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水俣病事件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1
水俣病案例分析范文水俣病是日本因化学污染引发的健康灾难,被视为全球环境保护和健康保障的重要事件之一、本文将从水俣病的病因、症状、影响以及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水俣病的病因是由于当地一家化学工厂排放的有机汞污染物进入水体,造成水质污染。
有机汞化合物在水中会转化为高毒性的甲基汞,进而进入食物链。
当地居民长期摄入含有甲基汞的鱼类和贝类食物后,体内积累了大量的有机汞。
这导致了水俣病的爆发,该病以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为主要特征。
其次,水俣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躯体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
躯体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眩晕等消化系统症状,以及低血压、血尿等全身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则表现为肌肉无力、震颤、共济失调、言语障碍等。
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此外,水俣病对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在水俣病爆发后,当地渔业遭受巨大损失,因为鱼类和贝类被认为是汞的主要储存者,人们不再购买这些食物。
与此同时,当地居民的健康状况急剧下降,患病者较多,就医费用也大大增加。
水俣病的社会影响主要体现在患者和他们的家庭承担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会歧视。
针对水俣病的解决办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治疗和帮助患者。
医疗方面,患者可以接受针对症状的物理治疗,如肌肉训练和物理疗法来缓解肌肉无力和共济失调,以及接受言语治疗来恢复言语功能。
心理治疗方面,患者和家人可以接受心理辅导,缓解压力和恐惧情绪。
其次是防止和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对工业生产环节的监管,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确保有害化学物质的排放不会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同时,还需加强环境监测和事故报告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类似化学污染事件。
总之,水俣病是一起由化学污染引起的健康灾难,给当地居民和经济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治疗和帮助患者,以及加强化学污染的监管和防范,是解决水俣病及其类似事件的关键。
相信通过各方一起努力,能够减少类似灾难的发生,保护人类的生命与健康。
世界著名的公害事件小学作文一、日本的水俣病大事水俣病大事发生在1953年,在日本熊本县水俣镇,有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大量废水中含有为数不少的汞,而这些废水排入海湾后经转化和聚集,进入了动物和人类的食物链里,当时最先发病的是喜爱吃鱼的猫。
中毒后的猫先发疯痉挛,然后纷纷跳海自杀,接着很多当地人也消失了和猫一样的症状,这个水俣病大事,是世界上早期消失的由于滥排工业废水造成严峻环境污染的大事,1991年日本环境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有1004人死亡。
这是多么令人注目惊心呀!由此可见破坏环境,最直接的受害者还是我们人类自己,人类假如再不警醒的话,今后不思悔改地一意孤行,只能是作茧自缚,死路一条哇!二、海湾战斗引发的环境灾难1990年开头的海湾战斗,造成了严峻的生态灾难,伊拉克境内的大批炼油和储油装置等设施爆炸,科威特境内950口油井被燃烧火损毁,石油燃烧造成了酸雨,影响了亚洲季风,还导致了数以万只的海鸟死亡,52种鸟类灭亡。
这些都是“人祸”啊!人类假如再不注意和平进展,连续这样疯狂发动战斗的话,那么我们毁灭的不仅仅是自己国家的生活环境,也间接毁灭了自己国家的生活环境,导致害人又害己,比方海湾战斗之后,很多美国士兵回国之后都生下了残疾儿,而且得了严峻的.“海湾战斗综合症”,这是一种不治之症,将伴随病人苦痛终身。
听了这两个恐怖的公害大事,还有触目惊心的伤亡数目,你肯定会感到震动无比吧!这些公害的制造者都是毫无环保心理的自私的人类,人类对自然肆无忌惮地破坏,导致更多的鸟类和动物从这个世界上永久地消逝,也让更多的人类染病死亡。
人类,你们肯定要留意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为了让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更加平安和舒适,请不要再无端地制造这种破坏环境的大事了,由于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破坏环境的后果,就是等于渐渐毁灭了自己。
水俣病事件的启示——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和人们健康为代价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这里建厂,随后开设了合成醋酸厂。
1949年,这个公司又开始生产氯乙烯。
长期以来,工厂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排放到水俣湾中。
1956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
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
随后不久,发现也有人患有这种病。
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或变形、视觉丧失,严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
