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_36
- 格式:ppt
- 大小:6.00 MB
- 文档页数:138
应用三大观点解决力学综合问题1.如图所示,一沙袋用无弹性轻细绳悬于O 点。
开始时沙袋处于静止状态,一弹丸以水平速度v 0击入沙袋后未穿出,二者共同摆动。
若弹丸质量为m ,沙袋质量为5m ,弹丸相对于沙袋的形状其大小可忽略不计,弹丸击中沙袋后漏出的沙子质量忽略不计,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弹丸打入沙袋过程中,细绳所受拉力大小保持不变B .弹丸打入沙袋过程中,弹丸对沙袋的冲量大小大于沙袋对弹丸的冲量大小C .弹丸打入沙袋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为m v 0272D .沙袋和弹丸一起摆动所达到的最大高度为v 0272g解析:选D 弹丸打入沙袋的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 0=(m +5m )v ,解得v =16v 0;弹丸打入沙袋后,总质量变大,且做圆周运动,根据T =6mg +6m v 2L 可知,细绳所受拉力变大,选项A 错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弹丸打入沙袋过程中,弹丸对沙袋的冲量大小等于沙袋对弹丸的冲量大小,选项B 错误;弹丸打入沙袋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为Q =12m v 02-12·6m v 2=512m v 02,选项C 错误;由机械能守恒可得:12·6m v 2=6mgh ,解得h =v 0272g,选项D 正确。
2.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质量为M =2m 的斜面体,斜面体表面光滑、高度为h 、倾角为θ。
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不计冲上斜面过程中机械能损失。
如果斜面固定,则小物块恰能冲到斜面顶端。
如果斜面不固定,则小物块冲上斜面后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 )A.h 3B.h 2C.2h 3D .h解析:选C 斜面固定时,由动能定理得:-mgh =0-12m v 02,所以v 0=2gh ;斜面不固定时,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m v 0=(M +m )v ,由机械能守恒得:12m v 02=12(M +m )v 2+mgh ′;解得:h ′=23h 。
五年2018-2022高考物理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36-物理光学(光的干涉、衍射、色散、偏振等)(含解析)一、单选题1.(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一点光源以113W的功率向周围所有方向均匀地辐射波长约为6 × 10 - 7m的光,在离点光源距离为R处每秒垂直通过每平方米的光子数为3 ×1014个。
普朗克常量为h = 6.63 × 10 - 34J s。
R约为()A.1 × 102m B.3 × 102m C.6 × 102m D.9 × 102m 2.(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关于双缝干涉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复色光投射就看不到条纹B.明暗相间条纹是两列光在屏上叠加的结果C.把光屏前移或后移,不能看到明暗相间条纹D.蓝光干涉条纹的间距比红光的大3.(2022·北京·高考真题)下列现象能说明光是横波的是()A.光的衍射现象B.光的折射现象C.光的偏振现象D.光的干涉现象4.(2021·山东·高考真题)用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一层透明薄膜,观察到如图所示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下列关于该区域薄膜厚度d随坐标x的变化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B.C.D.5.(2021·江苏·高考真题)铁丝圈上附有肥皂膜,竖直放置时,肥皂膜上的彩色条纹上疏下密,由此推测肥皂膜前后两个面的侧视形状应当是()A.B.C.D.6.(2021·湖北·高考真题)如图所示,由波长为λ1和λ2的单色光组成的一束复色光,经半反半透镜后分成透射光和反射光。
透射光经扩束器后垂直照射到双缝上并在屏上形成干涉条纹。
O是两单色光中央亮条纹的中心位置,P1和P2分别是波长为λ1和λ2的光形成的距离O点最近的亮条纹中心位置。
反射光入射到三棱镜一侧面上,从另一侧面M 和N位置出射,则()A.λ1<λ2,M是波长为λ1的光出射位置B.λ1<λ2,N是波长为λ1的光出射位置C.λ1>λ2,M是波长为λ1的光出射位置D.λ1>λ2,N是波长为λ1的光出射位置7.(2021·浙江·高考真题)大功率微波对人和其他生物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高中物理--36个不同材料的导电性实验介绍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能。
我们选取了36个不同种类的材料,分别测试它们的电导率。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能,并对导电性的原理有更深入的认识。
实验材料- 36个不同种类的材料(如金属、塑料、橡胶、纸张等)- 直流电源- 电流表- 导线- 大段试验电路板实验步骤1. 将大段试验电路板平铺在实验桌上。
