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下编综述作业及复习资料

下编综述作业及复习资料

下编综述作业及复习资料
下编综述作业及复习资料

下编综述作业及答案

下编综述作业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严重困难主要有( ) ①国民党还有上百万军队在华南、西南负隅顽抗②国民党大批特务、土匪到处进行破坏活动③自然灾害严重④经济处于崩溃状态 2.针对美国等国封锁、遏制新中国等的情况,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D. 叶剑英 3.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的是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4、针对不法资本家的“五毒”行为,1952

年1月起历时半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工商业者中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的“五反”运动。 A.反官僚主义 B.反贪污 C.反浪费 D.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5、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中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年年年年6、到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年年年 D. 1952年7、中国政府还在美国侵略军把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的时候,毅然作出抗美援朝的决策。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A.朱德 B. 彭德怀 C.林彪 D.刘伯承8、进城后,政府工作人员和解放军指战员纪律严明,清正廉洁,同( )的腐败风气和旧军队欺压百姓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照。 A.外国侵略者 B.地主阶级C.资本家 D. 国民党官员9、新中国同苏联订立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收回旧政权丧失的国家权益的

基础上,建立了平等互助的新型中苏关系。 A. 同盟 B.同志 C.伙伴 D.兄弟10、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所引的这句话是说的。 A.毛泽东 B.朱德C.周恩来 D. 彭德怀11、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相当于亚洲国家平均值的2/3。 A. 17美元 B. 27美元 C. 37美元 D. 47美元12、同解放前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相比,1949年,工业总产值减少一半,粮食产量减少约。 A. 五分之一 B. 四分之一 C. 三分之一 D. 二分之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A 2、A 3、B 4、D 5、B 6、D 7、B

8、D9、A10、D 11、B 12、B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等严重困难和紧迫问题的时候,中国

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着重抓了以下哪些方面的工作: A.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B. 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C.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D. 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2.在民主革命取得全国性胜利之后,中国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它们是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C.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D.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3.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B.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C.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D.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4、进城前,党对干部和人民解放军普遍进行了()教育。 A. 城市政策B.无产阶级思想 C. 入城纪律 D.工作方法

5、“三反”运动中,处决了

淘师湾作业答案

信息的获取-1 BCBBB 信息的获取-2 DDCAB 信息的获取-3 DBABC 信息与信息技术-1 CACDB 信息与信息技术-2 DDCDB 信息与信息技术-3 BDCAC 信息与信息技术-4 CDDBB 网络信息检索4-1 ADBDB 网络信息检索4-2 BACCB 网络信息检索4-3 BBBAD 网络信息检索4-4 1.半人马座比邻星 2.茉莉花 3.mào dié八九十岁的意思。 4.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网络信息检索4-5 1.搜索引擎最早是yayoo,后来发展壮大,搜索引擎的工作方式和在图书馆里面进行图书查找的工作差不多 2.如果可以直接下载,那么右键菜单选择目标另存为,如果不行那么可以选中链接之后采用下载软件下载。 3.例如:优化查找的速度、扩大资料的范围等。 信息的评价5-1 ABAAAA 信息的评价5-2 ACDCAB 信息的评价5-5 CDBC ACD 信息的编程加工6-1 DADDC 信息的智能化加工7-1 CACCB 信息的编码8-1 CACDD 文本信息加工9-1 BAACC 表格数据的数值计算10-1 BDDBBC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11-1 BBDBC

