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痿的防治(作者:_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痿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方法:分析2002-2007年156例直肠癌前切除患者吻合口痿发生的原因、治疗和预防。
结果:156例患者中10例发生吻合口痿,经横结肠造痿、营养支持、充分引流均痊愈出院。
结论:直肠癌行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痿发生与患者自身因素、手术操作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直肠癌;吻合口痿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ause and prophylaxis of anastomotic leakage in rectal cancer.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aus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were madeamong 156 cases of rectal cancer in our hospital(2002-2007) who were subjected to the an astomotic leakage. Results: 10 cases ofan astomotic leakage were cured through stoma with tran sverse colon, nu triti onal support and sufficie nt drain age. Con clusi on: The incidenee rate of anastomotic leakage after TMEwas related to personal factors, technical skills of the operator.Key words Rectal cancer ; Anastomotic leakage吻合口瘘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何预防和处理吻合口瘘是保肛手术成败的关键。
腹腔镜下治疗直肠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下治疗直肠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方法本次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将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4例腹腔镜下治疗的直肠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查找发生吻合口瘘的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结果经研究发现:男性、老年患者、肿瘤距肛缘距离近为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针对吻合口瘘,需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积极采取预防性造瘘方案,并针对高发患者严谨手术,进一步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术;吻合口瘘;危险因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7-0370-01直肠癌是较为常见的消化道肿瘤疾病之一,会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
腹腔镜下直肠癌术则是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但近年来不少临床研究者发现此手术在术后易发生吻合口瘘,究其原因,体现在多个方面[1]。
本课题重点围绕“腹腔镜下治疗直肠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研究,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一共纳入64例腹腔镜下治疗的直肠癌手术患者,入选时间为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均满足各项手术指证条件,并将存在手术禁忌证者逐一排除。
其中,男性43例、女性21例;年龄分布在28-76岁,年龄均值为(61.8±1.3)岁。
1.2方法本次入选的64例患者均采取腹腔镜手术进行医治,在手术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手术流程执行无菌操作,进一步对吻合口瘘进行诊断,针对诊断出来的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本次采取的是回顾性分析法,即128例入选者均发生术后吻合口瘘。
在危险因素分析方面,在消化道科室及时成立分析小组,重点围绕发生吻合口瘘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腹腔镜经腹直肠癌切除术(Dixon)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经腹直肠癌切除术(Dixon)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并探讨预防对策。
方法回顾2020年6月-2023年6月我院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Dixon)手术患者82例,统计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并分析发生原因,进行预防干预。
结果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为7.32%(6/82),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与年龄(高龄)、肥胖、术前合并症多、术前准备不充分、吻合口张力过高、血供不足等原因有关。
结论为预防术后吻合口漏,手术前应做好充足的术前准备,术中尽量保留做结肠动脉,降低吻合口张力,术后及时扩肛等措施,对于术后已经发生的吻合口漏,则及时以保守或手术方案进行对症治疗。
【关键词】腹腔镜;Dixon术;吻合口漏;原因分析;预防•直肠癌最常见的一种肿瘤疾病,且其发生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
该疾病的临床治疗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长期以来都是以外科切除为主要手段的综合疗法进行,但术后也存在并发症问题,其中吻合口漏则为最普遍的一种[2]。