这种怪病就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是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
“水俣病”的罪魁祸首是当时处于世界化工业尖端的氮生产企业。
氮用于肥皂、化学调味料等日用品以及醋酸、硫酸等工业用品的制造上。
然而,这个“先驱产业”的肆意发展,却给当地居民及其生存环境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在制造氯乙烯和醋酸乙烯的过程中,要使用含汞的催化剂,这使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汞。
当汞在水中被水生生物食用后,会转化成甲基汞。
这种剧毒物质只要有挖耳勺一半大小就可以致人死亡。
水俣湾由于常年被工业废水严重污染,这里的鱼虾类也由此被污染。
这些被污染的鱼虾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和人的体内,甲基汞被人的肠胃吸收,侵害脑部和身体其他器官。
进入脑部的甲基汞会使脑萎缩,侵害神经细胞,破坏掌握身体平衡的小脑和知觉系统。
“水俣病”使日本政府和企业日后为此付出了极其昂贵的治理、治疗和赔偿的代价。
迄今为止,因水俣病而提起的旷日持久的法庭诉讼仍然没有完结。
日本工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飞速发展,但由于没有环境保护措施,工业污染和各种公害病泛滥成灾。
经济虽然得到发展,但环境破坏和贻害无穷的公害病使日本政府和企业付出了极其昂贵的代价。
水俣病引发的诉讼旷日持久,时至今日依然没完没了。
从日本水俣病事件发生的时代,与中国目前经济高速发展有不少相类似之处,因此,日本水俣病事件的发生、处理和各利益相关者的斗争和博弈,对中国未来发展有重要的启示即:如何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水俣病案例分析水俣病是一种由于长期摄入汞污染食物而引起的疾病,最早在日本水俣湾地区被发现。
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水俣湾地区的水域受到了严重的汞污染,导致了大量的鱼类和贝类受到了影响,而当地居民长期食用这些受污染的海产品,从而引发了水俣病的爆发。
水俣病的患者出现了神经系统损害、智力障碍、肢体麻痹等症状,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极大的健康危害。
水俣病案例是一个典型的环境污染导致的公共卫生事件,它引起了人们对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的重视。
在水俣病爆发后,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清理汞污染、加强环境监测、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等,以保护当地居民的健康。
水俣病案例也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环境污染和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的经典案例,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水俣病案例的分析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首先是环境污染的影响。
水俣湾地区长期受到工业废水的排放,导致了汞等重金属的大量积聚,最终进入了海洋生物的体内。
而人类长期摄入这些受污染的海产品,导致了汞在人体内的蓄积,引发了水俣病。
其次是食品安全管理的不足。
在水俣病爆发前,当地政府和企业并未对食品安全进行充分的监管和管理,导致了受污染海产品的大量流入市场,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极大的健康风险。
针对水俣病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
首先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水俣病的爆发引起了人们对环境污染的高度关注,加强环境保护,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是保护公共健康的重要举措。
其次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水俣病的爆发提醒我们,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综上所述,水俣病案例是一个典型的环境污染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它引起了人们对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
水俣病案例的分析对于加强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为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和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希望通过对水俣病案例的深入研究和分析,能够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推动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在1956年日本水俣湾出现的一种奇怪的病。
这种“怪病”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
症状表现为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
被称为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之一。