音频和视频信息加工13-1 ABCBC 图像信息加工14-1 CDBDB 作品的规划与准备15-1 CDDD 中期评价12-1 一、选择题 DADAB DABBA BDCBD CACCB BABB 二、填空题答案: 1、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 2、插入艺术字;插入图片 3、先对邮件进行杀毒,然后再打开邮件 4 、答案:(1)B6;=SUM(B2:B5)或=B2+B3+B4+B5; (2)=B5/C5; (3)=B5/B6; (4) 饼图三综述题、答案: (1)要点1:应该找到银行相关部门询问。要点2:不能打取款机上的电话。要点3:电话很有可能是骗子的电话,骗子骗到卡号及密码后,会将卡内的钱取走。 (2)要点1:婉言谢绝,我们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要点2:应该去到相关银行部门询问工作人员办理。 信息的获取-1 BCBBB 信息的获取-2 DDCAB 信息的获取-3 DBABC 信息与信息技术-1 CACDB 信息与信息技术-2 DDCDB 信息与信息技术-3 BDCAC 信息与信息技术-4 CDDBB 网络信息检索4-1 ADBDB 网络信息检索4-2 BACCB 网络信息检索4-3 BBBAD 信息的评价5-1 ABAAAA 信息的评价5-2 ACDCAB

文献综述作业

The Application of Deixis in Advertising English 2012812059杨光The English word “advertise” derives from the Latin word "advertere”, which means “to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the public on something and induce them to act in some way”. Albert Laser, generally regarded as the father of modern advertising, defined advertising as “salesmanship in print, driven by a reason why”(Xu,2002:1). Though the definition was given long before the advent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and the nature and scope of advertising were considerably different from what they are today, this frequently quoted definition indicates that the central purpose of advertising is to sell with skills. According to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to advertise is to tell about or praise( a product, service, etc.) publicly as through newspapers, handbills, radio, etc., so as to make people want to buy the promoted stuff. Encyclopedia Britannia Dictionary defines advertising as follows: “The techniques and practices used to bring products, services, opinions, or causes to public notice for the purpose of persuading the public to respond in a certain way towards what is advertised Most advertising involves promoting a good that is for sale, but similar methods are used to encourage people to drive safely, to support various charities, or to vote for political candidates, among many other examples. In many countries, advertis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 of income for media (e.g. newspapers, magazines, or television stations) thro ugh which it is conducted” (Encyclopedia Britannia Dictionary, 1985:96) Harris and Seldon (1962:40) define advertising as “a public notice designed to spread information with a view to promoting the sales of marketable goods and services”. Dyer (1982:2) be lieves that “in the simplest sense the word …advertising?means …drawing attention to something?, or notifying or informing somebody of something”. Advertising is the most effective form of salesmanship for most consumer products and services,” says Leonar d Matthews, president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dvertising Agencies. It is the least expensive, most effective way to put our sales story before a potential user (Rotzoll et al., 1986:40). Russell et al. (1988:22) define advertising as “a method of d elivering a message from a sponsor, through an impersonal media, to many people.? And according to Merit Students Encyclopedia, it is “a way of bringing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for the purpose of selling a product, a service, an idea, or an event”. So far the most widely accepted definition is the one given by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AMA): the non-personal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教学模板——下编综述

教学内容: 下编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1949年10月1日,首都军民30万人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 2、新中国成立初期,也面临着许多严重的困难和一些紧迫的问题,新生的政权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此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着重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第二、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工作。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全国财政经济。第三、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第四、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整风、整党运动,“三反”,“五反”。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进程 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历史,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 1949~1952年,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并进行恢复国

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状况基本好转的工作,同时也适时的开始进行某些带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的工作。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1956年创造性的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2、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66年“文革”前夕)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设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十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十年中,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也有过重大失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在“文革”中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斗争,使“文革”的破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4、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从危难中挽救了党,使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拨乱反正的起步和改革开放的酝酿由此开始。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序幕由此揭开。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得到巨大成就: 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经

中编综述 练习题(答案全)

