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及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订技术

全国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及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订技术

全国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及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订技术
全国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及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订技术

全国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及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订技术大纲

(试行稿)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2011年5月

目录

第一部分目标任务与总体思路 (1)

一、目标任务 (1)

二、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2)

三、基本规定 (4)

第二部分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方案制订 (6)

一、工作任务与基本要求 (6)

二、技术路线与工作步骤 (7)

三、现状供用水分析 (10)

四、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 (12)

五、成果合理性分析 (14)

第三部分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订 (16)

一、工作任务与基本要求 (16)

二、技术路线与工作步骤 (19)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21)

四、水资源配置成果分析 (23)

五、地表水可分配水量分析 (23)

六、水量分配方案拟定 (26)

七、水量分配方案合理性分析 (29)

附录I:全国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方案成果表式 (30)

附录II: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基础数据与主要成果表式 (35)

第一部分目标任务与总体思路

一、目标任务

1、建立全国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开展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的要求,是推进依法行政、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国家水权制度、预防调解水事纠纷、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维系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2、本次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以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维系良好生态环境和节约保护水资源为目标,按照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明晰我国各流域、各省级行政区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制订主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建立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

3、为明确本次工作的有关技术要求,指导和规范各流域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级行政区)开展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的制订工作,统一有关工作的基础资料、指标口径、工作流程、技术方法和成果要求,特制定《全国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及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订技术大纲》(以下简称《技术大纲》)。

4、各流域机构和省级行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可按照本《技术大纲》的总体要求,结合本流域和行政区域的水资源特点、开发

利用状况、生态环境问题和水资源配置格局,对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订工作中的有关技术问题进行必要的细化、补充和完善。

二、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5、本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国务院批复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2010-2030年)》(简称《综合规划》)为依据,按照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以促进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合理配置为目标,统筹协调流域和区域间利益关系、现状用水状况和未来需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关系,制订全国、流域和省级行政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以流域为单元,制订主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

6、本次工作开展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制定和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定是两项密切相关的工作,两者相互结合形成水资源管理的制度和控制指标体系,因此两项工作要统筹考虑、协调推进。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方案是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定的总体控制框架,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是用水总量控制在流域和区域以及控制断面上的具体落实。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方案的制定主要是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控制用水过度增长的角度提出对用水量的控制目标;江河流域水量分配主要是以流域为单元,从合理控制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协调平衡流域河道内外用水、合理调配地表水地下水,统筹协调区域间用水的角度,提出控制流域内各区域的用水份额。两项工作的共同基础都是《综合规划》所确定的水资源配置方案,成果是相互关联和协调的。用水总量控制是以全口径的用水总量控制为对象,包括对地表水、地下水

和其他水源的控制指标以及对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用水量的控制指标;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是在合理控制地下水开采和保障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的基础上,确定的流域内各区域地表水的用水份额;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中包括了从外流域调入本区用于河道外利用的水量,而江河流域水量分配的是本流域地表水,一般不包括调入调出本流域的水量;一般情况下,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以用水量为主,必要时辅以用水消耗量指标;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是以地表水耗损水量分配为主,必要时辅以分析提出用水量份额。

7、本次工作的技术路线是在《中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评价成果》(简称《调查评价》)的基础上,补充近十年来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的有关资料,分析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与用水效率等指标;以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为上限,按照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要求,依据全国及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的水资源配置方案,结合流域与区域近年来用水变化新情况,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从全国层面提出2020和2030水平年各流域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协调分解确定各省级行政区及主要江河流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以流域为单元,综合平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用水的要求,结合所在江河流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合理确定跨省江河流域的可分配水量,统筹协调流域内各省级行政区域间的用水关系,制订主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本次工作总体技术路线见图1。

图1 总体技术路线图

三、 基本规定

8、 本《技术大纲》所涉及的水资源分区、水资源数量、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水资源配置等有关指标的概念、涵义和口径,除特别说明外均按照《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简称《技术细则》)的规定执行。

9、 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和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的制订应以《调查评价》、《综合规划》确定的水资源数量评价成果和水资源配置成果为依据。

10、 本次工作规定水资源数量成果采用《调查评价》中确定的1956年~2000年系列水资源评价成果,若要对水资源调查评价

成果进行修改,需进行充分论证和专门的技术审查。

11、为了分析计算近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的变化情势,应按照《调查评价》的口径,收集整理2001~2010年水资源公报等相关资料与成果。为了客观分析最新发展情况下具有代表性年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应按照《调查评价》的口径,收集整理和分析2001年~2010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资料。

12、本次工作规定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和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的制订均应以《综合规划》确定的2020和2030水平年的水资源配置方案为依据,若要对水资源配置方案进行调整或改变,需结合近年来供用水情况的新变化和未来发展形势的新变化以及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的计划安排情况进行充分论证和专门的技术审查。

13、为了保证成果的科学合理与公平公正,工作中应以流域水平衡关系为基础,加强对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成果的合理性分析,要注重两者之间成果及其与《综合规划》的衔接与协调。

第二部分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方案制订

一、工作任务与基本要求

1、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方案制订的工作重点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按照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对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要求,提出不同规划水平年供用水总量的控制目标,包括不同水源的供水控制目标和不同用水行业的用水控制目标。

2、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方案制订应以《综合规划》确定的水资源配置方案为依据,结合近年来用水情况和未来发展情势的新变化,统筹协调流域与区域、不同水源和不同行业用水的综合平衡关系,合理确定各水资源分区和各省级行政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

3、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方案的制订以水资源二级分区套省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各流域机构在具体工作中,可根据流域的实际情况和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适当进行细化。

4、本次工作现状年为2010年,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方案制订的水平年为2020年和2030年。

5、本次工作对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成果的分析计算要求细化到各基本单元,主要包括各基本单元:用水总量,不同水源(地表水(含外调水)、地下水、其他水源)的供水量,不同用水行业(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环境)的用水量及用水消耗量。

6、本次工作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成果除提出不同规划水平年

多年平均情况下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成果外,为了便于对不同来水情况下的用水总量进行考核,还应提出50%、75%和90%不同来水频率情况下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成果。各流域和各地区还可根据本流域的地区水资源的特点和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提出其他来水频率的成果。

7、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的要求和国务院关于《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2010~2030年)》的批复意见,本次工作2020水平年,全国多年平均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为6700亿立方米,2030水平年,全国多年平均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为7000亿立方米,各水资源区及各省级行政区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均以此作为控制条件分解协调确定。

8、对分解协调确定的各水资源区及各省级行政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应从流域和区域用水水平与效率、不同水源供水和不同行业用水变化趋势,供用耗排平衡关系和流域水平衡关系等方面进行合理性分析,检验成果的合理性。

