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毕业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106.00 KB
- 文档页数:16
浅谈林业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保护摘要:保护野生动物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国计民生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林业自然保护区在野生动物保护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如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破坏严重、野生动物感染疾病问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等。
本文就当前林业自然保护区在野生动物保护过程中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林业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策略1.林业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保护问题1.1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破坏严重当前,由于人类对天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过度利用耕地资源,使得野生动物面临着极为严重的生存环境破坏问题。
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人们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过度开发林地,造成了野生动物无法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充足的食物,严重影响了野生动物繁殖质量,,甘肃省的畜牧业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部分农户却出现了过多的放牧现象,同时也出现了规模化养殖的问题。
比如,饲养牛羊的人越来越多,而当他们在放牧时,就会消耗大量的草料。
大黄山林区地带人口密集。
近年来,我国对林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度垦荒和放牧给林区植被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同时,也对野生动物生长和发育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使其种群数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因此,对林业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恢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想使野生生物获得适宜的生存环境,就必须使林区和草场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1.2 野生动物感染疾病问题野生动物生活在野外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内部或外部因素(包括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损害:食用变质或有毒的食物、个体或群体之间冲突引起的身体或器官损伤、消化和代谢障碍、器官衰竭、基因突变、自然灾害、食物短缺和气候变化等。
野生动物的许多疾病往往由环境因素引起内部组织器官发生病理变化,从而出现临床症状。
这些因素导致野生动物免疫力下降,从而更容易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相同微生物在不同野生动物身上可能引起不同的疾病,而不同微生物在同一种动物身上会引起不同的病征。
浅谈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显著的成就,而我国在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利用与保护方面却是严重落后于野生动物保护的现实需要,许多的野生动物已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所以加强我国野生动物的管理与保护迫在眉睫。
关键词:野生动物现状价值管理与发展对策保护前言:野生动物的管理与保护事业的发展是当前世界上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并已成为国际文化交流和人类共同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现状,野生动物的价值,我国野生动物的管理与发展对策,以及野生动物园与狩猎场的管理等等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关键。
野生动物是那些生存在天然自由状态下,或来源于天然自由状态,虽经短期驯养但未产生进化变异的各种动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有价值的野生动物。
一、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现状我国陆地国土面积占世界的6.5%,陆生脊椎推动物种类达2100多种(哺乳类450多种、鸟类1180多种、爬行类320多种、两栖类210多种),占世界这类动物种数的10%以上,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不仅种类丰富,而且还具有特产珍稀动物多和经济动物多的两大特点。
据有关数字统计:我国有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朱鳄、黑颈鹤、黄腹角雉、褐马鸡等特产珍稀动物100多种;有熊、猕猴、马鹿、麝、狍子、野猪、黄羊、环颈雉、雁鸭类经济动物400多种。
全世界鹤类共15种,我国就有9种;雁鸭类148种,我国就有46种;野生鸡类276种,我国有56种。
美国、原苏联、欧洲都没有灵长类动物,我国就有16种之多。
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是我国一项宝贵的自然资源。
根据种的分布区相对集中并与一定的自然地理区相联系的事实,我国草原脊椎动物各纲“种”的分布又可归纳分为:北方型,分布区环绕北半球北部,属于古北界;东北型,分布在我国的松辽平原区、辽宁及其邻近地区,属于古北界;中亚型,即亚洲大陆中心,我国分布在新蒙高原,是“蒙新区”的主要成分;高地型,主要在青藏高原,我国青藏区的草地为草甸草地,此类型也属于古北界;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型,分布于横断山脉中,是我国西南区的主要成分,属于东洋界。
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引言野生动物是地球上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之一。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野生动物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威胁。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生物资源,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本文将探讨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的维护野生动物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在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旦某些物种灭绝,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将是无法估量的。
保护野生动物有助于保持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并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养护自然资源野生动物的存在有助于保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许多野生动物在其自然栖息地中扮演着种子传播、控制害虫和保持生态平衡等重要角色。
