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钟声敲法
- 格式:doc
- 大小:121.00 KB
- 文档页数:2
汪曾祺《⼩学校的钟声》原⽂欣赏汪曾祺《⼩学校的钟声》原⽂欣赏 瓶花收起台布上细碎的影⼦。
瓷瓶没有反光,温润⽽寂静,如⼀个⼈的品德。
瓷瓶此刻⽐它抱着的⽔要略微凉些。
窗帘因为暮⾊浑染,沉沉静垂。
我可以开灯。
开开灯,灯光下的花另是⼀个颜⾊。
开灯后,灯光下的⾹⽓会不会变样⼦?可做的事好像都已做过了,我望望两只⼿,我该如何处置这个?我把它藏在头发⾥么?我的头发⾥保存有各种⽓味,⾃然它必也吸取了⼀点花⾹。
我的头发,⿊的和⽩的。
每⼀游尘都带⼀点⾹。
我洗我的头发,我洗头发时也看见这瓶花。
天⿊了,我的头发是⿊的。
⿊的头发倾泻在枕头上。
我的⼿在我的胸上,我的呼吸振动我的⼿。
我念了念我的名字,好像呼唤⼀个亲呢朋友。
⼩学校⾥的欢声和校园⾥的花都融解在静沉沉的夜⽓⾥。
那种声⾳实在可见可触,可以供诸瓶⼏,⼀簇,⼜⼀簇。
我听见钟声,像⼀个⽐喻。
我没有数,但我知道它的疾徐,轻重,我听出今天是西南风。
这⼀下打在那块铸刻着校名年⽉的地⽅。
校⼯⽼詹的汗把钟绳弄得容易发潮了,他换了⼀下⼿。
挂钟的铁索把两棵⼤冬青树⼲拉近了点,因此我们更不明⽩地上的⼀⽚叶⼦是哪⼀棵上落下来的;它们的根须已经彼此要呵痒玩了吧。
⼜⼀下,⽼詹的酒瓶没有塞好,他想他的猫已经看见他的五⾹⽜⾁了。
可是⼜⽤⼒⼀下。
秋千索⼦有点动,他知道那不是风。
他笑了,两个矮矮的影⼦分开了。
这⼀下敲过⼀定完了,钟绳如⼀条蛇在空中摆动,⽼詹偷偷地到校园⾥去,看看校长寝室的灯,掐了⼀枝花,⼜⼩⼼⼜敏捷:今天有⼈因为爱这枝花⽽被罚清除花上的⾍。
“韵律和⽣命合成⼀体,如钟声”。
我活在钟声⾥。
钟声同时在我⽣命⾥。
天⿊了。
今年我⼆⼗五岁。
⼀种荒唐继续荒唐的年龄。
⼗九岁的⽣⽇热热闹闹地过了,可爱得像⼀种不成熟的⽂体,到处是希望。
酒闹⼈散,庭堂⾥只剩余⼀枝红烛,在银烛台上。
我应当挟⼀挟烛花,或是吹熄它,但我什么也不做。
⼀地明⽉。
满官明⽉梨花⽩,还早得很,什么早得很,⼗⼆点多了!我简直像个⼥孩⼦。
2022语文新课标解读与实践:三上一单元新课标新教法设计三年级上第一单元的内容是:1.美丽的校园,成长的摇篮,梦想启航的地方。
2.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体会习作的乐趣。
3.精读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4.略读课文:《不懂就要问》5.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6.习作:猜猜他是谁7.语文园地:一是交流平台(讲新鲜感的句子,看到好词要抄写下来);二是词句段运用(含有人的多种器官的8个成语,通过朗读来更好表达句子的意思,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给兴趣小组起名字);三是日积月累,古诗《所见》。
这样的教材编排如果从任务群的角度来看,属于什么任务群?因为每篇写得都是学校生活(都与学校相关),那就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因为略读课文讲的是革命领袖故事,《花的学校》又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文章,这一单元也可以是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
不同的任务群,有不同的教法,把两个任务合并当然也有合并的教法。
真实的学习情境:在学校里,在课堂中,看树赏花,在课堂中大胆问起来,读好书。
这一单元的主题,我认为“不一样的学校生活”。
任务一:写不一样(猜猜他是谁,写他人的不一样)活动一写我自己活动二写他人活动三说一说不一样的事任务二:赏读不一样的课堂活动一课堂中的问与不问活动二小调查、小研究任务三:寻找不一样校园:活动一校园里的花活动二校园里的树按照这样的方式来教,这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其实这一课还可以以“大单元变序教学法”来教,也挺好的。
教学思路是:一是把口语交际作为第一个内容来教,因为刚刚开学,看整个教材这一内容理应先教。
课堂上,与学生聊一聊,让学生说一说,说出自己“不一样”的暑假生活,然后给学生讲一讲什么是新鲜事。
讲后,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新鲜事:自己做的事就是新鲜事,父母带着你去远方玩等也是新鲜的,在家里看了数本新书也是新鲜的,暑假里用手电筒照蝉虫将其做成美食却不敢吃,肯定是新鲜事……二是精教《不懂就要问》。
反复研究这三篇课文,我觉得《不懂就要问》作为略读课文,可惜了。
三年级数学楼梯上的数学应用题上楼下楼的过程中,也蕴藏着许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楼梯中的数学,日常生活中与爬楼梯类似的问题还有锯木头的段数问题,敲钟遇到的时间问题等,都是比较特殊的问题。
1、爬楼梯遇到的层次问题,主要明白几楼与几层楼梯是不同的,从底楼起,楼数比楼梯层数多1。
即:楼数=楼梯层数+1 楼梯层数=楼数-12、锯木头的段数问题,主要明白锯成木头的段数比锯木头的次数多1。
即:段数=次数+1 次数=段数-13、敲钟遇到的时间问题,主要明白敲的次数比钟声之间的间隔多1。
即:次数=间隔数+1 间隔数=次数-1解决这类应用题,先要考虑以上提到的这些差别,再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
例1、聪聪住的这幢楼共有6层,每层楼梯20级,她家住在五楼,聪聪每次回家要走多少级台阶才能到自己住的那一层?分析与解答:聪聪住在五楼,从底楼走到五楼其实走了5-1=4(层)楼梯。
每层楼梯20级,要求从底楼走到五楼的台阶数,其实就是求4个20是多少。
(1)聪聪从底楼到五楼要走几层楼梯?(2)聪聪从底楼到五楼要走几级楼梯?答:聪聪每次回家要走级台阶才能到自己住的那一层。
