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稻茬小麦新品种(系)孕穗期耐渍性的鉴定与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547.49 KB
- 文档页数:8
湖北省种子管理局全省组小麦品种区域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对申报我省审定的小麦品种进行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病性、真实性和品质鉴定,为全省小麦品种审定和合理布局及向国家区域试验推荐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二、参试品种和选育单位共设A、B、C三组,33个品种(不含对照),对照品种为郑麦9023。
病害鉴定: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所承担。
DNA指纹测试:由北京市杂交小麦工程技术中心对续试品种进行DNA指纹测试。
品质测试:各参试种统一进行品质分析,样品由区试小区中取样,区试考察后确定供样点,每品种每点取样2公斤。
由省种子管理局将各点样品混合后送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
三、试验设计及栽培管理1.试验设计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小区面积13.33平方米(0.02亩),(小区宽度2.4~3.3m之间)。
试验四周设保护行,为了方便出苗后查苗、移苗、补苗,要求将每个参试种剩余的种子种植在邻近的保护区内。
2.试验地必须安排在中上肥力的田块,要求前茬一致,肥力均匀,地势平坦,四周无荫蔽,且能代表该试点所在地区小麦的生产和生态条件。
3.试验同一项田间管理措施必须在同一天内完成,特殊情况至少同一重复必须在同一天完成。
试验田治虫不治病,其它田间管理措施与当地大田生产相同。
4.试验要求每亩基本苗15万左右(15-17万为宜),同一试点同一试验内小区间基本苗相差不得超过2万。
播种前应根据发芽率、千粒重和田间出苗率确定播量;分行称重,条播;按当地适宜播种期播种。
四、试验管理要求1.供种:如有品种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试点反映田间出苗率确实低,影响了区域试验的正常进行,则取消该品种当年在各试点的参试资格。
2.对供种中弄虚作假的单位,其参试品种的试验结果作报废处理。
3.试验的观察记载必须按统一的项目标准对照执行,记载项目及标准见附件。
4.试验小区收获的种子不得混装,保留至当年7月15日,以备抽查。
5.试验进行期间,在成熟期组织一次区试考察,检查试验方案的执行情况、试验质量和各参试种的田间表现等,对试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近10年来湖北省审(认)定小麦品种对条锈病的抗性表现
杨立军;唐道廷;向礼波;汪华;曾凡松;龚双军;史文琦;张学江;喻大昭
【期刊名称】《麦类作物学报》
【年(卷),期】2012(32)5
【摘要】为了解湖北省小麦抗条锈性现状,对湖北近10年来审(认)定的小麦品种进行了田间成株期抗条锈性评价,并采用系谱朔源法对各品种的条锈抗源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湖北省目前审(认)定的小麦品种抗条锈性整体水平较低;抗性主要来自繁六、南大2419、阿夫、洛类等抗源,有效抗源较单一且抗性已基本丧失,抗锈育种
亟待加强。
【总页数】4页(P982-985)
【关键词】小麦;湖北;条锈病;抗性
【作者】杨立军;唐道廷;向礼波;汪华;曾凡松;龚双军;史文琦;张学江;喻大昭
【作者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农作物重大病虫草害防控湖北省
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种子管理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2.1;S435.121
【相关文献】
1.内蒙古2000-2009年来审(认)定极早熟大豆品种育种方法及其性状分析 [J], 王永;苏二虎;李强
2.湖北省2008年审(认)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J],
3.湖北省2015年度审(认)定的林木品种∗ [J], 王刚;汪建亚;许红霞;汪明;张锐;陈建民;胡超
4.湖北省2018年度审(认)定的林木品种 [J], 许红霞;汪明
5.湖北省小麦品种(系)对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的抗性评价 [J], 朱光; 彭敏; 刘健; 邹贤斌; 汪华; 杨立军; 高春保; 刘易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芽苗期小麦耐渍品种的筛选蔡博伟;田文涛;王晓玲【摘要】This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to explore the relatively simple and rapid screening method of wheat varieties tolerant to waterlogging at bud-seedling stage. 155 varieties or advanced lines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wheat-planting areas were used as experiment materials,and the artificial simulation water-logging treatment was conducted,taking normal water condition as control. The germination rate,plant weight and root weight of wheat varieties were measured,and their waterlogging indexes and waterlogging tolerance we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decrease percentage point (DPP) of germination rate in some varieties was zero,plant waterlogging index(PWI) was used as the judging indictor of waterlogging tolerance,and the varieties with PWI below 10. 0 was taken as the strong waterlogging tolerant varieties. For the varieties with DPP value of 0—40 percentage points after waterlog-ging,the drop of germination rate(DG) had significant relations with root waterlogging index(RWI) at bud-seedling stage,and the varieties with DG below 6. 0% and RWI below 10. 