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 杨伟民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3
一、学校简介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和北京市共建。
从1950年至今,国家历次确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其中。
目前学校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
随着全球经济企业化的进程,市场经济正经历深刻的变革和转型,企业经济和管理体制正接受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健康和快速发展离不开优质的企业管理,而优质的企业管理又离不开有战略眼光和创新精神的管理者。
毫无疑问,未来在全球市场化经济环境中,懂得企业管理和市场经济运作,懂得如何以“管理出效益”的管理方式来追求企业最大效益的复合型人才将会是全球经济战场上的佼佼者。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层次最全的国际问题和政治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科研基地之一,在国际上开设有多个国际研究中心、研究所,享有广泛盛誉。
二、专业概况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学专业是全国高校中建立最早、培养人才层次最为齐全的教学和科研单位。
1958年中国人民大学就建立了世界经济教研室并开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88年建立国际经济系,2001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三、专业培养目标适应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和发展的需求,不断将理论前沿研究成果和最新实践引入教学过程,逐步实现教学的国际化、数字化、数量化、使用化,努力和国际一流大学接轨;培养出一批了解世界经济运行规律和国际经济关系特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能够熟练进行国际交流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国家政府部门、公司和企事业单位对于高级国际经贸战略人才的要求。
四、毕业生去向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是国家政府部门、国有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会计事务所、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事业单位。
五、报名条件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优秀业务骨干;身体健康,并能坚持在职学习者;2、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申请硕士学位者要求具备本科学士学位;3、不具备上述两款条件,旨在提高本人业务素质,报名条件可放宽到大专以上学历者,但此种进修生不能申请硕士学位。
2015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国际学院)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一、学院介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正式成立于2007年9月,2009年9月6日举行首届全日制学生开学典礼。
纪宝成教授亲自兼任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首任院长,现任院长由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杨伟国兼任,院领导班子成员包括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刘晓梅教授、副院长李明奎博士、副院长陈忠阳教授。
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是中国人民大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苏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高层次、国际化教学研究机构,致力于建设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在华东地区的教学科研基地、国际合作平台、高端培训中心、创新研发园区。
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主要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会计硕士、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税务硕士、金融硕士、知识产权法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此外还招收博士研究生。
学院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与法国马赛商学院、法国巴黎第四大学、法国巴黎第十大学、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等国外一流大学交往密切,并办有以中法财务金融硕士项目为代表的各类国际合作项目。
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设有全球化研究中心,在该中心平台上,建立了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苏州国际金融研究院、东亚音乐考古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学院其他科研、培训、出版机构还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华东分社、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华东分社、法官研修中心、联合国与其它国际组织研究和培训中心(苏州)、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独墅湖培训基地等。
以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苏州分园)也已进入实质性运作。
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联合办公室荣获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特别奖,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荣获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度先进集体,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度安全稳定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苏州工业园区2010年度安全稳定工作先进集体,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爱考机构-人大考研-社会与人口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杨伟民
教师
党政教辅人员
当前位置:首页|教职员工杨伟民
教师?杨伟民
杨伟民,女,1955年9月生于天津。
1982年2月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获学士学位;1986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获硕士学位。
