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场养殖中蜂的优势
- 格式:docx
- 大小:18.01 KB
- 文档页数:4
蜜蜂养殖知识及技术大全养蜂是指人工饲养蜜蜂以获取蜂蜜等蜂产品,实际上数千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饲养蜜蜂了,虽然过去蜜蜂养殖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近些年在回乡创业的热潮下养蜂也火热起来,下面百度文库就一起来看一看蜜蜂养殖知识及技术大全吧!一、蜂种知识1、中蜂:中蜂全称中华蜜蜂,不但是我国独有的优良蜂种,同时也是我国养殖历史最悠久的蜂种,优点是对我国自然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缺点是采蜜性能不如意蜂且易自然分蜂和弃巢迁飞。
2、意蜂:意蜂全称意大利蜂,不但是蜜浆兼产型理想品种,同时也是生产花粉和蜂胶的理想蜂种,优点是群势强大且采蜜性能远远强于中蜂,缺点是对我国的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远比不上中蜂。
二、生活习性1、社会性:蜜蜂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整个蜂群由一只蜂王、少量雄蜂和大量工蜂组成,其中蜂王主要负责产卵来培育新蜂,雄蜂主要负责与新蜂王交尾,而工蜂则承担群内几乎所有的劳作。
2、筑巢性:蜜蜂是典型的筑巢性昆虫,事实上蜂群不管是哺育幼虫还是储备食物都离不开蜂巢,而蜂巢则是工蜂用腹部蜡腺所分泌的蜂蜡修筑成的,另外蜜蜂对筑巢环境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3、群居性:蜜蜂是典型的群居性昆虫,但除了雄蜂以外蜂群与蜂群之间并不来往,而蜂群内部则靠独有的“群味”来辨别异同,若群味相同则可在蜂巢内自由通行,但若群味不同则将大大出手。
4、排他性:蜜蜂是典型的储食性昆虫,蜜源丰富时工蜂会大量采集花粉和花蜜并存储在蜂巢中(蜂蜜是蜜蜂用花蜜酿制成的),若外界蜜源匮乏或天气不适宜工蜂采集时蜂群便以储备的食物为生。
三、养蜂场地1、蜜源丰富:蜜蜂生存和繁衍都离不开蜜源的支撑,若附近蜜源匮乏蜜蜂连自己的生存都成问题,更别指望能通过养蜂来获取蜂蜜和花粉了,因此养蜂场地一定要选择蜜源丰富且相对连续的地方。
2、气候适宜:蜜蜂对气候虽然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在小气候适宜的地方饲养蜜蜂更利于蜂群的发展,例如温度不适时蜂群为了调控温度会增加负担,因此养蜂场地一定要选择小气候适宜的地方。
中蜂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云南省昆明市植保植检站云南昆明6500322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当前中蜂养殖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分析其存在的挑战,并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锋养殖;问题及对策前言当今社会,随着我国的逐渐崛起和发展,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吃饱穿暖,而越来越注重自身养生。
众所周知,蜂蜜富含维生素、多种氨基酸、矿物质、酵素等丰富的营养成分,深受人们欢迎,成为人们养生的重要食品之一。
而在众多蜜蜂品种中,中华蜜蜂的蜂蜜营养价值极高,并且对许多植物的繁衍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其生态意义极为重要,已经被国家列为资源保护品种,因此对其保护已经不可忽视。
下面主要介绍中华蜜蜂的养殖现状以及一些保护措施。
1 适宜发展中蜂养殖的优势条件1.1 中蜂养殖在优越的自然和气候条件下是非常理想的。
1.1.1 优越的自然环境禄劝县的地理环境十分丰富,其中的地形、地貌、海拔等都十分不同,其中“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征表示,东北部的海拔较高,西南部的海拔较低,而“坝子”的则表示,这里的海拔较为平坦,沿着河流的冲积带,构成了禄劝县的重要的农业生态系统。
由于“三废”的实施,只有很小的工业企业存在,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1.1.2 适宜的气候条件这个地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拥有良好的阳光和水资源。
这里的冬夏温差很小,但是夏天和冬天的温差很大,一天中的温差很小,但是一天中的温差很大。
这里的地貌各不相同,有时会出现陡峭的山坡,这些都会导致这里的气候发生巨大的改变。
