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的科学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36
古中国和古希腊科学技术的比较古中国和古希腊科学技术的比较摘要:从地理,文化,内容,实质,特点以及发生过程和与社会的互动等方面对两种科学技术进行比较。
一、地理方面。
以古中国为代表的河流文明和以古希腊为代表的海洋。
文明由于发祥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造成了两种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自然资源的多样性,是人类分工的自然基础,它造成了各地域、各民族物质生产方式的不同类型。
而不同生产方式的差异,不仅了导致文化类型的不同,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各地域人群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
河流文明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这些区域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故农业往往很发达。
河流文明以农耕经济为基本形态,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因此也派生出了河流文明下的民族心理:即和平自守,重于防卫,稳定持重。
这些心理特点虽然在一定时期内使处于封建社会中的中国科学技术有了光辉灿烂的成就,并且维系了长期的政治稳定,但它的缺点却又是不容置疑的。
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河流文明注定了它的人民稳定但不思变革,防卫却不愿出击,和平却不具冒险精神。
这也导致了中国在固步自封、科学技术没落的近代遭受了一系列的外来侵略。
海洋文明中的海主要是指地中海,处于欧、亚、非大陆之间的陆间海。
簇拥地中海的陆地,森林茂密,丘陵遍布,土地贫薄,不适和农作物的生长。
但其地陆海交错、港湾纵横,海面大多是波平浪静,确为地中海人航行海上从事商贸活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因此,处于地中海的古希腊便自然选择了海洋为文明发展的主要方向,而便利的海洋运输又推进了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于是开拓海外市场、向外扩张便成为了海洋文明下的希腊人注定要做的事情。
海洋文明中的航海业和海上贸易十分发达。
它活力强劲,具有发展和变化的前沿性和跳跃性,可以在短期内迅速生长壮大起来。
海洋文明造就了西方近代的战略文化,它以“生存竞争”、“弱肉强食”作为生存的基本法则,这也使他的人民形成了侵略性强、用于作战的性格,对他们来说,世界属于强者。
古希腊罗马时代的科学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一、古希腊罗马时代的科学成就1. 古希腊时代的科学探索在古希腊时代,一些杰出的思想家和学者致力于探索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试图用理性的方式解释宇宙的起源和运行。
这一时期的科学成就主要体现在物理学、天文学、数学和医学等领域。
毕达哥拉斯提出了毕达哥拉斯定理,开创了几何学的先河;柏拉图提出了原子论,对后世的物质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阿基米德在数学和物理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浮力定律和杠杆原理等。
2. 罗马时代的科学成就罗马时代虽然没有像古希腊那样以理论探索见长,但在工程学和医学方面的成就也颇具影响力。
罗马工程师设计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和建筑工程,如古罗马的道路、桥梁和浴场等,这些工程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的建筑和城市规划;另外,罗马医学家盖伦的《医术大全》被誉为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作,在医疗技术和理论方面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二、古希腊罗马科学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1. 影响现代科学方法论的形成古希腊罗马时代的科学方法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们提出了用观察和实验来获取知识的方法,强调通过理性和经验来探索自然规律。
这对于启蒙运动时期以后的科学家们产生极大的影响,奠定了近代科学方法论的基本框架。
2. 对数学和物理学的影响古希腊的几何学和数学成就为近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在文艺复兴时期,拉美努奇和笛卡尔的数学思想就受到了古希腊的影响;而在物理学方面,古希腊原子论的思想也为近代科学提供了范式和启发。
3. 文艺复兴对古希腊罗马科学的重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学士们对古希腊罗马时代的科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翻译、研究和传承古希腊罗马的科学著作,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播到欧洲各地,为近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4. 罗马的工程技术对现代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影响古罗马的建筑工程和水利工程为后世的建筑和城市规划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在现代的桥梁、水利和排水等领域,人们仍然可以看到古罗马工程技术的影响。