二、技术路线与工作步骤

9、技术路线:按照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全国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为控制,依据《综合规划》确定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在对近10年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变化趋势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变化分析,统筹协调流域之间、区域之间的关系,综合平衡不同水源和不同行业供用水量,确定不同水平年各水资源一级区用

水总量控制目标,经综合平衡协调分解确定相关省级行政区和主要江河流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全国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方案制订技术路线见图2。

10、 本次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方案制定的工作步骤是:①以水资源二级分区套省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归纳整理《综合规划》基准年、2020和2030水平年水资源配置成果,包括供用水总量、各类水源供水量、各行业用水量以及各行业用水消耗量和用水消耗总量等成果。②以水资源二级分区套省级行政区为基

本单元,收集整理2000年~2010年供用水总量、各类水源供水量、各类用水行业用水量以及用水消耗量等资料,进行现状用水水平与用水效率分析。③根据国家发展战略总体部署与安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实施情况,特别是重大水资源工程建设进展情况以及节水型社会建设情况等因素,分析未来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势的新变化。④根据全国多年平均用水总量2020水平年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2030水平年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的目标要求,以《综合规划》确定的水资源配置方案为依据,进行综合平衡,协调分解确定各水资源一级区2020和2030水平年用水总量控制指标。⑤各流域机构按照水资源一级区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要求,以《综合规划》确定的水资源配置方案为依据,与相关省级行政区进行协调平衡,结合区域近年来供用水变化和未来发展的新变化,按照保护生态、强化节约、控制用水增长的要求,统筹协调不同区域之间、不同行业用水、不同水源之间的关系,综合平衡提出水资源二级分区套省级行政区2020和2030水平年用水总量控制指标。⑥对水资源二级区套省级行政区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成果进行合理性分析与检验,并汇总协调得出全国、水资源一级区和省级行政区2020和2030水平年多年平均条件下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成果。⑦以《综合规划》中长系列或典型年供需分析调算成果为基础,以水资源一级区套省级行政区为单元,分别提出各区域不同来水频率情况下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并对不同频率成果之间及相邻区域之间的协调平衡和合理性检查。⑧以水资源一级区套省级行政区为单元,对用水总量控制成果进行用水水平与用水效率的分析,并

对用水总量及分行业用水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检验成果的合理性。⑨以水资源一级区套省级行政区为单元,进行供用耗排水量平衡分析,复核供水量、用水量、用水消耗量等成果的合理性。⑩以独立水系流域为单元,对流域的地表水产水量、跨流域调水量、耗损水量、汇流损失量、入海和出境水量进行流域水平衡分析,检验成果的合理性。

三、现状供用水分析

11、结合2001年~2010年以来的中国水资源公报,按照《调查评价》的评价口径,收集整理与分析2001年~2010年的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

12、收集整理分析2001年~2010年期间水资源开发利用相关资料,主要包括:供水总量及地表水(包括外调水)、地下水和其他水源供水量等;用水总量及农田灌溉、林牧渔业、工业、城镇生活、农村生活、生态环境用水量等。

13、结合2001年~2010年的中国水资源公报,按照《调查评价》的评价口径,收集整理与分析2001年~2010年用水消耗总量及农田灌溉、林牧渔业、工业、城镇生活、农村生活、生态环境用水消耗量。

14、根据《调查评价》1980年~2000年不同区域分类供用水变化趋势和补充的2001年~2010年供用水量资料,按照相同的口径,分析近期供用水的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和原因,结合《综合规划》提出的2020年和2030年供用水量成果,进行不同区域分类供用水量变化趋势的合理性分析。

15、收集整理与分析2005年和2010年的人口、城镇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及实灌面积等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并结合《调查评价》中1980~2000年的统计数据,按照相同的口径进行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趋势分析。

16、对2000年、2005年、2010年的人均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暂用2000年可比价格,下同)、人均生活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亩均灌溉用水量等指标进行分析计算,分析各区域用水水平与效率及其变化情况。

17、因受多种因素变化和影响,区域供用水量常呈现一定的波动性变化,为了客观反映用水的趋势性变化规律和最新的发展情况,应在对近年来分类供用水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合理评判能够客观反映最新发展状况且具有代表性的供用水水平。一般情况下,工业和生活用水保障程度较高,能反映正常情况下的工业生产和生活水平,最新现状水平的工业和生活用水量,原则上可采用2010年数据;现状农业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水平可在分析最近年来降雨和来水条件,选择最能代表正常年景情况和最新发展规模的某一年或几年平均的用水量,作为现状水平的农业和生态环境用水量,也可在对2010年实际用水量进行分析和适当调整的基础上确定。现状供用水水平的分析成果应与水资源综合规划原基准年的成果进行比较分析,分析成果的合理性。

18、以独立水系流域为单元,采用2000年~2010年期间相应的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指标,分析计算流域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等反映近

期条件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指标。

四、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

19、以水资源二级分区套省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整理分析《综合规划》2020和2030水平年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用水配置方案、区域间水量配置方案、不同水源配置方案、不同行业水量配置方案,整理分析有关区域各规划水平年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与用水效率等方面的有关控制指标。

20、以水资源二级分区套省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考虑未来节水水平提高的因素,整理分析和计算2020和2030水平年的用水消耗量,包括农田灌溉、林牧渔业、工业、城镇生活、农村生活、生态环境的用水消耗量等。

21、在对近年来供用水变化趋势分析的基础上,了解近年来水源工程以及引提调等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进展情况,了解近年来地下水超采量压减(扩大)情况和退减(扩大)挤占生态环境用水的情况,客观分析现状用水变化的合理性;了解有关未来水源工程以及引提调等水资源配置工程的规划与建设进展情况和未来用水变化的新形势,分析《综合规划》确定的不同水平年可供水量的可达性。

22、根据全国层面平衡协调确定的各水资源一级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以《综合规划》确定的水资源配置方案为基础,结合流域与区域近年来供用水变化情况以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考虑供水水源和供水设施建设的实施情况以及规划供水量的可达性,按照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

在保护生态、强化节水、严格控制用水增长的基础上,统筹协调区域间用水、不同行业间用水,不同水源供水的关系,综合平衡、协调分解提出水资源二级分区套省级行政区多年平均情况下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

23、按照《综合规划》确定的水资源配置成果,以2030水平年确定的地下水规划开采量为区域利用地下水控制上限,以其他水源供水量为区域水资源重复利用的控制下限,根据协调平衡后的供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合理确定2020和2030水平年地表供水量、地下供水量和其他水源供水量,其中,地表供水量应包括本水资源一级区供水量和跨水资源一级分区调水形成的供水量。