这里既有冷,又有暖,是一个复杂的立体气候。
这里的冬夏温差很少,夏天的温度很高,而冬天的降水量很少,这是因为这里的土壤和水资源都很丰富。
当海拔升高时,降水量也会相应地上升。
2 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中蜂养殖现状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在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都存在许多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是4个方面。
2.1从业人员老化由于缺乏先进的科学知识,以及缺乏足够的土地,使得许多农村的土壤质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且由于缺乏有效的机耕道路的建设,使得农民的工作量巨大,而且工作的成本也很高。
蜜蜂养殖技术及基本知识蜜蜂是蜜蜂科数种资源昆虫的统称,因能采花酿蜜而被人们所熟知和利用,事实上早在数千年前人类就已开始所有蜜蜂,历史学家推断我国是从殷商时代开始养蜂的,下面一起来看一看蜜蜂养殖技术及基本知识吧!一、蜂种知识1、中蜂:中蜂全称中华蜜蜂,不但是我国独有的优良蜂种,同时也是我国养殖历史最悠久的蜂种,优点是对我国自然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缺点是产蜜性能不如意蜂且易自然分蜂和弃巢迁飞,比较适合在地形复杂且蜜源分散的山区养殖。
2、意蜂:意蜂全称意大利蜂,不但是蜜浆兼产型理想品种,同时也是生产花粉和蜂胶的理想蜂种,优点是群势强大且产蜜性能远远强于中蜂,缺点是对我国的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远比不上中蜂,比较适合在地形简单且蜜源集中的平原养殖。
二、蜂群结构1、蜂王:蜂王是受精卵发育成的雌性蜜蜂,正常情况下一个蜂群中有且只有一只蜂王,主要作用是产卵来繁殖新蜂并通过分泌蜂王信息素来维持蜂群的秩序。
2、工蜂:工蜂是受精卵发育成的雌性蜜蜂,正常情况下一个蜂群中有数万只工蜂,主要作用是负责几乎所有的劳作,例如采集食物、修筑蜂巢、哺育幼虫等。
3、雄蜂:雄蜂是卵细胞发育成的雄性蜜蜂,正常情况下一个蜂群中有数百至上千只雄蜂,主要作用是与新蜂王交尾且交尾后很快便会因生殖器官脱落而死亡。
三、生活习性1、社会性:蜜蜂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群体由工蜂、雄蜂和蜂王构成,其中工蜂负责群体内外几乎所有的劳作,雄蜂专门负责与新蜂王交尾,而蜂王则主要负责产卵来培育新蜂。
2、分蜂性:蜜蜂利用分蜂来繁育种群,分蜂多发生在蜜源丰富且气候适宜的春季,分蜂时老蜂王和部分工蜂离开蜂巢并另觅新址筑巢,原蜂巢则留给即将出房或已出房的新蜂王。
3、变态性:蜜蜂是完全变态发育昆虫,三型蜂都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蜂这四个阶段,其中蜂王从卵到蜂大致要16天,工蜂从卵到蜂大致要20天,而雄蜂从卵到蜂大致要23天。
4、排他性:蜜蜂依靠群味来辨别异同,除了雄蜂以外群味不同的两只蜜蜂将大大出手,同时蜂群的巢门口也有守卫蜂在守卫蜂巢,若他群蜂靠近巢门便会受到守卫蜂驱赶或攻击。
意蜂育王方法技巧意蜂因为蜂蜜产量高,能为养蜂人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所以在我国养殖量极大,但是对于新手养蜂人而言,意蜂怎么培育蜂王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下面就和下面一起来了解了解意蜂育王方法。
一,意蜂育王方法1、选择合适的育王群在意蜂前首先就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育王群,这样的育群最好选择在一个拥有蜂王的强群中,这是因为强群育王接受率高,而且对王台哺育王浆也比较有利。
虽然在无王群众也能进行育王,但是没有蜂王的蜂群中蜜蜂的情绪极为不稳定,而且育出的蜂王出台较早,质量较差,不利于蜂群的发展。
2、人造王台意蜂育王是王台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地方,所以在建立人工王台时,最好选择自己蜂场中的蜂蜡,这样适应较快,而且蜂蜡溶液的温度不宜过高。
将人造王台放入到育王框中以后,可以把育王框放在育王群中让里面的蜜蜂去清理一下,清理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一个小时。
3、育王母群选择意蜂育时母群选择也极为重要,应该选择那些产卵能力强的房屋作为母群,还要看这个蜂群的抗病能力和产蜜量如何,如果都比较适合的话就可让它为母群。
在选择蜂王卵前,要控制母群中蜂王的产卵数量,以便于让它产出高质量的蜂卵,在幼虫出现以后的二十四小时,用移虫针把幼虫移送到安放好的王台之中。