现为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社会政策、社会福利思想。
曾经在《社会学研究》、《人民大学学报》、《管理世界》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
主编、编写和参加编写了三部社会政策、社会福利思想方面的教材。
2018考研:人大师资力量——国际学院王向明老师简介人大的国际学院学院位于唯一被授予“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荣誉称号的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内,是国内高等教育国际化合作办学模式种类最全、学历体系最完整的区域,它以培养能够在东西方两个文化平台上自由行走的国际型人才为目标,不断融合先进办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此,凯程教育为2018考研考生们提供相关重要的师资信息。
教育背景王向明,男、汉族、1957年11月出生于云南。
先后在云南中医学院临床医疗专业五年制本科获医学学士学位;在北京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第二学士学位;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从事高校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学和研究,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荣誉奖励中共北京市委干部理论教育讲师团专家团成员,“宣讲家网”特约报告人,教育部全国高校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教学示范专家,中宣部、教育部授予的“首届全国高校百名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北京市师德标兵,北京市干部理论教育优秀报告(党课)“灵山杯”一等奖获得者,北京市高校工委“精品党课”入选者,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搜狐网及评师网联合评选“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受欢迎十大教授”,入选教育部全国首批网络精品视频公开课。
代表性成果2000年以来,王向明在《教学与研究》、《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求实》、《高校理论战线》、《思想战线》等刊物上发表了《关于推进“两课”建设与发展的几点思考》、《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科学发展观与青年工作理论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永放光芒》、《加强“两课”建设推进“两课改革》、《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等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与编撰出版了《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高校“两课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解析》、《思想道德修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等十余本教材或著述。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师资介绍法学理论朱景文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律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朱力宇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范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史彤彪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孙国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理论博士学位点建立人吕世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谷春德教授刘新教授法制史曾宪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名誉院长,法律史博士学位点建立人程天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叶秋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郑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院长助理、法制史教研室主任赵晓耕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制史教研室副主任王云霞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马小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希坡教授林榕年教授叶长良教授北京地石律师事务所主任宪法学与行政法学韩大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胡锦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杨建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莫于川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许崇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学位点建立人皮纯协教授张正钊教授刑法学黄京平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刑法教研室副主任韩玉胜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刑法教研室主任、法学院图书馆常务馆长谢望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冯军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高铭暄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刑法学博士学位点建立人王作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力康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前任副校长张小虎教授民商法学(含知识产权)王利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院长、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刘春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知识产权教研室主任龙翼飞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民商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董安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叶林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民商法教研室副主任杨立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郭禾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院长助理、中国法制信息港主任林