2. 将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试验电路板上的两个导线夹子相连。
3. 将电流表插入电路板上的合适位置,确保电流的测量准确。
4. 将待测试的材料逐一与电路板上的导线夹子相连,确保与导线的接触良好。
5. 打开电源,并记录电流表的读数。
6. 关闭电源,按照相同的步骤将下一个材料与电路板相连,并记录读数。
7. 重复步骤5和步骤6,直到所有材料都完成测试。
数据记录与分析1. 将每个材料的电流读数记录下来,可以使用表格或者图表的形式进行展示。
2. 根据电流读数的大小,可将材料分为导电性好和导电性差两组。
3. 对于导电性好的材料,可以根据电流大小进行排名。
4. 分析不同材料导电性的差异,并尝试寻找原因。
5. 可以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讨论材料的特性和应用领域。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时要小心谨慎,注意避免触电和短路的发生。
2. 测量电流时,应确保电流表连接正确并保持稳定。
3. 实验结束后,关闭电源并收拾好实验装置。
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对36个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能进行测试和比较,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这有助于我们认识到不同材料的用途和特点,并在实际应用中做出更好的选择。
参考资料。
专题36 电学作图题(含家庭电路作图)考点一:连接实物图和画电路图1.(2020通辽)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添加两根导线,要求:开关控制灯泡和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灯的亮度不变.【答案】【解析】滑动变阻器滑片左移,电流表读数变小→总电阻变大→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大→滑片离接入的下面的接线柱变远,所以把右下端的接线柱接入电路;灯泡亮度不变说明灯泡与滑动变阻器并联,故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连接如图所示。
2.(2020东莞)如图所示,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注意导线不能交叉)【答案】【解析】如电路图所示,两个灯泡并联,开关S2串联在灯泡L2的支路,开关S1在干路,实物连接如图所示。
3.(2020柳州)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中串联电路的连接,并用箭头标出闭合开关后导线a中的电流方向。
【答案】【解析】串联电路中各电路元件首尾依次连接,电流在电源外部从电源正极到电源负极,如下图所示。
4.(2020湘西)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电压表连入实物图中,使电压表能够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大小,要求电压表选用3V的量程。
【答案】【解析】电压表使用的0~3V量程,并联在灯泡两端,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如图所示。
5.(2020广州)小明设计的电路图如图甲,小灯泡L1、L2的额定电压分别为2.5V、1.5V。
(1)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把图乙中的实物连接起来;(2)电路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两灯发光,如图丙电压表V1的示数为______,V2的示数为2.8V,L2是否正常发光______?(3)小明将L 1换成额定电压为2.5V 的LED ,闭合开关后发现LED 亮,而L 2不亮; ①小明认为此时L 2烧断,他判断是否正确?______依据是______;②小芳认为L 2两端电压不够,将图乙中的电池增至三节,闭合开关,两灯不亮,此时V 1、V 2的示数均为4.4V ,这可能是______烧断(选填“LED”“L 2”)。
36 碰撞问题【核心考点提示】一、碰撞过程的分类1.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所产生的形变能够完全恢复的碰撞;碰撞过程中没有机械能损失. 弹性碰撞除了遵从动量守恒定律外,还具备:碰前、碰后系统的总动能相等,即 12m 1v 21+12m 2v 22=12m 1v 1′2+12m 2v 2′2 特殊情况:质量m 1的小球以速度v 1与质量m 2的静止小球发生弹性正碰,根据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有m 1v 1=m 1v 1′+m 2v 2′,12m 1v 21=12m 1v 1′2+12m 2v 2′2. 碰后两个小球的速度分别为:v 1′=m 1-m 2m 1+m 2v 1,v 2′=2m 1m 1+m 2v 1(1)若m 1≫m 2,v 1′≈v 1,v 2′≈2v 1,表示m 1的速度不变,m 2以2v 1的速度被撞出去.(2)若m 1≪m 2,v 1′≈-v 1,v 2′≈0,表示m 1被反向以原速率弹回,而m 2仍静止.(3)若m 1=m 2,则有v 1′=0,v 2′=v 1,即碰撞后两球速度互换.2.非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所产生的形变不能够完全恢复的碰撞;碰撞过程中有机械能损失.非弹性碰撞遵守动量守恒,能量关系为:12m 1v 21+12m 2v 22>12m 1v 1′2+12m 2v 2′2 3.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所产生的形变完全不能够恢复的碰撞;碰撞过程中机械能损失最多.