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材料由较强光波电场E (激光)引起的电极化强度Pi 满足非线性关系:
Pi 0 (1) j j (2) j j Ek k E ijk ij E (3) j j Ek k El l E ijkl 式中 j、 k、 l 分别为电场E j、Ek、El 对应的角频率, 右边第一项表示线性光学效应; 第二、第三项分别表示二次、三次非线性光学效应。
7
( 1) 非螯合的吡啶类配合物, 如:
8
(2)螯合的吡啶类配合物
9
(3)酞菁类配合物,如;
10
(4)Schiff碱类配合物,如:
11
规律:如果希望探索在可见光区完全透明的二阶
非线性光学材料,可以设计成四面体、四方锥或八面体
分子;如果希望探索新的发色团或三阶非线性光学材料
(此类材料不要求可见光区完全透明),则应该设计出
(σ)<(π)<(n)<(π*)<(σ*)
当外在辐射激发时,电子从n轨道跃迁到σ*的n→σ* 跃迁以及π→π*跃迁和n→π*跃迁,其吸收峰波长在 200nm左右,正好在紫外区,即以上三种电子跃迁吸 收紫外光。 26
选择配体就应选能发生n→σ*、π→π*、n→π* 跃迁的有机化合物: • (1)具有孤对电子的一些取代基可能发生n→σ*跃 迁,如N、S、P、Br、I等杂原子饱和化合物,含O、 Cl的饱和化合物因其电负性大,激发能高,因此吸收 波长更短。 • (2)在周期表中处于碳右边的一些元素的原子具有 孤对n电子,其取代基可能发生n→π*跃迁。 • (3)不饱和有机化合物,例如CC—C≡C—、CO、 CN等类都能发生π→π*跃迁,这种跃迁在所有有机 化合物中的吸光度最大,与有机发光配合物最有关 系。
分子基磁体(分子磁性材料)是由有机自由基分子或 者过渡金属/稀土金属配合物为磁性基本单元所构成的磁 性材料。 一、分子基磁性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其方法通常是利用合适的高自旋载体,通过有 桥联作用的有机或无机配体等形成分子内部的强相 互作用和分子单元之间弱相互作用(氢键等)结合 的超分子结构。
34
配合物分子的磁性除了与中心离子本身性质 密切相关外,还取决于桥联配体的性质,作为桥 联基团的配体不仅要具有良好的配位能力,而且 供体原子间的距离应当尽可能的短,以利于缩短 所连接的顺磁中心离子间的距离,从而使分子轨 道更好的重叠,同时桥联配体还应具有优良的传 递电子的功能。
29
(4) 协同配体的作用
理论和实验都可以证明,第二配体的“协同 效应”可以显著提高配合物的发光强度。对于 协同配体的作用可解释如下:
(1)第二配体扩大了配合物共轭π键的范围,有利于能 量转移; (2) 二元配合物含有配位水,稀土离子的电子能级可与 O—H振子的高能振动能态偶合,产生有效非辐射去 活化作用,因而配位水的存在明显地猝灭配合物的荧 光强度。第二配体可挤占配位水的位臵。
异双核稀土配合物浓聚效应的研究,为光转换剂的研 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24
(2) 配体选择
配体主要承担着吸收能量传递能量的作用,因此配 体的选择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对紫外线吸收效率,只有 高吸收系数的配体才有可能存在向稀土离子高效能量 传递,从而使稀土配合物具有很高的发光效率。
25
从化学键的角度来看,紫外吸收与电子跃迁有关, 对辐射有吸收的电子主要有三种: (1)形成单键的σ电子 (2)形成不饱和键的π电子 (3)孤对电子或称非键n电子 据分子轨道理论, 这三种电子能级次序:
第五章
1
配位化合物与新材料
非线性光学材料
2
稀土配合物发光与材料
3
分子基磁性材料 配位聚合物与多孔材料
1
4 3
5.1 非线性光学材料 一、非线性光学效应
当激光这样的强光在介质传播时,出现光的相位、 频率、强度、或是其他一些传播特性都发生变化,而 且这些变化与入射光的强度相关。 物质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原子的正、负电荷中心会发生 迁移,即发生极化,产生一诱导偶极矩p 。在光强度不是 很高时,分子的诱导偶极矩p 线性正比于光的电场强度E。 然而,当光强足够大如激光时,会产生非经典光学的频率、 相位、偏振和其它传输性质变化的新电磁场。
5
( 4) 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 如有机盐类、酰胺类、苯 基衍生物、吡啶衍生物、嘧啶衍生物、酮衍生物、 烯炔类以及高分子聚合物等。 ( 5) 有机金属化合物, 如硅烷类、金属羰基化合物、 金属茂烯类等。 ( 6) 有机金属配合物, 如水杨醛腙类的一维链状配合 物、联吡啶钌衍生物、钼和钨的亚硝基配合物等.
14
辐射
荧光或磷光
光化学反应 产物
A h A*
非辐射
放热
+B
A+热量
A或B*
15
常见的几种发光类型
发光类型 激发源 应用
光致发光 电致发光 阴极发光 摩擦发光 化学发光 生物发光 X-射线发光 声致发光 热致发光 溶剂发光
光子 电场 电子流 机械能 化学反应能 生物化学反应能 X-射线 超声波 热能 光子
(3)杂环化合物,其中有五元环、六元环不饱和杂环化 合物。
28
配体的选择决定于能量的传递效率,只有配 体最低激发三线态能级与稀土离子振动能级相匹 配才能有效传递能量.