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姚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新宝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王佚教授赵中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杨大文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婚姻家庭法研究所所长关怀教授刘素萍教授经济法学史际春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院长助理、经济法教研室主任徐孟洲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经济法教研室副主任吴宏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经济法教研室副主任刘文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潘静成教授宋金波教授王益英教授王宗贤教授环境资源保护法周珂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环境法、资源法教研室主任王欣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诉讼法学(含物证技术)陈卫东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诉讼法教研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王新清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汤维健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诉讼法教研室副主任,民事诉讼法教研室主任何家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院长助理、物证技术教研室主任江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程荣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徐立根教授周惠博教授孔庆云教授北京市地石律师事务所顾问国际法学余劲松教授赵秀文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际法教研室主任朱文奇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人道法研究所所长邵沙平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寿康教授博士生导师章尚锦教授凯程教育: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社会科学研究 2008151 社会安全网:中国的社会分层与社会福利建设韩克庆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目前,中国社会不同阶层的福利需求差异很大,而且不同阶层的福利满足程度也不同。
在此背景下,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安排不但是社会秩序的基本保障,还是有序社会流动的制度基础,同时决定着中国社会未来的阶层结构。
中国社会福利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消除社会不平等,而非自然不平等;社会福利的覆盖对象不是简单的类群集合体,而要充分考虑其社会分层特征,形成网状福利结构;社会福利的制度设计要具有弹性,不能成为阶层间社会流动的障碍;社会福利的制度设计还要根据社会分层的地位获得情况,充分考虑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 社会分层;社会福利;社会安全网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8)05-0115-04〔作者简介〕韩克庆,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872。
一、当前中国社会分层的变化趋势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研究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它在社会结构中居于核心位置。
从动力来源看,影响中国社会分层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外部因素,如经济全球化;一类是内部因素,如文化传统、历史积淀、政策走向等。
随着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外部因素对社会分层的影响将逐步由幕后走向前台,传统的政治权力受到全球性市场权力的挑战。
然而,现阶段市场力量的崛起,并不必然意味着国家力量的削弱。
对于社会分层的影响,国家和市场两种力量同时在发生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社会分层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间接作用,即通过积极干预市场影响社会分层;二是直接通过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建设影响社会分层。
例如,通过税收的调节手段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通过社会福利政策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等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随着国家由市场组织者向市场调节者角色的转换,国家通过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建设对社会分层进行干预将居于主导地位。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社会与人口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冯仕政教师党政教辅人员当前位置:首页|教职员工冯仕政教师?冯仕政冯仕政,重庆市忠县人。
教育经历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2001年硕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1998年学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95年任职经历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2005年至今讲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2001-2005年访问学者,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2004年4月12日-24日访问学者,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2005年1月3日-22日访问学者,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2006年4-9月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社会学系,2005年9月-2006年3月荣誉与奖励2006霍英东教育基金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二等奖。
2005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成果名称:《中国特色的社会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与郑杭生、李路路、洪大用、李迎生合作。