吻合口漏是结直肠癌术后严重并发症,吻合口漏可造成腹腔内严重感染,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严重者可致患者死亡。
此外,还可造成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排便功能障碍等远期并发症。
近年来,TME外科理念的引入和临床应用,降低了直肠癌的肛门损伤,尽可能的保留了患者的肛门,但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也显著上升,且术后并发症的发展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对此,本文将就腹腔镜经腹直肠癌切除术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干预对策。
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2020年6月-2023年6月我院Dixon手术患者82例,其中包括男女各45例、37例;44-89(74.52±2.45)岁;体重44-80(61.25±1.85)kg。
合并疾病中,糖尿病35例、肾功能不全14例、低蛋白血症48例、贫血42例。
直肠癌切除Dixon术后吻合口瘘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治策略【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诊断、处理及防治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9例直肠癌Dixon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直肠癌患者行Dixon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
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8例(10.7%),15例予以全身营养支持、加强全身抗感染治疗及局部加强冲洗引流等非手术治疗,另3例再次手术,均获治愈。
结论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酗酒者、术前合并有贫血、低蛋白血症、糖尿病及不全性肠梗阻,肿块距离肛缘≤5 cm等都是是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合理的治疗措施是治愈吻合口瘘的关键。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iskfactors,diagnosis,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strategy of anastomotic leakage after Dixon resection for rectal cancer.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69 rectal cancer patients,undergone Dixon surgery from 2006 to 2010,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nalyzed the risk factors of anastomotic leakage after Dixon resection for rectal cancer.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nastomotic leakage among the 169 rectal cancer patients was 10.7%(18 patients).15 cases of anastomotic Ieakage were healed by conservative therapy.The treatment included nutritional support,catheter drainage of abscesses and the use of comprehensive antibiotics.The other 3 patients were healed by secondary operation.Conclusion Age,gender,smoking and alcohol abuse,hypoproteinemia,anemia,diabetes,intestinal obstruction before surgery and distance of tumor from anal verge less than 5 cm are the risk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astomotic leakage.Early diagnosis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are the crucial to heal anastomotic leakage.【Key words】Rectal cancer;Dixon operation; Anastomotic leakage直肠癌多数位于直肠的中下段,手术切除是直肠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随着外科技术水平及手术器械的提高,即切除了肿瘤又能保留患者正常的生理功能的低位保肛Dixon手术在直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地位日趋升高。
直肠癌前切术吻合口瘘的防治体会
直肠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它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对防止肿瘤的恶变至关重要。
对于直肠癌的治疗,手术是最为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
在直肠癌手术后,可能会发生术后吻合口瘘的现象,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因此,预防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是极其重要的。
术后吻合口瘘是直肠癌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它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危险都是不容忽视的。
尽管目前医疗技术的发展已经大大降低了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但仍有患者会发生此并发症,因此,预防措施必不可少。
首先要注意的是手术操作,任何一次手术都需要手术医生的高度技巧和熟练手术经验,而直肠癌手术更是如此。
手术中,医生应该充分注意手术操作的细节,特别是对于吻合口的位置和大小要充分考虑,在吻合口尽可能的保持切口的正常大小、位置和方向,减少因吻合口过大或过小导致瘘的发生。