试一试1:冬冬住在11楼,他他发现第8层到第9层有25级台阶,从底楼到冬冬家一共有多少级台阶?例2、小红家住六楼,她从底楼走到二楼用1分钟,那么她从底楼走到六楼要用多少分钟?分析与解答:从底楼到六楼其实爬了6-1=5(层)楼梯,小红从底楼到二楼用了1分钟,即走一层楼梯要用1分钟,所以从底楼到六楼要用1×5=5(分)。
(1)从底楼到六楼要爬几层楼梯?(2)从底楼到六楼要爬几分钟?答:她从底楼走到六楼要用分钟。
试一试2:许亮家住五楼,他从四楼到五楼需要30秒,他从底楼走到五楼要多少秒?例3:把一分钟?分析与解答:要把木料锯成5段,其实只需要锯5-1=4次,每锯一次要3分钟,要求一共用了多少分钟,就是求4个3分钟是多少?(1)把木料锯成5段,要锯几次?(2)一共要锯多少分钟?答:一共要用分钟。
上楼下楼的过程中,也蕴藏着许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楼梯中的数学,日常生活中与爬楼梯类似的问题还有锯木头的段数问题,敲钟遇到的时间问题等,都是比较特殊的问题。
1、爬楼梯遇到的层次问题,主要明白几楼与几层楼梯是不同的,从底楼起,楼数比楼梯层数多1。
即:楼数=楼梯层数+1 楼梯层数=楼数-12、锯木头的段数问题,主要明白锯成木头的段数比锯木头的次数多1。
即:段数=次数+1 次数=段数-13、敲钟遇到的时间问题,主要明白敲的次数比钟声之间的间隔多1。
即:次数=间隔数+1 间隔数=次数-1解决这类应用题,先要考虑以上提到的这些差别,再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
例1、聪聪住的这幢楼共有6层,每层楼梯20级,她家住在五楼,聪聪每次回家要走多少级台阶才能到自己住的那一层分析与解答:聪聪住在五楼,从底楼走到五楼其实走了5-1=4(层)楼梯。
每层楼梯20级,要求从底楼走到五楼的台阶数,其实就是求4个20是多少。
(1)聪聪从底楼到五楼要走几层楼梯(2)聪聪从底楼到五楼要走几级楼梯答:聪聪每次回家要走级台阶才能到自己住的那一层。
试一试1:冬冬住在11楼,他他发现第8层到第9层有25级台阶,从底楼到冬冬家一共有多少级台阶例2、小红家住六楼,她从底楼走到二楼用1分钟,那么她从底楼走到六楼要用多少分钟分析与解答:从底楼到六楼其实爬了6-1=5(层)楼梯,小红从底楼到二楼用了1分钟,即走一层楼梯要用1分钟,所以从底楼到六楼要用1×5=5(分)。
(1)从底楼到六楼要爬几层楼梯(2)从底楼到六楼要爬几分钟答:她从底楼走到六楼要用分钟。
试一试2:许亮家住五楼,他从四楼到五楼需要30秒,他从底楼走到五楼要多少秒例3:把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料锯成5段,每锯一次要用3分钟,一共要用多少分钟分析与解答:要把木料锯成5段,其实只需要锯5-1=4次,每锯一次要3分钟,要求一共用了多少分钟,就是求4个3分钟是多少(1)把木料锯成5段,要锯几次(2)一共要锯多少分钟答:一共要用分钟。
三年级音乐钟声教案【篇一:三年级第一学期音乐教案13】—《钟声》(第二课时)【设计思路】歌曲《钟声》表现3/4拍的节拍特点和异国暮色的迷人美景,歌词反复以象声词出现,模仿钟声惟妙惟肖,唱来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在此课的设计中进行两声部轮唱的歌曲处理,能更好地表现出音乐所描绘的意境,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
本课时根据音乐情绪设计了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创编伴奏音型并演奏的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活动与创造中能根据乐曲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并在拓展活动中运用人声、打击乐器、及自制乐器编排具有异国情调的情景表演《夜景》,使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接受人文教育。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钟声》 2、为歌曲《钟声》伴奏3、设计情景表演《夜景》【教学目标】1、复习演唱歌曲《钟声》,进一步体会音乐宁静的情绪。
2、在演唱歌曲《钟声》的过程中,运用象声词模仿钟声体验异国民歌的风情,并运用轮唱的方法感受歌曲表现的“他乡暮色钟声远”美好夜景。
3、能根据音乐情绪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并创作情景表演《夜景》。
【教学重点】歌曲处理,表现音乐宁静的情绪【教学难点】创编情景《夜景》【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进教室(学生边唱《钟声》边用动作表现音乐静静地进入教室)二、齐唱歌曲三、歌曲处理(一)看似平稳的旋律用象声词反复吟唱,犹如夕阳下金色的麦浪,如同月夜中翻山越岭的钟声,久久回荡。
引导学生能用抑扬顿挫的声音表现出旋律的起伏以及歌曲的意境。
(二)在演唱中可以运用轮唱的形式造成合唱的效果,要注意强调3/4拍的节拍特点,稳住强拍,使歌声更具流动感。
四、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或用人声、自制乐器)五、歌表演1、选择伙伴进行歌曲表演2、小组合作摆造型表演六、比较歌曲《夜晚多美好》与《钟声》七、拓展活动创编情景《夜景》(一)将歌曲《夜晚多美好》、乐曲《阿细跳月》、《彩云追月》编排成中国民族的夜色情景表演(二)创编异国情调的情景表演《夜景》(三)游戏:各国儿童心连心八、小结:全世界的各国风情各不相同,你在感受了我国各民族的美妙夜晚和澳大利亚的《钟声》后,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查找更多的内容我们下一节课一起来共享,这样我们就能知道很多的民族风情,拓展我们的知识面。