中文名日本水俣病事件外文名Japan minamata disease events 病因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症状表现为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等目录1 事件回放2 事件解析? 罪魁祸首? 进入途径? 致命剂量? 遗传性3 污染治理阶段4 水俣污染及其治理的文献综述5 事后反思事件回放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外围的“不知火海”是被九州本土和天草诸岛围起来的内海,那里海产丰富,是渔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渔场。
水俣镇是水俣湾东部的一个小镇,有4万多人居住,周围的村庄还居住着1万多农民和渔民。
“不知火海”丰富的渔产使小镇格外兴旺。
[1]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这里建厂,后又开设了合成醋酸厂。
1949年后,这个公司开始生产氯乙烯(C2H5Cl),年产量不断提高,1956年超过6000吨。
与此同时,工厂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排放到水俣湾中。
[1]1956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
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
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
随后不久,此地也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
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症状如上。
当时这种病由于病因不明而被叫做“怪病”。
这种“怪病”就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
[1]“水俣病”的罪魁祸首是当时处于世界化工业尖端技术的氮(N)生产企业。
氮用于肥皂、化学调味料等日用品以及醋酸(CH3COOH)、硫酸(H2SO4)等工业用品的制造上。
日本的氮产业始创于1906年,其后由于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而使化肥制造业飞速发展,甚至有人说“氮的历史就是日本化学工业的历史”,日本的经济成长是“在以氮为首的化学工业的支撑下完成的”。
“水俣病”在一些国度,资本家或消费单位的经济人为了追求高额利润,恣意向自然界排放各种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特别是大气和水源的污染,形成社会公害,惹起许多疾病,使广阔人民的安康和生命遭到严重要挟。
对水源的污染有多种,其中〝水俣病〞就是举世知名的日本公害之一。
〝水俣病〞于1953年首先在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镇发作,事先由于病因不明,故称之为水俣病。
(俣音玉)1950年在水俣湾左近渔村中,发现一些猫步态不稳,抽筋麻木,最后跳入水中溺死,外地人谓之〝自杀猫〞。
1953年水俣镇发现一个生怪病的人,末尾只是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聪慧,近而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神经正常,一会熟睡,一会兴奋异常,身体弯弓,高叫而死。
1956年在这个地域又发现五十多人患有异样症状的病。
经过对病的调查和研讨,在1962年才确定水俣病的发作是由于汞的环境污染,特别是常期食用被污染的鱼和贝类惹起的甲基汞慢性中毒。
这是从水俣镇的工厂排放的氯化甲基汞污染海域,使鱼和贝类中毒形成的。
继水俣镇之后1963年,日本新泻县又有大批自杀猫、自杀狗出现。
1973年在有明海南部沿岸的有明町等地又发作了水俣病。
据报导这三次发病人数合计900多人,实践上在日本受益人数远远超越这个数字,仅水俣镇受益居民已有一万人左右。
汞俗称水银,它普遍运用于许多工业部门。
汞及其化合物都是有害物质,尤其是汞的烷基化合物的毒性更大。
汞及其化合物可以经过呼吸或消化系统进入人体。
无机汞进入人身体后,含汞浓度最高的是肾脏和肝脏。
无机汞在人脑中蓄积最为清楚,其次是肝和肾。
汞中毒后的临床症状即如〝水俣病〞症状。
形成水污染的工业公害除汞外,还有酚、氰类、铬、砷及某些重金属盐等物质。
这些物质从工厂及科研单位排放出来,形成了严重的水污染。
从而对人类形成的危害在国际外都时有发作。
因此在开展国民经济,加快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一定要留意维护人类赖以生活的环境,防止污染,使人类在优美、温馨的环境中生活开展。
水俣病的案例水俣病是一种由于长期摄入汞污染食物而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
这种疾病最早在日本水俣市被发现,因此得名水俣病。
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水俣市附近的水体受到了化工厂排放的有机汞的污染,导致了大量的汞在生态系统中积累,最终进入了人类的食物链,引发了水俣病的爆发。
水俣病最初的症状包括腕部和脚部的麻木、感觉异常,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还可能出现共济失调、视力障碍、听力减退等症状。
最严重的情况下,水俣病还可能导致智力障碍、肌肉萎缩、甚至死亡。
水俣病的爆发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不仅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和汞排放限制措施,国际社会也开始重视汞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水俣病的案例成为了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教训,引起了人们对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的深刻反思。
水俣病的案例告诉我们,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难题。
我们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同时,个人也应该注意食品安全,避免长期摄入受污染的食物,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水俣病的案例也提醒我们,公共卫生意识和保护措施的重要性。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公共卫生教育,提高人们对环境污染和职业危害的认识,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保障公众的健康权益。
