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禽病诊断方法与程序
- 格式:ppt
- 大小:135.20 MB
- 文档页数:82
禽病的诊断方法禽病的诊断方法一、禽场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了解禽场(群)的基本情况,是禽病诊断的重要一环。
有些疾病,通过调查和了解,几乎就可以确诊,例如,看到中毒剂量的用药处方或饲料配方。
有些疾病,通过调查和了解,可以为疾病的诊断指明方向,例如,在药房中看到已使用的失效疫苗或预防药物,明显失误的免疫程序等。
调查了解的过程应在互相信任的气氛中,像朋友聊天那样轻松的交流,才能得到第一手真实的材料。
对禽场(群)的调查,包括很多方面,应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进行。
1、养禽场的历史,饲养家禽的种类,饲养量和上市量,经济效益,工作人员文化程度和来源等。
2、禽场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附近是否有养禽场、畜禽加工厂或市场,是否易受台风、冷空气和热应激的影响,排水系统如何,是否容易积水等。
3、禽场内各种建筑物的布局是否合理,宿舍、育雏区、种鸡区、孵化房、对外服务部的位置及彼此间的距离,鸡舍的长度、跨度、高度,所用材料及建筑结构是开放式还是封闭式,如何通风、保温和降温,舍内的卫生状况如何,不同季节舍内的温度、湿度如何,采用何种照明方式,是否有运动场等。
4、是平养、离地网养还是笼养,平养垫料是否潮湿,采用那种食槽和饮水器,如何供料、供水,粪便、垫料如何清理等。
5、自配饲料还是从饲料厂购进,其质量如何,是粉料、谷粒还是颗粒饲料,干喂还是湿喂,自由采食还是定时供应,是否有限饲及如何限饲,饲料是否有霉变结块等。
6、饮水的来源和卫生标准,水源是否充足,曾否缺水、断水。
7、育雏是采用多层笼养还是地面平养,是地下保温还是地上保温,热源来自电、煤气、煤、柴还是炭,种苗来源、运输过程是否有失误,何时开始饮水和开食,何时断喙。
8、禽群逐日的生产记录,包括饮水量、食料量、死亡数和淘汰数,1月龄的育成率,肉鸡成活率,平均体重、肉料比,蛋鸡或后备鸡的育成率、体重、均匀度及与标准曲线的比较,母禽开产周龄、产蛋率、蛋重及与标准曲线的比较等。
9、种鸡采用何种产蛋箱,数量、位置、卫生状况如何;集蛋方法及次数,蛋的包装和运输情况;种蛋的保存温度、湿度,是否有消毒;种蛋的大小、形状,蛋壳颜色、光泽、光滑度,有无畸形蛋,蛋白、蛋黄和气室等是否有异常等。
鸡的疾病诊断基本方法和程序1.观察鸡群状态注意观察鸡群对外界的反应、精神状态等。
2.观察采食和饮水情况3.看呼吸姿式及次数,听是否有咳嗽、分泌物等如张嘴伸脖呼吸,多见于黏膜型鸡痘、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鼻炎、鸡非典型新城疫、热应激等。
4.运动和行为的观察检查有无鸡扭头、曲颈或伴有站立不稳及运转后退等。
神经症状和运动障碍多见于鸡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病毒性关节炎、滑膜支原体病和某些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症。
若雏鸡扎堆,多见于舍内低温、雏鸡白痢、副伤寒或球虫病等。
5.观察羽毛、被皮成年健康鸡的羽毛整洁、光滑、发亮、排列匀称。
刚出壳的雏鸡被毛为稍黄的纤细绒毛,当鸡发生急性传染病或慢性消耗性病或营养不良时,鸡的被毛无光、蓬乱、逆立,提前或推迟换毛。
被皮是指鸡的冠、肉髯、喙和趾部等,健康鸡的冠大而厚,冠色鲜红、肥润、组织柔软光滑。
肉髯左右大小对称,丰满鲜红。
被皮颜色的改变是病态的一种标志,通常鸡患病时,冠和喙会出现以下几种颜色变化:冠苍白,见于内脏的器官或大血管出血,或受到寄生虫的侵袭(蛔虫、绦虫),也见于慢性病(结核、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营养缺乏等症;冠发绀,常发生于急性热性疾病,如鸡新城疫、禽流感、鸡伤寒、急性禽霍乱和螺旋体病,也见于呼吸系统的传染病(如,鸡传染性喉气管炎、败血霉形体、慢性禽霍乱)和中毒病;冠黄紫,发生于成红细胞白血病、螺旋体病和某些原虫病(鸡症白细胞原虫病);冠萎缩,常见于慢性疾病,初开产的鸡突然鸡冠萎缩,一般为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冠水疱、脓疱、结痂,为鸡痘的特征。
冠上有粉末状结痂,见于黄癣、毛癣。
鸡头肿大常发生于鸡鸡传染性鼻炎和禽流感。
肉髯肿胀多见于慢性禽霍乱、鸡传染性鼻炎和禽流感。
6.观察粪便的颜色、性状、有无异物等刚出壳尚未采食的幼雏,排出的胎粪为白色和深绿色稀薄液体。