2004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成果名称:《中国特色的社会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与郑杭生、李路路、洪大用、李迎生合作。
2004北京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成果名称:《中国特色的社会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与郑杭生、李路路、洪大用、李迎生合作。
2004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成果名称:《中国特色的社会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与郑杭生、李路路、洪大用、李迎生合作。
2004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成果名称:《中国特色社会工作课程体系建设》),与洪大用、李迎生、杨伟民、隋玉杰合作。
2003北京市“市级精品课程”(《社会学概论》课程),与郑杭生、李路路、洪大用、刘精明合作。
2002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学术成果专著2002《再分配体系的再生——杰村的制度变迁》(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论文Forthcoming,Su,YangandShizhengFeng,“AdaptorV oice:Class,GuanxiandProtestPropensityinChina”,JournalofAsianStudies.2008《重返阶级分析?——论中国社会不平等研究的范式转换》,《社会学研究》第5期(总第137期)。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社会与人口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黄盈盈教师党政教辅人员当前位置:首页|教职员工黄盈盈教师?黄盈盈黄盈盈黄盈盈简历性别:女出生年月:1977学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方向:性与性别社会学,身体研究,HIV/AIDS的社会因素,社会学定性研究方法职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性”研究》主编;联系方式: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科研楼A座104室,100872。
86-10-62514498;email:yyingsu@;教育、访学与培训2007.3-6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访问学者2006-2007西澳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2006.5越南河内“性资源中心”访问学者2005-200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访学-课题研究2005.7-8“性、文化、社会”高级暑期研讨班,阿姆斯特丹大学2002-2005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性与性别人类学专业;导师:潘绥铭教授。
2003-2004美国北卡来罗纳大学医学院社会医学系访问学者;社会医学方向;2004.9-10“亚洲性学、生殖健康资源中心”访问学者(Tarshi),印度2003.7华盛顿大学STD/HIV暑期培训班,美国西雅图1999-2002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硕士;性社会学方向;导师:潘绥铭教授1995-1999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学士著作发表国际专业期刊1.SurplusMen,SexWork,andtheSpreadofHIVinChina,AIDS,March24,2005;19(6):539-47.(co-autho r)2.HIV/AIDSRiskamongBrothel-basedFemaleSexWorkersinChina:Assessingtheterms,contentandk nowledgeofsexwork.SexTransmDis.2004Nov;31(11):695-700.(US),2004worldAIDSconferencepaper,Bangkok,2004.7,.(Firstauthor;co-authors:GAILE.HENDERSON,SUIMINGPAN,ANDMYRONS.COHEN)3.Perspectivematters:Movingtowardsaffirmativethinkingon‘xing’incontemporaryChina”,inARROWsforChangeV ol13No2(Themeon “AffirmingSexuality”),.my/images/publications/AFC/AFC_V ol13No2.pdf.4.NewBRIDGEReport:KeySexualityResourcesinChinese(inEnglishandChinese),inSiyandaUpdate: SexualityandPoverty,IssueNo.63,March2008,e-copyavailableon/non-e nglish.htm#chinese国内核心期刊5.《中国社会调查中的研究伦理:方法论层次的反思》,《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3月6.《主体构建:性社会学研究视角的革命以及在中国本土的发展空间》,《社会学研究》,2007年5月,总第127刊(第二作者)7.《中国艾滋病“问题”解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二作者)8.《东北地区劳动力市场中的女性性工作者》,《社会学研究》2003.5.20(第一作者),《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
学术交流报告学术交流对于学术界的发展和提升至关重要。
在学术交流报告中,专家学者通过讲座、演讲等多种形式,分享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经验和见解,从而促进行业内的交流与合作。
下面我们将介绍三个学术交流报告的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由美籍华人心理学家杨建民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主讲的《心理学前沿》课程。
作为心理学领域的知名专家,杨教授在该课程中分享了他对于情绪认知、情感调节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与把握当前心理学领域的热点问题。
这一交流活动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不仅提升了学生成长成才的动力和兴趣,也为学术交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第二个案例是由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权威张定浩教授在美国史丹福大学主讲的《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课程。
张教授在该课程中详细讲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和发展,重点探讨了中国文化对于世界文学的影响。
在学术交流活动中,张教授向外国学者和学生们展示了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核和艺术面貌,提升了国内学者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第三个案例是由国际食品科学权威詹晓宏教授在广东省食品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
作为国际食品科学界的领军人物,詹教授分享了他所做的关于食品添加物合理安全应用的研究成果,并着重阐述了食品安全问题的管理和控制手段。