科学技术萌芽于原始社会而开展于奴隶社会之后。
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世界各民族相对封闭居住在本民族的聚居地,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明形式。
中国和古希腊就各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科学技术模式,综瞧其特征,把它们概括为中国古代的经验有用型科学技术模式和古希腊的逻辑数理型科学技术模式。
通过几千年的开展,中国古代经验有用型科学技术模式和古希腊逻辑数理型科学技术模式各自开展完善,形成自己显明的个性特征,在科学技术开展的方方面面,二者存在显著区不。
一、简述古中国与古希腊的科学技术〔一〕古代中国科学技术1.开展特点:中国古代科技进步,领先世界:其中数学、农学、医学、建筑、天文历法等方面都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中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制造——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更是对世界文明的开展和进步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英国闻名的科技史学者李约瑟赞扬道: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维持着一个西方所瞧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制造和发觉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殊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但16世纪以后,中国科技开展却越来越滞后,许多学者认为:没落的专制制度可能是直截了当导致其没落的缘故。
2.内容摘要:①古代中国单独制造了举世瞩目的科学技术成就,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在首创性、历史连续性、全面多样性上基本上举世瞩目的②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开展,特殊是科学思想的开展,既有连续性,又显示出时期性高潮的特点③经验性、描述性、有用性与外乡化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一个突出特点④与农业关系紧密的学科更多地得到开展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又一特征⑤官办为主是中国古代科技开展史上的另一特点⑥适合封建政治瞧念需要的科学文化在封建社会的框架内得以连续。
⑦整体瞧,与西方科学注重分析不同,中国传统科技重整合,重从整体上把握事物,重事物的结构、功能和联系⑧古代中国形成了独特的有用科学体系⑨古代中国形成了大一统的技术结构⑩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的开展有其显著的优点,也存在着明显的缺乏,这也决定了它将来的开展趋势3.开展过程:中国是世界文明兴盛最早的国家之一,在长期的开展中,制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
论述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科学技术发展的异同及其启示相同点:古代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丰富灿烂的科技文化,几千年来其独有的四大发明以及历朝历代不间断的各种先进的技术为推动世界的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古代希腊同样历史悠久,也拥有无与伦比的科技文化,它独有的逻辑推理,为科学而科学的理念为近现代科学奠定了基础。
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虽有差异,但各自拥有的科技文化同为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不同点:一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目的。
中国经验实用型科学技术模式具有极其鲜明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古希腊逻辑数理型科学技术模式则具有“为科学而科学、以科学认识本身为目的”的非功利性色彩。
中国古代从秦汉到南北朝的历史时期是我国古代经验实用型科学技术模式形成的时期。
这一时期,无论是农学上的《齐民要术》、天文学上张衡的侯风地动仪,还是数学领域的《九章算术》和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都体现了我国科学技术实用性的特征。
唐、宋、元、明、清时期基本上延续了前期的实用科学技术模式,这一时期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对世界的最主要贡献集中体现在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上,而这些科学技术成就都直接来源于实践而服务于实践,具有鲜明的实用性特征。
与此相反,古希腊科学技术体系则具有鲜明的“为科学而科学”的非功利性色彩,这一特点在古希腊前后期是一以贯之的。
文艺复兴后西方的科学技术发展部分地继承了古希腊的这一传统。
二关于科学研究的方向和范围。