过两三个小时以后看看是不是已经有少量的蜂王浆出现,如果有就说明移虫成功,做好这一步,就等蜂王出台就可以了。
二,意蜂秋季养殖管理技术1、防盗蜂意蜂的采集力强,而且飞行敏捷,极易发生盗蜂现象,秋季外界的蜜源较少,群势较强的蜂群就会欺负弱势的蜂群,导致弱群进一步减弱,在严重时会引起整个养蜂场盗蜂,从而给养蜂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所以在秋季时要求养蜂人要做好盗蜂的预防措施,尤其是在补饲时,一旦操作不当极有可能会引起盗蜂。
1、防盗蜂意蜂的采集力强,而且飞行敏捷,极易发生盗蜂现象,秋季外界的蜜源较少,群势较强的蜂群就会欺负弱势的蜂群,导致弱群进一步减弱,在严重时会引起整个养蜂场盗蜂,从而给养蜂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櫇櫇櫇櫇櫇櫇櫇櫇殱殱殱殱畜牧生产收稿日期:2023 10 21中蜂多箱体养殖方法的探究卞苏舒1,沈炳泉2(1.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浙江临安311300;2.杭州临安天目蜂业有限公司)中图分类号:S89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7307(2024)02-0025-002 中国是最早开始人工驯化和利用蜜蜂进行生产活动的世界养蜂大国,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育种和养殖经验。
蜜蜂养殖是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符合农业绿色发展要求、符合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要求的产业。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21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指出,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促进产业健康稳定及可持续发展,推动养蜂业质量提升行动。
目前,全国有蜂农30多万,饲养的蜜蜂群在800万群以上,占全世界的1/8,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地区。
近年来全国蜂蜜生产呈现出相对稳定的趋势,近10年的蜂蜜年产量保持在40~55万t。
但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当前全国中蜂养殖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以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为主,缺乏专业化、规模化的中蜂养殖技术。
如部分地区虽有养蜂基地,但没有掌握先进的养蜂技术,无法有效提升蜂蜜产量与质量。
因此,强化中蜂养殖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迫在眉睫。
1 多箱体养殖基本条件为尽快让临安区中蜂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2022年,公司团队赶赴河南三门峡、江西上饶、安徽休宁等地,跟班研究学习,并在临安区生产实际的基础上,开展中蜂多箱体优质成熟蜜饲养技术试验。
1.1 选址 场地是中蜂饲养的基础条件,直接关系到蜂群的发展。
中蜂适于山区、半山区等地饲养,因此,本次试验基地选在临安区天目山镇告岭村东关自然村,海拔700~800m,远离农耕,远离农药污染,交通便捷,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高山村落。
1.2 规模 基地面积约13.33公顷,养殖中华蜜蜂50余箱,建立“天目蜂业文化园”。
阿坝中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阿坝中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原产于四川阿坝州的马尔康,自然生存地周围有高原、高山与其它亚种繁衍地域隔离,经过长期进化繁衍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自然种群。
阿坝中蜂的足及腹部呈黄色,小盾片棕黄色或黑色,不同类型的成员有着些许体型特征的差异。
处于野生、半野生或家养状态。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阿坝中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阿坝中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1.优点:分蜂性弱阿坝中蜂相对于其他中蜂类型来说分蜂性较弱,在蜜源较好的情况下每年发生1~2次自然分蜂,每次分出1~2群,多数蜂群在5月5日后自然分蜂,出现分蜂王台时群势为6~8框蜂,故而在养蜂生产中较易维持大群,生产期最大群势可达12框蜂并能维持子脾5~8框。