24、根据协调平衡后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参照《综合规划》确定的用水结构,结合近年来用水变化趋势和未来发展的新变化,统筹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合理确定2020和2030水平年各区域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原则应采用《综合规划》成果,工业用水量要在统一用水口径的基础上,原则上不应突破《综合规划》确定的2030年成果,生态环境用水量原则上不应低于《综合规划》确定的2030年成果。

25、根据协调平衡后的用水总量以及各行业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结合近年来各区域分行业用水效率的变化和耗水系数的变化,考虑未来取用水方式、用水模式、用水结构、节水水平等因素对耗水系数的影响,复核《综合规划》确定的各区域分行业耗水系数,分析计算各区域分行业用水消耗量和用水消耗总

量。

26、为了对不同区域在不同年份用水水平和总量进行考核和监督,本次工作要求除提出多年平均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外,还应按照《综合规划》中长系列调算或典型年的计算成果,以水资源一级区套省级行政区为单元,经系列排频后,分别提出各区域50%、75%和90%不同来水频率情况下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各地区还可以根据需要和具体条件分别提出其他频率的成果。

五、成果合理性分析

27、根据综合平衡协调确定的水资源一级区套省级行政区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对用水总量、分行业用水量以及人均亩均用水水平等指标进行分析,结合《综合规划》相关成果,按同一的用水口径分析1980年~2030年主要指标的变化趋势,分析检查各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合理性。

28、根据供用水总量控制方案所确定的水资源一级区套省级行政区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分别计算各单元2020年和2030年各行业用水效率指标,对用水效率区域间差异情况进行分析;结合近10年来各地区用水效率的变化情况,分析1980年~2030年不同行业用水效率的变化趋势,分析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合理性。

29、结合各省级行政区近10年的供水发展变化趋势以及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供水水源的工程建设规划情况,对供水总量、分水源供水量指标进行区域间合理性分析检验,对各区域1980年

~2030年供水总量、分水源供水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分析成果的合理性。

30、以水资源一级区套省级行政区为单元,根据供水、用水、耗水、排水之间的平衡关系,分别对近10年平均、2020和2030水平年在多年平均情形下的供用耗排平衡关系进行分析,复核供水量、用水量、用水消耗量等成果的合理性。以独立水系流域为单元,分别对近10年平均、2020和2030水平年多年平均情形下的流域的地表水产水量、跨流域调水量、耗损水量、汇流损失量、入海和出境水量等进行流域水平衡分析,检验成果的合理性。

31、以水资源一级区和独立水系流域为单元,分别按照相应的用水量和用水消耗量的口径,根据《综合规划》确定的水资源一级区和独立水系流域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地下水可开采量和水资源可利用总量,对确定的2020和2030水平年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用水总量及其用水消耗总量与相应口径的控制指标进行比较,检验成果的合理性。到2030年,各流域和各地区不应再出现对水资源的超采超用和挤占生态环境用水的现象。2020年,除个别规划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尚未实施的地区外,原则上也应逐步消除超采超用的现象。

32、用水总量控制方案成果要求按照附录I中的表式整理填报有关资料和成果表。

第三部分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订

一、工作任务与基本要求

1、本次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有关规定,按照水利部颁布的《水量分配暂行办法》和水利部批复的《全国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订任务书》,以国务院批复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2010~2030年)》成果为依据,以保护生态、节约保护水资源和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为目标,合理制订主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确立江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

2、本《技术大纲》确定的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订的有关技术要求适用于制订我国境内跨省级行政区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其他跨行政区域的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的制订可参考本《技术大纲》的有关规定,适当简化执行。国际河流(含跨界、边界河流和湖泊)的水量分配不适用本《技术大纲》。

3、本次工作规定的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是以江河流域为单元,根据《综合规划》确定的流域水资源总体配置方案,在控制流域内各省级行政区地下水合理开采和保障河道内基本生态环境用水要求的前提下,按照本流域所在水资源一级区或上一级流域确定的本流域用水总量控制目标要求,以本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控制流域地表水资源的耗损量,将流域地表水可分配水量分配到江河流域所涉及的各省级行政区,确定各省级行政区生活、生产和河道外生态环境取用和消耗地表水的水量份额。

4、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应根据流域的大小和涉及行政区域的多少以及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以江河流域套省级行政区为计算单元,计算单元同时也要考虑到确定主要控制断面的需要,有必要和有条件的江河流域可进一步细化计算单元。

5、为了便于以《综合规划》确定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全国用水总量控制方案相衔接,本次工作规定江河流域水量分配的最大额度应不超过《综合规划》2030年水平年水资源配置方案中确定的本流域地表水的耗损额度。各流域可在此基础上,根据流域水资源情势的变化和水资源管理的需要,制定不同水源边界条件下的水量分配方案(如跨流域调水工程实施前后),但应注意与《综合规划》相应水平年或相应配置方案的成果相协调。

6、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订要以《综合规划》确定的相应边界条件的水资源配置方案为依据,本级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要与上一级江河流域分配给本流域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相关省级行政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相协调,若上一级河流已有水量分配方案,还应与其水量分配方案相协调。

7、在制定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中,要充分考虑地表水地下水的相互转换关系和相互影响,本次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的制定,要在严格对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和控制地下水不超采的基础上进行。在控制流域内各省级行政区地下水合理开采量时,对于地下水超采的地区应按照地下水可开采量进行控制,对地下水不超采的地区,开采量不大的地区可维持现状,对于应当鼓励开采地下水的地区(如盐渍化地区)可按照《综合规划》确定的地下水开采量作为控制。

8、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成果主要包括:本流域地表水可分配水量,包括地表水用水量和耗损水量;江河流域套省级行政区多年平均地表水用水量和耗损水量份额;不同来水频率或保证率条件下的水量分配方案和相应调度准则;主要控制断面及其下泄水量和最小下泄控制要求等。

9、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除提出多年平均情形下的水量分配方案成果外,还应根据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分别提出75%和90%不同来水频率或控制条件下的水量分配方案成果。各流域还可结合本流域水资源的特点和用水实际以及管理工作的需要和具体条件分别提出其他频率的成果。

10、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技术方案拟定后应从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流域水平衡关系、以及与上一级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的协调程度,区域间水量分配份额的合理性,方案实施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等方面进行合理性分析。

11、鉴于目前急需进行水量分配的江河主要集中在水资源短缺地区和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地区,《综合规划》确定的2030年水资源配置方案对北方水资源短缺地区大部分江河流域已基本没有预留水量,而南方水资源丰富地区2030年相应的地表水耗损量一般均小于其地表水可利用量,为便于操作,本次工作规定,在水量分配方案制定中暂不考虑单独划分预留水量,预留水量均计入本次不进行分配的水量中。

污染防治措施分析及总量控制指标.

