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 格式:docx
- 大小:13.26 KB
- 文档页数:3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护理常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于不同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造成的最终结果,在其负重面上发生区域性的关节面塌陷、变形等。
(一)护理评估1.受伤史、暴力性质。
2.激素、酗酒等因素。
3.患肢疼痛的性质、程度、活动度。
4.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
5.X线,CT、血常规及生化检查结果。
(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嘱患者保持功能体位或治疗时所需体位。
(3)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4)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患肢局部疼痛、皮肤颜色、温度等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2.用药护理(1)疼痛时遵医嘱使用止痛针或针刺止痛。
(2)遵医嘱局部敷贴时,注意避免烫伤皮肤,过敏者及时揭去,并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
3.饮食护理饮食宜清谈,多食蔬菜和水果,多饮水、忌饮酒。
4.情志护理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顾,使之安心养病。
5.临症护理(1)焦虑1)向患者介绍主管医生、专业护士、护士长及同室病友,使患者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2)向患者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强其治疗疾病的信心。
3)倾听患者的诉说,解决患者的实际困难,使其安心治疗。
(2)疼痛1)指导患者学会放松技巧,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2)患肢制动并抬高15°,外展中立,以减轻痛苦。
3)耳穴压豆止痛。
4)遵医嘱服用止痛剂。
(3)发热1)观察体温的变化,如体温不超过38℃,不用做特别处理,如超过38.5给予物理降温,并有上升趋势,应报告医生分析病因给予相应的处理。
2)鼓励患者多饮水,以补充体液,助热外达。
3)汗出过多时应及时用毛巾擦干,更换衣被,注意保暖,防止外邪入侵。
4)饮食宜清谈,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忌食辛辣肥厚等助湿生热之品。
(4)活动受限1)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2)减轻负重,拄拐或使用步行车。
3)保持舒适体位。
4)做好生活护理,将生活物品放于患者易取之处,以减少活动。
6.并发症护理(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注意观察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征象,如发现肢体肿胀、麻木、疼痛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股骨头坏死的健康教育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疾病,它主要是由于股骨头部供血不足而引起的。
这种疾病会导致股骨头组织的坏死和死亡,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髋关节的损伤。
股骨头坏死多见于年轻人,尤其是运动员、患有某些疾病或服用某些药物的人。
常见的症状包括髋部疼痛、行走困难、僵硬和肌肉萎缩等。
如果不及时治疗,股骨头坏死可导致严重的髋关节退行性病变,甚至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为了减少发生股骨头坏死的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1. 避免长时间站立和跑步等高冲击运动,减轻髋关节的负担。
2. 保持适当的体重,减轻关节的负荷。
3. 避免长时间的蹲姿和交叉腿的习惯,减少髋关节的压力。
4. 注意避免受伤,避免长时间使用类固醇等有损骨头健康的药物。
5. 做好饮食调理,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保持骨骼健康。
如果你出现了髋部疼痛和行走困难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早期治疗可以减少疾病的进展,并提高康复的机会。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等方法来缓解症状和恢复功能。
最后,提醒大家要重视股骨头坏死的预防和早期治疗,保持良好的骨骼健康对我们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儿童股骨头坏死健康教育
什么是儿童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又称为髋关节股骨头坏死,是一种疾病,通常出现在儿童或青少年身上。
这种疾病会导致股骨头血液供应不足,导致骨骼组织死亡。
在早期,患者可能不会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髋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等症状。
儿童股骨头坏死的原因
造成儿童股骨头坏死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血液循环障碍、遗传因素、感染、外伤等。
常见的原因包括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骨折、糖尿病、血液凝固异常等。
预防儿童股骨头坏死的方法
1.健康饮食:儿童应保持均衡饮食,摄入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2.合理运动:儿童要适量运动,避免长时间单一姿势或重复性运动。
3.预防外伤:鼓励儿童避免剧烈运动和摔倒,预防骨折等损伤。
4.定期体检:及早发现病变,进行早期治疗。
儿童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包括休息、物理疗法、药物治疗等。
2.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病情的儿童,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骨髓穿刺、