2.优点:采集力强阿坝中蜂的采集力比较强,尤其是对大蜜源的利用率普遍高于其他中蜂类型,因此生产性能高,但阿坝中蜂年均蜂蜜产量受当地气候、蜜源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一般来说年均群产蜂蜜10~25千克左右、蜂花粉1千克、蜂蜡0.25~0.5千克,而且蜂蜜的浓度较高。
3.优点:耐寒性强阿坝中蜂的耐寒性非常强,在高寒地区只要群内有充足的饲料就可安全的在室外越冬,外界气温在2℃时可以短暂外出飞行,9℃时可正常出勤采集,早春气温不稳定、寒流交替出现时可利用早春蜜源正常繁殖,因此阿坝中蜂非常适宜在我国西部高寒多山地区饲养。
4.优点:抗胡蜂强阿坝中蜂飞行极为灵活,因此善于躲避胡蜂的捕害,源于阿坝中蜂原产地为高原、高山、峡谷地形,在这些山谷、密林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胡蜂,假如阿坝中蜂不具备抵抗胡蜂侵袭的能力只有死路一条,而阿坝中蜂的安然存在也说明其在对抗胡蜂有着独特的办法。
5.缺点:抗巢虫弱阿坝中蜂对巢虫的抵抗力较弱,受害群主要群势较弱的蜂群,巢虫侵入蜂箱后在巢脾中打隧道蛀坏巢脾和在巢脾上蛀食蜡质并伤害幼虫和蜂蛹,被害蜂群轻则出现秋衰而影响蜂蜜的产量和质量,重者可致蜜蜂弃巢逃走而造成损失,对此饲养阿坝中蜂要注意防治巢虫。
中蜂的养殖现状与保护措施中蜂(Apis cerana)被认为是中国最常见的一种蜜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之一。
中蜂不仅产出的蜜较多,而且对作物的授粉效果也很好。
由于中蜂的养殖对我国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其养殖现状和保护措施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蜂养殖现状1. 中蜂养殖规模逐渐扩大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蜂养殖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
尤其是在一些蜂产品产地,中蜂养殖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
中蜂养殖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2. 中蜂养殖技术不断提升近年来,中蜂养殖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各地蜂农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对中蜂养殖的技术做出了很多改进和创新,使得中蜂养殖的效益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通过科学的养蜂管理、合理的饲养和疾病防治等措施,能够更好地保护中蜂的生存环境,提高中蜂的产蜜量和品质。
3. 中蜂养殖所面临的问题虽然中蜂养殖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些地方存在着养蜂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管理不善等问题,导致了中蜂养殖的效益不够明显。
中蜂养殖所面临的疾病和虫害也在不断增加,给养蜂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二、中蜂的保护措施1. 加强科学管理要保护好中蜂,首先要加强科学的养蜂管理。
蜂农应该按照中蜂的生态习性和养殖规律,合理地安排养蜂工作,做好蜂巢的管理、蜜箱的消毒等工作,提高中蜂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提高农民的养蜂技术水平,是保护中蜂的关键。
政府可以加强对蜂农的培训,传授最新的养蜂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蜂农的养蜂科学水平,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到中蜂的养殖中来。
3. 加强疾病防治对于中蜂可能面临的疾病和虫害,应该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
可以通过加强检疫管理、定期体检、及时消毒等手段,严格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中蜂的健康。