洛钢集团一轧有限公司(钢铁有限公司) 40万t/a生铁异地配套技改工程 环境影响整改计划 我公司遵守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督管理,自觉承担企业应尽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40万t/a生铁异地配套工程将于2004年年底建成投产。我公司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认真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污染控制措施、建议以及省环保局提出的整改计划要求。现对我公司投产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防治措施,列整改计划如下: 一、废气污染防治整改计划 废气为钢铁行业的主要污染源,其废气的排放可分为三类:一为烧结、冶炼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二为燃料在炉、窑中燃烧产生的烟气;三是原料、燃料运输、装卸、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并具有以下特征: (1)烟气量大,吨钢废气产生量约2~3万m3。 (2)烟尘颗粒细,冶炼过程中排放的多为氧化铁烟尘,多数粒径小于10um。 (3)烟气温度高,约1/3为高温烟气(400~1000℃),治理难度大。 (4)烟气多为阵发性,且随冶炼过程的不同,其烟气的散发量波动较大。 (5)氧化铁尘粒、高炉转炉煤气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

因此采用先进可靠、经济可行的废气治理措施,是工程营运后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关键,本公司对其污染防治措施如下:(一)原料运输、贮料场扬尘 大宗原料、燃料及成品由铁路运输,其它辅助材料由汽车运输。为防止运输及卸载时产生扬尘,我们将对可能散发粉尘的物料采取覆盖或洒水等防护措施,并避免野蛮装卸,尽量降低高度,以减少粉尘的散发。 原料准备系统的贮料场,堆取料机为露天作业,难以密闭集气,采用喷雾洒水抑尘措施。 (二)烧结烟气 烧结机在抽风烧结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有烟尘和SO2的烟气,烟气含尘浓度高(机头2~6g/m3、机尾5~15g/m3),目前国内外对烧结机烟气治理常用旋风除尘器和电除尘器,旋风除尘器具有结构简单、设备造价低、耐高温等优点,缺点为除尘效率低(80~90%)、难以捕集微细粉尘(5um以下),不能满足排放标准要求。电除尘器具有除尘效率高(98%以上)、运行稳定、适合于不同粒径粉尘、能耗低、耐高温等优点,目前国内大型烧结机广泛采用电除尘器,其烟尘排放浓度均低于100mg/m3,达标排放。 本工程选用先进、成熟、可靠的电除尘器对烧结机头(尾)烟气进行净化处理,处理后的废气分别经60m、40m高排气筒排放,烟(粉)尘排放浓度分别为95 mg/Nm3、60 mg/Nm3达标排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

8.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 8.1.总量控制原则 总量控制是我国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而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它不仅是促进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有力措施,同时也是促进工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到环保与经济的相互促进。根据环境保护的要求,因地制宜,以区域环境容量为基础,目标总量为手段,实施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严格控制排放标准,规范化设置排污口,达到环境功能标准要求。此外,根据本项目性质、周边环境质量要求、环境目标及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要求,本项目总量控制既要为城市和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可利用的环境容量,又要保证环境质量要求,进而实现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 8.2.总量控制因子 根据新颁布的《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4]197号),结合本项目污染物排放特征,确定本项目总量控制因子为:废水:COD、氨氮; 废气:SO2、NOx、烟粉尘、TVOC(苯酚+VOC+甲醇); 8.3.拟建项目污染物总量指标核算 8.3.1.本环评核算的污染物排放总量 本项目所需蒸汽来自天华公司动力车间,根据天华及富邦公司目前实际蒸汽消耗量(约为204t/h),目前天华动力车间仅开了1台220t/h燃煤锅炉和一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待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天华动力车间需同时启动原环评批复的2台220t/h 燃煤锅炉,可满足本项目所用蒸汽(218t/h)的需要。鉴于本项目启用的1台220t/h燃煤锅炉产生的SO2和烟尘排放量已在《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清洁生产技术3×220t/h锅炉节能扩产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见附件21)中下达了污染物总量指标,故本次环评不考虑锅炉SO2和烟尘排放总量,仅将锅炉NOx的排放量纳入本

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规定_0

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 规定 文章标题: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规定 找文章到网更多原创-()第一条为加强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行政区域内从事取水、用水及其相应管理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工作遵循统筹规划、综合利用、突出效率和效益的原则,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和价格调控相结合的制度,保障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 第四条***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县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工作。负责拟定节约用水政策,编制节约用水规划,制定有关标准,控制取水总量,组织、指导和监督节约用水工作。其他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水

资源节约的有关工作。***节约用水办公室在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具体负责节约用水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主要履行以下职能: (一)拟定全县的节约用水政策、编制节约用水规划,制定有关标准; (二)贯彻并指导实施国家的有关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的法律、法规、督促落实节水指标和节水措施;(三)负责全县水资源量的分配,计划取用水量和节约用水计划的制度; (四)负责***工业、农业、生活及服务业等节水产品、器具的认证、准入、推广和普及; (五)负责全县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计划、统计的上报工作; (六)负责全县节约用水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第五条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腹,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按照建立节水型社会的要求,县对乡(镇)实行用水总量控制。 第六条县人民政府将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发展计划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用水定额和水量分配方案制定年度用水计划。 第七条各取用水户必须按分配的取用水量编制年度

节约用水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节约用水”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背景】 水是生命的源泉,生命最早出现在水中,水是文明的摇篮,著名的河流和湖泊往往孕育着人类辉煌的文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水,水是自然赋予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尽,但实际上,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资源。人类目前利用的淡水,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这部分水储量很少,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 ,相当于全球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一。 无数的河流湖泊为人们提供水能、航运、灌溉、矿产、水产、蓄水泄洪和各类用水的便利,也为人们提供游泳、划船、垂钓、观光的良好去处。河流湖泊施与人类无限的恩惠,为人类作出无私的奉献。 但人类对保护淡水资源的认识不够,保护措施不力,人类在利用水资源的同时,把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排入河流湖泊,使水体受到污染,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另外,大家的节水意识不够,日常生活的一些用水习惯或多或少地浪费了水资源。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亲自参与调查,收集、整理、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充分经历、感受综合运用所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活动,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互 通有无,共同进步 3、让学生感受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水的珍贵”,确立“爱护水