同时,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也应该加强对水俣病等职业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及时帮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总之,水俣病的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共同守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和健康。
希望通过对水俣病的案例的深入研究和总结,可以为未来的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世界大公害事件之——水俣病-V1正文:水俣病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间全球最大规模的环境公害事件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全民性疾病灾难。
下面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这次世界大公害事件。
一、水俣病的起因1.1 工业化进程加速,环境遭受破坏1950年代以来,日本工业化进程加速,化学工业在一些沿海城市的发达,工厂排放大量有机污染物进入海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1.2 水俣湾医院的病例暴发1956年,日本熊本县华北町水俣湾上的地方渔夫开始发现,捕获的鱼虾颜色不正常,不能食用,动植物的畸形和大量死亡在所难免。
此后,水俣湾地区出现大量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等疖病症状,包括不良贫血、眼疾、听力下降等,引起人们关注。
水俣湾医院先后诊断出大量疑似甲基汞中毒的病例。
二、甲基汞污染的危害2.1 甲基汞有毒且难以分解甲基汞是一种无色、透明、有毒的液体,极易挥发成为气态污染物,可通过食物链被积累。
甲基汞具有高度的毒性和渗透性,容易穿过生物细胞膜和胎盘,累积在脑和肝等器官中,对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等造成严重损害。
2.2 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水俣湾地区居民长期食用受污染的鱼、贝类和水产品,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婴幼儿的认知和行为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有一些人发生了癫痫发作,产生失眠、抑郁等精神障碍。
三、水俣病的影响和教训3.1 全民性公害,影响深远水俣病疫情被曝光后,日本政府和工商业界引起了广泛的反思和深刻的重视,也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水俣病成为人们认识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范例,也使得对甲基汞的污染监测得到了加强。
3.2 提高环保意识,防止公害再次发生水俣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经验教训:加强环境污染的管理和控制,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技术水平,是防止公害再次发生的关键。
在全球化的今天,环境污染不再是一个地域性的问题,而是涉及全球人类的共同利益。
因此,各国政府和企业必须更加积极地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加强污染的治理和监管,避免和化解各种环境问题和危机。
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1953年至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水俣镇。
水俣镇是位于日本九州南部的一个小镇,属熊本县管辖,全镇有4万人,周围村庄还住着1万多农民和渔民。
由于西面就是产鱼的不知火海和水俣湾,因此这个小镇渔业很兴旺。
1925年,一个资本家在此建成一个小工厂,叫日本氮肥公司。
1932年又扩建了合成醋酸工厂,1949年开始生产氯乙烯。
1956年产量超过6000吨,这个企业由此而发家。
就在这“繁荣”的背后却酝酿着一场灾难。
1950年,在水俣湾附近的小渔村中,发现一些猫的步态不稳,抽筋麻痹,最后跳入水中溺死,当地人谓之“猫自杀”,但没有人研究这事。
当后来得知这是一起公害事件时,有人称为“自杀猫事件”。
1953年,在水俣镇发现了一个生怪病的人,开始时只是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进而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神经失常,一会酣睡,一会兴奋异常,身体弯弓高叫而死,但没人知道这是什么病。
1956年5月,又在医院出现4个这种病人,得这种病而没有入院的患者还有50多人。
这才引起本地熊本大学医学院一些人的注意。
在调查中,把猫死人病的各种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初步找到吃鱼中毒这个共同受害的根源。
1957年,由于鱼有毒使成千上万渔民失业。
1958年春,资方为掩人耳目,把排入水俣湾的毒水延伸到水俣川的北部。
六七个月之后,这个新的污染区出现了18个水银中毒的病人。
于是引起广大渔民愤怒,几百名渔民攻占了新日本氮肥公司,捣毁了当地官方机构。
但资方仍拒不承认污水毒害的事实。
到1963年,熊本大学“水俣病医学研究组”从水俣氮肥厂乙酸乙醛反应管排出的汞渣和水俣湾的鱼、贝类中,分离并提取出氯化甲基汞(CH3HgCl)结晶,用此结晶和从水俣湾捕获的鱼、贝作喂猫实验,结果400只实验猫均获得了典型的水俣病症状。
用红外线吸收光谱分析,也发现汞渣和鱼贝中的氯化甲基汞结晶同纯氯化甲基汞结晶的红外线吸收光谱完全一致。