其次,在手术后的恢复期间,患者需要有良好的营养和充足的休息,这样能更好的促进创口的愈合和恢复。
在术后的康复期间,要注意饮食和坚持适当的锻炼,这样才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促进术后的恢复。
最后,要及时监测和处理患者的术后状况。
如果发现患者术后出现病变,如吻合口感染和手术创口开裂等情况,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医疗措施,避免恶化。
总的来说,预防直肠癌手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需要注意手术操作的细节、患者的康复和监测等方面。
尽管目前医疗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需不断的进步和创新,才能更好的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使患者能更好地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吻合口瘘是结直肠术后主要而可怕的并发症,不仅增加术后患病率与病死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花费,而且可能增加肿瘤局部复发率,缩短患者生存期。
环形吻合器、双吻合技术的出现,腹腔镜手术的推广,使直肠低位(距肛缘7cm 以下)、超低位(距肛缘3cm以下)吻合变得可行,提高了保肛率。
但根据不同文献报道,吻合口瘘发生率可高达24%[1]。
如何有效地防治吻合口瘘至关重要,本文对吻合口瘘的防治措施作相关综述。
1 吻合口瘘的定义与分级吻合口瘘的表现多样,轻者无症状体征,重者出现腹膜炎危及生命。
为了规范文献对吻合口瘘的报道,2010年直肠癌国际研究小组对吻合口瘘进行定义与分级[2]。
吻合口瘘为在结直肠或结肠肛管吻合部位肠壁完整性的缺陷,这导致管腔内外相通。
吻合口周围的盆腔脓肿也被认为是瘘。
根据患者症状及临床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A级:不需要积极治疗干预。
患者无临床症状,引流物可为混浊或粪汁样物质,实验室检查无异常,瘘口可被数字X线对比灌肠发现。
B 级:需要积极的治疗干预,但不需再次剖腹手术。
常需应用抗生素,影像学指引下行盆腔或经肛管引流。
患者感到轻中度痛苦,腹痛,腹胀,引流混浊、脓性、粪汁样液体,白细胞、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升高,通常需行X 线对比灌肠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
C级为需要再剖腹手术处理。
患者病情严重,出现腹膜炎体征,引流脓性、粪汁性物质,白细胞、CRP明显升高,CT可见吻合口周围积液。
2 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吻合口瘘的发生受局部血供、张力、感染等影响,其危险因素存在于术前、术中、术后整个过程,文献报告过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营养状况、心衰、术前放化疗、病理缓解情况、肿瘤位置、麻醉评分、肠道准备、激素、腹部手术史;术中: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钉夹长度、淋巴转移、手术方式、造瘘、吻合方式、吻合位置、击发吻合次数、环形吻合器直径、纤维蛋白胶应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盆腔引流;术后:水电解质紊乱、淋巴管密度、围手术期72h内静脉补液量大于8L、术后第3d低胃肠肌电图、肿瘤分期、血管加压药等等[3,14,18,28]。
预防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循证护理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在致病因素、发生率、治疗方案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
为此,预防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需要针对相关因素进行系统的循证护理。
一、个人因素个人因素是指与患者自身身体状况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营养状况等。
其中,老年人、男性、BMI过高或过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等个人因素,均是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高发因素。
因此,护士应根据患者的个人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饮食和健康计划,增加营养摄入,减少环境刺激,同时还需要控制体重、血压和血糖等指标。
二、手术因素手术因素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手术部位等因素,对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具有较大影响。
前人研究表明,直肠癌保肛手术、手术时间过长、术中大出血等因素均易导致吻合口瘘的发生。
因此,护士需要认真协助医师进行手术前评估和手术操作,以减少手术时间和避免术中出血等风险因素的发生。
三、术后因素术后因素包括腹部压力、术后感染、饮食管制等因素,对吻合口瘘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腹部压力是指腹壁肌肉张力过大,可导致吻合口张力不断增加,从而促成口瘘的发生。
为此,护士需要注意降低患者腹部压力,提供适当的体位和运动康复训练。
此外,术后感染也是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诱发因素之一。
护士需要重视术后护理,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的发生。
同时,制定科学的饮食管制方案,避免腹泻等不适症状,也是预防吻合口瘘的重要措施之一。
综上所述,预防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需要综合考虑个人因素、手术因素和术后因素等多种因素,采取科学的循证护理措施,包括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控制相关指标、降低腹部压力、规范手术操作、预防术后感染等。
护士应对患者进行系统、细致的护理,并提供相应的教育指导,使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临床结直肠术后吻合口瘘并发症、相关因素、诊断、分级、预防、处置和预防措施胃肠外科主要做手术,是切除病变组织并重建消化道,简单说来就是肠切除肠吻合。
经历过相关手术的都知道,术后最大的麻烦就是发生吻合口瘘,只要发生轻则住院时间延长、患者遭罪等,重则感染性休克死亡,相关临床研究报道其死亡率很高,超过 30%。
相关风险因素(1)术前因素①性别:男性是独立危险因素(骨盆狭窄)。