资源”、“节约用水”的强烈意识,并落实于行动中。 【实施阶段】 1、活动准备阶段。 2、调查研究阶段。 3、汇报交流阶段。 4、宣传展示阶段。 【活动准备】 1、学生个体收集关于“节水”的资料,并结合平时观察到的人们“用水” 的情况撰写体会日记,在这一过程中初步体会本次活动的意义与价值。 2、学生自愿组成4 人小组,确定组长,合理分工。各小组确定名称。 3、各小组同学一起讨论确定调查、搜集有关信息时应注意的事项,(比如走访的对象、调查的地点等)。 【活动过程】 一、了解“节水”。 在班级里建立“节水大家谈”专题,由学生把收集到的有关“节水”的资料提供到本栏目中,并鼓励学生结合平时实际生活中观察到的用水情况材料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一个关注“节水”的氛围。 二、多方调查,搜集信息。 1、个人调查 小组长安排本组成员调查水价、自己家和学校或其它单位每月的用水量及水龙头的数量,并将调查结果记录下表。

或者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

5、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 (一)环境违法行为: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 (二)违反法律、法规条款: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九条“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2、《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一款“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3、《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二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按照规定的排放标准排放水污染物。” (三)适用罚则条款: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违反本法规定,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按照权限责令限期治理,处应缴排污费数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2、《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五十九条第一款“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直接或间接向水体排放水污染物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并处上一年应缴纳排污费总额两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

款。”第二款“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达到国家规定规模的畜 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排放水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人 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处上一年应缴纳排污费总额两倍 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四)处罚裁量权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第七十四条第一款:违反本法规定,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 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由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按照权限责令限期治理,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1.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50%以内 责令限期治理,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二倍至三倍的罚款 2.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 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50%以上或超过重点水污染物 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责令限期治理,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四倍至五倍的罚款 《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五十九条第一款: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直接或间接向水体排放水污染物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水污 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并处上一年应缴纳排污费总额两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1、直接或间接向水体排放水污染物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50%以内的 责令限期治理,并处上一年应缴纳排污费总额2倍至3倍的罚款 2、直接或间接向水体排放水污染物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50%以上的 责令限期治理,并处上一年应缴纳排污费总额3倍至5倍的罚款 《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五十九条第二款: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达到国家规定规模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排放 水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处上一年应缴纳排污费总额两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1、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50%以内的 责令限期治理, 处上一年应缴纳排污费 总额2倍至3倍的罚款 2、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50%以上的 责令限期治理,处上一年应缴纳排污费总额3倍至5倍的罚款

江西抚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研究

中国水利2006.9 收稿日期:2005-12-27 作者简介:杨永生(1971~),男,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副所长,工程师。注:本文为江西省水利厅试点项目“抚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研究” 主要内容。摘 要:探讨有利于江西抚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量分配方法,从尊重用水现状原则、公平原则、公平与 效率兼顾的原则出发,采用用水定额预测法、综合权重法、层次分配决策法对水量分配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初步形成了综合性的分水方案,最后运用方案模拟模型确定了技术推荐方案。关键词:水量分配;分水方法;抚河流域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123(2006)09-0019-04 江西抚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研究 杨永生1,许新发1,祝水贵2,李学红2 (1.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2.江西省水利厅水资源处) 抚河流域位于江西省东部,是鄱阳湖水系的主要河流之一,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61.7亿m3,人均水资源量3156m3。应该说抚河流域不存在资源性缺水的问题,但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流域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较大,来水与用水时间不合拍,洪涝与干旱并存。根据水资源现状特性,在进行流域水量分配分析时,我们分别从尊重用水现状原则、公平原则、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出发,相应采用不同的分水方法,多视角、多方案地进行了研究探讨。总体思路为:①认真核实基础资料,核定现状用水,以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为目标,合理预测未来需水。②合理确定水资源可利用量,以供定需确定总量控制指标,维护河流健康生命,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③采用多种方 法进行分水探讨,统一分配地表水与地下水、主水与客水,统一调整上下游、左右岸的用水矛盾。④运用方案模拟模型,抽象直观化、复杂简单化地实现分水方案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协调分析,合理评价用水方案。 一、认真核实用水现状和合理预测未来需水 1.用水现状的核实 尊重现状用水是进行水量分配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所以摸清流域各用水区域的用水现状是进行水量分配研究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现状用水核算应把握两个基本原则,既要体现用水现状的实际情况,又要体现用水的合理性。要从微观用水定额入手,通过调查、研究各类用水定额,结合已掌握的各用水区域基础资 料,进行核算。流域现状用水(需水)核算情况见表1。 2.预测未来需水 中国工程院组织编写的《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咨询项目的综合报告指出,我国将在 2030年前后出现用水高峰,用水总量 为7000亿~8000亿m3/a,需水量已接近可能利用水量的极限。因此我们在合理预测未来需水时,既要考虑各用水区域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更应结合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的目标要求。预测至2030年,抚河流域农业用水综合渠系水利用系数从现在的0.5提高到0.65,即降低毛灌定额30%,人口增长率从现在的1.2%下降至 0.5%以下,工业万元产值用水指标以 每年2%~3%的幅度下降。需水量具体预测结果见表2。 StudiesonwaterallocationplaninFuheRiverBasininJiangxiProvince//YangYongsheng,XuXinfa,ZhuShuigui,LiXuehong Abstract:ThemethodsofwaterallocationforasustainabledevelopmentofwaterresourcesintheFuheRiverBasinisdiscussed,byinsistingontheprinciplespresentwateruseconditionsandfairness,giveconsiderationstobothfairnessandefficiency.Waterquantityallocationshouldbeconductedfromdifferentanglesbythemethodsofwaterusequotaprediction,comprehensiveweighingandlayeredallocationdecision-making.Acomprehensivewaterallocationplanisinitiallyformed.Finally,technicalproposalsaredeterminedbyoperatingsimulationmodels.Keywords:waterquantityallocation;waterdistributionmethod;FuheRiverBasin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开采总量控制矿种指标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44号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开采总量控制矿种指标 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土资发〔2012〕4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 为加强国家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矿种指标管理,加强优势矿产资源开发的总量控制,防止过渡开采,确保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严肃性,国土资源部研究制定了《开采总量控制矿种指标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二年三月二日开采总量控制矿种指标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国家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矿种的管理,防止优势矿产资源过度开采,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根据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的矿种,包括按国务院要求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的矿种以及部依据相关规定决定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的矿种。 第三条部负责确定全国年度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并分配下达到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分解下达和监督管理;市、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总量控制指标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指标的确定和分配

