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志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53.50 KB
- 文档页数:5
吉林省大学生成才意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主人翁,大学培养的学生成才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大学生就业压力以及竞争环境也越加激烈。
因此,培养大学生积极的成才意识,使其在面对各种挑战时有信心、有勇气,从而取得成功,对于保证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深远意义。
然而,目前大学生个体的成才意识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畏惧竞争、缺乏自信心、缺乏实践经验等。
因此,开展大学生成才意识方面的研究,为大学生更好地树立成才目标和提升成才能力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也是我们的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旨在探究吉林省大学生的成才意识现状,分析其形成因素及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从而提高大学生自我成才意识的水平,为吉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大学生个人成长奠定基础。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梳理现有关于大学生成才意识的文献,对相关研究的主要观点、方法、结论等进行梳理和归纳。
2.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吉林省大学生成才意识的现状,主要包括大学生对成才的定义、成才的渴望程度、成才的具体表现等。
3.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角度,分析吉林省大学生成才意识的形成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
4.对吉林省大学生成才意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改善措施和建议。
5.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实践操作指导,以促进吉林省大学生成才意识的提升和发展。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采用多种方法研究吉林省大学生成才意识,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文献资料收集、统计分析等。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搜集国内外关于大学生成才意识研究的文献资料,进一步了解研究现状和热点问题。
2.通过对吉林省内不同高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成才的理解和期望,分析各个层次之间的差异和主要原因。
3.采用深度访谈、焦点小组等方法,进一步深入了解吉林省大学生的成才意识现状和发展瓶颈,提炼主要的问题和因素。
元认知理论下农村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自主学习是当今教育领域的一项热门话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化的趋势,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
目前,许多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农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试图寻求有效的方法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性。
而元认知理论则给予了我们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理论基础。
因此,本研究意在以元认知理论为指导,探讨如何培养农村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农村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的分析,探讨以元认知理论为基础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
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实验等方法,以了解农村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并设计相应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通过实验验证该模式的有效性。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1.了解农村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2.探讨元认知理论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的应用;3.设计以元认知理论为基础的农村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4.通过实验验证该模式的有效性。
(二)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对农村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访谈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挖掘,了解农村初中生自主学习的具体情况。
3.实验法:设计以元认知理论为基础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通过实验验证该模式的有效性。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元认知理论的指导,探讨农村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问题,研究成果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对于农村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2.为当前教育改革提供有效的方法论支持;3.为元认知理论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五、研究计划1.阶段一(2019年9月~2020年1月):研究设计2.阶段二(2020年2月~2020年6月):问卷调查和访谈3.阶段三(2020年7月~2020年12月):设计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4.阶段四(2021年1月~2021年6月):实验验证和数据分析5.阶段五(2021年7月~2021年12月):结论撰写和论文发表六、参考文献[1] Schunk, D. H. (2005). Self-regulated learning: The educational legacy of Paul R. Pintrich.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40(2), 85-94.[2] Flavell, J. H. (1979). Ironic processes of mental control. Psychological review, 84(3), 231-259.[3] Pintrich, P. R. (1999). The role of motivation in promoting and sustaining self-regulate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31(6), 459-470.[4] Zimmerman, B. J. (1990).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n overview.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5(1), 3-17.[5] Dignath, C., Buettner, G., & Langfeldt, H. P. (2008). How ca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lear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strategies most effectively? A meta-analysis on self-regulation training programmes.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3(2), 101-129.。