②年龄:意见不一致,部分文献报道年龄与吻合口瘘的发生有相关性。
③体质指数:BMI ≥ 30 kg/m2 显著增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④术前合并症:糖尿病、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等合并症,会增加吻合口漏的发生率;糖尿病为独立危险因素,低蛋白血症将影响瘘口的愈合。
⑤分级:ASA 分级≥Ⅱ或Ⅲ级被认为是吻合口漏危险因素。
⑥术前药物治疗:肿瘤相关药物会影响组织微循环,增加瘘的严重程度;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及联合其他免疫抑制药物会增加瘘的风险。
⑦吸烟和饮酒。
⑧肿瘤状况:肿瘤分期和直径是吻合口瘘发生增加的危险因素;肿瘤直径≥ 5cm,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增加 4 倍;⑨肠道准备:肠道准备不佳将增加瘘的风险(2)术中因素①手术方式:不同的吻合方式(端端吻合、端侧吻合等)对于发生吻合口漏的影响无差别,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吻合口漏发生率无显著差异;TME 手术(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比非 TME 手术的吻合口漏发生率更高;taTME(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风险高于腹腔镜辅助 TME 手术②吻合口距肛缘的距离:独立危险因素,距离 < 5 cm 可使吻合口漏发生风险升高。
③围手术期输血量:术中出血量于漏的发生相关,围手术期输血≥ 400 mL 被认为是吻合口漏的高危因素。
④使用闭合器的数目:≥ 3 个可使吻合口漏的发生风险提高1.42 倍。
⑤预防性肠造口和留置肛管:均显示能降低漏的风险。
⑥其他:保留左结肠动脉、侧方淋巴结清扫等操作对降低吻合口瘘的作用仍存在争议。
结直肠术后吻合口瘘影响因素研究进展【摘要】结直肠手术后吻合口瘘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从手术方式、手术技术、术后并发症、感染因素和术后护理等方面分析了吻合口瘘的形成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手术方式和技术对吻合口瘘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同时术后感染和护理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结论指出,吻合口瘘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预防措施,提高手术成功率。
对吻合口瘘影响因素的研究有望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为结直肠手术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结直肠术后吻合口瘘、影响因素、手术方式、手术技术、术后并发症、感染因素、术后护理、生活质量、预防措施、研究进展1. 引言1.1 结直肠手术后吻合口瘘的定义结直肠手术后吻合口瘘是指在结直肠手术中,吻合口未愈合或愈合不良所导致的病理情况。
通常情况下,手术后的吻合口应当愈合良好,但有时由于各种原因,如手术操作不当、感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吻合口无法正常愈合,进而形成吻合口瘘。
吻合口瘘的形成会导致术后出现诸如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术后康复情况。
对于患者来说,结直肠手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减轻症状并预防可能的并发症。
对结直肠手术后吻合口瘘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改善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2 吻合口瘘的临床表现吻合口瘘是结直肠手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的腹痛,疼痛程度可以因个体差异而不同,有些患者可能只感觉轻微的不适,而有些患者则可能感到非常剧烈的疼痛。
吻合口瘘可引起大量腹水或脓液的积聚,导致腹胀、腹部肿胀及压痛等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会持续数天或数周,而且难以缓解。
由于吻合口瘘导致肠道内容物泄漏到腹腔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全身不适、乏力等全身症状。
对于部分患者来说,吻合口瘘还可能导致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如呕吐、便秘、腹泻等情况。
直肠癌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摘要】目的:对结直肠癌患者在手术切除后并发吻合口瘘的原因进行研究,以期获得预防该术后并发症的方法及治疗措施。
方法:回顾分析从2006年到2011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03例结直肠癌患者在进行肿瘤切除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7例,发生率为6.80%,7例患者中,对5例进行非手术治疗,另外2例患者则分别采用腹腔冲洗及横结肠造瘘术两种方式治疗。
7例患者中有1例死亡,另外6例治愈;经吻合器吻合后经手工加固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少于未经手工加固者
p0.05;有保护性造瘘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于无造瘘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说明,结直肠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发生与吻合器吻合后是否经手工加固
有关,暂未发现与患者年龄、身体状况、吻合方式、吻合部位等因素有关,有待加大样本量以后作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结直肠癌;吻合口瘘;因素;防治
【中图分类号】r73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285-02
结肠癌、直肠癌是临床较常见的恶性肿瘤[1],一般而言,患者大都需要实行手术治疗。
吻合口瘘的发生一般是在术后一周左右,是临床上较为严重的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至2010年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中行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103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发生术后吻合口瘘7例,
