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腹泻拉稀料便有哪些原因以及如何防止
- 格式:docx
- 大小:14.35 KB
- 文档页数:2
蛋鸡以腹泻为共症四种传染病的诊断和防治传染病对于养鸡业来说是一种十分严重的问题,传染病的发生会导致鸡只的生长受阻,甚至导致死亡,从而影响养殖业的正常运营。
蛋鸡在养殖过程中容易出现腹泻的现象,而且会伴随着其他三种传染病的共症,对于新手来说往往不知道应该如何诊断和防治。
本文将对蛋鸡腹泻以及其共症四种传染病的诊断和防治进行详细介绍。
一、蛋鸡腹泻的诊断和防治1. 诊断:蛋鸡腹泻的主要症状为大便稀软、呈现黄色或绿色,有时候还伴有臭味。
鸡只可能出现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现象。
蛋鸡出现腹泻主要是由于饲料问题、环境问题或者传染病引起,因此需要对养殖环境和饲料进行全面检查,排除环境因素和饲料问题。
如果确定是传染病引起的,则需要进行不同的诊断。
2. 防治:对于轻度腹泻的蛋鸡,可以采取调整饲料和环境,维持正常的消化系统功能,通常几天就能恢复正常。
对于重度腹泻的蛋鸡,需要立即就医,并根据兽医的建议进行治疗。
保持鸡舍内的清洁卫生,加强饲料的消毒处理,是预防蛋鸡腹泻的关键。
二、蛋鸡感染传染病的共症四种疾病的诊断和防治1. 诊断:蛋鸡感染传染病的共症四种疾病包括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菌病。
这四种疾病都表现为腹泻、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症状,但具体的症状和传染途径有所不同。
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测和专业兽医的诊断来确定具体的传染病。
2. 防治:针对这四种传染病,预防为主是最有效的方法。
首先需要加强饲料的消毒处理,确保鸡只摄入的饲料是干净的;其次是加强饮水的消毒处理,保持饮水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废弃物,保持鸡舍的卫生环境。
根据不同的传染病类型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提高蛋鸡的抵抗力,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对于蛋鸡腹泻以及其共症四种传染病的诊断和防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及时发现问题并排除非传染病因素;二是根据具体症状进行正确的诊断;三是加强饲料和饮水的消毒处理;四是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五是加强对蛋鸡的预防接种,提高其抵抗力,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662023.12蛋鸡腹泻原因及防控研究普连英(云南省建水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 建水 654399)建水县是养鸡大县,2021年鸡存笼639.35万羽,其中蛋鸡存笼288.5万羽。
腹泻是当地蛋鸡生长中常见的疾病,对蛋鸡产生比较大的危害,随着现在蛋鸡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呈现规模化管理的趋势,影响了养殖条件,造成蛋鸡产生腹泻的概率上升,不利于蛋鸡养殖业的发展。
1 蛋鸡腹泻原因1.1 生理性原因蛋鸡的泌尿系统和排泄、生殖系统是连接的,这一特殊的生理结构就导致蛋鸡如果体内存在过多的水分,那么,只有经过泄殖腔和粪便一起排出体外,造成腹泻。
在蛋鸡产蛋的过程中,粪便包含大量水分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在短时间内没有恢复,就需要处理。
在进行产蛋阶段,蛋鸡由于自身生理变化,造成肠胃消化功能差,饲料、水分都不能被很好消耗,而是随着粪便排除,造成了水样腹泻,这一腹泻类型会夹杂很多没有消化的饲料和水分,不利于蛋鸡生长。
1.2 蛋鸡管理不到位对蛋鸡的生存环境进行消毒,是防控蛋鸡腹泻的重要手段,从实际管理情况来看,消毒的方式上是不规范的。
一些养殖户为了能够降低防控成本,就会选择价格较低的化学药物进行消毒,不仅不能保证消毒效果,也会对养殖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人员进行消毒的时候不考虑鸡舍的卫生环境,无论鸡舍是否存在粪便,都统一消毒,如果粪便没有及时清理,那么消毒措施就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1.3 蛋白含量过高蛋鸡出现腹泻的另一重要原因是饲料中蛋白含量太高,有的养殖场为了让蛋鸡的下蛋数量增多,就会在饲料中增加豆粕,豆粕会增加蛋白数量,蛋鸡无法对多余的营养进行吸收,影响了新陈代谢,造成饲料的转换程度降低,粪便就会变稀。
而且摄入过多蛋白,会减弱蛋鸡自身的肾脏功能,导致出现尿酸盐沉淀,蛋鸡会发生大量腹泻,并伴随着痛风等症状,不利于蛋鸡的健康养殖。
1.4 蛋鸡出现疾病蛋鸡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多种疾病,如支气管炎、大肠埃希菌等,这些疾病都会引发腹泻,有的疾病是呈现传染症状的,一个蛋鸡出现了腹泻,往往就会传染一批蛋鸡都出现腹泻。