(3) 配体和中心离子配位键的强度,
从宏观上看含有孤对电子的O、N等提供孤对电 子和稀土离子配位成键,微观上只有电子从N、O等 原子上的σ轨道转移到稀土离子的空d(eg)轨道,同时 稀土离子的d(t2g)轨道电子迁移到配体的共轭π分子 反键轨道,这样稀土离子才能减少负电荷的积累效 应,从而形成强键。
35
二、金属配合物磁性材料
这类材料同时具有无机和有机材料特点,一般 只要我们分子设计合理,通过组装不同的配体,完 全可以调控磁体的结构和性质。研究表明配合物 的磁性主要来自于带有较大自旋S的中心金属离 子,它可以提供比纯粹有机材料强得多的磁性,现 阶段此类材料是分子基磁性材料研究的重点。
36
目前,已知典型的单分子磁体基本上是含Mn、 Fe、V、Cr和一些其他金属元素的簇合物。结构上 Mn、Fe、V、Cr等的离子未成对电子较多,同时有 多种不同价态可以在同一簇合物分子内形成两种磁性 中心,零场分裂效应也较强,适合于形成高自旋分子, 趋向于获得比较强的磁性。
③ 强发光:Sm3+, Eu3+, Tb3+, Dy3+
稀土离子荧光寿命:~ms。 Sm(6.26), Eu(9.67), Tb(9.02), Dy(1.85)
17
发光机理:
配体激发单重态
Sn Tn 稀土离子发射能级 分 子 荧 光 配体激发三重态
激 发
分 子 磷 光
稀 土 荧 光
基态
18
稀土离子的特征荧光
4
2. 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分类
目前所研究的非线性材料从化学的角度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 无机盐和无机氧化物非线性光学材料, 如磷酸盐、碘酸盐、 硼酸盐、铌酸盐、钛酸盐等, 常见的( LiNbO3 ),( NH4H2PO4, ADP), ( KH2PO4, KDP) 等均是较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 (2) 半导体非线性光学材料, 如Te, Se, CdSe, AgGaS2,Cd,GeAs2, GaAs等。 (3)原子簇化合物非线性光学材料, 如WOS3Cu(SCN)-(Py)5、 MoCu2OS3 (PPh3)3、WI(bPy)2[MoOS3Cu3I2(bpy)]、W2Ag4 S8(AsPh3)4等。
稀土离子由于能级固定都具有一定的激发波长: 1、 当中心稀土离子为Eu3+离子时,在接受了来自配体 的能量后,发生5D0→7Fj (j=0,1,2,3,4)电子跃迁, 产生 以5D0→7F2、5D0→7F4为主的跃迁发射,峰值分别为626nm、 708nm, 发射光在红橙光范围。 2、当中心稀土离子为铽离子时,发射波长为500~560nm 的绿光。 3、当中心稀土离子为镨离子时,发射波长为430~480nm 的兰光。
3
二、非线性光学材料
1.选择非线性光学材料的主要依据
①有较大的非线性极化率(基本的但不是唯一要求) 非线性极化率不很大 增强入射激光功率 加强非线性光学效应
②有合适的透明程度及足够的光学均匀性, 即在激光工作的频段内,材料对光的有害吸收及散射损耗都很小 ③能以一定方式实现位相匹配 ④材料的损伤阈值较高,能承受较大的激光功率或能量; ⑤有合适的响应时间,分别对脉宽不同的脉冲激光或连续激光作出 足够响应。
6
3. 配合物非线性光学材料
有机金属配合物担任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无机化 合物及纯粹的有机化合物所不具备的优点。由于非线 性光学性质与分子中电荷在不同能级间的跃迁有关。 在有机金属配合物中, 中心原子(离子) 常常参与成 键, 不仅可与配体成键, 在簇合物中还存在着金属与 金属之间的作用, 从而产生强烈的金属到配体的电荷 转移(M LCT )、配体到金属( LMCT)的电荷转移或金 属到金属的电荷转移(MM /IVCT ) 。此外金属配合物 中, 可供选择的金属及配体均较多, 这就使配合物的 合成具有广泛的选择性。同时, 结构的多样性也是其 他材料无法比拟的。
23
近年来,相继出现在荧光稀土配合物体系中加入非 荧光惰性稀土离子(如La3+、Gd3+、Y3+等),形成异 双核配合物,而使发光强度提高的报道。 研究表明:在这种体系中,除了配体与中心离子的能 量转移,还存在不同中心离子间的能量转移。异双核配 合物中配体数目是单核的两倍,而能量却集中传递给一 个Eu(Ⅲ),使其获得更多的能量,从而荧光强度大大提 高。这种能量向一核集中的效应,称为“浓聚效应”。
13
5.2 稀土配合物发光与材料 一、稀土配合物发光原理
稀土元素 RE (Rare Earth) 钇(Y),钪(Sc) 15种镧系元素(Ln): 镧(La),铈(e),镨(Pr),钕(Nd),钷(Pm),钐(Sm), 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 铥(Tm),镱(Yb),镥(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