一、单项选择题 1、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B俄国十月革命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2、首先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是() A 法国 B 中国 C 苏联 D 美国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是() A 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B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 C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D反对民族资本主义、改造民族资本 4、第三条道路主张的实质是() A走旧民主主义的道路B走新民主主义的道路C走封建主义的老路D走武装斗争的道路5、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是() A反动资本B民族资本C私人资本D官僚资本 6、1919 年以后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主力是() A 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 7、1919 年以后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领导力量是() A小资产阶级B工人阶级C农民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 8、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的开始于() A金融业 B商业C工商业 D农业 9、1919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C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的矛盾D中国人民同本国封建主义的矛盾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是()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 B在民族工业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的比重大 C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D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 E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2、在1921年至1949年时期,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阶级政治力量,它们是() A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B市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D外国势力E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3、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战后的世界政治形势,出现了新情况() A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B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 C美国在战争中发了横财,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D社会主义冲破一国范围在多国赢得胜利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的障碍主要有() A外国资本的压迫B官僚资本的排挤C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D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5、在中国共产党产生以后,中国社会存在的三种主要建国方案是() A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B农民阶级的方案 C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D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E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方案6、在1919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是()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知识点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了解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必要性,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方法。了解中国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走向近代的及中国落伍的原因。明确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了解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新趋向。掌握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革命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1、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教材P6-7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1)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是以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封建地主制经济。 (2)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 (3)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地主、商人、高利贷者这三者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4)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封建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5)中国封建社会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制度。 (6)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特点 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即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

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政治上:高度中央极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被称作“大一统中央极权制”)。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2、18世纪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教材P7 3、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教材P9 4、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教材P11-12 5、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教材P16-17 6、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两大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它们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必须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教材P17 7、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手工业者等。 8、中国资产阶级的分层: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文献综述优质范文.doc

文献综述范文 一、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文献综述范文1:"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 ...我们在网上浏览了数百种教学模式,下载了二百余篇有关教学模式的文章,研读了五十余篇。概括起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三类: (1)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 (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 (3) 优势互补教学模式——"主导——主体论"。这类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兼取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长并弃其之短,是对"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扬弃。"主导——主体论"教学模式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可以操作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复习导入——传授新知——总结归纳——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束缚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当今较为先进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提出方案——交流方案,解决问题——模拟练习,运用问题——归纳总结,完善认识"。这种教学模式力求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但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局限于课堂,学习方式是为数学而数学,没有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没有把学生学习数学置于广阔的生活时空中去,学生多角度多途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限制,尤其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受到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我们提出"‘问题——探索——交流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课题。 文献综述范文1中,研究者对有关研究领域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对相关文献作了批判性的分析与评论。对于正在从事某一项课题的研究者来说,查阅文献资料有助于他们从整体上把握自己研究领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争议的地方、研究的最新方向和趋势、被研究者忽视的领域、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等。 文献综述范文2:农村中学学生自学方法研究 1.国外的研究现状 国外的自学方法很多。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程序学习法... ...,程序学习使学习变得相对容易,有利于学生自学。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所创设的试误学习法... ...,它主要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还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作业 全 答案