世界大公害事件之——水俣病(一)水俣病是指20世纪50年代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地区发生的一起严重的工业污染事件,当时该地区的渔民和居民因为食用受到污染的海产品和水源等,出现了种种奇怪的症状,如智力低下、肢体畸形、四肢无力、视力和听力丧失等,严重的影响了当地百姓的生活和经济发展。
这次事件被称为世界大公害事件之一,从而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并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促进了全球环保运动的兴起。
一、导致事故的原因和程度水俣病事故的原因主要与在当地建立的一家福岛化学工业公司有关。
该公司为了生产氧化汞和乙醇等化工产品,不断向水俣湾排放废水及废弃物,使得当地的海洋生物和居民大量吸入了氧化汞,从而导致了水俣病的发生。
此事件之所以被归纳为世界大公害事件之一,是因为这次污染不仅规模巨大,而且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并成为人们重视环境保护的先导之一。
二、事件对当地和全球居民的影响水俣病的发生过程中,受害者并非仅仅只有当地居民,同时其影响范围也扩展到了全球。
在当地,水俣病已经持续了二十年之久,并由此导致了当地渔业的停滞和整体经济收入的下降,而且一部分受害者被迫背负着终生的残疾和痛苦。
更为令人感叹的是,此次公害事件成为了全球大众意识行动的先导,引起了全世界的共同关注。
这次污染背后代表着人类对环境和资源的偏见和剥削,也成为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三、事件之后的治理和启示作为环保事故的代表事件之一,水俣病不仅给全球人民带来了生态风险,而且也揭示出了环境保护的巨大价值。
此事故大大提高了全球社会的环保意识,并加大了对污染源的治理力度。
同时,此次公害事件出现之后,相关部门开始加强对盲目扩张和产业污染的管控力度,加大力度建设具有低碳和环保优势的节能型社会,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也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环保教育课程,提醒我们要多关注和引导对环境的认知和保护,并让我们从事件中汲取教训,加强环保意识,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日本水俣病事件观后感日本水俣病事件是一场震惊全球的环境灾难,它以其严重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对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深思。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对这一事件的观后感。
首先,这场事件让我想到了环境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
水俣病是由对人体神经和免疫系统有害的有机汞物质引起的。
长期暴露在这种毒素中的人们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出现了种种症状,如肢体麻木、肌肉无力、精神恍惚等。
这让我深刻意识到,环境问题不仅仅是个别人类活动的结果,它同时也是直接关系到我们自身健康和适应能力的因素。
其次,日本水俣病事件也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环境了解的不足。
通过深入研究,科学家发现汞排放和工业废料是水俣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在那个时代,人们对这些工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潜在危害并不了解,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这种灾难性事件的发生。
这一点让我认识到,科学知识的缺乏和缺乏环保意识是导致环境灾难的重要因素。
第三,我对日本政府在处理水俣病事件上的态度深感不解。
据了解,水俣病的爆发持续了数十年之久,而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并未即时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公众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政府的缓慢反应和缺乏责任感令人不解。
这引发了我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责和义务的思考。
政府应该在发现环境问题时敏锐地意识到其重要性,并采取紧急措施来保护公众的福祉。
最后,日本水俣病事件也给了我一些希望。
尽管这是一次悲剧,但它也激发了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行动。
通过公众的团结和呼吁,水俣病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政府和企业也开始采取行动来改善环境状况。
这让我意识到,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我们可以改变现状,保护我们的地球和人类的未来。
总之,日本水俣病事件是一次令人震惊的灾难,它让我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们必须意识到环境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加强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同时,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应对环境问题。
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通过我们的努力和行为,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为未来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环境污染案例讨论【案例】水俣病公害事件【资料1】水俣湾位于日本九州岛西侧不知火海东岸。