此种情况m 1与m 2碰后速度相同,设为v ,则:m 1v 1+m 2v 2=(m 1+m 2)v 系统损失的动能最多,损失动能为ΔE km =12m 1v 21+12m 2v 22-12(m 1+m 2)v 2 二、碰撞过程的制约通常有如下三种因素制约着碰撞过程.1.动量制约:即碰撞过程必须受到动量守恒定律的制约;2.动能制约:即碰撞过程,碰撞双方的总动能不会增加;3.运动制约:即碰撞过程还将受到运动的合理性要求的制约.比如,某物体匀速运动,被后面物体追上并碰撞后,其运动速度只会增大而不会减小.再比如,碰撞后,后面的物体速度不能超过前面的物体.【训练】(多选)如图1,两个物体1和2在光滑水平面上以相同动能相向运动,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2,且m1< m2.经一段时间两物体相碰撞并粘在一起.碰撞后()A.两物体将向左运动B.两物体将向右运动C.两物体组成的系统损失能量最小D.两物体组成的系统损失能量最大【解析】根据p2=2mE k,结合m1<m2,知p1<p2,故系统总动量向左,根据动量守恒知碰后两物体将向左运动,所以A正确,B错误;由题意知两物体属于完全非弹性碰撞,损失动能最大,所以C错误,D正确.【答案】AD如图所示,A、B两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分别以动量p1=4 kg·m/s和p2=6 kg·m/s(向右为参考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A球追上B球并与之碰撞的过程中,两小球的动量变化量Δp1和Δp2可能分别为()A.-2 kg·m/s, 3 kg·m/sB.-8 kg·m/s, 8 kg·m/sC.1 kg·m/s, -1 kg·m/sD.-2 kg·m/s, 2 kg·m/s【解析】由于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两小球动量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A错误;因为碰撞的过程中动能不增加.若Δp1和Δp2分别为-8 kg·m/s, 8 kg·m/s,则p1′=-4 kg·m/s,p2′=14 kg·m/s,根据E k=p22m知相撞过程中动能增加,B错误;两球碰撞的过程中,B球的动量增加,Δp2为正值,A球的动量减小,Δp1为负值,故C错误.变化量分别为-2 kg·m/s,2 kg·m/s,符合动量守恒、动能不增加以及实际的规律,故D正确.【答案】D【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甲、乙两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动量分别为p甲=10kg·m/s,p乙=14kg·m/s,已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当甲追上乙发生碰撞后,乙球的动量变为20kg·m/s,则甲、乙两球的质量m甲:m乙的关系可能是()A.3:10B.1:10C.1:4D.1:6【答案】AC【解析】因为碰撞前,甲球速度大于乙球速度,则有p pm m甲乙乙甲>,得到57m pm p=甲甲乙乙<;根据动量守恒得:p甲+p乙=p甲′+p乙′,代入解得p甲′=4kg•m/s.根据碰撞过程总动能不增加,得到:2'22'22222p pmpm m mp+≥+甲甲乙乙乙乙甲甲代入解得:717mm≤甲乙;碰撞后两球同向运动,则甲的速度不大于乙的速度,应有:p pm m''≤甲乙乙甲代入解得:15mm≥甲乙;综合有:71517mm≤≤甲乙.故AC正确,BD错误.故选AC.如图,两滑块A、B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滑块A的质量为m,速度为2v0,方向向右,滑块B的质量为2m,速度大小为v0,方向向左,两滑块发生弹性碰撞后的运动状态是()A.A和B都向左运动B.A和B都向右运动C.A静止,B向右运动D.A向左运动,B向右运动【解析】取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m·2v0-2mv0=mv A+2mv B,知系统总动量为零,所以碰后总动量也为零,即A、B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所以D正确,A、B、C错误.【答案】D(2013·江苏)水平面上,一白球与一静止的灰球碰撞,两球质量相等.碰撞过程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注:原题中用直尺测量,碰撞前相邻两位置之间的长度约为1.4 cm,碰撞后相邻两位置之间的长度约为0.8 cm),据此可推断,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约占碰撞前动能的()A.30%B.50%C.70% D.90%【解析】 用直尺测量,碰撞前相邻两位置之间的长度约为1.4 cm ,碰撞后相邻两位置之间的长度约为0.8 cm ,则碰后与碰前速度比为v ′v =0.8 1.4=47,则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约占碰撞前动能的12mv 2-122m v ′212mv 2=1-2×(v ′v )2=1-2×(47)2≈30%. 【答案】A如图所示,一个半径R =1.00 m 的粗糙14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其下端切线是水平的,距地面高度h =1.25 m .在轨道末端放有质量m B =0.30 kg 的小球B (视为质点),B 左侧装有微型传感器,另一质量m A =0.10 kg 的小球A (也视为质点)由轨道上端点从静止开始释放,运动到轨道最低处时,传感器显示示数为2.6 N ,A 与B 发生正碰,碰后B 小球水平飞出,落到地面时的水平位移x =0.80 m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g =10 m/s 2.