第四条部依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综合考虑矿产资源潜力、市场供求状况、资源保障程度、采矿权设置和产能产量等因素,确定年度开采总量控制指标。 第五条部分配各省(区、市)下一年度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可采用基数测算法或定量测算法。具备条件的矿种应实行定量测算法。 基数测算法以本年度下达的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基础,结合矿产资源规划、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及相关因素,确定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核增核减额度。 核增因素主要包括:国家实施产业布局调整需要增加指标的;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到位,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的;矿产开发秩序稳定,严格执行总量指标管理制度的;以及需要核增的其他情形。 核减因素主要包括:指标管理责任不落实,年度超指标生产或不按时上报指标执行情况的;矿山安全事故多发的;环境破坏较严重的;未及时查处无证开采、越界开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采矿权未按规定进行有偿处置的;以及需要核减的其他情形。 定量测算法的具体测算公式及说明见附件。 第三章指标的下达 第六条部于每年第一季度向各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下达当年开采总量控制指标。 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不得跨年度使用,有效期截至当年12月31日。 第七条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于每年11月底前向部上报当 年指标预计完成情况,提出下一年度开采指标申请,并说明增减理由。 第八条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根据本辖区内矿山企业的保有资源储量、开发利用情况、资源利用水平等因素,参考矿山企业以往年度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执行情况,结合市、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意见,

节约用水的活动方案

节约用水的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水是人类生存的资源。 (2)明确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节约用水的生活小事。 活动流程 一、活动开始:(请出主持人) 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组织召开一次《节约用水》主题班会,号 召大家都来节约用水,好不好?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我们的班委。 二、学生组织开展活动 1.谈话导入(主持人:同学们,说到水,大家都非常熟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它的身影,它是我们生存的必需品。同学们说说,你们都知道哪些地方需要水?) 2.创设情景,明理导行 主持人:它对我们用处可大了。 学生甲:(戴上头饰)我是一棵小草,有了水的滋润,我挺起 了我的腰杆,你看我多开心啦! 学生乙:(戴上头饰)我嘛,大家都认识我。我是一只小燕子,无论是在偏僻的农村还是无人的旷野,到处都可以喝到水,你看我长得多壮呀! 学生丙、丁:小狗、花儿(略)

主持人:听了这几位朋友的自述,你想到什么?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 学生:“水的用处真大。”“我们生活离不开它”。“因为有了水,才有了这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 主持人:如果没有了水,同学们想想看,那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学生:“没有了水,花草树木长不了。”“没有水,我们人类活不了。”“没有水,世界上就没有动植物”......主持人:水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我们应该好好节约它,对不对?但是呀,在我们身边却时常有这样的事发生......(1)学生甲:上场表演“用水后水龙头不关,让水哗哗地流着。” (2)学生乙:表演“洗手时把水龙头开得很大,让水白白地流掉。” 主持人:真是令人心酸哪,看到这样的现象,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学生:“阻止他们的行为”、“上前把它关好”、“跟他们讲道理”......学生上前表演。 主持人:在你们身边,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呢? 学生:“水龙头没关紧”,“用水时水量很大”......主持人:这些行为都是很不好的,他们随意地浪费水,真是让我触目惊心,本来我们的淡水资源就非常有限,许多人还不注意节约

河南省涡河洪汝河史灌河水量分配方案

河南省涡河、洪汝河、史灌河水量分配方案涡河、洪汝河、史灌河是淮河流域跨越河南、安徽两省的重要河流,其中,涡河河南省内总面积为11638km2,流域范围涉及开封市、商丘市、周口市3个省辖市和省直管兰考县、鹿邑县,多年平均年地表水资源量8.60亿m3。洪汝河河南省内总面积为12065km2,流域范围涉及平顶山、漯河、驻马店、信阳4个省辖市和省直管新蔡县,多年平均年地表水资源量29.34亿m3。史灌河河南省内总面积为4204km2,流域范围涉及信阳市和省直管固始县,多年平均年地表水资源量20.46亿m3。为合理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水资源,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维系良好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水利部关于批复涡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的通知》(水资源函〔2018〕10号)、《水利部关于批复洪汝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的通知》(水资源函〔2018〕11号)、《水利部关于批复史灌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的通知》(水资源函〔2018〕14号),结合流域内各市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涡河水量分配方案 (一)可分配水量 1.国家分配我省水量指标 2030水平年,涡河流域河道外地表水多年平均分配河南省水量4.18亿m3。

2.河道外配置水量 按照流域和区域用水总量控制目标要求,依据《河南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并结合涡河经济社会生态的用水发展形势,确定涡河河道外用水配置方案。 2030水平年涡河多年平均配置河道外水量26.81亿m3。其中本地地表水4.18亿m3、引黄水5.45亿m3、南水北调中线水0.90亿m3、引江济淮水2.44亿m3、地下水13.01亿m3、其他水源0.83亿m3。 3.可分配水量 在基本保障涡河河道内生态用水的条件下,统筹考虑干支流、上下游用水,以及涡河地下水、跨流域调水和其他水源配置水量,确定2030水平年多年平均情况下,可分配的当地地表水量为4.18亿m3。 (二)水量分配方案 1.取用水量指标 2030水平年河南省涡河多年平均分配地表水取水量为4.18亿m3。其中开封市2.25亿m3、兰考县0.025亿m3、商丘市1.40亿m3、周口市0.35亿m3、鹿邑县0.15亿m3。 2030水平年地表水取水量分配初步成果详见表1。 2.耗损量指标 2030水平年河南省涡河多年平均分配地表水耗损量为3.43亿m3。其中开封市1.85亿m3、兰考县0.02亿m3、商丘市1.15亿m3、周口市0.29亿m3、鹿邑县0.12亿m3。

径流总量控制指标

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城市径流总量控制指标 2015-04-26中国给水排水 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城市径流总量控制指标 王文亮1,2,李俊奇2,3,车伍3,赵杨2,4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3;2.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建筑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044;3.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4.北京雨人润科生态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44)摘要:基于我国目前城市规划体系,提出了城市径流总量控制指标及其量化分解方法,并通过案例,利用SWMM模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典型年的连续模拟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对规划区域内各地块进行控制指标分解,很好地达到了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可用于指导我国实施径流总量控制。 近期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中,提出了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并给出了具体的规划控制指标作为土地出让的约束条件,而在具体的规划编制过程中,在不具备广泛使用模型工具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地将控制指标分解到各类用地中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1 场地径流控制模式 径流总量控制目标的落实途径包括雨水下渗减排和直接集蓄利用,主要技术措施有渗透技术和储存技术,设施以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生态设施为主,包括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狭义)、生物滞留设施、雨水罐等源头分散式的小型设施,及相对末端集中式的大型设施,如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蓄水池及大型(多功能)调蓄设施等。 径流控制模式包括场地内控制和场地外控制,场地内控制一般指在本地块内实现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场地外控制一般指对于径流总量大、绿地及其他调蓄空间不足的地块,统筹周边地块或开发空间内的调蓄空间共同承担其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如利用城市公共绿地消纳来自周边道 。 路和地块内的径流雨水。两种控制模式及主要区别分别见图1和表1 表1 径流控制模式比较 2 城市径流总量控制目标的落实要点 ①总体规划 在总体规划阶段,应提出城市低影响开发策略、原则,确定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提出用地布局等相关要求,并确定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重点建设区域等;相关专