成年鸡正常粪便呈圆形、条状,多为棕绿色稀薄液体。
成年鸡正常粪便呈圆形、条状,多为棕绿色,表面附有白色的尿酸盐。
禽病诊断标准禽病是指发生在家禽身上的各类疾病。
饲养家禽的农民和养殖场主在日常管理中经常面临诊断禽病的问题。
禽病的早期诊断对于防控传染病、减少经济损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准确判断禽病,制定禽病诊断标准势在必行。
本文将介绍禽病诊断的标准和相关措施。
一、临床症状判断1. 观察禽类的一般行为和活动情况。
包括食欲、饮水、活动量和排便情况等。
正常禽类一般食欲旺盛,饮水量适宜,活动范围广泛。
2. 观察禽类的外貌和体态。
正常禽类羽毛光泽、颜色鲜艳,体态健康、强壮。
3. 观察禽类的精神状态。
正常禽类精神饱满、警觉性高。
4. 观察禽类的呼吸和呼吸道症状。
异常呼吸声、喘气、打喷嚏等可能是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5. 观察禽类的消化道症状。
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都是消化系统疾病的表现。
二、实验室诊断1. 病原学检测。
通过采集禽类的组织、血液、粪便等样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2. 免疫学检测。
通过血清学检测,包括血清学抗体和血清学抗原检测,可以确定疾病的免疫学指标。
3.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利用PCR、ELISA、电泳等技术,对禽类样本中的基因和蛋白质进行检测和分析,快速确定病原体的存在和类型。
三、病理学检查1. 死亡禽类的病理解剖。
通过对死亡禽类进行解剖学检查,观察器官的异常情况,包括形态学改变、颜色异常等。
2. 组织病理学检测。
将病变器官的组织进行固定、切片、染色,然后进行显微镜下的观察和分析,确定病变的病理学特征。
四、实验动物感染试验通过给动物注射疫苗、细菌、病毒等,观测动物的感染情况和症状,确定病原体对禽类的致病能力。
五、流行病学调查1. 病源学调查。
通过了解禽类的饲养环境、人员接触、饲料来源等,确定可能的病原体传播途径。
2. 数据统计和图表分析。
通过收集病例数据、统计数据,绘制流行病学图表,分析疾病的流行程度和规律。
六、综合判断通过上述各种方法的综合分析,对禽类疾病进行综合判断和诊断,确定疾病的名称、类型和严重程度,为后续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禽病诊断原则及解剖程序发现鸡场的所有异常,包括日龄与体型的相关度。
异常的临床症状及死亡率等。
立即.直接找出可能的相关致病原,铺以实验室结果作为确诊。
找出其他的多重致病因子,包括鸡种(基因遗传),环境,营养,饲养管理等。
啄壳不全废蛋平均21日龄的孵化卵理应孵化完全,雏鸡破壳而出,但过于衰弱的雏鸡无法破壳,称之为[啄壳不全废蛋](Pipped embryo)。
正常孵化卵在即将破壳而出时会反转过来,将其中一翼放于前方,并准备啄壳破蛋。
但如果蛋卵放置位子相反的话,雏鸡将无力破壳而出,这也可能导致(Pipped embry o),这类雏鸡头部肌肉会突出且硬化。
一般孵化场废蛋比率不能高于0.5-1%,过高的废蛋率表示种鸡场不良。
破解pipped embryo的雏鸡的最大意义是:了解种鸡场透过垂直感染将疾病传递给雏鸡的情形,若特定疾病出现的比率过高时,种鸡场极可能已受严重感染。
比率的计算方式及相关情形取20个啄客不全废蛋进行解剖,主要观察四种内脏器官:气囊.肝脏.肌胃及心脏。
脏器解剖与疾病的相关情形如下:啄壳不全废蛋解剖小秘方部分卵黄滞留是正常的,但如果卵黄呈现绿色同时较稀的话,就可能是二种情况:卵黄吸收不良;细菌感染,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及伪单胞菌。
孵化卵过度烟熏容易造成氧气不足,造成圆状心脏及腹水。
CRD在气囊的白色病变点呈针点状,如果是线状或片状白色物质可能是脂肪。
大肠杆菌的病变面积较大点。
念珠菌感染肌胃造成的溃疡病变感觉很硬,且肌胃与硬膜不易剥离。
念珠菌发生的原因多是鸡只多日未进食,或长期投药(尤其恩诺沙新类抗生素),不一定是异常病变。
刚孵化的一日龄雏鸡虽然未进食,但胃内也可能有内容物,这些内容物可能是胚胎在15天时啄破尿囊,吸入尿囊成分后停留在胃内的内容物,色呈黄色水样,这是正常的。
有说法指出肌胃内的溃疡是因为胃酸造成,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胃酸分泌不在肌胃,在前胃鸡是没有牙齿的,它所有的食物都必须靠肌胃磨粹,因此肌胃是相当强壮的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