该活动吸引了众多食品科学领域的专业人士和研究人员参加,推动了食品科技的进步和提升,提高了广大民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
总的来说,学术交流报告为专家学者和学术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交流与沟通的平台,促进学术界的合作和创新。
这个过程既是一种心灵的碰撞,又是一种知识的交融,为学术发掘和推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学术交流报告不仅对于学术界有着巨大的价值,对于普通民众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学术交流报告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科技、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通过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使人们对于社会问题和学术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此外,学术交流报告的召开还可以帮助学术研究人员建立更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关系。
人大考博辅导班:人大国际关系学院考博资料汇集大全启道人大考博辅导班----人大国际关系学院考博科目20105- 世界经济初试考试科目:①经济理论;②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③外语;跨一级学科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经济学中的数学方法 ;⑤经济思想史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经济学中的数学方法 ;⑤经济思想史 ; ⑥政治理论。
导师姓名保建云专业名称世界经济职称教授是否兼职博导否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 1. 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2. 国际政治经济学及博弈论、大数据方法研究本年度拟招收博士生主要研究的问题 1.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2.自由贸易区建设与中国国际战略研究;3.博弈论与大数据方法研究在研项目 1.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亚太自贸区建设与中国国际战略研究”(项目批准号:15JZD037)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1AJL004)3. 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科研专项和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联合资助重大招标项目“一带一路国家金融合作机制研究”(合同编号:CWZD201507 )备注 1. 外语考试科目:英语2. 不招收在职培养博士生启道人大考博辅导班----人大国际关系学院考博报录比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考情解析:1、2017年国际关系学院采取的是考试制度;进入复试的分数线是60 60 60 210;英语免试的分数线是60 60 150;2、关于录取人数来看,2017年录取40人;2016年录取52人;2015年录取47人;可以看出2017年录取人数稍微有所紧缩;3、2017年复试阶段人数60人,实际录取40人,录取比例为1:1.5;可以得出只要是你进去复试阶段,表现良好,综合素质较强的话,录取是没问题的。
启道人大考博辅导班----人大国际关系学院考博真题一、名词解释1. 准据法2. 先决问题二、论述1. 论述国际私法中权利财产的法律适用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自评报告二ΟΟ六年十一月目 录引言 学院概况 (4)1.学院定位与办学思想 (8)1.1以明确的办学目标引领合理的发展规划 (8)1.2.以扎实的基础工作确保本科中心地位 (10)2.师资培养与队伍建设 (12)2.1以师资培养为核心,组建优秀的教学队伍 (12)2.2以多边整合为手段,广泛利用国内外教学资源 (14)2.3以能力建设为支点,提升教师的国际化水平 (15)2.4以机制建设为保障,激发教师参与本科教学的积极性 (17)2.5以科研实力为基础,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19)3.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22)3.1逐渐完善学科布局,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22)3.2精心修订教学方案,积极创新培养模式 (24)3.3倾力打造系列教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26)3.4持续推进教学改革,提升专业英语/双语教学水平 (28)3.5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优化教学方式方法 (29)3.6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创新专业实习模式 (30)4.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 (33)4.1优化教学管理队伍,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33)4.2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健全质量监控机制 (34)5.院风建设与学风建设 (36)5.1坚持团结建院、民主办院的方针,构建良好的学院氛围365.2秉持实事求是、爱岗敬业的原则,铸造良好的师风师范375.3落实以人为本、明德笃行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学风建设396.教学效果与社会评价 (42)6.1基础理论扎实,基本技能突出 (42)6.2生源质量优秀,社会评价卓越 (43)6.3就业情况较好,学生出路较广 (44)7.学院办学特色 (47)7.1变特点为特长,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47)7.2以特长求特色,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效果突出 (48)7.3以科研促教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成效明显 (49)7.4应时势求发展,本科教学改革迅速发展 (49)结语 问题与思考 (51)引言 学院概况中国人民大学从事国际问题和政治学教学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建国之初。
What are the Foundations of the Social Right:From Marshall' s Paradigm
作者: 杨伟民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出版物刊名: 社会学评论
页码: 3-17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4期
主题词: 公民身份;社会权利;自然资源
摘要:对于个人为什么能够从国家获得某些现金、实物、服务,通行的理论解释是个人作为国家的公民拥有社会权利。
然而,公民社会权利的根据又是什么?对此很少有人进行必要的追问。
对公民的社会权利,英国社会学家马歇尔的论述最具影响力。
但是,他并没有给出社会权利的确定不疑的根据。
马歇尔主要是依据公民的政治权利解释公民的社会权利,从而将公民社会权利的根据归结为公民表达出来的意见。
然而,如果公民的社会权利是以公民意见为根据的,公民从国家获得福刑的权利就将完全被公民意见的度化所左右。
