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热镀锌无铬耐指纹产品
- 格式:pdf
- 大小:250.98 KB
- 文档页数: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连续热镀铝锌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Q/BQB 425-2009 代替Q/BQB425-2005)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连续热浸镀铝锌合金钢板及钢带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代号、尺寸、外形、技术要求、检验和试验、包装、标志及检验文件等。
本标准适用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厚度为0.22mm~2.0mm的连续热镀铝锌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以下简称钢板及钢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2-2006 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T 22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 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GB/T 232-1999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 1839-2008 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GB/T 2975-1998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T 4336-2002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GB/T 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20066-2006 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GB/T 20123-2006 钢铁总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GB/T 20125-2006 低合金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GB/T 20126-2006 非合金钢低碳含量的测定第2部分:感应炉(经预加热)内燃烧后红外吸收法Q/BQB 400 冷轧产品的包装、标志及检验文件Q/BQB 401 冷连轧钢板及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3 术语和定义3.1热镀铝锌合金镀层 hot-dip aluminum-zinc alloy coating连续热镀铝锌生产线生产的、由铝锌合金组成的镀层,镀层中铝的质量百分数约为55%,硅的质量百分数约为1.6%,其余成分为锌。
耐指纹板耐指纹板是在镀锌板表面进行耐指纹处理后得到的一种复合涂层板。
耐指纹板的研究和生产起源于日本,在80年代初期进入商品化生产。
耐指纹处理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家电领域内用户的要求。
在家电生产过程中,由于工序需要,许多部件经工人多次触摸,工人手上的汗渍将在零件表面形成污染,影响美观,由此研究开发了耐指纹板。
传统的耐指纹是烤漆涂层,前期为开卷,切头,清洗清洗分普通,化学,电解.耐指纹涂层,烘烤(40米左右的烘烤箱),冷却。
前期工艺每个加工厂都大致相同,在涂层方面我们可以用UV漆代替传统的烤漆。
工艺可以分为辊涂UV漆,紫外线流平(12米),UV干燥。
好处是节省成本,效率高。
可以做到2个μm。
这种新工艺已经被许多厂家青睐指纹UV工艺耐指纹板是在镀锌板表面进行耐指纹处理后得到的一种复合涂层板。
耐指纹板的研究和生产起源于日本,在80年代初期进入商品化生产。
耐指纹处理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家电领域内用户的要求。
在家电生产过程中,由于工序需要,许多部件经工人多次触摸,工人手上的汗渍将在零件表面形成污染,影响美观,由此研究开发了耐指纹板。
最初的耐指纹处理是在镀锌铬酸盐钝化膜上形成一层无机系列膜,一般为硅酸盐膜,由此使钢板表面具有耐指纹性。
近年来,用户对镀层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耐指纹性的同时,还要求接地性、更高的耐指纹性和涂装性能。
由此开发了在镀锌钢板铬酸盐皮膜上形成薄膜型有机复合膜的涂层板。
有机型和无机型两种耐指纹钢板的性能不同,有机型耐指纹钢板的耐蚀性和接地性比无机型耐指纹钢板好,但耐指纹性指标却差一些。
但这两种耐指纹钢板的耐蚀性都能满足家电行业的要求。
耐指纹处理工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镀锌板经钝化处理后,再在钝化膜上涂有机涂层(耐指纹膜),其涂敷方式主要采用辊涂。
另一类是在镀锌的钝化液中添加有机树脂和胶态二氧化硅,镀锌带钢通过钝化槽后在其表面形成具有耐蚀性和耐指纹性的复合涂层,其涂敷方式主要有电解涂敷和辊涂方式。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连续热镀锌/锌铁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Q/BQB 420-2009 代替Q/BQB 420-2003、BZJ 421-2005、BZJ 422-2007)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连续热镀锌/锌铁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以下简称钢板及钢带)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代号、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检验和试验、包装、标志及检验文件等。
本标准适用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厚度为0.30mm~3.0mm的钢板及钢带,主要用于制作汽车、建筑、家电等行业的内外覆盖件和结构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2-2006 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T 228-2002 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1839-2008 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GB/T 2975-1998 钢及钢产品 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T 4336-2002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GB/T 5027-2007 金属材料 薄板和薄带 塑性应变比(r值)的测定GB/T 5028-2008 金属材料 薄板和薄带 拉伸应变硬化指数(n值)的测定GB/T 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20066-2006 钢和铁 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GB/T 20123-2006 钢铁 总碳硫含量的测定 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GB/T 20125-2006 低合金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GB/T 20126-2006 非合金钢 低碳含量的测定 第2部分:感应炉(经预加热)内燃烧后红外吸收法Q/BQB 400 冷轧产品的包装、标志及检验文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