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内容提要: 有关资本结构的理论在西方已经较为成熟,但我国在引进过程中还存在不适应性,并且国内学者研究结果还存在差异,因此在理论上存在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我们根据国外理论和国内的实际情况提出假设,运用了单因素分析法、多元线型回归模型和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相关启示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资本结构;影响因素;上市公司一、文献综述资本结构理论是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三大核心理论之一。
关于资本结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MM理论为基础的资本结构主流理论,主要研究资本结构和企业价值的关系;二是以MM理论为基础的资本结构决定因素学派,主要研究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
本文着重从第二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
资本结构理论在西方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但在我国发展还比较晚,在对西方理论引进的过程中对本国情况存在不适应性,并且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还存在差异,所以在理论上就尚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我国的证券市场随着加入WTO以后会逐步规范化,选择资本结构是上市公司筹资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对资本结构的研究也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的研究70年初,巴克特、卡格、塔布和小塔加特率先提出游离于资本结构主流理论之外的一个理论分支——资本结构决定因素理论,之后马什为该学派的延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根据资本结构决定因素理论,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大致包括以下四个:1.企业规模:巴克特和卡格共使用了1950-1965年期间129家工业企业230次的证券行业数据来检验企业对融资工具的选择。
他们发现:规模越大的企业越倾向于通过发行债券(或通过以包括优先股、可转换证券和债券在内的多次发行)来融资;而负债比率越高的企业越不可能(相对于普通股和可转换证券而言)发行债券。
2.企业权益的市场价值。
小塔加特利用联邦储备委员会的《资金流动》、国内税务局的《收入统计》和证券交易与管理委员会的《统计公告》等给出的数据,通过广义最小二乘法得出结论:企业长期负债与权益的市场价值是决定企业证券发行的重要因素。
EVA对我国上市银行资本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作为核心金融机构,肩负着经济运行的重要职责,保持稳健健康的资本结构对于银行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当前我国银行资本结构呈现出资本充足率低、资产负债率高、核心资本占比低等问题。
如何提高银行资本结构的稳健性,成为了银行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经济附加价值(EVA)是衡量企业利润水平的指标之一,也是反映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指标。
本研究将结合EVA理论,探究EVA与我国上市银行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旨在为提高我国银行资本结构的稳健性提供参考和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问题和目标2.1 研究问题我国上市银行的资本结构目前存在哪些问题?EVA对我国上市银行资本结构有何影响?影响渠道是什么?资本结构对EVA的影响是如何的?资本结构的优化对EVA的提升有何帮助?2.2 研究目标探究EVA与我国上市银行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影响机制;评估银行资本结构对EVA的影响程度,分析资本结构如何影响EVA;提出有针对性的资本结构优化建议,为提高我国上市银行资本结构的稳健性提供思路和方法。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3.1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证研究法和统计学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上市银行的财务数据和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究EVA与银行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
3.2 研究步骤第一步:文献调研,搜集有关我国银行资本结构和经济附加价值的相关文献,深入了解银行资本结构问题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第二步:选择研究样本,选取2016年至2020年上市银行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样本选择,确保研究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第三步:数据收集与处理,通过年度报告等渠道获取研究所需数据,对数据进行加工和整理处理,消除离群值和空缺值,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四步:实证分析,运用Eviews等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主要分析EVA与银行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定量分析。
资产结构、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资产结构、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一、引言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两个核心概念。
资产结构反映了企业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比例关系,而资本结构则体现了企业长期负债与股权的比例关系。
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的合理配置对企业绩效起着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究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具体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二、资产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1. 资产结构与企业效率之间的关系资产结构的优化可以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经营效益。
对比企业A和企业B,假设两者拥有相同规模的固定资产,但企业A的流动资产比例更高。
那么在市场需求下降的情况下,企业B需要更多的固定资产来支撑生产,而企业A则可以通过减少流动资产的占比来降低成本。
因此,企业A的资产结构优于企业B,可以在市场环境变化中更加灵活地调整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资产结构的影响因素资产结构的优化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行业特性、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和资本结构等。
行业特性对资产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产的特殊性上。