最新节水工作计划书

最新节水工作计划书 一、认真贯彻《北京市节约用水条例》,落实节水法规。 1、学校和节水员应认真执行执行《北京市节约用水条例》、《北京市节约用水若干规定》,熟悉有关节水法规。为使本单位成为节水型单位作好基础工作。 2、学校和节水员应积极支持本片组长工作,按时参加组内活动。 二、成立有校级领导干部参加的节水工作领导小组。 1、校级领导干部认真执行执行《北京市节约用水条例》、《北京市节约用水若干规定》,熟悉有关节水法规。为使本单位成为节水型单位作好基础工作。 2、校级领导干部定期检查节水员的工作,及时督促节水员作好本校的节水和节水宣传工作。 三、将节水教育与学生素质教育相结合,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从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入手。 1、学校将每年的5月12日至6月12日定为学校节水月,在这月当中利用美术课让每个学生自己动手话一张反映节水内容的画,评选出好的用一定的代表意义的`由同学们自己粘贴在学校的水龙头附近,起到宣传作用。 2、学校在5月12日至6月12日期间,利用思想品德课,对同学们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3、学校在5月12日至6月12日期间,以节约用水为主题开主题中队会。以多种形式宣传节约用水。 四、积极推进节水器具改造工作,每年结合实际订出改造措施并按时完成。 1、学校一律使用节水龙头,禁止跑、冒、滴、漏。 2、学生、老师发现有跑、冒、滴、漏现象及时报告后勤组,发现问题即使解决。 五、认真完成教委交办的节水工作任务。 1、认真填写节水员手册,严格管理本校节水工作,掌握本校各段用水量(2个月为一段),熟悉学校出水点及地下给水网络分布情况。 2、年初有计划,年末有总结,定期向教委办公室汇报。

2020年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确认工作的通知精品

2020年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确认工作的通知 精品

各市、县、区环保局,各有关环评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把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性条件”的要求,严格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按照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有关规定,我厅将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确认书确定为建设项目报省审批时的环境影响评价材料之一。从目前实施的情况看,总量控制确认制度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在严格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也还存在理解认识、核算方法及指标来源不统一等问题,如有的地方不核定分配现有企业的总量指标,有的地方不分配留足生活污染源总量指标,有的地方将电力SO2和非电SO2总量指标擅自转换等;还有的地方没有认识到总量指标分配确定工作的严肃性,擅自调整更改企业已分配的总量指标。上述问题影响了总量控制工作的深入开展,影响了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的贯彻落实。为确保总量控制工作规范、有序、深入,现将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确认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确认的建设项目范围 报省环保厅或环保部审批的所有建设项目均纳入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确认的范围(COD产生量低于10吨或SO2产生量低于50吨的建设项目,以及没有废水或SO2排放的新建项目,暂时不走确认程序,联审登记即可。“十二五”期间如增加总量控制因子,再行细化确定)。各市、县、区可参照执行。 二、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确认程序 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确认书由项目业主单位负责填报和送审,环评单位协助填报。县(市、区)环保局协助填报确认书中的第三、四、五、六项内容,并签署意见;同时提供当地总量分配清单。设区市环保部门负责初审把关。在环评编制阶段到环评文件报省环保厅受理前,送我厅总量控制处审核确认。材料齐全的,原则上在1个工作日内签署确认意见;需进行现场核查的(对企业目前总量控制情况,或替代项目情况进行核定),原则上在现场核查后2个工作日内签署确认意见。 三、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确认所需材料

关于印发《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环发 号

附件 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 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 为规范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工作,严格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根据《“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11〕26号)、《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国办发〔2014〕23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总体要求 (一)本办法适用于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不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审核与管理。主要污染物是指国家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污染物(“十二五”期间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沿海地级及以上城市总氮和地方实施总量控制的特征污染物参照本办法执行。 (二)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排放主要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以下简称环评文件)审批前,须取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 —3—

(三)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应与总量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相挂钩,对未完成上一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的地区或企业,暂停新增相关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 (四)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应包含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内容,明确主要生产工艺、生产设施规模、资源能源消耗情况、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监管要求等,提出总量指标及替代削减方案,列出详细测算依据等,并附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出具的有关总量指标、替代削减方案的初审意见。 二、审核程序 (一)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按照环评审批权限实行分级管理。环境保护部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由项目所在地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出具初审意见。省级及地市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由下一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出具初审意见。与国家签订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的中央企业建设项目,中央企业须同时出具总量指标、替代削减方案的初审意见。 (二)环评文件受理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内设总量控制、污染防治管理机构自收到环评文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对环评文件中总量控制内容及初审意见进行审核,出具审核意见。 (三)环评文件作出审批决定前,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发生变化的,须重新提出总量指标、替代削减方案及相关文件,按有关程序重新进行审核。 三、指标来源 (一)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应来源于本五年规—4—

节约用水规划工作大纲

节约用水规划工作大纲 (讨论稿)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二ОΟ四年四月 目录 一、目的与意义 二、目标与总体任务 三、规划编制依据 四、规划编制要求 五、主要工作内容 六、工作要求 七、进度安排 附件:节约用水规划编写提纲 一、目的与意义 水资源是国家发展中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报告和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党中央、国务院新时期的治水方针,明确指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要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把节水放在突出的位置,改进水资源利用方式,建立节水型社会”。当前,在全国范围内正在开展的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就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新时期的治水方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供求状况的变化,着力解决新时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和治理等重大问题,加强水资源科学管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由于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问题已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编制节约用水规划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节约用水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改进水资源利用方式,减少水污染,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对水资源用水现状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潜力,明确节水目标,全面规划今后节水工作,对于指导和推进我国节水工作的发展,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配置、全面节约、高效利用、有效保护、综合治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建立节水型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目标与总体任务 1.目标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的最佳效能,国家对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要求挖掘新的节水潜力,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节水,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水资源紧缺地区节水的主要目标是减少水资源的无效消耗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水分生产效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水资源较丰沛的地区,节水的目标主要是减少废污水排放量、减少治污的投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节水的重点是用水大户和污染大户。 农业节水发展总体目标:农业节水发展应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地区小城镇建设以及生态建设相协调,依据水资源条件,按不同水平年分地区实行用水的总量控制。节水重点是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按节水目标规划发展。同时加强节水目标规