4. 加强对中蜂的监测与科学研究中蜂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况直接关系到中蜂的健康和养殖效益。
政府和科研机构要加强对中蜂生存环境的监测和研究工作,对中蜂的数量、分布、种群结构、疾病状况等进行全面了解,为中蜂的养殖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土养中蜂管理新方法中蜂是我国重要的农业蜜源生物,其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然而,传统的中蜂养殖方法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疾病易发、蜂群易散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中蜂管理方法——以土养中蜂。
以土养中蜂是一种将中蜂巢箱放置在土地上的养殖方式。
与传统的养蜂方法相比,以土养中蜂具有以下优势:1. 利用土壤的自然调节能力:土壤具有良好的温湿度调节能力,可以有效地维持中蜂巢箱内的温湿度。
这对于中蜂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非常重要。
同时,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质也有助于中蜂巢箱内的空气质量和营养物质供应。
2. 提高蜂群的健康状况:以土养中蜂可以有效减少中蜂疾病的发生。
传统养蜂方法中,蜂巢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导致蜂群生病甚至死亡。
而以土养中蜂将蜂巢与地面隔离,减少了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有助于保持蜂群的健康状况。
3. 提高中蜂的繁殖效率:以土养中蜂可以提高中蜂的繁殖效率。
传统养蜂方法中,中蜂蜂王繁殖的成功率较低。
而以土养中蜂将蜂巢放置在土地上,可以提供更好的繁殖环境,有利于中蜂蜂王的繁殖成功率。
为了实施以土养中蜂管理新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建立适宜的养蜂场地:选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土壤肥沃的地方建立中蜂巢箱。
同时,要保证场地周围的环境清洁,避免病原体的传播。
2. 合理安排蜂巢布局:蜂巢布局要合理,保持蜂巢之间的距离适当,以便蜂群的活动和繁殖。
3. 定期检查蜂巢状况:定期检查蜂巢的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如发现蜂巢受到病原体感染,应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病原体的传播。
4. 维护土壤环境:保持蜂巢周围土壤的湿润和肥沃,有助于中蜂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同时,还可以种植一些花草植物,吸引蜜蜂采蜜,增加蜜源供应。
5. 做好防护措施:在进行蜂巢检查和操作时,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蜜蜂的蜇伤。
同时,要注意蜂巢周围的环境卫生,避免吸引蜜蜂的异味或噪音。
以土养中蜂管理新方法的推广和应用,对于提高中蜂养殖效益和保护中蜂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22APICULTURE OF CHINA阿坝中蜂优质高产技术探讨李刚│文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畜牧工作站,马尔康624000阿坝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传统孕育了地方特有蜂种——阿坝中蜂,所酿造的阿坝蜂蜜结晶颗粒细腻,口感绵甜、有自然的花香味,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
2013年09月26日,“阿坝蜂蜜”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定。
截止到2023年8月,马尔康市已建成国家级阿坝中蜂遗传资源保种场1个,现有核心保种蜂群100群,马尔康市全域为省级阿坝中蜂遗传资源保护区,阿坝中蜂饲养农户500余户,饲养阿坝中蜂达1万余箱,培育养蜂专业合作社3个,农村专业协会1个,户均养蜂收益达到15909元。
尽管阿坝中蜂养殖业发展取得不少成就,但是阿坝州蜂农养蜂技术水平仍然比较落后,造成蜂蜜产量不稳定且较低,严重制约了阿坝中蜂产业的健康发展。
实地调研发现阿坝州中蜂养殖以散养户为主,仍停留在靠天吃饭的落后状态。
为了促进阿坝中蜂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阿坝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总结提出阿坝中蜂的优质高产技术。