例如,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比例通常较高,而服务业更注重流动资产的占比。
企业规模对资产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上,规模较大的企业通常会有更高的固定资产比例。
资产负债率和资本结构则是资产结构优化考虑的重要因素,企业可以通过减少负债和增加股本来优化资产结构。
三、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1. 资本结构与企业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资本结构的优化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有直接影响。
过高的负债比例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导致利息支出增加,从而降低企业盈利能力。
例如,企业A和企业B都需要贷款扩大规模,但企业A选择了较低的负债比例,而企业B选择了较高的负债比例。
当市场利率上升时,企业A的利息支出增加相对较少,而企业B则会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从而影响盈利能力。
2. 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资本结构的优化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企业发展阶段、市场竞争、财务约束和股权结构等。
银行业去杠杆化资本结构问题的分析与实证研究——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例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我国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商业银行经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杠杆率变化情况,找出影响杠杆率的主要因素,进而发现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杠杆化所处的阶段,探索我国商业银行应如何调整杠杆率来降低危机对银行的冲击。
本文选取2013年至2016年所有在沪、深上市的13家商业银行作为样本,对银行业的“去杠杆化”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来进行实证分析。
本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银行的经营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去杠杆化对其经营活动的影响。
实证结果表明银行资本规模越大,杠杆率越高,银行资本风险水平越低;杠杆率越低,银行盈利能力越强,进而提出科学性建议使商业银行在今后发展中合理调整杠杆率。
关键词:商业银行 杠杆率 资本结构 实证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隆照金 张勇 欧发勋 吴远凤一、引言自2008年金融危机的到来引发了全球性经济衰退,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发更是严重冲击世界经济的发展。
由于杠杆化的金融产品具有低利率和较强的流动性,从而大大降低了融资成本,因此一段时间以来,各家银行都购买了大量杠杆化的金融产品。
然而,在金融危机和疫情的影响下,高杠杆运作化公司的多收益来源导致的风险分散作用被完全对冲掉,从而滋生较大的风险。
因此,中国银行业需要改变业务模式,开拓表外业务,发展金融创新,未来中国的银行业也必将会进入去杠杆化阶段以维持合理的杠杆率水平,促使我国商业银行持续健康的发展。
目前,国内对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以及监管工作。
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银行资本结构的优化问题以及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分析,进而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进行调整改革。
周洁(2015)利用2007-2013年16家上市银行年报中数据,通过实证研究,提出股权结构优化、多渠道补充资本金、提高资产质量以及加大监管力度优化资本结构。
然而,杨添富、张强(2020)通过对中国9家上市商业银行2010-2018年财务报告深入分析,得出银行规模与资本结构正相关,盈利能力、资产担保价值对银行资本结构影响不显著的结论。
变量指标及计算方式被解释变量杠杆率(CAP)负债/资产解释变量净经营资产收益率(ROE)衡量盈利水平,ROE不良贷款率(NPL)衡量破产风险,不良贷款率银行规模(LN(ASSET))衡量资产规模,总资产对数税收效益(TAX)衡量税收影响,财务费用减税/总资产存款保险制度(D-FDIC)衡量存款保险影响因素,实行为1产权性质是否国(D-PROP)衡量政府监管严紧度,国有为1股权集中度(TOP10)衡量股权集中度,前十大股东/总股本表1变量及解释一、引言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是经济运行的枢纽。
随着2010年巴塞尔协议III和2013年“中国版巴塞尔协议III”新《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相继出台,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研究再次成为热点。
企业资本结构以权益性融资和债务性融资比例来衡量,能够有效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再融资能力。
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商业银行以货币为主要经营对象,其资本结构中只有少量的权益性融资,大量存款为主的负债融资是商业银行资本的主要来源。
商业银行的经营属性和内部治理对其资本结构提出特殊要求,此外,商业银行资本结构还受到存款保险制度,法定准备金,资本充足率等外部监管等要求。
对商业银行来说维持合理的资本结构既是满足监管要求,也是维持自身稳健经营和金融系统稳定的必要前提,可见对其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关于企业资本结构最早的研究是1958年的MM定理,结论是企业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
由于假设过于严苛,该定理与现实不符。
其后学者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扩展,并增加了税收因素(Miller,1977),代理成本(Jensen&Meckling,1976),Smith&Warner,1979),破产成本(Hau-gen&Senbet,1978)以及这些因素的综合反映(DeAngelo &Masulis,1980),Barnea,Haugen&Senbet,1981),并得出了不同结论。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摘要】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是衡量银行风险承受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保障金融市场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揭示其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在资本充足率的定义和意义部分,我们将探讨资本充足率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在现状分析部分,我们将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在影响因素部分,我们将分析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相关因素;在实证分析部分,我们将介绍实证分析所采用的模型和方法,并展示实证分析结果及讨论;最后在我们将总结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主要因素,提出政策建议,对研究结论进行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实际情况,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实证分析、我国、因素分析、政策建议、研究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资本充足率作为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核心指标,直接关系到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稳健经营的能力。
