西国记法》《西国记法》的内容论述人的记忆功能,介绍增强记忆的方法,全书70页,分六篇:(1)原本篇:主要阐述识记及其与脑的关系;(2)明用篇:主要论述如何运用事物图像与地点提示进行识记的方法(相当于现代心理学讲的形象记忆与地点记忆);(3)设位篇:探讨怎样在想象中建立事物的图像的处所或地方;(4)立象篇:论述以中国文字的“六书”特点对汉字构造成像的方法与利用各种联想方法来达到提高记忆的效果;(5)定识篇:论述运用不同识记方法来识记不同对象的问题。
(6)广资篇:挑选一些汉字作为例证,加以分析讲解,以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让学习者能熟悉这种记忆方法(利玛窦,1965)。
2.艾儒略的《性学觕述》1623年耶稣会传教士、意大利艾儒略以中文写成《性学觕述》一书,这是一本问答体的心理学综合读物,全书分八卷,各卷目录是:卷之一:生觉灵三魂总论,魂怀诸称异同,灵性必有,灵性非气,人惟一魂,人物不共一性,人性非造物主之分体,灵性非由天地非由父母所赋,灵性非由外来非由内出,灵性为造物主化生赋田。
卷之二:灵魂为神与形躯判然为二,灵性身后永在不灭,灵魂不灭善恶同然,灵魂离身自有明觉以受苦乐,灵魂身后不轮回人世。
卷之三:约论生长,论四液。
卷之四:总论知觉外官,目之官,耳之官,鼻之官,口之官,触之官。
医院科教研工作计划最新医院科教研工作计划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
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医院科教研工作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最新医院科教研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20xx年我院的科研工作将坚持以科研为龙头,带动医学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注重发挥协作力量,鼓励横向联合,加强合作与交流,积极组织各相关科室开展有关的课题研究,共同研讨带有共性的问题和新的工作思路。
不断提高医学的学术水平,推动学科建设,促进我院的发展。
注重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前瞻性、群众性、实效性、过程性、动态性,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把科研课题研究工作推向深入,使我院科研工作有新的突破,努力创建科教兴医、科研兴教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任务规范科研管理工作,加大科研工作力度,努力做到以科研促医学,以医学助科研,将医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协调发展。
(一)、落实科研管理制度在现有科研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在开展市级及省部、厅级课题时,严格遵守上述制度。
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订,并制定有关在研课题的监督、激励方面的相关制度。
(二)、加强对教科研课题的立项管理工作1、重视上级批准课题的进展省厅级课题,认真组织全院医师申报各级科研项目、课题。
2、加强课题研究常规管理,使课题研究能够扎实有序地开展,做到有记录、有检查、有总结、有专人负责。
采取措施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
确保每次研究活动都有确切的目标和内容,加强科研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定期召开每个课题组成员会议、课题组长(负责人)会议,让每个课题的全体成员都能够主动积极的投入研究。
3、主动协助医院各职能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4、重视课题完成率,总结成绩,找出不足。
(三)、健全在研课题的'档案管理工作,为每一个在研课题组建立档案,掌握进展情况、科研经费使用情况,一旦结题全部资料归档。