一、人工育王,使用优良蜂王阿坝州蜂群越冬期较长,过完冬后群势较弱且老蜂比例大,想要将蜂群尽快繁殖起来,应在组织实施好春繁工作和培育一批优质雄蜂的前提下,通过人工育王的方法将产卵力下降的老王和无法维持强群的劣质蜂王换掉,培育优质的新王是实现全年高产的关键。
根据阿坝州气候特点,大流蜜期主要集中在5月底至7月初。
建议在4月中下旬更换一批新蜂王,确保在5月中旬新王产的第一代子开始陆续出房。
按照往年的情况,培育第一批王的时间在4月1日到4日最合适。
育王时间应根据蜂群情况而定,还要考虑是否有足够的蜂量及优质的雄蜂,但最迟不能超过4月10日培育第一批王台。
人工育王重点是要组织好母本群和育王群,母本群是指用来移虫的蜂群,育王群是放置移虫后的育王框用来哺育蜂王幼虫的蜂群。
为了培育出种性优良的蜂王,选择母本群尤为重要,要求选择个体大、产卵力强、能维持强群、产蜜量高、饲料消耗低等综合性能最好的蜂群作为母本群。
中国蜂业17中西蜂同场饲养的互为利用孙群1 毛玉南2│文1湖北宜昌市秭归县屈原镇新安路八号;2湖北宜昌市长阳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在鄂西北宜昌山区,定地饲养吉林养蜂所提纯的喀(阡)黑环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高产稳产好管理。
在山区饲养黑环系蜜蜂,少不了与中蜂同场饲养,日常管理中可以中西蜂互为利用。
一、西蜂为中蜂造浅脾西蜂群势大,泌蜡多,造脾快,可以为中蜂巢础造浅脾。
把中蜂巢础插入西蜂群中,当工蜂把巢础房眼加高到2~3mm时及时提出,放入中蜂群完成巢房的后续加高工作。
蜜源好,群势强,工蜂多,放进西蜂群的中蜂巢础大约2小时提出。
超过时间,西蜂便开始改造中蜂巢础,把中蜂房眼咬开,按照西蜂房眼的规格,乱七八糟地重新建造,这张中蜂巢础彻底报废,得不偿失。
二、为中蜂清理患病子脾中蜂得了中蜂囊状幼虫病和其他疾病引起幼虫死亡,由于中蜂清巢能力弱,病死的幼虫很难得到快速清理,成了病毒、细菌滋生传染的温床。
把中蜂患病子脾插入西蜂群中几个小时,病虫被拖得干干净净。
西蜂对中蜂囊状病病毒有很强的抵抗能力,在清理中蜂幼虫的过程中,自身不会被传染。
三、清理工产的雄蜂幼虫失王出现工产是中蜂养殖过程中很常见的事情。
巢脾上的工产雄蜂幼虫,人工处理费工费时。
不处理放在原群,耗费工蜂哺育力,消耗宝贵的蜂蜜和花粉,孵化出的雄蜂一无所用。
利用西蜂、中蜂有识别对方幼虫的功能,有清理对方幼虫的习性。
把工产脾放到对方蜂群里,让对方的工蜂为养蜂人打工,比人工处理工产脾又快又好。
四、处理中蜂淘汰老脾上残存花粉中蜂养殖过程中,每年会淘汰老脾。
这些老脾上往往会残留部分上好的花粉,放在隔板外,中蜂不爱吃,丢掉又可惜。
把有花粉的中蜂老脾放西蜂群隔板外,西蜂则如获至宝,来者不拒,把上面的花粉全部吃光,为西蜂免费提供蛋白质来源。
五、互换子脾,各用其长每个月中蜂、西蜂互换四分之一面积的封盖子脾,在西蜂群出房的中蜂,对西蜂群的大蜂螨有一定的清理作用,但不能代替药物治螨。
要限制中蜂在意蜂群的数量,数量过多对意蜂的幼虫会构成清理风险。
中蜂的特性是对我国生态地理条件的一种极好的适应,也是我国特有的生态条件形成的。
一、中蜂群势小正常情况下,蜂群的群势取决于蜂王的产卵力和工蜂的寿命。
蜂群的理论群势可通过蜂王的日平均产卵量和工蜂在繁殖期的平均寿命推算。
由于中蜂蜂王的日平均产卵为750粒,中蜂工蜂的平均寿命为35天,所以中蜂的理论群势为:中蜂理论群势(只)=750×35=26250(只)而意大利蜜蜂,由于意蜂蜂王的日平均产卵为1500粒,意蜂工蜂的平均寿命为35天,所以意蜂的理论群势为:意蜂理群群势(只)=1500×35=52500(只)由此可见,中蜂的群势较小,只有意大利蜜蜂的1/2。
二、中蜂3型蜂个体小中蜂的3型蜂其个体长度都比相应的意蜂小(表1)。
三、中蜂3型蜂的发育期较短中蜂3型蜂从卵到成蜂羽化出房的各阶段发育历期,除了蜂王外,工蜂和雄蜂都比相应意蜂的短(表2、图1)。
意蜂 3 6 12 21雄蜂中蜂 3 7 13 23 意蜂 3 7 14 24图 1 工蜂的发育阶段(数字表示日期)1~3 卵 4~9 未封盖幼虫 10 封盖幼虫 11 蛹蜜蜂发育日程,特别是卵期,未封盖的幼虫期、封盖蛹期和幼蜂出房的日期,是推测群势发展,有效利用蜜源、预测分蜂、培育蜂王,推断失王日期,切割雄蜂蛹,准备适龄雄蜂等养蜂技术的理论依据。
四、中蜂巢房较小中蜂3型蜂巢房比相应的意蜂巢房小(表3)。
中蜂雄蜂的封盖呈“笠”状,且尖顶有小孔(图2)。
表 3 中蜂和意蜂3型蜂巢房大小蜂型中蜂意蜂对边距(mm) 深度(mm) 对边距(mm) 深度(mm)工蜂 4.81-4.97 10.80-11.75 5.20-5.40 12.00(平均) 雄蜂 5.25-5.75 11.25-12.70 6.25-7.00 15.00-16.00 蜂王Φ6.00-9.00 15.00-20.00 Φ8.00-10.00 20.00-25.00图 2 中蜂(左)和意蜂(右)雄蜂封盖子五、尚于利用零星蜜源中蜂具有嗅觉灵敏、飞行敏捷和可采低浓度花蜜的特点,有利发现和利用零星蜜源。