水俣市是以新日本氮肥厂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市镇,人口大约10万。
1956年4月,一名5岁11个月的女孩被送到水俣工厂附属医院就诊,其主要症状为脑障碍:步态不稳,语言不清,谵语等。
在以后的五周内,病儿的妹妹和近邻中的四人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
1956年5月1日,该院院长向水俣市卫生当局作了报告,说“发生了一种不能确诊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流行”。
因这些人的症状和当地猫发生的“舞蹈病”症状相似,又因病因不明,故当地人称这为“猫舞蹈病”或“奇病”。
经过工厂附属医院、市卫生当局、市医院及当地医师会的调查,发现儿童及成年人中都有病例发生,初步调查共发现了30例患者,其中一部分自1953年就已发病并多数住在渔村。
过去对这些患者的诊断不一,有的被诊断为乙型脑炎,有的被诊断为酒精中毒、梅毒、先天性运动失调及其它。
因患者发病时期正赶上各种传染病流行期,且呈地方性和聚集性,故判定为一种传染病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问题讨论1]1.为什么当时会判定在人群中流行的病为传染病2.要找出引起本事件的原因,应作哪些调查【资料2】 1956年8月熊本大学医学部成立水俣病研究组,对流行原因进行了调查。
他们发现早在1950年,在这一水域就曾发现异常现象:鱼类漂浮海面,贝类经常腐烂,一些海藻枯萎。
1952年发现乌鸦和某些海鸟在飞翔中突然坠入海中。
有时章鱼和乌贼漂浮于海面,呈半死状态,以至儿童可直接用手捕捞。
到1953年,发现猫、猪、狗等家畜中出现发狂致死的现象。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当地居民称为“舞蹈病”的猫。
即猫的步态犹如酒醉,大量流涎,突然痉挛发作或疯狂兜圈,或东窜西跳,有时又昏倒不起。
到1957~1958年,因这样病死的猫很多,致使水俣湾附近地区的猫到了绝迹的程度。
但是,水俣湾中的鱼类,大部分仍能继续生存,渔民照样捕鱼,居民仍然以鱼为主要食品。
流行病学调查后,专家们认为该地区的疾病不是传染性疾病,而是因长期食用水俣湾中鱼贝类后引起的一种重金属中毒,毒物可能来自化工厂排出的废水。
日本水俣病事件
日本水俣病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1953年至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水俣镇。
水俣镇是位于日本九州南部的一个小镇,属熊本县管辖,全镇有4万人,周围村庄还住着1万多农民和渔民。
由于西面就是产鱼的不知火海和水俣湾,因此这个小镇渔业很兴旺。
1925年,一个资本家在此建成一个小工厂,叫日本氮肥公司。
1932年又扩建了合成醋酸工厂,1949年开始生产氯乙烯。
1956年产量超过6000吨,这个企业由此而发家。
就在这“繁荣”的背后却酝酿着一场灾难。
1950年,在水俣湾附近的小渔村中,发现一些猫的步态不稳,抽筋麻痹,最后跳入水中溺死,当地人谓之“猫自杀”,但没有人研究这事。
当后来得知这是一起公害事件时,有人称为“自杀猫事件”。
1953年,在水俣镇发现了一个生怪病的人,开始时只是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进而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神经失常,一会酣睡,一会兴奋异常,身体弯弓高叫而死,但没人知道这是什么病。
1956年5月,又在医院出现4个这种病人,得这种病而没有入院的患者还有50多人。
这才引起本地熊本大学医学院一些人的注意。
在调查中,把猫死人病的各种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初步找到吃鱼中毒这个共同受害的根源。
1957年,由于鱼有毒使成千上万渔民失业。
1958年春,资方为掩人耳目,把排入水俣湾的毒水延伸到水俣川的北部。
六七个月之后,这个新的污染区出现了18个水银中毒的病人。
于是引起广大渔民愤怒,几百名渔民攻占了新日本氮肥公司,捣毁了当地官方机构。
但资方仍拒不承认污水毒害的事实。
到1963年,熊本大学“水俣病医学研究组”从水俣氮肥厂乙酸乙醛反应管排出的汞渣和水俣湾的鱼、贝类中,分离并提取出氯化甲基汞(CH3HgCl)结晶,用此结晶和从水俣湾捕获的鱼、贝作喂猫实验,结果400只实验猫均获得了典型的水俣病症状。
用红外线吸收光谱分析,也发现汞渣和鱼贝中的氯化甲基汞结晶同纯氯化甲基汞结晶的红外线吸收光谱完全一致。
对水俣病死亡病例的脑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在显微镜下也发现大脑、小脑细胞的病理变化,均与CH3HgCl中毒的脑病理变化相同。
1964年,日本西部海岸的新泻县阿贺野川流域,由于另一垄断企业“昭和电工公司”含汞废水的污染,也出现了水俣病,在很短时间内患病者增加到45人,并有4人死亡。
这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汞污染能给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综合上述各种材料,日本政府于1968年9月确认水俣病是人们长期食用受含有汞和甲基汞废水污染的鱼、贝造成的。
据1972年日本环境厅统计,水俣市的病患者有180多人,其中有50多人已经死亡。
新泻县阿贺野川的病患者102人,其中有8人死亡。
共有283人受到严重毒害,以至面临死亡。
实际日本受害人数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仅水俣市受害的居民已有1万人左右。
但日本氮肥公司长期以来以保密为借口,拒不提供工艺过程和废水试样,致使水俣病一直拖了6年才弄清楚。
到1967年8月,在400只猫以醋酸厂废水作试验全部得水俣病的事实面前,该公司虽然不得不承认该厂含汞废水污染带来的灾害,但仍继续排放含汞废水。
直到1972年仍有渔民不断地向该公司提出抗议,举行游行示威。
1979年3月23日上午10时,在熊本地裁刑事二部对原氮肥公司经理吉冈喜一(时年77岁)和造成水俣病的工厂原厂长西田荣一(时年69岁)进行公判。
裁判长右田实秀宣判:因企业活动引起的公害犯罪,必须严格追究组织上的责任者,但根据两被告年事已高,分别判处他两人监禁2年缓期3年执行。
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追究公害犯罪者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