蛋鸡开产拉稀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近年来,蛋鸡刚开产便呈现顽固性拉稀的现象较多,首要表现为鸡群精力正常,采食根本正常,但饮水量大,呈现水样腹泻,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饲料颗粒,出产性能达不到预期的标准,产蛋高峰不明显。
拉稀时,运用抗生素医治,作用不抱负或暂时有用,停药后复发,但到产蛋后期,拉稀症状自行削减。
1 发病原因剖析1.1 育成期增加麸皮量太高有很多养殖户为了下降养殖成本,从蛋鸡育成后期开始运用自配料,往往在饲猜中增加很多的米糠、麸皮,使饲猜中粗纤维的含量过高,肠道活动速度过快而引起腹泻,很多实验证明,粗纤维的含量越高,蛋鸡持续拉稀的时刻就越长。
1.2 饲猜中增加含钙物质的速度太快饲猜中含有的很多的石粉或贝壳粉能够促进初产蛋鸡的肠道活动加快,导致蛋鸡的非病原性腹泻。
1.3 育成期饲猜中粗蛋白含量过高育成后期,有的养殖户总希望让鸡赶快产蛋,而增加饲料蛋白含量时过多运用了豆粕、棉粕等,而粕类料含量过高会造成对肠道的影响加剧,增加了机体的代谢和分泌担负,尤其是肾脏的担负加剧,然后产生尿酸盐沉积,危害肾脏,引起痛风产生而产生拉稀。
1.4 应激拉稀蛋鸡开产自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应激,应激也会导致拉稀。
初产蛋鸡代谢旺盛,生理变化大,机体生理机能的改变,使得大部分营养物质供应产蛋,免疫物质的产生相对削减,抗应激才能下降,再加上此时饲料替换过快,消化道难以习惯,然后引起消化功能反常,产生腹泻。
1.5 药物性腹泻误把非病原性腹泻当成病原性腹泻医治,单纯运用抗生素,成果很多、长期、重复运用,造成了机体消化功能紊乱和肠道内正常菌群比例失调,引起药物性腹泻。
别的,饲猜中食盐含量超支以及金属类中毒、饲料霉变,都会引起鸡群严重的腹泻、拉稀等现象。
怎样防治鸡开产腹泻以及快速前进产蛋率延伸产蛋高峰期呢?大家无妨试试中亚达龙无抗养殖协会这款选用无抗技术的产品——蛋利多首要成分:功用性芽孢杆菌、乳化油脂、双歧因子、氨基酸、植物提取物。
用法用量:1. 健脾养胃、保肝护肾,明显前进饲料转化率、前进机体免疫力。
初产蛋鸡水样腹泻的原因及防治近年来,我国家禽业越来越发达,其中养殖蛋鸡是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蛋鸡养殖中,腹泻是常见的疾病,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研究蛋鸡腹泻的原因及防治,对于提高蛋鸡养殖效益和保障农业生产安全至关重要。
1. 不良饲养条件蛋鸡养殖的生产环境对蛋鸡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不良的饲养条件易导致腹泻发生。
例如,饮水不洁净、饮水器不合理、气温过高或过低、养殖密度过大等。
2. 病原体感染蛋鸡腹泻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病原体感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其中常见的细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弯曲菌等。
3. 饲料不合理蛋鸡饮食中缺乏营养、比例不合理,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衡,从而导致腹泻发生。
同时,饲料中添加过量的抗生素、激素等有害物质也会对蛋鸡的肠道健康造成影响。
4.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蛋鸡腹泻发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养殖场周围环境脏乱差是细菌、病毒、寄生虫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易导致蛋鸡感染疾病,从而引发腹泻。
二、蛋鸡腹泻的防治方法1.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是预防蛋鸡腹泻的重要措施。
饮水要保持干净清洁,定期更换饮水器水源,控制养殖密度,保持养殖场环境清洁卫生。
针对蛋鸡腹泻,需要针对病原体进行防治。
通过加强消毒、传染控制等措施进行预防。
同时,还可以采取灭菌消毒、中药治疗、抗生素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环境治理是预防蛋鸡腹泻的另一个重要措施。
养殖场周围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防止传染疫病。
总之,预防腹泻对于蛋鸡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做好科学的防治,才能保证蛋鸡的身体健康,提高养殖效益。
初产蛋鸡水样腹泻的原因及防治
蛋鸡是养殖业中重要的生产动物,但在养殖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疾病问题,其中腹
泻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
初产蛋鸡水样腹泻的发生主要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导致的,因此在防治上需要加强预防控制措施。