发病率为6.80%。
我院结合大量临床资料及医学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对患者采取积极处理措施,7例患者中1例死亡,6例痊愈。
通过对结直肠癌在手术切除后并发吻合口瘘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
和探讨,我们对如何预防和治疗该疾病有了些新的认识和体会,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广西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103例结直肠癌手术根治切除患者。
男性75例,女性28例;患者年龄在60
岁以上的66例,小于60岁的患者37例;吻合口位置在腹膜外的患者24例,在腹腔内的患者79例;以吻合器吻合的患者68例,其中完成器械吻合后,再采用肠吻合口行手工间断缝合加固者的患者45例,未行手工缝合加固的患者23例,以手工吻合的患者35例;肿瘤分化为高分化的患者21例,未分化组的患者5例,低分化组的患者53例,中分化组患者24例;术前有其他全身性疾病如贫血、低蛋白、糖尿病等的患者全身性疾病的患者29例,其中:术前无贫血、糖尿病、低蛋白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共74例;术前无肠梗阻的患者共90例,术前有肠梗阻的患者有13例;术后无造瘘的患者共73例,术后有造瘘者30例;7例吻合口瘘患者中,有1例死亡,另外6例痊愈。
1.2 回顾性分析患者病历的选择有如下要求:(1)临床资料齐全;(2)第一次手术;(3)肿瘤无远处转移;(4)手术为根治性切除。
1.3 吻合口瘘的诊断标准早期吻合口瘘主要表现为患者术后体
温偏高且不退,在术后一星期体温再度升高;患者腹部疼痛,出现腹膜炎体征,或引流管引出肠内容物;经血液检查,患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1.4 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
临床上许多的疾病与性别因素有关联;肿瘤的分化程度在一定的性质上影响着患者的病情及愈合;患者身体状态,包括年龄、疾病史等也是可能造成吻合口瘘的因素;肿瘤生长部位的不同,对手术的效果影响也不尽一样;手术创口的缝合、吻合口的局部护理及是否造瘘也存在临床研究价值。
1.5 手术方法
右半结肠肿瘤根治术后采用端侧吻合,左半结肠肿瘤根治术后采用端端吻合,直肠肿瘤根治术后采用端端吻合。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对数据实施分析,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当频数小于5时用确切概率法分析,认为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103例患者的资料按不同因素分组对比,研究对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响,7例吻合口瘘患者经积极治疗6例痊愈,1例死亡。
2.1通过患者性别及肿瘤分化度的对比得如表1所示结果
2.2通过对比患者的年龄及基本身体状态,得如表2所示结果
2.3通过对比手术因素及术后护理,得如表3所示结果
3 讨论
3.1 吻合口瘘的预防
3.1.1 术前准备:
在患者进行手术前,要尽量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
充分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治疗肝、肾、糖尿病等内科疾病。
术前肠道准备工作的不足,极易引起吻合口瘘,临床上,术前进行肠道准备比抗生素的使用在有些情况下更能体现效果,尤其对于慢性肠梗阻患者,在术前一定要保持肠内无积粪,如有必要,可在术中对肠道进行灌洗
[2]。
3.1.2 手术操作:
精细的手术操作是有效预防吻合口瘘的手段之一,在手术操作中要尽量的避免各种因素可导致的感染,在患者疾病得到根治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保护残留肠段血管弓,使血液供应充足;在确保吻合口张力的前提下,使肠管充分的游离[3]。
术后经过吻合器吻合后加以手工缝合加固,这样在减少吻合口瘘的同时也减轻了吻合口的张力。
3.1.3 术后清除积液:
术后对腹盆腔和骶前间隙的积血、积液清出要彻底。
如若患者进行的是结肠癌切除术,在行吻合之后,引流管的放置位置要正确,其作用非常重要[4],应安放于积液多发的手术部位及临近位置;若行直肠癌切除,在吻合术后,引流管应准确置于盆腔及骶前间隙。
吻合口在腹腔内者引流管可以从侧腹壁引出,若吻合口位于腹膜外
的,引流管则应从肛周皮肤处引出,这样能有效降低阻塞,同时也能有效降低引流管对身体组织造成的刺激,从而减低逆行感染的机会。
3.2吻合口瘘的治疗
3.2.1 非手术治疗:
目前,吻合口瘘的非手术治疗一般是采用全肠外营养支持促进吻合口瘘自愈。
在感染初期,对患者使用抗生素,可根据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脓液性质有针对的进行,同时要对感染部位的病菌进行研究,配制专门的药物,从而根据患者后期的反应,对使用的抗生素药物做出调整。
若感染在通过引流后得到有效的控制,则无需继续使用抗生素,避免因药物导致的二重感染。
3.2.2 手术治疗:
经积极的非手术治疗后无明显效果、瘘口大、早期即出现全身中毒症状以及出现腹膜炎体征的患者,一般都采取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共分三个阶段:(1)早期引流手术;(2)术中腹腔冲洗;(3)术后,持续冲洗,进行引流。
在手术治疗感染的过程中,也需要联合抗生素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翁勋锦.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进展[j].右江医学,2007,35(5):581.
[2] 杜继明,宫爱民,常燕,杨琳.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吻合
口瘘的防治[j].中外健康文摘,2010,7(34)79.
[3] 傅传刚.预防性肠造口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3):138-139.
[4] 戴海强,范巍,朱雄辉,俞林冲,胡飞.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吻合口漏的原因及防治分析[j].结直肠肛门外科学2011,17(4):242-243. 作者简介:
刘贺,男,研究生毕业,主治医生。
现任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肛肠外科科室副主任。
钟晓刚,男,博士生毕业,副主任医师。
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