缺乏这些生物的存在将导致环境恶化和自然资源的丧失。
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保护野生动物不仅有助于守护生态环境,也为发展生态旅游业提供了机遇。
野生动物观察和保护区的建设为人们提供了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保护野生动物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还能提升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要性的认识。
药物和科学研究许多药物和科学研究依赖于野生动物。
例如,从动物身上提取的药物成分被用来治疗多种疾病。
保护野生动物有助于保护这些珍贵的医学资源,并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
保护野生动物的挑战尽管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被广泛认识,但实际上保护工作面临着许多挑战。
栖息地破坏人类活动导致了大片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破坏。
城市化、农业扩张和森林砍伐等行为严重威胁着许多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
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平衡成为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盗猎和非法贸易盗猎和非法贸易是保护野生动物的另一个重要挑战。
为了获取野生动物的皮毛、鳍、骨和其他部分,人们经常从非法渠道进行猎捕和贸易。
这不仅对野生动物的生存造成威胁,还加剧了生物多样性的流失。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极端气候事件、栖息地的变化以及食物链的中断都对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和适应能力产生了直接威胁。
论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我国拥有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包括多种濒危物种,如大熊猫、华南虎、金丝猴等。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利益。
一、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完善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体系是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基础。
我国已经制定了多项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
但是,这些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严格执行,对于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从而提高对违法者的惩罚力度,从根本上保护野生动物资源。
二、加强监管和管理加强对野生动物资源的监管和管理是保障野生动物资源的重要手段。
要加强对野生动物的生境和栖息地的保护,尽力恢复和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态环境,以保证野生动物的生活和繁衍。
在此基础上,还需加强对野生动物的监测和调查,及时掌握野生动物资源的信息,以便进行科学管理。
三、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和环保意识也是十分必要的。
在公众之间普及保护野生动物的知识,强化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提高大众的环保意识。
只有让大众真正了解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及其保护的意义,大家才会积极参与野生动物保护活动。
四、加大执法力度要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就必须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监督和检查的力度,严格纠正违法行为。
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及时收集和监测违法行为,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非法销售、非法猎杀、非法贩卖等违法行为进行立案处理,并严格追究犯罪者的责任。
五、加强科研力量为了更好的保护野生动物资源,要加强对野生动物科研工作的支持,鼓励专家和学者积极投身野生动物研究领域,研究野生动物的习性、生态环境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等。
同时对一些濒危物种,要加强研究和开展保护措施,以帮助提高和保护它们的种群数量和质量,防止它们濒临灭绝。
以上就是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方面需要注意的几点,我相信只有我们每一个公民积极参与并共同努力,才能保证野生动物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
论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展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缩小,我国野生动物资源面临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我国野生动物资源,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首先,加强立法保护。
我国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来保护野生动物资源。
其中,《野生动物保护法》是我国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基本法律法规,它规定了禁止捕杀、繁殖、出售和运输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严惩违法行为等内容,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其次,加强监管管理。
政府加强对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和监督,制定了许多规划和计划,对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监测,对于野生动物资源加强管理,确保野生动物资源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利用。
再次,加强科学研究。
科学家们通过对野生动物的研究,了解其生活习性和生态行为,掌握其种群状况和数量,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计划和措施,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科学理论基础。
此外,加强宣传教育。
政府和社会各界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培养公众对野生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有效地推进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最后,积极推进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野生动物保护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国际合作已经成为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渠道之一。
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世界各国共同护卫全球野生动物资源,为世界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综上所述,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科技、民间组织和广大公众通力合作。