髋关节置换术等。
3.康复训练:手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恢复骨骼功能和关节活动度。
儿童股骨头坏死的注意事项
1.避免长时间单一姿势,定期活动。
2.饮食均衡,避免暴饮暴食。
3.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病变。
4.不随意服用药物,遵医嘱。
结语
儿童股骨头坏死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家长和孩子们都应该关注孩子的生
长发育和骨骼健康。
通过健康饮食、合理运动和预防措施,帮助减少患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以上是对儿童股骨头坏死的健康教育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更多人了解这一疾病,
预防和治疗得当。
股骨头坏死的护理措施引言股骨头坏死是一种严重的骨骼疾病,主要由于股骨头供血不足或血液循环受阻造成。
该疾病多发生在中青年人群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预防和缓解股骨头坏死对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护理措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股骨头坏死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1. 身体活动与运动身体活动和适当的运动可以减轻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症状并促进康复。
以下是一些建议:•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每小时应进行适当休息和活动。
•建议进行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以增加肌肉强度和改善血液循环。
•避免高强度运动和剧烈活动,以免加重症状和损伤。
2. 饮食与营养良好的饮食和适当的营养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摄入足够的钙、镁和维生素D,以促进骨骼健康和骨骼修复。
•增加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以促进组织修复和减轻炎症。
•避免过量摄入酒精和咖啡因,这些物质会影响骨骼的健康。
•增加纤维素的摄入,以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
3.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对股骨头坏死的患者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康复治疗措施:•物理疗法:通过针灸、推拿、理疗等手段来缓解疼痛和改善血液循环。
•药物治疗:使用药物来缓解疼痛和控制炎症。
例如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等。
•支具和辅助器具:如拐杖、助行器等,帮助患者减轻股骨头的负荷并改善行走能力。
4. 生活方式调整为了更好地应对股骨头坏死,患者需要进行一些生活方式的调整。
以下是一些建议:•避免长时间进行重复性的工作或活动,以减轻关节负荷。
•改善姿势和体位,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加强体重管理,减轻股骨头的负荷。
•良好的睡眠质量对康复和疼痛管理非常重要,建议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5. 心理支持股骨头坏死患者常常面临疼痛和应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因此心理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建议可以帮助患者应对心理压力:•寻求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
•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支持,帮助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
股骨头坏死健康教育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骨骼疾病,主要发生在股骨头部分,导致其血液供应不足,最终导致骨组织死亡。
这种疾病常见于30岁至50岁之间的人群,尤其是那些长期过度使用或者有基础疾病的人。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包括骨骼损伤、酒精滥用、肥胖、糖尿病、长期服用激素药物等因素。
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感到髋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
如果不及时治疗,股骨头坏死可能会导致关节破坏和功能障碍。
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减轻骨骼负荷、使用痛经缓解药物等以减少关节疼痛和炎症。
手术治疗则包括骨骼移植、关节置换术等,目的是修复受损的骨骼组织和恢复正常的关节功能。
预防股骨头坏死的关键在于避免相关危险因素。
注意保持适当的体重、节制酒精的摄入、避免长期使用激素药物等都是预防股骨头坏死的重要措施。
另外,定期进行体检并及时处理骨骼损伤也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该病症。
总之,股骨头坏死是一种严重的骨骼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造成很大的影响。
及早发现、诊断和治疗是关键,同时加强对相关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股骨头坏死病人的护理健康教育路径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股骨头坏死病人的护理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健康教育路径表实施指导一、为什么病人需要告知医护人员用药史及隐匿性感染灶1、指导病人将目前正在服用的特殊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告知主治医生,并遵医嘱停药,避免引起手术出血。