中蜂的养殖现状与保护措施中蜂,是一种独特的蜜蜂品种,又称意大利蜜蜂,是我国主要的蜜蜂品种之一。
中蜂养殖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中蜂的养殖现状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保护中蜂这一珍贵的蜜蜂资源,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势在必行。
一、中蜂养殖现状中蜂养殖在我国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由于中蜂的蜜质优良、寿命长、适应性强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养蜂户的喜爱。
目前,中蜂养殖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中蜂面临着许多困难。
城市化的加快导致了中蜂养殖用地的减少,蜂场周边大量农田变成了城市,导致了中蜂饲料来源的减少。
生态环境的恶化造成了中蜂疾病的增多,例如患有美洲锥螨病的中蜂数量急剧减少。
农药的滥用也对中蜂产生了较大的危害。
二、中蜂保护措施为了保护中蜂这一珍贵的蜜蜂资源,必须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中蜂的生存环境是最根本的保护措施。
要加强对农田的环境保护,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野生植物,恢复蜜蜂的饲料来源。
2. 加强疾病防控疾病是中蜂养殖的一大难题,必须加强对中蜂疾病的防控。
在中蜂蜂场周围建立健全的检疫站,定期对中蜂进行检查,一旦发现疾病要及时隔离和治疗,防止疾病扩散。
加强中蜂疾病的科学研究,探索有效的防治方法。
3. 加强品种改良培育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中蜂品种,提高中蜂的抗病能力和产蜜能力。
加强对中蜂的繁殖管理,培育优质种蜂,提高中蜂的养殖效益。
4. 加强科学管理加强对中蜂的科学管理,建立健全的养蜂制度和规范化生产管理,提高中蜂的产蜜效益。
5.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养蜂户的宣传教育,提高养蜂户对中蜂养殖的了解,加强养蜂技术的培训,引导养蜂户科学养蜂,提高中蜂的养殖效益。
三、中蜂保护的意义中蜂作为我国主要的蜜蜂品种之一,对于我国的农业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蜂是重要的传粉昆虫,对农作物的传粉起着重要作用。
中蜂的优势及其生态作用作者:李天祥张学珍杜光余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20期摘要中蜂又称土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为我国独有的蜜蜂当家品种,它的生态作用明显强于其他蜜蜂品种,特别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更为突出。
阐述了中蜂的特点及其优势,论述了其生态作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蜂;优势;特点;生态作用中图分类号 S894.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20-0236-02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工作也得到不断重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也逐渐得到加强,对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栽树、种花、养草已成为生活水平提高的象征,鸟语花香的生活环境已然成为人们心向神往的最高生息生态标准。
然而,除蜜蜂养殖和研究的专业人员外,却很少有人知晓和关注蜜蜂的生态作用,中蜂是中华蜜蜂的简称,它的生态作用明显强于其他蜜蜂品种,特别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更是突出,现就笔者对中蜂生态作用的认知进行分析,供广大生态保护爱好者参考。
1 中蜂特点及其优势1.1 特点中蜂是中华蜜蜂的简称,又称土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为我国独有的蜜蜂当家品种,以野生和家养2种生存方式存在,从东南沿海地区到青藏高原,中蜂都能生存和繁衍,仅新疆和内蒙古自治区北部外,其他地区都有中蜂的分布[1]。
因受生存地域环境影响,其个体、群体及生物学特性产生差异,为此,将中蜂分为海南中蜂、东部中蜂、藏南中蜂和阿坝中蜂等不同亚种或生态类型,以东部中蜂数量最多。