上楼下楼的过程中,也蕴藏着许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楼梯中的数学,日常生活中与爬楼梯类似的问题还有锯木头的段数问题,敲钟遇到的时间问题等,都是比较特殊的问题;1、爬楼梯遇到的层次问题,主要明白几楼与几层楼梯是不同的,从底楼起,楼数比楼梯层数多1;即:楼数=楼梯层数+1 楼梯层数=楼数-12、锯木头的段数问题,主要明白锯成木头的段数比锯木头的次数多1;即:段数=次数+1 次数=段数-13、敲钟遇到的时间问题,主要明白敲的次数比钟声之间的间隔多1; 即:次数=间隔数+1 间隔数=次数-1解决这类,先要考虑以上提到的这些差别,再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例1、聪聪住的这幢楼共有6层,每层楼梯20级,她家住在五楼,聪聪每次回家要走多少级台阶才能到自己住的那一层分析与解答:聪聪住在五楼,从底楼走到五楼其实走了5-1=4层楼梯;每层楼梯20级,要求从底楼走到五楼的台阶数,其实就是求4个20是多少;1 聪聪从底楼到五楼要走几层楼梯2 聪聪从底楼到五楼要走几级楼梯答:聪聪每次回家要走级台阶才能到自己住的那一层;试一试1:冬冬住在11楼,他他发现第8层到第9层有25级台阶,从底楼到冬冬家一共有多少级台阶例2、小红家住六楼,她从底楼走到二楼用1分钟,那么她从底楼走到六楼要用多少分钟分析与解答:从底楼到六楼其实爬了6-1=5层楼梯,小红从底楼到二楼用了1分钟,即走一层楼梯要用1分钟,所以从底楼到六楼要用1×5=5分;1 从底楼到六楼要爬几层楼梯2 从底楼到六楼要爬几分钟答:她从底楼走到六楼要用分钟;试一试2:许亮家住五楼,他从四楼到五楼需要30秒,他从底楼走到五楼要多少秒例3:把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料锯成5段,每锯一次要用3分钟,一共要用多少分钟分析与解答:要把木料锯成5段,其实只需要锯5-1=4次,每锯一次要3分钟,要求一共用了多少分钟,就是求4个3分钟是多少1 把木料锯成5段,要锯几次2 一共要锯多少分钟答:一共要用分钟;试一试3:把一根16米长的钢管锯成4段,每锯一次用6分钟,一共需要几分钟例4:时钟3点钟敲3下,6秒钟敲完;6点钟敲6下,几秒钟敲完分析与解答:时钟敲3下,中间有2个间隔,2个间隔用了6秒,由此可知每个间隔用了6÷2=3秒;时钟敲6下,中间有6-1=5个间隔,所用时间就是5个3秒;1 敲3下钟声之间有几个间隔2 每个间隔用多少秒3 敲6下钟声之间有几个间隔4 敲6下钟声用了多少时间答:秒钟敲完;试一试4:时钟12秒钟敲了7下,敲11下需要几秒例5:六一儿童节同学们参加队列表演,有32人参加,每4人一行,前后两行间隔2米,这个队列全长多少米解:1可以站几行2有多少个间隔3队列有多长答:这个队列全长米;试一试5:学校组织同学去看电影,三2班40个同学排成两路纵队,前后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是1米;三2班的队伍长多少米例6:某工厂厂庆,在一条长40米的大路两侧插彩旗,从起点到终点共插了22面,相邻两面彩旗之间的距离相等,相邻两面彩旗之间相距多少米解:1每侧有多少面彩旗2每侧有多少个间隔3相邻两面彩旗之间相距多少米答:相邻两面彩旗之间相距米;试一试6:在学校一条长24米的走廊两边摆菊花,从起点到终点共摆了18盆,相邻两盆之间的距离相等,相邻两盆之间相距多少米练习:1、乐乐家住四楼,每次回家要走72级台阶,如果每层台阶一样多,每个楼层有多少个台阶2、王阿姨到一幢十层大楼的第八层办事,不巧停电,电梯停开,她从一楼走到四楼用了48秒,用同样的速度走到8楼,需要多少秒3、把一根钢管锯成小段,一共花了25分钟,已知每锯开一段需要5分钟,这根钢管锯成了几段4、时钟4点钟敲4下,9秒钟敲完,8点钟敲8下,几秒钟敲完5、同学们在两幢楼房间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栽了8棵,这两幢楼房相隔多少米6、李强用同样的速度在公园的林荫道上散步,他从第1棵树走到第10棵树用了9分钟,当他走了20分钟,他应该走到第几棵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如果路的一边从头到尾种了50棵树,他从头到尾共需要走多少分钟7、云和小亮两人比赛爬楼梯,小云跑到3楼时,小亮恰好跑到2楼,照这样计算,小云跑到9楼时,小亮跑到几楼试一试5:猴山上有大猴子22只,小猴子的只数是大猴子的4倍,中猴子有43只,三种猴子一共有多少只例6:强强去外婆家,如果他来回都步行要用90分钟;如果他去时步行,回来时乘车一共用了58分;他回来时乘车要用多少分钟分析与解答:根据来回都步行要用90分钟可以求出他去时步行用的时间,又知道他去时步行,回来时乘车一共用了58分,可以求出他回来时乘车要用多少分钟;1他去时步行用了多少时间2回来时乘车用多少分钟综合算式:答:他回来时乘车要用分钟;试一试6:邮递员叔叔去某地送信,来回都骑车要用48分钟,如果他去时骑车,回来时步行,一共要用95分钟;他回来时步行要用多少分钟练习:1、在学雷锋活动,三年级同学做好事73件,五年级同学做好事的件数是三年级的3倍;两个年级共做好事多少件2、爸爸今年30岁,是小明年龄的5倍,爸爸今年比小明大多少岁3、花圃里有48盆鸡冠花,是郁金香的4倍,郁金香的盆数比月季花少18盆,花圃里有多少盆月季花4、书架上摆数三层图书,第一层有32本,第二层有28本,第二层和第三层的总本数是第一层的2倍,第三层有多少本图书5、学校体育器材室足球84只,是排球只数的2倍,篮球有56只,三种球一共有多少只6、李老师上班时坐车,下班时步行,在路上共用50分钟,如果往返都步行要用80分钟;如果往返都坐车,只需多少分钟7、爸爸共买回56个鸡蛋,过了几天后,吃掉的鸡蛋是还剩的6倍,还剩多少个鸡蛋学会倒着想例1: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16天能长到16厘米;问长到4厘米时要用多少天分析与解答:由题中条件可知:每天毛毛虫的长度都是前一天的2倍,倒着想,就是前一天的长度是后一天的一半;我们就从第16天长到16厘米一天一天往前推算:1第15天长到多少厘米 