只有不断加强保护措施,才能保证野生动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标。
论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为了保护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加强立法工作。
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法律法规,如《野生动物保护法》、《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对非法猎捕、繁殖、销售等行为进行了严格规范和处罚。
加大执法力度。
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野生动物市场、违法狩猎行为进行打击,制止非法猎捕和贩运野生动物的行为。
加强保护区建设。
政府在重要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园等,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生存环境。
社会各界也参与了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工作。
科研机构和大学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提高对野生动物的认识,并寻找更好的保护方法。
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也积极参与到野生动物保护中,开展宣传教育和监测工作,倡导保护野生动物的理念。
公众也逐渐意识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通过参观野生动物保护区、媒体宣传等方式,提高保护意识。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仍面临着很多挑战。
市场需要的驱动下,非法野生动物交易仍然存在。
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打击行动,但黑市仍在存在。
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仍在继续,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扩张,野生动物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受限,栖息环境受到威胁。
传统的养殖方式和观念对野生动物资源的压力不可忽略。
一些人仍然认为食用野生动物具有特殊功效,对野生动物的需求仍然很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法律和执法力度。
政府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大对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打击力度,加强对栖息地的保护和恢复工作。
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养殖方式和观念方面,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寻找可替代的肉类来源,减少对野生动物的需求。
保护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
需要政府、科研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共同努力,加大保护力度,推动野生动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好我们宝贵的野生动物资源,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保护野生动物引言野生动物是地球上珍贵的资源,它们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物种多样性以及提供人类生活所需的一系列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加,野生动物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包括栖息地破坏,非法贸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以确保它们的生存和繁衍。
主体部分1. 栖息地保护栖息地是野生动物的家园,其破坏是保护野生动物最大的威胁之一。
人类活动如森林砍伐、土地开发和污染等直接导致了许多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丧失和破坏。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和恢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例如:•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限制砍伐和开发活动;•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原始森林、湿地和珊瑚礁等生态系统;•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栖息地保护的认识和重视。
2. 非法贸易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是当前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威胁野生动物存活的问题之一。
据统计,每年有数百种野生动物被走私到国际市场,其中包括大象象牙、犀牛角、虎骨以及各种珍稀鸟类等。
为了打击非法贸易,我们可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制定和执行更严格的法律和法规,确保走私者受到严厉处罚;•加强边境和海关的监控,增加非法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查缉力度;•提高消费者对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认识,鼓励采取可持续的替代产品。
3. 促进物种保护物种保护是保护野生动物的关键,我们应该采取措施保护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措施:•制定和实施濒危物种保护计划,包括在野外进行保护、繁殖和重新引入;•改善监测和评估机制,提高对濒危物种数量、分布和状况的了解;•促进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和农业实践,减少对野生动物和自然资源的破坏。
结论保护野生动物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只有通过积极采取行动来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以及促进物种保护,我们才能确保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同时,需要政府、非政府组织、科研机构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共同保护我们美丽而多样化的自然世界。
论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我国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这些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福利和财富,也成为了我们国家的一张名片。
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野生动物资源面临越来越大的威胁。
如何保护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野生动物面临的威胁野生动物在面临人类的威胁,一些常见的威胁如下:1.栖息地破坏。
由于人类活动,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被破坏或遭到改变,这导致它们失去了居住的地方,生存条件变得更加困难。
2.非法狩猎。
一些人为了获取野生动物制品和其他用途,会进行非法狩猎,这导致一些野生动物濒临灭绝。
3.捕捉和贸易。