2017年《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作业一 习题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社会调查研究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活动。 2、社会的三个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 3、?社会调查研究依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两大类。 4、?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种类型: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 5、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准确性、完整性和互斥性。 二、选择题 单选题(每题1分,共5分) 1、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重心是( D ) A、英国 B、前苏联 C、德国 D、美国 2、描述性研究是指( B)。 A、探求社会状况之间的逻辑关系 B、对社会事实的状况、外部特征、发展过程进行客观描述 C、推断社会某一现象的发展趋势 D、通过了解事物的过去预测未来 3、?只反映质的区别,而不反映量的差异的变量是( A )。 A、离散变量 B、自变量 C、连续变量 D、因变量 4、?对测量所得到的数据既能进行加减运算,又能进行乘除运算的测量类型是( D)。 A、定类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定比测量 5、?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是( C) A、建构效度 B、表面效度 C、外在效度 D、实证效度 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社会调查研究中初级社会群体是指(ACE) A、家庭 B、社会组织 C、村落 D、阶层 E、非正式组织 F、企事业单位 2、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有(ABCDE)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伦理与道德原则 D、科学性原则 E、系统性原则 F、互诉性原则 3、社会调查研究按照目的来划分,可分为( AE) A、描述型研究 B、定性研究 C、定量研究 D、横剖研究 E、解释型研究 F、纵贯研究 4、检验评价调查方法和所得资料的效度的形式有(AEF ) A、再测法 B、表面效度 C、准则效度 D、结构效度 E、复本法 F、对分法 5、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有(ABC) A、查阅文献 B、咨询活动 C、实地考察 D、确定课题 E、概念操作化 F、理论建构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社会调查研究的前期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社会调查研究的前期工作准备阶段需要做的各项工作,包括选择和确定调查研究课题,命题,假设,对概念操作化的确定测量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制定调查研究方案,抽取调查样本,以及人、财、物方面的准备等内容,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具有重要意。 2、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有什么主要区别? 答:抽样调查: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些个体作为样本,并通过样本的状况来推论总体的状况。 抽样调查的特点:比普查要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资料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可以进行统计分析和概括,能了解总体的一般状况和特征,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但他的调查内容不如个案调查那样深入、全面,工作量也较大,在资料处理和分析上需要运用较复杂的技术。 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几个个体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1 主要作用:是详细描述某一具体对象的全貌,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2 特点:与抽样调查相比,个案调查不是客观的描述大量样本的同一特征,而是主观的洞察影响某一个案的独特因素。 四、论述及应用题(两题,共55分) 1、操作化的定义和作用是什么?如何对概念和例题进行操作化?任选一概念完成操作化。(25) 要求:操作化结果须有三个以上层次,15个以上指标。 答:操作化是指明确提出概念的定义,分清概念(包括命题和假设)的层次,并将抽象概念一步步化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可测量的指标,以实现社会调查研究的定量化的这一过程。 操作化的作用之一:在于使概念或命题具体化,使调查研究得以进行

跨文化交际文献综述期末作业

Table Manners As we know, people i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all pay lots of attention to good table manners. People are showing their respect to others when they are in good table manner.And this will certainly make others comfortable. But as a result of different cultures, people from different areas have varies table manners. And some of them are quite the same,while some are so much different.Table manners have a decisive position i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During communication we will show our best image and avoid cultural conflicts. Learning and using the right etiquette will not only step up our own impression, Being on time for dinner can be a general standard for all people.And it seems that guests who are invited to the dinner tend to be present earlier to show their respect. Let us see from the tableware.Chinses always use chopsticks while eating.Attention, hold your chopsticks towards their end, not in the middle or the front third when dining with them. When you are not using your chopsticks, or have finished eating, lay them down in front of you with the tips to left. For the main or meat curse, the English keep the fork in the left hand, point curved downward, and bring the food to the mouth either by sticking the points onto it or in the case of soft vegetables, by placing it firmly on the fork in this position with the knife. Although people use different tools on table, they all put the tool aside in a good order when they finish eating. Sometimes we can be embarrassed when food seem to spit out from our mouths . Apprently , this situation will happen to everyone in the world . And the method that we use are always the same: move the food with your tableware . And hand them at the edge of the plate . The whole process should be gently.Always chew and swallow all the food in your mouth before taking more or taking a drink. Always say thank you when served something. It shows appreciation.Never lick or put your knife in your mouth.These are the same in China. Now let us see some differences. The hostess takes up her a spoon or a fork, before the guest may not eat any kind of a dish. The hostess normally wait until every guest get after dish began. When she picked up the spoon or a fork, that means you can do that. In China, hostess will let gusts to eat first. When you are in the UK, you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se:If you cannot eat a certain type of food or have some special needs, tell your host several days before the dinner party. It can not be seen often in China because we can not know what we will be served most of the time.If you are a guest, it is polite to wait until your host starts eating or indicates you should do so. It shows consideration. You may eat chicken and pizza with your fingers if you are at a barbecue, finger buffet or very