这一问题与前一个问题紧密相联,正由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模式具有极端的实用性特征,所以与人类生活直接相关的学科得到了超常发展。
古希腊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范围上,把科学发现本身当成目的,突出了它的非功利性,而近代西欧则继承了这一传统。
三关于科学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①经验直观与抽象推理的对立:我国古代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主要考虑从经验和直观出发,强调“格物致知”。
而古希腊则更重视事物的“理念”。
四、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科学技术近代科学诞生的思想根源来自古希腊。
古希腊是名副其实的科学精神发源地,希腊人面向自然界、注重于对基本规律的探索并崇尚理论思维,为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多方面的借鉴和启发。
(一)古希腊的科学技术古希腊人在吸收了古埃及、古巴比伦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创造了古代辉煌的文明,成为当时欧洲的文化中心,也是近代西方科学技术的主要发源地。
(1)希腊人和希腊文明19世纪以来的考古发掘表明,古希腊文化最早出现在希腊半岛南面的爱琴海地区。
早在公元前3000年,克里特岛及其周围岛屿出现了欧洲最早的文明——爱琴文明。
爱琴文明又可以分为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两个时期。
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位于希腊半岛北部的希腊部落多利亚人入侵希腊本土、爱琴海诸岛以及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在地中海沿岸和附近的一些岛屿建立了殖民城市。
前8世纪~前6世纪,是希腊各城邦建立的时期。
在希腊半岛南部,建立了以斯巴达为盟主的贵族寡头奴隶制国家。
在古希腊中部,建立了以雅典为中心的奴隶主民主政治。
前6世纪,爆发了长达50年的波希战争。
从前5世纪到前4世纪中期,在希腊历史上被称为雅典时期(或希腊古典时期)。
前431~前404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以雅典的失败告终,希腊各城邦开始走向衰落。
前336年,亚历山大继位,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使古希腊进入希腊化时代。
前146年,希腊本土的马其顿王国被罗马帝国征服。
前30年,罗马人推翻了希腊人统治的埃及托勒密王朝,埃及也归入罗马版图,古希腊的历史就此结束,进入了罗马帝国时期。
(2)古希腊科学技术的发展阶段古希腊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爱奥尼亚阶段(前8世纪~前6世纪,著名人物有泰勒斯、毕达哥拉斯和赫拉克利特等)、雅典阶段(前5世纪,著名的人物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亚历山大阶段(前4世纪~前2世纪,著名的科学家有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希帕恰斯等)三个阶段。
科学技术比较之古中国VS古希腊班级:2011级金融一班学号:41104055姓名:陈浅迪众所周知,古希腊与古中国在文化发展上,其模式可以说是截然不同:中国总是趋于走向统一,而希腊始终是分裂为多元的列国,当然这是从政治地域上来看的。
那么若从两者的科学技术上来看,我们又可以得出其他更多的结论——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两大文明古国,两者同为科学技术做出过极大地贡献,可谓世界东西方的两颗璀璨明珠——然而两者在科学技术上的模式却依然是无法相扣的。
这是不是历史的必然抉择呢?若斯,其原因与结论又当如何呢?下面我将深入比较并分析古中国与古希腊的科学技术,让我们一起进入这一宏大的史诗传说中吧!目录一、其量已定——发展条件 (1)二、其术之况——内容比较(及其实质与分析) (2)三、其质之别——特点总结 (7)四、其法可规——引出一般规律 (9)一、其量已定——发展条件(一)地理环境(二)社会渊源二、其术之况——内容比较(及其实质与分析)(一)发展概况1.时间进程(1)古中国: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于夏商西周萌芽后,春秋战国时期有了第一次大发展,并于秦汉时期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至宋元时期,古中国的科学技术达到了自己的高峰,明代中期以后开始衰落。
(2)古希腊:古希腊的科学技术发端于B.C.6000,克里特岛出现了最早的古希腊文化,并随着奴隶制城邦的出现与长足发展而不断发展,在城邦经济繁荣时期,迎来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公元前一世纪时结束。
2.主要领域(1)古中国:中国的技术学科发展很快,其中包括农业的精耕细作、水利工程、冶金采矿、造纸及雕版印刷、机械、制陶等多种技术,而科学中的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医药学也发展较快。
(2)古希腊:其科学技术的成就主要集中于自然哲学、天文学、物理学、数学、生物学、医学等多个领域,而炼铜、冶铁、金银制作、建筑等技术发展也较快。
(二)具体领域1.经济技术(1)古中国①经济支柱产业:古中国的经济支柱产业一直是为农业,商周时期已大体拥有了后来农业上的主要作物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