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乌得勒支]某博物馆建筑概念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2.94 MB
- 文档页数:27
基于德勒兹“根茎”理念的当代绿色建筑创作1. 引言1.1 德勒兹“根茎”理念的介绍德勒兹“根茎”理念是法国哲学家德勒兹提出的一个重要观念,其核心概念是“根”和“茎”。
在德勒兹看来,“根”代表着植被、土壤和地下世界的连续性和隐蔽性,而“茎”则象征着植物在空中的生长和展开。
根茎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密不可分、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植物整体的生态系统。
德勒兹将这一理念应用到建筑设计中,提出了基于根茎关系的绿色建筑创作思路。
他强调了建筑与环境的密切联系,主张以自然为榜样,创造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空间。
借助根茎理念,设计师可以更好地融合建筑与自然的元素,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友好性。
2. 正文2.1 绿色建筑的现状分析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考虑到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友好性和人体健康的建筑。
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倡,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趋势。
目前,绿色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绿色建筑的现状分析包括对全球绿色建筑市场规模、发展趋势、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分析。
据统计,绿色建筑市场规模逐年增长,预计未来还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各国政府也在推动和支持绿色建筑的发展,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以促进绿色建筑的推广。
绿色建筑的技术应用方面主要包括节能、水资源利用、材料循环利用、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的技术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绿色建筑领域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到绿色建筑设计和建造中,提高了建筑的能效性和环保性。
绿色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成为了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绿色建筑将为创造更加环保、健康和可持续的建筑环境做出贡献。
2.2 德勒兹“根茎”理念在绿色建筑中的运用德勒兹的“根茎”理念在绿色建筑中的运用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创新方式,它将建筑与自然、人与环境融为一体,打破了传统建筑与自然之间的界限,实现了真正的生态平衡。
乌德勒支式住宅(又名施罗德住宅)简介:乌德勒支住宅(SchroderHouse,1924年),荷兰的乌德勒支,吉瑞特·托马斯·里特维德设计。
新造型艺术运动以及里特维德的代表作。
简洁的平面构成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细部处理上表现出许多生活细节。
由里特维德设计的这座住宅大体上是一个立方体,但设计者将其中的一些墙板、屋顶板和几处楼板推伸出来,稍稍脱离住宅主体,这些伸挑出来的板片形成横竖相间、错落有致、纵横穿插的造型,加上不透明的墙片与透明的大玻璃窗的虚实对比、明暗对比、透明与反光的交错,造成活泼新颖的建筑形象。
如果注意一下万·陶斯柏等人在前一年(1923年)所绘制的一个住宅设计图解,我们就更能了解风格派建筑的特点了。
里特维德设计的这所住宅,可以说是风格派画家蒙特里安的绘画的立体化。
建筑理念:乌德勒只是住宅强调面的因素,所以大面积的形体如烟囱、阳台板以及入口处的垂直白墙面等垂直构建掩饰住了这些构建后面的水平向构建,譬如阳台板向下压得很深,完全挡住了阳台跳梁和地板的视线,从而净化了立面:水平向与垂直向的相交方式的第三种模式是二者皆不出头,强调含连续性,给人含蓄、精细之感。
1923年底,里特维尔德设计了荷兰乌德勒支市郊的一所住宅,这是他第一件重要的建筑作品,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各个部件在视觉上的相互独立。
通过使用构件的重叠、穿插以及使用原色来强调不同构件的特点,创造了一个开放和灵巧的建筑形象。
室内陈设也体现了与室外一样的灵活性(图7-11),楼层平面中唯一固定的东西就是卫生间和厨房,因而可以自由划分,适用于不同的使用要求,外部的色彩设计也同样用在室内,以色彩来区分不同的部件,又富于装饰意味。
作品展示:设计师:吉瑞特·托马斯·里特维德父亲是当地一位职业木匠,里特维德从7岁起就开始在父亲的作坊中学习木工手艺。
l911年他开设了自己独立的木工作坊,同时开始以上夜校的方式学习建筑绘图。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总复习提纲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1)熟悉主要建筑实例:巴黎明星广场凯旋门、英国博物馆、美国国会大厦、英国国会大厦、巴黎歌剧院;巴黎旧王宫奥尔良廊、巴黎博览会机械馆、埃菲尔铁塔、伦敦水晶宫。
(2)掌握18-19世纪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各类建筑的特点;重点掌握:水晶宫、埃菲尔铁塔、巴黎博览会机械馆的建筑特点。
城市规划的探索: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人口急剧增加,城市环境与面貌遭到污染和破坏,既危害人民的生活,又妨碍资产阶级自身的利益,为了解决城市矛盾进行过一些有益的探索:巴黎改建(奥斯曼),新协和村(欧文),花园城市(霍华德),工业城市(加尼埃),带形城市(索里亚•马泰)等等。