2第14天长到多少厘米答:长到4厘米时要用天;试一试1:一条小青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20天能长到20厘米;问长到5厘米时要用多少天例2:一个数减16加上240,再除以7得40,求这个数是多少分析与解答:我们先理清题中的顺序:如下:用倒着想的方法思考,就是从原来运算的逆运算一步一步地推想;最后是除以7得40,如果不除以7,那应该是40×7=280;如果不加上240,那应该是280-240=40;如果不减去16,那应该是16+40=56;答:这个数是 ;试一试2:一个数如果加上5,乘5,减去5,再除以5,结果还是5;这个数是多少例3:小丽在做一道加法时,由于粗心,把个位上的4看作7,十位上的8看作2,结果和是306;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多少分析与解答:要求正确的答案,就要知道两个正确的加数;看错的加数是27,因此得到错误的和是306;我们倒着想,根据逆运算可以得到一个没有看错的加数是306-27=279;题中已知一个正确的加数是84,所以,正确的和应该是:1 2答:正确的答案应该是 ;试一试3:小明在做一道加法时,将个位上的5看作9,把十位上的8看作3,结果所得的和是123,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多少例4:一根铁丝剪去一半,再减去余下的一半,还剩14分米,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分米分析与解答: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从上面的线段图可以看出,剩下的14分米和余下的一半同样多;那么,原来铁丝长的一半就是14×2=28分米;所以这根铁丝原来长就是:答:这根铁丝原来长米;试一试4:小华用压岁钱的一半买了一只新书包,又用余下的一半买了几本文艺书,还剩15元,小华的压岁钱一共有多少元例5:小红、小丽、小华三人分苹果,小红得的比总数的一半多1个,小丽得的比剩下的一半多1个,小华得10个;原来有多少个苹果分析与解答:根据题意,画线段图:为什么小华得10个,这是因为小丽得到剩下的一半多1个,如果小丽只得了剩下的一半,那么小华应该得到10+1=11个,也就是剩下的另一半,这样也就说明了小丽得到了同样多的11个,我们由此可以算出小红取去后剩下的苹果数是11×2=22个;同样,如果小红得的是总数的一半,那么剩下的应该是22+1=23个;显然,总数的另一半也就是23个,那么苹果总数应该是23×2=46个;1如果小丽只得剩下的一半,那么小华该得多少个2小红取了后,还剩多少个苹果3如果小红只得总数的一半,应剩多少个4原来有多少个苹果答:原来有个苹果;试一试5: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一半又10页,第二天看了余下的一半又10页,还剩下15页没看;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例6:三只笼子里共养24只兔子,如果从第一只笼子里取出4只放到第二只笼里,再从第二只笼里取出3只放到第三只笼里,那么三只笼里的兔子就一样多;原来三只笼里各养了多少只兔子分析与解答:根据题意可知,第一只、第三只笼子里的兔子只发生了一次变化,而第二只笼里的兔子只数发生了两次变化;三只笼里的兔子不管怎样移动,兔子的总只数是不变的,我们从变化的结果“三只笼里的兔子就一样多”可知,最后每只笼子的兔子都是24÷3=8只;再对照条件,把各笼里的兔子还原,就得到了原来各养了多少只;1三只笼子最后各有多少只兔子2第一只笼子原来有多少只兔子3第二只笼子原来有多少只兔子4第三只笼子原来有多少只兔子答:第一只笼子原来有只兔子;第二只笼子原来有只兔子;第三只笼子原来有只兔子;试一试6:小青、小白、小华都喜爱画片,如果小青给小白11张画片,小白给小华20张画片,小华给小青5张画片后,他们三人的画片张数就同样多;已知他们三人共有画片150张,他们三人原来各有多少张画片练习:1、有种水草每天能长一倍,8天能长满一池塘;长满半池塘要几天2、一个数的5倍加上6减去10再除以9,得4;这个数是多少3、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十位上的8错看成5,个位上的7错看成1,结果求出的错误的差是236;正确的差是多少4、某人乘火车从甲地到乙地,行了全程的一半时开始睡觉,当他醒来时发现火车又行了睡时剩下路程的一半,这时离乙地还有10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5、妈妈从副食店买回一些鸡蛋;第一天吃了全部的一半又一个,第二天吃了余下的一半又2个,第三天吃了3个,恰好吃完;妈妈买回多少个鸡蛋6、有甲、乙、丙、丁四篮苹果,如果从甲篮拿出10个给乙篮,从乙篮拿出12个给丙篮,从丙篮拿出20个给丁篮,从丁篮拿出14个甲篮后,四篮苹果的个数相等,已知四篮共有苹果120个;原来四篮各有多少个苹果加减法应用题用数学方法解决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就产生了通常所说的“应用题”;应用题由已知的“条件”和未知的“问题”两部分构成,而且给出的已知条件应能保证求出未知的问题;这一讲主要介绍利用加、减法解答的简单应用题;例1 小玲家养了46 只鸭子,24 只鸡,养的鸡和鹅的总只数比养的鸭多5 只;小玲家养了多少只鹅解:将已知条件表示为下图:表示为算式是:24+=46+5;由此可求得养鹅46+5-24=27只;答:养鹅27 只;若例1 中鸡和鹅的总数比鸭少5 只其它不变,则已知条件可表示为下图,表示为算式是:24++5=46;由此可求得养鹅46-5-24=17只;例2 一个筐里装着52 个苹果,另一个筐里装着一些梨;如果从梨筐里取走18 个梨,那么梨就比苹果少12 个;原来梨筐里有多少个梨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将各种数量关系表示为下图;有几种思考方法:1根据取走18 个梨后,梨比苹果少12 个,先求出梨筐里现有梨52-12=40个,再求出原有梨52-12+18=58个;2根据取走18 