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表
- 格式:doc
- 大小:85.50 KB
- 文档页数:1
杨雪(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安徽淮北235000)摘要:新时代师德养成的目标定位是争做“四有”好老师。
孔子仁学思想内涵分为四个方面:以仁者爱人作为目标愿景、忠恕内省作为处事态度、博学笃行作为外在要求、为仁由己作为内心信念。
这四个方面为“四有”好老师形成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引,由此教师在师德养成中应完善自我修养,关心热爱学生;坚定职业信仰,遵守职业规范;深化博学意识,躬身教学实践;培养道德情操,主动立德践仁。
关键词:仁学思想;新时代师德;“四有”好老师;实用价值中图分类号:G4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47X (2019)02-0078-006收稿日期:2018-12-22作者简介:杨雪(1993—),安徽淮北人,淮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新时代教师队伍,必须着力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1]师德是教师核心素质,是思想境界、德行素养、文化底蕴和精神风尚的集中展现。
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秉持以德立身、立学、立行、施教、育德,争做“四有”好老师。
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和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形成优良师德师风裨益教育的未来。
随着《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2]全面实施,培养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队伍成为教师教育振兴行动的关键,追溯到我国古代,众多文化先贤思想各具特色,可为新时代师德养成提供切合的思想指引。
春秋末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曾兴办私学,广收弟子,培育出众多优异人才,在其传道受业过程中,凝结出以“仁”为中心的思想成果,这一思想成果对新时代师德养成益处匪浅。
一、新时代师德养成的目标定位:争做“四有”好老师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进行考察时提出对教师的期许,即“有仁爱之心、理想信念、扎实学识、道德情操”[3]。
2011年度新增硕士研究生导师的公示
栏目分类:通知公告日期:2011-12-02 发布:研究生处
经2011年12月2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以下教师拟新增为我校2011年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公示,公示时间2011年12月2日至12月9日。
如有异议,请与研究生处联系,电话:3803497。
一、政法学院:
1、马克思主义原理:朱高林,毛自鹏,马元斌
2、思想政治教育:董强
3、法学理论:张本顺,魏在军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智能信息技术:陈得宝,肖建于
2、信息安全技术:宋万干
3、软件工程:彭太乐
三、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胡振东、陈威
四、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杨远贵,陈三,张晓波,朱光平,李素文。
五、数学科学学院:
基础数学:卢涛,姜广浩
六、文学院:
1、文艺学:陈士部,王宗峰
2、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王倩
3、中国古典文献学:周生杰
七、外国语学院:
课程与教学论:周启加,叶小宝
八、历史与社会学院:
中国古代史:雒有仓、陈忠锋
九、美术学院:
1、传统图形与设计艺术研究:张炯炯,杨成立,王冬梅
2、西方绘画创作与理论研究:潘勇,孙献华
十、教育学院:
教育学:柳友荣,李怀龙,徐金海,张敏,彭勃
十一: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1、无机化学:李龙凤
2、有机化学:王敏
3、物理化学:苗体方,林海莉
4、应用化学:张国平
5、分析化学:马伟
十二、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学:盛玮,张辉,包先明。
淮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
二0一一年十二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