第二章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1)熟悉主要建筑实例: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及分离派、德意志制造联盟等流派的主张及代表建筑。
熟悉美国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芝加哥学派、草原式住宅的主张及代表建筑。
第三章现代建筑派与代表人物(1)熟悉战后初期建筑流派: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与构成派及实例(爱因斯坦天文台、乌德勒支住宅、第三国际纪念碑)。
(2)重点掌握:格罗皮乌斯的建筑理论及主要实例(法古斯工厂、科隆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办公楼、包豪斯校舍);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主张及主要实例(萨伏伊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马赛公寓大楼、朗香教堂);密斯•凡•德•罗的建筑主张及主要实例(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吐根哈特住宅,克朗楼,西柏林国家美术馆、西格拉姆大厦)。
赖特的建筑主张及主要实例(草原式住宅、流水别墅、约翰逊公司总部、古根汉姆博物馆)。
(3)要求绘制:①萨伏伊别墅②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③克朗楼④包豪斯校舍。
第四章二战后,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1)熟悉二战后建筑设计思潮的七种倾向以及代表建筑师和代表作品。
① 对“理性主义充实与提高的倾向”,②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③ 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④ 粗野主义倾向,⑤ 典雅主义倾向,⑥讲求“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⑦ 追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施罗德住宅建筑师:Gerrit Thomas Rietveld建造地点:荷兰乌得勒支建成日期:1924年建筑流派:荷兰风格建筑派里特维尔德设计的施罗德住宅,位于荷兰中部乌得勒支省首府乌得勒支市。
20世纪初,世界建筑学领域涌现出一支崭新的流派---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派。
其成员为一批年轻的建筑师,他们摆脱传统设计理论的束缚,大胆创造出许多适应工业化社会需求的形式新颖的建筑。
他们强调简洁的设计概念,重视实用性、经济性、广泛采用现代建材。
里特维尔德的施罗德住宅由荷兰建筑师格里特·里特维尔德为图卢斯·施罗德-施雷德夫人及其三个孩子所建,建于1924年。
她定制的是被设计为最好没有墙壁的住宅。
该住宅是“荷兰风格派运动”建筑的最为知名的样例之一,大概也是唯一正宗的荷兰风格派运动建筑物。
格里特·里特维尔德,生于荷兰中部城市乌德勒支。
他是荷兰著名的建筑与工业设计大师。
他没计的一些经典作品,对于世界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派的形成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里特维尔德的施罗德住宅在内部和外部都是对其之前的所有建筑学的根本性颠覆。
这个双层住宅建在一排连栋房屋末端,但它并不试图与其相邻的建筑物相联系。
其内部并没有房间的静止堆积,而是动态的可变的开放区。
底层尚可谓传统;排列于一个中心楼梯的是厨房和三个起居室/卧室。
生活区在楼上,被作为阁楼以满足规划局的要求,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大的开放区,除了一个单独的卫生间和一个浴室。
里特维尔德曾希望将上层保持原状。
但是施罗德夫人觉得作为生活空间它应当可被用于各种形式——开放或细分。
这是通过滑动和旋转面板实现的。
当被全部分割时,生活层包括三个卧室,浴室和起居室。
在此状态以及开放状态之间是各种各样可能的排列,每个排列皆可提供其自身独特的体验。
立面是平面和线条的拼贴,其构件有目的地相互远离,看起来像相互滑过。
这使若干露台成为可能。
像里特维尔德的红蓝椅一样,每个构件都有其自己的形式,位置和颜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试题一、名词解释:1、新古典主义2、解构主义3、有机建筑4、包豪斯5、工艺美术运动6、表现派7、德意志制造联盟8、古典主义9、芝加哥学派10、粗野主义11、密斯风格12、帝国风格13、草原式住宅14.、风格派15、CIAM16、国际式17、雅典宪章18、浪漫主义建筑19、典雅主义20、新陈代谢派21、功能主义22、高技派23、“净化”建筑24、先浪漫主义建筑25、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26、理性主义建筑27、后现代主义28、“装饰即是罪恶”29、西塔里埃森30、贝瑞二、简述<答>题:1、如何理解“少就是多”的内涵和意义2、维也纳的斯坦纳住宅反应了设计人什么样的观点?简要评述其观点。
3、简要论述你对后现代主义、晚期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的看法。
4、结合里特维德设计的荷兰乌德勒支住宅,简述风格派建筑的特点和意义。
(或)结合里特维德设计的荷兰乌德勒支住宅,谈谈风格派艺术是怎样把握绘画、雕刻和建筑的5、在现代建筑的重要代表人物中,密斯、柯布西耶与阿尔托、赖特的作品既表现出某些共同特征,又有一些不同之处,简述这些不同及意义。
6、简要论述现代建筑在空间方面的特点,并说明这些特点及意义。
7、简要评价本世纪70至90年代西方建筑的主要现象。
8、简述勒.柯布西耶设计的巴黎瑞士学生宿舍的空间布局手法特点及其对现代建筑发展的影响。
9、简述风格派、构成派艺术的主要特点及其对现代建筑创作的影响。
10、简述密斯凡纳德罗在设计中如何处理结构、空间、形式的相互关系。
11、简要评述一下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大楼。
12、简述“ARCHIGRAM”派在城市设计方面的构想,归纳其基本的指导思想。
13、美国高层建筑的发展从“板式”建筑逐渐转变为“塔式”建筑的原因何在。
14、简要评述“装饰即是罪恶”的内涵及意义。
15、简要评述密斯与赖特在空间观念及空间艺术上的异同。
16、从建筑评论的角度简要评述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