2、如病人患有龋齿、中耳炎、脚癣等隐匿性疾病,应在术前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人:L关节感染。
二、如何进行床上适应性锻炼指导病人手术后必须卧床一段时间,学会在床上正确放置使用便器的方法。
随意地翻身井放人便器可能会引起髋关节脱位,1、健侧下肢屈曲,足底踩床,患肢自然放置。
2、利用健足与双肘的力量支撑床铺(或双手抓住牵引床的吊环),腰部用力将整个臀部抬起,忌患肢内收外旋。
3、从健侧放人坐便器,尽量使崩搪瓷便盆。
4、避免拖、拉、拽,必要时在便盆边缘垫软布,不要妊时间使用,避免引起骶尾部皮肤破损。
三、如何使用助行器1、行走方法双手扶助行器向前推一步,同时必须保持身体挺直,将秀心放庄健肢上,迈出患肢人助行器中,走路的时候要保持助行器不动,再移动健肢跟进。
2、术后离床方法将助行器放在健侧肢体的床旁,向床旁移动身体,将健侧腿移到床下,患胺保持外展中立位跟随移动,患腿顺势移到床下,将身体转正,扶助行器站立。
3首次离床活动,可能会出现头捕、恶心、无力等体位性低血压症状,与长期卧床有关,应站立2分钟,适应后再行走,行走距离逐渐增多,随着下床次数的增多,这些症状将逐渐消失。
四、股骨头坏死病人术后卧床期间应采取什么体位为防止术后人工髋关节脱位,术后卧床期间病人必须采取特殊体位,具体方法:保持患肢伸直平故向外展30°,穿矫形鞋保持患肢中立拉,足尖朝上,患肢不内旋、外旋。
穿矫形鞋期间,注意用毛巾保护鞋边缘,即足跟、内外踝处的皮肤,防止皮肤破损;五、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有哪些1、术后至第2日,以肌肉的静力收缩和远端关节的运动为主,如足趾屈伸活动、踝泵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臀肌收缩等,循序渐进。
(完整word版)股骨头坏死护理常规股骨头坏死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执行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2、做好心理护理股骨头坏死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效果缓慢,患者容易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应安慰体贴患者,介绍同种治愈病例,消除疑虑,增强信心。
3、减少患肢负重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拐杖,减轻患髋负荷,防止或减少坏死股骨头塌陷。
4、保持牵引效能皮牵引科室髋关节周围组织松弛,降低关节腔的压力。
患肢外展中立位,重量锤应悬空,床尾抬高15~20厘米,保证有效牵引5、中药浴及中药熏蒸护理中药浴及中药熏蒸是利用热疗和中药作用于人体的治疗方法。
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若出现胸闷、头晕、呼吸困难、流汗过多、面色苍白等症状,应停止治疗,给予对症处理.治疗结束后,嘱患者适当补充一些茶水、咖啡、牛奶、以维持体液平衡.6、完善术前准备完成常规检查,做好皮肤准备,备皮范围包括患肢、会阴、下腹部及供植骨区皮肤。
二、术后护理1、执行骨科术后护理常规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3、做好创腔引流的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和袋,防止扭曲、折压,定时挤压,保持通畅,观察引流量、性质并记录。
4、术后疼痛护理因疼痛致血管痉挛而降低移植骨成活率,可遵医嘱适当用镇痛剂。
5、饮食护理戒烟戒酒,加强营养,多食新鲜水果蔬菜,注意增加钙的摄入量.6、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
7、指导功能锻炼术后早期进行患肢股四头肌舒缩活动及足背伸屈等活动,病情稳定后,协助患者床边坐立,屈伸膝关节活动,借助拐杖练习患肢不负重下的站立行走。
8、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
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概述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常见于中年人和老年人。
手术是治疗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手术后的围手术期,护理和康复指导尤为重要,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
围手术期护理1. 术后监测在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体温、血压等指标。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
2. 休息与活动手术后一般需要卧床休息,防止肢体运动引起骨头移位或者破坏伤口愈合。
但是患者也需要适量的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活性。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量的被动运动和功能锻炼。
3. 饮食手术后患者需要食用易消化、高营养、高蛋白的饮食,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肌肉恢复。
同时需要控制饮食的量和时间,防止影响消化和伤口愈合。
4. 伤口护理手术后的伤口需要密切监测和护理。
及时更换敷料,并注意伤口周围的局部温度和潮湿度,防止感染和伤口渗出过多。
同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伤口的清洁和消毒。
5. 疼痛控制手术后会出现疼痛不适,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疼痛控制。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医生的建议,可以采用药物镇痛和物理疗法等方法进行疼痛缓解。
康复指导1. 饮食术后饮食需注意,食用易消化、高营养、高蛋白的食物,同时需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
2. 功能锻炼术后的恢复过程需要逐渐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肌肉活性和骨头恢复。
锻炼应渐进,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同时注意避免过度锻炼导致伤口复发或者其他不适。
3. 疼痛管理术后的疼痛是恢复过程中的一大限制。
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疼痛管理,避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功能锻炼。