许多野生动物被捕捉到做宠物,甚至被贩卖到市场上进行交易,这也对这些动物的数量和生存造成不良影响。
4.环境污染。
由于人类污染和破坏环境,野生动物面临的威胁也增加了。
为了解决野生动物面临的威胁和保护这些宝贵的资源,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保护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个体数量。
自然保护区的划定,可以根据野生动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来确定。
2.加强法律保护。
制定和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条例,惩罚非法狩猎、捕捉和贸易野生动物的行为。
同时,加强对野生动物繁殖状况的调查,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生存。
3.加强公众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公众认识到野生动物的重要性,让更多人关注野生动物保护的问题,并积极参与到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
同时,要加强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教育,让更多人了解到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从而保护野生动物。
4.控制污染。
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和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确保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能够维持和改善。
三、未来的展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也逐渐加强。
不过,要想完全解决野生动物保护问题还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
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力度,提高对野生动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探索更加有效的保护措施,以便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这些宝贵的资源。
论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我国是一个拥有丰富野生动物资源的国家,但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和商业捕猎的盲目追捕,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为了保护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
政府应加强对野生动物资源的法律保护。
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非法捕猎、走私和破坏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捕猎者和非法贩卖者进行重罚。
加强对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监管,确保其得到有效的保护。
加强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和修复。
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是它们生存和繁衍的基础,保护和修复栖息地对于保护野生动物资源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大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投入,加强研究和监测工作,制定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和恢复的规划和措施,加强对栖息地的监管和管理。
加强对野生动物资源的科学研究和监测。
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需要有科学的数据支撑,政府和科研机构应加强对野生动物资源的监测和调查,了解野生动物的分布、数量和繁殖状况等基本情况,为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加强对野生动物资源的宣传和教育。
增强人们对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意识,加强对捕猎、食用野生动物等不良习惯的宣传和教育,倡导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公众的保护意识和行动力。
第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野生动物资源。
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保护计划,加大对有濒危物种和保护地的支持和援助,共同保护世界上共有的野生动物资源。
保护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法律保护、保护和修复栖息地、科学研究和监测、宣传和教育以及国际合作等多种手段,共同保护和管理好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标。
论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我国是一个拥有丰富野生动物资源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的生物资源。
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下,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保护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也是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的方向。
我们需要正确认识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在生态平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野生动物资源的丰富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自然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野生动物资源受到破坏,生态环境就会受到破坏,这将对全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我们需要正确认识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把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作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积极参与到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行动中去。
我们需要加强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保护野生动物资源,首先要强化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制建设,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力度。
我们还需要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划定保护区的范围,规范管理保护区内的人类活动,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
在野生动物资源管理中,要严格打击盗猎和非法捕猎等违法行为,提高违法者的违法成本,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遏制盗猎和非法捕猎现象。