实际上,马歇尔所谓的社会权利就是公民从国家获得必要的福刊的权利,公民的这种权利是有客观事实基础的。
只有将公民的这种权利置于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国家对其公民福利的责任才可能是确定的,不会被轻易扩张或消减的。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伟李伟,男,汉族,重庆云阳人,博士后,中国共产党党员,已婚,1974年11月生。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环境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研究院(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博士。
具有复合知识结构,先后获工学学士学位、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
中国能源研究会会员,中国能源系统工程委员会常务委员。
四川省区域经济学会理事、四川省会展经济促进会常务理事。
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政治经济学、全球生态保护政治、全球公共治理等非传统国际关系领域,以及低碳经济、低碳城市、低碳技术等环境与发展领域,能源环境战略规划、节能规划、能源系统分析方法、气候变化与可持续能源管理有较深入的研究。
曾在多个部门任职工作,具有广阔的视野。
2003年在国家开发银行总行及重庆分行信贷部实习。
2007年借调国家能源办制定《国家能源战略》。
2008年挂职任北京市环境保护局科技和国际合作处处长助理。
2008年参与科技部21世纪议程中心工作。
具有突出的管理能力。
曾在政府机关长期从事领导管理工作,曾在企事业单位、非政府机构组织培训工作。
曾任乡镇党委书记,具有丰富的农村和基层工作经验。
具有很强科研能力。
2005年以来已在<税务研究><城市发展研究><当代亚太><财经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发展><生态经济><能源政策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3篇。
在国际和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1]2007澳大利亚气候变化政策的解读与评价[J].当代亚太.2008,1.第一作者.中文核心CSSCI.[2]关于二氧化碳税收问题的理论探讨[J.].税务研究.2008,3.第一作者.中文核心.CSSCI.[3]当前国际生态保护呈现五大趋势[J].生态经济.2007,10:155-157.第一作者.中文核心.CSSCI[4]价格机制在退耕还林政策波动中的作用[J].人大复印资料,2005,9:21-23.独立.[5]城市形态转换中的生态配置优化[J].城市发展研究,2006,1:52-56,62.独立.中文核心.CSSCI.[6]价格机制在退耕还林政策波动中的作用[J].社会科学家,2005,3:70-72.独立.CSSCI.[7]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经济学本质和任务[J].社会科学家,2006(2):54-57.第一作者.CSSCI.[8]生物经济热的冷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6,11:169-170.独立.中文核心.CSSCI.[9]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317-320).可持续发展专刊.独立.中文核心.CSSCI.[10]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经济学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5,1:68-70经济管理专刊.独立.中文核心.CSSCI.[11]雅典奥运会作为媒介事件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美中经济评论.2004,10:73-75,第一作者.外刊,华盛顿出版.[12]关于泛珠三角合作中四川的定位思考[J].四川社科界,2005,6:6-8.第二作者.[13]DesignofChina’snaturalreservetourismdevelopmentcriterionundertheconditionofmarketecono my[J].WorldRev.ofEntrepreneurship,ManagementandSust.Development,Vol.2,Nos.1/2,2006:73-88.第三作者.外刊.[14]发展生物经济面临6大挑战[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6,4:18-20.独立.CNKI.独立.[15]产业集群催生隐形冠军群体[J].环球市场·中国民营企业.2006,9:50-51.独立.[16]隐形冠军与区域经济发展[J].珠江经济2006.10:2-6.独立.[17]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17)1:21-23独立.[18]金融深化和城乡一体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16)6:58-63.第三作者.[19]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小规模控制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07(94)2:53-57,67.第二作者.中文核心.CSSCI.[20]国内二甲醚研究进展.[J].煤炭转化.2007(30)3:88-95.第一作者.中文核心.CSCD..[21]新农村新能源建设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7,9:107-108.第一作者.中文核心.[22]隐形冠军推动区域发展的作用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8,2.独立.中文核心.CSSCI.[23]十七大报告的能源解读[J].能源政策研究.2008.第一作者.中文核心.CSSCI.[24]世界保险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行动研究[J].财经科学.2008.第一作者.中文核心.CSSCI.科研课题[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课题《能源利用CO2减排技术路线评价模型与战略研究》(90410016),主研[26]―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全球环境变化应对技术研究与示范》,主研[27]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研究基金《西部能源开发利用中的系统复杂性建模方法》041391053,主研[28]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05JJD630035),主研[2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课题《西部生态重建与经济建设研究》,(04JZD0010),主研[30]国家能源办重点课题《国家能源战略研究》.主研[31]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协调机制研究》,03BJL054,第一主研[32]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从碳补偿贸易和协议保护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06CJY018)2006,7——2007,7,主研[3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省属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江上游经济带创新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2006,子课题负责人[34]重庆市委重点课题《关于重庆作为新兴直辖市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战略地位和作用的研究》,子课题负责人[35]2007,能源基金会《实施―十一五‖节能战略规划研究》,参研[36]2007,国家能源办《国家能源战略总报告研究》,参研[37]2007,能源基金会《可持续能源高级课程》,主持[38]2007,中荷农村能源国际合作项目独立评估,主持[39]2007,国际能源状况与发展.