原因:
1.菌群失调:腹泻主要是由肠道菌群的失衡导致的,孳生在体内的细菌数量不断增加,破坏了肠道原有的菌群平衡,进而导致腹泻。
2.饮水不洁:饮水如果不洁净,容易引进一些病原细菌,这些病原细菌一旦进入鸡体内,就很容易繁殖,导致腹泻等症状。
3.饲料过于新鲜:喂食过于新鲜的饲料,可能存在霉菌等细菌,这些菌可造成鸡肠道
感染,引发腹泻症状。
4.环境污染:环境卫生不好,会给禽畜带来沉重的感染负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
从而引发腹泻。
防治:
1.饮水卫生:添加消毒剂消毒水源,定期更换饮水器材、及时清洗清理饮水器,定期
清洗水管道、水塘等设施,做到水源清洁卫生。
2.环境卫生:清洁厩舍,及时清理鸡便,做到饲养环境清洁卫生,减少细菌传播。
3.喂食健康:饲养过程中要定期更换饲料,并保证饲料干燥,同时避免在潮湿环境下
存放饲料。
4.加强营养:定期给鸡添加预防腹泻药物,如复方肠炎宁、腹泻等药物,同时增加鸡
的抵抗力,可以添加饲料添加剂等。
初产蛋鸡如果出现了水样腹泻的症状,首先需要及时隔离患病鸡只,防止其对其它鸡
只进行传染;随后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展开防治工作,通过科学的治疗方法控制腹泻,
确保鸡的健康生长和高产蛋的目标达成。
初产蛋鸡水样腹泻的原因及防治初产蛋鸡是农户在饲养过程中特别关注的鸡种之一,因为它们的产蛋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养殖户的收入。
初产蛋鸡在养殖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水样腹泻的情况,这对鸡的健康和养殖效益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就初产蛋鸡水样腹泻的原因及防治进行详细探讨。
一、水样腹泻的原因1. 疾病感染:初产蛋鸡在饲养过程中容易感染一些疾病,比如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等,这些疾病都会导致鸡出现水样腹泻的症状。
2. 饲料问题:饲料中添加的抗生素过量、饲料质量差、饲料变质等问题都会引起初产蛋鸡的水样腹泻。
3. 不良饮水:水质差、水中寄生虫污染、饮水系统不洁等原因会导致初产蛋鸡饮水不畅,也会引起水样腹泻的情况。
4. 环境问题:鸡舍过于拥挤、通风不良、温度过高或过低等环境问题都会对初产蛋鸡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水样腹泻发生。
5. 过度应激:比如转场、疫苗注射、气候变化等因素都会引起初产蛋鸡的应激反应,进而导致水样腹泻。
二、水样腹泻的防治1. 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清洁鸡舍,保持通风良好,控制鸡群密度,保持合理的温湿度,定期消毒杀菌,避免造成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2. 合理饲料配比:选择优质饲料,严格控制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量,定期检测饲料质量,避免因饲料问题引起水样腹泻。
3. 规范用药:定期对鸡群进行预防性用药,严格按照兽药使用说明书使用抗生素和疫苗,避免用药过量或滥用兽药。
4. 饮水保障:保持饮水系统清洁,定期更换饮水设备,保证饮水质量,避免因不良饮水引起水样腹泻。
5. 调整环境因素:保持鸡舍内良好的通风和清洁,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鸡群过度应激。
6. 及时排查疾病:一旦发现有鸡出现水样腹泻的症状,应立即隔离患病鸡群,并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断,对症治疗,以防止疾病传播扩散。
初产蛋鸡水样腹泻的原因多种多样,饲养户在养殖初产蛋鸡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把关饲养管理,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对鸡群的生产环境、饲料质量、饮水情况及疫病防治等方面加强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水样腹泻的风险,保障初产蛋鸡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初产蛋鸡水样腹泻的原因及防治初产蛋鸡水样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了蛋鸡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蛋鸡水样腹泻主要表现为粪便水样、呈黄色或绿色,同时伴有全身无精神、食欲不振等症状。
那么,初产蛋鸡水样腹泻的原因是什么呢?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治呢?一、原因分析1. 病原菌感染:初产蛋鸡的消化系统发育未成熟,免疫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各类病原菌的感染,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这些病原菌在蛋鸡的肠道内大量繁殖,导致肠道菌群失衡,从而引起腹泻症状。