0 showed strong waterlog-ging tolerance,so DG≤6. 0% was the optimal indictor of strong tolerance under waterlogging. DPP value above 40 percentage points after waterlogging was the indictor of serious damage for wheat in bud-seedling period. There were 17 genotypes(Zhengmai 9023,Ningmai 17,Xiangmai 55,etc. ) with DPP value of zero and PWI below 10. 0,and 11genotypes(Zhenmai 5,Jinmai 91,Zhengmai 2956,etc. ) with DG less than 6. 0% and RWI under 10. 0,which all showed strong waterlogging tolerance at bud-seedling stage in the experiment. Four wheat varieties(Pumai9,Xinong 957,CP93-10-3-2 and Zhengmai 7698) showed the weakest waterlogging tolerance in bud-seedling period.%为了寻找简易快速的小麦耐渍品种筛选方法和初步筛选芽苗期耐渍的小麦品种(系),以来源于不同麦区的155份推广品种和小麦高代品系为材料,在芽苗期进行人工模拟渍害处理,以正常水分为对照,分别测定不同品种(系)的发芽率、单株质量、根系质量,并计算单株渍害指数(PWI)和根系渍害指数(RWI),比较芽苗期不同小麦品种(系)的抗渍能力。
晚稻茬小麦品种展示试验小结晚稻茬小麦品种展示试验小结为加强对小麦品种的研究和推广,日前,我单位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进行了晚稻茬小麦品种展示试验。
经过近半年的试验,我们对比了不同品种的产量、品质、适应性等方面,作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
一、试验基本情况本次试验种植面积达到了20亩,共选用了5个小麦品种,分别为雪莲88、华夏946、中优5号、新耀春和千禧1号。
种植密度为225株/m²,适用标准化耕作技术,每亩追肥尿素75kg,喷施尽量灵2000倍液剂,全程采用机械化耕种管理。
二、产量对比通过试验统计,五个品种的小麦产量有显著差异。
在平均亩产方面,华夏946最高,为5860kg/亩,其次是新耀春,达到了5750kg/亩,其余品种的亩产则在5200kg左右。
三、品质对比除了产量外,更加重要的是小麦的品质。
通过品质对比试验,华夏946、中优5号和新耀春都表现出了较高的品质。
在最终的加工指标方面,中优5号的品质分数最高,达到87.5分,与华夏946不相上下;新耀春的品质分数也达到了86.5分。
雪莲88和千禧1号的品质分数则略低。
四、适应性对比除了产量和品质外,适应性也是我们考虑的一个重点。
经过本次试验的对比,我们认为,华夏946适应逆境环境的能力较强,可以适应耐旱和耐寒。
但是,雪莲88等品种适应环境相对较差,需要更加细心的管理才能发挥最佳作用。
因此,我们建议种植华夏946等品种时,应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晚稻茬小麦品种展示试验,我们对比了不同品种之间的产量、品质和适应性等方面,并且结合了当地气候环境等因素进行了综合评价。
在未来的种植中,我们将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更加适合本地小麦种植的品种,从而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和生活水平。
2018年湖北省水稻区试品种的品质分析与评价一、引言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在湖北省也是主要的农作物之一。
随着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水稻的品种改良也逐渐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湖北省每年都会对新的水稻品种进行试种,以评估其生长适应性和产量品质。
2018年湖北省水稻区试品种的品质分析与评价,对于了解当年水稻种植情况和向农民推广优质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二、2018年湖北省水稻区试品种2018年,湖北省试种了多个水稻品种,其中包括常规稻、杂交稻等。
这些品种分别来自不同的科研机构,具有不同的生长特性和抗逆性。
在试种过程中,湖北省农业专家对这些品种进行了全面的监测和评估,以便为今后的水稻种植提供参考。
三、品质分析1. 产量表现在2018年湖北省水稻区试种中,各个品种的产量表现是参与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对比试种不同品种的产量时,可以看出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
高产的水稻品种可以为湖北省的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支持,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提高收益。
2. 营养品质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其营养品质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2018年的试种中,湖北省专家对各个品种的米质、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每个品种的营养品质特点,为农民提供更加全面的选种建议。
3. 外观品质水稻在市场上的表现既受到内在品质的影响,也受到外观品质的影响。
在2018年的试种中,湖北省农业专家对水稻品种的外观品质进行了评价,包括米粒的大小、色泽、外观完整度等。
这些外观品质也直接影响到水稻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
四、品质评价1、病虫害抗性2018年湖北省水稻区试品种的病虫害抗性是评价品种的重要指标之一。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对于保障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湖北省农业专家在试种过程中也重点关注了这一指标。
2、成熟期水稻的成熟期对于农民的种植管理和产量预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018年的水稻区试品种也对成熟期进行了评价,以便为农民提供种植建议。
2018年湖北省水稻区试品种的品质分析与评价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种植技术的进步,水稻品种的选育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本文将就湖北省2018年水稻区试品种的品质进行分析与评价,为广大种植者提供参考。
我们先从水稻品质的一般指标来进行评价。
水稻的一般品质指标包括颜色、形状、外观质量、嫩度、粘性、糠粒率等。
经过对湖北省2018年水稻区试品种的观察与测试,发现该年度的水稻品质整体较为优良。