《农村初中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培养研究》开题报告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好!我们xx初中于今年3月向xx县师训中心申报立项,承担——《农村初中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培养研究》的课题研究活动。
今年4月获得正式立项,由于拿到立项通知都是今年6月,接近期末,到本期开学,教务处忙于义务教育资料、学籍管理系统上传,所以时间是一推再推,今天,我们才得以正式开题。
该项课题于20xx年,由当时政教处牵头就开始研究,由于种种原因,该课题没有申请立项,最终夭折。
本课题基于我校农村初中特色,基于留守儿童越来越受社会关注,基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等方面的研究,下面我就课题研究方面的问题给在座的专家、老师介绍一下。
一、课题的背景及意义:(一)课题的背景:1、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自动主义有三部分:一智育注重自学;二体育注重自强;三德育注重自治。
所以自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是自主主义贯彻德育的结果,是我们传统的保育主义、干涉主义、严格主义的反应,是推动素质教育的一个极重要的问题。
这个问题,包括甚广。
学生自治自理究竟应包括哪些范围?学生应该自治自理的事体,究竟有哪几种?规定学生自治自理的范围,又应有何种标准?施行学生自治自理,又应应用何种途径和方法?这几个问题,都是我们要研究的。
总起来说,就是学生自治自理问题。
2、学校德育的需要传统德育过分强调学校、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管理,管学习、管纪律、管生活,时时事事处处对学生能力与自觉自理采取不放心的态度。
不容许有丝毫的主见,更不容许学生尝试自己管理自己,学生的一切皆由学校、老师严加看管、包办,传统的教育模式大部分政策是以学校和教师为管理的主体,学生是被动接受管理,其主要形式是“管”、“卡”、“压”、“整”,有些方法已不再适合现代教育形势,在大力加强普法宣传的情况下,家长、学生的法制意识提高了,所以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得由单纯的“人治”向“德治”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的改革中逐步推进学生自治,体现管理的人性化和个体化。
中北大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学号:学院: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日常活动量和睡眠监测系统指导教师:2015 年 4 月2日毕业设计开题报告1.选题依据:文献综述1、背景和意义人的运动量及睡眠质量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关系,经有关研究表明,人体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睡眠可预防疾病、促进康复,保持身体健康。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睡眠质量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国内外研究表明,60岁以上老年人中睡眠障碍的现患率为20%~60%。
流行病学研究证明睡眠不足与神经衰弱、胃肠疾病、心脏病等发病相关。
除此之外运动量过量与不足都对身体有害。
从英国医学杂志获知,运动量不足的危害越来越明显,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每年有将近500万人因运动量不足而导致死亡的发生。
据估算,日常运动量不足作为诱因,关联6%的冠心病病例、7%的II型糖尿病病例和10%的乳腺癌和结肠癌病例。
而人为地过量运动,人的心跳会提前透支,寿命缩短。
过量运动者短寿者占多数。
过度运动还可能造成心肌缺血,诱发心肌炎。
运动过量的另一很大的伤害是关节磨损,尤其中老年人的器官自行修补能力较低,年岁越高,关节磨损退化的程度越大,故适量运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
那么,对老人的日常活动量和睡眠质量的监测就变得很有必要了!2、国内外研究现状2.1 睡眠与活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睡眠质量跟身体锻炼量有一定关系,身体锻炼能够改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改善睡眠;体育锻炼的心理效应,即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改善作用已为大量的研究所证实[1-4]。
另外,身体锻炼量越大,睡眠障碍越少,运动量对睡眠有促进作用;在一定范围内身体锻炼量越大,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就越佳[1-6]。
研究还发现PSQI总分、睡眠障碍因子与身体锻炼量呈负相关,提示睡眠障碍得分与身体锻炼量大小成反比,即身体锻炼量越大,睡眠障碍越少[3-6]。
日常活动量和睡眠质量的监测,要测量睡眠状态与日常活动状态,这样的话比较复杂,为了测量的方便,我利用老人睡眠质量与运动的相关性,通过在人的肢体安装加速度计,进而测出冲击加速度间接求出日常活动量进而分析睡眠质量,完成对人睡眠质量和日常活动量的监测!2.2 测量方法的研究研究者们为了科学准确地评估人体活动量,几十年来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这些方法具体可分为六大类:行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包括饮食记录、回忆式问卷以及面谈调查三种形式)、心率监测法、间接卡路里计或呼吸热量计测定法、双标记水法、以及采用各种机械或电子式的运动传感器[7]。
企业并购研究开题报告(3篇)企业并购研究开题报告(通用3篇)企业并购研究开题报告篇1一、公司重组并购及其意义并购重组[1]是两个以上公司合并、组建新公司或相互参股。
它往往同广义的兼并和收购是同一意义,它泛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
企业并购重组是搞活企业、盘活国企资产的重要途径。
现阶段我国企业并购融资多采用现金收购或股权收购支付方式。
随着并购数量的剧增和并购金额的增大,已有的并购融资方式已远远不足,拓宽新的企业并购融资渠道是推进国企改革的关键之一。
目前,我国现行的并购融资方式可分为现金收购、证券(股票、债券)收购、银行信贷等。
但这些融资支付方式局限性较大,无法满足重大并购的复杂情况和资金需求:1.仅仅依赖收购方自有资金,无法完成巨大收购案例。
2.银行贷款要受到企业和银行各自的资产负债状况的限制。
3.发行新股或实施配股权是我国企业并购常用的融资方式4.公司重组并购不仅优化资源配置,还可以带来规模经济效应5.通过公司重组并购能够降低经营风险6.通过公司重组并购还可以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企业的实际控制者或者是拥有者利用企业的资产和市场中的经济主体对于企业资产的架构进行重新的配置、组合的过程就叫做企业资产重组。
我国市场中的企业资产重组是一种比较模糊的概念,企业进行正常性变化和经营性变化的方式就归纳为企业资产重组。
在现代企业经营活动中,一切可以使得企业带来利润的资源就是指企业的资产,企业的资产不仅仅是企业的实体资本,还有组织资源和人力资源等等。
现代企业资产越来越具有泛化,致使了企业在资产重组时也具有了泛化的概念。
我国的资本主义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为迅速,所以就成为了很多外来企业所关注的目标,由于我国的政治原因,对于外来资本实行制约政策,导致外来企业在我国受到了很多的束缚。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对于外部资本的制约逐渐的松开,很多的跨国企业对于中国大陆的布局也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开始全力的进驻中国。