个梨后梨比苹果少12 个,我们设想“少取12 个”梨,则现有的梨和苹果一样多,都是52 个;这样就可先求出原有梨比苹果多18-12=6个,再求出原有梨52+18-12=58个;3根据取走18 个梨后梨比苹果少12 个,我们设想不取走梨,只在苹果筐里加入18 个苹果,这时有苹果52+18=70个;这样一来,现有苹果就比原来的梨多了12 个见下图;由此可求出原有梨52+18-12=58个;由上面三种不同角度的分析,得到如下三种解法;解法1:52-12+18=58个;解法2:52+18-12=58个;解法3:52+18-12=58个;答:原来梨筐中有58 个梨;例3 某校三年级一班为欢迎“手拉手”小朋友们的到来,买了若干糖果;已知水果糖比小白兔软糖多15 块,巧克力糖比水果糖多28 块;又知巧克力糖的块数恰好是小白兔软糖块数的2 倍;三年级一班共买了多少块糖果分析与解:只要求出某一种糖的块数,就可以根据已知条件得到其它两种糖的块数,总共买多少就可求出;先求出哪一种糖的块数最简便呢我们先把已知条件表示为下图;由上图可求出,小白兔软糖块数=15+28=43块,水果糖块数=43+15=58块,巧克力糖块数=43×2=86块;糖果总数=43+58+86=187块;答:共买了187 块糖果;例4 一口枯井深230 厘米,一只蜗牛要从井底爬到井口处;它每天白天向上爬110 厘米,而夜晚却要向下滑70 厘米;这只蜗牛哪一个白天才能爬出井口分析与解:因蜗牛最后一个白天要向上爬110 厘米,井深230 厘米减去这110 厘米后等于120 厘米,就是蜗牛前几天一共要向上爬的路程;因为蜗牛白天向上爬110 厘米,而夜晚又向下滑70 厘米,所以它每天向上爬110-70=40厘米;由于120÷40=3,所以,120 厘米是蜗牛前3 天一共爬的;故第4 个白天蜗牛才能爬到井口;若将例4 中枯井深改为240 厘米,其它数字不变,这只蜗牛在哪个白天才能爬出井口第5 个白天练习:1.甲、乙、丙三人原各有桃子若干个;甲给乙2 个,乙给丙3 个,丙又给甲5 个后,三人都有桃子9 个;甲、乙、丙三人原来各有桃子多少个2.三座桥,第一座长287 米,第二座比第一座长85 米,第三座比第一座与第二座的总长短142 米;第三座桥长多少米3.1幼儿园小班有巧克力糖40 块,还有一些奶糖;分给小朋友奶糖24块后,奶糖就比巧克力糖少了10 块;原有奶糖多少块2幼儿园中班有巧克力糖48 块,还有一些奶糖;分给小朋友奶糖26块后,奶糖就只比巧克力糖多18 块;原有奶糖多少块4.一桶柴油连桶称重120 千克,用去一半柴油后,连桶称还重65 千克;这桶里有多少千克柴油空桶重多少5.一只蜗牛从一个枯水井底面向井口处爬,白天向上爬110 厘米,而夜晚向下滑40 厘米,第 5 天白天结束时,蜗牛到达井口处;这个枯水井有多深若第5 天白天爬到井口处,这口井至少有多少厘米深厘米以下的长度不计6.在一条直线上,A 点在B 点的左边20 毫米处,C 点在D 点左边50 毫米处,D 点在B 点右边40 毫米处;写出这四点从左到右的次序;7.1五个不同的数的和为172,这些数中最小的数为32,最大的数可以是多少2六个不同的数的和为356,这些数中,最大的是68,最小的数可以是多少。
《钟》音乐教案《钟》音乐教案1活动目标:1、认识乐器——碰钟2、能用不同的方式演奏乐器活动准备:小碰钟、碟片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课题教师出示小碰钟,先敲击几下,让幼儿听,让幼儿感受音乐的乐趣;2、教师拿出光碟,播放光碟请幼儿观看图片,看一看图中都有些什么?他们都在干些什么?他们都用了些什么东西?3、请小朋友们模仿一下这里面的动作,所做的动作4、请小朋友用拍打来敲击,并有节奏的读儿歌让小朋友们多动手锻炼几次,让幼儿体会音乐中的节奏感。
5、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玩游戏,并能够通过游戏,感受其中的乐趣。
游戏规则:(1)、小朋友们自由结伴,分别都找到一个好朋友,互相拍手;(2)、教师播放音乐,让幼儿仔细的听,同时能够有节奏的和好朋友对手拍掌,在拍掌的过程中,教师先示范,幼儿在第一次游戏的过程中,只需拍手,教师念儿歌,慢慢的等熟练了以后,就请幼儿领读儿歌,反复的锻炼,以便加深幼儿的印象。
6、教师小节:针对幼儿所学的加以巩固。
《钟》音乐教案2教学内容学唱歌《大钟小钟一起响》(轮唱)听听音乐《快乐的罗梭》音乐活动1、认识五线谱的线、间位置2、节奏练习教学目标一、启发学生用平稳的声音、饱满的时值和准确的音高演唱歌曲。
二、初步学习轮唱技巧。
三、能正确认识五线谱的五线、四间。
教学重、难点五线谱的线、间位置轮唱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时间第()周教学内容歌曲《大钟小钟一起响》听听音乐《快乐的罗梭》教学目标一、启发学生用平稳的声音、饱满的时值和准确的音高演唱歌曲。
二、感受并分辨乐曲主题的变化重复。
重点初步学习歌曲难点分辨乐曲主题教法听唱法、感受法教具电子琴、录音机、多媒体资料、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1、师生节奏问好2、导入:利用录像、图片展示钟表店在整点时大钟小钟一起响的情景和声音,使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并理解歌曲轮唱所要表现的音响效果。
二、学唱歌曲《大钟小钟一起响》1、听录音范唱,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音响效果。
2、采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2021年全国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2—《声现象》一、单选题1.(2021·天津市)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如图所示。
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A. 防止噪声产生B. 阻断噪声传播C. 减小噪声传播速度D. 通过监测减弱噪声2.(2021·河北省)如图所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编钟。