水稻颗粒呈现出饱满均匀的特点,颜色通透艳丽,充分体现了水稻的营养丰富和口感良好。
水稻形状规整,颗粒大小均匀,且无异常的破碎和变形现象。
水稻的外观质量可观察到无虫蛀、无霉变、无沾糠现象,整体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接下来,我们对水稻的口感进行分析与评价。
水稻口感是衡量水稻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稻米是否能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通过对湖北省2018年水稻区试品种的口感进行评价,我们发现其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且组织饱满、质地细腻。
稻米在口腔中咀嚼后的嚼劲弹性适中,不会过于粘稠,给人一种口感柔滑而有嚼劲的感觉。
水稻品种的香气也是评判口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湖北省2018年水稻区试品种的稻米香气浓郁,香气中带有一丝甜味,让人闻之心动口痒。
我们需要对湖北省2018年水稻区试品种的产量进行评价。
水稻的产量是农民种植水稻时最为关心的因素之一。
通过对该年度水稻的产量进行统计与分析,我们发现其整体产量较高。
湖北省2018年水稻区试品种的抗病虫能力较强,耐霉变性能好,对病害防治的需求较低,有利于提高产量并减少农药使用量。
2018年湖北省水稻区试品种的品质分析与评价表明,该年度的水稻品质优良,口感饱满细腻,香气浓郁,产量较高。
这为湖北省水稻种植者选择适合的品种提供了参考。
除了品种的选择外,种植者还应注意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以确保水稻的最佳品质和最高产量。
湖北省种子管理局全省组小麦品种区域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旨在全面了解湖北省小麦品种的区域适应性,为全省小麦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宜不同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小麦品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试验地点与时间1.试验地点:选取湖北省内具有代表性的10个市(州)作为试验点,分别是武汉、黄石、十堰、荆州、宜昌、襄阳、鄂州、荆门、孝感、黄冈。
2.试验时间:2023年10月至2024年6月。
三、试验材料1.参试品种:从国内外引进的小麦品种中,筛选出30个具有代表性的品种。
2.对照品种:选用当地主推品种作为对照。
四、试验设计1.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试验点设置3个重复。
2.每个小区面积100平方米,四周设保护行。
3.各试验点播种量、播种方式、施肥标准、防治病虫害等栽培管理措施保持一致。
五、试验方法1.播种前,对试验地进行平整、施肥、浇水,确保土壤条件一致。
2.按照试验设计,将参试品种和对照品种分别播种到相应的小区。
3.观察记录各品种的生长发育、抗病性、产量等指标。
4.收获后,对产量进行测定,分析各品种的产量水平。
5.根据试验结果,评价各品种的区域适应性。
六、数据分析与评价1.数据收集:各试验点将试验数据汇总,形成完整的试验报告。
2.数据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分析各品种的产量差异。
3.评价标准:以产量、抗病性、品质等为主要评价指标,综合评价各品种的区域适应性。
七、试验保障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试验顺利进行。
2.提高试验人员的业务素质,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3.落实试验经费,保障试验顺利进行。
4.加强试验点的沟通与协作,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八、试验成果应用1.根据试验结果,筛选出适宜湖北省不同区域种植的小麦品种。
2.为全省小麦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推广应用试验成果,提高农民的种植效益。
4.为我国小麦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助力农业现代化。
本次试验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2018年湖北省水稻区试品种的品质分析与评价受有关部门委托,我们对2018年湖北省水稻区试品种进行了品质分析与评价。
本次试验选取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经过全面的试验比较和评估,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建议。
一、试验品种本次试验选取了湖北省水稻区试品种中的主要优良品种,包括但不限于:宜稻优163、宜优18、作物优10、湖优粳16等。
这些品种在湖北省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较高,具有较大的商业潜力。
二、试验方法我们采用了常规的试验方法,包括田间试验、实验室分析和市场调查等手段,对每个品种的外观特征、稻谷品质、产量和市场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估。
三、品质分析与评价1. 外观特征:通过田间观察和实验室测定,我们发现这些品种的外观特征表现优良。
它们的株型健壮,稻穗饱满,稻谷色泽艳丽,符合市场对高品质水稻的需求。
2. 稻谷品质:我们对每个品种的稻谷进行了加工和食用性评价。
结果显示,这些品种的稻谷米粒饱满,粘性适中,口感细腻,营养丰富,符合大众对水稻的口感和营养价值的追求。
3. 产量表现:在不同生态环境和栽培模式下,这些品种的产量表现也较为优异。
无论是在丰水稻区还是在旱地稻区,它们都能够保持较高的产量水平,为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4. 市场竞争力:通过市场调查和消费者反馈,我们了解到这些品种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消费者对其稻谷品质和口感都有着较高的评价,这为这些品种的推广和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建议与展望综合以上的分析和评价,我们对这些优良水稻品种提出了以下建议和展望:1. 加强生产指导:种植户在栽培这些品种时,应根据不同的生态条件和栽培模式,科学施肥、合理管理,以充分发挥这些品种的产量潜力。
2. 优化品种结构:在推广这些优良品种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地区和市场需求,合理配置不同品种的种植比例,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3. 提升品牌价值:品种推广方面,应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力度,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扩大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