2. 饲料不良:鸡群饲料中的质量问题也是导致水样腹泻的一个重要原因。
饲料中存在着霉变、变质、沙土等杂质,这些物质对蛋鸡的肠道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导致腹泻症状的发生。
3. 环境脏乱:蛋鸡饲养环境脏乱、通风不良,容易造成空气污浊和细菌快速繁殖,从而使蛋鸡易受到细菌感染,导致腹泻的发生。
二、防治措施1. 提高饲料质量:选用优质的饲料原料,对饲料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筛选,保证饲料中不含有霉变、变质、杂质等物质。
合理搭配蛋鸡的饲料配方,保证其营养均衡,提高蛋鸡的抵抗力。
2. 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控制蛋鸡饮水的质量和数量,保持饮水器的清洁卫生,避免细菌在饮水器内繁殖。
定期对鸡舍进行清洁消毒,保持鸡舍的通风和干燥。
3. 使用抗菌药物:在蛋鸡出现水样腹泻症状时,及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但在使用抗菌药物的需要根据兽医的建议,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避免产生药物残留和耐药菌株。
4. 保障鸡场卫生:加强鸡场的卫生管理,做好鸡粪的清理和处理工作,保持鸡舍的干燥和通风。
提高饲料槽、饮水器的高度,避免鸡只将粪便和杂物踩进饲料槽和饮水器内。
5. 提高养殖技术:加强饲养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对蛋鸡的日常管理水平,及时发现蛋鸡出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合理的处理。
加强饲养员对蛋鸡饲养环境的卫生管理意识,做好饲养记录,及时掌握鸡群的生长情况。
初产蛋鸡水样腹泻的防治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饲料质量的提高、饲养环境的卫生管理、养殖技术的改善等。
产蛋鸡发生腹泻的原因与综合防治措施
1.营养不良:在饲料营养过低时,鸡体内的正常菌群无法维持,容易被病菌入侵,导致肠道疾病,引起腹泻。
2. 病原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会通过粪便、食物等途径进入鸡体,引起发病。
3. 环境不良:饲养环境的温度、湿度、气流、通风等条件不良,容易形成细菌的繁殖和散布,导致腹泻发生。
4. 应激反应:产蛋期饲养环境的异常或管理方式的变化,会给鸡造成应激反应,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引起腹泻。
综合防治措施:
1. 饮水、饲料清洁卫生:对饮水、饲料进行清洁消毒,减少病原菌的传染。
2. 营养科学饲喂:饲喂科学饲料,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提高鸡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
3. 加强疫病预防:定期接种疫苗,建立防疫档案,经常巡视鸡舍,发现患病立即隔离治疗。
4. 饲养环境保持适宜:保持鸡舍的温度、湿度适宜,加强通风换气和消毒,减少病原体在环境中的传播。
5. 合理管理鸡群:定时给予必要的预防药物和保健品,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增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意识。
针对不同的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综合防治措施,保证产蛋鸡的健康生长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浅析蛋鸡群发生腹泻的原因与防控措施近年来,顽固性腹泻一直困扰着许多蛋鸡养殖场,腹泻不仅可以引起鸡只消化吸收不良和抵抗力下降,进而影响鸡群的始终保持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发挥,而且稀便不至于堆放、不便运输、不利于异地处理与利用等,还容易滋生蚊虫、苍蝇等害虫,易释放出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影响舍内外的环境卫生状况。
本文建模了引起蛋鸡发生腹泻的主要蛋鸡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供参考。
一、腹泻发生的主要原因1.气候条件早春季节气候变凉,蛋鸡抵抗力下降,再加上通风受限于,舍内湿度增加使有害菌群大量繁殖;而夏季炎热(更为重要是高温高湿时),有害菌繁殖加快,鸡群都易发生低血糖。
另外,鸡只没有汗腺,夏季散热主要靠张口呼吸排出热蒸气和大量饮用凉水,随着饮水量的增加,消化液(胃酸)在肠道的浓度降低,引起营养物质吸收遇阻,并降低胃酸的杀菌效果,这些营养物质到达小肠后端被有害菌群利用,有害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刺激胃部使其蠕动加快,引起腹泻。
此外,蛋鸡舍内的温湿度也会通过影响蛋鸡的采食量和生产性能来影响蛋鸡粪便的含水率。