关于编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悠扬的编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B. 大小不同的钟振动幅度相同时,发声的音调相同C. 敲钟时,用力越大钟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D. 通过钟声能判断钟是否破损只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3.(2021·山西省)“五四”青年节期间,学校举办了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为主题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歌咏比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合唱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 合唱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C. 合唱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 将音箱音量调大改变了合唱声的音色4.(2021·吉林省)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 适宜学习的环境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B. 正常人的体温为39℃C. 正常人安静状态下心跳一次时间约0.9sD. 人正常步行速度约5m/s5.(2021·江苏省南京市)小明和小华读出a、o、e三个拼音字母,利用软件采集到的数据如表,分析可知()字母小明小华a109.2Hz261.2Hzb115.4Hz279.0Hzc120.5Hz282.8HzA. 小明声音音调低B. 小明声音响度大C. 小华声音音调低D. 小华声音响度大6.(2021·江苏省南京市)如表中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序号实验目的实验操作①探究声音的产生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②探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否是相互的小车A上固定磁体,小车B上固定铁块,将它们靠近一定距离后,固定A,释放B③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保持导体的电阻不变,多次改变其两端电压,测量通过它的电流④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将白纸放在玻璃板后像的位置,直接观察白纸A. ①B. ②C. ③D. ④7.(2021·福建省)满怀深情的歌声“唱支山歌给党听”从教室内传出,江老师隔着墙便能判断出是小华在唱歌,其依据是声音的()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音速8.(2021·山东省泰安市)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目前为止,人类奔跑的速度最快可达到约38km/ℎB. 中学生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C. 在15℃空气中,声速是340km/ℎD.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5℃9.(2021·山东省东营市)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无关B. B超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来诊断疾病的C. 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音调D. 在道路两旁植树造林可以从声源处减弱噪声10.(2021·湖北省武汉市)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中,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桌子能传声B. 图中,超声波清洗机正在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C. 图中,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 图中,蝙蝠靠次声波发现昆虫11.(2021·湖南省长沙市)毛主席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到“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漏潺流水,高路入云端”,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莺的歌唱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B. 流水声传入人耳不需要时间C. 清脆的鸟鸣声比低沉的流水声音调低D. 鸟鸣声和流水声的音色相同12.(2021·广东省)如图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B. 声音主要是由玻璃瓶振动产生的C. a瓶的音调最低D. d瓶的音调最低13.(2021·海南省)下列选项中,不能传播声音的是()A. 空气B. 真空C. 大地D. 