它具有利用零星蜜源、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适应性和抗螨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意大利蜂无法比拟的优点,它不仅具有经济、社会作用,还具有生态作用[2]。
1.2 优势中蜂能够在中华文明的流传中长期生存和发展,说明它具有其他蜜蜂不可替代的优势。
1.2.1 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
中蜂是土生土长的本地蜜蜂蜂种,几千万年来生息在中国的大地上,是我国各种被子植物的主要传粉昆虫,并按照生物进化的自然规律,不断进化繁衍生存和发展为适应不同生存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不同亚种。
山东省中华蜜蜂资源保护和利用作者:李有志来源:《农业知识·科学养殖》2014年第02期中华蜜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品种,简称中蜂,是我国宝贵的地方养殖品种,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中蜂养殖具有悠久的历史,品种属北方生态型,是典型的中华蜜蜂地方良种。
中蜂以采集山区野花、药材、果树等零星蜜源为主,具备飞行灵敏、抗病能力强和产品价值高等优点,能适应恶劣的气候条件,是不可多得的生物品种资源。
一、山东中蜂的养殖现状和特点据行业部门统计,截至2013年8月,全省中蜂存养量达到8000多群,主要分布在沂蒙山区、泰山山脉和沿黄湿地等区域。
分布区域广根据2013年8月山东省畜牧兽医局组织的蜜蜂资源情况调查数据分析,山东的中蜂养殖呈现分布面广、群落集中度高、规模养殖量低等特点。
在养殖区域分布方面,遍布泰安、临沂和潍坊等8个市,几乎占到山东辖区的一半;在蜂群养殖场(户)的统计方面,泰安的泰山腹地、临沂的蒙山周围和潍坊的沂山是中蜂养殖最密集的区域,养殖规模达到了近5000群,占到整个山东中蜂养殖量的一半以上;在户均养殖量方面,多以100群左右的中小养殖户为主,缺少有较大影响力的规模养殖场(户)。
产业基础优 2012年,全省蜂群存养量约35万群,蜂蜜、蜂王浆产量分别为2万吨和150吨。
目前,全省已有60多家蜂产品企业通过QS认证,成立蜂业协会12个,发展养蜂合作社100多个、社员1600多户,从业人员2万余人,逐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养蜂基地”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政策力度大 2011年,山东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高效特色畜牧业的意见》,先后批准设立了临沂市费县中华蜜蜂保种区、曲阜尼山和蒙阴蒙山中蜂保护区,全面拉开了中蜂保种和利用工作的序幕。
目前,临朐沂山、淄博沂源和东营黄河湿地的保护区建设也正在进行中,中蜂保种工作已进入纵深发展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目前,中蜂养殖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和西蜂等外来蜂种的严重威胁,建立中蜂保种区,加强中蜂保护工作已刻不容缓。
养蜂场养殖中蜂的优势
在生产性能上,中蜂养殖有如下几个突出的长处:
其-,中蜂有利专业或副业经营。
南方各省山区、林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蜂种资源,可以诱捕利用。
贵州和福建广大山区,分别有“养蜂不用种,只要勤做桶”及“卖蜂不卖箱,有箱就有蜂”的说法。
华南好多地区的村民,都有诱引猎捕野生蜂的经验,并将其当做-项季节性的副业生产。
同时,各地群众也有饲养中蜂的传统习惯,累积了-定的生产经验。
这些,都有利于专业建场和副业经营,收益多。
见效快。
而要建立-个意蜂场,尽管付出几倍的资金和精カ,在南方还是难以巩固。
养蜂场养殖中蜂的优势
其ニ,中蜂特别适应于南方的广大山林地区。
华南饲养意蜂,已有80余年的历史。
1949年后,ㄡ相继引进卡尼鄂拉蜂(简称卡蜂)和东北黑蜂。
然而,这么多年以来,西方蜜蜂尚未有过在山林地区越夏成功的事例。
南方广大山林地区,每当夏秋蜜粉源稀少时期,胡蜂等敌害在巢前或花间拦劫捕杀蜜蜂,+分猖獗。
福建山区,为害蜜蜂的胡蜂有5种之多。
广东从化县的行家形容说,胡蜂形成蜜蜂采集飞行上的“封锁线”。
西方蜜蜂由于体形及蜜囊大,飞行迟缓,无法突破胡蜂关,这是它越夏不能成功的-个主要原因。
另外,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意蜂蜂群停卵断子,再加上因扇风散热,耗蜜量大、寿命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