夏季舍内温度较高,会直接引起养鸡增加饮水量增加,特别是当气温超过26℃时,鸡只的呼吸、心跳频次和体温上升,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当眼压超过采食量的2.5倍时,会造成鸡群排稀便。
2.饲料因素①开产前突然更换饲料。
育成期尿素饲料酶和钙质含量较低,而产蛋高峰期蛋白质和钙质含量较高,若开产前换料速度过快,会诱发鸡只肠道不适应,引起营养物质的去除不全,同时石粉等钙质的刺激也加快了肠蠕动速度,再加上营养物质含量较高,以使肠道渗透压增高,也加重了腹泻。
②饲料中蛋白含量过高。
目前高能高蛋白的饲料越来越受到广大养殖户的青睐,而给鸡只提供的过量日粮蛋白以尿酸形式通过分解代谢并排放,这意味着水的消耗增加。
另外,日粮中高水平植物蛋白成分的增加会导致营养消化和减弱吸收以及而非特异性消化紊乱的发生再次发生增加,进而影响水的消耗并导致排泄物异常。
蛋鸡腹泻有哪些原因以及如何防止
蛋鸡腹泻逐渐成为一个令蛋鸡饲养者非常头疼的问题。
腹泻是机体消化机能改变表现的临床症状,当机体肠粘膜炎症,粗劣的饲料,尤以难消化的粗纤维、发酵腐败的产物、细菌及其毒素、组织胺、5羟色胺等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引起肠粘膜的分泌机能加强,肠液大量分泌,肠腔内水分及粘液增多,形成稀薄或水样的肠内容物。
同时,由于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肠的蠕动加强,肠内容物在肠内停留时间过短,不能进行充分的消化吸收,发生腹泻。
腹泻在某些情况下能排出消化道内的有害物质,有一定的防御作用,但长时间腹泻,造成水及电解质大量丧失,可引起机体脱水和酸中毒。
腹泻的原因和机理是复杂的多方面的,随原因机理、病程长短不同,其症状、病变及诊治措施也不一样。
只有正确诊断,科学合理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1、生理性腹泻
生理性腹泻常出现在120天左右的初产蛋鸡,拉稀的鸡只精神状况良好,采食正常,饮水增多,蛋壳颜色正常,鸡群中发生少量死亡(皆因过度脱水而死)。
因为蛋鸡此时进入产蛋期,生理上会出现突变与应激;同时鸡群生产性能发生转移,就要求肠道必须通过更密集的消化作用来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再加上高能高蛋白饲料的使用,导致肠道环境产生变化,使肠道容易产生应激,导致营养性腹泻;免疫物质的产生相对减少,机体免疫力和调节功能下降等,也可影响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导致腹泻。
2、季节性腹泻
鸡的生理特点是没有汗腺,并且其泌尿系统直接和泄殖腔相通,体内多余的水分由泄殖腔与粪便一起排出。
鸡在炎热的夏秋季节,只能靠大量饮水和增加呼吸频率来调节体温,此时鸡群会出现采食下降、饮水增多、料水比例严重失调,因此鸡舍内常常粪薄如水。
3、疾病性腹泻
疾病性腹泻包括细菌病,病毒病,寄生虫病和中毒性疾病引起的腹泻。
A、细菌病: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魏氏梭菌等感染,发生肠炎,引起腹泻。
B、病毒性疾病:传染性法氏囊、新城疫、禽流感等病毒性感染,侵害肠管发生肠炎,引起腹泻。
C、寄生虫病:主要以小肠球虫为主,此病常与坏死性肠炎混感。
D、中毒病:许多药物如氨基糖苷类、磺胺类药物等以及饲料中霉菌毒素中毒等可造成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的损伤,从而出现腹泻现象。
防治措施
正确诊断,合理用药。
联用抗菌药和抗病毒药,并在水或饲料中增加多种维生素用量,及时修复受损伤的肠粘膜及增强和促进机体抗病适应能力。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平时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对于高能饲料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胆汁酸或饮水中添加胆汁酸盐。
胆汁酸不仅是机体消化液,也是排泄液。
作为消化液可以弥补胆汁酸分泌不足,促进脂肪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预防营养性腹泻;减少肝脏、腹腔脂肪沉积,保肝护胆,预防蛋鸡脂肪肝综合征,提高生产性能;作为排泄液可以有效清理肠道蓄积毒素(药物残留、重金属、霉菌毒素和其它有害物质等),代谢顺畅,提高产蛋率和蛋壳质量。
饲料或饮水适量添加中草药-杜仲叶提取物,其中,绿原酸——天然生物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缓解应激反应,广谱抗菌抗病毒;杜仲黄酮——植物类雌激素,提高免疫力,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杜仲多糖——有益菌的营养物质,维护肠道菌群健康,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
综上所述,加强管理,减少应激,提高免疫力是预防蛋鸡腹泻的有效手段。
治疗蛋鸡腹泻一定要弄清发病原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许多疾病只要治好原发病,腹泻症状会自然消失,不必刻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