水14.(2021·黑龙江省绥化市)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B.C. D.15.(2021·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B. 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C. 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 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行驶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16.(2021·云南省昆明市)为响应国家号召,城市建设中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如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速铁路两旁建有隔音板、在噪声环境中工人戴耳罩、城市中的道路禁止鸣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A. 减小大气污染B. 减小噪声污染C. 绿化美化环境D. 减小水污染17.(2021·陕西省)学校艺术节的合唱比赛中,同学们在乐队的伴奏下放声高歌。
钟声小学音乐课件〔通用11篇〕篇1:钟声小学音乐课件钟声小学音乐课件教学目的:1、钟声能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本课围绕这一主题选编了不同风格的歌曲,让同学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2、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灵隐钟声》,感受音乐不同的风格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1、创编活动。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扮演。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课时布置:二课时第一课时:《钟声叮叮当》一、组织教学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1、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
2、音乐钟的主题〔见课本28页〕。
3、复听歌曲并感受音乐的情绪,聆听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三、学唱歌曲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钟声叮叮当》范唱。
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交流〕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5 4 3 2 │ 1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3、反复屡次听范唱,跟录音哼唱曲调。
用“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4、跟老师的伴奏学唱歌曲。
5、小声跟范唱完好的演唱歌曲,注意流畅而有起伏,在“V”处要换气。
6、创新表示,处置歌曲。
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示这种形象?〔交流、处置、试唱〕四、跟着琴唱一唱:do ri mi fa sol la si do 五、课堂小结,下课。
课时小节和体会:第二课时:《美丽的黄昏》备课日期月日上课日期月日一、组织教学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5 4 3 2 │ 1 —‖小猫爱吃鱼,鱼。
3、复习歌曲《钟声叮叮当》。
二、聆听《灵隐钟声》1、这是一首电子琴独奏曲,作者以电子琴的丰富音色和宽广的表示力,描绘出杭州著名佛寺——灵隐寺的风采。
2、初听,设问:听了这曲调你想像这是哪的场景?3、复听,边看谱例边哼唱乐曲主题旋律,并用身体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三、学唱歌曲1、导入:三拍子节奏练习。
《声音的特性》练习(解析版)一、填空题1、古筝是一种弦乐器,演奏者用手拨弦,使弦发出声音;古筝和琵琶合奏《春江花月夜》时,人们能分辨出古筝和琵琶演奏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不同.2、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3、在校庆活动中,小明从远处听到铿锵有力的锣鼓声.鼓发出声音是由于鼓面产生的.轻敲与重击鼓面,鼓发出声音的不同.他在远处就能区别出锣声与鼓声,是根据锣声和鼓声的不同.4、学校组织歌咏比赛,音乐老师将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
这里的“高”和“低”是指声音的_______(选填“音色”、“音调”或“响度”)不同。