求:(1)小球A 在碰前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2)A 与B 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解析】(1)在最低点,对A 球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A -m A g =m A v A 2R得v A =4.00 m/s在A 下落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m A gR -W f =12m A v A 2 A 球在碰前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 f =0.20 J.(2)碰后B 球做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有x =v B ′t在竖直方向有h =12gt 2 联立以上两式可得碰后B 的速度v B ′=1.6 m/s对A 、B 碰撞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 A v A =m A v A ′+m B v B ′碰后A 球的速度v A ′=-0.80 m/s ,负号表示碰后A 球运动方向向左由能量守恒得,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ΔE 损=12mA v A 2-12m A v A ′2-12m B v B ′2故ΔE 损=0.384 J在A 与B 碰撞的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0.384 J.【答案】(1)0.20 J (2)0.384 J(2014·广东)如图的水平轨道中,AC 段的中点B 的正上方有一探测器,C 处有一竖直挡板,物体P 1沿轨道向右以速度v 1与静止在A 点的物体P 2碰撞,并接合成复合体P ,以此碰撞时刻为计时零点,探测器只在t 1=2 s 至t 2=4 s 内工作,已知P 1、P 2的质量都为m =1 kg ,P 与AC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AB 段长L =4 m ,g 取10 m/s 2,P 1、P 2和P 均视为质点,P 与挡板的碰撞为弹性碰撞.(1)若v 1=6 m/s ,求P 1、P 2碰后瞬间的速度大小v 和碰撞损失的动能ΔE ;(2)若P 与挡板碰后,能在探测器的工作时间内通过B 点,求v 1的取值范围和P 向左经过A 点时的最大动能E .【解析】(1)P 1、P 2碰撞过程,动量守恒mv 1=2mv ①解得v =v 12=3 m/s ② 碰撞损失的动能ΔE =12mv 21-12(2m )v 2③ 解得ΔE =9 J ④(2)由于P 与挡板的碰撞为弹性碰撞.故P 在A →B →C →B (B ′)→A (A ′)等效为如图所示的匀减速运动.设P 在A →B →C →B (B ′)→A (A ′)段加速度大小为a ,由运动学规律,得μ(2m )g =2ma a =μg =0.1×10 m/s 2=1 m/s 2⑤P 返回经过B 时:3L =vt -12at 2⑥ 由①⑤⑥式,解得v =3L +12at 2t由于2 s≤t ≤4 s ,代入上式解得v 的取值范围5 m/s≤v ≤7 m/s ⑦所以v 1的取值范围10 m/s≤v 1≤14 m/s ⑧P 向左经过A (即图的A ′)时的速度v 2,则v 22-v 2=-2a ·4L ⑨ 将⑦代入⑨可知,当v =5 m/s 时,P 不能到达A ;当v =7 m/s 时,v 2=17 m/s所以v 2的取值范围v 2≤17 m/s ,所以当v 2=17 m/s 时,P 向左经过A 点时有最大动能E =12(2m )v 22=17 J 【答案】(1)3 m/s 9 J (2)10 m/s≤v 1≤14 m/s 17 J。
专题十三考点1 电荷总分数 7分时长:不限题型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题量12 2 1总分0 0 71.(2016岳阳)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轻质小球时,小球被吸引,则这个小球()A. 一定不带电B. 一定带负电C. 一定带正电D. 可能不带电2.(2017郴州中考)现有三个轻质小球,实验发现其中任意两个小球相互靠近(未接触)都相互吸引。
由此可判断()A. 两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带正电B. 两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C. 一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不带电D. 一个小球带电,两个小球不带电3.(2017株洲中考)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是由于()A. 电子从毛皮转移到了橡胶棒B. 电子从橡胶棒转移到了毛皮C. 质子从毛皮转移到了橡胶棒D. 质子从橡胶棒转移到了毛皮4.(2017湘潭中考)如图,验电器是检测物体是否带____1____(填“电”或“磁”)的仪器。
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就会张开,是因为两个金属箔片带有____2____(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相互____3____(填“吸引”或“排斥”)。
5.(2016永州)如图是用带电小球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符合事实的是()A.B.C.D.6.(2016衡阳)摩擦起电跟物质的种类有很大关系,严格说来,与物质的结构和化学成分有关。