近现代史纲要下编综述

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6—2006) 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99-200页) 1949年10月1日,首都军民30万人齐集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的时代从此终结,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本国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中国和建立起来了。 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安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了。 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总之,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

国范围内的建立,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伟大胜利,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完成了,这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及时向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二)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严峻考验及解决1、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困难和紧迫问题 第一,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第二,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第三,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第四,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2、解决措施 第一,完成里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实现全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建立各级地方人民政权;继续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婚姻制度;开展大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基本上肃清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反动势力;通过上述措施。 第二,领导国民经济恢复。没收官僚资本,在企业内部开展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确立起了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开展稳定物价的斗争和统一全国财政经济的工作,稳定了物价,初步建立起集中统一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 第三,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废除帝国主义的不平等条约,驱逐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收回海关治权,抗美援朝战争等措施。 第四,通过整风、整党运动、“三反”、“五反”运动等措施,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上述工作及取得的显著成就,有力证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

二语习得 文献综述 作业样本

英师11101班 201100495 姓名: 关于年龄因素与二语习得研究的文献综述 姓名: 摘要:年龄问题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一个热点话题,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语言学习有无一个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或临界期(critical period,有人译做关键期)的问题上。通过对近20年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论文的分析,大概可将这些研究分为两类,一是翻译和评介外国理论,二是探讨年龄差异与外语教学。 关键词:年龄因素,二语习得,文献,综述。 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是一个相对比较年轻的一个领域。但是,在过去的四、五十年间该领域的各项研究已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年龄问题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一个热点话题,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语言学习有无一个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或临界期(critical period,有人译做关键期)的问题上。(王初明,2001)我国学者除了翻译介绍国外理论以外,还主要探讨了所谓临界期或关键期对于外语教学的启示等问题,这方面已有大量文章问世。下面,笔者将对近20年来关于二语习得年龄问题的论文作一综述,疏漏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一、翻译、评介国外理论的论著 国外有关二语习得年龄研究的理论成果大多围绕着所谓的关键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或译临界期假说)展开的。这一理论最初的构想来自Lennenberg(1967),后来围绕此理论形成支持派和反对派。我国学者对国外理论的引进主要集中在对支持派和反对派观点的介绍和评述上。戴曼纯介绍了 C .Snow和M. Hoefnagel-hohle(1978)有关关键期假说的相关试验及研究,以及一些学者有关“敏感期”假设的实验研究(戴曼纯,1994)。王初明就国外语言习得临界期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大致介绍(王初明,2001)。王立非和李瑛就美国二语习得专家David Birdsong在1999年出版的《第二语言习得与关键

纲要教案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教学目标:使学生从总体上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明确近代中国的阶级状况,主要矛盾和面临的历史任务,从而对本编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教学重点: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特点和阶级状况 教学难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特点 教学时间:2学时 主要内容: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长时间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世界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 清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从19世纪中叶开始,清朝统治危机四伏,逐渐走向衰落。 衰落的表现: 1、政治上的黑暗腐败 2、经济上落后 3、军事上军备废弛,国防力量虚弱 4、思想文化上的专制主义 5、阶级矛盾尖锐,人民反抗不断。 (三)鸦片战争前的西方 1、一批欲称霸世界的西方列强的出现 正当清朝国势日趋衰微之时,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却非常迅速, (1)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A、英国率先确立资产阶级专政 B、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 C、英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军(海上霸权) D、19世纪初,号称“日不落帝国” (2)法国是当时仅次于英国第二号资本主义强国 (3)沙皇俄国有“欧洲宪兵”之称。 (4)美国是资本主义的后起之秀。 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 鸦片战争前夕,世界资本主义已有较大发展。资本主义愈发展,其内部的原料、市场就越不能满足需要,就需要向外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因此,马克思说:“掠夺是一切资产阶级生存的原则”,“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的漩涡中,它就不能存在和发展”。经济技术落后、国力衰微、国防空虚而又地大物博的中国便成为他们侵略的对象。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战争起因:英国的殖民扩张;英国为了保护罪恶的鸦片贸易。 2、战争过程:1840年6月~1842年8月 3、条约及内容: (1)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1843年7月和10月,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2)1844年7月3日,中美《望厦条约》; (3)1844年10月24日,中法《黄埔条约》。