还需要积极开展野生动物资源的科学研究,深入了解野生动物的生态习性、分布范围、数量等信息,为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需要树立全社会的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意识。
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工作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需要树立全社会的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意识。
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认识和关注度,增加对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投入。
学校应该加强对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社会组织应该积极参与到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行动中去,发挥自身的作用,共同守护我们国家的野生动物资源。
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自觉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抵制购买走私野生动物制品的行为,共同守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浅谈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毕业论文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浅谈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毕业论文浅谈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毕业论文依法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促进生态平衡——浅谈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社会必需的资源,它具有科学价值、药用价值、经济价值、游乐观赏价值、文化美学价值和生态价值。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由于环境的恶化,人类的乱捕滥猎,各种野生动物的生存正面临着种各样的威胁。
近100年,物种灭绝的速度已超过了自然灭绝速度的100倍,现在每天都有100多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
我国也已经有10多种哺乳类动物灭绝,还有20多种珍稀动物面临灭绝。
而它们的灭绝会导致许多可被用于制造新药的分子归于消失,还会导致许多有助于农作物战胜恶劣气候的基因归于消失,甚至引起新的瘟疫,由此所造成的损失是我们永远也无法挽回的。
本文就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的重要性(一)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平衡的重要一环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科学的专门术语,生命科学从研究最微小的生命组成部分,到植物和动物,而“多样性”简单来说就是“各种各样”的意思。
生物多样性包括所有自然世界的资源,包括植物、动物、昆虫、微生物和它们生存的生态系统。
它同样包括构造出生命的重要基石--染色体、基因和脱氧核糖核酸。
生物多样性使生命在这个行星上变得可能。
没有生物多样性,我们不能在这个行星上生存,就算可以生存下来,我们也不可能喜欢这个灰暗的、无生气的、光秃秃的、无聊的世界。
没有生物多样性,我们不会感受到树林带来的绿意、海洋带来的蓝色,也不会有我们呼吸的空气、吃的事物、喝的水。
所以,我们要保留这些大自然的财富,就需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当前,科学家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保护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不同物种生存的环境。
南美的热带雨林是一个生态系统,在城市中心的公园也是一个生态系统,还有我们去野营的森林或者海边的沙滩,和像红树林、沼泽、沿海河口这样的湿地,这些都是生态系统。
当生态系统健康时,它是许多物种,包括植物、昆虫、鸟类、大型高等动物等的家。
每一物种都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存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际上,也在地球全球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
世界上的生态系统是彼此密切相关的,对一个生态系统的作用可以影响到遥远的地方去。
例如,一个被农场中的杀虫剂污染的鸟类保护区会威胁到昆虫的生存和以迁徙鸟类为食的鱼类,从而迫使鸟类到其他的地方找食。
这将会导致鸟类季节性迁徙规律的变化,并影响到从南非到欧洲的鸟类以及其他物种的生存。
鸟类在它们生存的不同栖息地发挥着作用。
鸟类和蜜蜂、蝴蝶、蛾、蝙蝠一起,给许多植物授粉。
如果不接受授粉,这些植物将会灭绝和消失。
由此可见,如果在生态系统的网中丢失了一个环节,整个的网便会开始崩溃。
这正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处境。
(二)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是我国履行国际公约义务的体现《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1992年5月22日在内罗毕通过,同年6月5日在里约热内卢开放签署。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批准加入该公约最早的国家之一。
我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公约,1993年1月5日批准,1994年3月21日在我国生效。
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等原因,在我国动物种类繁多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不太发达,这使生活消费特别是粮食消费压力很大。
要解决这一问题只能依靠自身的发展,而这又离不开生物多样性的支持。
而事实上,自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以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一直在积极认真的履行公约并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保护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不仅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而且也体现了我国履行国际公约所要求的义务。
(三)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现状使野生动物资源危机进一步加剧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是西部地区。
野生动物资源在西部地区危机很具有代表性。
西部地区包括10省(市、自治区),总面积538万平方公里,拥有兽类300余种,鸟类800余种,爬行类160余种,两栖类120余种,分别占全国相应类别总种数的60%、67%、41%和57%。
拥有大熊猫、藏羚羊、白唇鹿等多种珍稀濒危动物。
虽然西部地区拥有种类数如此巨大的野生动物,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物种处于下降趋势。
西部地区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现状最突出的表现为野生动物种类的急剧减少。
如麝资源,陕西省20世纪60年代收购的麝香连续4年超过100kg;1971-1976年,年产50-60kg,但自1977年起连年过度捕捉,年产量超过200kg;到1980年,产量接近300kg。
连续4年的滥猎,导致麝资源的迅速下降。
至1985年,年产麝香仅30kg,现在更少。
贵州省1965年最高麝香产量高达112kg,以后逐年下降,至20世纪70年代下降到30kg左右,至今已很罕见。