5、如图所示,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以上两空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6、男生说话较粗犷,而女生讲话较尖细,这是因为他们说话的不同;用小提琴和钢琴演奏同一支乐曲,但一听就能分辨出哪是小提琴声,哪是钢琴声,这是因为它们的不同.7、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产生的,塑料尺振幅越大,声音的越大.若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发生改变.8、一年一度的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世界各地华人燃爆竹、放焰火、敲锣打鼓庆新春.针对情境回答:爆竹声是由于空气的产生的.鼓声是通过传到人耳的;要想使锣鼓声更响些的做法是.9、如图所示,晓雯在二胡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表演中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10、11、“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特征来辨别的.“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是声音大.“女高音歌唱家”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高.12、“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些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__产生的;日常生活中声音的“高”与“低”,其物理意义是不同的,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例如:一名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高”指的是____________.13、10月17日晚,常德水上巴士穿紫河首航夜游,沿河光影辉映,民俗文艺演出精彩纷呈,民族乐器热闹非凡,尤其女声婉转悠扬、歌声嘹亮,令人难忘.我们能区分笛子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不同,歌声“嘹亮”是描述声音的.(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4、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这里的“高”指的是____;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里的“高”指的是____;“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因为不同的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15、一个同学轻敲桌子,如图,附近的同学听不到敲击声,但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的同学却可以听到.这说明可以传声.“掩耳盗铃”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又没有阻止声音的,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16、小冬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冬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二胡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我们的耳中的.17、如图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的;显著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能听出声音的发生了变化.18、当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次声波时,人类就听不到大象的“声音”,这是因为人耳不能听到频率(选填“高于”或“低于”)20Hz的声音.19、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大声”是指声音的.高音、中音、低音,是音乐术语,统称为音区,在物理术语中是指声音的.20、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寺的大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而发出的.钟声是通过传到客船上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来判别的.僧人用更大的力量撞钟,钟声的音调会.(填“变高”、“不变”、或“变低”)21、当一列火车由远而近从你身旁驶过时,由于相对运动,会造成声波的频率变得较高,那你所听到的声音特性会发生变化的是____。
学校的钟声敲法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学校的“钟声”怎么敲
当没有电铃时,每天需要用悠悠的钟声催人起床、出操、上课,告诉大家上课、下课、休息。
那么“吊钟”如何“敲响”
“当、当、当……当、当、当……”是啥“钟声”
老师敲钟的时候,根据下课、上课不同,敲的节奏也不同。
1、预备铃声是“当当、当当、当当”,
2、上课铃声是“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
3、下课铃声是“当、当、当”,
4、集合铃声是“当当当当当当”。
5、考试铃声是:“当,当当!当,当当!”(开始)
“当当,当!当当,当!”(结束)
现在,同学们上课、下课的“钟声”是校园里的扩音器里传出一阵阵悦耳的音乐声,或是《我们的祖国像花园》,或是《让我们荡起双桨》等等“铃声”。
因此,校园广播系统的普及,原始的“钟声”面临失传。
老师们,不妨记住这些终身有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