第一篇:东南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东南大学文件校通知〔2012〕22号东南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我校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促进科研事业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通知》(教财[2011]12号)及国家有关科技政策,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我校科研经费是指学校为开展科研活动所取得的各类经费,包括科研经费拨款(即纵向科研)和科研事业收入(即横向科研)。
科研经费拨款(即纵向科研)是学校开展科研活动取得的各级财政拨款。
科研事业收入(即横向科研)是学校开展科研活动取得的各种非财政拨款和收入,包括联合研究、委托开发、科技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等取得的收入。
第三条学校各院系、各单位所取得的各类科研经费,不论其资金来源渠道,均为东南大学科研收入,都必须全部纳入学校财务处,严格按合同统一管理、集中核算,专款专用。
不得设立帐外资金、“小金库”,不得违反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支出。
第四条凡使用科研经费购置与形成的固定和无形资产属于国有资产(与经费资助单位另有合同约定的除外),统一纳入学校资产管理,不得以任何方式隐匿、私自转让、非法占有或谋取私利,其处置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条学校各院系、各单位必须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务制度和本办法的各项规定。
第二章职责与权限学校分管财务、科研工作的校级领导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负责。
第七条科技处、社科处是学校科研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配合财务处做好科研经费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八条财务处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订和完善校内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审查项目决算,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立项通知书(任务书)或合同约定,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在其权限范围内使用科研经费。
第九条审计处负责科研经费财务收支的审计监督工作。
第二篇骨、关节系统第五章骨、关节疾病1.常见者为骶椎腰化及腰椎骶化即第骶骨连接,且正常的腰骶关节间隙狭窄或部分连合者称腰椎骶化,化。
3X密阴影线表现早期仅有姿态性改变、继之则发生结构上异常,例如椎间隙的宽窄不等,即凸侧较宽而凹侧变窄,凸侧的椎体、横突、肋间隙变宽……。
而凹侧则与之相反,前壁隆起、背部下凹,这样就会使(比较常见的畸形,并指是相邻手指连接在一起,以第较多见。
在后期还可有骨骨骼及软组织的增大改变就越加(可发生于四肢任何骨骼,常有家族性遗传性。
,女性稍(正常足弓范围应在的可能。
(最常见的足部畸形,跟骨中轴的夹角变小叠,舟骨与骰骨也有较多重叠。
第内倾斜。
前足内收。
侧位片可见距骨脱位向下旋转使胫骨与第五章骨、关节疾病第一节先天发育畸形骨及关节先天畸形的造成原因十分复杂,至今仍不明。
但总的说来不外乎两种情况。
其一是内因即受精卵或遗传基因的内在缺陷,软骨原基在开始形成的时候,即蕴育着畸形的因素,亦可在骺软骨生长和成骨过程中发生异常或障碍,而造成畸形。
其二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外来因素的影响,如母体的病毒感染和大量放射线照射,使之产生缺陷而发生畸形。
再者在妊娠后期,如胎儿位置不正或受不正常外力压迫,也能造成局部骨骼畸形。
骨及关节先天性畸形由于其原因和程度的不同,可形成多种多样的形态异常,一般可分为局部骨骼畸形和广泛畸形两种。
也可将其分为:①发育不良,即部分骨骼短小或缺如。
②发育过度,即部分骨骼或肢体过大。
③分节不全,造成骨性连合或关节缺如。
④分节过度,造成额外骨或多余肢体。
⑤不规则分节,则造成骨骼的奇怪形态。
⑥胚胎后期不正常外力压迫畸形,常为骨骼异常弯曲变形。
如面部不对称,胸肋骨凹陷、斜颈、头颅局限性凹陷、胫骨弯曲等。