各种物质中的电子脱离原子所需要的能量是不同的。
因此,不同物质的起电顺序是不同的。
见下列起电顺序表:起电顺序(正→负)有机玻璃玻璃毛皮丝绸纸金属硬胶棒石蜡涤纶硬塑料聚乙烯聚丙烯根据你所学的摩托起电知识和起电顺序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跟纸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B. 跟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C. 跟涤纶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D. 跟涤纶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7.(2016衡阳)今年5月初,长沙磁浮列车开始试运营,磁悬浮列车是在车厢和铁轨上分别安放磁体,并使它们的同名磁极相互____1____,列车能够在铁轨上方几厘米的高度上飞驰,避免了来自车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
1、相关汽车超载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例1 (2012年山西卷,第41题,5分)下表是某型号载重汽车的局部参数(g=10 N/kg).自重 15 t车轮个数 10每个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 0. 04 11122、相关压力与压强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3、相关大气压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4、相关压强与浮力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5、中考物理图像压轴题及解法6、相关浮力与密度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7、相关力学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8、解中考物理压轴题应删繁就简9、相关功与功率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10、相关阻力与速度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11、相关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12、相关斜面类简单机械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13、名师教你如何看图像解中考物理压轴题14、力学中考物理压轴题解法:分析受力列方程15、相关阻力与速度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16、相关电动机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17、相关电压与电阻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18、相关欧姆定律与串联电路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19、相关家用电器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20、实验探究型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21、相关电压与电功率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22、相关调光灯电路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23、节能减排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24、相关电学坐标图像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25、相关电磁继电器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26、相关斜面类简单机械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27、相关计算输电线的功率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28、热容与热值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29、相关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30、相关压敏电阻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31、相关电热器节能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32、相关风力测定仪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33、相关滑动变阻器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34、相关电学动态题中单刀双掷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及解法35、解中考物理电学压轴题串联分压是个好方法36、动态电路压轴题最小功率的计算方法37、物理压轴题中相关动态电路比例关系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