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868.00 KB
- 文档页数:57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广泛应用的一种信息系统,它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处理、存储和传递各类与管理决策相关的信息。
本章将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以及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概述管理信息系统是指为企业或组织的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和业务运营的信息系统。
它通过收集各类内外部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生成有用的信息和报告,帮助管理层进行决策、规划和控制。
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分为战略级、管理级和操作级三个层次,分别为企业的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日常运营提供相应的支持。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硬件、软件、数据、网络和人员五个要素。
1. 硬件硬件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物质基础,包括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等。
计算机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设备,可以进行数据处理和运算,同时也承担了存储和传输信息的功能。
服务器负责存储和管理数据,网络设备用于连接各个计算机和服务器,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2. 软件软件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指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它们提供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服务。
应用软件是针对具体管理需求而开发的,如财务管理软件、客户关系管理软件等,可以帮助管理人员进行各种管理活动。
3. 数据数据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元素,是信息的载体和基础。
它可以来自内部各种业务活动的记录和外部市场、竞争对手等方面的数据采集。
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存储具有严格的要求,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4. 网络网络是管理信息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通过连接各个计算机和服务器,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等,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分布式计算和远程访问,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和灵活性。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自从八十年代初期微型计算机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就已经开始了,十多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随着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及与整个国家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建设,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必将得到新的发展。
本章主要从信息开始,介绍企业与信息的关系、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及其发展等。
第一节信息与管理信息随着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兴起,信息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使用最多、最广泛、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
一.信息(一)什么是信息?远在我国唐代,诗人李中在《暮春怀故人》诗中有“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的美妙绝句。
信息一词,台湾、香港及其澳门则将其译为“资讯”。
我们日常应用的信息不是一个精确的术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的概念在逐步扩展、渗透和运用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其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变化。
广义的信息定义至今还在争论不休,目前可以说还没有定论。
人们对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可以得出以下的一些定义:·信息是表现事物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信息是系统有序的度量;·信息表现物质和能量在时间、空间上的不均匀分布;·信息是数据的含义,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帮助人们做出决策的知识。
信息论的奠基者 C.E.Shannon 在1948年提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的东西”。
而控制论的创始人 N.Wiener 则指出:“信息就是人与外界互相作用的过程互相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一般认为:信息是反映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特征和变化,可以通讯的知识。
对于信息,我们无需去研究哪一种定义更为确切,但关于信息有两点应该明确:(1)信息在客观上是反映某一客观事物的现实情况的;(2)信息在主观上是可以接受、利用的,并指导我们的行动。
从本质上讲,信息存在于物质运动和事物运动的过程中,它是一种非物质性的资源,它和物质、能源一起,构成了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资源。
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教学要求学习目标:理解信息与数据的概念及两者的区别与关系;掌握信息的属性和价值;掌握管理信息的概念和分类;了解信息化发展的内涵;掌握信息系统的含义和功能;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形成;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与结构。
教学重点信息的属性和价值、信息的概念和分类、信息系统的含义和功能、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与结构。
教学难点信息的价值课时安排本章安排4课时。
教学大纲任务一信息认知一、信息与数据1. 信息的概念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会对接收者的行为和决策产生影响,它对决策者增加知识具有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
2. 数据的概念数据是存储(或记载)于某种媒介物上的物理记号或符号,它可以是字母、数字或其他符号,也可以是图像、声音或者味道。
也就是说,数据是可以识别的、抽象的符号。
数据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数据具有客观性。
(2)数据可以鉴别。
3. 信息与数据的关系一般来说,原始数据在没有经过分析和加工之前,其意义不容易看出来,必须对记录下来的事实或者数据进行加工。
也就是说,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才能有意义,才能成为信息。
二、信息的属性1. 事实性事实性是信息的中心价值,是信息的首要和基本的性质。
2. 等级性管理是分等级的,对于同一问题,处于不同管理层次的管理者,需要不同的信息。
3. 可压缩性人们可以根据各种特定的需要对信息进行搜集、筛选、整理、概括和归纳,而不丧失其基本应用价值。
4. 扩散性信息的扩散性是其本性,它力图冲破保密的非自然约束,通过多种渠道和手段向四面八方传播。
信息的浓度越大,信息源和接收者之间的梯度越大,信息的扩散能力就越强。
5. 传输性信息的传输性也被称为传递性或传播性,其含义是信息源可以通过载体把信息传递给接收者,信息的传输成本远远低于物资和能源传输所需用的成本。
信息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传输到很远的地方。
6. 共享性信息可以由一个信息源到达多个信息的接收者,被多个接收者所共享,并且可以因交流使内容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