主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订(2020年度)竞争性磋商公告

主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订(2020年度)竞争性磋商公告 安徽安兆工程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受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委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现对主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订( 2020年度)进行竞争性磋商采购,欢迎合格的供应商前来参与磋商。 项目名称:主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订( 2020年度) 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王女士 项目电话(略) 采购单位联系方式: 采购单位: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采购单位地址:安徽省蚌埠市东海大道3055号 采购单位电话(略) 代理机构联系方式: 代理机构:安徽安兆工程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代理机构电话(略) 代理机构地址:安徽省蚌埠市凤阳西路41号 一、采购项目的名称、数量、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 1、项目名称:主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订( 2020年度)。 2、采购内容:主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订( 2020年度)。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及有关流域规划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流域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开展池河、浉河、竹竿河3条跨省河流水量分配方案编制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基础资料收集;(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3)水资源配置分析;(4)地表水可分配水量确定;(5)水量分配方案拟定;(6)水量分配方案合理性分析。 二、对供应商资格要求(供应商资格条件): 1、供应商须具备以下资格

(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条件; (2)具有水资源类项目业绩。 2、本次采购不接受联合体,采用资格后审方式。 3、供应商不得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或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其响应文件无效。相关主体信用记录由磋商小组通过“信用中国”网站(略)、中国政府采购网(略)查询,并将查询结果写入评审报告。 三、磋商和响应文件时间及地点等: 预算金额:160万元(人民币) 磋商时间:2020年6月28日09:00 获取磋商文件时间:2020年6月17日8:00至6月27日17:00 获取磋商文件方式: (1)潜在供应商须登录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安徽省水利厅电子交易系统查阅磋商文件。首次登录须持有电子服务系统兼容的数字证书(CA证书办理:略-11d5-4e07-bd9f-40ebb8bb5772.html),并进行交易主体登记,详情参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安徽省水利厅电子交易平台(略)办事指南。 (2)磋商文件获取过程中有任何疑问,请在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2:00,下午1:00-5:00,节假日休息)拨打电子交易系统服务电话(略)。 响应文件递交时间:2020年6月28日 09:00前 响应文件递交地点: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安徽省水利厅电子交易系统(略) 响应文件开启时间:2020年6月28日 09:00 响应文件开启地点:安徽安兆工程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608室(安徽省蚌埠市凤阳西路41号) 四、其它补充事宜: (1)本次磋商公告同时在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安徽省水利厅电子交易平台、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中国政府采购网和淮河水利网发布。公告期限为3个工作日。 (2)供应商应合理安排磋商文件获取及磋商文件上传时间,特别是网络速度慢的地区防止在系统关闭前网络拥堵无法操作。如果因计算机及网络故障造成无法完成磋商文件获取及

节约用水实施方案

“节约用水·共享幸福”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为依据,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以建设节约型校园为目标的节约用水宣传活动,增强广大师生的节水意识,使全校师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结合我校实际,以“节约用水.共享幸福”为主题,特制定本方案。 二、活动对象: 全校师生,部分家长。 三、活动时间: 2014年3月21日至30日 四、活动主题: 节约用水·共享幸福 五、活动安排: 节约用水是学校的日常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重点工作,各中队要结合“节约用水.共享幸福”这一活动主题积极开展宣传活动,齐抓齐管,人人参与,从点滴着手,扎实做好节约用水的各项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一)节水宣传进校园: 广泛开展“节约用水.共享幸福”的活动,利用校会、班会、活动课、升降旗讲话、周会、板报、广播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要使学生树立“节约用水光荣,浪费用水可耻“的观念,提高学生节约用水意识。 1、在校园内醒目位置张贴节水宣传海报、红领巾广播站宣传,营造宣传氛围。 2.3月17日国旗下讲话内容安排节约用水主题。 3、组织全校师生开展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手抄报、书画作品等征集活动,1-3年级各班开展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队会活动,活动成果以文稿的形式上交德育处。(3月25日前) (二)“节水达人计划” 1、校园节水宣传计划:版面要求一律用A4纸,黑白、彩色不限,作品背面注明编者班级、姓名(每份小报编者不超过2人)。

征集对象:6年级学生。 2.家庭节水宣传计划:版面要求一律用A4纸,黑白、彩色不限,作品背面注明编者班级、姓名(每份小报编者不超过2人),以增强学生、家长的节水意识和技能。 征集对象:4-5年级学生 六、工作目标: 深入开展节约用水宣传月活动,增强全体师生员工的节约用水意识,做到措施得力,效果明显,努力营造共同参与节水和健康饮水的氛围。 七、具体要求: 1、所有同学必须参加,在队会进行时不做其他事情; 2、各中队要认真组织,确保队会教育效果; 清水河镇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部 2016年3月21日

全国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及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订技术

全国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及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订技术大纲 (试行稿)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2011年5月

目录 第一部分目标任务与总体思路 (1) 一、目标任务 (1) 二、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2) 三、基本规定 (4) 第二部分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方案制订 (6) 一、工作任务与基本要求 (6) 二、技术路线与工作步骤 (7) 三、现状供用水分析 (10) 四、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 (12) 五、成果合理性分析 (14) 第三部分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订 (16) 一、工作任务与基本要求 (16) 二、技术路线与工作步骤 (19)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21) 四、水资源配置成果分析 (23) 五、地表水可分配水量分析 (23) 六、水量分配方案拟定 (26) 七、水量分配方案合理性分析 (29) 附录I:全国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方案成果表式 (30) 附录II: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基础数据与主要成果表式 (35)

第一部分目标任务与总体思路 一、目标任务 1、建立全国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开展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的要求,是推进依法行政、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国家水权制度、预防调解水事纠纷、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维系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2、本次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以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维系良好生态环境和节约保护水资源为目标,按照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明晰我国各流域、各省级行政区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制订主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建立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 3、为明确本次工作的有关技术要求,指导和规范各流域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级行政区)开展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的制订工作,统一有关工作的基础资料、指标口径、工作流程、技术方法和成果要求,特制定《全国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及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订技术大纲》(以下简称《技术大纲》)。 4、各流域机构和省级行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可按照本《技术大纲》的总体要求,结合本流域和行政区域的水资源特点、开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