本章只着重讨论其比较常见并且在诊断上又较重要的几种。
一、脊柱畸形(一)椎体数目异常椎体的过多或过少是由于胚胎早期,间叶性原椎分裂过多或过少所致。
常见者为骶椎腰化及腰椎骶化即第5腰椎两侧横突变宽增大与骶骨连接,且正常的腰骶关节间隙狭窄或部分连合者称腰椎骶化,而第一骶椎如与骶骨体分离成为一独立的椎体者称为骶椎腰化。
宽大的腰椎横突与骶骨翼可形成骨性连合。
或有软骨分开的假关节。
该畸形可具有或没有腰骶部症状。
当畸形出现于一侧时,则由于脊椎运动两侧不平衡常会引起腰背痛。
因此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再者这种异常在运动时,往往使腰4~5,椎间盘负荷增加,因而易导致该椎间盘脱出和退行性改变。
不完全分裂则造成椎体的部分连合,或椎弓连合。
该畸形发生在颈胸椎者又klippel-Feil综合征。
它还常并发其他畸形,例如多发半椎体畸形、短颈、斜颈、颜面不对称、脊椎侧弯后弯……。
其他系统也常并存先天畸形,并有一定的家族性。
(二)椎体形态异常多由于椎体两侧为两个胎生软骨化骨中心发育不良引起。
如其中一个发育不良,即形成半椎体或大小不等之三角形椎体。
如两个软骨骨化中心发育后未能连接,即成为双椎体畸形。
又如只有部分连接,则成为哑铃形椎体。
这种椎体畸形,以胸椎较多见。
可累及1个或几个椎体,又常合并侧曲畸形和肋骨畸形。
半椎体邻近的椎体常显现一侧性代偿性增大。
椎体如果有残存的脊索组织,也可形成多种椎体畸形。
一般常见的是椎体的冠状纵裂。
即这种裂隙将椎体分为前后两部分,可侵及1个或几个椎体,常以腰椎为多见,亦见于矢状裂,如受累中部变矮,形态如蝶翼,恒存矢状或冠状裂,则可确诊为蝴蝶椎。
残存的脊索如位于椎体的不对称部位,也会造成多种不对称畸形。
(三)椎弓异常由于两侧椎弓的胚胎骨化中心发育异常或不连接,造成椎弓不同部位和不同程度的骨缺损。
1.脊椎裂两侧椎弓未结合者称“脊椎裂”,即椎管的后侧骨壁有先天性骨缺损。
它可发生于任何椎体上,但以腰骶部较为多见。
其骨缺损的大小,在程度上有很大差别,并且也和临床症状的有无及严重性有密切关系。
细小的骨缺损常有纤维组织或软骨组织充填,所以解剖上并无缺损,并且随年龄增大而逐渐闭合。
这种脊椎裂大多没有症状,临床上也不须治疗故称之为“隐性脊椎裂”。
少数隐性脊椎裂由于硬脊膜和神经根缺乏保护而与背部结缔组织粘连,以致使脊髓在发育中不能上移(正常人16岁后脊髓上移,至成人尾髓上升到第1腰椎下缘平面)。
引起牵拉性马尾麻痹。
再者由于椎板未连合,所以棘突也发育不良或至游离状态。
较大的脊椎裂,就会有椎管后壁缺损,因而造成椎管内容物(脊髓液及脊髓等)的膨出,引起临床症状。
按其程度不同,而有脊髓膜膨出、脊髓膨出和脊髓中央管膨出等。
临床症状主要有腰骶部中线上有囊性肿块,有波动、可压缩、随呼吸有改变。
可发生严重脊髓症,如截瘫、大小便失禁、步态紊乱、肌萎缩及下肢软弱无力……。
此等病人还常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如髋脱臼、爪状足等。
2.脊椎滑脱症系椎弓峡部(即上、下关节突之间)不连接,上方椎体因重力而向前下滑移所致。
常发生于第5腰椎(约占80%)。
可为一侧或两侧,男性较多。
4岁以前很少发病,20~40岁青壮年发生最多,这可能与活动多有关。
一侧性峡部缺损,或其缺损较小而有纤维组织充填者,也可以不发生滑脱。
因此椎弓峡部缺损多为先天性,但滑脱的形成显然与活动及负重有关。
单纯的峡部缺损,临床上无任何症状,但合并滑脱者则视滑脱的程度而产生轻重不等的腰骶部症状,如局部疼痛、不适、不能站立等。
X线表现:正位片见下滑的第5腰椎与第1骶椎重叠形成横行致密阴影。
如X线向头侧倾斜30°照片,则有可能显示两侧椎弓峡部的缺损。
侧位照片可清楚地看到第5腰椎向前下滑脱及其程度,按Meyerlding法将骶椎上缘分为4等分,以第5腰椎后下缘所处的位置分为4°。
这对于确定滑脱程度,观察发展情况和估计治疗效果,都十分有利,侧位片还可以见到较大的峡部缺损和腰骶部继发的退行性改变。
左右斜位照片是观察峡部缺损最满意的。
因为斜位使两侧峡部分开而得到清楚显示,所以可确定一侧缺损,或两侧缺损,还可确定缺损的程度,从最轻的细线状到严重的缺损都可清楚显示。
(四)脊椎侧曲畸形正常脊椎在前后方向形成4个大弯曲,以缓冲震荡增加直立姿势的稳定性。
但并无向侧方的弯曲。
如因疾病影响发生侧曲,则正常的生理性前后弯曲,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由此胸腹腔的内脏器官也会受到影响。
脊椎侧曲常常是多种病变造成的。
例如先天性脊椎发育不全(半椎体、楔形等)。