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院重点课题,主持[40]2006,中国城市可持续交通BP公司批准日期:2005.6,参研[41]2006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四川省发展循环经济研究》,主研[42]2005四川省发改委招标课题《四川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资源环境战略》GHKT4[43]2005成都市政府课题《成都市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研究》,第一主研[44]2005年成都市城市旅游发展规划[45]2004年参与四川省―十一五‖能源规划前期研究[46]2004年完成成都市打造休闲之都旅游策划[47]2004年完成成都市会展旅游规划编制[48]2004成都市和圣镇规划[49]2004年完成都江堰市旅游规划[50]2004年完成四川省发改委招标课题《四川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资源环境战略》[51]2004年完成成都市政府课题《成都市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研究》[52]2004年参与四川省人力资源规划[53]2004年参与成都市会展规划编制[54]1998年参与国家移民局重点课题《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置与可持续发展》[55]1997年参与国家重点课题《区际差异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56]四川大学博士论文《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经济学分析》[57]清华大学硕士论文《美国政府经济政策研究》[58]在CI和四川林业厅资助下,4次深入川滇藏接壤地区,考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林业生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冯寿农教育背景冯寿农(1950),男,汉族,福建仙游人。
法国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70年代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专业,后在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进修,曾经在法国巴黎八大、贝桑松大学学习,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从事法语教学36年,讲授过法语本科、硕士、博士20多门课程。
“考金融,选凯程”!凯程人大金融硕士考研保录班战绩辉煌,在2014年考研中,10人被人大金融硕士录取,6人为人大金融硕士北京录取,4人被人大金融硕士苏州校区录取, 经过凯程保录班初试和复试的全程培训,顺利考入人大. 2016年人大金融硕士保录班开始报名了,同学可以咨询凯程老师.研究领域法国语言文学、西方文论与文学批评、跨文化研究与比较文学,欧洲学。
荣誉奖励研究成果曾多次获得省市校奖励。
代表性成果历年来发表专著2部,译著、词典20多部,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60多篇,主持过并完成国家、省、市、欧盟等近10个研究课题,获研究经费150多万元。
其他主要讲授法语系统语法和法汉对译等课程。
法语系统语法是针对本科生学习法语开设的课程,使学生对法语语法有整体、系统、全面的了解和理解,增强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使学生掌握法语的标准用法。
本课程先讲授词法的分类,名词、形容词的性数变化、动词的变位、时态,介词的习惯用法等等,然后讲授句法的简单结构,句法的基本形式、基本句型,句型的转换等等。
本课程讲授与练习实践相结合,学生在课外要完成作业,通过大量的练习实践,使学生掌握语法规则和习惯用法,潜移默化地牢记这些规则,使学生能创造出规范的法语句子。
中国学生学习法语离不开母语,翻译在外语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法汉对译更可以提高学生对法语的特性的认识,而且这门课程对将来工作也是重要的。
本课程强调四个结合: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综述国内外的理论观点,重点在于实践,学生在课外要做大量的作业,掌握翻译的技巧;二是法语与汉语结合,教会学生认识两种语言的异同和特性,如何转换;三,在课堂上,口译与笔译结合,使学生认识口笔译的异同和各自的特点;四,在课堂上,泛译与精译结合,泛译数量大,注重意译,精译讲究准确简练。
作者: 杨伟民[1]
作者机构: [1]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北京100872
出版物刊名: 学海
页码: 67-73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2期
主题词: 社会关系;公民社会;“我们”意识;时空
摘要:本文根据吉登斯的有关理论,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关系的变化及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现代社会的本质和推动其形成的基本要素,就是社会关系从地方性的场景中“挖出来”并在无限的时空地带中“再联结”。
而目前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多数人已经从地方性的场景中“挖出来”了,但是并没有适当地“再联结”起来,因此,整个社会缺乏一种必需
的“我们”意识。
现代性的“再联结”需要社会工作者发挥积极作用。
这是中国大陆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方面。
作者: 杨伟民[1]
作者机构: [1]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出版物刊名: 社会
页码: 189-204页
主题词: 公共服务;社会服务;个人责任
摘要:本文运用公共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医疗服务的性质。
纵观我国医疗服务体制改革的有关政策措施,总体上缺乏对医疗服务的性质的明确认识。
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医疗服务政策从指导思想到具体规则的种种问题,同时更导致了医疗服务实践既缺乏效率也缺乏公正。
本文通过对医疗服务性质的分析,论证了医疗服务的一部分属于公共服务。
男一部分属于社会服务。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
杨伟民
杨伟民副教授
教育背景
1982年2月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获学士学位;1986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获硕士学位。
研究领域
社会政策、社会福利思想
代表性成果
曾经在《社会学研究》、《人民大学学报》、《管理世界》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
主编、编写和参加编写了三部社会政策、社会福利思想方面的教材。
“考金融,选凯程”!凯程人大金融硕士考研保录班战绩辉煌,在2014年考研中,10人被人大金融硕士录取,6人为人大金融硕士北京录取,4人被人大金融硕士苏州校区录取, 经过凯程保录班初试和复试的全程培训,顺利考入人大. 2016年人大金融硕士保录班开始报名了,同学可以咨询凯程老师.