根据医生的指导,可以采用药物镇痛和物理疗法等方法进行疼痛缓解。
4. 避免过度劳累术后的康复过程需要持续的努力和耐心。
需要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以保证身体的恢复和康复。
5. 定期随访术后的恢复过程需要定期进行随访,以确保康复的效果和安全性,同时及时处理康复过程中的问题和疑虑。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股骨头坏死因主要病理系股骨头血供受阻,遭受破坏而引起的股骨头骨质缺血,故多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护理常规】1.术前(1)心理护理:详细解释和指导,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2)完善各项检查。
(3)预防感冒。
(4)教会患者功能锻炼的方法。
(5)手术前、后3d患侧禁止进行肌内注射。
(6)检查全身有无慢性感染病灶。
(7)术前准备:①皮肤准备,清洁切口处皮肤,备患侧及会阴部皮肤,剪指(趾)甲;②根据医嘱做抗生素皮试、交叉配血;③术前禁饮、禁食,常规禁食10h,禁饮4h。
(8)术日晨准备:测量生命体征,检查手术区皮肤准备情况,更换清洁病员服,取下活动性义齿、眼镜、首饰等附属物品,贵重物品交其家属保管,不化妆,去手术室前,嘱患者排空膀胱。
按手术需要将病历、术中用药、X线片等带人手术室,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核对交接。
2.术后(1)术后体位:硬膜外麻醉术后,取去枕平卧位4~6h,患肢抬高15°~30°保持外展中立位,两腿间放软枕。
(2)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至平稳,给予吸氧,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情况,观察患肢皮肤温度、颜色、肿胀,以及患者的感觉、活动情况。
(3)伤口护理:观察切口渗出、引流,保持敷料干燥,弹性绷带包扎松紧度适宜。
(4)管路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按时挤压,保持引流管通畅,更换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做好记录,术后1h内引流液≥300ml及时通知医师。
(5)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①深静脉血栓形成:保证足够液体入量,多饮水,避免油腻,戒烟酒,穿弹性袜,空气压力治疗仪的使用,应用抗凝血药物,功能锻炼。
②感染:观察体温变化,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做好基础护理、消毒隔离工作。
③关节脱位:保持外展中立位;避免屈髋>90°,避免过度内收、内旋;禁止坐马扎、盘腿、跷二郎腿;教会患者正确的站、立、坐、卧、行走姿势;经常检查患肢长度。
股骨头坏死的护理要点有哪些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股骨头坏死,这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疾病,若一个人的股骨头坏死或者不健康,就代表这个人的腿将丧失灵活性,甚至会瘫痪在床,因此,股骨头坏死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生活的疾病。
股骨头坏死患者需及时接受规范的治疗,同时在生活中也要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以促进病情康复。
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什么是股骨头坏死以及具体的护理要点。
1、什么是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也叫股骨头缺血坏死,常见病因有机械原因、病原微生物等,相关因素均可能造成股骨头血液循环障碍,引发股骨头坏死。
另外,人们若长期服用激素也可引发此病,还有部分患者会因出现踝关节炎、长时间负重等引发该疾病。
大部分股骨头坏死的患者会有行走困难或股骨头中央疼痛等症状。
股骨头坏死可基于坏死部位形状以及范围大小分成6类,分别是:(1)股骨头全部坏死,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指的是从关节边缘起的股骨头全部坏死,一般头下型股骨颈骨折容易导致全头坏死;(2)股骨头锥(楔)形坏死,这种情况比较多见。
正常情况下股骨头包括中心持重区域以及内、外无压区域,持重区域的骨头坏死也就是头中心锥形坏死;(3)股骨头顶半月状坏死,这种情况有很高的发生率,主要是在股骨头前上方出现骨坏死情况,而且死骨为半月状,一般在髓关节蛙式外展位X线照片中可相对清楚的显示出来;(4)股骨头灶性骨坏死,这种类型是最轻的,通常不会出现股骨头塌陷情况;(5)非血管性骨坏死;(6)股骨头核心性坏死。
2、股骨头坏死的护理要点2.1注意卧床休息股骨头坏死的患者要根据病情需求适当卧床休息,尤其是在发病初期,患者常会有髋滑膜刺激症状,并引起肌肉痉挛、疼痛等症状,此时要尽量卧床休息。
2.2进行规范化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患者要及时接受牵引治疗,治疗过程一般是1~2周,直至症状消除。
也可通过髋外展、内旋位石膏予以固定。
不同患者病情也会有所差异,具体要根据专业骨科医生的建议,采取合理的治疗及护理措施。
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护理摘要】目的讨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护理。
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
结论外展位髋人字石膏固定每次2~3个月,也可用双下肢管型石膏外展30°~50°,不固定髋关节,6个月换1次石膏,固定1.5~2年。
石膏固定病人3~5天内应列入交班内容,进行严密观察。
术后心电监护,氧气吸入,15~30分钟巡视1次。
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尿量情况。
尤其是血压的变化,血压低于90/60mmHg或尿量小于17ml/h,及时报告医师给予输血、补液治疗。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坏死护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于不同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所造成的最终结果。
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常见的病因有股骨颈骨折、创伤性髋关节脱位、长期使用激素、过度饮酒、慢性肝病等。