四川省是林麝的重要产区,1982年前,年产量为300-600kg,1980年高达862kg,1981年后便急剧下降,1983年降至300kg以下。
云南拥有野生动物1366种,是西部地区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省份。
云南思茅地区二十年以前,就已见不到亚洲象的踪迹。
西部地区为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域,几乎各少数民族都有狩猎习俗。
由于这种特殊的人文环境,使当地的人们形成了与野生动物为敌并随意加以捕杀的意识。
由于过度采伐、放牧、开荒、废气、污水等原因,西部地区森林面积锐减、土地沙化,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
野生动物一旦不能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或迁徙或死亡。
在人们的一般认识上,一讲环境保护往往只注重对土壤、水等非生物以及森林、植被等生物的保护,而很少考虑野生动物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总之,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现状是不容乐观的。
二、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存在的问题(一)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犯罪活动非常猖獗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犯罪活动屡禁不止,且在犯罪规划和涉及野生动物的数量上都呈上升趋势,造成的损失明显加大。
这些犯罪分子往往拥有先进的交通和通讯工具,有的是境内外勾结,有的是盗猎擒、加工、倒卖、走私一条龙作案,他们犯罪的规模大、组织性强、隐藏性强,对野生动物资源的破坏也就越发严重。
国家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破坏野生动物犯罪的重特大案件比2005年上升%。
在我国“野生动物资源宝库“可可西里地区,由于盗猎分子的大肆捕杀,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可可西望的野生动物数量减少了2/3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3年至今,森林公安机关共破获盗猎藏羚羊的案件120余起,收缴藏羚羊皮20000余张、藏羚羊绒1100余公斤、各种枪支400余支、子弹19万发、各种车辆171辆,抓获盗猎藏羚羊的犯罪嫌疑人近3000人。
(二)对保护野生动物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对保护野生动物重要性认识不够,在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发生矛盾时,不能很好地维护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甚至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和环境为代价发展地方经济.不少企业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置法律于不顾,对来历不明的野生动物或其产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一些盗猎活动半公开化。
据了解,目前我国制药行业所使用的麝香相当一部分来自于黑市,我国60年代约有野生麝250万万头,现在仅存10余万头,并以每年10%的速度递减.依此情况,再过5至10年,野生麝将在我国境内基本消失。
另外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干预使执法工作困难重重。
据有关部门透露,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案件因此迟迟无法查处,甚至于在个别地方的执法机关也存在着“人命重于兽命“的糊涂观念,涉及到野生动物案件时往往手下留情,得过且过。
(三)缺乏经费是制约我园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发展的瓶颈当前无论是国家行政主管部门,还是地方的自然保护区,经费紧张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基本建设经费没有列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计划,只能从各级林业部门有限的经费中挤,而这一来源的情总值需要取决于地方财政状况、地方领导的重视程度等诸多万面的因素。
而经费的原因给野生动物保护事业造成的许多不应有的损失令人痛心疾首。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常常是地址偏僻的贫困地区,而那里资金不足的情况尤其严重,许多野生动物保护单位面临着严重的生存问题,连职工的工资、出差费和生活补贴都要靠自己解决,由而产生的执法不严、以罚代刑等种种现象给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留下了无穷后患。
(四)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机构不够健全事实上,野生动物保护机构不健全也正是造成许多地方经费紧张问题的原因之一。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行政管理部门设在林业系统内部。
近年来,国家大力精简人员编制,这与野生动物保护加大人力投入的要求形成了一定的冲突。
据了解,我国许多地方没有基层管理和执法队伍,特别是在一些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边远地区,至今没有专业管理机构。
由于机构编制问题,目前全国拥有行政编制的专职管理人员只有几百个,相对亿公顷的自然保护区面积而言,说是杯水车薪,并不为过。
同样,作为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主要力量的森林公安部门也面临着类似的矛盾。
随着犯罪案件的日益增多,野生动物保护形势的日益复杂,森林公安机关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开支渠道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森林公安机关的执法权限和执法程序也有待进一步明确。
三、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的对策探讨由于造成野生动物破坏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其解决措施也应从各个角度加以分析。
笔者将从立法完善、执法完善、野生动物产业的完善、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的树立保护意识等方面提出有利于保护西部地区野生动物的措施。
(一)立法完善 1、尽快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
其实,近几年很多专家都在呼吁修订这个已经颁布了十几年的法律,特别是2003年非典型肺炎肆掠整个中华大地以后。
这部法律是建立在“保护是为了利用”的观念上,关注的仅仅是“有用的”或已处于濒危、灭绝境地的动物,而对众多尚未被发现利用价值或“不起眼儿的”动物未予保护。
这一观念是不符合现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精神的。
在这部法律中也没有禁猎禁食野生动物的相关规定。
该法在对野生动物刑法保护方面还存在罪状限制过多、犯罪情节标准模糊等缺陷。
可见,这部法律是存在很多不足,要亟待完善的。
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其立法基本的理念应当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扩大野生动物的保护范围。
增加规定禁食野生动物的法律规定,对于违法者进行处罚甚至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国家的立法对地方立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尽快完善有关野生动物的刑法保护。
野生动物的刑法保护不仅仅只指刑法这部法律的保护,还有一些其他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新刑法第341条明确规定了非法狩猎罪以及违反该规定应承担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