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监管部门对于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逐渐趋严,资本充足率成为银行监管合规的重要标准。
在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也备受关注。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研究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因素,深入探讨其现状和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探讨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通过对资本充足率的定义和意义进行解析,可以更好地认识资本充足率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揭示影响资本充足率的各种因素,进一步总结实证分析结果,为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提升提供有效参考。
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摘要】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研究基础上,以2004-2011年我国主要12家商业银行的资料为基础,运用stata软件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回归方法,研究了银行成长性,资产担保能力,银行规模,盈利能力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得出银行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负相关,与银行规模和成长性正相关,与资产担保能力关系不大。
银行作为特殊的以经营负债业务营利具有较高资产负债率的企业,其融资决策对融资优序理论的适用性仍有待进一步考察。
【关键词】银行;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1.引言
通常在研究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时,我们都会剔除掉银行类企业,以避免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之所以剔除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银行的经营对象是货币,通过存贷款利差盈利,这就导致银行通常具有较高的杠杆率,而投资者也不会因为其高的杠杆率拒绝投资。
(2)银行的存款契约具有与一般借款契约不同的性质,当存款者认为银行存在潜在的流动性危机时可以随时要求银行履行契约,而不是等到借款到期时予以偿还,这个特征也使得银行与一般企业在融资投资决策方式上的不同。
具有上述独特特征的银行作为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和投资决策的选择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研究基础上,以我国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从实证角度进行了研究。
2.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选择
2)主营业务增长率(gth)与资本结构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即成长性高的银行,有一个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虽然股权融资作为银行扩充资本金以满足资本监管要求的一个快速途径越来越多的被银行选用,但是融资优序理论仍然对银行的融资方式选择有一定的影响,负债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和资金来源,仍然支撑着商业银行业务的增长。
3)总资产中固定资产的比例(fa)检验结果不显著。
一般的理论认为,资产担保能力代表了银行对于负债的偿还能力,总资产中固定资产占比越高,其偿债能力越强,资产负债率越高。
而本文回归结果不显著,可能与银行的固定资产多为营业网点与设备,这些只占银行资产的很小一部分,并且由于其计量采用历史成本法,使得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比更加小,由此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很小。
4)公司规模(size)与资本结构显著正相关,这与一般的理论相符合,银行规模代表银行的实力、发展前景。
规模大的银行,对于市场有较大的影响和控制能力,其成本和收益的可控性强,经营风险低,相应的破产风险也小,采用负债筹资的可能性较大,资本负债率越高。
并且我国商业银行背后都有隐形的政府担保存在,规模越大的银行其倒闭的可能性越小,于是规模大的银行较多的运用负债融资。
4.结论
通过上述的研究,本文对传统认为可能影响银行资本结构的各项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
(1)银行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强烈负相关,与成长性正相关,与银行规模正相关,与资产担保能力基本不相关。
银行作为主要依靠负债业务营利的企业,其资本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除资产利润率和资产担保能力外与一般企业理论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2)银行的融资决策对融资优序理论的适用性还有待进一步考察。
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负相关的结果既可能是内部融资发挥作用,又可能是股权融资的结果,也可能是两者共同作用。
资本结构与成长性的关系又表明负债融资仍然对业务增长有贡献。
银行作为特殊的企业,自身的存款契约具有特殊性又面临资本监管的要求——存款契约与一般债权相比的不稳定性和银行要达到规定的资本
充足率——这些因素都影响着银行的融资决策,具体的作用仍然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上述的这些结论都对关于银行资本结构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后续关于银行融资模式的选择与最优资本结构的确定。
参考文献:
[1]吕长江,韩慧博.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特点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2002(8).
[2]胡维波.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研究[j].财经政法资讯,2006(5).
[3]胡志强,卓琳玲.ipo市场时机选择与资本结构关系研究[j].
金融研究,2008,(10).
[4]宋光辉,郭文伟.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j].南方金融,2008(1).
[5]赵瑞,杨有振.资本结构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31(6).
[6]陈丹妮,韩彦.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基于ipo 前后的数据[j].河北金融,2008.
作者简介:魏亚丹,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融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