家族性侧曲、麻痹性侧曲(因一侧脊肌或腹肌麻痹而不平衡所致),一侧的疤痕或纤维组织收缩(如广泛胸膜增厚等)。
此外,还有原因不明的特发性侧曲和神经性侧曲等。
原因不明的特发性侧弯畸形,多发生于6~7岁小儿,女性多见。
10岁以后椎体二次骨化中心加速发育,则侧曲的发展亦快,在1~2年内即可形成严重侧弯,影响外观。
此侧曲多发生于胸椎上段,凸向右侧,而胸腰段脊椎则凸向左侧,严重侧曲者,可使心脏移位、心跳加速、肺活量减少、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凸侧的神经根可因牵拉而痛,凹侧者可因压迫而有刺激性症状。
又因内脏的障碍,而使患者全身营养不良、身体短小、体力较差……。
X线表现早期仅有姿态性改变、继之则发生结构上异常,例如椎间隙的宽窄不等,即凸侧较宽而凹侧变窄,凸侧的椎体、横突、肋骨均向后旋转,因而造成凸侧背部隆起、前壁凹陷、肋间隙变宽……。
而凹侧则与之相反,前壁隆起、背部下凹,这样就会使心脏移位,肺部的功能受障。
脊椎侧弯形成后,即造成身体负重不平衡,即凹侧负担较多、凸侧负重减少。
由枕骨正中的垂直线不能通过臀部正中,这即称为“无补偿性侧曲”。
但神经中枢的自动调节机能,可使侧弯的上方和下方各形成一个方向相反的侧曲,使两肩和髂嵴的倾斜得到矫正,枕骨正中线又能通过臀部正中。
这称为“有补偿性侧曲”。
脊椎侧弯畸形一般在补偿完全后即停止发展。
即形成三个向左右侧曲,其中间者为原始侧曲,上下者为补偿侧曲。
二、四肢畸形(一)并指(趾)及多指(趾)畸形这是比较常见的畸形,并指是相邻手指连接在一起,以第3~4手指较多见。
拇指很少发生。
二指的连接可以是骨组织或软组织。
多指(或趾)是以拇指及小指最为多见,此额外指多较短小,也可具有2~3节指骨。
它与正常指的连接可以是骨质,有的则以关节连接在一起。
多指常影响手的外观和功能,所以临床上常需予以切除。
(二)巨肢畸形这是局部肢体发育过大,它可累及一肢体的一部分或全部,甚至可侵及一侧肢体。
即受侵肢体包括骨骼和软组织均明显较对侧为大,在后期还可有骨膜增厚。
并且越接近末梢部位,骨骼及软组织的增大改变就越加明显。
骨骺及骺线无任何异常表现。
(三)先天性缺骨畸形可发生于四肢任何骨骼,但肱骨和股骨缺如一般较少见。
缺骨畸形可侵及某骨的一部分或大部,甚至为全骨缺如。
有些缺骨畸形还常合并多种骨骼发育畸形,常有家族性遗传性。
上肢各骨最常见的是桡骨缺如,可以是部分缺如或全骨缺如,且常合并舟骨及大多角骨缺如和指骨畸形,同时还会引起一些继发改变,如尺骨干向桡侧弯曲,及腕关节脱位等,而尺骨缺如较少见。
下肢的胫腓骨也可发生缺如,但其程度差别甚大。
胫骨因其对负重的重要作用,因此它的部分或全部缺如,必然会造成足髁部畸形如内翻足等。
(四)高位肩胛骨畸形(Sprengel氏畸形)胚胎初期的肩胛骨在颈部形成后如不能下降于正常位置即为此种畸形,多为单侧(约为90%),女性稍多。
此病的肩胛骨一般较小,可呈等边三角形,其上角略外展,其内缘与颈椎之间可形成关节或有软骨相连,且下角靠近脊椎,因此肩胛骨呈向内旋转。
此种畸形的严重者常合并颈椎及上胸椎畸形如半椎体、脊椎裂等。
病人如在5岁前能得到适当的手术治疗,就可以使之恢复到正常位置,所以及早诊断甚为重要。
(五)Madelung氏畸形系因桡骨下端内侧1/3软骨发育不良而造成的畸形。
它表现为桡骨下端内侧发育不良,使关节面倾斜、尺桡间距增大、尺骨下端向后半脱位、桡骨干弯曲,邻近的腕骨也相应失去正常的排列和弧度。
而变成以月骨为前端的尖角状排列等。
此种畸形可为先天性,也可因骨折的复位不良而形成。
在X线片上还可看到尺桡骨远端相互分离,月骨嵌于尺桡骨之间。
近侧腕骨不成弧形排列。
而是以月骨为顶端的成角状排列。
(六)先天性髋关节脱臼在临床上十分重要,因为早期诊断和适当治疗是能防止其发展的。
本病多见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5~1︰10。
且3/4为单侧,左侧较右侧为多(约为3︰2)。
它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尚不明白。
新生儿很少见,而在年龄渐大,幼儿开始站立及步行后,脱臼才渐渐发生。
因此如果在脱臼之前发现髋臼、股骨头及关节囊的发育异常,进行适当的预防措施即可防止脱臼发生。
临床发现患儿走路较晚,一侧脱臼即有跛行,两侧者步行时左右摇摆如鸭子,患肢较短。
两侧脱臼在站立时臀部后耸,腰背部向前下凹。
X线表现:(1)髋臼浅呈蝶形或三角形,其上缘及后缘均较浅平。
髋臼角增大。
正常髋臼角在新生儿为30°,以后随年龄增大而渐次减少。
2岁小儿约23°,成人为10°,而髋臼发育不良者常可达40°~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