【人大金融硕士考研经验】凯程2015年考取人大金融硕士15人,欢迎播放吴yawen、冯zheng、蒋hang等同学的经验分享视频,其中大多数都是跨专业的学生,还有一部分是本科二本的同学。
人大在录取的时候非常公平,招生人数多(总数达80人),加上凯程的专业辅导与人脉关系,凯程已经成为了金融硕士的黄埔军校,每年考取各校金融硕士的人数是其他院校的总和还要多。
在凯程网站有很多成功学员的视频,凯程学校里有专门针对道口、清华经管、北大、人大、中财、贸大等院校的内部讲义,这是其他机构所不具备的,同学们到了凯程学校可以实地查看(有些机构根本就没有开过金融硕士课程,自然没有讲义了)(其中人大金融硕士讲义包括:人大金融硕士凯程通,人大金融硕士热点讲义,人大金融硕士真题讲义,人大金融硕士冲刺讲义、题库等)。
此外,其他机构1个经验谈视频都没有,凯程的金融硕士经验谈非常多,在凯程网站有展示,同学们可以查看。
相信同学们能够正确选择考研辅导班,凯程一直以来,以“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为理念,创建最强的金融会计考研培训学校。
凯程教育: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
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来说,通过报辅导班来弥补自己复习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节省复习时间,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辅导班,或许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辅导班。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考察辅导班的首要因素,考生可以针对辅导名师的辅导年限、辅导经验、历年辅导效果、学员评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询问往届学长然后选择。
判断师资力量关键在于综合实力,因为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由一、两个教师包到底的,是一批教师配合的结果。
还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学术背景、资料著述成就、辅导成就等。
凯程考研名师云集,李海洋、张鑫教授、方浩教授、卢营教授、孙浩教授等一大批名师在凯程授课。
而有的机构只是很普通的老师授课,对知识点把握和命题方向,欠缺火候。
对该专业有辅导历史:必须对该专业深刻理解,才能深入辅导学员考取该校。
在考研辅导班中,从来见过如此辉煌的成绩:凯程教育拿下2015五道口金融学院状元,考取五道口15人,清华经管金融硕士10人,人大金融硕士15个,中财和贸大金融硕士合计20人,北师大教育学7人,会计硕士保录班考取30人,翻译硕士接近20人,中传状元王园璐、郑家威都是来自凯程,法学方面,凯程在人大、北大、贸大、政法、武汉大学、公安大学等院校斩获多个法学和法硕状元,更多专业成绩请查看凯程网站。
在凯程官方网站的光荣榜,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特别多,都是凯程战绩的最好证明。
对于如此高的成绩,凯程集训营班主任邢老师说,凯程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与我们凯程严格的管理,全方位的辅导是分不开的,很多学生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学生来自二本三本甚至不知名的院校,还有很多是工作了多年才回来考的,大多数是跨专业考研,他们的难度大,竞争激烈,没有严格的训练和同学们的刻苦学习,是很难达到优异的成绩。
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和凯程老师详细沟通一下就清楚了。
建校历史:机构成立的历史也是一个参考因素,历史越久,积累的人脉资源更多。
例如,凯程教育已经成立10年(2005年),一直以来专注于考研,成功率一直遥遥领先,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联系一下他们在线老师或者电话。
有没有实体学校校区:有些机构比较小,就是一个在写字楼里上课,自习,这种环境是不太好的,一个优秀的机构必须是在教学环境,大学校园这样环境。
凯程有自己的学习校区,有吃住学一体化教学环境,独立卫浴、空调、暖气齐全,这也是一个考研机构实力的体现。
此外,最好还要看一下他们的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