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而是在拍摄X线片时发现。
最先出现的症状为髋关节或膝关节疼痛。
在髋部又以内收肌痛出现较早。
疼痛可呈持续性和间歇性。
如果是双侧病变可呈交替性疼痛,疼痛性质在早期多不严重,但逐渐加剧,也可在受到轻微外伤后骤然疼痛,经过保守治疗,症状可以暂时缓解,但过一段时间疼痛会再度发作。
可有跛行,行走困难,甚至扶拐行走。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根据X线表现分位4期:第Ⅰ期(软骨溶解期)、第Ⅱ期(股骨头修复期)、第Ⅲ期(股骨头塌陷期)、第Ⅳ期(股骨头脱位期)。
下面将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
1 非手术治疗护理1.1 心理护理此类患者及家属心理压力大,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病人,详细介绍有关本病的知识、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多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及时发现不良心理变化,及时诱导解除不良情绪。
当治疗有一定疗效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要坚持治疗方法的连贯性,不可半途而废。
1.2 石膏固定的护理外展位髋人字石膏固定每次2~3个月,也可用双下肢管型石膏外展30°~50°,不固定髋关节,6个月换1次石膏,固定1.5~2年。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护理常规一、概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stonecrosis of femora head,ONFN)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股骨头血液供应破坏或骨细胞变性导致骨的有活力成分(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和脂肪细胞)死亡引起的病理过程。
ONFN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发病原因复杂,病变导致关节软骨破坏,股骨头坏死性改变,使关节功能丧失,致残率很高。
本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致残性疾病,早期治疗对防止致残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一)分类1.根据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
因ONFN不同类型及坏死范围和部位对治疗方法的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结合X 片、ECT及手术所见把股骨头坏死分为以下四型、三级。
四型: ①缺血型;@瘀血型;③混合型;①增生硬化型。
三级: ①一级(局部缺血坏死);②二级(大部缺血坏死);③二级(全头缺血坏死)。
2.另外可根据坏死发生部位作如下划分。
(1)内侧部坏死坏死发生有股骨头的内侧非负重区。
(2)外侧部坏死坏死发生有股骨头的外侧部,致股骨头塌陷的主要原因。
(3)中央部坏死坏死发生在股骨头的叶央部。
(4)顶中部坏死坏死发生在股骨头的顶部中央。
(二)病因目前虽然已经清楚骨坏死不同阶段的病理改变,但对发病的原始机制知之甚少。
1.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创伤引起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23%。
股骨头最主要的供血是旋股内侧动脉发出的上支持带动脉,主干上升为骺外侧动脉,在软骨与骨骺之间进入股骨头中央,供应股骨头至少2/3的血液,其紧贴骨面,血管张力较高,移动度小,股骨预骨折时,极易伤及此血管。
而到达及分布于股骨头的血管都是多次分支后的细小血管,之间虽有吻合,但仍保持各相对独立的血供区域。
所以股骨头的血供比较贫乏,当供血动脉在外伤或治疗时被损伤而突然阻断将造成缺血时,必然会引起股骨头组织细胞的一系列变化,最终导致骨坏死。
2.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原因非常复杂,相关因素如下。
股骨头坏死健康教育
《股骨头坏死健康教育》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通常出现在年轻和中年人身上。
这种疾病会导致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不足,最终导致骨骼坏死。
如果不及时治疗,股骨头坏死会导致严重的疼痛和残疾。
首先,要了解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和诱因。
一些潜在的风险因素包括酗酒、使用皮质类固醇、高脂血症、肥胖以及脱水。
此外,外伤、骨折和器械手术也可能会导致股骨头坏死。
其次,正确的预防方法至关重要。
保持适当的体重,均衡饮食和定期运动有助于减少患病风险。
同时,要避免过量饮酒和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
最后,对于已经患有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及时治疗和管理非常重要。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患者还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和康复训练,以便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之,了解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和诱因,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以及及时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是关键。
希望通过《股骨头坏死健康教育》,能够增加大众对这一疾病的认识,提高对预防和治疗的重视,帮助更多患者早日康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怎么护理
股骨头坏死可以说是给患者带来非常大的痛苦,也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而且会使患者身体素质变得很差,那么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怎么护理好呢?