下编综述作业及答案

下编综述作业及答案 下编综述作业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严重困难主要有( ) ①国民党还有上百万军队在华南、西南负隅顽抗②国民党大批特务、土匪到处进行破坏活动③自然灾害严重④经济处于崩溃状态 2.针对美国等国封锁、遏制新中国等的情况,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D. 叶剑英 3.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的是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4、针对不法资本家的“五毒”行为,1952

年1月起历时半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工商业者中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的“五反”运动。 A.反官僚主义 B.反贪污 C.反浪费 D.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5、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中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年年年年6、到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年年年 D. 1952年7、中国政府还在美国侵略军把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的时候,毅然作出抗美援朝的决策。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A.朱德 B. 彭德怀 C.林彪 D.刘伯承8、进城后,政府工作人员和解放军指战员纪律严明,清正廉洁,同( )的腐败风气和旧军队欺压百姓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照。 A.外国侵略者 B.地主阶级C.资本家 D. 国民党官员9、新中国同苏联订立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收回旧政权丧失的国家权益的

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教学目标:使学生从总体上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明确近代中国的阶级状况,主要矛盾和面临的历史任务,从而对本编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教学重点: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特点和阶级状况 教学难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特点 教学时间:2学时 主要内容: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长时间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世界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 清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从19世纪中叶开始,清朝统治危机四伏,逐渐走向衰落。 衰落的表现: 1、政治上的黑暗腐败 2、经济上落后 3、军事上军备废弛,国防力量虚弱 4、思想文化上的专制主义 5、阶级矛盾尖锐,人民反抗不断。 (三)鸦片战争前的西方 1、一批欲称霸世界的西方列强的出现 正当清朝国势日趋衰微之时,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却非常迅速, (1)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A、英国率先确立资产阶级专政 B、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 C、英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军(海上霸权) D、19世纪初,号称“日不落帝国” (2)法国是当时仅次于英国第二号资本主义强国 (3)沙皇俄国有“欧洲宪兵”之称。 (4)美国是资本主义的后起之秀。 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 鸦片战争前夕,世界资本主义已有较大发展。资本主义愈发展,其内部的原料、市场就越不能满足需要,就需要向外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因此,马克思说:“掠夺是一切资产阶级生存的原则”,“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的漩涡中,它就不能存在和发展”。经济技术落后、国力衰微、国防空虚而又地大物博的中国便成为他们侵略的对象。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战争起因:英国的殖民扩张;英国为了保护罪恶的鸦片贸易。 2、战争过程:1840年6月~1842年8月 3、条约及内容: (1)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1843年7月和10月,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2)1844年7月3日,中美《望厦条约》; (3)1844年10月24日,中法《黄埔条约》。 4、后果: 政治上,战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国家,在自己的领土上行使全部主权。战后中国的领土被割裂,英国割占了香港,葡萄牙于1849年强占了澳门,中国的主权的独

中国近现代史书面作业(部分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学生课外自主学习问题汇集2017版 上编综述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起点? 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这是中国人民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给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即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的自然经济由于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而开始解体。在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震动。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是什么? (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2)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分析说明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4、怎样理解“文明的失落”? 暂缺 5、分析说明中国古代文明的特征和地位。 暂缺 第一章 6、如何正确认识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请展开论述。(如何理解“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评“帝国主义侵略有功”的观点。)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总的来说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当然并不能完全的说资本-帝国主义侵华时完全无作用的,如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觉醒,加速了封建主义的毁灭速度。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客观上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这与西方殖民主义者宣扬的“侵华有功”是截然不同的。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绝不是要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它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刺激作用是在客观上发生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它们只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