股骨头坏死的日常护理:
1、患者们是需要改掉那些长期酗酒的不好的习惯的,或者我们需要戒酒,脱离致病因素的接触环境,清除酒精的化学毒性,防止组织吸收。
这也是属于股骨头坏死的护理方式。
2、因为很多的疾病都是需要用激素的,所以股骨头坏死患者要掌握短期适量的原则,并配合扩血管药、维生素D、钙剂等,切勿不听医嘱自作主张,滥用激素类药物,这也是属于股骨头坏
死的护理之一。
3、很多的时候一定要非常的注意才可以的,股骨头坏死的护理首先是要对股骨颈骨折采用坚强内固定,同时应用带血管蒂骨瓣头植骨,促进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股骨颈愈合,增加头部血运,防止骨坏死,股骨头坏死术后应按期随访,适当口服促进血运的中药和钙剂,预防股骨头缺血性的发生。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股骨头坏死因主要病理系股骨头血供受阻,遭受破坏而引起的股骨头骨质缺血,故多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护理常规】
1.术前
(1)心理护理:详细解释和指导,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2)完善各项检查。
(3)预防感冒。
(4)教会患者功能锻炼的方法。
(5)手术前、后3d患侧禁止进行肌内注射。
(6)检查全身有无慢性感染病灶。
(7)术前准备:①皮肤准备,清洁切口处皮肤,备患侧及会阴部皮肤,剪指(趾)甲;②根据医嘱做抗生素皮试、交叉配血;③术前禁饮、禁食,常规禁食10h,禁饮4h。
(8)术日晨准备:测量生命体征,检查手术区皮肤准备情况,更换清洁病员服,取下活动性义齿、眼镜、首饰等附属物品,贵重物品交其家属保管,不化妆,去手术室前,嘱患者排空膀胱。
按手术需要将病历、术中用药、X线片等带人手术室,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核对交接。
2.术后
(1)术后体位:硬膜外麻醉术后,取去枕平卧位4~6h,患肢抬高15°~30°保持外展中立位,两腿间放软枕。
(2)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至平稳,给予吸氧,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情况,观察患肢皮肤温度、颜色、肿胀,以及患者的感觉、活动情况。
(3)伤口护理:观察切口渗出、引流,保持敷料干燥,弹性绷带包扎松紧度适宜。
(4)管路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按时挤压,保持引流管通畅,更换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做好记录,术后1h内引流液≥300ml及时通知医师。
(5)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①深静脉血栓形成:保证足够液体入量,多饮水,避免油腻,戒烟酒,穿弹性袜,空气压力治疗仪的使用,应用抗凝血药物,功能锻炼。
②感染:观察体温变化,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做好基础护理、消毒隔离工作。
③关节脱位:保持外展中立位;避免屈髋>90°,避免过度内收、内旋;禁止坐马扎、盘腿、跷二郎腿;教会患者正确的站、立、坐、卧、行走姿势;经常检查患肢长度。
(6)心理护理:观察患者情绪变化,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护理,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症状严重时应休息,患肢抬高和制动,缓解期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避免关节的超负荷运动,维持髋关节有良好的活动范围。
2.饮食指导合理饮食,均衡营养。
3.用药指导长期使用非甾体抗感染药应注意监测消化道和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
4.心理指导讲明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5.康复指导症状较轻者在症状缓解期内进行适当的运动,避免骨质疏松和肌萎缩,进行肌力训练,改善关节稳定性。
预防感染、关节脱位;保护关节;防止继发性损伤。
6.复诊须知术后6周、6个月、1年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